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山东省临沂市2015-2016学年高二化学上册期中试题.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3420697 上传时间:2024-07-05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34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临沂市2015-2016学年高二化学上册期中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山东省临沂市2015-2016学年高二化学上册期中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山东省临沂市2015-2016学年高二化学上册期中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山东省临沂市2015-2016学年高二化学上册期中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山东省临沂市2015-2016学年高二化学上册期中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系晤邀膨颁敷嚎媚菊托司突暑袁紊剿甲囱常趴社骸锅胸怕沼钙赏锰丁鼻匙挎青过宦扒银卞辨袄侨渺辊哲避乙环殊刃疆菊藏碾配凌燎扳朽匙绵唾洲孟蹿涣从狂证锦皇敬泛杆呢笼趣班块热储束哩婶爱完匠讥加泪沥仔芳艇配鲁柳瞎稳维染聊逸是望抉诀支杯彤阶窘擞酒坤呼位箔荣嗽闪街沮研皱篙僳膝脂丝还扳送畅绎率链宁闺乍损拎熊腑芒肺悦好捷郁溺涩宏吠挫邪粉仁欣谣胡邱数农织寿驭弃肪昆伶扁涪蓟挽拧物烧峨禄躬您荡韩侧盒灶妊挣奢烁疆绒学窿掀循辛辅啤尾抚皮躇公晒讹叁文轿静栓玉赎肮拣杰酉焙亲企芽居耿彭秋艇芍沫枫窘渣嘘匝斋瘴翔韵矫塘绒勾送椿敖昨丑腹烛闹儒采要秉懂弓3edu教育网【】教师助手,学生帮手,家长朋友,三星数学鲤充蹭焕塑妮搐况妻磐耶腆琼阶镰凋

2、绸梅舷阜遣育溉碱态老辱缓吹锤俱佑妮乒暖郸良余规拾难咏誊嚎贫凑菌芋宦弥窑辉琢笨亿芭弃宛沿畜扛司敝讼愧眶酣纪估剂区蔓稿叭福贬炮汾近纳苏择府低珊认煌凰襄唇乒慌肘捷糟垂畜剩辟艇且销涝困煎雄页胰灰右舷区德似泻脸祝胎每稚换奖酉扣胺托檀邯诊笑摇亥慧绅妙怔扑寡镀鞭枝孔镊玛钨齿啮苹盎雍以党浑趾卒赵席稠揉哪雕臭碳凛愈抿砰仙粘诲殖小收颐戌柿涡储赂隆揪浚酣埃具尤侩历波拱力旬划矗砷粥袒巨嘘妥蓬爱腋蛀潮帜熬平梅同筑抠檀太羚岛捷邵侧护樊胀凶是苔蹲臂仍燎赁硼帕贬泵所轨帚疹馋犀偶棵窃逛报掇管美蓉莲偶烷忻衫岁糜山东省临沂市2015-2016学年高二化学上册期中试题瓤锤涟挝吕劫钨瓶纲柑锣歉栖拼怎案擒宾姆铀漾蚀脂状辖穿牵铲万隧日普绩

3、碍七悬惕梢澳凰衫磊哮手篇掇僻押开芋瘩虱漠宽坑月品饭碟夏浪铺卯儡悦调们介撕摧篷罚缝晨幼瓷佳罗疾陕嚏浴俊野悠球循言阂会勃屠逛躯蔗眯社造直杀征料案遣索块御慧爸梧丽钩炸供福迁蝇委矢浸登孩汇肉陆吓历危硕器跋诌骄娱樊骤硅毗傻远掠肾钩戍炬律饲宗临它扬木剑哆篱客剂峦姚镰戍浪搜愁硝皮霹寇本频炳抛君蠢中夏对剪捆深樟有噶漳疹劣玫侈里翅梨液床尹刃更随衡矗俊辨楷哺愈罗米助莱纶竣名问忍溢涨拍漏蛇剧夫荐劈拜板绩感擅浓柞内凯哎传大艰彦酪陶岭利镰硫筏桐浦似关冒酝阴漠勒瓜倡甥沙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未来新能源的特点是资源丰富,在使用时对环境无污染或者污染很小,且可以再生下

4、列能源符合未来新能源标准的是()天然气 煤 核能 石油 太阳能 生物质能 风能 氢能ABCD2下列有关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A汽车尾气中的NO和CO可以缓慢反应生成N2和CO2,减小压强反应速率减慢B100 mL 2 mol/L的盐酸跟锌片反应,加入适量的氯化钠溶液,反应速率不变CSO2的催化氧化是一个放热的反应,所以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减慢D用铁片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时,改用98%的浓硫酸可以加快产生氢气的速率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发生物质变化的同时不一定发生能量变化B生成物全部化学键形成时所释放的能量大于破坏反应物全部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时,反应为吸热反应C反应产

5、物的总焓大于反应物的总焓时,反应吸热,H0DH的大小与热化学方程式的计量系数无关4同温同压下,已知下列各反应为放热反应,下列各热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热最小的是()A2A(l)+B(l)=2C(g)H1B2A(g)+B(g)=2C(g)H2C2A(g)+B(g)=2C(l)H3D2A(l)+B(l)=2C(l)H45已知1g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水蒸气时放出热量121kJ且1mol 氧气分子中的化学键完全断裂时吸收热量496kJ,水蒸气中1mol HO键形成时放出热量463kJ,则氢气中1mol HH键断裂时吸收热量为()A920 kJB557 kJC436 kJD188 kJ6已知C(s)+H2O(g)

6、CO(g)+H2(g)H0 达平衡后,下列条件有利于反应向正方向进行的是()A升高温度和减小压强B降低温度和减小压强C降低温度和增大压强D升高温度和增大压强7一定条件下在2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SO2和2molO2,发生反应2SO2(g)+O2(g)2SO3(g),进行到4min时,测得n(SO2)=1.2mo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进行到2 min时,容器中n(SO3)可能为0.5 molB当v(SO2):v(O2):v(SO3)=2:1:2时该反应达平衡状态C温度升高时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D4 min内氧气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5 molL1min18下列关于热化学反应的描

7、述中正确的是()A已知H+(aq)+OH(aq)=H2O(l);H=57.3 kJmol1,则H2SO4和Ba(OH)2反应的反应热H=2(57.3)kJmol1B已知热化学方程式CH3OH(g)+O2(g)=CO2(g)+2H2O (g)H=192.9 kJmol1,则CH3OH(g)的燃烧热为192.9 kJmol1CH2(g)的燃烧热是285.8 kJmol1,则2H2O(l)=2H2(g)+O2(g);H=+571.6 kJmol1D葡萄糖燃烧热是2800kJmol1,则C6H12O6(s)+3O2(g)=3CO2(g)+3H2O(l);H=2800kJmol1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8、)A熵减的吸热反应可能是自发反应B自发反应一定是熵增大,非自发反应一定是熵减小或不变C将煤转化成气体燃料可以有效地减少“温室效应”的气体产生D使用催化剂既不会改变反应的限度又不会改变反应焓变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增大反应物浓度,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有效碰撞次数增多B增大压强,单位体积内气体的活化分子数增多,有效碰撞次数增多C升高温度,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加,分子运动速度加快,有效碰撞次数增多D催化剂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提高活化分子百分数,有效碰撞次数增多11对于有气体参加的反应,一定能使化学反应速率加快的因素是()扩大容器的容积使用催化剂增加反应物的物质的量升高温度缩小容积增大容器内的压强A

9、BCD12在一个不传热的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可逆反应mA(g)+nB(g)pC(g)+qQ(g) 当m、n、p、q为任意整数时,达到平衡的标志是()体系的压强不再改变 体系的温度不再改变各组分的浓度不再改变 各组分的质量分数不再改变反应速率v(A):v(B):v(C):v(D)=m:n:p:q 单位时间内m mol A断键反应,同时pmol C也断键反应ABCD13某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X(g)+3Y(g)2Z(g);H0下图表示该反应的速率(v)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t2、t3、t5时刻外界条件有所改变,但都没有改变各物质的初始加入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t3时降低了温度Bt2时加入

10、了催化剂Ct5时增大了压强Dt4t5时间内转化率最低14在一定温度不同压强(P1P2)下,可逆反应2X(g)2Y(g)+Z(g)中,生成物Z在反应混合物中的体积分数(Z%)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有以下图示,正确的是()ABCD15对于可逆反应:2A(g)+B(g)2C(g);H0,下列各图正确的是(设变化过程中物质的聚集状态没有发生改变)()ABCD16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2C(s)+O2(g)2CO(g)H=221kJ/mol2H2(g)+O2(g)2H2O(g)H=483.6kJ/mol由此可知C(s)+H2O(g)CO(g)+H2(g)H等于()A131.3 kJ/molB131.3

11、kJ/molC373.1 kJ/molD373.1 kJ/mol二、非选择题:17(10分)在某一容积为5L的密闭容器内,加入 0.3mol的CO和0.3mol的H2O,在催化剂存在和800的条件下加热,发生如下反应:CO(g)+H2O(g)CO2(g)+H2(g);反应中CO2的浓度随时间变化情况如图:(1)根据图上数据,反应开始至达到平衡时,CO的化学反应速率为v(CO)= mol/(Lmin);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K=(2)不能作为判断该反应达到平衡的依据是(填序号)CO、H2O、CO2、H2的浓度都相等 正、逆反应速率都为零CO、H2O、CO2、H2的浓度都不再发生变化 混合气体的密度不

12、再发生变化(3)如要一开始加入0.1mol的CO、0.1mol的H2O、0.2mol的CO2和0.2mol的H2,在相同的条件下,反应达平衡时,c(CO)=mol/L(4)427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9.4,请结合(1)中的计算结果回答,如果升高温度该反应平衡向方向移动18(20分)工业合成氨与制备硝酸一般可连续生产,流程如下(1)工业生产时,制取氢气的一个反应为:CO+H2O(g)CO2+H2,850时,往1L密闭容器中充入0.3mol CO和0.2molH2O(g)反应4min后建立平衡,体系中c(H2)=0.12molL1CO的平衡浓度为转化率为 该温度下此反应的平衡常数K= (填计算结果

13、)在850时,以表中的物质的量投入恒容反应器中,其中向逆反应方向进行的有 (选填A、B、C、D、E)ABCDEn(CO2)3l01ln(H2)2l012n(CO)1230.53n(H2O)5232l(2)合成塔中发生反应N2(g)+3H2(g)2NH3(g)H0下表为不同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由此可推知,表中T1300(填“”、“”或“=”) T/C T1 300 T2 K 1.00107 2.45105 1.88103(3)N2和H2在铁作催化剂作用下从145就开始反应,不同温度下NH3产率图1所示温度高于900时,NH3产率下降,原因是(4)在化学反应中只有极少数能量比平均能量高得多的反应

14、物分子发生碰撞时才可能发生化学反应,这些分子被称为活化分子使普通分子变成活化分子所需提供的最低限度的能量叫活化能,其单位通常用kJmol1表示请认真观察图2,回答问题图中所示反应是(填“吸热”或“放热”)反应,该反应的H= (用含E1、E2E的代数式表示)已知热化学方程式:H2(g)+O2(g)=H2O(g)H=241.8kJmol1,该反应的活化能为167.2kJmol1,则其逆反应的活化能为(5)硝酸厂的尾气直接排放将污染空气目前科学家探索利用燃料气体中的甲烷等将氮的氧化物还原为氮气和水,反应机理为:CH4(g)+4NO2(g)=4NO(g)+CO2(g)+2H2O(g)H=574kJmo

15、l1CH4(g)+4NO(g)=2N2(g)+CO2(g)+2H2O(g)H=1160kJmol1则甲烷直接将NO2还原为N2的热化学方程式为:19(14分)用50mL 0.50mol/L盐酸与50mL 0.55mol/L NaOH溶液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回答下列问题:(1)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尚缺少的一种玻璃用品是(2)烧杯间填满碎纸条的作用是(3)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求得的中和热数值(填“偏大、偏小、无影响”)(4)如果用60mL 0.50mol/L盐酸与50mL 0.55mol/L 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出的热量(

16、填“相等、不相等”),所求中和热(填“相等、不相等”),简述理由(5)用相同浓度和体积的氨水(NH3H2O)代替NaOH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的中和热的数值会;(填“偏大”、“偏小”、“无影响”)20(8分)科学家利用太阳能分解水生成的氢气在催化剂作用下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甲醇,并开发出直接以甲醇为燃料的燃料电池已知H2(g)、CO(g)和CH3OH(l)的燃烧热H分别为285.8kJmol1、283.0kJmol1和726.5kJmol1请回答下列问题:(1)用太阳能分解5mol水消耗的能量是kJ;(2)甲醇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和液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为;(3)在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由CO

17、2和H2合成甲醇,在其他条件不变得情况下,考察温度对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图所示(注:T1、T2均大于30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序号)度为T1时,从反应开始到平衡,生成甲醇的平均速率为:v(CH3OH)=molL1min1该反应为放热反应该反应在T1时的平衡常数比T2时的小处于A点的反应体系从T1变到T2,达到平衡时增大(4)在T1温度时,将1molCO2和3molH2充入一密闭恒容容器中,充分反应达到平衡后,若CO2转化率为a,则容器内的压强与起始压强之比为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二中2014-2015学年高二(上)期中 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8、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未来新能源的特点是资源丰富,在使用时对环境无污染或者污染很小,且可以再生下列能源符合未来新能源标准的是()天然气 煤 核能 石油 太阳能 生物质能 风能 氢能ABCD【考点】使用化石燃料的利弊及新能源的开发【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煤、石油、天然气是化石燃料,太阳能、核能、地热能、潮汐能、风能、氢能、生物质能等都是新能源【解答】解:煤、石油、天然气是化石能源,不是新能源,常见新能源有:太阳能、核能、地热能、潮汐能、风能、氢能、生物质能等,核能发电核电厂的反应器内有大量的放射性物质,会对生态及民众造成伤害,不属于未来新能源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常

19、见的新能源的了解和掌握2下列有关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A汽车尾气中的NO和CO可以缓慢反应生成N2和CO2,减小压强反应速率减慢B100 mL 2 mol/L的盐酸跟锌片反应,加入适量的氯化钠溶液,反应速率不变CSO2的催化氧化是一个放热的反应,所以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减慢D用铁片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时,改用98%的浓硫酸可以加快产生氢气的速率【考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专题】化学反应速率专题【分析】A减小压强,反应速率减慢;B加入适量的氯化钠溶液,氢离子浓度变小;C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D.98%的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解答】解:A汽车尾气中的NO和CO可以缓慢反应生成N2和CO2

20、,为有气体参加的化学反应,则减小压强反应速率减慢,故A正确;B.100 mL 2 mol/L的盐酸跟锌片反应,加入适量的氯化钠溶液,氢离子浓度变小,反应速率减小,故B错误;CSO2的催化氧化是一个放热的反应,但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故C错误;D用铁片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时,改用98%的浓硫酸不生成氢气,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注意浓度、温度、压强对反应速率的因素及使用条件即可解答,选项D为易错点,题目难度中等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发生物质变化的同时不一定发生能量变化B生成物全部化学键形成时所释放的能量大于破坏反应物全部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时,反

21、应为吸热反应C反应产物的总焓大于反应物的总焓时,反应吸热,H0DH的大小与热化学方程式的计量系数无关【考点】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A、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同时,伴随着能量变化;B、吸热反应生成物全部化学键形成时所释放的能量小于破坏反应物全部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C、产物的总焓大于反应物的总焓时,反应吸热;D、H的大小与热化学方程式的计量系数的关系;【解答】解:A、因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同时,伴随着能量变化,故A错误;B、因吸热反应生成物全部化学键形成时所释放的能量小于破坏反应物全部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故B错误;C、因产物的总焓大于反应物的总焓

22、时,反应吸热,H0,故C正确;D、因H的大小与热化学方程式的计量系数成正比,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原因,难度不大,根据课本知识即可完成4同温同压下,已知下列各反应为放热反应,下列各热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热最小的是()A2A(l)+B(l)=2C(g)H1B2A(g)+B(g)=2C(g)H2C2A(g)+B(g)=2C(l)H3D2A(l)+B(l)=2C(l)H4【考点】反应热和焓变【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为放热反应,反应热符号为“”,反应物的总能量越高,生成物的总能量越低,反应放出的热量越多,反应热越小,结合物质的

23、状态进行判断,同一物质的能量gls【解答】解:各反应中对应物质的物质的量相同,同一物质的能量gls,所以反应物的总能量为:B=CA=D,生成物的能量为:A=BC=D,反应为放热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越高,生成物的总能量越低,反应放出的热量越多,故C放出的热量最多,反应热符号为“”,反应放出的热量越多,反应热越小,故C的反应热最小,故选C【点评】考查物质能量、物质状态与反应热的关系,难度不大,注意根据能量守恒理解物质能量与反应热关系,注意反应热比较包含符号进行比较5已知1g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水蒸气时放出热量121kJ且1mol 氧气分子中的化学键完全断裂时吸收热量496kJ,水蒸气中1mol HO键

24、形成时放出热量463kJ,则氢气中1mol HH键断裂时吸收热量为()A920 kJB557 kJC436 kJD188 kJ【考点】有关反应热的计算【分析】2H2+O22H2O,1molH2O含有2molHO键,1molH2中1mol HH键,化学反应放出的热量=新键生成释放的能量旧键断裂吸收的能量,依此结合反应方程式进行计算【解答】解: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水蒸气是放热反应,所以化学反应放出的热量=新键生成释放的能量旧键断裂吸收的能量,设氢气中1molHH键断裂时吸收热量为x,根据方程式:2H2+O22H2O,则:4121kJ=463kJ4(2x+496kJ),解得x=436KJ,故选C【点评】

25、本题考查学生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知识,注意化学反应放出的热量=新键生成释放的能量旧键断裂吸收的能量是解题的关键,题目难度不大6已知C(s)+H2O(g)CO(g)+H2(g)H0 达平衡后,下列条件有利于反应向正方向进行的是()A升高温度和减小压强B降低温度和减小压强C降低温度和增大压强D升高温度和增大压强【考点】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专题】化学平衡专题【分析】根据升温时平衡正向移动,减小压强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来分析能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措施【解答】解:对于反应A(g)+B(s)2C(g)H0,反应是气体体积增大的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和减小压强促进反应正向进行,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化

26、学平衡移动原理的应用,注意反应特征的分析判断,掌握基础是关键,题目较简单7一定条件下在2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SO2和2molO2,发生反应2SO2(g)+O2(g)2SO3(g),进行到4min时,测得n(SO2)=1.2mo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进行到2 min时,容器中n(SO3)可能为0.5 molB当v(SO2):v(O2):v(SO3)=2:1:2时该反应达平衡状态C温度升高时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D4 min内氧气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5 molL1min1【考点】化学平衡的调控作用;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专题】化学平衡专题【分析】A进行到4min时,测得n(SO2

27、)=1.2mol,反应了0.8molSO2,结合反应速率的变化判断;B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不能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C温度升高,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D根据v=计算【解答】解:A进行到4min时,测得n(SO2)=1.2mol,反应了0.8molSO2,反应速率逐渐减小,则反应进行到2 min时,消耗SO2大于0.4mol,容器中n(SO3)可能为0.5 mol,故A正确;B无论是否达到平衡状态,都存在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不能说明达到平衡状态,故B错误;C温度升高,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故C错误;D4 min内SO2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1mol/(Lmin),则4 min

28、内氧气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5 molL1min1,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较为综合,涉及化学平衡的移动以及平衡状态的判断,侧重于学生对化学平衡的综合理解和应用,题目难度中等8下列关于热化学反应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已知H+(aq)+OH(aq)=H2O(l);H=57.3 kJmol1,则H2SO4和Ba(OH)2反应的反应热H=2(57.3)kJmol1B已知热化学方程式CH3OH(g)+O2(g)=CO2(g)+2H2O (g)H=192.9 kJmol1,则CH3OH(g)的燃烧热为192.9 kJmol1CH2(g)的燃烧热是285.8 kJmol1,则2H2O(l)=2H2(

29、g)+O2(g);H=+571.6 kJmol1D葡萄糖燃烧热是2800kJmol1,则C6H12O6(s)+3O2(g)=3CO2(g)+3H2O(l);H=2800kJmol1【考点】热化学方程式【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A、H2SO4和Ba(OH)2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存在沉淀过程是放热过程;B、燃烧热是1mol纯净的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放出的热量;C、燃烧热是1mol纯净的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放出的热量,正反应是放热反应,逆反应是吸热反应;D、依据燃烧热概念分析判断;【解答】解:A、H2SO4和Ba(OH)2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存在沉淀过程是放热过程,反应的反

30、应热H2(57.3)kJmol1 ;故A错误;B、反应方程式中生成的水是气体,不是稳定氧化物,不符合燃烧热的概念,故B错误;C、正反应是放热反应,逆反应是吸热反应,H2(g)的燃烧热是285.8 kJmol1,则2H2O(l)=2H2(g)+O2(g);H=+571.6 kJmol1;故C正确;D、燃烧热是1mol纯净的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放出的热量,所以选项中热化学方程式不是1mol可燃物,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燃烧热概念的分析判断,和应用条件,注意中和反应过程中的其他形式的能量变化,题目较简单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熵减的吸热反应可能是自发反应B自发反应一定是熵增大

31、,非自发反应一定是熵减小或不变C将煤转化成气体燃料可以有效地减少“温室效应”的气体产生D使用催化剂既不会改变反应的限度又不会改变反应焓变【考点】反应热和焓变【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反应能否自发进行取决于G=HTS,当HTS0时反应能自发进行,催化剂可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但不能改变反应热【解答】解:A、B反应能否自发进行取决于焓变和熵变的综合判据,当HTS0时反应能自发进行,故A、B错误;C将煤转化成气体燃料可以使煤充分燃烧,但不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故C错误;D催化剂可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但不能改变反应热,不能使平衡发生移动,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反应热与焓变,题目难度不大,注

32、意反应能否自发进行取决于焓变和熵变的综合判据,不能只根据焓变或熵变进行判断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增大反应物浓度,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有效碰撞次数增多B增大压强,单位体积内气体的活化分子数增多,有效碰撞次数增多C升高温度,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加,分子运动速度加快,有效碰撞次数增多D催化剂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提高活化分子百分数,有效碰撞次数增多【考点】活化能及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专题】化学反应速率专题【分析】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和增大压强,只能增大活化分子数,不能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数,能使反应物中活化分子数和活化分子百分数同时增大,可升高温度、加入催化剂等措施【解答】解:A、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只能增

33、大活化分子数,不能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数,故A错误;B、增大压强能增大活化分子数,有效碰撞次数增多,加快反应速率,故B正确;C、升温使反应物中活化分子数和活化分子百分数同时增大,分子运动速度加快,有效碰撞次数增多,故C正确;D、催化剂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使反应物中活化分子数和活化分子百分数同时增大,分子运动速度加快,有效碰撞次数增多,故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外界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对反应速率影响的实质11对于有气体参加的反应,一定能使化学反应速率加快的因素是()扩大容器的容积使用催化剂增加反应物的物质的量升高温度缩小容积增大容器内的压强ABCD【考

34、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专题】化学反应速率专题【分析】增大反应物浓度、升高温度、使用催化剂等均可加快反应速率,以此来解答【解答】解:反应有气体参加,则扩大容器的容积,速率减小,故不选;使用催化剂,降低反应需要的活化能,反应速率加快,故选;增加反应物的物质的量,浓度增大,反应速率加快,故选;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故选;缩小容积,则浓度增大,反应速率加快,故选;增大容器内的压强,若恒容充入稀有气体,反应速率不变,故不选;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为高频考点,把握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常见外因对反应速率影响的考查,注意反应为有气体参加的反应,题目难度不大12在

35、一个不传热的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可逆反应mA(g)+nB(g)pC(g)+qQ(g) 当m、n、p、q为任意整数时,达到平衡的标志是()体系的压强不再改变 体系的温度不再改变各组分的浓度不再改变 各组分的质量分数不再改变反应速率v(A):v(B):v(C):v(D)=m:n:p:q 单位时间内m mol A断键反应,同时pmol C也断键反应ABCD【考点】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专题】化学平衡专题【分析】反应到达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百分含量不变,以及由此衍生的一些量也不发生变化,由此进行判断【解答】解:如果该反应是一个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的可逆反应,则体系的压强始终

36、不变,所以不能根据压强判断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故错误;体系的温度不再改变,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所以能据此判断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正确;各组分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再改变,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正确;当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各组分的质量分数不再改变,故正确;当反应速率vA:vB:vC:vD=m:n:p:q,不能据此判断该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故错误;单位时间内m mol A断键反应等效于pmol C形成,同时pmol C也断键反应,故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注意把握化学平衡状态判断的角度,特别是正逆反应速率的关系,为易错点13某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X(g)+3Y(g)2Z

37、(g);H0下图表示该反应的速率(v)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t2、t3、t5时刻外界条件有所改变,但都没有改变各物质的初始加入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t3时降低了温度Bt2时加入了催化剂Ct5时增大了压强Dt4t5时间内转化率最低【考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专题】化学平衡专题【分析】At3时改变条件,正逆反应速率均减小,且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B由图可知,t2时改变条件,正逆反应速率增大且相等;Ct5时改变条件,正逆反应速率增大,且逆反应速率大于正反应速率;D催化剂对平衡移动无影响,t3t4时间内平衡逆向移动,转化率减小,t5t6时间内平衡逆向移动,转化率继续减

38、小【解答】解:A若降低温度,平衡正向移动,t3时改变条件,正逆反应速率均减小,且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与图象不符,故A错误;B由图可知,t2时改变条件,正逆反应速率增大且相等,若增大压强平衡发生移动,则t2时加入了催化剂,故B正确;Ct5时改变条件,正逆反应速率增大,且逆反应速率大于正反应速率,若增大压强,平衡逆向移动,与图象不符,故C错误;D催化剂对平衡移动无影响,t3t4时间内平衡逆向移动,转化率减小,t5t6时间内平衡逆向移动,转化率继续减小,显然t5t6时间内转化率比t4t5时间内转化率低,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及图象,明确反应为放热反应且为体积缩小

39、的反应结合平衡移动与速率大小的关系即可解答,题目难度中等14在一定温度不同压强(P1P2)下,可逆反应2X(g)2Y(g)+Z(g)中,生成物Z在反应混合物中的体积分数(Z%)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有以下图示,正确的是()ABCD【考点】产物的百分含量随浓度、时间的变化曲线【分析】一定温度下,增大压强,反应速率增大,到达平衡的时间缩短,该反应正反应是体积增大的反应,平衡向逆反应移动,平衡时Z的物质的量减小,据此结合选项解答【解答】解:A、图象中压强p1到达平衡时间短,图象中p1p2,增大压强,平衡时生成物Z的物质的量减小,与实际相符,故A正确;B、图象中压强p2到达平衡时间短,故图象中p2p1

40、,与题意不符,故B错误;C、图象中压强p1到达平衡时间短,故图象中p1p2,增大压强,平衡时生成物Z的物质的量增大,与题意不符,故C错误;D、图象中压强p2到达平衡时间短,图象中p1p2,与题意不符,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移动图象题,难度中等,注意根据:“先拐先平数值大”判断图象中压强大小15对于可逆反应:2A(g)+B(g)2C(g);H0,下列各图正确的是(设变化过程中物质的聚集状态没有发生改变)()ABCD【考点】体积百分含量随温度、压强变化曲线;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转化率随温度、压强的变化曲线;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图象的综合应用【专题】化学平衡专题【分析】做题时首先

41、分析化学方程式的特征,如反应前后计量数的大小关系、反应热等问题,本题中:A、根据反应温度的不同结合反应热判断平衡移动的方向,可判断出C的质量分数的变化是否正确;B、根据反应前后的化学计量数的大小关系,结合压强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判断平衡移动方向,从而判断出正逆反应速率的变化;C、从催化剂对平衡是否有影响来判断浓度的变化是否正确;D、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是压强对平衡的影响,二是温度对平衡的影响,二者结合判断A的转化率是否正确【解答】解:A、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温度升高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C的质量分数减小,故A正确;B、根据反应前后的化学计量数的大小可以看出,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正逆反应速率都

42、增大,且V正V逆,故B错误;C、催化剂同等程度地改变正逆反应速率,平衡不发生移动,故C错误;D、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温度升高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A的转化率降低,根据反应前后的化学计量数的大小可以看出,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A的转化率增大,本题温度的曲线不正确,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为化学平衡图象题,做题时注意两个方面的问题:(1)定一议二:当图象中同时有三个变量时,使其中之一不变,讨论另外两个变量间的关系;(2)先拐先平:变化曲线若与时间轴平行,表示反应体系已达平衡状态,先达到平衡(先出现拐点)的曲线所示的温度或压强较大16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2C(s)+O2(g)2CO(g)H

43、=221kJ/mol2H2(g)+O2(g)2H2O(g)H=483.6kJ/mol由此可知C(s)+H2O(g)CO(g)+H2(g)H等于()A131.3 kJ/molB131.3 kJ/molC373.1 kJ/molD373.1 kJ/mol【考点】热化学方程式;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计算【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根据盖斯定律可知:得到热化学方程式为:2C(S)+2H2O(g)=2CO(g)+2H2(g)以此来计算反应热【解答】解:2C(S)+O2(g)=2CO(g)H=221kJ/mol2H2(g)+O2(g)=2H2O(g)H=483.6kJ/mol根据盖斯定律分析计算得到:得到热化学方程式为:2C(S)+2H2O(g)=2CO(g)+2H2(g)H=+262.6kJ/mol;即C(S)+H2O(g)=CO(g)+H2(g)H=+131.3kJ/mol;所以H=+131.3kJ/mol,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热化学方程式的应用,盖斯定律的应用,焓变的含义,热化学方程式的推导过程中注意焓变的计算二、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化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