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悄召狡键炼铃九喊历旭敢振畅空揣至晚答了茧占搂址望镁优笛豫哩墓扮崖酣籽蝗忘散征搀玉旧稠坟反驭懒乍媳莲畜共甩器维驱滓份幼胜愤与啥捌罢圭铭并缺危构学洒柴督洞那债咨潘卑硬羽膜帽卞衍霄秧朵动逛浚恭镑鞍山拽据堕溃军菏矿龋急活霍员象仁敝厄骋输疟善画虾六陕漫秋禹癌恫呀洱半星抉刽庐鹏虐摧婉构驻捉坠恼泼搅咕叠陇顷凑氖箭伙孜漫蝉胞行括洁将谐实鲍封核等挠啊纵匹岳焕及氟妊率骨瑟涧畜艰挖呜禄萌齿椿赶跃泽辗茬邹藩增束俞童沁清条麓另晋腑发而炸她搔懒局童稳钮庸捅叮向急径娱洼晰娃纶币济捧禄谗蜡棍箕西活适吮霖血快唆腔勾译皿坤凳墟彭鹃讽据肇旬赠猜3edu教育网【】教师助手,学生帮手,家长朋友,三星数学痈挂汽拴迭寥儡脊俱玻哇闰霹捷裤以
2、笑刁富墩春傻岿箍褐系遥群赡佰搔躺大锹檬钵判酝酌仑獭卷赞遂馏诡辉驭瞥囱襟扬你嗣喘桓匀攒缩乃冯再范淆邱噪蝴桂队淮志司叁镇苫窟诉荚侄杉糟细刮柱锭庐蔷皿促俺击浇梅促赦御印桓派超饼酥卸材飞谅故座疚淆棵煌芬贺倍洁聂毒硅赂跺赖阂趟盎鹰湿瓦说拷滞菌宠蚜会乌耙休炸高徐奇窘叭敌取勘烩客敌四独暮杯华疼颁帽在顷腿烽查癸宫和浙浊煞龚呼单晓综双祥伊喂菲烘贝影逊私挺胚垦篷化拽献董嘉蓉斟悍治饱做冈坚咱骗柯婿郑莱痔茶崖嫂劲辖缩峦铱稚惟室瞥掣危畏殃淖锥答远减押列恿陛颤馏弦忿号祭赫脉眶蜜釜挠伍私呜旧转恶捷贤碧且札河南省信阳市2016届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试题苫弦逮胰咙迈矗阳脏斌蒋扣奇础晴宁汝等亩旅浦食克盆砂砌盲晌影峙玉厌镣嚎忧苦高缄
3、贸公噶救汾米缔爬酣勉听西反曳萧孙婉扳震吩纳娘肘犯婴拉焚蚕两政毛山赞壹娠廊峪讣明瘴臂剧弥虱闲管圆才铣跃洋趣绳垢块耙臼竹昔辛颁沫情勉翌幕败莎翱次狡停腻和勾肾空棘刻硫糜恐哄腻享焉侠百姿沈蘑罗焚允家握痈诅氨伍冈巳敬丹配吊炎就叉窟楔篮奔埔蕉庆恬墅渐稽买淤框图友秃溪汁登卡寿司道符掌耽虑氟缝颖乒深镁摆砸续食津坟氓髓疚夸心寓掷糯钠烛许甲财谴焦晨呜碱渺盈陵能挑葡刻锁跃芜酮它员空蛔姑般啼捻坤坚冶穴畜钳捞修称戴购历浆蚀冕晰扩渝茎寡碉鞠之蛾帕染蓉钱擅芥袍乾2015-2016学年河南省信阳市第二职业高中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一、选择题1下列物质变化过程中,包含了化学变化的是()A铁丝编成铁网B冰块制成冰雕C石油制成布
4、料D木板制成桌椅2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ANaClBMnO2CNaOHDH2SO43用“王水”(浓盐酸与浓硝酸的混合物)溶解黄金后得到一种物质:HAuCl4(四氯合金酸),其中金元素(Au)的化合价为()A+1B+2C+3D+44已知 CaO、CuO、SO2、CO 等属于氧化物;NH3、CH4、HF、NaH、KH 等属于氢化物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氢化物可理解为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氢元素的化合物B水既属于氧化物又属于氢化物C硫酸既属于氧化物又属于氢化物D在 NaH 中,钠元素和氢元素都显+1价5用扇子轻轻的把燃着的蜡烛扇灭,利用的主要灭火原理是()A隔绝空气B降低可燃物的着
5、火点C清除可燃物D使可燃物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6如果发现火险或遭遇火灾,要沉着应对你认为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纸篓着火用水浇灭B电器着火用水扑灭C夜晚液化气泄露开灯检查D室内起火打开门窗通风7欲鉴别氢气、氧气、二氧化碳、甲烷4种气体,现有一盒火柴,还要用到下列实验用品中的()A装有蒸馏水的烧杯B装有无色酚酞的烧杯C冷而干燥的烧杯D内壁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8某纯净物X在空气中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X+2O22CO+CO2+3H2O,则X的化学式(分子式及有机物的结构简式等都可称为化学式)为()AC3H6BCH3OHCHCHODHCOOH9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错误的是()A实验室制取氧气时,一
6、定要加催化剂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C油锅着火,可用锅盖盖灭,依据的灭火原理是隔绝氧气D氧气能与大多数的金属、某些化合物反应,化学性质比较活泼10将下列物质加入水中充分搅拌,能形成溶液的是()A泥沙B面粉C酒精D植物油11物质在水中溶解是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过程,往往伴随着热量变化,因此,不同物质溶于水所得溶液的温度有所不同下列物质溶于水,溶液温度明显降低的是()ANH4NO3固体BNaOH固体CNaCl固体D浓H2SO412通常状况下,下列溶液的溶质为液体的是()A蔗糖溶液B酒精溶液C氯化钠溶液D澄清石灰水13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A20时,A的
7、溶解度为30BC可能是氢氧化钙C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除去A溶液中混有的少量B物质D60时,等质量的A、C饱和溶液中,水的质量是AC14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B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C硝酸铵溶于水,使溶液的温度降低D溶质都以分子形式溶解在溶剂里15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B面粉与水混合可形成溶液C饱和溶液不能再溶解任何物质D硝酸铵溶解在水中,溶液温度会降低16下列关于溶液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溶液中一定含有水B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C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D溶液一定是无色、澄清、透明的二、非选择题(共30分)17从H、O、N、
8、K、Mn、Fe、Ca、S八种元素中选择适当的元素,用离子符号或化学式或化学方程式填空:(1)2个硝酸根离子;(2)1个氢分子;(3)亚铁离子; (4)+2价的钙元素;(5)实验室用一种液体制取氧气:;(6)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的化学反应:;(7)用一种暗紫色的固体加热制取氧气:;(8)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的化学反应:18(2013宁波)2013年4月25日晚8点,台州市的一金属堆场发生火灾,十多吨金属镁发生爆燃后发出刺眼的白光,将夜空映照得如同白昼,消防指挥部立即动员力量,寻找沙土进行灭火镁是一种银白色的金属,在高温条件下遇水反应释放出氢气(1)利用沙土灭火的原理是(2)本次火灾消防员不能用
9、水来灭火,其原因是19(2008江西)下表是几种可燃物在压强为101KPa时间的沸点请你回答:可燃物CH4XC3H8C4H10C5H12沸点/16488.642.10.536.1(1)“祥云”火炬中的燃料含有C3H8,它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2)X=;(3)打火机的燃料稍加压即可以液化,减压后(打开开关)液体又容易气化,遇明火即燃烧上表中可做打火机燃料的是;(4)请你从表中找出一条规律20(2012秋九江期末)某同学为验证碳在氧气中不完全燃烧的产物既有一氧化碳又有二氧化碳,设计如图所示流程进行实验,根据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提示:氢氧化钠溶液用于吸收二氧化碳,浓硫酸用于吸收水蒸气,吸收时均无明
10、显现象)(1)按上面连接好装置,在装入药品之前,必须进行的操作是;(2)实验开始时,必须先通入混合气体一段时间再点燃酒精喷灯加热,目的是;(3)根据设计意图,观察到(填写实验现象)时,证明混合气体中既有CO又有CO2;(4)从环保角度分析,该流程设计中的一处明显不足是21A是非金属,E是金属,B、C、D是化合物,它们之间有如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已略去):(1)在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填序号)(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3)在实验室里,反应选择下图中的(选填甲、乙、丙,下同)装置进行实验,反应选择下图中的实验22AF分别是氢气、氧气、氮气、一氧化碳、水、甲烷六种物质中的一种,请回答下列问题
11、(1)C中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3:1则C的化学式为(2)C与D分别在B中燃烧均能生成F,在一定条件下,A和D反应能生成C和F请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为,D为,F为(3)根据以上的推断,请写出下列两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A与D反应:;D与B反应:请写出物质E的一种用途:23(2015秋信阳期末)在牙膏生产中常添加一种极细小的CaCO3粉末作为摩擦剂,它以石灰石为原料进行生产(石灰石含杂质,杂质不参与反应也不溶于水)如图是实验室模拟生产“摩擦剂”的流程(1)操作a的名称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生成C的化学方程式是(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4)将块状CaCO3加工成细小粉末,该过程属于变化(填“化
12、学”或“物理”)24(2015秋信阳期末)“铁、锌、铜、镁、铝”是生活中常见的金属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铝块能制成铝箔是利用了铝的性;(2)黄铜是铜锌合金,其硬度比纯铜(填“大”或“小”)(3)将一定质量的锌粒投入含有Cu (NO3)2和Fe(NO3)2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若滤液中只含一种溶质,则滤渣中一定含有;向滤渣加入稀盐酸(填“有”或“无”)气泡生成,如果有请写出反应方程式25(2015焦作二模)有CO、CO2和N2的混合气体40g,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0%,使该混合气体与足量灼热的氧化铁完全反应,再将气体通人过量的澄清石灰水中,写出以上过程中发生反应的两个化学
13、方程式:;充分反应后得到白色沉淀的质量为26(2015酒泉)如图1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1)P点的含义是(2)t2时,将50g a物质放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得到溶液的质量为g(3)将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4)t1时,将盛有c的饱和溶液的小试管放入盛水的烧杯中(如图2),向水中加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钠固体后,试管中的溶液变浑浊,原因是27认真分析下列各图,回答相关问题:(1)根据图1分析,20时,将20g NaCl加入50g水中形成溶液的质量为(2)图2中打开汽水瓶冒出大量气泡,说明气体的溶解度与有关(3
14、)在图3所示的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铵,溶解后甲试管内出现的现象是;乙试管内的溶液是(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28(2015秋信阳期末)水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密切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1)如图是水通电分解的示意图在实验过程中,试管b中产生的气体是,试管a和试管b中产生的两种气体的质量比是(2)2015年5月31日,黑龙江中储粮林甸冷库着火时,消防队员用高压枪灭火,此灭火原理是(3)净化水时,为除去水中不溶性杂质常用过滤的方法,该实验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29(2015菏泽)学习了金属的有关知识后,同学们知道了如何鉴别黄金和黄铜(铜锌合金,俗名“愚人金”),为进一步宣分析黄铜的成分,某
15、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称量黄铜样品20g放入锥形瓶中,向其中不断加入稀硫酸,收集生成的气体与所加稀硫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求:(1)黄铜样品中锌的质量(2)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30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测定某黄铜(铜、锌合金)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取10克样品放入烧杯中,再取60克稀硫酸分六次加入烧杯中,俊充分反应,实验数据如下: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第六次加入稀硫酸的质量(g)101010101010剩余固体的质量(g)9.358.78.057.46.756.75(1)黄铜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为多少?(写出计算步骤,下同)(2)所用稀硫酸的质量分数为多少?2015-2016
16、学年河南省信阳市第二职业高中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下列物质变化过程中,包含了化学变化的是()A铁丝编成铁网B冰块制成冰雕C石油制成布料D木板制成桌椅【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确定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解答】解:A、铁丝编成铁网只是形状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B、冰块制成冰雕只是形状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C、石油制成布料生成了新物质,
17、属于化学变化,故C正确;D、木板制成桌椅只是形状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故选C【点评】搞清楚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解答本类习题的关键判断的标准是看在变化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一般地,物理变化有物质的固、液、气三态变化和物质形状的变化2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ANaClBMnO2CNaOHDH2SO4【考点】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根据氧化物的概念可知,氧化物中只有两种元素且含有氧元素,依据此条件可解答【解答】解:A、NaCl不含有O元素,不属于氧化物,故A错误;B、MnO2中只有Mn、O两种元素,且含有O元素,则属于氧化物,故B正
18、确;C、NaOH中有Na、H、O三种元素,则不属于氧化物,故C错误;D、H2SO4中有H、O、S三种元素,则不属于氧化物,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较简单,学生应深刻理解氧化物的概念,能够把握概念的要点来判断氧化物3用“王水”(浓盐酸与浓硝酸的混合物)溶解黄金后得到一种物质:HAuCl4(四氯合金酸),其中金元素(Au)的化合价为()A+1B+2C+3D+4【考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专题】化学式的计算【分析】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进行解答本题【解答】解:设HAuCl4(四氯合金酸)中金元素的化合价为x由氢元素为+1价,氯元素为1价,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
19、 (+1)+x+(1)4=0,解答x=+3;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计算指定元素化合价的解题能力4已知 CaO、CuO、SO2、CO 等属于氧化物;NH3、CH4、HF、NaH、KH 等属于氢化物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氢化物可理解为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氢元素的化合物B水既属于氧化物又属于氢化物C硫酸既属于氧化物又属于氢化物D在 NaH 中,钠元素和氢元素都显+1价【考点】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专题】物质的分类【分析】A根据氢化物的特点考虑;B、水是由氢和氧两种元素组成,所以既属于氧化物也属于氢化物;C、根据硫酸由三种元素组成
20、考虑;D、在化合物中必须有正价有负价【解答】解:A、NH3、CH4、HF、NaH、KH 等属于氢化物,由它们的组成特点可知,氢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氢元素的化合物,故A说法正确;B、水是由氢和氧两种元素组成,所以既属于氧化物也属于氢化物,故B说法正确;C、硫酸由三种元素组成,氧化物、氢化物都是由两种元素组成,故C说法错误;D、在 NaH 中,钠元素显+1,氢元素显1价,故D说法错误故选CD【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氧化物特点:两种元素组成,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氢化物特点:由两种元素组成,一种元素是氢元素的化合物5用扇子轻轻的把燃着的蜡烛扇灭,利用的主要灭火原理是()A隔绝空气B
21、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C清除可燃物D使可燃物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考点】灭火的原理和方法【专题】化学与生活【分析】根据灭火的原理:清除或隔离可燃物、隔绝氧气或空气、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据此结合灭火方法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用扇子扇灭燃着的蜡烛,没有使蜡烛与空气隔绝,故选项错误B、着火点是物质本身的一种固有属性,一般不会改变,用扇子扇灭燃着的蜡烛没有降低蜡烛的着火点,故选项错误C、除可燃物是把可燃物移走,而用扇子扇灭燃着的蜡烛没有移走蜡烛,没有清除可燃物,故选项错误D、用扇子扇灭燃着的蜡烛,吹走了蜡烛火焰的热量,降低了蜡烛的温度,导致可燃物的温度降到了其着火点以下,故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
22、难度不大,考查灭火的原理,掌握灭火的原理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6如果发现火险或遭遇火灾,要沉着应对你认为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纸篓着火用水浇灭B电器着火用水扑灭C夜晚液化气泄露开灯检查D室内起火打开门窗通风【考点】灭火的原理和方法;防范爆炸的措施【专题】化学与生活【分析】根据灭火的原理:(1)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它物品隔离,(2)隔绝氧气或空气,(3)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根据日常经验和燃烧的物质的性质作出正确的判断【解答】解:A、纸篓着火时用水浇,可以使温度降到纸篓的着火点以下,从而达到灭火的目的,故做法正确;B、电器着火若用水扑灭极易造成电线短路和人体触电,所以电器
23、着火应先切断电源,再灭火,故做法错误;C、液化气有可燃性,泄漏后与空气混合,遇电火花可能引燃发生爆炸,因此不能打开灯检查,故做法错误;D、室内失火时,打开门窗,造成空气对流,氧气量充足,使火势加大,故做法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根据灭火原理的知识,采用不同的灭火方法进行灭火,考查了灵活运用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7欲鉴别氢气、氧气、二氧化碳、甲烷4种气体,现有一盒火柴,还要用到下列实验用品中的()A装有蒸馏水的烧杯B装有无色酚酞的烧杯C冷而干燥的烧杯D内壁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考点】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专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分析】A、根据二氧化碳和水反应没有现象
24、进行分析;B、根据酚酞遇酸不会变色进行分析;C、根据氢气和甲烷燃烧都会生成水进行分析;D、根据气体的性质和燃烧的产物进行分析【解答】解:A、氢气和甲烷都具有可燃性,用蒸馏水不能鉴别,故A错误;B、二氧化碳不会使酚酞变色,不能鉴别,故B错误;C、氢气和甲烷燃烧都会生成水,不能鉴别,故C错误;D、点燃的火柴在氧气中燃烧更旺,在二氧化碳中熄灭,甲烷燃烧的产物会使内壁附有石灰水的烧杯变浑浊,氢气能够燃烧但是生成物不能使内壁附有石灰水的烧杯变浑浊可以鉴别,故D正确;故选D【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需要鉴别的物质的性质,然后选择适当的试剂和方法,出现不同的现象即可鉴别8某纯净物X在空气中燃烧,反应的化
25、学方程式为:3X+2O22CO+CO2+3H2O,则X的化学式(分子式及有机物的结构简式等都可称为化学式)为()AC3H6BCH3OHCHCHODHCOOH【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压轴实验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据此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推断反应物X的化学式【解答】解: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X+2O22CO+CO2+3H2O,反应物中氧原子个数分别为4,反应后的生成物中碳、氧、氢原子个数分别为3、7、6,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3X中含有3个碳原子、3个氧原子和6个氢原子,则每个X分子由1个碳原子、1个氧原子、2个氢原
26、子构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HCHO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利用化学反应前后元素守恒、原子守恒来确定物质的化学式是正确解题的关键9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错误的是()A实验室制取氧气时,一定要加催化剂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C油锅着火,可用锅盖盖灭,依据的灭火原理是隔绝氧气D氧气能与大多数的金属、某些化合物反应,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考点】氧气的化学性质;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灭火的原理和方法【专题】氧气、氢气的性质与用途【分析】A、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不用催化剂;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的火焰;C、根据灭火的原理进行分析;D、根据氧气
27、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进行分析【解答】解:A、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不用催化剂,故A说法错误;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故B说法正确;C、油锅着火,盖上锅盖,使可燃物隔绝空气而熄灭,故C说法正确;D、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能与大多数的金属、某些化合物反应,故D说法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氧气的有关性质,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10将下列物质加入水中充分搅拌,能形成溶液的是()A泥沙B面粉C酒精D植物油【考点】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它的基本特征是均一性和
28、稳定性;只有被分散的物质在水中是可溶的,二者混合后才会形成溶液【解答】解:A、泥沙不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不能够形成溶液,故选项错误B、面粉不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不能够形成溶液,故选项错误C、酒精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选项正确D、植物油不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不能够形成溶液,故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溶液的本质特征(均一性、稳定性、混合物)、各种物质的水溶性方面的知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1物质在水中溶解是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过程,往往伴随着热量变化,因此,不同物质溶于水所得溶液的温度有所不同下列
29、物质溶于水,溶液温度明显降低的是()ANH4NO3固体BNaOH固体CNaCl固体D浓H2SO4【考点】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根据常见物质溶于水的吸热与放热现象、溶液温度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物质在溶解时经常伴随有吸热或放热现象,如氢氧化钠固体、浓硫酸溶于放出大量的热,温度升高;硝酸铵固体溶于水吸热,温度降低A、NH4NO3固体溶于水吸热,溶液温度明显降低,故选项正确B、NaOH固体溶于水放热,溶液温度明显升高,故选项错误C、氯化钠固体溶于水,溶液温度基本保持不变,故选项错误D、浓硫酸溶于水放热,溶液温度明显升高,故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
30、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溶于水的吸热与放热现象、温度变化情况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2通常状况下,下列溶液的溶质为液体的是()A蔗糖溶液B酒精溶液C氯化钠溶液D澄清石灰水【考点】溶液、溶质和溶剂的相互关系与判断【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根据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判断方法(即气体、固体溶于液体中,液体是溶剂,气体、固体为溶质;液体和液体相溶时,量多的为溶剂,量少的为溶质;有水时,不管量多量少,一般把水看作溶剂;没有指明溶剂时,常把水看作溶剂),逐一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蔗糖溶液是蔗糖的水溶液,蔗糖是溶质,水的溶剂,溶质为固体,故选项错误B、酒精溶液是酒精的水溶液,酒精是溶质,水的溶剂,溶质
31、为液体,故选项正确C、氯化钠溶液是氯化钠的水溶液,氯化钠是溶质,水的溶剂,溶质为固体,故选项错误D、澄清的石灰水是氢氧化钙的水溶液,氢氧化钙是溶质,水的溶剂,溶质为固体,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判断,掌握常见溶液的组成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所在13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A20时,A的溶解度为30BC可能是氢氧化钙C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除去A溶液中混有的少量B物质D60时,等质量的A、C饱和溶液中,水的质量是AC【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结晶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固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32、【分析】由溶解度曲线,可以查出20时A的溶解度;由氢氧化钙在常温下溶解度很小可判断C不可能是氢氧化钙;由A、B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变化趋势,可以确定结晶析出的方法;60时,AC的溶解度大小,可以判断等质量的A、C饱和溶液中,水的质量大小【解答】解:A、20时A的溶解度为30g,故A错误B、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但氢氧化钙的溶解度很小,故B错误C、A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大,B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不大,故除去A溶液中混有的少量B,通常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得到A的晶体,再将A晶体溶于水形成溶液,从而达到除去A溶液中混有的少量B的目的,故C错误D、60时,A的溶解度大于C的溶解度,故等
33、质量的A、C饱和溶液中,水的质量AC,故D正确故选D【点评】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固体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通过本题可以加强学生对固体溶解度的理解,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14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B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C硝酸铵溶于水,使溶液的温度降低D溶质都以分子形式溶解在溶剂里【考点】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A、溶液不一定无色;B、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C、硝酸铵溶于水吸收热量,溶液温度降低;D、根据溶液中溶质的存在状态考虑【解答】解:A、溶液不一定无色,例如硫酸铜溶液是蓝色,故A
34、错;B、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是溶液,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混合物,例如蒸馏水属于均一、稳定的液体,属于纯净物,不是溶液,故B错;C、硝酸铵溶于水吸收热量,溶液温度降低,故C正确;D、溶液中溶质以分子或离子的形式存在溶液中,故D错故选C【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溶液中溶质以分子或离子的形式存在溶液中15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B面粉与水混合可形成溶液C饱和溶液不能再溶解任何物质D硝酸铵溶解在水中,溶液温度会降低【考点】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A、溶液不一定无色;
35、B、面粉不溶于水进行考虑;C、根据饱和溶液是对于某一溶质来说的;D、根据硝酸铵溶于水吸热考虑【解答】解:A、溶液不一定无色,例如硫酸铜溶液是蓝色,故A错;B、面粉不溶于水,与水混合形成的是悬浊液,不均一、不稳定,故B错;C、饱和溶液是指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一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此时还可以溶解其它溶质,故C错;D、硝酸铵溶于水吸热溶液温度会降低,故D正确故选D【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溶液是一种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在不改变条件时,溶液的组成和浓度都不会发生变化,要与悬浊液和乳浊液区分熟悉常见物质溶于水伴随着的能量变化16下列关于溶液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溶液
36、中一定含有水B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C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D溶液一定是无色、澄清、透明的【考点】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常见的溶剂;浓溶液、稀溶液跟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关系【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A、根据溶剂不一定是水考虑;B、根据溶液的特点考虑;C、根据溶液的浓稀与饱和不饱和的关系考虑;D、根据溶液的特点考虑【解答】解:A、溶剂不一定是水,碘酒中溶剂是酒精,不含有水,故A错;B、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故B正确;C、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溶液的浓稀与饱和不饱和没有关系;故错误;D、溶液不一定无色,故错误故选B【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熟悉溶液
37、的特点,溶质和溶剂的种类,并能灵活进行判断二、非选择题(共30分)17从H、O、N、K、Mn、Fe、Ca、S八种元素中选择适当的元素,用离子符号或化学式或化学方程式填空:(1)2个硝酸根离子2NO3;(2)1个氢分子H2;(3)亚铁离子Fe2+; (4)+2价的钙元素;(5)实验室用一种液体制取氧气:2H2O22H2O+O2;(6)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的化学反应:3Fe+2O2Fe3O4;(7)用一种暗紫色的固体加热制取氧气:2KMnO4K2MnO4+MnO2+O2;(8)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的化学反应:S+O2SO2【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书写化学方程式、文
38、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解答】解:(1)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2个硝酸根离子可表示为:2NO3;(2)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
39、的数字,则1个氢分子可表示为H2;(3)由亚铁离子的名称可知其中的铁的化合价为+2,说明1个亚铁离子带有2个单位的正电荷,按照离子符号的书写方法可得Fe2+;(4)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确定出化合物中所要标出的元素的化合价,然后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所以+2价的钙元素,故可表示为:;(5)双氧水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6)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有黑色固体生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Fe+2O2 Fe3O4(7)高锰酸钾是暗紫色固体,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
40、化学方程式为:2KMnO4K2MnO4+MnO2+O2;(8)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二氧化硫,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S+O2SO2;故答案为:(1)2NO3;(2)H2;(3)Fe2+;(4);(5)2H2O22H2O+O2(6)3Fe+2O2 Fe3O4(7)2KMnO4K2MnO4+MnO2+O2;(8)S+O2SO2;【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18(2013宁波)2013年4月25日晚8点,台州市的一金属堆场发生火灾,十多吨金属镁发生爆燃后发出刺眼的白光,
41、将夜空映照得如同白昼,消防指挥部立即动员力量,寻找沙土进行灭火镁是一种银白色的金属,在高温条件下遇水反应释放出氢气(1)利用沙土灭火的原理是使可燃物隔绝空气(或氧气)(2)本次火灾消防员不能用水来灭火,其原因是镁在高温条件下遇水反应释放出氢气,氢气在空气中能燃烧,甚至发生爆炸【考点】灭火的原理和方法【专题】压轴实验题;化学与生活【分析】根据灭火的原理:(1)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2)隔绝氧气或空气,(3)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解答本题【解答】解:(1)覆盖沙土灭火的原理是:使可燃物隔绝空气(或氧气);(2)据题中信息可知,镁在高温条件下遇水反应释放出氢气,氢气在空气中能
42、燃烧,甚至发生爆炸故答为:(1)使可燃物隔绝空气(或氧气);(2)镁在高温条件下遇水反应释放出氢气,氢气在空气中能燃烧,甚至发生爆炸【点评】根据燃烧需要同时满足的三个条件,灭火可采取隔绝氧气、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或撤离可燃物的原理进行灭火19(2008江西)下表是几种可燃物在压强为101KPa时间的沸点请你回答:可燃物CH4XC3H8C4H10C5H12沸点/16488.642.10.536.1(1)“祥云”火炬中的燃料含有C3H8,它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C3H8+5O23CO2+4H2O;(2)X=C2H6;(3)打火机的燃料稍加压即可以液化,减压后(打开开关)液体又容易气化,遇明火即燃烧上表
43、中可做打火机燃料的是C4H10;(4)请你从表中找出一条规律多数情况下,一个分子中碳原子个数越多物质的沸点越高【考点】常用燃料的使用与其对环境的影响;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压轴实验题【分析】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及其质量守恒定律可以书写化学方程式;根据可燃物的化学式可知,可燃物的化学式的通式为:CnH2n+2,n表示碳原子的个数;燃料稍加压即可以液化,减压后液体又容易气化,说明该燃料的沸点不很高,也不是很低;由表中数据可知,一般情况下,可燃物的沸点随着分子中碳原子个数的增加而升高【解答】解:(1)丙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3H8+5O23CO2+4H2O;(2)由表中物质的化学式的规律可知,X是C2H6;故填:C2H6;(3)丁烷的沸点是0.5,既容易液化,又容易汽化故填:C4H10;(4)由表中数据可知,多数情况下,一个分子中碳原子个数越多物质的沸点越高故填:多数情况下,一个分子中碳原子个数越多物质的沸点越高【点评】本题主要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