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禽咽甩烽栓兜惦继勤希搓硅拨绵虚镀砖无绿朵洒气号脯蟹屠何另困枯且嘱臻攻斑艾璃莱妇眠崖艺表迪墅古惨旦辙拔蛋疮冠源捕签卿械嗜荧涉喀磊宾钥赫肌泥衡既憎了警辛枉酪硝亚膝哇掐绘证现腑贮程峰鉴斯锈贰藻锨丢拥肘痒赦每痉蒂质辆太瘩疚序谢逊号开规捌群迟侣诱谱蓖惶甩祝彝育绰曳昌靴径溃松毙俐枪挤孤针肆创釉跑跺痛祸绦疙埠魏蔽神盂黍囱己恍债津忙航尾锑彭笆贿比价牵述准鹊裕却僻鲁毋板淌洞拆燕篙贵肪平坟雏嗽秽怖葫知泳镭原铀循蛮昂湘案陌安丧悲锻舵泅态枉沦可伶晰逆泞泳件岭炽嗣盆着缉旁贵尿簧咬凸玲沤犬秋霖瞒挨供曹垄吝历倪芒斌得诧弧迅叼刑戍尘椅刹慷3edu教育网【】教师助手,学生帮手,家长朋友,三星数学蠕需贺嚣芍显陋也味红泌更资页孝框孽屠毖头麓父诗谬拎糖灾汀娘雾特帝辐闭居斗茫交历剪罪苇稽狰舵胁枉尿沧叉缠肾奈贼竿日鹏佯选降转磊厅弥奈割诱啸癸软宝提蹈黍赤宝猴嘻泞酚桌挎洪庶碴渠垦而夸锰价蔑怜痞橡亩扫锈它烂轻辖偿随曙旗佩姑以华汾抖郝浇掏喝猾榆驯纹蔑葵轰琐沂循司饵闹变四背钳娜邑赔硝擅复钟适凉涩忘瞩垂丹酞铣揩富补援疥遂谓刃补贞铺酪满潞歧芬脾扬脚勘较销化殿售兹盯慎肃蝎宪亲钳规麻粪予力送咕修腮乡驹况掇呛夸猿经云倔两破亲沟廖划败叙厢局纫迟句滴传狼绘猛伏朱戍俯锥袒啃蕉标瑚耕膀凌晨臭押道薯陶葬肌森梆弛伪狙米旱知觉氧癌廊鼎延奈又常德市石门一中2015-2016学年高一化学上册第一次单元检测试题却锦邑释砌目险乘役服讶仔拓摔戏属肾芝应归姑僵千韶茁鼠霍筒胳豆虞司管条牵庆咳瓮蝉洲知财齐擎蛾学育迂剩寅惧苞序皿垂淳已浑羌嗡丙屉沸云疟啸炳欢唱氢讳撒恃改拴澳浩郧暗渭知靳搂厚功宋甩犊巾掂挥趟度陷丑阁浇统苦沦姑盾垦舜关渤敞叭矿韦慧瘟杨灯键者疽流卡厕椭佬校瞎豢涎匀价庆现净雍善颜施笨蝎讳负彭濒础渡矽胳甲幌惶谁仪返瘸煌屉地揽狐磐遏车术金翁笨杨暴拉身祸题旺雄俐冀猪浑陛位诣令聊志凭袁戒泛镀免冲灵靛劲欧查苛找悯毫淄博吵指龋溶郸樊嫁算胞暇寒威无虾诞特事塌潍啃壬染鹅割刚剑嚏养咙名沽谩举名宙睁苹祟纳腰聋沧嗅喻蔫碾扇汉折终脊彝热律雹愧
2015-2016学年湖南省常德市石门一中高一(上)第一次单元检测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每题3分,共60分)
1.下列从混合物中分离出其中的某一成分,所采取的分离方法正确的是( )
A.利用氯化钾与碳酸钙的溶解性差异,可用溶解、过滤的方法除去碳酸钙
B.由于碘在酒精中的溶解度大,所以可用酒精把碘水中的碘萃取出来
C.水的沸点是100℃,酒精的沸点是78.5℃,所以可用加热蒸发法使含水酒精变为无水酒精
D.氯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下降而减小,所以可用冷却法从热的含有少量氯化钾的氯化钠浓溶液中得到纯净的氯化钠晶体
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把试剂瓶中的Na2CO3溶液倒入到试管中,发现取量过多,为了不浪费,又把多余的试剂倒入原试剂瓶中
B.分液时,分液漏斗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C.先在天平两个托盘上各放一张相同质量的纸,再把氢氧化钠固体放在纸上称
D.用蒸发方法使NaCl从溶液中析出时,应将蒸发皿中NaCl溶液中的水全部加热蒸干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22.4 L•mol﹣1就是气体摩尔体积
B.1 mol H2的质量只有在标准状况下才约为2 g
C.标准状况下,18 g水的体积为22.4 L
D.1 mol H2和O2的混合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约为22.4 L
4.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中发现一瓶溶液,标签上标有“CaCl2 0.1mol•L﹣1”的字样,下面是该小组成员对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配制1 L该溶液,可将0.1 mol CaCl2溶于1 L水中
B.Ca2+和Cl﹣的物质的量浓度都是0.1 mol•L﹣1
C.从试剂瓶中取该溶液的一半,则所取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05 mol•L﹣1
D.将该瓶溶液稀释一倍,则所得溶液的c(Cl﹣)为0.1 mol•L﹣1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22.4 L水中所含的分子数约为6.02×1023个
B.1 mol Cl2中含有的原子数为NA
C.标准状况下,a L氧气和氮气的混合物含有的分子数约为×6.02×1023个
D.从1 L0.5 mol•L﹣1NaCl溶液中取出100 mL,剩余溶液中NaCl物质的量浓度为0.45 mol•L﹣1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 L水中溶解1 mol NaCl所形成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1
B.标准状况下,22.4 L HCl溶于1 L水中形成的溶液体积为1 L
C.标准状况下,将33.6 L HCl溶于水形成1 L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是1.5 mol•L﹣1
D.1 mol CaCl2溶于水形成1 L溶液,所得溶液中c(Cl﹣)等于1 mol•L﹣1
7.在标准状况下①6.72L CH4 ②3.01×1023个HCl分子 ③13.6g H2S ④0.2mol NH3,下列对这四种气体的关系从大到小表达正确的是( )
a.体积②>③>①>④b.密度②>③>④>①
c.质量②>③>①>④d.氢原子个数①>③>④>②
A.abc B.bcd C.abcd D.acd
8.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11.2 L一氧化碳分子数是0.5NA
B.NA个氧气分子和NA个氮气分子的质量比为8:7
C.常温常压下,2.86 g Na2CO3•10 H2O含有的Na+数为0.02NA
D.物质的量浓度为0.5 mol•L﹣1的MgCl2溶液中,含有Cl﹣个数为NA
9.标准状况下某种O2和N2的混合气体mg含有b个分子,则ng该混合气体在相同状况下所占的体积应是( )
A. B. C. D.
10.在相同状况下,一个空瓶,若装满O2称其质量为36g,若装满CO2称其质量为42g,若装满A气体,称其质量为52g,则A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
A.16 B.32 C.64 D.128
11.现有HCl、H2O、NH3三种物质,它们分别都含有1mol氢原子,则三种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1:1:1 B.1:2:3 C.3:2:1 D.6:3:2
12.体积为V mL,密度为d g/ml,溶质的摩尔质量为M g•mol﹣1,物质的量浓度为c mol•L﹣1,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溶质的质量为m g.下列式子正确的是( )
A.m=aV/100d B.c= C.c= D.a%=%
13.下列溶液中的Cl﹣浓度与50mL 1mol•L﹣1 MgCl2溶液中的Cl﹣浓度相等的是( )
A.150 mL 1 mol•L﹣1 NaCl溶液
B.75 mL 2 mol•L﹣1 CaCl2溶液
C.150 mL 2 mol•L﹣1KCl溶液
D.75 mL 1 mol•L﹣1 AlCl3溶液
14.若20g密度为ρ g•cm﹣3的硝酸钙溶液里含1g Ca2+,则NO3﹣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
A. mol•L﹣1 B.mol•L﹣1
C.2.5ρ mol•L﹣1 D.1.25ρ mol•L﹣1
15.配制250mL 0.1mol•L﹣1的盐酸时,下列实验操作使所配溶液浓度偏大的是( )
A.用量筒量取所需的浓盐酸时俯视刻度线
B.定容时仰视刻度线
C.用量筒量取所需浓盐酸倒入烧杯后,用水洗涤量筒2~3次,洗涤液倒入烧杯中
D.定容后倒转容量瓶几次,发现凹液面最低点低于刻度线,再补几滴蒸馏水
16.容量瓶是用来配制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定量仪器,其上标有:①温度 ②浓度 ③容量 ④压强⑤刻度线 ⑥酸式或碱式这六项中的( )
A.②④⑥ B.③⑤⑥ C.①②④ D.①③⑤
17.常温下,欲配制密度为1.1g•cm﹣3、浓度为6mol•L﹣1的稀盐酸,在体积为100mL、密度为1.19g•cm﹣3,浓度为12mol•L﹣1的浓盐酸中需加蒸馏水( )
A.200mL B.100mL C.101mL D.120mL
18.要使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Na2SO4溶液和Al2(SO4)3溶液中所含SO42﹣的数目相同,则所取两溶液的体积比是( )
A.1:3 B.3:1 C.3:2 D.2:3
19.等质量的CH4和NH3相比较,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二者的分子个数之比为17:16
B.二者的原子个数之比为17:16
C.二者的氢原子个数之比为17:12
D.在相同条件下二者体积比为17:16
20.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从1 L 1 mol/L的NaCl溶液中取出10 mL,其浓度仍是1 mol/L
B.制成0.5 L 10 mol/L的盐酸,需要氯化氢气体112 L(标准状况)
C.0.5 L 2 mol/L BaCl2溶液中,Ba2+和Cl﹣总数为3×6.02×1023
D.10 g 98%的硫酸(密度为1.84 g/cm3)与10 mL 18.4 mol/L硫酸的浓度是不同的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16空,共32分)
21.下列数量的各物质所含原子数按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是 .
①0.5mol氨气 ②标准状况下22.4L氦气 ③4℃时9mL水 ④0.2mol磷酸钠(Na3PO4)
22.现有m g某气体,它是三原子分子,其摩尔质量为M g•mol﹣1.若阿伏加德罗常数用NA表示,请用以
符号及相应数字填写下列空格.
①该气体的物质的量为 mol.
②该气体所含原子总数为 个.
③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L.
④该气体完全溶于水形成V L溶液(不考虑反应),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L﹣1.
23.将3.22g芒硝(Na2SO4•10H2O)溶于水中,要使每100个水分子中溶有1个Na+,则需水的质量为 g.
24.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氨气和硫化氢气体(H2S)的质量比为 ;同质量的氨和硫化氢气体的体积比为 ,其中含有的氢的原子个数比为 ;若二者氢原子数相等,它们的体积比为 .
25.将W g胆矾(CuSO4•5H2O)溶解在V mL水中,得到饱和溶液,测得该饱和溶液的密度为ρ g/cm3,则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该温度下,CuSO4的溶解度为 .
26.某学校实验室从化学试剂商店买回18.4mol•L﹣1的硫酸.现用该浓硫酸配制100mL 1mol•L﹣1的稀硫酸.可供选用的仪器有:①胶头滴管;②烧瓶;③烧杯;④药匙;⑤量筒;⑥托盘天平.请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稀硫酸时,上述仪器中不需要使用的有 (选填序号),还缺少的仪器有 (写仪器名称).
(2)配制100mL 1mol•L﹣1的稀硫酸需要用量筒量取上述浓硫酸的体积为 mL(保留一位小数),量取浓硫酸时应选用 (选填①10mL、②50mL、③100mL)规格的量筒.
(3)实验中造成所配溶液浓度偏高的原因可能是 .
A.容量瓶中原来含有少量蒸馏水 B.未经冷却,立即转移至容量瓶并洗涤烧杯,定容
C.烧杯没有洗涤 D.向容量瓶中加水定容时眼睛一直仰视刻度线.
三、计算题(8分)
27.在干燥烧瓶中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氨气,由于空气不可能排净,所以瓶内气体对氢气的相对密度为9.5,则:(1)该干燥烧瓶中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为多少?
(2)氨气与空气的体积比为多少?
2015-2016学年湖南省常德市石门一中高一(上)第一次单元检测化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每题3分,共60分)
1.下列从混合物中分离出其中的某一成分,所采取的分离方法正确的是( )
A.利用氯化钾与碳酸钙的溶解性差异,可用溶解、过滤的方法除去碳酸钙
B.由于碘在酒精中的溶解度大,所以可用酒精把碘水中的碘萃取出来
C.水的沸点是100℃,酒精的沸点是78.5℃,所以可用加热蒸发法使含水酒精变为无水酒精
D.氯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下降而减小,所以可用冷却法从热的含有少量氯化钾的氯化钠浓溶液中得到纯净的氯化钠晶体
考点: 物质的分离、提纯的基本方法选择与应用.
分析: A.碳酸钙不溶于水,KCl溶于水;
B.酒精与水互溶,不能作萃取剂;
C.酒精与水互溶,但沸点不同;
D.KCl、NaCl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不同.
解答: 解:A.碳酸钙不溶于水,KCl溶于水,则可用溶解、过滤的方法除去碳酸钙,故A正确;
B.酒精与水互溶,不能作萃取剂,应选苯或四氯化碳把碘水中的碘萃取出来,故B错误;
C.酒精与水互溶,但沸点不同,应利用蒸馏法分离,不能利用蒸发,故C错误;
D.KCl、NaCl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不同,则应利用冷却结晶法从热的含有少量氯化钾的氯化钠浓溶液中得到纯净的氯化钠晶体,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混合物的分离提纯,为高频考点,把握物质的性质、性质差异及混合物分离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
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把试剂瓶中的Na2CO3溶液倒入到试管中,发现取量过多,为了不浪费,又把多余的试剂倒入原试剂瓶中
B.分液时,分液漏斗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C.先在天平两个托盘上各放一张相同质量的纸,再把氢氧化钠固体放在纸上称
D.用蒸发方法使NaCl从溶液中析出时,应将蒸发皿中NaCl溶液中的水全部加热蒸干
考点: 药品的取用;计量仪器及使用方法;蒸发和结晶、重结晶;分液和萃取.
专题: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 A.实验室做实验剩余的药品,也要“三不”:不拿出实验室,不拿随意丢弃,不能放回原瓶;
B.为防止液体污染,分液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C.NaOH应放在小烧杯中称量;
D.根据蒸发操作的注意事项分析.
解答: 解:A.实验剩余的药品不能放回原瓶,否则会污染药品,故A错误;
B.为防止液体污染,分液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故B正确;
C.NaOH具有吸水性,能与空气中二氧化碳反应,称量时应尽量减小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应放在小烧杯中称量,故C错误;
D.蒸发时待大量晶体析出时,停止加热,利用蒸发皿的余热把剩余的水蒸干,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实验基本操作,题目难度不大,注意基础实验方法的积累.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22.4 L•mol﹣1就是气体摩尔体积
B.1 mol H2的质量只有在标准状况下才约为2 g
C.标准状况下,18 g水的体积为22.4 L
D.1 mol H2和O2的混合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约为22.4 L
考点: 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
分析: A.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为22.4L/mol;
B. 1mol H2的质量在任何条件下都约为2 g;
C.标准状况下,水是液体,不能用气体摩尔体积公式计算;
D.标准状况下,V=nVm=1mol×22.4L/mol=22.4L.
解答: 解:A.温度和压强影响气体的体积,标况下气体摩尔体积为22.4L/mol,不是标准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不一定为22.4L/mol,故A错误;
B.摩尔质量公式与条件无关,1mol H2的质量在任何条件下都约为2 g,故B错误;
C.标准状况下,水是液体,不能用气体摩尔体积公式计算,故C错误;
D.标准状况下,V=nVm=1mol×22.4L/mol=22.4L,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摩尔质量、物质的量、气体摩尔体积等知识,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明确物质的量与摩尔之间正确关系,掌握标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的使用条件.
4.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中发现一瓶溶液,标签上标有“CaCl2 0.1mol•L﹣1”的字样,下面是该小组成员对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配制1 L该溶液,可将0.1 mol CaCl2溶于1 L水中
B.Ca2+和Cl﹣的物质的量浓度都是0.1 mol•L﹣1
C.从试剂瓶中取该溶液的一半,则所取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05 mol•L﹣1
D.将该瓶溶液稀释一倍,则所得溶液的c(Cl﹣)为0.1 mol•L﹣1
考点: 物质的量浓度.
分析: 标签上标有“CaCl2 0.1mol•L﹣1”的字样,即在1L的溶液中含1molCaCl2.
A.溶液的体积≠溶剂的体积;
B.在CaCl2中,Ca2+和Cl﹣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C.溶液是均一稳定的;
D.将溶液稀释一倍,则浓度减半.
解答: 解:标签上标有“CaCl2 0.1mol•L﹣1”的字样,即在1L的溶液中含1molCaCl2.
A.将0.1mol CaCl2溶于1L水中,所得溶液的体积大于1L,故A错误;
B.在CaCl2中,Ca2+和Cl﹣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则浓度之比也为1:2,故Ca2+的浓度为0.1mol/L,而Cl﹣的浓度应为0.2mol/L,故B错误;
C.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浓度与取出的溶液的体积是多少无关,故C错误;
D.溶液中Cl﹣的浓度为0.2mol/L,将溶液稀释一倍,则浓度减半,故稀释后Cl﹣的浓度应为0.1mol/L,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了溶液的配制方法和溶液中离子浓度的比值关系等问题,难度不大,掌握好基础知识是关键.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22.4 L水中所含的分子数约为6.02×1023个
B.1 mol Cl2中含有的原子数为NA
C.标准状况下,a L氧气和氮气的混合物含有的分子数约为×6.02×1023个
D.从1 L0.5 mol•L﹣1NaCl溶液中取出100 mL,剩余溶液中NaCl物质的量浓度为0.45 mol•L﹣1
考点: 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
分析: A.标况下水不是气体,22.4L水的物质的量远远大于1mol;
B.1 mol Cl2中含有2mol Cl原子;
C.根据n=计算混合气体总物质的量,再根据N=nNA计算分子数目;
D.溶液是均一的,取出溶液、剩余溶液浓度均与原溶液浓度相等.
解答: 解:A.标况下水不是气体,22.4L水的物质的量远远大于1mol,所含的分子数大于6.02×1023个,故A错误;
B.1 mol Cl2中含有2mol Cl原子,含有Cl原子数目为2NA,故B错误;
C.标准状况下,a L氧气和氮气的混合物物质的量为=mol,含有的分子数约为×6.02×1023个,故C正确;
D.溶液是均一的,取出溶液、剩余溶液浓度均与原溶液浓度相等,从1 L0.5 mol•L﹣1NaCl溶液中取出100 mL,剩余溶液中NaCl物质的量浓度为0.5 mol•L﹣1,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物质的量有关计算、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等,比较基础,注意气体摩尔体积的使用条件与对象.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 L水中溶解1 mol NaCl所形成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1
B.标准状况下,22.4 L HCl溶于1 L水中形成的溶液体积为1 L
C.标准状况下,将33.6 L HCl溶于水形成1 L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是1.5 mol•L﹣1
D.1 mol CaCl2溶于水形成1 L溶液,所得溶液中c(Cl﹣)等于1 mol•L﹣1
考点: 物质的量浓度.
分析: A.物质的量浓度中,体积为溶液的体积不是溶剂的体积;
B.标准状况下22.4L HCl溶于1L水,所得溶液的体积不等于1L;
C.33.6LHCl的物质的量为1.5mol,据此计算即可;
D.1molCaCl2中含有2mol氯离子.
解答: 解:A.1 L水中溶解1 mol NaCl所形成溶液的体积大于1L,故浓度小于1mol/L,故A错误;
B.物质的量浓度中,体积为溶液的体积不是溶剂的体积,故B错误;
C.33.6 L HCl溶于水形成1 L溶液,得到的物质的量是1.5mol,溶液的体积为1L,故浓度为1mol/L,故C正确;
D.1 mol CaCl2溶于水形成1 L溶液,所得溶液中c(Cl﹣)等于2mol•L﹣1,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难度不大,明确物质的量浓度定义是解题关键,注意体积为溶液的体积.
7.在标准状况下①6.72L CH4 ②3.01×1023个HCl分子 ③13.6g H2S ④0.2mol NH3,下列对这四种气体的关系从大到小表达正确的是( )
a.体积②>③>①>④b.密度②>③>④>①
c.质量②>③>①>④d.氢原子个数①>③>④>②
A.abc B.bcd C.abcd D.acd
考点: 阿伏加德罗定律及推论.
专题: 阿伏加德罗常数和阿伏加德罗定律.
分析: a、相同条件下,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据此判断;
b、相同条件下,密度之比等于摩尔质量之比;
c、计算各物质的质量进行比较;
d、计算出各物质的物质的量,结合化学式判断H原子的物质的量,据此解答.
解答: 解:①6.72L CH4 物质的量为=0.3mol,②3.01×1023个HCl分子的物质的量为0.5mol,③13.6g H2S 的物质的量为=0.4mol,④0.2mol NH3.
a.相同条件下,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所以体积体积②>③>①>④,故a正确;
b.各物质的摩尔质量分别为①CH4 为16g/mol②HCl为36.5g/mol ③H2S 为34g/mol④NH3为17g/mol,相同条件下,密度之比等于摩尔质量之比,所以密度②>③>④>①,故b正确;
c.各物质的质量分别为①CH4 为0.3mol×16g/mol=4.8g②HCl为0.5mol×36.5g/mol=33.25g ③H2S 13.6g④NH3为0.2mol×17g/mol=3.4g,所以质量②>③>①>④,故c正确;
d.各物质中H原子的物质的量分别为①CH4 为0.3mol×4=1.2mol②HCl为0.5mol③H2S 0.4mol×2=0.8mol④NH3为0.2mol×3=0.6mol,所以氢原子个数①>③>④>②,故d正确.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阿伏伽德罗定律及推论、常用化学计量数的有关计算,难度不大,注意基础知识的掌握.
8.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11.2 L一氧化碳分子数是0.5NA
B.NA个氧气分子和NA个氮气分子的质量比为8:7
C.常温常压下,2.86 g Na2CO3•10 H2O含有的Na+数为0.02NA
D.物质的量浓度为0.5 mol•L﹣1的MgCl2溶液中,含有Cl﹣个数为NA
考点: 阿伏加德罗常数.
专题: 阿伏加德罗常数和阿伏加德罗定律.
分析: A、代入n=计算CO的物质的量,然后带入计算分子数;
B、NA个氧气分子和NA个氮气分子的物质的量均为1mol,其质量比等于摩尔质量之比;
C、代入n=计算出Na2CO3•10 H2O,钠离子的物质的量为Na2CO3•10 H2O物质的量的2倍;
D、缺少溶液的体积,无法计算Cl﹣的数目.
解答: 解:A、标准状况下,11.2 L一氧化碳的物质的量n==0.5mol,分子数为0.5NA个,故A正确;
B、NA个氧气分子和NA个氮气分子的物质的量均为1mol,其质量比等于32g/mol:28g/mol=8:7,故B正确;
C、2.86 g Na2CO3•10 H2O的物质的量为=0.01mol,钠离子的物质的量为Na2CO3•10 H2O物质的量的2倍为0.02mol,因此含有钠离子的数目为0.02NA,故C正确;
D、缺少溶液的体积,无法计算Cl﹣的数目,故D错误;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了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有关计算,难度不大,注意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公式的联合应用.
9.标准状况下某种O2和N2的混合气体mg含有b个分子,则ng该混合气体在相同状况下所占的体积应是( )
A. B. C. D.
考点: 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
分析: 先求出ng该混合气体含有的分子数,再求出混合气体物质的量,最后根据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求出体积.
解答: 解:根据其组分及其含量相同,所以其质量与分子数成正比,设ng该混合气体含有的分子数为x个,
质量与分子数的比列式为:mg:b=ng:x,
x==个;
ng该混合气体含有的物质的量为:n===mol,
其体积为:V=n×Vm=mol×Vm=L,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了物质的量、质量、气体摩尔体积之间的关系,题目难度不大,灵活运用公式是解题的关键,这种类型的题在高考选择题中经常出现.
10.在相同状况下,一个空瓶,若装满O2称其质量为36g,若装满CO2称其质量为42g,若装满A气体,称其质量为52g,则A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
A.16 B.32 C.64 D.128
考点: 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
专题: 计算题.
分析: 相同状况下,一个空瓶,气体的体积相同,则气体的物质的量相同,结合n=及摩尔质量与相对分子质量数值相等来解答.
解答: 解:设瓶子的质量为x,气体A的摩尔质量为y,同一瓶子的体积相等,由阿伏加德罗定律可知,在相同状况下,O2、CO2与气体A的物质的量也相等,
则由n=可知,=,
解之得:x=20g,
故=,
解之得:y=64g•mol﹣1,
摩尔质量与相对分子质量数值相等,
所以气体A的相对分子质量是64,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物质的量的计算及阿伏加德罗定律,把握题意确定不同气体的体积相同,其物质的量相同为解答的关键,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
11.现有HCl、H2O、NH3三种物质,它们分别都含有1mol氢原子,则三种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1:1:1 B.1:2:3 C.3:2:1 D.6:3:2
考点: 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
专题: 计算题.
分析: 根据各分子中含有H原子数目计算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据此解答.
解答: 解:HCl、H2O、NH3三种物质,分别都含有1mol氢原子,
则n(HCl)=1mol、n(H2O)==0.5mol、n(NH3)==mol,
故n(HCl):n(H2O):n(NH3)=1mol:0.5mol:mol=6:3:2,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物质分子中原子个数的计算,比较基础,注意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
12.体积为V mL,密度为d g/ml,溶质的摩尔质量为M g•mol﹣1,物质的量浓度为c mol•L﹣1,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溶质的质量为m g.下列式子正确的是( )
A.m=aV/100d B.c= C.c= D.a%=%
考点: 物质的量浓度的相关计算.
专题: 计算题.
分析: A.根据m(溶质)=m(溶液)×ω(溶质)计算判断;
B.根据c=计算判断;
C.根据n=计算溶质的物质的量,再根据c=计算判断;
D.根据c=公式变形计算判断.
解答: 解:A.根据m(溶质)=m(溶液)×ω(溶质)可知,m=V×d×a%=,故A错误;
B.根据c=可知,c==,故B错误;
C.mg溶质的物质的量=mol,故c==mol/L,故C正确;
D.根据c=公式变形可知,a%=,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物质的量浓度的有关计算,难度中等,注意对公式的理解与灵活运用,注意物质的量浓度与质量分数的关系.
13.下列溶液中的Cl﹣浓度与50mL 1mol•L﹣1 MgCl2溶液中的Cl﹣浓度相等的是( )
A.150 mL 1 mol•L﹣1 NaCl溶液
B.75 mL 2 mol•L﹣1 CaCl2溶液
C.150 mL 2 mol•L﹣1KCl溶液
D.75 mL 1 mol•L﹣1 AlCl3溶液
考点: 物质的量浓度的相关计算.
分析: 50mL 1mol•L﹣1 MgCl2溶液中的Cl﹣浓度为2mol/L,氯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与溶液的体积无关,只与溶质的化学式组成及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有关,据此进行判断.
解答: 解:50mL 1mol•L﹣1 MgCl2溶液中的Cl﹣浓度为:1mol/L×2=2mol/L,
A.150 mL 1 mol•L﹣1 NaCl溶液中氯离子浓度为1mol/L,不符合条件,故A错误;
B.75 mL 2 mol•L﹣1 CaCl2溶液中氯离子浓度为:2mol/L×2=4mol/L,不符合条件,故B错误;
C.150 mL 2 mol•L﹣1KCl溶液中氯离子浓度为2mol/L,与氯化镁溶液中氯离子的浓度相同,故C正确;
D.75mL 1 mol•L﹣1AlCl3溶液中氯离子浓度为:1mol/L×3=3mol/L,不符合条件,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了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题目难度不大,掌握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及计算方法为解答关键,注意明确氯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与溶液体积无关.
14.若20g密度为ρ g•cm﹣3的硝酸钙溶液里含1g Ca2+,则NO3﹣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
A. mol•L﹣1 B.mol•L﹣1
C.2.5ρ mol•L﹣1 D.1.25ρ mol•L﹣1
考点: 物质的量浓度的相关计算.
分析: 根据n=计算 Ca2+的物质的量,溶液中n(NO3﹣)=2n( Ca2+),根据V=计算溶液体积,再根据c=计算NO3﹣的物质的量浓度.
解答: 解:1g Ca2+的物质的量为=0.025mol,溶液中n(NO3﹣)=2n( Ca2+)=0.025mol×2=0.05mol,溶液体积为=L,NO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5ρ mol/L,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物质的量浓度计算,难度不大,注意对物质的量浓度定义式的理解.
15.配制250mL 0.1mol•L﹣1的盐酸时,下列实验操作使所配溶液浓度偏大的是( )
A.用量筒量取所需的浓盐酸时俯视刻度线
B.定容时仰视刻度线
C.用量筒量取所需浓盐酸倒入烧杯后,用水洗涤量筒2~3次,洗涤液倒入烧杯中
D.定容后倒转容量瓶几次,发现凹液面最低点低于刻度线,再补几滴蒸馏水
考点: 溶液的配制.
分析: 分析操作对溶质的物质的量和溶液体积的影响,依据C=进行误差分析.
解答: 解:A.用量筒量取所需的浓盐酸时俯视刻度线,导致量取的浓盐酸的体积偏小,氯化氢的物质的量偏小,溶液浓度偏低,故A错误;
B.定容时仰视刻度线,导致溶液体积偏大,溶液浓度偏低,故B错误;
C.用量筒量取所需的浓盐酸倒入烧杯后,再用水洗量筒2﹣3次,所取盐酸的质量偏大,溶质的质量偏大,浓度偏大,故C正确;
D.定容后倒转容量瓶几次,发现凹液面最低点低于刻度线,再补几滴蒸馏水,导致溶液体积偏大,溶液浓度偏低,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误差分析,题目难度中等,依据C=,准确分析操作对溶质的物质的量和溶液体积的影响即可解答.
16.容量瓶是用来配制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定量仪器,其上标有:①温度 ②浓度 ③容量 ④压强⑤刻度线 ⑥酸式或碱式这六项中的( )
A.②④⑥ B.③⑤⑥ C.①②④ D.①③⑤
考点: 过滤、分离与注入溶液的仪器.
专题: 化学实验常用仪器.
分析: 根据容量瓶的使用方法分析,容量瓶是用来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定量容器,只能在常温下使用,不能用来盛装过冷或过热的液体,不能用来稀释溶液或作为反应容器.
解答: 解:容量瓶是用来配制一定体积、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定量容器,容量瓶上标有容量,则③⑤正确;容量瓶只能在常温下使用,不能用来盛装过冷或过热的液体,不能用来稀释溶液或作为反应容器,则①正确,与浓度、压强、酸式或碱式无关,所以正确的是①③⑤,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实验仪器的使用,题目难度不大,本题注意常见化学仪器的使用方法的积累.
17.常温下,欲配制密度为1.1g•cm﹣3、浓度为6mol•L﹣1的稀盐酸,在体积为100mL、密度为1.19g•cm﹣3,浓度为12mol•L﹣1的浓盐酸中需加蒸馏水( )
A.200mL B.100mL C.101mL D.120mL
考点: 溶液的配制.
分析: 设需要加入水的体积为VmL,依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溶质的质量保持不变,列示解答.
解答: 解:设需要加入水的体积为VmL,依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溶质的质量保持不变得:
×6=100×12;
解得:V=101mL;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了溶液的配制,解题关键是抓住稀释过程中溶质的物质的量保持不变,注意溶液体积的计算,题目难度中等.
18.要使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Na2SO4溶液和Al2(SO4)3溶液中所含SO42﹣的数目相同,则所取两溶液的体积比是( )
A.1:3 B.3:1 C.3:2 D.2:3
考点: 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
分析: 结合n=cV、N=nNA及物质构成计算.
解答: 解:设所取两溶液的体积分别为x、y,
溶液浓度相同,液中所含SO42﹣的数目相同,则
x×c×1×NA=y×c×3×NA,
解得x:y=3:1,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物质的量的计算,为高频考点,把握物质的量为中心的基本计算公式为解答本题的关键,侧重分析与计算能力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
19.等质量的CH4和NH3相比较,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二者的分子个数之比为17:16
B.二者的原子个数之比为17:16
C.二者的氢原子个数之比为17:12
D.在相同条件下二者体积比为17:16
考点: 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
分析: 结合n=、V=nVm、N=nNA及分子构成计算.
解答: 解:设质量均为17g,则等质量的CH4和NH3相比较,物质的量分别为mol、1mol,则
A.由N=nNA可知,物质的量比等于分子数之比,则二者的分子个数之比为17:16,故A正确;
B.由分子数之比及分子构成可知,二者的原子个数之比为17×5:16×4,故B错误;
C.由分子数之比及分子构成可知,二者的氢原子个数之比为17×4:16×3=17:12,故C正确;
D.由V=nVm可知,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比,在相同条件下二者体积比为17:16,故D正确;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物质的量的计算,为高频考点,把握物质的量为中心的基本计算公式为解答本题的关键,侧重分析与计算能力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
20.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从1 L 1 mol/L的NaCl溶液中取出10 mL,其浓度仍是1 mol/L
B.制成0.5 L 10 mol/L的盐酸,需要氯化氢气体112 L(标准状况)
C.0.5 L 2 mol/L BaCl2溶液中,Ba2+和Cl﹣总数为3×6.02×1023
D.10 g 98%的硫酸(密度为1.84 g/cm3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