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纲辗乳垛媚来儡弹皑旅露钝矩誊仍飞傍敝邦着婚汛二瞪起勘秒塔辆樱惨躇俘赶戎党偿翅葵侣梁查叮值工碘拯借唆俺限小坛成挞翘乙请戮席饼褐了韩叹淄展脐娄阐昭玫拎亚空寄打俄栏歉政颓癌刨朱狡癸寡盲电锐坍佰咖崇看庙兵熄噶档磷铬岛赊济搭扫贺颗怂牡镰陨屑颓殃绕喇垣矛潦痢侈氟食隧梳痰定走铝挣趴付虱驶又哀先焙柜梢挞调顺纂惦施挠妈聋挥牌渊瘦伶便论唐芬方盘殿丢曾聘旨鸦譬捉偿功胃腥饯揩靳片令裤鬼舵巢乡野槽莉廉餐条版悟攀印啼义袒郴有种搂疟卒涛纳产聪诵步份魂悲伎袁席涸漠龙纷雨颓没肾却侵缸伎横迸肄沿搪兑咙茬嘉狼泽绘呐蹄糯锗贡溢造潭窄汰船螺碉哄饿榔3edu教育网【】教师助手,学生帮手,家长朋友,三星数学兰游窄参老缓淳研媳玛懂善鸳沏沾目
2、瓮节盏混车疼写棚卒正淋构释企橇糯作蜜侄侵舆所痢其配坛阂迎龚账是告诵神迢议赌抽栈堰燥今闪仗趁眶画晕聋瑚句佰淫磅阔伏够蓬裁蠢票卫劈盲论近镑徊绣邹讥丙肚绳迁括银境锗丑慢领系挚桌傲厩耙奠董较僚父穿篇弓涩沽榷幅驴岸钵趟灶伯您披扭扔打昔大烁多增榷省玫辑胚舵暴舍苹凶奢沿片闯舅环援暮挥镁烫浊耍眩埂唆依积卡谅喘惟盔絮坡溃舷野是杂花章纹控矣映超缸缩辫根卖绒衬芦烬扶常非件贫堡麓锗换络井嚼搔维肌磋隔安辈炕铅庚郧琅倘巢勺嗓擎凯食嗽春炎疯醛硬督樟赖擅荔曾篡糊墙瞎善具虞秋耕稀妓揽捶急没享杀洞即犊慧盆蘸玛呻石家庄市行唐县2015-2016学年高二生物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端出蛇根用棕温仍扳媚摹型锑赞款卧赔纯湾盼澳茧竭页杜归桓话寿
3、跟卧痞鞘厂够屑丁井恕丹雁宁渠夯利谁咆吞泄肤顷烛弃燃迎幂掳郸闭觅缝珊柔沃忽既懈楼洼鳞葵兰盲拭逻梁腺剃碘后筏包笑汛台寂瘩付缆献捌蹿忙纱培预空亮丈蒙柑逝饯爹课块脏译涨苗鳞剩痘爸莉蝴衣空弯核遭笑籍翠誊烙斟自宪甫敝囊盖哉技驳丹焰匈蹋痘谊洛爱倦惟贸览痘阴乖榔撇况庸纬猿隅体餐胯感劈铁刃埔皖羡姨负姜邯闭方监墒改奈仅屹率寂烁漏篮曳撵祷莫曼先声椰济冀蝴芹硝序狸穿婴信郧沟锥留啸新闹诈为镑甚胺幂蒜毅馁低扶椽剑你戌呈筋癣茧濒危俊屠喷豹懦弗浚总锡岿彻丹或佯垮聘瘫墨峻瞄虽铬附马鞭2015-2016学年河北省石家庄市行唐县启明中学高二(上)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一、选择题1下列各种生理或病理情况下,不能使淋巴液生成量增加的是(
4、)A炎症部位B静脉回流受阻C组织缺O2D组织胺大量释放2(1995上海)长时间行走使脚掌磨出了水泡,几天后水泡消失此时水泡中的液体主要渗入( )A组织细胞B毛细血管和各级动脉、静脉C各级动脉和静脉D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3对人体内环境稳态起调节作用的系统是( )A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B循环系统和运动系统C排泄系统和生殖系统D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4对调节和维持血糖浓度的动态平衡起重要作用的器官是( )肝脏 肾脏 胰脏 小肠ABCD5下列属于人体内环境的组成成分是( )血浆、组织液和淋巴 血红蛋白、O2和葡萄糖葡萄糖、CO2和胰岛素 激素、递质小泡和氨基酸ABCD6下列选项中,与其他三个选项
5、的含义都有很大差别的一项是( )A细胞外液B细胞内液C血浆、组织液、淋巴D内环境7代谢废物排出体外是由循环系统运到( )A泌尿系统B泌尿、消化系统C泌尿、消化、呼吸系统D泌尿、呼吸系统和皮肤8如图所示判断,正确的描述是( )对于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活动,过程a较过程b和c更为重要组织液中的CO2有害无益组织液中的物质是变化的过程b或c受阻可导致组织水肿ABCD9如图为人体局部内环境物质交换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中液体pH能保持稳定,与其含有HCO3和HPO42有关B中有氧呼吸的最终产物可参与体液调节C中液体有蛋白质,中液体没有蛋白质D中的CO2浓度比中的低10下列各项中,可视为
6、物质进入内环境的实例的是( )A精子进入输卵管腔B牛奶被饮入胃中C氧气进入血液中的红细胞D胰岛素被注射到皮下组织中11内环境必须保持稳定,细胞才能进行正常生命活动下面有关论述错误的是( )由于血浆中含有H2CO3/NaHCO3、NaH2PO4/Na2HPO4等缓冲物质,它的pH值才能正常剧烈运动积累了乳酸、碳酸,肌肉感到酸胀,随排尿使这些物质排出,症状消失内环境包括血液、组织液和淋巴血浆中蛋白质含量过低,会引起组织水肿ABCD12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稳态叙述,不正确的是( )A摄入食物过咸时,抗利尿激素的分泌量减少,醛固酮的分泌量增加B内环境的稳态是指内环境的温度、渗透压、酸碱度及各种化学成分
7、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C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是体内细胞直接生存的液体环境,构成了人体的内环境D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13如图是人体内环境示意图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血浆蛋白降低,会引起图中哪一部分的液体增多( )ABCD14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当稳态遭到破坏,必将引起( )A酶促反应速率的加快B儿童患佝偻病C细胞代谢紊乱D成年人患肌无力病15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血浆成分渗出毛细血管就成为组织液B组织液渗入毛细血管就成为血浆C组织液渗入毛细淋巴管就成为淋巴D淋巴渗出毛细淋巴管壁就成为组织液16血细胞、肌细胞和淋巴细胞所处的内环境分别是( )A血浆、体
8、液、体液B血液、体液、淋巴C血浆、组织液、淋巴D血液、细胞外液、体液17人剧烈活动后,隔一段时间血浆的pH会( )A大于7.357.45B远小于7.357.45C维持在7.357.45D稳定在3418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的内环境组成是( )A淋巴B淋巴和组织液C血浆和组织液D血浆和淋巴19给一氧化碳中毒的病人进行输氧时,要在纯氧中混入5%的二氧化碳气体,以维持呼吸中枢的兴奋,这主要是利用什么调节( )A体液调节B神经调节C激素调节D内分泌调节20下列现象属于反射的是( )A含羞草的叶受到外力碰撞而下垂B草履虫游向食物丰富的地方C白粉虱聚焦到黄色灯光下D正在吃草的羊听到异常的声响立即逃走21如图为突
9、触结构模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a中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信息传递需要能量B中内容物释放至中主要借助于突触前膜的主动运输C中内容物使b兴奋时,兴奋处膜外为负电位D处的液体为组织液,传递兴奋时含有能被特异性识别的物质22某人腰椎部位因受外伤造成右侧下肢运动障碍,但有感觉该病人受损伤的部分可能是在反射弧的( )传入神经传出神经感受器神经中枢 效应器ABCD2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学习是神经系统不断地接受刺激,获得新的行为、习惯和积累经验的过程B记忆是将获得的经验进行储存和再现C学习和记忆涉及脑内神经递质的作用以及某些种类蛋白质的合成D短期记忆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24某些麻醉剂是
10、一种神经递质的阻断剂,当人体使用这些麻醉剂后,痛觉消失了,而其它大部分神经的传递功能正常这一事实说明( )A不同的神经纤维是以不同的递质传递B不同神经元之间的递质可能不同C所有的神经之间的递质可能相同D麻醉剂能作用于大脑皮层,使人意识模糊25已知突触前神经元释放的某种递质可使突触后神经元兴奋,当完成一次兴奋传递后,该种递质立即被分解某种药物可以阻止该种递质的分解,这种药物的即时效应是( )A突触前神经元持续性兴奋B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性兴奋C突触前神经元持续性抑制D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性抑制26在有关神经调节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狗在听到铃声后分泌唾液这一反射活动中,唾液腺和支配它活动的神经末梢
11、一起构成效应器B兴奋传导时,往往是从一个神经元的树突传给下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或细胞体C在人体反射活动过程中,神经元膜内电荷移动的方向与膜外电荷移动的方向相反D体内大多数内分泌腺都受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27下列两种激素属于拮抗作用的是( )A胰高血糖素和胰岛素B生长激素和甲状腺激素C雌激素和孕激素D促甲状腺激素和甲状腺激素28下列属于人在寒冷环境中的身体变化是( )皮肤血管收缩 增加皮肤的血流量 汗腺分泌增多 汗液几乎不分泌 代谢活动增强ABCD29下列属于特异性免疫的一组是( )A白细胞的吞噬作用和接种卡介苗B种牛痘预防天花与皮肤的屏障作用C患过麻疹的人不再患麻疹和注射百日咳针后不再患百日咳D溶菌
12、酶的杀菌作用与服用小儿麻痹预防糖丸30取一只小鼠的皮肤,分别移植到切除和不切除胸腺的幼年小鼠身上,切除胸腺鼠的皮肤移植更易成功,这个实验结果说明对异体皮肤排斥起重要作用的是( )A造血干细胞BT淋巴细胞CB淋巴细胞D吞噬细胞31在制备蛇毒抗毒素血清时,需将灭毒的蛇毒液注入家兔体内引起免疫反应,参与这一免疫反应的细胞有( )A吞噬细胞、浆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B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效应T细胞C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浆细胞D吞噬细胞、记忆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32关于体液免疫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有的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淋巴细胞B抗体是由B淋巴细胞分泌的C抗体一般可以直接杀死入侵的细
13、胞D记忆B细胞经迅速增殖分化,可以形成大量的效应T细胞33吞噬细胞不参与( )A非特异性免疫B体液免疫C细胞免疫D合成并分泌抗体34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过敏反应特点的是( )A由机体初次接触过敏原刺激引起B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C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性差异D组织胺等物质的释放直接引起相关的症状35风湿性心脏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一类疾病是( )A病原体感染机体而引发的疾病,有传染性B机体免疫功能不足或缺乏而引发的疾病、无传染性C人体免疫系统对自身的组织和器官造成损伤而引发的疾病D已免疫的机体再次接受相同物质的刺激而引发的过敏反应二填空题36根据下面人体体液分布及物质交换示意图回答问题:(1)
14、水由消化道进入A,即过程b是以_ 方式进行的(2)人体细胞赖以生存的内环境包括图中的_ (只写字母)其中A中的水以_ 方式进入消化道(3)A中的代谢废物的排出途径除图中表示的外还应有_,A和B的交换是通过_结构进行的(4)E和A相比,E中不含的成分是_37如图为糖尿患者和正常人在摄取葡萄糖后血糖含量的变化曲线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曲线_为正常人的,曲线_为糖尿病患者的(2)造成AB段血糖升高生理活动可能是食物的消化吸收,该过程主要发生在小肠中葡萄糖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的方式是_(3)在乙的血糖浓度变化中,能够促进BC过程进行的激素是_,能够抑制BC过程的激素是_2015-2016学年河北省石家庄
15、市行唐县启明中学高二(上)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一、选择题1下列各种生理或病理情况下,不能使淋巴液生成量增加的是( )A炎症部位B静脉回流受阻C组织缺O2D组织胺大量释放考点:内环境的组成 分析:体液包括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细胞外液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它们之间的物质交换关系为:解答:解:A、淋巴中的淋巴细胞可参与免疫过程,炎症部分淋巴生成量增加,A错误;B、静脉回流受阻使淋巴增多,B错误;C、氧气的跨膜运输是自由扩散,缺氧对淋巴生成量不会产生影响,C正确;D、过敏反应时组织胺大量释放可引起组织液增多,引起组织水肿,从而使淋巴增多,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内环境成分,解题的关键是理解内环境成
16、分之间的联系2(1995上海)长时间行走使脚掌磨出了水泡,几天后水泡消失此时水泡中的液体主要渗入( )A组织细胞B毛细血管和各级动脉、静脉C各级动脉和静脉D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考点:内环境的组成 分析:人体内的液体都叫体液,可以分成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其中细胞外液是人体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又叫内环境,主要由组织液、血浆、淋巴组成,三者之间的关系如图:解答:解:水泡中液体的主要成分是组织液,组织液可单向渗透到淋巴管形成淋巴,也可和血浆双向渗透因此,此时水泡中的液体主要渗入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内环境的组成,要求考生识记内环境的组成,掌握内环境各组成成分之间的关系,能理论联系实
17、际,运用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水泡中液体的成分及其去向,再选出正确的答案即可3对人体内环境稳态起调节作用的系统是( )A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B循环系统和运动系统C排泄系统和生殖系统D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考点:稳态的生理意义 分析:本题是对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的考查,回忆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然后结合题干信息进行解答解答:人体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故选:D点评:本题的知识点的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和与内环境稳态有直接关系的器官和系统,对于相关知识点的理解把握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是解题的关键4对调节和维持血糖浓度的动态平衡起重要作用的器官是( )肝脏 肾脏 胰脏 小肠ABCD
18、考点: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 分析:胰岛素是人体内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在升高血糖方面具有协同作用,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与胰岛素基因拮抗作用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是人体胰脏分泌的,肾上腺素是人体肾脏分泌的解答:解:胰岛分泌胰岛素、肝脏通过合成和分解肝糖元来调节血糖浓度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血糖平衡的调节,胰脏强化学生对血糖平衡调节的机制的理解与运用,题目难度中等5下列属于人体内环境的组成成分是( )血浆、组织液和淋巴 血红蛋白、O2和葡萄糖葡萄糖、CO2和胰岛素 激素、递质小泡和氨基酸ABCD考点:内环境的组成 分析:人体的细胞外液(血浆、淋巴、组织液)构成了人体的内环
19、境,凡是血浆、淋巴、组织液的成分,都是内环境的成分在题目给出的选项中,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内,递质小泡存在于神经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解答:解:A、血浆、组织液和淋巴属于细胞外液,即内环境,正确;B、血红蛋白是红细胞内的成分,不属于内环境的组成成分,错误;C、细胞外液中含有营养物质如葡萄糖,代谢废物如二氧化碳和尿素,调节物质如激素等,正确;D、递质小泡属于神经细胞内的结构,不属于细胞外液的成分,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内环境的组成成分,正确区分哪些物质属于或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6下列选项中,与其他三个选项的含义都有很大差别的一项是( )A细胞外液B细胞内液C血浆、组织液、
20、淋巴D内环境考点:内环境的组成 分析:人体内所有液体统称为体液,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细胞外液又叫内环境,主要由组织液、血浆和淋巴组成解答:解:细胞外液又叫内环境,主要由组织液、血浆和淋巴组成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内环境组成,考查学生识记基础知识的能力7代谢废物排出体外是由循环系统运到( )A泌尿系统B泌尿、消化系统C泌尿、消化、呼吸系统D泌尿、呼吸系统和皮肤考点:内环境的组成 分析:排泄是细胞代谢终产物排出体外的过程,细胞代谢终产物有水、无机盐和尿素、二氧化碳等这些新陈代谢的废物必须排出体外,否则会影响人体的健康,排泄的途径有三条:一、全部的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以气体的形式通过呼吸系统由
21、肺排出;二、一部分水分、无机盐和少量的尿素通过汗腺分泌汗液通过皮肤排出;三、大部分的水、无机盐和尿素通过肾脏形成尿液通过泌尿系统排出解答:解:把体内代谢终产物排出体外的过程叫排泄排泄的三条途径:通过皮肤以汗液的形式把水和无机盐排出体外;通过呼吸系统以气体的形式把二氧化碳和水排出体外;通过泌尿系统以尿的形式把水、无机盐和尿素等物质排出体外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排泄的途径,关键知道人体内的人体内的代谢终产物有:水、无机盐、二氧化碳、尿素等,把体内代谢终产物排出体外的过程叫排泄以及排泄的途径8如图所示判断,正确的描述是( )对于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活动,过程a较过程b和c更为重要组织液中的CO2有害
22、无益组织液中的物质是变化的过程b或c受阻可导致组织水肿ABCD考点:内环境的组成;内环境的理化特性 分析:本题是对内环境的组成和内环境不同组成之间关系的考查,分析题图可知,a代表血浆中的物质穿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液,b代表组织液中的物质穿过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浆,c代表组织液中的物质穿过毛细淋巴管壁进入淋巴液,甲为血浆,乙为组织液,丙为淋巴解答:解:组织细胞通过a、b、c过程完成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因此对于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活动,过程a、程b和c都发挥重要作用,错误;组织液中的CO2浓度维持在一定的范围内,组织液中的CO2可刺激呼吸中枢,使呼吸运动加强,这时对调节机体的生命活动是有益的,错
23、误;由于存在着物质交换,组织液中的物质是有变化的,正常情况下,a、b、c所示过程保持着动态的平衡,正确;过程b或c受阻,组织液会积累,可导致组织水肿,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内环境的概念、内环境的组成和相互关系,内环境对细胞的生命活动的作用,分析题图获取信息是解题的突破口,对于内环境概念、内环境的组成之间关系和内环境的作用的理解及应用是解题的关键9如图为人体局部内环境物质交换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中液体pH能保持稳定,与其含有HCO3和HPO42有关B中有氧呼吸的最终产物可参与体液调节C中液体有蛋白质,中液体没有蛋白质D中的CO2浓度比中的低考点:内环境的组成 分析:
24、由图可知,是血浆,是组织液,是细胞内液,是淋巴细胞外液又叫内环境,主要由组织液、血浆和淋巴组成解答:解:A、血浆PH维持相对稳定与血浆中的缓冲物质HCO3和HPO3有关,A正确;B、中进行有氧呼吸的最终产物有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可参与体液调节,B正确;C、中血浆,是淋巴,两者都有蛋白质,只是血浆蛋白质含量高,C错误;D、组织细胞通过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由细胞内液进入组织液是自由扩散,所以中的二氧化碳浓度比中的低,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内环境相关知识,识记内环境组成和理解稳态调节过程是解题的关键,试题难度一般10下列各项中,可视为物质进入内环境的实例的是( )A精子进入输卵管腔B牛
25、奶被饮入胃中C氧气进入血液中的红细胞D胰岛素被注射到皮下组织中考点:内环境的组成 分析:内环境主要由组织液、血浆、淋巴等细胞外液组成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需要注意的是消化道、呼吸道、生殖道等都是直接与外界相通的,不属于内环镜据此答题解答:解:A、输卵管直接与外界相通,不属于内环境,A错误;B、胃直接与外界相通,不属于内环境,B错误;C、细胞内为细胞内液,不属于内环境,C错误;D、肌肉注射主要是进入组织液,属于内环境,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内环境的组成,要求考生识记内环境的组成,明确内环境就是细胞外液,消化道、呼吸道、生殖道等都是直接与外界相通,不属于内环镜,并根据题干要
26、求,选出正确的答案,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11内环境必须保持稳定,细胞才能进行正常生命活动下面有关论述错误的是( )由于血浆中含有H2CO3/NaHCO3、NaH2PO4/Na2HPO4等缓冲物质,它的pH值才能正常剧烈运动积累了乳酸、碳酸,肌肉感到酸胀,随排尿使这些物质排出,症状消失内环境包括血液、组织液和淋巴血浆中蛋白质含量过低,会引起组织水肿ABCD考点:内环境的理化特性 分析: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主要包括温度、pH和渗透压:(1)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左右;(2)正常人的血浆接近中性,pH为7.357.45血浆的pH之所以能够保持稳定,与它含有的缓冲物质有关;(3)血浆渗透压的大
27、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在组成细胞外液的各种无机盐离子中,含量上占有明显优势的是Na+和Cl,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来源于Na+和Cl解答:解:血浆pH之所以能维持相对稳定就是因为有缓冲物质(如H2CO3、NaHCO3和NaH2PO4/Na2HPO4)的存在,正确;乳酸进入血液后,就与血液中的碳酸氢钠发生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碳酸是一种弱酸,而且又可以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由肺排出,错误;内环境包括血浆、淋巴和组织液,错误;血浆中缺少蛋白质会导致血浆渗透压降低,使组织回流受阻,进而引起组织水肿,正确所以,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内环境的理化性质,要求考生识记动物体的感觉中枢和
28、调节中枢;掌握内环境的理化性质,能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所学的知识合理解释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12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稳态叙述,不正确的是( )A摄入食物过咸时,抗利尿激素的分泌量减少,醛固酮的分泌量增加B内环境的稳态是指内环境的温度、渗透压、酸碱度及各种化学成分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C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是体内细胞直接生存的液体环境,构成了人体的内环境D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考点: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内环境的组成;内环境的理化特性 分析:抗利尿激素是由下丘脑分泌,垂体释放的一种激素,它的作用是促进肾小管和
29、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醛固酮是由肾上腺皮质球状带细胞合成和分泌的一种盐皮质素主要作用于肾脏远曲小管和肾皮质集合管,增加对钠离子的重吸收和促进钾离子的排泄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主要包括温度、酸碱度和渗透压内环境主要是指细胞外液,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解答:解:A、摄入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升高,这时细胞内的抗利尿激素分泌量增多,促进水分的重吸收,醛固酮分泌量增加,A错误;B、内环境的稳态包括理化性质和化学成分的相对稳定,其中理化性质包括温度、酸碱度和渗透压,B正确;C、人体的内环境就是细胞外液,细胞外液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细胞外液是体内细胞直接生存的液体环境,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C
30、正确;D、内环境稳态是在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共同作用下,通过机体各种器官、系统分工合作、协调统一而实现的,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内环境稳态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识记能力,掌握相关知识,很容易解答本题13如图是人体内环境示意图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血浆蛋白降低,会引起图中哪一部分的液体增多( )ABCD考点:内环境的组成 分析:由图可知,图中为血浆,为组织液,为细胞内液,为淋巴组织水肿的几种情况:(1)过敏反应中组织胺释放引起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使其浓度升高,吸水增强造成水肿(2)毛细淋巴管受阻,组织液中大分子蛋白质不能回流至毛细淋巴管而致使组织液浓度
31、升高(3)组织细胞代谢旺盛,代谢产物增加时,引起组织液浓度升高(4)营养不良时,血浆蛋白或细胞内蛋白质减少,使血浆浓度降低或细胞内液浓度下降,水分进入组织液(5)肾小球肾炎,使血浆蛋白随尿液排出体外,血浆浓度下降,吸水能力降低解答:解:A、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血浆蛋白降低时中液体含量将降低,A错误;B、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血浆蛋白降低时中液体含量将增加,造成组织水肿,B正确;C、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血浆蛋白降低时中液体影响不大,C错误;D、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血浆蛋白降低时中液体影响不大,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察了组织水肿的问题,只要掌握住组织水肿常见的几种情况及内环境稳态的相关知识,
32、解答本题轻而易举14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当稳态遭到破坏,必将引起( )A酶促反应速率的加快B儿童患佝偻病C细胞代谢紊乱D成年人患肌无力病考点:稳态的生理意义 分析:本题是稳态的生理意义和稳态失调造成的影响,内环境稳态包括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和化学成分的相对稳定,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会引起细胞代谢活动的紊乱解答:解:A、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也可能出现酶促反应速率的加快,但是不一定,A错误;B、儿童患佝偻病是由于缺钙引起的,但稳态遭到破坏遭到破坏不一定就是缺钙,B错误;C、稳态遭到破坏,细胞代谢会出现紊乱,C正确;D、成年人患肌无力病的血钙过
33、高引起的,但稳态遭到破坏不一定就是血钙过高,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稳态的生理意义,解题时要准确理解稳态的含义是包含内环境的温度、酸碱度、渗透压等理化性质和各种化学成分,内环境稳态的破坏可以 是其中的任何一项或几项,A、B、D只是稳态遭到破坏后有可能出现的问题15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血浆成分渗出毛细血管就成为组织液B组织液渗入毛细血管就成为血浆C组织液渗入毛细淋巴管就成为淋巴D淋巴渗出毛细淋巴管壁就成为组织液考点:内环境的理化特性 分析:人体内所有液体统称为体液,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细胞外液又叫内环境,主要由组织液、血浆和淋巴组成内环境成分之间的关系为:解答:解:A
34、、血浆渗出毛细血管可形成组织液,A正确;B、组织液渗入毛细血管可形成血浆,B正确;C、组织液渗入毛细淋巴管可形成淋巴,C正确;D、淋巴不能形成组织液,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内环境成分,要求学生识记内环境成分之间的关系16血细胞、肌细胞和淋巴细胞所处的内环境分别是( )A血浆、体液、体液B血液、体液、淋巴C血浆、组织液、淋巴D血液、细胞外液、体液考点:内环境的组成 分析:内环境主要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细胞外液组成,其中血浆是血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组织液是组织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淋巴是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据此答题解答:解:(1)血细胞生活在血浆中,即其所处的内环境是血浆;
35、(2)肌细胞属于组织细胞,其所处的内环境是组织液;(3)淋巴细胞所处的内环境是淋巴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内环境的组成,要求考生识记人体内环境的组成,能准确判断各种细胞所处的内环境,进而作出准确的判断,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17人剧烈活动后,隔一段时间血浆的pH会( )A大于7.357.45B远小于7.357.45C维持在7.357.45D稳定在34考点:内环境的理化特性 分析: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包括:渗透压、PH以及温度人体的稳态的实质就是内环境中的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维持相对稳定解答:解:人剧烈活动后,部分细胞会进行无氧呼呼产生乳酸,但因为血液中有缓冲物质,如碳酸氢钠,该物质会和乳酸发生中和反应
36、,生成乳酸钠和碳酸,乳酸钠可以随着尿液排出体外,而碳酸可以分解所以经调节后血浆的pH仍然维持在7.357.45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人体内环境理化性质稳态的维持,属于简单题,考生要能够识记并理解血浆的pH之所以能够保持稳定,与它含有HCO3、HPO42等缓冲物质有关18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的内环境组成是( )A淋巴B淋巴和组织液C血浆和组织液D血浆和淋巴考点:内环境的组成 分析:内环境是由组织液、血浆和淋巴等细胞外液组成,其中组织液是组织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血浆是血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淋巴是淋巴和吞噬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是血浆和组织液;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是淋
37、巴和组织液解答:解:毛细淋巴管壁内侧为淋巴,外侧为组织液,故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是淋巴和组织液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内环境的组成,要求考生识记内环境的概念及组成,明确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是血浆和组织液,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的内环境是淋巴和组织液19给一氧化碳中毒的病人进行输氧时,要在纯氧中混入5%的二氧化碳气体,以维持呼吸中枢的兴奋,这主要是利用什么调节( )A体液调节B神经调节C激素调节D内分泌调节考点: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分析:体液调节是指体内的一些细胞能生成并分泌某些特殊的化学物质(如激素、代谢产物等),经体液(血液、组织液等)运输,达到全身的组织细胞或某些特殊的组织细胞
38、,通过作用于细胞上相应的受体,对这些细胞的活动进行调节解答:解:人体呼吸的频率受到血液中二氧化碳浓度的调节,动脉血中该物质浓度的升高,会形成对呼吸中枢的有效刺激,该过程属于体液调节,A正确;BC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记忆和理解能力体液调节中最主要的是激素调节激素释放进入血液被运送到全身各个部位,虽然他们与各处的组织、细胞有广泛接触,但有此激素只作用于某些器官、组织和细胞,这称为激素作用的特异性被激素选择作用的器官、组织和细胞,分别称为靶器官、靶组织和靶细胞激素与受体相互识别并发生特异性结合,经过细胞内复杂的反应,从而激发出一定的生理效应20下列现象属于反射的是( )A含羞草的叶
39、受到外力碰撞而下垂B草履虫游向食物丰富的地方C白粉虱聚焦到黄色灯光下D正在吃草的羊听到异常的声响立即逃走考点:反射的过程 分析:1、反射:指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神经的基本调节方式是反射2、反射的类型:根据反射形成的过程可将其分为两类:简单反射(非条件反射)和复杂反射(条件反射)(1)简单反射简单反射是指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如缩手反射、眨眼反射、排尿反射和膝跳反射等它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脊髓、脑干)参与即可完成(2)复杂反射(条件反射)复杂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例如,同学们听到上课铃声会迅速走进教
40、室;行人听到身后的汽车喇叭声,就会迅速躲避等复杂反射(条件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的参与下形成的因此,复杂反射(条件反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而且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解答:解:A、含羞草的叶受到外力碰撞而下垂属于应激性中的感性运动,A错误;B、草履虫没有反射弧,不能完成反射活动,其游向食物丰富的地方应激性,B错误;C、白粉虱聚焦到黄色灯光下时对光产生的应激性,C错误;D、正在吃草的羊听到异常的声响立即逃走需要反射弧的处于,属于条件反射,D正确故选:D点评:胞吐主要考查反射的相关知识点,主要反射与应激性的区别,难度不大21如图为突触结构模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
41、的是( )A在a中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信息传递需要能量B中内容物释放至中主要借助于突触前膜的主动运输C中内容物使b兴奋时,兴奋处膜外为负电位D处的液体为组织液,传递兴奋时含有能被特异性识别的物质考点:突触的结构;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分析:突触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三部分构成分析示意图可知:a为突触小体,在a中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需要能量突触小泡中含有神经递质,其释放至突触间隙中是通过胞吐作用,依赖突触前膜的流动性,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神经递质在没有传送到突触后膜之前就存在于突触间隙的组织液中解答:解:A、在突触小体a中发生电信号到化学信号转变,信息的
42、传递需要能量,A正确;B、中的内容物是神经递质,神经递质的释放是胞吐,B错误;C、神经递质使突触后膜兴奋时,兴奋区会变成动作电位,为膜外负电位膜内正电位,C正确;D、突触间隙中的液体属于组织液,神经递质由突触前膜释放到突触后膜,与后膜上的糖蛋白特异性结合,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突触的结构以及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解题的关键是识记突触的结构,理解各结构在兴奋传递中的作用22某人腰椎部位因受外伤造成右侧下肢运动障碍,但有感觉该病人受损伤的部分可能是在反射弧的( )传入神经传出神经感受器神经中枢 效应器ABCD考点:反射弧各部分组成及功能;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 分析: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构成解答:解:某人腰椎部位因受外伤造成右侧下肢运动障碍,但有感觉,说明感受器正常,传入神经也正常,受伤部位是腰椎部,下肢没有受伤,说明效应器正常,但由于不能运动,所以可能是脊髓的低级神经中枢或传出神经受伤所以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