资源描述
涪城区中小学校图书管理员业务培训讲稿
绵阳市图书馆 胡江
一、 何为图书馆?图书馆一词来源于拉丁文Librarin,意思是藏书的地方。
定义很多,《大英百科全书》:“图书馆意思是很多书收藏在一起,这些是为了阅读、研究和参考用”。《辞海》(1997年版):“图书馆是搜集、整理、收藏和流通图书资料,以供读者进行学习和参考研究的文化机构。”
二、 图书馆的职能:⑴保存人类文化遗产;⑵进行社会教育;⑶传递科学情报;⑷开发智力资源;⑸开展文化娱乐。
三、图书馆的类型
根据不同的标准可划分为不同的类型:
以行政管理系统或隶属关系划:⑴公共图书馆;⑵科学院图书馆;⑶高
等院校图书馆;⑷中小学教育图书馆;⑸工会图书馆;⑹军事图书馆;⑺机关图书馆等
以藏收体系划:综合性图书馆、专业性图书馆
以读者对象划:成人图书馆、青年图书馆、儿童图书馆等
我国图书馆的三个发展阶段:
古代藏书楼 只为帝王、皇室成员享用,不对外接待公众
近代图书馆 古越藏书楼(浙江绍兴,1897年设立)开始对外开放
现代图书馆 “没有围墙的大学”、“公众终生学习的学校”
三、 何为图书馆学?
定义:图书馆学是研究图书馆工作与规律的科学。具体讲,它是关于图
书收集、整理、保存和利用;对图书馆各项业务活动进行组织管理,对图书馆工作各种社会因素、物质条件、社会作用及其发生的过程等的知识研究体系。
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是图书馆的工作。
图书馆学包括三个主要要素:书籍、馆员和读者
图书馆学是一个既古老而又全新的学科,它与目录学、情报学、教育学、人才学等学科的联系愈加深入和密切。
我国第一所图书馆学教育的高等学府――“私立武昌文华图书馆学专科学校”(简称“文华图专”),是1920年3月,由美国的韦棣华女士和我国的沈祖荣先生共同创办的。学制3年,只收大学本科毕业的学生(读完后相当于研究生了)。新中国成立后并入武汉大学,更名为“武汉大学图书情报学院”。现代各个重点大学为大要都设立了“图书馆学系”、“信息情报学院”等
图书馆工作者(即称图书馆员),图书馆业务人员的通称。在一些国家还指图书馆管理专家,或修毕图书馆学专业课程而被授予馆员资格的人,或管理任何一批文献的人。
图书馆员的职业是管理图书馆及其目录,对文献资料进行搜集、整理、组织和保管,并提供借阅、参考咨询和服务,以满足读者的需求。
在古代,主要工作职责是保管、看守图书,因此,往往称为“图书保管员”。现代社会对图书馆员提出了更高、更多的要求。未来图书馆员都要成为情报信息的导航员。
图书馆员属于专业技术人员系列,与工程师、教授等是一样的。我国现行的图书馆专业技术职称是:图书馆研究员(正高级)、副研究馆员(副高)、图书馆员(中级)、助理馆员(初级)和管理员五级专业技术职称。
四、 图书的概念
图书是一种信息载体,就是说,无论什么图书,它都记载着一定的知识
和数据,是图书著者发出的信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下的定义是:“由出版社、出版商出版的,不少于49页的印刷品,并具有特定的书名,标有国际标准号(ISBN),有定价和取得版权保护的出版物称为图书”。
现代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图书”一词的理解又发生了变化,图书的形态也不仅仅是传统的纸质了,而出现了电子出版物、光盘、磁盘、磁带、缩微胶片、影印等多种载体形式;且记载的容量也大大增加了。因此,“图书”一词,被“文献”一词所替代了。
图书的构成:封面、书脊、扉页、正文前的文字(目录、序、前言、引言、凡例、编辑出版说明)、正文、注释、正文后和文字(跋、后记、附录、参考文献)版权页、插页、插图和图表。
版权页
又叫“版权记录页”或“版本说明页”,是记录一般印在前扉页的背面或后扉页是,供读者、发行者了解、查询该书出版情况的。版权记录的项目有:书名、作者、出版者、出版时间、版次、开本、印张、印数、书号、分类号、定价等信息。也是从事图书分类工作人员进行该书分类的重要的参考依据。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邓小平的智慧/陈振家编著.——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1
ISBN7-5004-3740-4
I.邓… Ⅱ.陈… Ⅲ.A762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02)第107475号
五、 图书馆的两大主要基本职责(或工作任务):
藏书建设和读者服务
(一) 藏书建设
任何一个图书馆建立的第一步工作,就是建立自己的藏书。没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藏书,也就不成其图书馆了。藏书是图书馆的物质基础。社会上的文献资料经过图书馆的收集、整理、加工、组织后,变成图书馆的藏书(也称“馆藏”,它与一般意义上的“图书”就有明显的区别了),然后再向服务对象(读者)借阅流通、传递使用。因些,“图书馆藏书”就是指图书馆收集到的和管理着的全部图书、报刊以及其它载体形态的文献资料的总和。
图书馆藏书建设这项工作做得好坏,关系到藏书体系的建立、关系到藏收的质量、关系到读者服务工作的效果,甚至直接影响到图书馆任务的完成。
藏书建设的原则:
⑴目的性原则;⑵系统性原则;⑶分工协调原则;⑷剔旧原则
藏书建设工作的重要工作流程:⑴收集、⑵整理、⑶加工、⑷组织、⑸保管
1、收(搜)集,也称“藏书补充”。方式多样,
归纳为:购 入(订购、选购、邮购、复制、下载等)
非购入(呈缴、接收、调拨、征集等)
2、整理 主要是分类和归类
为何要分类?简言之一句话:为了对藏书进行科学的管理。目的作用:能使服务对象(读者)在浩如烟海的馆藏中快速、准确、方便、低廉地找到所要的文献。
名词解释:类 是一种相同事物的总称。图书分类中的类,又叫“类目”。类目包括类名、类号注释三个部分。一个类也就是一个主题。如:“教育类”、“文学类”等
图书分类,就是按照图书内容的学科属性或其它特征,把图书馆的藏书予以一一揭示,并分门别类地将它们系统在组织起来的一种方法。它包含二个方面的含义:
⑴对图书馆藏书的整体来说:根据每种图书的内容的学科属性,把不同的书加以区分,把相同的书放在一起,把相近的联系在一起,整理的有条有理,使之成其系统,亦称“分类”。
⑵对一种具体的图书来说:根据图书的学科内容,按照既定分类体系(指某个分类表)将它归到与它内容性质相同的一组图书中去,亦称“归类”一般也把归类称为“图书分类”
分类的标准和依据
分类标准,是指对某一类图书进行划分时所依据的某种属性或特征。
一般全世界都实行地是按“学科内容”作为主要的依据来划分图书的。因为图书的内容是图书的最本质的特征,能揭示各种图书的内在联系,便于读者进行阅读和研究。例如:我们将一切以教育为研究对象的图书都聚集在一起,就形成了“教育类”。
分类依据:简言之,就是“分类法”
何为分类法? 分类法,(也称分类表)就是由许多类目根据一定原则组织起来的,通过标记符号来代表各级类目并固定其先后次序的一种分类体系。它是图书馆类分图书、组织藏书的工具。
分类法有多种多样。《中图法》、《科图法》、《人大法》、《中小型表》、《武大法》等
《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简称中图法),在我国绝大多数图书馆都使用。
结构:四个部分⑴类目表;⑵标记符号;⑶说明与注释;⑷索引
(一)类目表,是分类法的主体,是类分图书的依据。如果没有类目表,我们就无法分书。它由基本大类表、简表、详表和复分表几种表现形式。
1、基本大类表,又称大纲。它是类目表的骨架。
五个基本部类:(马、列、毛)、(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综合性图书)
二十二个基本大类:分别用二十二个大写的英文字母来表示(略)
2、简表,是由基本大类进一步展开而形成的基本类目一览表。担负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有一千五百多个基本类目。对一般的中小学校图书馆(室)来说最为适用此表。
3、详表,又称主表,是图书分类表的正文,是类分图书的实际依据。
4、复分表,又叫辅助表。有专用复分表和通用复分表(共有六个主表)两种
5、分类号码(又称分类标记),是分类表中类目的代码,在分类法的左边。《中图法》由一个拉丁字母和阿拉伯数字共同组成的混合号码,采用“分段标示法”即用字母、前三位数字和小圆点。
6、分类的基本原则:
⑴以图书内容的科学属性为基本标准。
⑵必须体现分类体系的逻辑性、系统性
⑶依本馆的性质和任务来确定归类(即归入最大用途的类)
⑷不要单凭书名的意义归类。
例:《星云》只看书名,很可能将其归入天文学,但它是一本小说(I247.5);
例:《杨开慧》(剧本)---(I234)
《杨开慧》(本书是关于杨开慧生事记的)---(K828.5)
《杨开慧》(长篇小说)---(I247.53)
关于“教育类”(G)图书的分类
《中图法》规定:
(1)中专以下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料归入各级各类教育中的教材有关类目。例:《物理》(中学基础知识手册)—(G633.6)
(2)中专以上的教材,按学科内容归类。例《物理》(高等教育自学丛书)—(O4)
(3)对学生课外读物、自学丛书、各科习题、竞赛题等虽与教育有关,但宜入有关各科。例《动脑筋80题》(是关于数学方面的智力游戏,虽然
浅显,但属于课外读物)――(O1-49)
丛书的分类
丛书――是指那些为了某种目的而汇集多种单行著作并给一个总书名(亦称丛书名)的出版物。有两种分法:
(1)按丛书的全部内容,分入到有关的学科门类中,并加“-51”(丛书复分号。也叫“集中归类”
例《中国历史小丛书》(该书编委会)--(K2-51)
(2)按丛书所属的单书内容的学科性质分别归入各有关学科,不必加“-51”
例《晏婴的故事》(冯惠民著)(中国历史小丛书之七)—(K225.9)(春秋史)
各种编制体例的图书(特殊工具书)的分类问题
如:字典、手册、索引、文摘、多卷书、百科全书等,以上这些书在内容上有综合和专科之分。
凡综合性的归入综合性图书类(Z)
例:《英汉农业科技辞典》――(S-61)
凡专科性的,先按学科分类,再加各自的形式“复分号”
例《简明科技辞典》――(N61)
文学类(I)图书的分类问题
文学类(I类)分为两大部分:
(1)、文学理论(I0),凡文学理论、文学评论和文学写作方法的,不分国别,一律入“总类”。
例《老舍论创作》(收入老舍有关创作经验论著38篇)――(I04)。
(2)、仅论一个国家的,一个地区的文学或研究一种特有的文学体裁或特定的文学作品创作经验则分入“各国文学理论”
例《茅盾论创作》(是茅盾先生自己的创作历程和创作经验的文章)――(I206)
(3)、文学作品,是先按国家,再按体裁、时代的顺序区分.
例:《在顺川发现的一本日记》(苏)金罗漫著(注:顺川是朝鲜的一个地名)
---(I512.4)
例:《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苏)(奥斯特洛夫斯基)—(I512.45)
例;《李自成》(姚雪垠)—(I247.5)
关于传记(K)类图书的分类问题
传记是一种研究和记述特定人的个人生平活动和思想发展的书籍.分类比较复杂。
先按被传人的国别分,再按被传人的事业性质分。
例:《陈香梅传》(美)陈香梅著 --(K837.127)
各种编制体例的图书(特殊工具书)的分类问题
如:字典、手册、索引、文摘、多卷书、百科全书等,以上这些书在内容上有综合和专科之分。
凡综合性的归入综合性图书类(Z)
例:《英汉农业科技辞典》――(S-61)
凡专科性的,先按学科分类,再加各自的形式“复分号”
例《简明科技辞典》――(N61)
关于传记(K)类图书的分类问题
传记是一种研究和记述特定人的个人生平活动和思想发展的书籍.分类比较复杂。
先按被传人的国别分,再按被传人的事业性质分。
例:《陈香梅传》(美)陈香梅著 --(K837.127)
7、同类书的排列问题
同类书:(即分类号完全相同)。在实际的工作中经常要遇到这类问题。一个分类号只能代表一类性质的书,而不能代表一种具体的书。而在图书馆的工作中,为了便于科学的管理(排架图书)和进行检索(取、还图书),每一种具体的书,号码是不能相同的。如何解决这介矛盾呢?这就需要采用一种辅助的办法给以特定的号码来解决“同类书”的排列问题。这个特定的号码就是我们常说的“书次号”。严格意义上讲每一种书的书号,是由两个主要部分――分类号和书次号来组成的。这个书号,我们称它为“索书号”(对借阅而言)或“排架号”(对藏书而言)。每种书只能有一个书次号
例:
I267 《闲话中国人》/易中天 著
6051
如何编制 书次号?
方法有:①按图书的登录号取
②按到馆的先后的种次号取
③按图书的出版年代取
④按著者号码取
四角号码著者号码表
就是按汉字形位的特点,分成十个组,每组给予一个号码(0――9)。取号时按汉字的四个角(左上角、右上角、左下角、右下角)的形位特点,每角各取一个号,组织一个完整的号码。 这种“四角号码法”比较简单,不用查表,只要记住汉字的形位就可以了。
前人总结了四句口诀:
横一竖二三点捺 叉四插五方框六
七角八八九是小 点下有横变零(0)头
例如:(见卡片)
8、图书的加工
在完成了对图书的分类之后,就进入了一部的工作流程――“加工”。加工的内容是:编号、盖章、写(贴)书标、登记等。具体有操作(重点讲)
(1) 编号 凡进入图书馆的藏书都要打上财产号。要求:号码要衔接,
不能断;不能打错号;不能一本书打两个号。
(2) 盖章 凡进入图书馆的藏书都要盖上藏书图章。要求:图章要盖
端正;要盖在书页的适当的空白处;不得损伤该书的字迹和设计的图案、画面等。
(3) 贴书标 要贴在书脊的适当位置(一般离“地脚”2-3厘米处)。
要求:整齐、索书号要尽量能看得到。
.
XXXX图书登记表的格式及主要内容:
编 号
书 名
作 者
分类号
出版者
出版年
数量
价格
备注
000001
《太白山记》
贾平凹
I247.77/1017
陕西人民
2001.05
1
29.80
000002
《办分室三十六计》
高谋
G912.1/0034
中国物资
1999.04
2
20.00
9、图书的组织和管理
任何图书馆的收藏的图书(文献)都是国家或单位的财产。组织管理好它是图书馆和图书馆管理者的工作职责。它是一种工艺性、技术性较强的工作。这项工作做的好坏也会直接影响到读者的服务工作。
(1)、书库及书架的布局
要求:能方便存放、方便排架、方便利用。通风要好、采光要好。
(2)、图书的排架 有:①固定排架法、②自然排架法③财产排架法④书型排架法⑤分类排架法⑥专题排架法……多种方法,采用何种方法好,要各馆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决定。
要求:尽量减少时间和人力的消耗,使图书有序化,节约书库的面积。
(3)、图书的保护:①防火、②防潮、③防高温、④防尘、⑤防菌、⑥防虫、⑦防盗、⑧防鼠。更多得是防止人为的损坏(乱涂、乱画、撕扯等)。
(4)、建立各种管理和借阅制度
要根据本馆的实际情况来制订规章制度,做到完整结构、层次分明、内容条款切实可行。
具体的有:岗位工作职责、阅览室的管理、书刊的借阅、图书入藏、经费的使用……
(5)、图书借阅(略)
借阅登记簿(册、表)
编号
书 名
借书日期
还书日期
借书人
备注
张三
我的父亲邓小平
2006.02
2006.03
签字
李四
江泽民传
2005.07
签字
遗失(已赔偿)
附:部份图书的分类号
《欧洲哲学史》(北京大学)--(B5)
《哲学的贫困》(马克思)--(A121)
《列宁论教育》(上海师大)--(A267)或(G4)
《美学》(黑格尔)--(B516.35)
《淮海战役》(徐州市)--(E297.4)
《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书目文献出版社)(G254.12)
《中学英语阅读文选》(福建教育学院)—(G633.41-49)
《容易写错的字》(北京师范大学)—(H124.1)
《朝花夕拾》(鲁迅)—(I210.4)
《日本高等学校体育教育》(张学敏)—(G813.135)
《1989年全国小学毕业试题精选》(王东)—(G624.506)
《中学英语课本》(人民教育)—(G634.411)
《中国科学家史话》(K820)
《水稻的一生》(陈玉成)—(S511)
《英汉天文学词汇》(北京天文馆)—(P125.1)或(N51)
《人造地球卫星》(北京航空航天大学)--(V474)
《中国磁州窑陶瓷》(任国兴摄)--(J426.61)
《农业水泵技术》(陈同湘)—(S277.9)(农业机械)
《水泵技术问答》(刘德雨)—(TH3)(泵)
8014861 138811889102010年读书节活动方案
一、 活动目的:
书是人类的朋友,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为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通过开展“和书交朋友,遨游知识大海洋”系列读书活动,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让每一个学生都想读书、爱读书、会读书,从小养成热爱书籍,博览群书的好习惯,并在读书实践活动中陶冶情操,获取真知,树立理想!
二、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建立起以学校班级、个人为主的班级图书角和个人小书库。
2、通过活动,在校园内形成热爱读书的良好风气。
3、通过活动,使学生养成博览群书的好习惯。
4、通过活动,促进学生知识更新、思维活跃、综合实践能力的提高。
三、活动实施的计划
1、 做好读书登记簿
(1) 每个学生结合实际,准备一本读书登记簿,具体格式可让学生根据自己喜好来设计、装饰,使其生动活泼、各具特色,其中要有读书的内容、容量、实现时间、好词佳句集锦、心得体会等栏目,高年级可适当作读书笔记。
(2) 每个班级结合学生的计划和班级实际情况,也制定出相应的班级读书目标和读书成长规划书,其中要有措施、有保障、有效果、有考评,简洁明了,易于操作。
(3)中队会组织一次“读书交流会”展示同学们的读书登记簿并做出相应评价。
2、 举办读书展览:
各班级定期举办“读书博览会”,以“名人名言”、格言、谚语、经典名句、“书海拾贝”、“我最喜欢的___”、“好书推荐”等形式,向同学们介绍看过的新书、好书、及书中的部分内容交流自己在读书活动中的心得体会,在班级中形成良好的读书氛围。
3、 出读书小报: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