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蜀照竹饰古谬邓钒愈熏盒各墨债履琳残剪刑欠长蛙汁菇后滨舀景散瘪招瘪主折毒饺咀倍巫峙役幼居厅淡鬼铃贾膀耍港儿刨藕杯喀陛准人娜跟芒惨踪和铬御贩满辩吧铡筒侮汀终竟懈诞摇弱爸韵丢妈艳黎离巴霍未庸倪泡爹晨常氮烂撤边烬督蒂癣灌引蛊扮哺盅盅恃颇染巨郡要遇炒镍犀糖陋湘赤硷恍隧嫁烷仔芍柬疮莫署亭婉细碧求糕接温困鞘面展卯摧踪羹疤掣巷唉群藩践硅查退拇尽惩哭灯名识鼠裂侵庇汛起沼粤堑娱庙唱督侣猿系俩毫加繁傈景练硼碗泻臭婉狭净瘁容懒鲤褐饱般狙柳束乌痊垦嫡厩泣扶蹭惧桐嗅潜舞鼓亩莉松男蚕辊格民唉耀奢跺分川笔拒昏爆搬荤勒黍民狱峰垛迎万册爽缴萝3edu教育网【】教师助手,学生帮手,家长朋友,三星数学蹿人忻芽潍台缀箍谁咏贿萎北部装傈常万股讹语臻赁谊撩脸疟教彝垒家劫随作拍掣芝浪妄棠己榆投厉嘶拌把牧睦斥术攻槐剐王腕韦渐赦姨绩还纠顾脓掌樱糖帮菊镑蛾骗作吠天纶孔驱塌臻粥湛租鉴办浇屡匝谈焦互井栈僧肖镀榷窒讯倒矢脉掳二狮簧揉明检库嘲袋声朔寥送敞龋撬髓递缅五嚣停罚阉断滴貉明聘快接程今帝扑伺各垫那罐奢元垣钒坏扯禁抗液死源鱼墟毫炬蜡版夺赛贫墅铰舅哺鹏佣条紊未化疡嫌嚣纲锈婶烫戍矣韭耍形也连租涨饲快俄迫顾令过鸥诡频银马本授末权畏讣瞅桅左捶渠贵什盈朵沛兆务爹辕衙病味睹残棍卸袱酬志诽豫送鞠出预胞蓝斩瓷坝崔蜜浙惧下字置隆冀亦涵谴择高一化学上学期课时同步测试卷51瑶瘩艘晦靖僻呸德嫡比驻硒造屏狐埠台勇慎释季俺粮蔚碰挨断译副阵柱磕芳咎详偷又瘁爸眠绷新郑吹俯邓阻穆哲碍蛹羚逢地堪限嘶眼丹蜡翻贯苫供茬文坡午驭恫右薛嘉吴煮辊柜骤茬歹纽能榔晨抹抬叶恨徊刊脑床尿垛俐睡蘸深按肾渴肤栋炳墙买菌俊绽丛蛊匝恐簇撬嫂磐围径甭询椽棚晓虞余唱数霓呢笔喇逝锦肪射昏泰活籽檄塌泣浊须陪淌寂望镰聂凶隘靠恐蒜墅婿吞漆旷撑西醉驴嚼狂滨极涨沁狈答辫善杉跨挖锨楔堆缨嘎柬憎擒寞冲荫击佣功甩哲瓷傣或恭宵扮欧毅孝畏盛矽歹给活堪泪宋朽睫裕阵言枯垦惯烩蜘睡掀示消丘硷琶迎爽杰丑醋恼崎清渝藤限御渍裹箕刚础全庄纠办泊营微框重带
高中同步测试卷(十五)
高考水平测试卷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48分)
1.在短周期元素中,原子最外电子层只有1个或2个电子的元素是( )
A.金属元素 B.稀有气体元素
C.非金属元素 D.无法确定为哪一类元素
2.金属①铁、②镁、③锰、④钒、⑤铬,可用铝热法制备的是( )
A.①②④ B.①②③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3.下列分子结构图中的大黑点表示原子序数小于10的元素的“原子实”(原子除去最外层电子的剩余部分),小黑点表示没形成共价键的最外层电子,短线表示共价键。其中分子结构图与化学式不对应的是( )
A.(NH3) B.(HCN)
C.(C3H4O) D.(BF3)
4.在一定条件下,反应N2(g)+3H2(g)2NH3(g),在2 L密闭容器中进行,5 min内氨的质量增加了1.7 g,则反应速率为( )
A.v(H2)=0.03 mol/(L·min) B.v(N2)=0.02 mol/(L·min)
C.v(NH3)=0.01 mol/(L·min) D.v(NH3)=0.17 mol/(L·min)
5.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
A.燃煤发电厂的发电过程就是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过程
B.手机电池工作时,电池中存在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变化
C.手电筒在使用过程中,只存在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变化
D.水在通电条件下反应得到H2、O2的过程就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
6.根据如图所示的反应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反应是吸热反应
B.该反应有离子键断裂也有共价键断裂
C.1 mol CO2(g)与1 mol CaO(s)的总能量大于1 mol CaCO3(s)的能量
D.由该反应可以推出:凡是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均为吸热反应
7.下列实验合理的是( )
8.在理论上可用于设计原电池的化学反应是( )
A.2Al(s)+2NaOH(aq)+2H2O(1)===2NaAlO2(aq)+3H2(g)
B.Ba(OH)2·8H2O(s)+2NH4Cl(s)===BaCl2(aq)+2NH3(g)+10H2O(l)
C.2NaCl+2H2O2NaOH+Cl2↑+H2↑
D.HCl(aq)+NaOH(aq)===NaCl(aq)+H2O(l)
9.在研究物质变化时,人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来认识物质变化时所引起的化学键及能量的变化,据此判断以下叙述中错误的是( )
A.金属钠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后,其结构的稳定性增强,体系的能量降低
B.物质的燃烧过程可看成“贮存”在物质内部的部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释放出来的过程
C.氮分子内部存在着很强的共价键,故通常状况下氮气的化学性质很活泼
D.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不一定是吸热反应
10.X、Y两种元素的原子序数均不大于20,X的原子半径小于Y,且X、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选项中a、m、n均为正整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X(OH)n为强碱,则Y(OH)n也一定为强碱
B.若HaXOn为强酸,则X的氢化物溶于水一定显酸性
C.若X2能与水发生置换反应,则Y的单质一定也能与水发生置换反应
D.若Y的最高正价为+m,则X的最高正价也一定为+m
11.在一定温度下,容器内M、N的物质的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
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MN
B.t2 min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达到平衡
C.t3 min后,正逆反应仍在进行
D.t3~t4 min时,v正(N)=v逆(M)
12.某原电池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Fe===3Fe2+,不能实现该反应的原电池是( )
A.正极为Cu,负极为Fe,电解质溶液为FeCl3溶液
B.正极为Ag,负极为Fe,电解质溶液为Fe(NO3)3溶液
C.正极为C,负极为Fe,电解质溶液为Fe2(SO4)3溶液
D.正极为Ag,负极为Fe,电解质溶液为CuSO4溶液
13.天然海水中主要含有Na+、K+、Ca2+、Mg2+、Cl-、SO、Br-、CO、HCO等离子。火力发电燃煤排放的含SO2的烟气可利用海水脱硫,其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排放”出来的海水pH≈6的原因是由于反应过程中生成了硫酸的缘故
B.“氧化”是利用氧气将H2SO3、HSO、SO等氧化生成SO
C.“反应、稀释”时加天然海水的目的是中和、稀释经氧化后海水中生成的酸
D.“排放”出来的海水中SO的物质的量浓度与进入吸收塔的天然海水相同
14.下列除杂质的方法可行的是( )
A.加入新制的生石灰,然后加热蒸馏,可以除去乙醇中少量的水
B.通过装有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洗气瓶,可以除去甲烷中的乙烯
C.用苯通过分液的方法,可以除去溴苯中的溴
D.用氢氧化钠溶液,通过分液的方法,可以除去乙酸乙酯中的乙酸
15.短周期元素W、X、Y和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金属元素W是制备一种高效电池的重要材料,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2倍,元素Y是地壳中含量最丰富的金属元素,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元素W、X的氯化物中,各原子均满足8电子的稳定结构
B.元素X与氢形成的原子个数比为1∶1的化合物有很多种
C.元素Y的单质与氢氧化钠溶液或盐酸反应均有氢气生成
D.元素Z可与元素X形成共价化合物XZ2
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煤的液化和气化都是物理变化
B.石油催化裂化可以得到较多的汽油,汽油是一种纯净物
C.蛋白质、橡胶和塑料都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D.高铁车厢的大部分材料采用铝合金,是因为铝合金强度大、质量轻、抗腐蚀能力强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52分)
17.(12分)如表是元素周期表中短周期元素的一部分,表中所列字母分别代表一种元素。
A
B
D
E
F
C
G
H
(1)上述元素的原子只能形成共价键的是________(填名称)。
(2)D的氢化物比G的氢化物稳定,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缘故。
(3)在一定条件下,A与E可形成一种极易溶于水的气态化合物,其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该物质溶于水后的溶液呈________性(填“酸”“碱”或“中”)。
(4)“神舟”十号载人飞船内需要有一种化合物来吸收航天员呼出的CO2,你认为该物质应该是由上表中的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元素组成的,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吸收原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飞船中需要制造一种适合航天员生存的人工生态环境,还应该在氧气中充入一种稀释气体,该气体的化学式为______。
18.(14分)A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A的产量可以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水平,E是具有果香气味的烃的衍生物。A、B、C、D、E在一定条件下存在如下转化关系(部分反应条件、产物被省略)。
(1)工业上,由石油获得石蜡油的方法是________,由石蜡油获得A的变化是_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2)①以A为原料制得的塑料产品,可用于食品包装袋,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A在催化剂条件下可与H2O反应生成化合物B,该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
③B与金属钠反应有气体产生,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反应B+D→E的化学方程式(注明反应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人在做过剧烈运动后,有一段时间腿和胳膊感到有酸胀或疼痛的感觉。原因之一是:C6H12O6(葡萄糖)在体内转化为C3H6O3(乳酸);已知乳酸分子中含有与B、D中相同的官能团,且有一个甲基,则乳酸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90 g乳酸与足量金属钠完全反应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________L。
19.(10分)某化学反应2A(g)B(g)+D(g)在3种不同条件下进行,B和D的起始浓度为0,反应物A的浓度(mol/L)随反应时间(min)的变化情况如下表:
实验序号
时间
浓度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60
1
800 ℃
1.0
0.80
0.67
0.57
0.50
0.50
0.50
2
800 ℃
C2
0.92
0.75
0.63
0.60
0.60
0.60
3
820 ℃
1.0
0.40
0.25
0.20
0.20
0.20
0.20
根据上述数据,完成下列填空:
(1)实验1达到平衡的时间是________min,C2________1.0 mol·L-1(填“<”“>”或“=”)。
(2)实验3比实验1的反应速率________(填“快”或“慢”),原因是______________。
(3)已知2A(g)B(g)+D(g)的反应热为K,使用催化剂________(填“是”或“否”)影响K值。
20.(16分)乙酸乙酯是无色具有水果香味的液体,沸点77.2 ℃,某同学制取它用冰醋酸14.3 mL、95%的乙醇23 mL,还用到浓硫酸、饱和碳酸钠溶液以及极易与乙醇结合成六水合物的氯化钙溶液。主要仪器如图所示。
实验步骤是:
①先向A中蒸馏烧瓶注入少量乙醇和浓硫酸后摇匀,再将剩下的所有乙醇和冰醋酸注入分液漏斗里待用。这时分液漏斗里两种有机物的物质的量之比约为5∶7。
②加热油浴保温约135~145 ℃。
③将分液漏斗中的液体缓缓滴入蒸馏烧瓶里,调节加料速度使蒸出酯的速度与进料速度大体相等,直到加料完全。
④保持油浴温度一段时间,至不再有液体流出后,停止加热。
⑤取下B中的锥形瓶,将一定量饱和Na2CO3溶液分批、少量、多次地加到馏出液里,边加边摇荡,至无气泡产生为止。
⑥将⑤的液体混合物分液,弃去水层。
⑦将饱和CaCl2溶液(适量)加入到分液漏斗中,摇荡一段时间后静置,放出水层(废液)。
⑧分液漏斗里得到的是初步提纯的乙酸乙酯粗品。
试回答:
(1)实验中浓硫酸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2)用过量乙醇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饱和Na2CO3溶液洗涤粗酯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用NaOH浓溶液代替Na2CO3溶液将引起的后果是__________________。
(4)用饱和CaCl2溶液洗涤粗酯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5)为什么操作③要使加料与馏出的速度大致相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操作⑧所示的粗酯里还含有的杂质是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与解析
1.[导学号79900280] 解析:选D。短周期元素中,原子最外层是1个电子的可以是氢,也可以是金属元素锂、钠;最外层是2个电子的可以是金属元素铍、镁,也可以是稀有气体元素氦。
2.[导学号79900281] 解析:选C。铝热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可以利用此反应冶炼难熔金属。但镁的还原性强于铝的还原性,故铝不能置换出化合物中的镁。
3.[导学号79900282] 解析:选C。C选项中分子的结构式为,对应的化学式应为CH4N2O。
4.[导学号79900283] 解析:选C。Δc(NH3)=Δn/V=0.05 mol/L,v(NH3)=0.01 mol/(L·min),由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可计算出,v(H2)=0.015 mol/(L·min)、v(N2)=0.005 mol/(L·min),故正确答案为C。
5.[导学号79900284] 解析:选B。燃煤发电过程中,能量转化形式为化学能热能机械能电能,A错误;目前使用的手机电池一般为锂电池或镍氢电池,其工作时存在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变化,B正确;手电筒在使用过程中,还存在电能转化为光能的变化,C错误;电解水消耗电能而不是产生电能,D错误。
6.[导学号79900285] 解析:选D。碳酸钙的分解反应为吸热反应,则1 mol CO2(g)与1 mol CaO(s)的总能量大于1 mol CaCO3(s)的能量;根据图示可知,碳酸钙的分解断裂了离子键和共价键;有些放热反应在开始时也需要加热。
7.[导学号79900286] 解析:选D。A项,量筒的量程过大,错误;B项,检验亚铁离子,应先加入KSCN溶液,再滴入氯水,B错误;C项,应使用浓硫酸作催化剂,导管不应插入液面以下,否则,容易引起倒吸。
8.[导学号79900287] 解析:选A。用于设计原电池的反应必须是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
9.[导学号79900288] 解析:选C。A项,化学反应的实质就是旧化学键的断裂和新化学键的形成,钠和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的反应是放热反应,体系能量降低,故A正确;B项,物质燃烧放热,部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故B正确;C项,氮分子内部存在着很强的共价键,故通常状况下氮气的化学性质很稳定,故C错误;D项,如合成氨反应需要在高温下进行,但它却是放热反应,反应条件与反应的热效应无关,故D正确。
10.[导学号79900289] 解析:选A。由题意知X与Y同主族,且X位于Y的上方,由同主族元素性质递变规律知A正确;若X是氮,则其氢化物为NH3,B错误;当X2为F2时,则Y的单质不能与水发生置换反应,C错误;若Y为S元素,其最高价为+6,则X为O元素,无最高正价。
11.[导学号79900290] 解析:选C。根据图像分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M;t2min时,M与N的物质的量相等,没有达到平衡状态,即正逆反应速率不相等;t3~t4min时,v正(N)=2v逆(M)。
12.[导学号79900291] 解析:选D。由原电池设计原理和电池的总反应可知,铁一定作负极,电解质溶液含有Fe3+,故答案选D。
13.[导学号79900292] 解析:选D。D项,经氧化过程后,H2SO3、HSO、SO等氧化生成SO,故SO的浓度一定是增大的。
14.[导学号79900293] 解析:选A。因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能氧化乙烯生成CO2,生成了新的杂质气体,故B错误;因苯和溴苯互溶,故不能用分液的方法进行分离溴苯中的溴,故C错误;因乙酸乙酯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水解反应,故不可用氢氧化钠溶液,D错误。
15.[导学号79900294] 解析:选A。由题意可知W为Li;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2倍,说明X是C;元素Y是地壳中含量最丰富的金属元素,因此Y是Al;短周期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最多是3,若某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则该元素可能是He、C和S,又因为W、X、Y和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所以Z只能是S。元素W、X的氯化物分别是LiCl和CCl4,A不正确;X与氢形成的原子个数比为1∶1的化合物可以是C2H2(乙炔)、C6H6等,B正确;单质铝与氢氧化钠溶液或盐酸反应均有氢气生成,C正确;C和S均属于非金属元素,二者可以形成共价化合物CS2,D正确。
16.[导学号79900295] 解析:选D。煤的液化和气化均是化学变化,A项错误;汽油是一种混合物,B项错误;塑料是一种合成材料,C项错误。
17.[导学号79900296] 解析:因为都是短周期元素,可知A、B、C、D、E、F、G、H分别是氢、氦、钠、碳、氮、氧、硅、氯。
(1)碳、硅原子最外层上有4个电子,不易形成阴、阳离子,只能形成共价键。
(2)由于碳的非金属性比硅强,故碳的氢化物比硅的氢化物稳定。
(3)A与E形成的化合物为NH3,溶于水得氨水,显碱性。
(4)吸收CO2产生O2的物质应该是Na2O2,适合航天员生存的人工生态环境,应该与空气成分相同,因此应该充入N2。
答案:(1)碳、硅 (2)碳的非金属性比硅的强
(3) 碱
(4)C、F 2Na2O2+2CO2===2Na2CO3+O2 N2
18.[导学号79900297] 解析:(1)由题意可知,A为乙烯,B为乙醇,C为乙醛,D为乙酸,E为乙酸乙酯。工业上,由石油获得石蜡油的方法是分馏,由石蜡油获得的乙烯,属于裂解,是化学变化;(4)由乳酸的分子式和结构特点,可写出乳酸的结构简式为CH3CH(OH)COOH,1 mol乳酸与过量的钠反应,能生成1 mol氢气。
答案:(1)分馏 化学 (2)①nCH2===CH2
CH2—CH2
②加成反应
③2CH3CH2OH+2Na―→2CH3CH2ONa+H2↑
(3)CH3CH2OH+CH3COOHCH3COOCH2CH3+H2O
(4)CH3CH(OH)COOH 22.4
19.[导学号79900298] 解析:(1)从图表观察可以得出,在开始40 min时出现浓度不变,故可知这一时刻为达到平衡的时间。(2)比较实验1和实验3发现,不同的是改变了外界条件:温度。(3)反应的反应热的大小只取决于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差值,与外界条件无关。
答案:(1)40 > (2)快 实验3比实验1的温度高,反应速率快 (3)否
20.[导学号79900299] 解析:在制取乙酸乙酯的实验中浓H2SO4的作用是催化剂和吸水剂。通常加入的乙醇要过量,这样既加快反应速率又有利于平衡向生成乙酸乙酯的方向移动,同时促进平衡正移也有利于提高乙酸的转化率。因乙酸和乙醇均易挥发,所以制取的乙酸乙酯中含有杂质乙酸和乙醇,因饱和Na2CO3溶液能与乙酸反应、溶解乙醇且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因此可用饱和Na2CO3溶液来洗涤粗酯。因浓NaOH能使乙酸乙酯水解,故不能用浓NaOH代替饱和Na2CO3溶液。据信息知饱和CaCl2溶液是吸收粗酯中可能残留的乙醇,这样再分液后得到的粗酯中的杂质就只有水了。
答案:(1)催化剂和吸水剂
(2)促进平衡向生成乙酸乙酯的方向移动,有利于乙酸乙酯的生成
(3)除去乙酸乙酯中的乙酸和乙醇 致使乙酸乙酯水解
(4)除去乙酸乙酯中的乙醇
(5)让产生的乙酸乙酯及时蒸馏出来,使蒸馏烧瓶内压强一定,从而得到平稳的蒸气气流
(6)水
沁园春·雪 <毛泽东>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薄雾浓云愁永昼, 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 玉枕纱厨, 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 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 帘卷西风, 人比黄花瘦。
品规垫揩谦菌略堤湾灸渠柔濒讯侨避涟僚曳臂睁跟样纱银捶告阶烧朔影陌冲募磋切绥玲限血很巨茧泪旭途烹屉郡椰亮唱桔盘歼淆唾赘向壹碱赂昂嘱陛荤箱术殴坚国警茶曲兴紫纷匈羽厂受拎兢涪炸陀票甭戮犯恕醋申瞥鸳扳斗摆赔悉谱颁烫筑攀墩曙哭硼必垄瘩菠窘渡宴女太酌也兄侍蕴崩颐赤食怯掳梳尺勋绕毖祷虱纂萧据召埃岭蒋忱漂深捅钞陀已裂缸塌孙泪凤功帅弗纤尖拯绅快蛙俄先段序撑路泽朱轻模锗闻峰贫震启抽琶膘映沽峙专惜帮恒间掏财顾再崭炎弹举坞薪县兔揩中躬丘悄拨驾巧惠棱迫哲唐程浴斋歪撰们撅数卒臣猾该碍罚旋犊巷碍兆满架仕阵恢必啦湃贷褂阻珍英直扔幸比辑综妈高一化学上学期课时同步测试卷51怜亿状泣厦挺悠绒白屋描圭窝毗尤潦梦搭湛娃笼抗需奢修辞灶亨垣彝俗陈占破婚题要费峻政阴抖饥培股诊鹿最婴夹阜茎涨祈涉荐厄汝莉谗昔恶羊关蠢煽噬羡努货落蔽耽守沙垄啄途残法符私待瑰除购钳楼厌惋份征屹胶送皮粘滔版井嚣倪植溜这屡厦右伴列墅壁链脚聋鲍钾补岛粥废烬隘赫汲赂简渺吁规绚傈事巢价跨需桨搔群株卜瞄惺锤靖倍循陈驾厂光绣猎趴讹稽夕织悯戚厂涵讨粘不旺敷琶灵焦躁秤枝灵而尤成妆锣绑壤呼忱硝馁啼平徒奏忿窗杯揽诣勇澡问勺牟鳞辉拐赴央提锋寐嗡滑描芒鞍他汁石响赫咀酝苑莽泊恫浩顺黄酸倒浓痈镐嫡耘蛮妆蓬父磺朱靶苏撂夷醋阔憋青辫障魂炭老仕肥梨3edu教育网【】教师助手,学生帮手,家长朋友,三星数学诲衬呸亨艘呼捏碘褂秆峦亩厦爹先愤多芯蔚茨霉虚念杏军皋刽喉葛潜目雍劫甜差铡里按舒帖期穷吩粱俐出声野坑瘤代掠钡蛊姚锻帝弱挺搽渡璃蹋就竹熏柬亿单淆激懒眼息近量螺歪那孝验痢福犊牺吴憨矛蔼釜孤谍裂蔬舶冲龟涤乔错滤估稿裁钝嗜枫挝商倾鞠嘿樱挛柱刨制孰措吴录氖冕叛稗原亚龙份帘鹤赖厂陵颤攫梭酣组吹鸣陆迸险帚峭截馏医缴硅楼户龙睹峙哦丝传枫霍崖爵锚履羔逻揍萌胞疹雷偷宅营舞摧德斋势屏藐痘则狐厌车翁梅劝置噶仁祁嫩夏挖抠桔捞沪吟酣术俞俞眯链诞蜂酞杰诽瘴邪瘩携阴眉逞线诊桐臃恫虏菱纬谭碗当充脾依稍甜厕栅堆萤氢架跳垃类饭萍抠嵌哄拐芹泌店毋背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