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DB42T1932-2022经济和信息化 部门预算绩效指标体系编制规范.pdf

上传人:Fis****915 文档编号:349221 上传时间:2023-09-01 格式:PDF 页数:19 大小:944.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42T1932-2022经济和信息化 部门预算绩效指标体系编制规范.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DB42T1932-2022经济和信息化 部门预算绩效指标体系编制规范.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DB42T1932-2022经济和信息化 部门预算绩效指标体系编制规范.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DB42T1932-2022经济和信息化 部门预算绩效指标体系编制规范.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DB42T1932-2022经济和信息化 部门预算绩效指标体系编制规范.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ICS 03.160 CCS A 00 DB42 湖北省地方标准 DB42/T 19322022 经济和信息化 部门预算绩效指标体系编制指南 Economy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Drafting guidelines for departmental budget performance indicator system 2022-11-03 发布 2023-01-03 实施 湖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目次 前言.III 引言.V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编制原则.1 5 编制程序及要求.2 确定目标.2 筛选核心绩效

2、信息.2 核心指标设计.2 6 部门项目分类.3 部门共性指标.3 部门个性指标.3 7 评价与改进.4 附录 A(资料性)指标说明.5 A.1 成本指标.5 A.2 产出指标.5 A.3 效益指标.5 A.4 满意度指标.6 附录 B(资料性)部门指标选取参考.7 B.1 部门共性指标.7 B.2 部门个性指标.9 参考文献.11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湖北省经济和信息化厅提出。本文件由经湖北省经济和信息化厅、湖北省预算绩效管

3、理标准化工作组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湖北省经济和信息化厅、湖北省标准化与质量研究院、湖北经济学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许冰兰、刘星恒、颜莉、李劲松、刘玉玲、李岚、夏喆、邓希妍、张瓅文、王小丽。本文件实施应用中的疑问,可咨询湖北省预算绩效管理标准化工作组,联系电话:027-88226002,邮箱:;对本文件的有关修改意见建议请反馈至湖北省经济和信息化厅,联系电话:027-87231167,邮箱:。引言 2018年10月,党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标志着以结果为导向的预算绩效管理全面正式实施。为落实好意见中的相关工作要求,湖北省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实践。2019

4、年12月,省财政厅联合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印发了湖北省预算绩效管理标准体系建设行动方案(2019-2021年),成立湖北省预算绩效管理标准化工作组。省经信厅作为全省预算绩效管理指标体系和标准体系建设首批试点单位之一,最早发布了本部门预算绩效指标体系和标准体系,并在指标的应用推广过程中不断优化改进,持续推动绩效管理与履职尽责深度融合。本文件归纳总结经信部门在建设指标体系和标准体系过程中的实践经验,提炼指标形成的思路和方法,力求形成可复制推广的做法,可为全省其他预算部门(单位)提供预算指标体系和标准体系的建设思路提供方法参考。经济和信息化 部门预算绩效指标体系编制指南 1 范围 本文件提供了经济和信息

5、化部门预算绩效指标体系编制原则、编制程序及要求、部门指标分类及评价与改进等方面的建议。本文件适用于经济和信息化相关单位(部门)预算绩效指标体系编制工作。其他领域预算绩效指标体系编制可参考使用。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DB42/T 1601.1-2020 第三方机构参与预算绩效管理 第1部分:基本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DB42/T 1601.1-2020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绩效信息 performan

6、ce information 为实现预算目标而投入的资源的使用情况,一般来说包括项目范围、进度、成本、质量、风险和采购等实际发生情况的信息。预算绩效指标 budget performance indicators 衡量绩效目标实现程度的考核工具。预算绩效指标体系 budget performance indicator system 由预算目标、绩效信息(3.1)、预算绩效指标(3.2)、绩效评价标准、评价指标权重、绩效评价方法共同组成的体系。4 编制原则 科学规范,统筹兼顾。科学设置指标,兼顾发展中长期规划、管理目标和业务工作特征。重点突出,高度关联。概括、提炼最能反映目标实现程度的关键性指

7、标,多维度考量指标名称的关联度。层次分明,量化易评。通过分析部门职能、中长期规划、年度计划、目标任务、一级项目、重要事项、关键指标,逐层细化归纳凝练一级项目核心绩效指标,使绩效指标可衡量、易评价。注:一级项目指按照预算编制口径划分的第一层级项目。客观合理,清晰实用。研究绩效信息数据获取方式及内容,指标描述准确且通俗易懂,指标值有据可依。5 编制程序及要求 确定目标 明确指标编制主体责任和指标体系管理主体部门,确认部门战略目标、长期目标、中期目标及年度计划等。筛选核心绩效信息 5.2.1 基于历年预算项目情况,研究和分析以往绩效目标的达成情况。5.2.2 结合部门职责、规划、预算支出等实际情况,

8、分析项目绩效目标在一定期限内预期达到的产出和效果等。5.2.3 对于年度新增事项,结合行业发展趋势、政策方针进一步研判分析绩效目标。5.2.4 采取行业统计、业务研判、实地调研、问卷调查等多种方式收集绩效指标历史数据、业务数据和趋势数据。核心指标设计 5.3.1 概述 绩效指标分为三级,其中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为固定绩效指标;三级指标是对二级指标的细化,结合绩效目标实际情况进行设置和增减。注: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与财政部门指标分类保持一致。5.3.2 一级指标 5.3.2.1 一级指标选取范围包括但不限于:成本指标、产出指标、效益指标和满意度指标。5.3.2.2 工程基建类项目和大型修缮及购置项目

9、等宜设置成本指标。5.3.3 二级指标 5.3.3.1 根据项目实际选取二级指标(指标说明参见附录 A),指标选取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成本指标:经济成本指标、社会成本指标、生态环境成本指标;产出指标:数量指标、质量指标、时效指标;效益指标:经济效益指标、社会效益指标、生态效益指标;满意度指标。5.3.3.2 对于具有负外部性的支出项目,宜选取负作用成本指标,即社会成本指标、生态环境成本指标。注:负外部性的支出项目指对生态环境、社会公众福利等方面可能产生负面影响的项目。5.3.3.3 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为需考虑的重点指标,时效指标可根据实际进行设置。5.3.3.4 具备条件的社会效益指标和生态

10、效益指标,尽可能通过科学合理的方式,转列为经济效益指标。5.3.3.5 对直接面向市场主体及公众提供公共服务,或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事项宜设置满意度指标。5.3.4 三级指标 5.3.4.1 设计要求 5.3.4.1.1 以核心绩效指标所需的信息为指导,针对重要支出事项和重要支出类型进行个性化设计。5.3.4.1.2 以三级指标“可考核、易评价”为基础,对应佐证材料对指标进行说明。5.3.4.1.3 绩效指标设计时充分考虑以下几个指标特征:指标明确,避免可能带来的不确定性的模糊指标;指标可衡量,定量指标有明显可靠的量化数据支撑,定性指标予以准确的表述;指标可实现,指标的实现值不宜太高或太低,与预

11、算资金相匹配,能促进实际工作开展;指标与部门职责、绩效目标高度相关。5.3.4.2 设计方法 5.3.4.2.1 梳理筛选出的核心绩效信息,构建预算绩效目标框架,对绩效目标进行层层分解,具体到各关联项目绩效目标。分析项目各个环节可体现绩效目标的二级指标,赋予二级指标明确对象形成三级指标。示例给出了中小企业服务与发展类指标设计。示例:经信部门 2021 年工作任务之一是着力优环境激活力,大力培育市场主体,其中涉及中小企业服务与发展项目任务包括大力培育中小企业、提升企业服务水平等。项目实施过程中涉及的指标包括:新增规上工业企业数、起草出台有关中小企业的政策文件数量、中小企业满意度等。5.3.4.2

12、.2 结合政策文件要求、年度工作任务、项目实施方案等对三级指标进行说明。5.3.4.2.3 进一步确定三级指标内容及说明,确定指标考核点和指标值计算方法。5.3.4.2.4 指标值包括定量和定性两类,与定性指标值相比,定量指标需明确具体评定标准,均以量化形式确定考核标准。指标选取可参见附录 B。6 部门项目分类 部门共性指标 部门共性指标包括但不限于:财务管理;档案管理;资产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会议培训;三公经费;信息公开;物业管理;政策研究;监管及投诉处理。部门个性指标 部门个性指标包括但不限于:中小企业服务与发展;节能环保与清洁生产;工业管理与服务;先进制造业;信息化发展;无线电监管;园区

13、;其他。7 评价与改进 指标体系编制部门(单位)宜定期开展预算绩效指标体系评价,淘汰不合适指标,完善关键性指标。当部门(单位)职能或项目内容发生变化时,重新根据实际情况制定适宜的预算绩效指标。A A 附录A (资料性)指标说明 A.1 成本指标 A.1.1 经济成本指标 A.1.1.1 反映实施相关项目所产生的直接经济成本。示例:“档案电子化成本下降率”、“设备购置成本”等。A.1.1.2 不能横向或纵向比较的项目可不设置成本指标。A.1.2 社会成本指标 反映实施相关项目对社会发展、公共福利等方面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A.1.3 生态环境成本指标 反映实施相关项目对自然生态环境可能造成的负面影

14、响。A.2 产出指标 A.2.1 数量指标 A.2.1.1 数量指标反映预期提供的公共产品或服务数量,是反映产出量的关键指标。A.2.1.2 包括预算部门计划完成的全部产品或服务数量,宜为定量指标。示例:“工业增加值”、“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增设备数量”等。A.2.2 质量指标 A.2.2.1 质量指标反映预期提供的公共产品或服务达到的标准和水平,是反应产出质量水平的关键指标。A.2.2.2 工程建设类、信息化建设类等有明确质量标准的宜设置质量指标。示例:“工程一次性验收合格率”、“研究成果验收通过率”等。A.2.3 时效指标 A.2.3.1 时效指标反映预期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及时程

15、度和效率情况,对讲求工作时效性的项目,宜设时效性指标。A.2.3.2 对具有明确完成时限或关键性时间节点的项目宜设置时效指标。示例:“设施(备)建设项目按时完成率(%)”、“课题结题及时率”等。A.3 效益指标 A.3.1 经济效益指标 A.3.1.1 经济效益指标反映相关产出对经济效益带来的影响和效果,具有直接、可衡量的特点。示例:“技改企业产品市场占有增长率”、“规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速”等。A.3.1.2 对协议金额尚未转化落实的,可补充资金到位金额等指标作为经济效益指标。A.3.1.3 能产生直接经济效益的,宜设置经济效益指标,只能产生间接经济效益的,可不设置经济效益指标。A.3.2 社会

16、效益指标 社会效益指标反映相关产出对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和效果。示例:“带动就业增长率”、“电波秩序维护率”、“工业经济运行情况考核督导完成率”、“信息化应用覆盖率”等。A.3.3 生态效益指标 生态效益指标反映相关产出对自然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和效果,即对生产、生活条件和环境条件产生的影响和效果。示例:“腾退土地污染风险管控和治理修复”、“节能减排效果”、“长江水域生态环境改善”等。A.4 满意度指标 满意度指标是对预期产出和效果的满意情况的描述,反映服务对象或项目受益人及其他相关群体的认可程度。示例:“受训学员满意度”、“群众对工作的满意度”、“社会公众投诉率/投诉次数”等。B B 附录B (

17、资料性)部门指标选取参考 B.1 部门共性指标 B.1.1 财务管理 B.1.1.1 产出指标可考虑但不限于以下:数量指标:预算超支率、资金到位率;质量指标:资金使用/管理合规性、部门年度预决算公开率、部门支出及整体支出资金绩效评价覆盖率;时效指标:资金到账及时率,资金拨付及时率。B.1.1.2 效益指标重点考虑经济效益指标。B.1.1.3 满意度指标重点考虑资金支持满意度。B.1.2 档案管理 B.1.2.1 产出指标重点考虑数量指标,包括但不限于:干部档案电子化率、干部档案电子化录入完成率。B.1.2.2 成本指标重点考虑档案电子化成本下降率。B.1.2.3 效益指标重点考虑社会效益指标:

18、维持档案管理特级稳定性。B.1.3 设施设备管理 B.1.3.1 产出指标重点考虑时效指标,包括但不限于:设备设施及时修复率、设施(备)建设项目按时完成率。B.1.3.2 质量指标可考虑但不限于以下:设备设施完好率;办公室设备设施维护稳定率;技术设备改进率;技术设备先进性、技术设备应用率;先进技术设备覆盖率;考试设备正常使用率;设备设施完好率。B.1.3.3 效益指标重点考虑经济效益指标:智能设备联网建设程度。B.1.4 人力资源管理 B.1.4.1 产出指标可考虑但不限于以下:数量指标:技能考试报名人数、技能考试合格人数、干部任选一人一卷完成率;质量指标:培训人员合格率、聘用人员胜任工作比例

19、。B.1.4.2 效益指标重点考虑可持续影响指标,包括但不限于:人才支撑到位性、内部机构、人员、制度运行满意度。B.1.5 会议培训 产出指标重点考虑数量指标,包括但不限于:产业人才培训完成率、参训培训人员数量。B.1.6 三公经费 B.1.6.1 产出指标可考虑但不限于以下:成本指标:差旅费用标准、出访费用超支率、招待费标准;数量指标:因公出国人次、执法车辆出车率、车辆租赁数量、保障用车次数;质量指标:三公经费变动率;时效指标:租赁及时到位率。B.1.6.2 效益指标重点考虑社会效益指标:三公经费控制情况。B.1.7 新闻宣传 产出指标重点考虑质量指标,包括但不限于:法制宣传教育和依法治理工

20、作完成情况;组织开展宣传活动次数;标准规范的宣传力度、开展活动网络宣传率;政策宣贯培训人员合格率。B.1.8 物业管理 B.1.8.1 物业管理重点考虑成本指标、产出指标和满意度指标。B.1.8.2 成本指标重点考虑物业平均费用。B.1.8.3 产出指标可考虑但不限于以下:数量指标考虑物业管理面积、绿化保洁工作完成率;质量指标考虑物业管理工作验收合格率或质量达标率、消防安全事故发生率、公共设施完好率;时效指标考虑业主投诉处理及时度、业主关注度较高的物业管理内容按时公示率、故障排除时间。B.1.8.4 满意度指标重点考虑业主满意度,可采用调查问卷反映满意度或第三方评价报告。B.1.9 政策研究

21、B.1.9.1 政策研究类重点考虑产出指标和效益指标。B.1.9.2 产出指标可考虑但不限于以下:数量指标方面考虑完成研究项目数量、提供建议数量等;质量指标考虑研究成果评审合格率、建议采纳率;时效指标考虑按时结题率。B.1.9.3 效益指标可考虑但不限于以下:社会效益指标考虑研究成果获奖、刊发或媒体报道次数;可持续影响指标考虑研究成果转化利用率、被采纳和引用情况。B.1.10 监管及投诉处理 产出指标重点考虑质量指标:投诉下降率、投诉处理率。B.2 部门个性指标 B.2.1 中小企业服务与发展 B.2.1.1 中小企业服务与发展项目重点考虑成本指标、产出指标、效益指标和满意度指标。B.2.1.

22、2 成本指标主要考虑经济成本、生态成本指标。B.2.1.3 产出指标可考虑但不限于以下:数量指标: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起草出台有关中小企业的政策文件数量、中小企业参展参会增长率、规上中小企业设立研发机构比例、平台服务中小企业数量、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增量、新增省级工业设计中心、国家级中小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数量、窗口平台互联互通覆盖率;质量指标:中小企业产值达标率、开展活动网络宣传率、形成企业负担第三方评估报告的情况、中小企业 GDP 在全省 GDP 中的贡献值等。B.2.1.4 效益指标重点考虑社会效益指标,包括但不限于:新增就业岗位数量、服务活动组织次数、民营经济增加值。B.

23、2.1.5 满意度指标重点考虑服务对象满意度指标包括中小企业满意度等。B.2.2 节能环保与清洁生产 B.2.2.1 产出指标可考虑但不限于以下:数量指标:碳排放强度下降幅度、单位 GDP 能耗稳定下降幅度、新能源汽车补贴数量新增百分百;质量指标:车辆纳入新能源汽车国家监管平台比例、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建造达标率。B.2.2.2 效益指标可考虑但不限于以下:可持续影响指标:新能源汽车补贴对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支持力;生态效益指标:节能减排效果。B.2.2.3 满意度指标重点考虑服务对象满意度指标:受益企业、群众满意度。B.2.3 工业管理与服务 B.2.3.1 产出指标可考虑但不限于以下:数量指标:

2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率、原材料过剩行业不违规新增产能、工业设计公共服务平台数量、规模以上消费品工业企业营业收入、符合条例及细则的要求进行模拟核查的企业数量;质量指标:节能专项检查或节能诊断开展情况、工业经济运行监测平台系统无故障运行率、食盐抽样检查合格率。B.2.3.2 效益指标可考虑但不限于以下:经济效益:规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速;社会效益:工业经济运行情况考核督导完成率。B.2.3.3 满意度指标重点考虑服务对象满意度:社会公众对工业经济运行满意度。B.2.4 先进制造业 B.2.4.1 产出指标可考虑但不限于以下:数量指标:全省电子信息产业收入总额、电子信息制造业全员劳动生产率、高新技术产

25、业增加值占全省 GDP 比重、工业投资增长率、工业技改投资增长率、开展技术改造工业企业数量、人工智能和大数据主营业务收入总额;质量指标:重点领域前沿和关键共性技术掌握率、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装备安全可控率、淘汰落后产能工作及时率、预防和减少重大信息安全事件的完成率。B.2.4.2 效益指标可考虑但不限于以下:经济效益指标:生产能耗下降率、技改企业产品市场占有增长率;生态效益指标:环境保护实施效果。B.2.5 信息化发展 B.2.5.1 产出指标可考虑但不限于以下:数量指标:新增通过贯标企业数量、新增上云标杆企业数量、建设工业互联网应用企业级平台、组织两化融合、企业云上、信息安全培训次数;质量指

26、标: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关键工序制造装备数控化率、新增通过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评定企业数量;时效指标:各项工作计划完成比率。B.2.5.2 效益指标可考虑但不限于以下:经济效益指标:运营成本降低率、产品升级周期缩短完成率、运营智能决策完善程度、智能设备联网建设程度、投保装备的销售增长率、项目集成程度;社会效益指标:制造技术绿色化程度增幅、制造业对资源环境的影响降幅、重大信息化工程推进与保障程度;B.2.5.3 满意度指标重点考虑服务对象满意度:包括但不限于:行业内专家对项目的评价满意度、项目承担企业满意度。B.2.6 无线电监管 B.2.6.1 产出指标可考虑但不限于以下:数量指标:监管

27、台站数量、查处无线电干扰事件数量、典型在用台站覆盖率、无线电固定站建设数量、台站信息完整率和准确率、主动捕获新增信号比率、不明信号的调制识别率、地市台站管理次数增幅;质量指标:监测网覆盖提升率、无线电频率资源利用率、无线电管理标准规范的宣传力度;时效指标:电台(站)数据更新及时率、设施(备)建设项目按时完成率。B.2.6.2 效益指标可考虑但不限于以下:社会效益指标:无线电频率资源利用率、电波秩序维护率、重大活动的无线电安全保障率、与部队相关的无线电活动次数、电波秩序维护效力;可持续影响指标:推动无线电产业发展实施效果。B.2.7 园区 可根据园区建设发展目标,重点考虑园区建设和园区企业生产指标,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支持高质量发展企业数量;项目完工投产率;新增就业人数;服务对象满意度。参考文献 1 关于印发中央部门项目支出核心绩效目标和指标设置及取值指引(试行)的通知(财预2021101号)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财经 > 绩效管理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