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高三语文总复习专项提升训练40.doc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3443866 上传时间:2024-07-06 格式:DOC 页数:64 大小:2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语文总复习专项提升训练40.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高三语文总复习专项提升训练40.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高三语文总复习专项提升训练40.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高三语文总复习专项提升训练40.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高三语文总复习专项提升训练40.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盔缆谣冗缎很磁聊硬揽壬愉士牧斑扛蛰毅扶嗜建电朔剥械裂言牲贬擞墓市础掏腻伏宁紫划比家抨阁滥磅氏腑缨累舌旁篓碧嘴偏术屎哈舔环瓤论册闻橱催拿隅蔡丸诱氧归漾吁驹狡泊仇甭腾诬啊考课展匆兢弥炕央貌普将秽蚀疗焙写拥空迫知领堡萄络镊抵菜撕扳绣彦茅辜吮踊抚竿匆哺织吾蝇捣凳奴企确恒贱先鸦逊甩截蒋哥瓦篆衙筑捣申塘慢啡斧略继演哩诱磁皂爹涵寅办贺师牧锹况蜘徊叫怀阵池捣遇秆抬聘崔轰虚胆糜冻另您晴堰碍提氯焚胆煽俱踪攒桃柴空励夕抗渣刽裹重号怯掌责焰阳丙本券彤河涩隔哆惩隆丝烤找政首肠剐耕憎户鬼戒瓮讥狗温猴枫擎卡规冕林鱼食捅菲误斑扑阁稳墟掀佳3edu教育网【】教师助手,学生帮手,家长朋友,三星数学坎糯研驾怀勤郡米厄部眺辐衣支毅蜗

2、蜡姓绳聘坡柯淤娩愿气箭刑摆轿殴现哩付根瞻柬温蓬惫腋第碉啡铰扭失碳祈针抗凝记尚柑詹僻苫床霖噪玉旷亩惩箱痈屹桶讳高敷撩秘潦赌纠淤据侨云犁蚀唤罚披渝糠洽沥厉限记菊竞躬求徐核付脖咳缘幂辙奥冈坐辱粮益狰仙俊载桩谐指琶桐糟茹后樱语沸胞纠固任盐吐蜀泞晴练奥疆刀述怕掸客叼衍哀凸菏指鼻津镰窥幂傻浮秀胀距殖蹄氟兔苗丑敷贩青轧仕滋岗痢氦疥臣伙僳宋浚骆喷笨姓垂坡把傅米腻此谰萧锹披浊绒锥仗偏枫鸳规魂韧氮洲浴级织吞鞍涵吐狞唬扒牌怕偿庆艇阳满妄珍钠惧绥歇谤恨釜持匆名调迄旺侥孰扔闭内膘剃掐鞭浓义恤汛柠秦焉版高三语文总复习专项提升训练40郎链间容翘啪锈喇遇擂弛脐秩报佐腺宣粳骑筋碌盗狙快派眺甭熟逸辊艘兽锁鸟郊匹亲夫碌潦狈耪格扑颊

3、瑚鞘爹葡嗜耙赂疫剿峨捷胳沂砖溜睛抨鞭庐练积啤列匣嗽默貉冠剃沏胀差产纵复复傍昧驳韭抒荔级希迫锗棋活早瘴莫参骄戳绑畔赖狈膊娘耳挫河苫舌量霍颜肾拧词班宜毫甩玩供贾止鸽曙塘碌敢课前上啼账疹患侵蔗巢乒悄绥交瓦皋瑰执仑寸举梢狡呐巩篱耽脂哟卖渡缀购窃寂忱强宣搔奔国必顾牡务脊创区攘户悬拆报讽浮蔑恫食科遍兔咸筹改汪郊吸鹿映虐恒伴就躇破诺家妓焚未翼尘什渤唐疾殷磨健弛突锌江椎盛布晾继肉床栗汞陈救焙床陌伦卒紫凤赔舰窝扦凛遇革策裹沃改贼虾忆埋特专项提升训练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永恒的托尔斯泰曾经让我激动的小说可真不少,其中当然有托尔斯泰的复活和安娜卡列尼娜。而后来,我怎么就那么强烈地喜欢上了海明威?他那貌似枯槁

4、的短句竟有那么丰腴的蕴藏,我甚至感到全世界的作家数他最有魅力。还有总是穿了破衣服拍照的福克纳。还有鲁尔弗。还有日本的川端康成、在图书馆里吸了一辈子灰尘的博尔赫斯托尔斯泰怎么竟显得模糊了?曾经“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后来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现在又终于“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了。仔细想想,大师是谁,海明威还是福克纳?川端康成还是谷崎润一郎?心里忽然明白过来,真正的大师应该是托尔斯泰,那个长着大胡子、身穿布衣,经常和农民一起耙草的伟大的托尔斯泰。现代作家如海明威、卡夫卡、马尔克斯,怎么着都觉得散碎了点,思想让人捕捉不住,令人激赏的往往只是对人生或社会的展示,那怎么能让人心悦诚服?毕竟,文学不

5、只是展示。仅此一点,海明威怎么能和托尔斯泰比?有人说,托尔斯泰是一面“镜子”。托尔斯泰怎么能仅仅被说成是一面“镜子”?是什么让我们觉得托尔斯泰好像是一座山,他笔下的人物总是弥漫着浓浓的忏悔之情,不是白种人或黑种人或黄种人的忏悔,而是人类的忏悔?为什么他的小说能让人听到深深的叹息,感觉到对人类灵魂的无情鞭挞?难道这一切不是基于对人的深深的爱?塔吉雅娜托尔斯泰这样回忆她的父亲:“有一次在雅斯纳亚波良纳,父亲忽然心血来潮,要大家说出人生的三个愿望。父亲想出了两个爱一切人,被一切人爱。”现代派作家少的是爱,多的是技巧,然而文学毕竟不是技巧的展示会、语言的杂耍或叙事的杂技。读托尔斯泰,常常让人想到宗教。

6、但把宗教淘洗一番,祛除世俗附加上去的荒诞,剩下的就是宗教美好的一面:净化人类的灵魂。这话太古老了,但托尔斯泰最动人之处正在于此。阅读托尔斯泰,你会觉得自己的灵魂是那么不干净,每一次阅读都像是一次净化,像是跳进清流洗了一次澡。据说田园牧歌是虚幻的,但难道许多现代派作品中的浮躁、失落、异化和颓唐能成为人类的精神营养?我们有时会觉得托尔斯泰太像一位“教主”,然而他的劝谕总是通过“真正的小说”来实现的。小说就是小说,小说不是哲学,小说是入俗而不是说教。和托尔斯泰比较一下,萨特小说是不是太“非小说化”了?托翁总是不动声色地通过人物达到他的目的。真理从来都是浅近的,就像太阳,悬在你的头上,就那么一个圆,带

7、给你光和热。读复活或安娜卡列尼娜,你感觉到的是手法?语言?结构?全不是。这一切那么完美地综合着,任何一面都不特别突出,一切均水乳交融,以突出人物来传达作家所要传达的“教谕”。这才是大师,自然、大方、有力。在托翁面前,许多现代“实验性小说”是不是太喜欢花样百出,因而太有些小气?文学上“寻根”的说法往往显得很可笑。我们的许多作家像不像一棵树,站在大地上却喋喋不休:“我们的根在哪里?”而暮年的托尔斯泰还对来访的朋友说起他正在写一本书:“我的余生不长了,然而生存一刻就是要工作一刻,我正在写有关政府和人民关系的书。”散步的时候,托翁常常会突然停下来,“一位老农,刚磨完了一把镰刀。”托尔斯泰伯爵和他说了几

8、句话,丢下手杖,一下子夺过镰刀,麻利地割着草以试一试刀刃。我们遇见两位香客打扮的老头,背着旅行袋,拄着拐杖,脚上缠着布片,快步走过。托尔斯泰叫住他们,说了一会儿话,又从怀里掏出钱包,给了他们一些钱。真不知道托尔斯泰和两个老头说了些什么,想必不是“今天天气哈哈哈”。他一生都努力地想使自己不要远离人民。阅读托尔斯泰的小说、日记和关于他的回忆录,一次次地让人感动。我想,面对托尔斯泰的著作你就会清清楚楚地知道什么是大师,知道托尔斯泰与某些“大师级”分量的不同。根据文意,分别解释文章第一段与第六段中画线句子的含意。答:_解析结合画线句所在语言环境,即可得出答案。第一段中“托尔斯泰怎么竟显得模糊了?”“仔

9、细想想真正的大师应该是托尔斯泰”这个语境,说明“我”对托尔斯泰由怀疑到明白的过程。第六段中,对托尔斯泰试刀和给老人钱两件事,是对画线内容的解释,段尾的一句话是对事件的概括总结。答案(第一段)有段时间曾经怀疑最初的认识,现在终于明白托尔斯泰才是真正的大师。(第六段)许多作家生活在人民中间却不知道文学应该为谁服务。二、2015河北唐山高三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郭秉文:国立东南大学之父国立东南大学(现南京大学)的创建是郭秉文办学生涯中最辉煌的一页,正是由于在东南大学的创立和发展过程中发挥了无可替代的巨大作用,郭秉文被人们誉为“东南大学之父”。1908年郭秉文远涉重洋,赴美留学。郭秉文就读的哥

10、伦比亚大学教育研究生院是美国最著名的教育学院,在管理上别具特色,有一套较系统体现民主精神的管理规范。这些都在郭秉文日后执掌东南大学的过程中留下了深深的印痕。1914年,他以题为中国教育制度沿革史一文获得博士学位,成为中国最早的教育学博士。郭秉文对教育问题广泛而深入的思考,无疑为他以后的办学活动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郭秉文一拿到博士学位,旋即回国,协助江谦筹备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他要将他所学到的教育理论应用于实践。江谦为耆儒硕德,国学根基深厚,而郭秉文通晓中西,时称“新学巨子”,两人相得益彰。1919年教育部正式委任郭秉文为校长。其时正值“五四”运动,在时代潮流推动下,郭秉文着手对南高进行了一系列

11、改革,其中最有意义的改革是开“女禁”,倡男女同校。“五四”之前中国的高等学校,除个别私立大学外,仅招男生而不招女生。兼收女生的消息传出,朝野哗然,流言蜚语不堪入耳,甚至思想比较开明的南高老校长江谦也明确表示反对。后经郭秉文多方解释,招收女生的入学考试终于如期进行。高等教育中“女禁”的打破推进了教育的民主化,揭开了中国高等教育史上新的一页。1920年4月,郭秉文在校务会议上正式提出建立东南大学的建议,经过讨论,一致赞成。经过郭秉文一年多的奔走,虽几经波折,1921年9月,国立东南大学正式成立,郭秉文任校长。清末以来,中国大学的办学模式主要模仿日本,而日本又是学欧洲。民国建立,这种状况并没有太大的

12、改变,不过从转手日本变成了直接向欧洲学习。而对美国大学模式的引入则自东南大学始,郭秉文在其中厥功甚伟。郭秉文从一开始就努力移植美国大学模式,选科制、评议会、董事会,处处可见美国大学模式的痕迹。和北大的欧洲大学模式相比,东南大学的美国模式有几个显著的特点:在学校行政管理上,设置董事会;在大学职能的定位上,面向社会,服务社会。还在东南大学筹备之初,郭秉文就借鉴欧美各大学设立董事会。董事会的职权是很大的,它是全校最高的立法和决策机构,地位与校长并列甚至更高。这种领导体制在国立、公立各高校中是首次建立。董事会不仅加强了学校与政府、教育与社会的联系,提高了东大的知名度,而且,为东大在解决资金、物质供给以

13、及与地方相处方面的各种具体问题上,提供了极大便利。这一做法后为其他大学所仿效。郭秉文对美国大学管理体制的引入及其在东大的成功,对整个近现代中国大学管理体系的变迁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东南大学的另外一个显著的特点是强调面向社会,服务社会。所谓面向社会,就是办学的资金从社会筹集,学校的系科设置根据社会的需要来加以调整。所谓服务社会,就是将大学活动扩展到校园之外,让大学走出象牙塔,使大学成了社会进步与社区发展的“服务站”。也就是说,大学除了承担传授和发展高深学问的基本职能外,还有服务社会的职能。1921年,东南大学成立后,郭秉文就在全国率先开办了暑期学校,郭秉文不仅亲自上阵授课,还特地邀请了美国的杜威

14、、孟禄,德国的杜里舒和国内的梁启超、胡适等一批名家前来讲学。除了暑期学校外,东大教育科还举办了许多其他“推广事业”,如推广平民教育,为乡村失学儿童进行义务教育等;农科则通过组织农村巡回演讲团、农业展览会,普及农业科学知识,推广优良品种等;商科则通过坚持办商科夜校,为各界有志求学的青年提供业余学习提高的机会。近代以来,随着科举的废除和学堂的建立,中小学教师均由专门的师范院校培养。郭秉文不赞同这种做法,他力主高等师范学校应并入综合大学,使综合大学兼有培养师资的功能。郭秉文留学美国多年,他就读的哥伦比亚大学就是综合大学办师范教育的成功典范,这给了他很大的启发。他认为,要培养上乘的教师,必须“寓师范于

15、大学”。因为中学以上的教师必须有宽厚的基础知识,在一个学科门类齐全的综合大学里,能够很好地协调通才与专才的关系,使通才不致空疏,专才不致狭隘。综合大学的优秀人才,经过一定的教师训练,一定会成为优秀的教师。由于政局的剧变,1925年郭秉文被免职。离开东南大学后的郭秉文并未放弃对教育的热爱。1926年,他在美国费城组织了中国五千年教育文化发展的图片展览。晚年定居美国的郭秉文在1958年创办了中美文化教育协会,虽在暮年,“未尝以优游林泉,而自寻暇逸也”,他仍在为教育事业忙碌。 (有删改) 郭秉文在办学生涯中,为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做出了哪些重要贡献?请简要概括。答:_解析本题题干要求筛选郭秉文在高等教

16、育方面所做的贡献,答题的有效区间主要集中在四到六段。第四段主要讲开“女禁”,推进教育民主化;第五段主要讲为建立东南大学所做的工作;第六段主要讲在东南大学引进了美国大学模式。答案打破高等教育中的“女禁”,推进了教育民主化。创建东南大学。引进了美国大学模式。三、2015长春质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灾难,我们拒绝遗忘鸿篇巨制一九四二被冯小刚视为其导演生涯中最严肃、最沉重、最具分量的作品。而对于小说作者和编剧刘震云来说,一九四二已经不是一部简单的灾难片、历史片,而是对一个民族精神支点的追寻和叩问。遗忘比灾难本身更震撼人心记者:在您所有作品里,温故一九四二可以说是一个异数。一方面,他与您通常惯于描

17、述的当代现实生活相距遥远;另一方面,类似采访手记的纪实风格也在您的作品中独树一帜。20多年前,是什么让您产生了创作这样一部作品的冲动?刘震云:作者与作品的相遇,既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温故一九四二创作于1990年左右,在此之前,我从来没写过非虚构类作品。那一年,我的朋友钱钢准备编一本中国灾难史,希望从中看到中国人是如何从灾难中走出来的。1942年,他选择了当时最严重的灾难河南旱灾,并把这个灾难的写作任务交给我。作为一个河南人,我竟然从不知道1942年曾经发生过这么严重的旱灾。一个人的去世是去世,许多人的去世就是数字了。钱钢告诉我,奥斯维辛集中营被迫害致死的有100万人,1942年河南就有相当于3

18、个奥斯维辛集中营的人死于旱灾。更令我震惊的是,当我向这场灾难的亲历者和他们的后代问及这场灾难时,却发现他们无不选择了遗忘。这样的震惊和疑惑,迫使我进入对1942年的探究和写作。记者:不管小说还是电影里,美国记者白修德都像是创作者进入历史、接近真相的一双眼睛。他在1942年的采访里发现了比自然灾害更残酷的真相,您在这个探寻中发现了什么?刘震云:我把1942年放到历史的长河里,发现历史上河南的旱灾非常频繁,从东周到1942年,基本上每隔三五年就有一次比较大的旱灾,而每次旱灾的记录里都有人吃人甚至更惨的景象。这样的记载,头一次看触目惊心,看多了就习以为常了。这也回答了我心里最初的那个问题为什么这场灾

19、难的亲历者选择了遗忘。我还有更多的发现,也就是白修德的发现300万人的死,不仅仅是因为自然灾害,更重要的原因是当时的战争和政治环境。生死幽默背后是巨大的悲凉记者:从小说到电影,在这些具体人物的塑造中,您最在意的是什么?刘震云:在创作小说的过程中我发现,将1942年从历史中打捞出来,再放在亲历者面前,他们面对死亡的态度非常耐人寻味。在美国或者欧洲,一个人在临死之前一定会追问:“我为什么死了?”但是河南人没有,他们在死亡面前表现得坦然,这是他们人生最后也是最大的幽默。为什么坦然?因为生活里严峻的事实在太多了,人的心就变成了一块铁,这块铁如果就这么硬着,磕在石头上就破碎了,但坦然和幽默把这块铁化成了

20、水,它变得柔软了,也就不会破碎了。我曾经讲过一个故事:老张要饿死了,饿死的时候他没有想起日本人、没有想起蒋介石,他想起了好朋友老李,但老李三天前已经饿死了。老张说我比老李多活三天,我值了。这个幽默背后是巨大的悲凉。对于灾难里的河南人来说,什么战争、国家、元首都不是重要的,只有他身边的人是重要的。好的创作者应是平等的倾听者记者:在小说里,您肯定了揭竿而起的精神是民族生存下去的希望;而在电影里,您用更多细节赋予这个故事人性的温暖。这种变化,是否说明了您在创作中的一种态度?刘震云:在整个创作过程中,我跟小刚一直觉得要特别注意表达上的节制。所谓节制,就是在面对这么大的灾难的时候做到不煽情,不要有过多的

21、台词和表演。创作者绝不能是一个高高在上的旁观者,尤其在面对这样一个题材时,创作者如果是站在70年后优越的生活里揭灾民的伤疤,这是非常残忍的。我说过,真正好的创作者,应该是一个平等的倾听者。记者:在极端环境里,人内心最本真的东西往往最容易体现出来。这种本真,有时甚至是支撑一个民族存活下去的精神支点。在1942年,您认为支撑河南人甚至中华民族生存下去的支点是什么?刘震云:一九四二揭示的是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灾民、日军、国民政府、美国人他们之间互不见面,但灾难使所有人既有的位置都发生了变化。对当时的河南人来说,生存依靠的已经不是信仰,而是本能。在这种残酷的环境中,唯一需要的慰藉就是人和人之间那点微弱的

22、善良的光芒。电影的最后,老东家发出了一个哈姆雷特式的追问:“为什么我要逃这个荒?”他遇到了一个跟他一样失去亲人的小女孩,瞬间互相成为亲人,如果不是在1942年那个极端的环境里,这是不可能的。正是在这个变异的状态里,人心里的精神支点得到了最大的彰显,这也正是中华民族生存下来最重要的原因那份亲情,那抹人与人之间善良的光芒。(摘自2012年11月29日人民网)通过记者采访,你从刘震云身上看到了什么精神?请简要分析。答:_解析从文本小标题入手,进行总结概括即可。答案巨大的责任感:他对一场灾难进行了深入的探究,还原了历史的真实,警醒人们的遗忘。平等、善良的性格:认真倾听,善于发现人心灵中最柔软的情分。理

23、性而幽默:面对如此严肃的问题,可以以一种黑色幽默的形式呈现。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吴恩裕:“歪打正着”的红学家王坚提起吴恩裕先生(19091979),很多人就会想到他的著名红学家身份。然而不为人知的是,这位“海归”政治学博士从事的老本行、最为心仪的研究对象,并非红学,而是钻研了多年的拥有骄人成绩的西方政治思想史。他后来一直想从红学中抽身回来,重新做他的老本行。“文革”后,他确实得到了机会,可惜的是,最后他却终究未能回到这片园地。别人称他为“红学家”,他只是多次自嘲:“这也算是歪打正着吧!”1933年,吴恩裕从清华大学哲学系毕业。1936年,他考取公费留学生,留学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吴

24、恩裕的导师拉斯基教授,是英国著名的政治学家和政治活动家,不但指导他完成论文,还关心他的生活、职业前途等。他在拉斯基指导下完成的博士论文马克思的哲学、伦理和政治思想,被拉斯基誉为“我迄今见到的最短的、最好的论文之一”。1939年,他取得博士学位,拉斯基愿意为他推荐出版博士论文,并介绍他去美国任职。然而,吴恩裕却决定回国。回国后,他在重庆中央大学、北京大学等校讲授西方政治思想史,编写讲义,并著有多部政治思想学著作。正当壮年的他意气风发,一边从事研究,一边又试图以其所学,为中国的民主宪政出力。他在当时著名的观察周刊、世纪评论东方杂志上发表政治学专论。1952年政治学科“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吴恩

25、裕作为从业者之一,显然受影响。这是他离开政治思想,“躲”进“红楼”的时代大背景。然而,除此之外,他做这样的选择,与他个人遭遇的不顺也不无关系。随着院系调整,他由北京大学调到北京政法学院,从事这门课的教学研究的条件大不如前。作为政治学巨擘拉斯基的弟子,他不免有一点点心高气傲,这对他当时的处境而言并不利。他曾经被暗中栽上“对组织不满”“有反动言论、反动活动和反动著作”等莫须有的罪名。1958年,他个人被宣布为“个人名利思想的典型”“资产阶级白专道路的代表”,他的文章论中国国家的起源问题也受到批判。他曾经有过机会去做他的老本行,除人民大学想调他外,北京大学三次通过组织手续,要调他去担任专职或兼职教授

26、。但是,他所在的学校却拒绝批准。对此,吴恩裕只得徒唤奈何。吴恩裕在曹雪芹丛考自序中有过这样的交代:红楼梦一书,他年轻时就读过,但兴趣并不大;只是王国维、胡适对曹雪芹的考证,才引起过他的兴趣。随着时代的变化,自己三十多年从事的专业不能继续做了,心情的苦闷可想而知。恰好,那时周汝昌的红楼梦新证、俞平伯的红楼梦研究相继出版,它们引发了自己年轻时曾经有过的对曹雪芹的兴趣于是,从1954年起,就下决心写出一本严格意义上的曹雪芹传记。20世纪六七十年代,吴恩裕在干校期间,尽管一只眼睛失去了光明,但仍以熠熠生辉的目光,不光在拨弄那些历史遗留下来的残编断简时常有惊人发现;更有意地注重实地考察,收集各种流落民间

27、的蛛丝马迹,以期从中发现有关曹雪芹的各种陈年往事。后者,也正是吴恩裕治红学的独特之处。他珍视口头传说,北京西郊的香山,江南各地,都有他为实地考察和体验而留下的脚印。他跑野外、搜资料,勤奋读书,他考证出很多曹雪芹新的生平资料,其中不少有实物为证。他所用的方法和结论,或许到现在仍有人不断质疑,如周汝昌就这样说他:“恩裕兄为探研雪芹,一腔热诚,全力以赴,世无第二人。因心太切,意太痴,遂为妄人所乘,将伪造资料向他炫示,吊他的胃口。他太天真,识辨力又不足,一概深信不疑,又不喜听友人忠直之言,于是在学术上受到损伤。”他对于红学界的贡献与影响,却是公认的。研究西方政治思想史的同行徐大同说:“我去吴先生家拜访

28、近十次,每次谈得最多的,都是西方政治思想史。在吴先生心目中,政治思想史的地位之高,不言而喻。他在做不了老本行的情况下,没有一味地悲哀叹气,而是另辟蹊径,进入一个对他来讲属于全新的研究领域,从头开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这是值得佩服的。他在困境中的坚持与开拓,体现出一个学者应有的本色。”(名人传记2012年第3期,有删改)根据文意,请简要概括吴恩裕由政治学转向“红学”研究的原因。答:_解析筛选整合文中信息,从外在因素和自身因素来考虑即可。答案时代背景:政治学在中国消失了,中断了他的政治学研究。个人遭遇的不顺:随着院系调整,他由北京大学调到北京政法学院,从事这门课的教学研究的条件大不如前;工作调

29、动受阻无法做他的老本行;他本人受到莫须有罪名的迫害。个人的兴趣:周汝昌、俞平伯的红学研究的相继出版,引发了他年轻时曾经有过的对曹雪芹的兴趣。(意思对即可)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饶宗颐:独步中华,独树一帜2012年底,望百之年的饶宗颐先生当选法兰西学院外籍院士,先生本人常说一句话“万古不磨意,中流自在心”,就是做学问要求真、求正,才能立足于大潮之中不失独立之精神。张大千先生曾评价饶先生说:“他的白描,当世可称独步。其山水画,更是推陈出新,自成一派。”季羡林先生认为饶先生“涉及范围广,使人往往有汪洋无涯涘之感,这在并世学人中并无第二人”,并直言“近年来,国内出现各式各样的大师,而我季羡林心

30、目中的大师就是他”。1917年仲夏,饶宗颐先生出生在广东潮安的一个儒商之家,父亲饶锷是名贯岭南的知名学者,并曾大力支持当时的进步文艺团体“南社”,饶家天啸楼的十万卷藏书更是名极一时,这样的家庭氛围深深地烙印在饶先生的儿时记忆里。对饶宗颐来说,16岁那一年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这一年,他的第一篇论文潮州旧志考,发表在禹贡杂志上,这为他日后气象非凡的学术生涯埋下了伏笔。到了18岁,他子继父业,完成了父母的遗作潮州艺文志,这部著作震动了当时的中国学术界,对后来各地方志的编撰产生了深远影响。23岁,饶先生应顾颉刚先生之约,开始编纂古史辨第八册古地辨,这意味着刚刚弱冠之年的他就已经得到了“五四”一代知识分

31、子的充分认可和肯定,遗憾的是,他的相关书稿尚未出版便毁于战火,然而战火并没有阻挠饶宗颐对知识和真理的追求,他最终在29岁斩获了楚辞地理考,沿着顾颉刚等先生们的足迹开辟了楚辞研究的新天地,为战火硝烟中的华夏文明保留了一份希望。历经半个多世纪的积累和沉淀,1982年,65岁的饶宗颐先生提出了田野考古、文献记载和甲骨文考据相结合的研究夏文化的“三重证据法”,强调出土古文字材料的重要性,继承并补充了王国维先生的“二重证据法”。到了2003年,饶先生进一步指出,要尽量运用出土文物的文字记录,作为第三重证据的主要依据,充分利用其他地区新出土的文物,详细考察其历史背景,最终将“三重证据法”扩展为“五重证据法

32、”。“五重证据法”,从文明传承发展的高度审视中外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推动了当代国际汉学领域甲骨学、敦煌学、简帛学的创建和深化。进入新世纪,年逾90的饶宗颐先生并没有停止他探索的脚步。2006年,饶先生发表了中国西北宗山水画说,独到地提出了中国山水画“西北宗”论。他以比较的视野,从古代中国、印度地理知识的交会融合出发,通过探讨古代的“地中”观念,确定了“西北宗”论的艺术地理区域。饶宗颐先生从汉唐以来的文化脉络,梳理了传统诗歌和书画领域中大西北风景的绰约风姿,犀利地指出:明清以来书画理论中的视野局限,即董其昌所创的山水画“南北宗”论,并不能涵盖包括大西北在内的中国山水的风景世界。饶先生通过旷远、窎远

33、注、荒远“新三远”的艺术理论,指出传统“三远”的平远、高远、深远已不足以描摹西北峰峦、丘壑的壮美。他还在继承传统绘画技法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皴法。饶先生不仅在理论上系统地阐述了中国山水画“西北宗”论,更是身体力行地参与到了中国山水画“西北宗”论的艺术实践中,创作了以西岳等为代表的一系列传世佳作。2011年,饶宗颐被授予了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的中华艺文奖“终身成就奖”。饶先生在获奖致辞中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一向以来,不论在学术还是艺术的追求上,我都坚持着三点,就是求真求是及求正。这三点,对于一个做学问或是做艺术的人来说,是一个最基本的态度。”正是这样的学问、人格、胸襟、气魄,共同铸就了饶

34、先生的学术、艺术成就以及横贯这些成就背后的中国视野。(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注:窎远:(距离)遥远。第二段文字在文中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答:_解析从内容和结构上去考虑,是大方向。答案从绘画等角度评价饶宗颐在当代学术界的地位与影响。为下文对饶宗颐取得成就的叙述作了铺垫。照应题目,表达了对饶宗颐的高度赞扬之情。(意思对即可)六、2014兰州模拟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问题。改变从自己开始自从李开复创业的那一天起,他和他的创新工场就注定是中国商业社会中的一只“出头鸟”。李开复是个善于制造话题的人。从高调地从谷歌离职到出版自传再到创新工场的成立,以及在之后持续不断地与科技领域的新闻点和焦点人物的紧密结合,

35、让他一路走来从没缺少聚光灯的关注。他也是个深谙新媒体传播能量和传播技巧的人。在新浪微博还在内测时就成为了第一批名人用户,如今,他已经成为新浪微博平台上商业领域最有影响力的商业人士,近1000万的粉丝数量让无数圈内大佬难以望其项背。他还是个对青年人和商业圈子都有着巨大影响力的人,在大学生群体中人生导师的形象使得他的创新工场在刚一创立甚至连项目都没有的时候就能收到纷至沓来的7000多份简历;而在商业圈中,他的人缘和口碑也聚拢了一大批朋友,他们从掏钱支持到紧密合作,以及到“微博打仗”的站脚助威。但最显眼的还是,李开复是个不回避说出理想的人。他会对媒体毫不讳言地表述希望创新工场的愿景是可以作为一个推动

36、中国科技创业文化和发展模式演进的关键力量,他的理想是想让年轻人创业成本更低,创业成功率更高,甚至想让创业者们拥有他和创新工场所推崇的更好的企业文化但是,在中国这个崇尚“闷声发大财”的商业社会中,任何一只“出头鸟”都不是那么好当的。创新工场最初两年一直在被人注视的过程中走来,有人盼望着他的成功,同样也有人在等着他跌倒。现在,我们可以看到的创新工场的成绩单大概是这样的:截至2011年11月,创新工场投资孵化了超过30个项目,其中10个项目进入A轮,融资规模从500万到1000万美元不等;两个项目被收购,其中魔图被百度收购;有两个项目最终失败关闭。而从吸引融资的层面来看,从创业初期郭台铭等朋友支持的

37、1500万美元启动资金开始,创新工场已经募集了1.8亿美元基金,投资者包括Foundation Capital,联发科,投资Facebook的DST等国际著名的投资机构。这更像是一个阶段性总结,因为创新工场的价值还需要通过旗下更多优秀创业公司的商业成功来印证,而这还需要23年的时间才会真正体现出来。现在唯一可以确认的是,创新工场已经走过了最初最艰难的时期,开始赢得了主流投资圈和创业者的认可。对于李开复的理想和创新工场的愿景而言,这两年或许可以定义为在其推动中国科技创业的愿景下迈出了比较靠谱的第一步。但是这一步,首先是改变自己。在创新工场初期,一些相对成熟和有经验的创业者,恰恰对于创新工场的孵化

38、器模式并不认同。在他们看来,创新工场的孵化就是李开复、汪华几个经验丰富的人来指导创业者怎么做产品,对于那些摸爬滚打多年的成熟创业者,这并不那么关键;更何况创新工场在孵化的初期还要占有比其他VC更高的股份,这对一些成熟创业者来说就更无法接受了。在他们看来,那时的创新工场要资金没资金,要服务没服务,只有一些创业者并不急需的孵化和自己股份的损失,实在不是一个让他们心动的合作伙伴。这个时候,李开复等人只好一边继续碰壁,一边开始充分利用招来的毕业生和技术人员,真正成了“工场”开始自己定方向,搭团队,做产品了。从学生时代起就几乎一直一帆风顺的李开复在创业一开始就遭受了打击,一时间他也很难理解创新工场这个在

39、他看来将能够改变中国青年创业环境的孵化器模式,为什么到了这些创业者面前就没人买账?是他们对自己的价值判断过高?还是这种孵化器的思路出了什么问题?如同大多数波澜起伏的戏剧,当主人公完成了痛苦的坚持和自我重塑后,那些柳暗花明的节点往往总是毫无征兆地随之而来。对于创新工场,重新厘清自己的定位至关重要,当创新工场开始把对自身产业大方向和产品感觉,以及辅助服务的估值调低,开始认真做好“投资服务”的角色之后,这种从企业最基础的思维层面的调整让整个公司运营逐渐步入正轨,这让其产品价值和对创业群体的影响力也开始加速提升于是,我们看到了之前的截至2011年11月的创新工场的成绩单。作为一篇传记,作者是从哪几个方

40、面认识李开复的?答:_解析此题要在理解整体内容的基础上,从人物形象的角度来分析概括,也就是从李开复的言行举止的角度来分析,如思想、行为、影响方面,结合文章具体内容来分析评价即可。答案从李开复的思想方面:他是个不回避说出理想的人。他会对媒体毫不讳言地表述希望创新工场的愿景是可以作为一个推动中国科技创业文化和发展模式演进的关键力量,他的理想是想让年轻人创业成本更低,创业成功率更高,甚至想让创业者们拥有他和创新工场所推崇的更好的企业文化。从李开复的行为方面:他善于制造话题,深谙新媒体传播能量和传播技巧,敢于打破中国商业社会崇尚“闷声发大财”的“传统”,充当“出头鸟”。在创业遇到挫折时敢于改变自己。从

41、李开复的影响方面:他还是个对青年人和商业圈子都有着巨大影响力的人,在大学生群体中人生导师的形象使得他的创新工场在刚一创立甚至连项目都没有的时候就能收到纷至沓来的7000多份简历;而在商业圈中,他的人缘和口碑也聚拢了一大批朋友,他们从掏钱支持到紧密合作,以及到“微博打仗”的站脚助威。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人站在传统上,内心才会深刻(节选)广州日报:在都市忙碌浮躁的生存状态下,你怎么能写出那么清新淡雅的文字?林清玄:其实,这是从我个人的需求出发的。我小时候生活在农村,家里很穷,跟一般年轻人一样,一心想要成功,想要追求更好的生活。在当时看来,所谓成功就是成为有钱、有权、有影响力的人。后来,我

42、在报馆工作,又做了报社主管;还在电视台主持节目;文章也受到很多人的欢迎,书很畅销。按照世俗的眼光来看,我应该是蛮成功的。但当时我并不快乐也不满足。于是,我开始思考成功的意义何在。慢慢地,我发现,如果成功却失去快乐,这种成功还不如不要。在都市中努力拼搏的人们一心只顾着赚钱,一味追求物质和现实的享受,其实内心充满迷惘。所以只能说是我的个人需求正好迎合了当时人们的需求。广州日报:你一直处于非商业性的写作状态,但作品一直热卖,对此,你自己有什么看法?林清玄:作品能受到什么样的理解或欢迎,是没办法预期的。我举个例子,去年下半年,深圳一所小学的校长写信邀请我前去演讲,因为小学课本里选了我三篇文章。当时我很

43、感动,20多年前写那三篇文章时根本不会想到它会入选小学课文,也不会想到小学生们希望我前去演讲。在创作时,你可以掌握的,只是自己作品的方向。广州日报:你的作品常常涉及茶道和佛教智慧,这跟周作人的作品似乎有相似之处?林清玄:某些部分有相似,但实际上很不同。我读过周作人的全集,也很喜欢他的文章,但我没有受到他的影响。他太喜欢掉书袋,自己的意见只有一点点;另外,他的文字也没有伸缩性,一般都只有短短的几百字。我呢,不喜欢掉书袋,自己不感动的东西不会去写。广州日报:那么,哪些作家对你的影响比较大?林清玄:在中国作家里,苏东坡对我影响最大,还有辛弃疾、杜牧、李白等,他们都是些潇洒自在的人。苏东坡的作品里有很

44、多生活的元素,而且,不管处在什么状态下都能写出好文章。另外,在外国作家里,泰戈尔、纪伯伦、惠特曼等对我影响也比较大。我喜欢的作家和作品有三个特点:一是比较生活化;二是有点自由派;三是有些哲学和思想,而不是纯粹好看而已。当然,我并不是刻意去学习他们,而是他们慢慢对我形成了影响写生活的、自由的、浅显的东西。我觉得文章应该很浅白,在浅白中有感动、向往等美好的东西。广州日报:近些年,国学热逐渐升温,一些地方还会给学生举行开笔礼之类的传统仪式,你怎么看?林清玄:我觉得这些都是好事啊,人应该站在传统上,内心才会深刻,才会有信心。如果完全放弃传统,我们就无法理解到生活中深刻的部分,就会缺乏自信。不过,一个教

45、授在中央台讲论语竟然可以引起那么大的轰动,我开始觉得不可理解。这可能是传统文化在承续的过程中曾经有过一段断层,是压抑太久之后的爆发。广州日报:记者生涯对你的创作有什么帮助?林清玄:10年的新闻工作经历对我的写作帮助很大。一般的作家写了300字可能你还不知道他到底要写什么,但我写文章时会马上进入主题,进入重点,这是新闻从业经历对我的启发,因为突出重点是新闻写作的本质所在。还有,记者常常是把深奥的东西用浅显的方式表达出来,让大家都能了解,我写文章时不会故弄玄虚,而是尽量使文字浅显易懂。很显然,一篇文章10个人看了之后鼓掌与100个人都能读懂这两者之间,后者的意义更大。广州日报:可以说,你的作品中体现了一种慢生活的生活方式,但在快节奏的都市中,生活似乎慢不下来。林清玄:慢生活常常会被曲解为不积极的、消极的生活。其实,慢生活重要的不是时间的进程,而是做这件事情时,你的内心是否从容。我以前在电视台讲慢生活,有人就骂我说慢生活让年轻人没有斗志。其实,你泰然自若也可以很有斗志,你很紧张也不见得你有斗志。比如,你看奥运会上的那些最了不起的选手,他们内心都很从容,他很轻松却完成了很困难的事情,反而那些功夫不好的选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