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中国古代妇女装束的演变-对一尊北宋素胎贵妇坐俑装扮的浅析.docx

上传人:人****来 文档编号:3420974 上传时间:2024-07-05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91.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古代妇女装束的演变-对一尊北宋素胎贵妇坐俑装扮的浅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中国古代妇女装束的演变-对一尊北宋素胎贵妇坐俑装扮的浅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中国古代妇女装束的演变-对一尊北宋素胎贵妇坐俑装扮的浅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中国古代妇女装束的演变-对一尊北宋素胎贵妇坐俑装扮的浅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中国古代妇女装束的演变-对一尊北宋素胎贵妇坐俑装扮的浅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中国古代妇女装束的演变对一尊北宋素胎贵妇坐俑装扮的浅析 江西赖金明江西省博物馆珍藏有一尊北宋素胎贵妇坐俑,高25.4厘米,1970年出土于景德镇市郊洋湖大队。女俑拢袖端坐,面带微笑,大耳,耳上有穿孔,可垂耳坠,柳眉,凤眼,高鼻,小嘴。梳同心髻,髻扎宽带,后下插梳。内着短襦,下穿百褶裙,外穿宽袖大衫,衫上印三瓣朵花。一条窄长的披帛缠绕双臂,至胸前层叠下垂及地,披帛刻划毯文菱花,下端饰双圈和斜线。足穿小头履。一副贵妇人模样。其形体塑造准确,刻画细致入微。瓷质素胎,胎质坚致,模印雕刻而成。本文从素胎贵妇坐俑的耳孔、发髻与插梳、披帛、百褶裙、三寸金莲之弓鞋等装饰方面做下浅析。一、耳孔素胎贵妇坐俑耳上

2、有穿孔,可垂耳坠,反映了当时的风尚。穿耳的习俗,最迟在夏商周三代以前就已形成。然而,在中国古代,穿耳戴环曾经是“卑贱者”的标志。明人田艺蘅留青日札一书中说 “女子穿耳,带以耳环,盖自古有之,乃贱者之事。”其意义并不在于装饰,而是为了起到警戒的作用。那个时候的女子的穿耳之举,是处于被迫的地位。穿耳之习俗秦汉时从少数民族地区传入中原,也为汉族妇女采用,并演变为一种耳饰。在那时,皇后嫔妃,甚至连一般的贵妇都用不着受穿耳之苦,她们在戴耳饰时,并不需要在耳上穿孔,只要将耳饰系缚在发簪之首,插簪于髻即可。六朝及隋唐时期的妇女,穿耳的风习不流行,可能与当时思想开放,不甘受旧的礼教约束有关。但到了宋明时期,由

3、于礼教思想抬头,要求妇女三从四德,有很多的清规戒律,妇女穿耳之风空前流行,一般的妇女,甚至连贵妇、皇后、嫔妃也不例外。此素胎贵妇坐俑耳上有穿孔就是典型的例子,这种风尚一直流传至今,但意义却变成了美丽与时尚的化身。二、发髻与插梳宋代城市经济发达,奢靡之风盛行,反映在妇女的发式上则表现为大都会的妇女特别喜爱梳高髻。宋代妇女的发髻样式,比较典型的有朝天髻、同心髻及流苏髻等。素胎贵妇坐俑的发髻即为同心髻,同心髻的特点是将头发束在项部,然后编成一个圆髻。古人用以整理头发的用具,可分为两种 一种叫“梳”,另一种叫“篦”。梳齿粗而稀,篦齿细而密。齿的疏密,决定了它们的用途,一般在梳理头发时用梳,清除发垢则用

4、篦。梳篦在古时是人手必备的用品,为了保持发髻的整洁,需要时加以梳理。男子所用的梳篦,通常衬在巾帽之下。至于妇女,对梳理鬓发更为重视,平时无故梳不离身,时间一长,就形成了插梳的风气。梳篦由梳发用具演变成妇女的妆饰物品,经历了很长的时间,从现有的资料来看;早在4000年前,中原地区的原始居民,就已经有插梳的习惯,成为后世插梳习俗的滥觞。篦的产生比梳子要晚,现存最早的发篦,是山西长治分水岭古墓出土的用竹片制成的发篦,墓主人是一位女性,入葬年代在春秋晚期。而梳子的出现,可一直追溯到新石器时代中期。这时的梳子形制,大多还十分简单,一般多以兽骨为之,在兽骨的一端,锉几个尖角,就作为梳齿。在梳子尚未发明以前

5、,人们梳理头发,靠的都是手指,也许是受手指启发,最初的梳子样式,也大多做成五齿。这个时期的梳子,除了骨梳之外,还有石梳、玉梳和象牙梳等。魏晋以后,妇女插梳的现象逐渐增多,至唐代大兴。从文献记载来看,唐代妇女不仅喜欢插梳,同时还喜欢插篦。梳篦的制作十分讲究,所用的材料也非常丰富:有金的,有银的,有玉的,有象牙的,有犀角的等等。中唐以后,插梳方法更为特别,这个时期的妇女,大多喜欢插两把大梳,梳子齿端上下相对,已接近宋代“冠梳”的样式。此外,还有在发髻上插满各式小梳的。宋代妇女崇尚插梳,几平达到如醉如痴的程度,尤以青年妇女为常见。这件素胎贵妇坐俑,头上梳同心髻,髻上扎一条宽阔的发带,带下即横插着一把

6、大梳。这种大梳在民间又叫“蓬沓”,是一种大型的银制櫛尺,即梳子,宋代妇女喜欢插在发际以为装饰。以梳篦插首的风气,在明清妇女中依然存在。三、披帛披帛是古代妇女披搭在肩背、缠绕于双臂的长条帛巾。出现于秦汉,多用于嫔妃、歌姬和舞女。唐开元以后传至民间,遂演变为广大妇女的常用服饰。“披帛”之名出现得较晚,大约在晚唐以后。在此以前,则称其为“领巾”,又称“帔子”,省称“帔”。晚唐以后,妇女所披的帛巾,被叫做“披帛”。从出土或传世的形象资料来看,唐代妇女所披的帛巾,大体有两种形制:一种布幅较宽,但长度较短,使用时披在肩上,形似披风。另一种帛巾布幅较此为窄,但长度有所增加,妇女平时披此,多将其缠绕于双臂,走

7、起路来,身后似拖着两条飘带。一直到北宋时期,妇女的披帛仍采用此式,素胎贵妇坐俑身上的披帛,就具有这一特征。宋代以后,在披帛的基础上出现一种新型服饰,叫“霞帔”。其形制与披帛类似,下端用金玉制成的坠子固定,不像披帛那样随风飘曳。宋代妇女使用霞帔,必须具备一定身份,霞帔已成了妇女昭明身份的标志。而普通妇女则以另一种服饰代替披帛,就是直帔,下端也系有和帔坠作用一样的饰件。明代以后,霞帔依旧流行。四、百褶裙素胎贵妇坐俑下穿百褶裙,裙较长一直到地,裙幅多且折裥细,这种百褶裙是有它的发展渊源的。在现代汉语中,“衣裳”一词,几乎成了“服装”的同义词,但在古代,这两个字却各有所指,上身之服称“衣”,下体之服称

8、“裳”。汉刘熙释名释衣服称:“凡服,上日衣,衣,依也,人所依以庇寒暑也;下日裳,裳,障也,所以自障蔽也。”裳是商周男女遮蔽下体的主要服装,由两片制成,一片蔽前,一片蔽后,它的实用价值并不在于御寒,而是为了遮羞,实际上它就是一块遮羞布。到了汉代,裳被裙子所代替,裳的前片和后片被连成为一体,变成了裙。唐代妇女的裙子色彩非常丰富,年轻妇女最喜爱的是鲜艳的红裙。当时染红裙的颜料,主要从石榴花中提取而成,因此人们也将红裙称为“石榴裙”。后来, “石榴裙”就被当作妇女的代称,也就有了“拜倒在石榴裙下”的比喻。宋代妇女裙子的颜色以郁金香根染的黄色最为贵重,为贵妇所穿;红色的裙子则为歌舞伎乐所穿,而老年和农村

9、妇女大多则流行穿青色或绿色的裙子。裙身很宽,裙上的折裥比原来明显增多,裙上施裥是东汉以后出现的风习,主要目的是为了实用,因为在裙上折裥之后,裙幅便可增加,裙围也可增大,这样对穿着者的蹲坐行走比较有利。宋代裙幅多而折裥细,有“百叠”、“干褶”之称,贵贱均穿,这种百褶裙,在明清依然流行,只是式样有所改变。五、三寸金莲之弓鞋素胎贵妇坐俑脚穿小头履,我们可窥视出此贵妇为小脚。从宋代开始,在妇女中出现了缠足陋习,缠足又称束足、裹脚,用一块狭长的布条将脚踝紧紧扎缚起来,从而使脚形变得纤小屈曲,这种陋习一度成为中国古代女子审美的一个重要条件。缠足的年龄,一般从4、5岁开始,耗时3、4年,到7、8岁时初具模样。缠足现象仅局限于贵族妇女和妓女,下层劳动妇女缠足的现象颇为罕见。缠足妇女所穿鞋履,一直以纤小为尚,因其鞋子实在太小,时人冠之以“金莲”的美称,俗称“三寸金莲”。这种鞋子的鞋头大多做得很尖。元王实甫西厢记:“猛凝眸,看时节只见鞋底儿尖。”就是对这种尖头小履的真实写照。缠足妇女所穿鞋履的鞋底内凹、弯曲如弓,因形得名,俗谓“弓鞋”。南宋辛弃疾菩萨蛮:“淡黄弓样鞋儿小,腰肢只怕风吹倒。”就是关于弓鞋的记载,反映了当时的习俗。(赖金明,江西博物馆副研究员) -全文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