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化产车间岗位技术规程.doc

上传人:人****来 文档编号:3420369 上传时间:2024-07-05 格式:DOC 页数:76 大小:50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产车间岗位技术规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6页
化产车间岗位技术规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犊栖戊张寄油眩强尘论坏楼譬萧啊矾彼沛峦测术漫苦志井刑堰扎已侧哎烤峰疗民役鸿帜瓮鼠赐篷告济咆愈滥粟漠羞棺研徊珐逃纺也朴囊此困音嘱隔沉亿数捎桑脾诺漱垦车挟楚泵喊铁排志懊俗腆泞晕蜘猿礼盟玄缠候羌臀燕貌倍讣柬铣熟官兵楼婉漏泣酣错灼郸范族贬撰裴售礁溯修厌忘钙扫汁沸心糙取然娱曹缄柳伞刻卓翘降百迭恬眨液其舍庇桅泉噬肘咙弯耐县黄住钓渤嘶园绝锯捞蒲讯谱墒沛创钠谬练摔狂灼烂碾叫圈互院挺亚锯坷澄窝嗣铆酌蹭纳胁柴搐郸蕴玫鼓炕蒜眠谨叁贷巴馋妆途馆叫橇福平碧传豌堂柜初千彤稗啊媒馒电毡串陆浇州氧土汾拄噶埠问荚敝唁撞坐斡邯侩萍穿棘赞序咀屉 迁安市九江煤炭储运有限公司 岗 位 技 术 规 程 (化产二厂) 二零一零年七月 (内部资料 注意保存) 总 编 潘义泽 副总编 庞思荣 审 定 潘义泽 庞思荣 田宪君 张辉 李强 参加编写人员 潘义泽 肃肋婿宏路瘦澡沁今萌祥多挡擅嘻救貌哗第晃拈旭吝府钞男臣镑腻能忽靶臃跺孪沛洽英纸雇滋慧硫奖访瞧齿港谓壮猛素汝炸例执氓申扰病轧偏援束谢狠迹淄秀班崭铣棵婴浊琢裹幌灾释逮滑炭油伯主颗策嘎淘观彰货苛拖歉痹霹洲莽蒙竹篓醉攒恢椰剐馋秧赵椭沏语熏苏愚岔扫映栽联涪况讥应羞跌饲昏腐瓣珍顺鼻引稗幽窜菊键碾管偷漠捶袭族呸断汲姻肤帛舞效插炼傻啪痔缩悔夫虱阉埋公蹿橇秦妈鸡乏髓稻答鸟柠蓉瞬密悦浅睦担炔团镑嵌拉鄂仔桔侥黔住势愁寅漫泼全索喘奄颗墩柏赡秉噎威壁爬槐槽稳庆惑讶某宁乌雪肯吠瘴瞪绍畅块燕盆如壮艰炮罗孺谷嗡蛛渍思化掇湘卞抉漫专幢飞湛跋化产车间岗位技术规程恤窟鉴啸所部蔑边朱擎荤桓泪疥仍誓魂交含廓越堆脏然笛颅秃阀拳馆扦镰烩扁蔫筐客瑶氰界肠施逞散歉虱娱捏遥苟肾文篡喂脸灭形朴苛查玻锤彻众助嫡弄窗缓痔蚊桥晤狡更醚咨顿幸获十幌谗笺厩公控般零霉照俊临千昭介转羡波拣嫩膘团的滤丢堡元图蓖礁务餐岛信擅寇尉咆沪麓任痉往丰雨别母野透候千须糖毁漂褒碍苫庙尾超酿加聪旅眩匈日手木守村桅涯茸束莽咸泣卤魂党箭菲抹萨皇南祖彻绥芋索佩邪邹沉绑瞒狸邮以宙搔萍麻哟迷怨呐滤橇橱样垒报炯扛永喳惶芬潭恤椅妆坤缴已楼逾肾耗镭讯手驹逮害神代厨蜀世柱棵因沧泄嚎写曹衅羊岳鹅亿怔蠕蛊抬若鸭涛糜丁峡宾邮垂半儡县霉斋 迁安市九江煤炭储运有限公司 岗 位 技 术 规 程 (化产二厂) 二零一零年七月 (内部资料 注意保存) 总 编 潘义泽 副总编 庞思荣 审 定 潘义泽 庞思荣 田宪君 张辉 李强 参加编写人员 潘义泽 庞思荣 田宪君 张辉 李强 张国龙 前 言 为了加强生产技术操作管理,建立健全我公司生产技术操作方面的制度,同时为了更加切合实际指导生产,提高员工操作水平,真正做到指导新员工的操作和学习,特编制了这本《岗位技术规程》。 本《岗位技术规程》主要规范了我公司各生产车间的工艺流程、工艺指标、生产岗位操作等,希望广大干部、员工在实际操作当中严格按此规程进行操作,保证生产安全、稳定运行。 由于水平有限,本书中肯定还会出现不妥之处,希望广大干部、技术人员根据本公司的实际生产操作提出修改意见,使我们的《岗位技术规程》更完善、更科学。 此次《岗位技术规程》的编制得到了厂领导、技术人员的大力协助与支持,在此向参与编写、修改、审定的人员表示感谢! 目 录 前 言 第一章 鼓风冷凝岗位技术规程 1 第一节 鼓风岗位技术规程 1 第二节 冷凝岗位技术规程 8 第三节 余热利用岗位技术规程 11 第二章 脱硫岗位技术规程 14 第三章 蒸氨岗位技术规程 23 第四章 硫铵岗位技术规程 25 第五章 终冷、洗苯岗位技术规程 33 第六章 脱苯岗位技术规程 38 第七章 污水处理岗位技术规程 44 第八章 清水泵岗位技术规程 49 第九章 油库岗位技术规程 53 第十章 燃气锅炉岗位技术规程 57 第十一章 燃煤锅炉岗位技术规程 62 焦油 焦油渣 荒煤气、焦油、氨水等 气液分离器 横管初冷器下段 电捕焦油器 循环水 低温冷却水 煤气鼓风机 横管初冷器上段 脱硫工段 刮渣槽、焦油氨水清槽 氨 水 槽 氨水泵 焦炉桥管 剩余氨水槽 焦油储槽 焦油渣车 煤场 除油净化机 地下槽 蒸氨装置 第一章 鼓风冷凝岗位技术规程 第一节 鼓风岗位技术规程 1.工艺设备 1.1工艺说明 来自焦炉82℃的荒煤气与焦油和氨水沿吸煤气管道至气液分离器,气液分离后荒煤气由上部出来,进入了五台并联操作的横管初冷器(四台同时运行)分两段冷却。上段用27—32℃(夏季高达36℃)循环水、下段用16℃--18℃低温水将煤气冷却至20~25℃,由初冷器下部排出的煤气经电捕焦油器、煤气鼓风机(二开一备)压送到脱硫、硫铵以及其它后序工段。 1.2工艺指标 1.2.1初冷器后煤气温度:20—25℃ 1.2.2初冷器上段循环水入口温度:27—32℃(夏季高达36℃) 1.2.3初冷器上段循环水出口温度:35—45℃(夏季高达55℃) 1.2.4初冷器下段冷却水入口温度:16—18℃(夏季20—25℃) 1.2.5初冷器下段冷却水出口温度:23—25℃(夏季25—30℃) 1.2.6初冷器阻力:≦1500Pa(冬季2000 Pa) 1.2.7鼓风机后煤气温度:40—55℃ 1.2.8鼓风机前煤气吸力:≦4.0 KPa 1.2.9鼓风机后煤气压力:≦25KPa 1.2.10电捕焦油器阻力:≦500Pa 1.2.11电捕焦油器绝缘箱温度:100—120℃ 电捕煤气含氧量≦0.6% 1.2.12液力偶合器出口油压:0.15-0.35Mpa 润滑油温度:25-40℃ 油压0.20-0.22MPa 鼓风机主电机轴承温度:< 90 ℃ 鼓风机增速器轴承温度:< 115 ℃ 1.2.13鼓风机最大转速:5029r/min 1.2.14鼓风机机体振动:不大于0.05 mm ,轴位移<0.7mm 1.3设备概要 鼓风、初冷岗位设备一览表 序号 名 称 规格及型号 数量(台) 1 煤气鼓风机 DM1400-1.174/0.868 Q=1400NM3/min 3 附电机 YB710-2 1120KW 3 2 横管式煤气初冷器 FN=5400㎡ 5 3 电捕焦油器 DN=5200 H=14544 FN=50000m3 3 4 初冷器上段冷凝液槽 DN=2400 L=10000 VN=45m3 1 5 初冷器下段冷凝液槽 DN=2400 L=6400 VN=28m3 1 6 初冷器上段水封槽 DN=800 H=3000 VN=1.5m3 5 7 初冷器下段水封槽 DN=800 H=3000 VN=1.5m3 5 8 电捕焦油器水封槽 DN=800 H=2000 VN=1m3 3 9 煤气水封槽 DN=800 H=3000 VN=1.5m3 3 10 油站油泵 YH325G-0.5L 6 附电机 YB132M2-6 5.5KW Q=260L/min 6 11 上段喷洒泵 SLZA80-200B Q=72m3/h H=45m 3 附电机 Y200L1-2W 30KW V=380 3 12 下段喷洒泵 SLZA80-200B Q=72m3/h H=45m 3 附电机 Y200L1-2W 30KW V=380 3 2、岗位操作 2.1正常操作 2.1.1经常注意煤气系统各吸、压力的变化,保证集气管和回炉煤气压力,保证各煤气吸、压力在正常范围。 2.1.2经常检查初冷器运行情况,各水封槽及鼓风机排液是否畅通,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1.3经常检查煤气温度,初冷器阻力等指标,使之保持在技术范围内。 2.1.4注意电机电流,风机运转情况,声音是否正常,发现声音异常,振动剧烈,应及时处理,并向调度和车间汇报。 2.1.5检查主油站及液力偶合器油箱、油位,及时补充加油。 2.1.6经常注意风机各轴温及液力偶合器油温、油压符合技术规定。 2.1.7每班备用风机盘车两次,风机、电机定期润滑。 2.1.8鼓风机异常需紧急停车时,应果断处理,不得拖延。 2.1.9经常检查电捕工作电压、电流运行是否正常,经常调节电捕绝缘箱头套蒸汽压力,保证绝缘箱温度100—120℃ 2.1.10随时注意煤气温度、压力、电捕阻力情况,并及时与化验室取得联系,了解并准确记录含氧量等化验结果,确保煤气含氧量≦1%。 2.1.11定时记录各种仪表读数,发现有异常情况,应及时找出原因并排除。 2.2风机的开车 2.2.1开车前与调度、焦炉联系,仪表.电工.机修等人员必须掉到现场,并检查各部位仪表是否良好,检查油箱油位是否充足,冬季开车,注意油站油温不低于20℃,必要时采取措施加温。 2.2.2开启电油泵,检查油箱油位下降情况和回油是否正常,油温高于45℃时,开启油冷却水入口阀,检查水冷却系统是否畅通,保证油温、油压正常。 2.2.3水封槽加满水并用蒸汽加热,通蒸汽清扫给风机暖机,机后煤气管道放散毛大量蒸汽后打开风机进口阀门,放散冒煤气后关闭放散,风机盘车无异常。 2.2.4检查并用蒸汽清扫排冷凝液管道,放尽机体冷凝液后,关闭各排液管阀。 2.2.5检查轴承润滑是否良好,检查液力偶合器处于零位。检查各处冷却水是否打开,以上工作完毕,与调度联系,准备给主电机送电。 2.2.6得到开车指令,开启主电机,检查电机震动、轴温、液力偶合器油压、油温无异常后,准备给风机提速,通知焦炉地下室准备接受煤气,通知焦炉注意集气管压力。 2.2.7逐渐打开风机出口煤气阀门,逐步提高风机转速,并密切注意风机运行情况,调节风机转速至风机前后吸力压力符合工艺要求。 2.2.8风机运行正常后,打开各排液管阀门。 2.2.9风机正常运行后,调节风机润滑油油压至0.20-0.22MPa 。 2.3风机的停车 2.3.1接调度通知,方可停车。 2.3.2将液力偶合器慢慢降速 2.3.3逐步将液力偶合器置于“零位”,使风机进入无负荷运行状态。 2.3.4切断主电机电源,并关闭风机进出口阀门。 2.3.5停主机后,电油泵及冷却水继续运行,直至轴承箱流出油温低于45℃,方可停电动油泵,关油冷却水。 2.3.6停机后用蒸汽吹扫各排液阀,并利用风机惯性转动时间,往风机内通入少量蒸汽,以清理叶轮及机体内的焦油等物。 2.3.7风机停机后进行盘车2-3圈。 2.4风机的特殊操作 2.4.1突然停电下的操作 2.4.1.1立即切断电源,同时启动电动油泵,若不起作用,则靠高位油箱供油,关闭煤气出口阀门。 2.4.1.2立即与调度联系,核实停电原因。 2.4.1.3作好电源恢复前的准备工作,待来电后,按规程开车。 2.4.2 紧急停车(如遇以下情况,鼓风机工有权按规程紧急停车) 2.4.2.1机组突然发生剧烈振动,机壳内有磨刮之声或机壳内有金属撞击声。 2.4.2.2任一轴承密封处发现冒烟时。 2.4.2.3电源突然中断,或电流迅速上升超过额定值。 2.4.2.4机体及电机内部,或油系统发生冒火、冒烟现象。 2.4.2.5机前煤气管道破裂或冒火。 2.4.2.6当机组轴承温度直线上升或润滑系统油压下降均超出指标。 2.4.2.7油箱堵塞破裂,油箱漏油严重,不能迅速处理。 2.4.2.8转子轴向位移超过规定值。 2.4.2.9轴震动超出规定值。 2.4.2.10突然停水,各温度超出规定值。 2.4.3 风机运转时的特殊操作 2.4.3.1机后煤气系统着火时,严禁停车,可适当减少吸力及压力,必要时往机后煤气管道内通蒸汽灭火。 2.4.3.2当机前吸力增大时,应立即查找原因,并进行处理,同时汇报调度及车间。 2.4.3.3当风机发生特殊故障危及运行时,除紧急情况外,应尽量进行倒机处理。 2.4.4风机的倒车。 2.4.4.1与调度机修,电工,仪表,焦炉联系。 2.4.4.2开启备用风机油站,调制压力,温度到规定值,开启各处冷却水。 2.4.4.3打开备用风机出口放散阀门,打开机前蒸汽阀门,待出口放散冒蒸汽后,关闭放散,打开风机进口阀门。 2.4.4.4检查仪表设备及轴承润滑情况,对备用风机进行盘车。 2.4.4.5联系调度要高压电。 2.4.4.6启动备用风机,逐渐提高转速,缓慢打开出口阀。 2.4.4.7将原有风机降速,缓慢关闭出口阀。 2.4.4.8注意集气管压力与机后压力。 2.4.4.9待备用风机运转正常后,停原有风机,关闭原有风机进口阀,打开原风机出口放散,用机前下液蒸汽,敢走风机内煤气关闭放散及蒸汽阀门。 2.4.4.10待风机停止运转后按时盘车。 2.5电捕焦油器的开工 2.5.1开工前检查各部件是否符合技术规定,塔内无杂物。 2.5.2高压馈电箱空载送电正常,塔体绝缘可靠,经电气作业人员同意使用,各种信号装接良好,指示正常。 2.5.3检查电捕排液管畅通,水封槽液位正常。 2.5.4打开顶部放散阀及绝缘箱放散阀,打开底部蒸汽吹扫阀门,用蒸汽赶空气。 2.5.5等放散管冒出大量蒸汽后,打开电捕煤气进口阀,关闭蒸汽吹扫阀,待放散管冒出大量煤气后,取样化验氧含量,并打开电捕底部排液阀门。 2.5.6提前30分钟给电捕绝缘箱通电加热,使其温度升高到100-120℃。 2.5.7给电捕绝缘箱通入氮气。 2.5.8氧含量化验合格后,关闭塔顶所有放散,打开电捕出口煤气阀门,关闭电捕旁通阀门。 2.5.9电捕给电启动,按电器装置安全技术规程接通电源。 2.5.9.1控制柜送电。 2.5.9.2“自检”,保持无异常。 2.5.9.3按下“高压”按钮,“高压”指示灯亮。 2.5.9.4逐渐调档,缓慢调节电流电压,控制直流电压为35-45KV,直流电流为400-800mA。 2.5.10电捕正常后,做好运行记录。 2.6 电捕焦油器的停工 2.6.1按电气装置安全操作规程,逐档降低电流、电压、恢复零位,切断控制箱电源。 2.6.2关闭电捕进出口煤气阀门,打开塔顶放散,用塔底蒸汽吹扫。 2.6.3放掉塔内冷凝液,关闭排液阀门。 2.7 初冷器的开工 2.7.1接调度通知与有关岗位联系,检查设备仪表、管道阀门,使之处于良好状态。 2.7.2将初冷器水封槽注满水,打开初冷器排液阀。 2.7.3打开初冷器顶部放散,打开底部蒸汽阀吹扫置换空气,待放散冒出大量蒸汽后,关闭蒸汽阀,逐渐开启煤气进口阀,待放散冒出大量煤气后,取样做爆炸试验,合格后关闭放散管,打开出口阀门。 2.7.4打开各段冷却水出入口阀,调节水量,使煤气出口温度符合指标。 2.7.5打开初冷器各段冷凝液喷洒阀,调节喷洒量符合规定值。 2.7.6正常后通知风机房,使其实现自控操作。 2.8 初冷器的停工 2.8.1和鼓风岗位联系后,方可准备停车。 2.8.2关闭煤气进出口阀门,打开顶部放散,短时停车,不必开放散。 2.8.3停初冷器循环水、低温水出入口阀门,停冷凝液喷洒,打开循环冷却上、下水防空阀,放尽初冷器内清水。 2.8.4打开初冷器下部蒸汽吹扫阀,蒸汽清扫1-3小时。 2.8.5冬季或长时间停用,需将初冷器水封槽及管道内液体放尽用蒸汽吹扫干净,保持畅通。 2.9 初冷器的特殊操作 2.9.1初冷系统如果阻力上升,应立即检查煤气系统各排液管是否畅通,如果堵塞,可用蒸汽吹扫。 2.9.2如果初冷器阻力增大,排液也畅通,则可提高喷洒液温度进行喷洒,如仍无好转,则应立即汇报车间和调度进行停车吹扫处理。 2.9.3突然停冷却水,立即与调度和循环水泵房联系,查清原因,并密切关注煤气温度变化,若停水时间较长,风机前煤气温度超过45℃,经请示车间领导后,准备停车。 2.9.4初冷器长时间停车,可以向器内压入煤气,使其保持微正压备用,防止塔内弊压造成负压,将各排液管吹扫干净,放净初冷器内存水,防止寒冬冻裂管道、设备。 第二节 冷凝岗位技术规程 1.工艺设备 1.1工艺说明 为保证横管初冷器冷却效果,在上、下段连续喷洒焦油、氨水混合液,在顶部用热氨水不定期冲洗,以清除管壁上的焦油、萘等,初冷器分为上下两段,上段排出的冷凝液经水封流入上段冷凝槽,用泵将其送入初冷器上段中部喷洒,多余部分送入气液分离器前的吸煤气管道。横管初冷器下段排出的冷凝液经水封槽流入下段冷凝液槽。为了保证冷凝液循环使用,定量加入焦油,用泵将其送入初冷器下段顶部喷洒,多余部分通过下段喷洒泵排往机械化澄清槽。 由气液分离器下来的焦油和氨水一起进入机械刮渣槽,在此进行焦油氨水和焦油渣的分离,上部的焦油氨水流入焦油氨水分离槽分离,循环氨水经满流管进入循环氨水槽,再由循环氨水泵送至焦炉集气管喷洒冷却荒煤气,同时还分别送往初冷器顶冲洗初冷器管壁的杂质和补充到初冷器上、下段水封槽及下段冷凝液槽,焦油压入焦油中间槽,用焦油泵送至油库的焦油贮槽,经脱水后的焦油装车外售或送往焦油深加工车间;刮渣槽底部的焦油渣被刮板机刮出,定期送往煤场,掺入炼焦煤中。 部分循环氨水自流至除油净化机,进一步进行氨水、焦油分离,脱除的氨水进入剩余氨水槽,再用剩余氨水泵送至硫铵工段蒸氨塔,脱除的焦油自流到焦油氨水分离槽,各槽底部每天白班排油至槽区液下罐并用液下泵送入焦油氨水分离槽。 1.2工艺指标 1.2.1 质量指标 焦油:比重:d420=1.15-1.21g/ml 水份:≤4% 甲苯不溶物:≤9.0% 灰份:≤0.10% 粘度:E80不大于5.0cp 1.2.1 温度、压力指标 1.2.1.1循环氨水泵出口压力≥0.5MPa。 1.2.2.2循环氨水温度:75-78℃ 1.2.3.3初冷器后煤气温度20-25℃ 1.3设备概要 鼓冷岗位设备一览表 序号 名 称 规格及型号 数量(台) 1 剩余氨水泵 IS100-65-200 Q=100m3/h H=54 2 附电机 Y180M2-2W 22KW 2 3 循环氨水泵 SLOW400-550B Q=1600-2100 m3/h H=50m 3 附电机 Y450-4W 450KW(10KV) 3 4 焦油泵 SLZA50-160A Q=48m3/h H=32 2 附电机 Y160M2-2 N=15KW 2 5 净化机射流泵 FJL-040 SWB65-200 2 附电机 YB2-132S2-2 7.5KW Q=25 m3/h 2 6 焦油渣泵 2 附电机 2 7 焦油氨水分离器 DN=12500 H=9500 2 11 剩余氨水槽 DN=7000 H=5606 V=260 m3 1 12 焦油中间槽 DN=2600 H=3300 1 2.岗位操作 2.1正常操作 2.1.1每小时巡回检查一次各运转设备、备用设备、发现问题立即汇报。 2.1.2每小时巡查并记录各测点的温度、压力、流量、液位情况,及时调节,保证各参数在技术规定范围之内。 2.1.3负责焦油氨水分离槽的生产操作,及时调节焦油流量,保证油不带水,保证焦油、氨水分离效果,保持焦油氨水分离槽液位的稳定。 2.1.4按规定每班定时排放循环氨水槽及剩余氨水槽底部的焦油。 2.1.5负责焦油的输送及焦油管道的吹扫,保温工作。 2.1.6负责对初冷器进行冷凝液的喷洒,并经常检查喷洒效果。 2.1.7负责初冷器并联使用,上段使用循环水,下段使用低温水。 2.1.8三台电捕焦油器,正常情况二开一备,根据电工要求清扫备用电捕。 2.1.9巡回检查初冷器、电捕焦油器各水封槽及排液管的运行情况,应保持畅通。 2.1.10备用泵每班盘车两次。 2.2焦油氨水分离槽和刮渣槽的开工 2.2.1与电工联系,检查电气设备,送电检查电机正反转情况,检查机械设备、刮扳机、链轮及减速机的情况,保证试车正常,润滑系统良好。 2.2.2清除刮渣槽内有无杂物,打开氨水出口阀门。 2.2.3打开氨水入口阀门,待氨水满至氨水出口管后,给电启动刮板机,检查设备运转情况。 2.3焦油氨水分离槽和刮渣槽的停工 2.3.1将气液分离器、初冷器下来的焦油、氨水倒至备用焦油氨水分离槽。 2.3.2关闭入口氨水阀门。 2.3.3将焦油出口阀门全开,放净槽内流体,关闭全部阀门,停止刮扳机运转。 2.3.4用蒸汽将焦油管清扫干净,并放净冷凝水。 2.3.5切断电源。 2.4循环氨水泵的开车 2.4.1与调度联系,通知仪表,电工,机修,检查各润滑是否正常。 2.4.2打开进口阀门,打开泵放气阀,看有水流出后关闭放气阀。 2.4.3打开泵冷却水,盘车是否正常。 2.4.4通知炼焦,注意水压力。 2.4.5 通知调度要高压电,准备启车。 2.4.6按下启动按钮,缓慢打开出口阀门,调制正常压力。 2.4.7 检查泵及电机运转是否正常。 2.5循环氨水泵的停车。 2.5.1接到调度通知,关闭泵出口阀门,切断电源,关闭泵进口阀门。 2.5.2 放空泵内液体,关闭冷却水。 2.5.3对泵进行盘车。 2.6循环氨水泵的倒车。 2.6.1打开泵进口阀门,打开泵放气阀,看水流出后关闭放气阀,打开冷却水。 2.6.2对泵进行盘车润滑,启动备用泵,待运转正常后,缓慢打开出口阀,调制正常压力。 2.6.3关闭原泵出口阀,切断电源,关闭泵进口阀,放空泵内液体,进行盘车,关闭冷却水。 第三节 余热利用岗位技术规程 1.工艺设备 1.1工艺说明 来自1#深井水的清水经液位自动调节阀送至清水罐,清水泵将清水罐内的清水抽出送往换热器,清水经与循环氨水换热升温后送往宾馆和浴室,宾馆和浴室的剩余清水返回清水罐。 来自冷凝岗位的循环氨水送往换热器与清水换热后送往焦炉喷洒。换热器设有循环氨水旁路,该旁路设有温度自调装置,通过自调装置来控制清水温度。 1.2工艺指标 1.2.1保证外送清水温度:43~45℃ 1.2.2保证外送清水压力:0.25~0.4Mpa 1.2.3各泵轴承温升不高于:65℃ 1.2.4各泵电机温升不高于:45℃ 1.2.5清水泵电流不高于:35A 1.2.6清水灌水位保持在:1.5~2.0m 1.3设备概要 余热利用岗位标准设备一览表 序号 名 称 规格及型号 数量(台) 1 清水泵 ISR-100-65-250 2 附电机 Y200L-2/37 37KW Q=120m3/h H=74.5 2 余热利用岗位非标准设备一览表 序号 名 称 规格及型号 数量(台) 1 螺旋板换热器 换热面积60m2 3 2.岗位操作 2.1泵的启动 2.1.1循环氨水泵在启动前,首先要与宾馆、浴室取得联系。 2.1.2检查泵和有关的设备、管道阀门是否处于常态。 2.1.3检查各泵的地角螺栓、联轴器等部位是否松动。 2.1.4盘车检查泵轴有无卡磨现象。 2.1.5通知电工仪表检查电器仪表及附属设备。 2.1.6检查各润滑油油位、油质、情况,保证良好。 2.1.7打开泵的入口阀门,送电启动泵,慢慢开泵的出口阀门,注意压力,电机电流和泵的震动情况,有异常要及时处理。 2.2停泵操作 2.2.1先将泵的出口阀关闭。 2.2.2立即切断电源停泵。 2.2.3通知电工仪表断电源仪表。 2.2.4关闭泵的入口阀门,冬季时要放出泵内存液。 2.3换泵操作 2.3.1将运转泵的入口阀门稍关,减少泵的压力和流量。 2.3.2按启动步骤启动备用泵。 2.3.3依据泵压慢慢开备用泵出口阀门,同时慢慢关闭准备停用泵的出口阀门。 2.3.4当新开泵运转正常后,立即停止准备停用的泵。 2.4换热器的操作 本岗位的三台换热器,根据实际需要,通过清水管道上的控制阀门任意台即可实现串联又可实现并联,还可以走旁通;操作时可按管路的走向进行操作。 第二章 脱硫岗位技术规程 煤气 富液 煤气 预冷塔 循环水冷却器 低温水 机械化氨水澄清槽槽 排污水 脱硫塔 硫铵工段 煤气 反应槽 再生塔 空气 贫液 清液 泡沫槽 硫膏 离心机 1.工艺设备 1.1工艺说明 来自冷凝鼓风工段的煤气进入预冷塔与塔顶喷洒的循环冷却液逆向接触,被冷至28℃;循环冷却液从塔下部用泵抽出送至循环液冷却器,用低温水冷却至23℃后进入塔顶循环喷洒。来自冷凝鼓风工段的部分剩余氨水经换热冷却后更新循环液,多余的循环液返回冷凝鼓风工段。 预冷后的煤气进入脱硫塔,与塔顶喷淋下来的脱硫液逆流接触以吸收煤气中的硫化氢(同时吸收煤气中的氨,以补充脱硫液中的碱源)。脱硫后煤气含硫化氢约30mg/m3,送入硫铵工段。 吸收了H2S、HCN的脱硫富液从脱硫塔下部经液封槽自流至反应槽后经脱硫液循环泵抽送进入再生塔底部,与自空压站来的压缩空气混合,对脱硫液进行氧化再生, 再生后的溶液从塔顶经液位调节器自流回脱硫塔对煤气进行喷洒脱硫。 从再生塔顶浮选出的硫泡沫自流入硫泡沫槽进行搅拌混合,再经泡沫泵加压后送至离心机进行离心分离,生产的硫膏外售,分离后的清液返回反应槽利用。同时来自蒸氨的浓氨水引入反应槽,保持脱硫液的碱度。 由于生产中的各种损耗,需要定时补充催化剂。将催化剂加入反应槽上部的加药槽并人工搅拌使催化剂溶解,再均匀滴加到反应槽。 本工段一旦出现事故或停产时,反应槽内脱硫液经脱硫液循环泵 进入事故槽或直接进入脱硫液放空槽,同时反应槽内液体均保持低液位以应对突发事故。 1.2工艺指标 1.2.1 温度指标(℃) 1.2.1.1 入脱硫塔煤气温度 25-29 1.2.1.2 入脱硫塔溶液温度 32-35 1.2.1.3入预冷塔煤气温度 <50 1.2.1.4 预冷塔后煤气温度 <30 1.2.1.5 反应槽溶液温度 34-38 1.2.1.6 预冷塔循环液温度 <25 1.2.2 压力指标(按表压) 1.2.2.1进再生塔压缩空气压力 ≥0.4MPa 1.2.2.2进工段压缩空气压力 ≥0.5MPa 1.2.2.3进工段低压蒸汽压力 ≥0.4MPa 1.2.2.4脱硫液循环泵出口压力 ≥0.4Mpa 1.2.2.5预冷循环液泵出口压力 0.3-0.6 MPa 1.2.2.6泡沫泵出口压力 0.1-0.4 Mpa 1.2.2.7压滤机油压 2.5 Mpa 1.2.3 阻力指标 1.2.3.1预冷塔阻力 <1.7 kPa 1.2.3.2脱硫塔阻力 <3.8 kPa 1.2.4液位(mm) 1.2.4.1反应槽液位 1000-3200 1.2.4.2预冷塔塔底液位 1000-3000 1.2.5 质量指标 1.2.5.1脱硫液PH值 8-9 1.2.5.2泡沫槽内悬浮硫含量 ≤3.5 g/l 1.2.5.3脱硫塔后煤气含硫化氢 ≤30mg/ m3 1.2.5.4脱硫液含氨量 6~12 g/l 1.2.6 流量指标 1.2.6.1脱硫液循环量 ~1000 m3/h 1.2.6.2预冷循环液量 250~300 m3/h 1.2.6.3进再生塔压缩空气流量 900-1300 m3/h 1.3.设备概要 脱硫岗位标准设备一览表 序号 名 称 规格及型号 数量(台) 1 预冷塔循环液泵 EHG200-150-500D Q=340m3/h H=52m 2 附电机 Y280S-4-W N=75Kw n=1450rpm 2 脱硫液循环泵 EHG300-250-500B Q=1000m3/h H=65m 3 附电机 YKK450-4-W N=315kW(10kv) n=1500rpm 3 硫泡沫泵 SAJ65-40-200 Q=41m3/h H=53m 2 附电机 附电机:Y2-160M1-2W N=11Kw n=2930rpm 4 脱硫液放空槽自吸泵 SLZ50-32-160 Q=12.5m3/h H=32m 1 附电机 Y112M-2-W N=4Kw n=2950rpm 5 板框式压滤机 XM100/1000-300 过滤面积 100 m2 2 附电机 Y280S-4-W N=75Kw n=1450rpm 6 离心式压滤机 TL450X4—N 主电机功率45KW 副电机功率30KW 油泵电机功率 0.75KW 1 脱硫岗位非标准设备一览表 序号 名 称 规格及型号 数量(台) 1 预冷塔 DN4600 H=18500 单重:59.51t 1 2 脱硫塔 DN5500 H=30000 单重:120.165t 3 3 再生塔 DN3800 H=43550 单重:86.725t 2 4 事故槽 DN7500 H=11500 1 5 脱硫液放空槽 DN1400 L=4500 VN=6 m3 1 6 反应槽 DN3600 L=13000 VN=125 m3 2 7 脱硫液液封槽 DN2000 H =5300 3 8 水封槽 DN600 H =4000 2 9 氨水冷却器 FN30m2 单重:1.295t 1 10 预冷循环液冷却器 FN180m2 单重:6800kg 1 11 泡沫槽 DN3400 H=4200 VN=30 m3 附摆线针轮减速机 XLBD-9 电机:YB160M-4 2 12 空气储气槽 最高工作压力1.0Mpa VN=10m3 1 2.岗位操作 2.1正常操作 2.1.1经常检查系统各温度、压力、流量、液位是否符合要求。 2.1.2经常检查煤气管道各排液管及水封槽是否畅通。 2.1.3经常检查机电设备运转情况、响声、振动、轴承及电机温度等。 2.1.4经常检查各自控阀门的工作情况。 2.1.5经常检查机械设备的润滑点,按规定加润滑油。 2.1.6经常检查再生塔空气量,根据硫泡沫溢流情况适时调节。 2.1.7根据溶液组成变化,及时调整催化剂补充量。 2.1.8经常检查设备、管道、阀门有无破裂、吸气、漏液现象。 2.1.9每班搞一次设备及环境卫生。 2.1.10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向值班班长和车间汇报。 2.1.11备用设备必须按时盘车并记录。 2.1.12经常检查煤气管道水封水流情况。 2.1.13定期清扫煤气管道水封,脱硫塔后煤气管道捕雾器液封。 2.1.14定期冲洗再生器到泡沫槽的泡沫管道。 2.1.15每天定时对压缩空气系统进行排污。 2.2开工操作 2.2.1 认真做好开工前的准备工作。 2.2.1.1通知电工检查电器设备是否完好。 2.2.1.2通知仪表工认真检查所有测量和控制仪表是否灵敏可靠。 2.2.1.3认真检查设备、管道是否完好,阀门开关是否灵活、正确、各处液位是否符合要求、运转设备是否缺润滑油等。 2.2.1.4配合维修工认真检查各机械及附属设备是否完好。 2.2.1.5通知空压站准备送压缩空气。 2.2.2先用蒸汽置换各塔内空气,然后用煤气置换塔内蒸汽(若短时间停产,塔内无空气,可省去置换操作),按规程操作,顺序投入预冷塔和三台脱硫塔,使煤气顺利过塔。 2.2.3按规程启动预冷循环液泵,并调节压力、流量符合技术规定。 2.2.4 启动预冷循环液冷却器,并调节温度符合技术规定。 2.2.5 按规程启动脱硫循环泵,并调节压力、流量符合技术规定。在投入脱硫溶液循环时,若反应槽液量不足,可抽取事故槽溶液补充,直到溶液经再生塔、脱硫塔返回反应槽。 2.2.6 在投入压缩空气前反应槽应保持较低液位,防止空气占位发生溢槽。 2.2.7 通知空压站送压缩空气,缓慢打开压缩空气阀门,使压缩空气和溶液并流入再生塔,并密切观察反应槽液位。 2.2.8 调节压缩空气量和脱硫液流量、温度符合技术规定。 2.2.9 取样分析溶液组成,并根据分析结果,适量补充催化剂,使溶液组成符合技术规定。 2.2.10 观察再生塔浮选泡沫情况,及时开通泡沫管引泡沫入泡沫槽。 2.3停工操作 2.3.1做好停工准备及联系工作,得到允许后,方可停工。 2.3.2先停煤气系统,按规程依次停脱硫塔、预冷塔,煤气走旁通。 2.3.3继续维持溶液再生和溶液循环一段时间,待脱硫溶液中硫浮选干净后,停压缩空气,停循环泵。 2.3.4停压缩空气前应事先通知空压站做好准备。 2.3.5停产后对各设备、管道进行仔细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3.6若要进塔检修,用蒸汽进行清扫,待安全检测合格后,方可入塔。 2.4硫压滤系统 2.4.1正常操作 2.4.1.1经常检查系统各温度、压力、流量、液位是否符合要求。 2.4.1.2经常检查泡沫槽搅拌器工作情况,及泡沫槽接受泡沫情况。 2.4.1.3经常检查机电设备运转情况、响声、振动、轴承及电机温度等。 2.4.1.4经常检查机械设备的润滑点,按规定加润滑油。 2.4.1.5经常检查加热系统疏水器工作状态是否正常,防止系统积水降温。 2.4.1.6每班搞一次设备及环境卫生。 2.4.1.7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向班长和调度汇报。 2.4.2开工操作 2.4.2.1确认入工段中压蒸汽压力≥0.5MPa。 2.4.2.2当泡沫槽开始接泡沫时启动搅拌器。 2.4.2.3当泡沫槽A浆液满槽后,改由槽B接收泡沫。 2.4.2.4根据泡沫槽泡沫液位开启泡沫泵和压滤机。 2.4.3板框式压滤机操作 2.4.3.1确认各运转部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品牌综合 > 行业标准/行业规范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