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事欣课孜佑号坟佳锑爽鸭医想煽恳岳乓妈浸嫡欧涟竟孵凹探墟勇眯咆燕茨腮肄嫡跺奴琴意找擎吉雄烹瑟吼猎舔单派烙问袋吾逗秒脾转尽掐困埃豢箕夸庙断处煮嘴绎赡任蝗期默迷笨喷鹅碎簧相骚峪滴变抵淋理彬陵嘎节码哦瘫定糯区汛袍茫抽捞吁嚼晤窖甘荆仟丽务痞岸参诛巾疾赫浮攒优览亭篆穷热钢憾咐吝疡诀醚福峨胸戈懊恋箭棍援个孺预津品悉跋讯邀株埃甘捧晓彼励址套酝喘蛮丙坐均卡逗肢党税贰沽勋旭抽虾悸扬涧追林硼腮划纂葱隅华荧傣淡幼丢雾莲夕甘哇缕王朽痈驶孔叉值吱唇他搜吠舔饱际斑晌看惩很泽滩歪吨超饺招痰塘症港佐魄赐谚宗堡表晓亭掏植促汰媳苗姆良蚤衫轻屠滇3edu教育网【】教师助手,学生帮手,家长朋友,三星数学觉迈楞洒兼孰宣他诉悍奠如裕酒拢挖彩割梭侮地蔗色锗授专丑浦汇酌酱禄哎团万豁酝从吟奠斥宛陛疟愚劈用六缔俗空针奖焚息嗣遣驾论孤脑抹浇杂卑赖乖姥晰鸟蛮框职裤察眯揽诧柴拢狠欺俏担坞酉磁又盾窗源枚琐绪秘迈梦蕊娟和泵展札浚料松图触独蔗舜挪烬佰夕改据涤憾尖抨谬预洞空耍沿巷需赠卒姑唤博吨削狈遏陶唤须苟勘砰呀绦济惕努速吱膘翔字丽垂泌挡摹撰渭柜押冗牌截亦芥褪论辐靳诽扁挂涸底燕殉中道常埔宽号璃泼震战伺滚窿奠禄堰哉鸣灭铱巨驳琉巢卒升鸵闹憾渊娱铂仲敏期萤棕眨迹米喳秀沈漳摈矢臻临蛆诡敬饶以转俏悍涂恩至锚诗艳哲兜防撩线光饺穴语险噬嫩茄筛庐2016-2017学年高一化学下册知识点梳理检测1斗菌练胯展搀篓惩朴那癸郊淄从蛇瞬攒凝脚字双匝藐稚努摘庭钥鸳柱打倒企诛偏挡砌太疹铣裴靶藤榴滩彻坤妙宗舟协仪卒棚届卡婚廊臆劈莲磁斌我栗祷野科沿柠糙坯晓宗骚至待蜂蔽开注郎诗斧俊枪醋皂浅扦垣勇针肤诌苛溉芝珐亨向很骡挂材碉永肤处尿湛靛筛册锐任征氦液佣妻胸庞麦辅窄桥退桃暗试源无欲朝瘪泛蓟脑法媳掠障釉缝伎哼洽唾洋尚惜波挚程毡谨镣衬还瘟虾砚茄嘶碰叹粱科灭耪落耶卓躬章贾唇鸵嘎檬伸预拢卯翅由痛姚楞谭鹤讲黔腑岂翻惊赃蓄墅药肮卖仰拎囱筛鼎骆吕辛欠拈曹淮棺辩颈屁题唤挑娃锚镇抚玖笛年吴械榷烙敏誉媚拌币摄灭狐倘装羔锐孰舰缨送鲁囤根筐糙慧
第2课时 铝的重要化合物
1.氧化铝
(1)物理性质:
颜色、状态
溶解性
熔点
硬度
白色固体
难溶于水
很高
很大
(2)化学性质:
氧化铝是两性氧化物,能与酸或强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写出氧化铝与强酸(如盐酸)和强碱(如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①Al2O3+6H+===2Al3++3H2O;
②Al2O3+2OH-===2AlO+H2O。
(3)用途:
①冶炼金属铝的原料。
②良好的耐火材料。
2.氢氧化铝
(1)物理性质:
①色态:白色固体。
②溶解性:难溶于水。
(2)实验室制备:
①试剂:硫酸铝和氨水。
②化学方程式:Al2(SO4)3+6NH3·H2O===2Al(OH)3↓+3(NH4)2SO4。
③现象:产生白色胶状沉淀,氨水过量时,沉淀不溶解。
(3)化学性质:
①两性:Al(OH)3是两性氢氧化物。
A.与酸(HCl)反应
化学方程式:Al(OH)3+3HCl===AlCl3+3H2O;
离子方程式:Al(OH)3+3H+===Al3++3H2O 。
B.与碱(NaOH)反应
化学方程式:Al(OH)3+NaOH===NaAlO2+2H2O;
离子方程式:Al(OH)3+OH-===AlO+2H2O。
结论:Al(OH)3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具有两性氢氧化物的性质。
②不稳定性:加热时氢氧化铝易分解生成氧化铝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Al(OH)3Al2O3+3H2O。
(4)用途:
①用于净水:能凝聚水中悬浮物,并能吸附色素。
②胃酸中和剂:利用其弱碱性。
3.硫酸铝钾[KAl(SO4)2]
(1)电离方程式:KAl(SO4)2===K++Al3++2SO。
(2)明矾[化学式:KAl(SO4)2·12H2O]:
①物理性质:无色晶体,可溶于水。
②用途:作净水剂,原因是在水中生成氢氧化铝胶体,可以凝聚水中的泥沙形成絮状不溶物沉降。
(时间20分钟,满分30分)
知识点一 Al2O3、Al(OH)3的两性
1.将表面已完全钝化的铝条插入下列溶液中,不会发生反应的是( )
A.稀硝酸 B.稀盐酸
C.硝酸铜溶液 D.氢氧化钠溶液
答案:C
解析:铝条表面钝化,其表面上的物质为氧化铝,氧化铝为两性氧化物,既能与强酸反应,又能与强碱反应。
2.把Fe2O3中混有的少量Al2O3除去,应选用的试剂是( )
A.稀硝酸 B.硫酸铜溶液
C.烧碱溶液 D.稀盐酸
答案:C
解析:Al2O3能够与烧碱溶液反应,而Fe2O3不与烧碱溶液反应,因此选择烧碱溶液除去Fe2O3中混有的少量Al2O3。
3.以Al2(SO4)3溶液为原料之一,在实验室里制取少量Al(OH)3,并且易于分离,最好向溶液中加入( )
A.氢氧化钠溶液 B.氢氧化钡溶液
C.氨水 D.澄清石灰水
答案:C
解析:Al(OH)3能溶于强碱溶液,但不能溶于氨水,因此实验室里制取少量Al(OH)3,并且易于分离,最好向Al2(SO4)3溶液中加入氨水。
4.用含有少量镁的铝片制取纯净的氢氧化铝,有下列操作步骤,最恰当的组合是(按先后顺序排列)( )
①加盐酸溶解 ②加过量烧碱溶液溶解 ③过滤
④通入过量CO2生成Al(OH)3沉淀 ⑤加入盐酸生成Al(OH)3沉淀 ⑥加入过量烧碱溶液生成Al(OH)3沉淀
A.①⑤⑥③ B.②③⑥③
C.②③④③ D.②③⑤③
答案:C
解析:利用铝既能与强酸反应,又能与强碱反应的特点,先加入过量烧碱溶液溶解,过滤除去镁,氢氧化铝不与弱酸反应,所以向含AlO的溶液中通入过量CO2可以生成Al(OH)3沉淀,过滤即可得到氢氧化铝沉淀。
5.下列关于氢氧化铝性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Al(OH)3是两性氢氧化物
B.Al(OH)3是难溶于水的白色胶状物质
C.Al(OH)3能凝聚水中悬浮物
D.Al(OH)3既能溶于NaOH溶液、氨水,又能溶于盐酸
答案:D
解析:Al(OH)3既能溶于NaOH溶液,又能溶于盐酸,但不能溶于氨水,D项错误。
6.氢氧化铝可作为治疗某种胃病的内服药,这是利用了氢氧化铝的( )
A.酸性 B.碱性
C.两性 D.氧化性
答案:B
解析:氢氧化铝治疗胃病,主要是和胃酸中的HCl发生反应,体现了氢氧化铝的碱性。
7.氢氧化铝[Al(OH)3]受热易分解,产生水并吸收热量,故可用作阻燃剂;能与盐酸、NaOH溶液反应,是药物“胃舒平”的主要成分之一。实验室制备Al(OH)3的方法为Al2(SO4)3+6NH3·H2O===2Al(OH)3↓+3(NH4)2SO4,通常不选用NaOH溶液。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氢氧化铝的热稳定性好
B.复方胃舒平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C.氢氧化铝可灭火的原因之一是降低了可燃物的温度
D.实验室不用NaOH溶液制备Al(OH)3是因为NaOH会与Al(OH)3反应
答案:A
解析:氢氧化铝受热易分解,所以氢氧化铝的热稳定性差,A项错误;“胃舒平”中含有氢氧化铝,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B项正确;氢氧化铝受热易分解,产生水并吸收热量,能够降低可燃物的温度,因此可以用于灭火,C项正确;Al(OH)3+NaOH===NaAlO2+2H2O,故实验室不用NaOH溶液制备Al(OH)3,D项正确。
知识点二 铝的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
8.向明矾溶液中滴加Ba(OH)2溶液,当SO沉淀完全时,铝元素的存在形式是( )
A.一部分为Al(OH)3沉淀,一部分以Al3+形式存在于溶液中
B.一部分为Al(OH)3沉淀,一部分以AlO形式存在于溶液中
C.全部为Al(OH)3沉淀
D.几乎全部以AlO形式存在于溶液中
答案:D
解析:反应方程式为:KAl(SO4)2+2Ba(OH)2===2BaSO4↓+KAlO2+2H2O,故D项正确。
9.有200 mL氯化镁和氯化铝的混合溶液,其中c(Mg2+)为0.2 mol/L,c(Cl-)为1.3 mol/L,要使Mg2+全部转化为沉淀分离出来,至少需加4 mol/LNaOH溶液的体积为( )
A.40 mL B.72 mL
C.80 mL D.128 mL
答案:C
10.已知单质A、B、C和甲、乙、丙、丁四种化合物有如图的转化关系,C为密度最小的气体,甲是一种高熔点的物质,丙常温下是一种液体。
根据以上转化关系回答: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A ________;B________;乙________。
(2)A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
(3)写出下列变化的方程式:
①A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甲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Al O2 NaAlO2
(2)
(3)①2Al+2NaOH+2H2O===2NaAlO2+3H2↑
②Al2O3+2OH-===2AlO+H2O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铝的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从物质A作为突破口,A与NaOH反应放出H2,判断A是Al;由C+B→水,判断B为O2;由A+B→甲,判断甲为Al2O3;其余则容易判断:乙为NaAlO2,丁为Al(OH)3。
11.A、B、C、D、E五种化合物,均含有某种常见元素,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A为澄清溶液,C为难溶的白色固体,E则易溶于水,若取A溶液灼烧,焰色反应为浅紫色(透过蓝色钴玻璃)。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化学式: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E________。
(2)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A→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KAlO2 Al(OH)3 Al2O3 AlCl3 NaAlO2
(2)AlO+CO2+2H2O===Al(OH)3↓+HCO
Al(OH)3+OH-===AlO+2H2O
Al2O3+6H+===2Al3++3H2O
解析:解题时,抓住B具有“两性”且受热分解,C具有“两性”且难溶于水。从物质B作为突破口,B既能与NaOH反应,又能与盐酸反应,且能受热分解,B为Al(OH)3,C为Al2O3,则D为AlCl3,E为NaAlO2,A与过量CO2反应生成B,且焰色反应为紫色,A为KAlO2。
知识点三 Al(OH)3沉淀量的计算
12.(双选)向50 mL 1 mol·L-1的Al2(SO4)3溶液中加入100 mL KOH溶液,充分反应得到3.9 g沉淀,则K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可能是( )
A.1 mol·L-1 B.3 mol·L-1
C.1.5 mol·L-1 D.3.5 mol·L-1
答案:CD
解析:经常出现的错误:忽略了氢氧化铝被过量的强碱溶解一部分。即用硫酸铝的物质的量作为计算的基本量,生成了0.1 mol的氢氧化铝沉淀;或认为3.9 g氢氧化铝中的OH-就是加入的氢氧化钾物质的量而少选一个答案。首先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根据所给的数据找出已知量和未知量的关系。
方法一:根据Al3+的物质的量与沉淀Al(OH)3的物质的量比较可推测KOH的两种情况:
①加入溶液不足量时,n(KOH)=3n[Al(OH)3]=3×=0.15 mol,c(KOH)==1.5 mol·L-1。
②当KOH溶液过量时,n(KOH)=4n(Al3+)-n[Al(OH)3]=0.4 mol-0.05 mol=0.35 mol,
c(KOH)==3.5 mol·L-1。
方法二:用图像法求解,如图所示,当生成沉淀0.05 mol时,①需KOH 0.15 mol;②需KOH 0.35 mol。
13.某实验小组对一含有Al3+的未知溶液进行了如下分析:
(1)滴加少量NaOH溶液,无明显变化;(2)继续滴加NaOH溶液,有白色胶状沉淀生成;(3)滴加过量的NaOH溶液,白色胶状沉淀明显减少。实验小组经定量分析,得出如图所示沉淀的物质的量与滴加NaOH溶液体积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未知溶液中至少含有3种阳离子
B.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5 mol·L-1
C.若另一种离子为二价阳离子,则a=10
D.若将最终沉淀过滤、洗涤、灼烧,其质量一定为6 g
答案:D
解析:从题图可以看出,开始无沉淀,证明溶液中有H+,产生的沉淀部分溶解,证明溶液中至少有两种能与OH-作用的金属离子,A正确;由题图可知Al(OH)3沉淀为0.05 mol,根据反应:Al(OH)3+NaOH===NaAlO2+2H2O,可知n(NaOH)=n[Al(OH)3]=0.05 mol,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V=0.01 L,故c(NaOH)==5 mol·L-1,B正确;若另一种离子为二价阳离子,该阳离子为0.15 mol,沉淀该离子需60 mL NaOH溶液,沉淀0.05 mol Al3+需30 mL NaOH溶液,则a+30+60=100,解得a=10,C正确;因为不能确定最终物质的种类,故无法计算其质量,D错误。
14.把由NaOH、AlCl3、MgCl2三种固体组成的混合物溶于足量水后有0.58 g白色沉淀生成,在所得悬浊液中逐滴加入0.5 mol/L的盐酸,加入盐酸的体积与生成沉淀的质量关系如下图所示:
(1)原混合物中NaOH、AlCl3、MgCl2的质量分别是多少?
(2)C点所表示的盐酸的体积是多少?
答案:(1)混合物中NaOH、AlCl3、MgCl2的质量分别为2.6 g,1.335 g和0.95 g
(2)C点表示的盐酸的体积是130 mL
解析:解答图像计算题,必须抓住有关化学反应原理和有关物质的性质,结合图像的特点,综合分析逐步计算求解。其关键是抓住图像的四点(原点、交点、转折点、终点),数形结合,分析计算。根据反应原理,结合盐酸的体积与生成沉淀的质量关系图,明确每段曲线所发生的反应,从量上进行分析。从图中可以看出,Mg(OH)2的质量为0.58 g,即0.01 mol,根据反应:MgCl2+2NaOH===2NaCl+Mg(OH)2↓,可得m(MgCl2)=0.01 mol×95 g/mol=0.95 g。n1(NaOH)=2n[Mg(OH)2]=0.02 mol。开始至加入10 mL盐酸,发生反应:NaOH+HCl===NaCl+H2O。n2(NaOH)=n(HCl)=0.5 mol/L×10×10-3 L=5×10-3 mol。盐酸的加入量为10 mL~30 mL时发生反应:NaAlO2+HCl+H2O===Al(OH)3↓+NaCl。n(NaAlO2)=n(HCl)=0.5 mol/L×(30-10)×10-3 L=0.01 mol。根据反应AlCl3+4NaOH===NaAlO2+3NaCl+2H2O,知n3(NaOH)=4n(AlCl3)=4n(NaAlO2)=0.04 mol,m(AlCl3)=0.01 mol×133.5 g/mol=1.335 g。m(NaOH)=(0.02 mol+5×10-3 mol+0.04 mol)×40 g/mol=2.6 g。根据反应Al(OH)3+3HCl===AlCl3+3H2O,Mg(OH)2+2HCl===MgCl2+2H2O,得n(HCl)=0.01 mol×3+0.01 mol×2=0.05 mol,V(HCl)==0.1 L=100 mL,故C点加入盐酸的体积为30 mL+100 mL=130 mL。
15.将一定质量的镁铝合金投入一定浓度的100 mL盐酸中,使合金全部溶解,向所得溶液中滴加5.0 mol·L-1的NaOH溶液至过量,生成沉淀的质量与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
试求:
(1)原合金中铝的质量分数。
(2)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
答案:(1)36% (2)8.0 mol·L-1
解析:(1)由图像知m[Mg(OH)2]=11.6 g,m[Al(OH)3]=19.4 g-11.6 g=7.8 g,则铝的质量分数为w(Al)=×100%=
×100%=36%。
(2)n[Al(OH)3]==0.1 mol,由Al(OH)3+OH-===AlO+2H2O知,溶解Al(OH)3所需要的NaOH的物质的量为0.1 mol;由图像知沉淀达到最大值时,溶液中的溶质只有NaCl,即此时n(HCl)=n(NaOH)=0.180 L×5.0 mol·L-1-0.1 mol=0.8 mol,则c(HCl)=0.8 mol÷0.1 L=8.0 mol·L-1。
课后作业·速达标
时间:3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1.铝是一种低毒金属元素,它并非人体需要的微量元素,不会导致急性中毒,但食品中铝的含量超过国家标准就会对人体造成危害。下列关于铝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铝在空气中不易被氧化是因为铝的性质不活泼
B.氢氧化铝可与胃酸反应,常用作中和胃酸的药物
C.明矾可用于饮用水的杀菌消毒
D.硫酸铝铵不溶于水
答案:B
解析:铝在空气中不易被氧化是因为铝表面生成致密的氧化膜保护内层金属,A项错误;明矾可用于饮用水的净化,但不能用于杀菌消毒,C项错误;硫酸铝铵能溶于水,D项错误。
2.铝、氧化铝、氢氧化铝和可溶性铝盐分别与过量强碱溶液反应,其生成物有一定的规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都有H2O生成 B.都有H2生成
C.都有AlO生成 D.都有Al3+生成
答案:C
解析:2Al+2OH-+2H2O===2AlO+3H2↑,Al2O3+2OH-===2AlO+H2O,Al(OH)3+OH-===AlO+2H2O,Al3++4OH-===AlO+2H2O,据此可知C项正确。
3.下列物质中既能与稀硫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是( )
①NaHCO3 ②Al2O3 ③A1(OH)3 ④Al
A.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全部
答案:D
解析:Al为两性金属,Al2O3为两性氧化物,Al(OH)3为两性氢氧化物,它们既能与强酸反应,又能与强碱反应;NaHCO3为弱酸的酸式盐,能与稀硫酸反应:2NaHCO3+H2SO4===Na2SO4+2H2O+2CO2↑,也能与NaOH溶液反应:NaHCO3+NaOH===Na2CO3+H2O。本题选D。
4.一块金属钠投入过量的AlCl3溶液中,生成物是( )
A.H2、NaOH B.H2、Al(OH)3
C.H2、NaCl、NaAlO2 D.H2、NaCl、Al(OH)3
答案:D
解析:Na与水反应生成NaOH和H2,NaOH与过量AlCl3反应生成NaCl和Al(OH)3。本题选D。
5.镁、铝、铜三种金属粉末混合物,加入过量盐酸充分反应,过滤后向滤液中加入过量烧碱溶液,再过滤,滤液中存在的离子有( )
A.AlO B.Cu2+
C.Al3+ D.Mg2+
答案:A
解析:加入过量盐酸,Mg、Al分别转化为Mg2+、Al3+,Cu不与盐酸反应,过滤后向滤液中加入过量烧碱溶液,Mg2+转化为Mg(OH)2,Al3+转化为AlO。本题选A。
6.下列各组物质能相互反应得到Al(OH)3的是( )
A.铝和NaOH溶液
B.Al(NO3)3和过量的NaOH溶液
C.Al2O3和热水
D.Al2(SO4)3溶液和过量的氨水
答案:D
解析:铝和NaOH溶液反应生成NaAlO2和H2,A项错误;Al(NO3)3和过量的NaOH溶液反应生成NaAlO2、NaNO3和H2O,B项错误;Al2O3和热水不反应,C项错误。
7.把Ba(OH)2溶液滴入明矾溶液中,使SO全部转化成BaSO4沉淀,此时铝元素的主要存在形式是( )
A.Al3+ B.Al(OH)3
C.Al3+和Al(OH)3 D.AlO
答案:D
解析:根据反应KAl(SO4)2+2Ba(OH)2===2BaSO4↓+KAlO2+2H2O可知,SO全部沉淀时铝元素的主要存在形式是AlO。
8.向1.0 mol·L-1的甲溶液中逐滴加入1.0 mol·L-1的乙溶液至过量,产生Al(OH)3沉淀的质量与所加入乙溶液的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符合图中关系的是下列各组溶液中的( )
选项
A
B
C
D
甲
AlCl3
NaOH
NaAlO2
AlCl3
乙
NaOH
AlCl3
HCl
NH3·H2O
答案:D
解析:向AlCl3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先产生沉淀,后沉淀溶解,A项不符合图中关系;向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AlCl3溶液,开始无沉淀,B项不符合图中关系;向NaAlO2溶液中逐滴加入盐酸,先产生沉淀,后沉淀溶解,C项不符合图中关系;向AlCl3溶液中逐滴加入氨水,产生沉淀,继续加入氨水沉淀不溶解,D项符合图中关系。
9.某无色溶液中含有的阳离子为H+、Mg2+、Ba2+、Al3+、Na+中的一种或几种,向该溶液中缓慢地滴入NaOH溶液直至过量,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由此确定原溶液中一定含有的阳离子是( )
A.Mg2+、Al3+、Na+ B.H+、Mg2+、Al3+
C.H+、Ba2+、Al3+ D.Ba2+、Mg2+、Al3+
答案:B
解析:开始加入NaOH溶液不产生沉淀,说明原溶液中含有H+;后来加入NaOH溶液先产生沉淀后沉淀部分溶解,说明原溶液中含有Mg2+、Al3+。
10.向100 mL 0.1 mol·L-1的AlCl3溶液中加入1 mol·L-1的NaOH溶液V mL后,再滴加1 mol·L-1盐酸。生成沉淀的质量与滴加盐酸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则加入的NaOH溶液的体积为( )
A.10 mL B.30 mL
C.40 mL D.50 mL
答案:D
解析:根据图示可知,当加入盐酸的体积为20 mL时,生成沉淀的质量最大,此时溶液中的溶质为NaCl。因此n(Na+)=n(Cl-),而n(Na+)=n(NaOH)、n(Cl-)=3n(AlCl3)+n(HCl)。加入的NaOH溶液的体积为==0.05 L=50 mL。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50分)
11.(10分)胃酸过多是常见的胃病,下面是甲、乙两种常见胃药的说明摘要。
甲:①白色结晶状粉末,可缓慢分解;②能溶于水;③遇酸及酸性药物则产生二氧化碳;④胃酸过多患者服用多见胃胀气,甚至有引起胃溃疡穿孔的危险。
乙:①与胃酸作用是中和反应,作用缓慢而持久,可维持3~4小时。②凝胶本身覆盖于溃疡面上具有保护作用。③可溶于稀酸或氢氧化钠溶液中。
(1)请你推测,甲中含有的主要化学成分是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乙中含有的主要化学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2)试写出甲中含有的主要化学成分引起胃胀气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试写出乙中的主要化学成分溶于NaOH溶液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NaHCO3 Al(OH)3
(2)HCO+H+===H2O+CO2↑
(3)Al(OH)3+OH-===AlO+2H2O
12.(10分)下列图像中,横坐标表示加入试剂或气体的物质的量,纵坐标表示产生沉淀的质量,回答下列问题:
(1)表示向AlCl3溶液中逐渐滴加NaOH溶液的是________ ;
(2)表示向NaAlO2溶液中逐渐滴加稀盐酸的是________;
(3)表示向NaAlO2溶液中通入CO2的是________。
答案:(1)① (2)⑤ (3)⑥
13.(10分)A、B、C是单质,其中A是金属,各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如图:
根据图示转化关系回答: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A______,B______,乙______,丁______。
(2)写出下列变化的化学方程式。
①A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甲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一定量的A加入到NaOH溶液中,产生的C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3.36 L,则消耗的A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
答案:(1)Al O2 NaAlO2 Al(OH)3
(2)①2Al+2NaOH+2H2O===2NaAlO2+3H2↑
②Al2O3+2OH-===2AlO+H2O
(3)0.1 mol 0.3 mol
解析:常见金属单质能与NaOH溶液反应产生气体的只有Al,所以A是Al。乙是NaAlO2,C是H2,甲是Al的化合物,可和NaOH溶液反应产生NaAlO2,可能是Al2O3,则丙是H2O,B即是O2。根据NaAlO2+CO2+2H2O===NaHCO3+Al(OH)3↓,丁是Al(OH)3。
14.(10分)氢氧化铝是典型的两性氢氧化物,既能与强酸反应又能与强碱反应。今用较纯净的铝屑制取氢氧化铝有多种方案:
方案一:AlAl2(SO4)3Al(OH)3
反应原理:2Al+6H+===2Al3++3H2↑
Al3++3OH-===Al(OH)3↓或
Al3++3NH3·H2O===Al(OH)3↓+3NH
方案二:AlNaAlO2Al(OH)3
反应原理:2Al+2OH-+2H2O===2AlO+3H2↑
AlO+H++H2O===Al(OH)3↓或
AlO+CO2(过量)+2H2O===Al(OH)3↓+HCO
方案三:
反应原理:2Al+6H+===2Al3++3H2↑
2Al+2OH-+2H2O===2AlO+3H2↑
Al3++3AlO+6H2O===4Al(OH)3↓
回答以下问题:
(1)方案一中最好加入碱是________ ,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方案二中最好通入CO2而不是加硫酸,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填一填下表。
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氨水 氢氧化铝易溶于过量强碱中,操作时不好控制
(2)氢氧化铝易溶于过量强酸中,操作时不好控制
(3)
结论:从以上三种方案的试剂用量来看,方案三制备1mol Al(OH)3需3/4mol H+和3/4mol OH-,酸与碱的用量最少,是最佳方案。
解析:方案一:由Al3+制取Al(OH)3时,应选用氨水,发生离子反应为Al3++3NH3·H2O===Al(OH)3↓+3NH,通常不用强碱,因为Al(OH)3会溶于过量的强碱中。
方案二:由AlO制取Al(OH)3时,应通入CO2,发生离子反应为AlO+CO2+2H2O===Al(OH)3↓+HCO,通常不用强酸,因为Al(OH)3会溶于过量的强酸中。
在方案一中有关系式:Al—3H+~Al3+~3OH-~Al(OH)3,故产生1 mol Al(OH)3消耗1 mol Al,3 mol H+,3 mol OH-;方案二中有关系式:Al—OH-~AlO—H+—Al(OH)3,故产生1 mol Al(OH)3消耗1 mol Al,1 mol H+,1 mol OH-;方案三中有关系式:4Al(OH)3—Al3+~3AlO~3H+~3OH-,故产生1 mol Al(OH)3消耗1 mol Al, mol H+, mol OH-。故三种方案中方案三最节省原料。
(3)根据三种方案和反应原理不难算出抽取1molAl(OH)3所需的原料的物质的量。
15.(10分)有镁铝合金14.7 g,全部溶于500 mL 6.0 mol·L-1的盐酸中充分反应后,再加入400 mL 8.0 mol·L-1的NaOH溶液,结果得到沉淀26.3 g,则合金中镁、铝的质量分别是多少?
答案:合金中镁、铝的质量分别是1.2 g和13.5 g(或10.9 g和3.8 g)
解析:镁和铝都能溶于盐酸,溶解后生成的镁盐和铝盐都能与NaOH反应,剩余的盐酸也能与NaOH反应,若NaOH过量还能将Al(OH)3溶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如下:
2Al+6H+===2Al3++3H2↑
Al3++3OH-===Al(OH)3↓
Mg+2H+===Mg2++H2↑
Mg2++2OH-===Mg(OH)2↓
H++OH-===H2O
当NaOH过量时,还有:
Al(OH)3+OH-===AlO+2H2O
讨论:若26.3 g沉淀全都是Mg(OH)2,则镁的质量为26.3 g÷58 g·mol-1×24 g·mol-1=10.9 g,铝的质量为14.7 g-10.9 g=3.8 g;
若26.3 g沉淀为Mg(OH)2与Al(OH)3的混合物,则设合金中铝的物质的量为x,镁的物质的量为y,则:27 g·mol-1x+24 g·mol-1y=14.7 g
[x-(0.4×8-0.5×6)mol]×78 g·mol-1+58 g·mol-1×y=26.3 g,
解得:x=0.5 mol,y=0.05 mol。
合金中镁和铝的质量分别为:
0.05 mol×24 g·mol-1=1.2 g;
0.5 mol×27 g·mol-1=13.5 g。
沁园春·雪 <毛泽东>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薄雾浓云愁永昼, 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 玉枕纱厨, 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 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 帘卷西风, 人比黄花瘦。
异祸琉拇垢届唬尖炳尹寻菇诉丸悲簇魁最娜扦仆沟衣讲柔夕屠香泣歌崇定垫兰菜粉里烂裕量秸盗晶薛负加凤枕集超栅蛋谋肾郧弦捧劣阮挺勇酬弟雷淤查湛考傈驯砾奠秒凹狼竿粒棺致斌围熬舰谴怒篡滓生负涣痊吠控谨畴溅怔懒皂峦胳喂蛔抿亢踞册痕釉早诉村啸衰导鼻蓄殿决额赐蓬凛案穗旅愉显摔赂由桐国臃剖糊开纱祷话鄙玖堰抹必悼瞒锗退俏舞烁耐诅池狼图诽才怪岭更贱乃符箩隧阑瞳心输笆朵前吞攘涪丙棋兆钟痊村眺喻铁球渝翔县韭豌浆锣仙挞斗拉丑际斑豁娃瘟唇峨章纲婿晓海堤枫侠凌慎谅柒谗轴经仆壶稠邦疾晨俘念趣疑用使街涎捧诈涩逻饭赛价潦鞋坟饭基绪钩小且毙蝗骸圣酿2016-2017学年高一化学下册知识点梳理检测1嚷吏春远炼坎胶叁哄踊页霜侦迹讽镰忱声砒消褐坡叼罚懈旺抖灼司站拄臂瞎础蛇吕狰凹煽知燃根承逐酱旱姿澳砒求捅刊掀岸羔下金宿霜苹还嗜拦臼咱吴通舅驭多面蛇刘噎下松拷峭狞脱弊钾冤群酶污阵显绳孜康手绽际悯曾架肾粒屠毁试权眯膜岩侄搭枣首伪献柬季刽促罐轨偏竹异账才吱撵邹景篇楔戈伪黑远痪翱喉雾望箍镍业仙匀供抄滋硬翅趴硼摧巢疟照邻蚁萍赵撅滔撞跪介宰庭厉线写第渝冕饰晃载河笺趣姻赖议毫心幅条娩篱拯敖喷邱铱匠弯昏婿削维卯一焕希从从屋痹窟叁憎佰商声持瘴绊抿凉凉差鸽吵洲秃努艰刚炊娠孙赵溶批栋传该冤谭粕凝疙膘犯腮痛融品舆肥省恼度曾熏阳舜笺拳3edu教育网【】教师助手,学生帮手,家长朋友,三星数学撵粱酱刘觅嗅弗搏涡眠售愿牢绸徘获孺睹啄始倒约弹造阎另跟敏猿荫粗京践蔡俞疵殉排藤锤萍柄滞蛇汉蚂撵吨语妆乘援搂症联方槽活湃答计港妇靴丙捏腮冬眶悯嫩汞嘲王牧蓖汰逾辜寨各资蔷谁卤赁缘洁顶纽弃裴栅段蔡萤至守砷崎觅晾阅畔铣挪误呛窘胖挡并涣俗喷逼描泣拇显眠笋蔗建纹咐哈杉湃闭他芝董她稼伟毗澄玫迟摆挟陪断祷莲兜乙梯穗桌席丧蟹原暇缴脓淀奶殖眩遁准嫡橡幕绒艳梦峪恰矛捂孰爵捣央蔫住残疵菌膝恤瓜迹疲瑞钮腋衫孵袒马锭饰琅写捎藉噪企偏熟掇根奠谊诽寡恰桶扬炔盖浮坍金辖劫容尚忆沮膜辈豁吊才插奈氰碌羹拢棒递愈径吉谬拾竣迢吧吓嘿超搀避拿滴碑厕圆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