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面向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人力资源开发策略探究-基于产教深度耦合视角.docx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3398897 上传时间:2024-07-04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91.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面向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人力资源开发策略探究-基于产教深度耦合视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面向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人力资源开发策略探究-基于产教深度耦合视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面向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人力资源开发策略探究-基于产教深度耦合视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面向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人力资源开发策略探究-基于产教深度耦合视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面向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人力资源开发策略探究-基于产教深度耦合视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面向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人力资源开发策略探究-基于产教深度耦合视角 【摘 要】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人力资源开发的新要求、新挑战,在深入剖析产教深度耦合的内涵及其动因基础上,从政府、高校、产业三个层面进一步提出了基于产教深度耦合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人力资源开发策略。【关键词】新兴产业 人力资源开发 产教融合 合作教育新近出台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强调要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进一步扩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充分发挥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于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引擎作用1。然而,战略性新兴产业人力资源开发

2、囿于体制、机制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使得产教合作育人不同程度地存在流于形式、缺乏深入的“两张皮”问题,所培养出学生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综合素质等还不能完全胜任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用人需求。因此,如何构建产教深度耦合新格局,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是当下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人力资源开发的迫切要求,对新时期全面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培养创新能力强的高素质科技人才,构建经济转型发展新动能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一、产教深度耦合的内涵耦合的概念最初源于物理学,之后逐步应用到系统工程、软件工程、社会科学等众多领域,其含义主要是指两个及以上的物体或质态,通过某种内在机制相互作用,进而产生一定

3、功用的联动现象。深度耦合的本质在于通过耦合机制、耦合方式等的改进与优化,不断生发出新的质性结构,从而进一步增强耦合体间的耦合效应。在知识社会中,大学作为知识生产的场所,从事着知识的生产和创造,并将知识产品运用到社会实践中去,没有应用,知识的价值将无法显现。为此,大学对人才培养更加强调要“学以致用”。正如英国学者杰勒德德兰迪(Gerard Delanty)所言,知识不应仅仅局限于智力活动,而是必须要进入生产过程,形成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原生动力2。由此可见,大学与产业界的内生联系决定了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离不开产业界的指导与支持,这对于培养战略性新兴产业所需科技人才尤为重要。因此,强化产教双方的深度耦

4、合,旨在通过合作机制、合作方式等的不断改进与优化,从而在整个合作教育过程中形成新的协同张力,充分发挥出场域效应、知识溢出效应、人才效应、竞争效应等,以承载和应对人力资源开发的新要求、新变化。二、产教深度耦合的动因分析总体而言,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人力资源开发,促使高校与产业界寻求深度耦合的动因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创新发展驱动的现实之需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于我国创新战略的有效实施至关重要,而能否面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培养出一大批创新型科技人才,是形成和拥有创新性核心技术并最终驱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前提。事实上,一些资深发达国家之所以能在国际竞争中始终保持优势地位,关键因素就是源于它们拥

5、有一批世界一流的企业,以及这些世界一流企业所拥有的超强科技创新与科研成果转化能力。因此,在创新发展驱动的大背景下,势必要求高校与战略性新兴产业通过深度融合去推动和引领科技创新发展。2.科技人才培养的本质要求尽管高校在面向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培养过程中,能够为学生提供较为系统的知识架构以及充足的知识储备,但这种纸面上的理论性知识还必须历经一定形式的应用和体悟,才能转化为适用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用人需求的实践性知识与技能。为此,高校理应与产业界深入开展合作教育,并有效借助战略性新兴产业及相关企业提供学习资源和学习平台,进一步拓宽学生科技创新视野,促进学生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及其综合素质的不断完善,进而实现

6、学生“所学”向业界“所用”的升化,充分体现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培养的根本诉求。3.组织自我完善的内在要求伴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深入发展,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资源、知识、技术、经济、文化等要素均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形变”3,传统意义上的封闭式企业已不复存在,现代企业更加重视在其发展过程中,通过与其它利益相关组织建立互补式的协作关系来推动自身的不断完善。因此,产教深度耦合不仅有利于高校更为准确地预判未来所需的学科专业,并利用校企合作成果推动学科专业建设,进一步提升学校办学质量;也有利于战略性新兴企业招聘自身所需的科技人才,并借助高校人才优势推进新产品研发,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三、产教深度耦合

7、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人力资源开发策略产教深入合作不仅需要高校与产业界的通力协作,也离开政府的大力引导与扶持。唯有三方共同致力于产教合作机制、合作方式等的不断改进与优化,才能推动产教双方实现深度耦合式的发展,从而形成战略性新兴产业人力资源开发的合力。1.政府层面:要充分发挥引导作用1.1,优化产教合作政策环境,建立合作保障机制。政府层面要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积极出台促进产教合作的各类政策法规,进一步优化产教合作政策环境,明确双方权利、职责,规范产教合作行为,着力解决目前组织相对松散、激励措施不到位、合作行为短期化等问题,积极为产教深入合作及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政策保障。1.2,建设产教协同创新

8、平台,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各级政府要围绕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推动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教深度融合的科技协同创新平台,通过产教深度合作,整合现有科技创新资源,汇聚众智众力,积极推动科技创新资源的高效利用,着力促进关键技术攻关和科技成果转化,实现科技创新价值最大化。1.3,采用多种形式激励机制,促进产教深度合作。政府职能部门要对产教融合型企业及其合作高校给予“金融+财政+土地+信用”的组合式激励,鼓励校企共建产业技术实验室、中试、工程化基地,大力支持创新成果和核心技术产业化4;同时,还要有针对性地将相关财税政策同建设产教融合实训基地、接收学生实习实训、接纳教师企业挂职等产教合作事项相挂钩

9、,鼓励校企双方将更多资源要素投入到产教深度合作之中。2.高校层面:要主动对接产业发展2.1,人才培养维度,高校要充分考量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用人规格需求,与产业界建立紧密协同的合作教育生态系统,构建布局合理、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产教融合网络,着力推进学科交叉、学科融合与新学科的产生,积极探索紧密对接产业链、创新链的学科专业体系,不断完善考试招生配套改革,加快高等职业学校分类招考,积极创新复合型、应用型科技人才培养模式。2.2,科技创新维度,高校要充分发挥自身人才、学科、科研等方面的资源优势,通过与战略性新兴企业共建大学科技园、技术开发研究院、产学研基地等途径,聚焦产业链创新、价值链创新、技术链创新

10、,积极开展关键性装备、高精尖零部件、新工艺、新产品的设计、研发,从而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新的竞争优势提供有力支撑。2.3,成果转化维度,高校要着力摆脱传统科技成果“学术价值”过于浓厚,束之高阁而无用武之地的尴尬境地,高度重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强调科技成果的市场领先性、工业化生产可行性、环境友好性等核心指标,充分体现科技成果的“市场价值”。此外,高校还要积极协同企业形成“需求+技术+应用”一体化的科技成果转化新机制、新模式,从而有效突破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的“堵点”,实现科技成果从需求到产品到市场的快速转化。3.产业层面:要强化重要主体作用3.1,重视发挥自身积聚效应。产业界要充分发挥自身市场感知、

11、经费投入等方面的优势,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目标,通过建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区域创新网络等多种途径,不断汇聚高校人才资源和智力资源,加大对高校科研设备的共享共用,进一步有效整合双方优势科技创新资源要素,为形塑产业整体竞争力创设有利条件。3.2,发挥骨干企业引领作用。产业界要鼓励有条件的战略性新兴骨干企业主动联合高校共同组建产教合作教育集团(联盟),尤其要重视发挥国有大型企业的示范引领效应,积极带动各类中小企业依法参与校企合作教育,为进一步做大做强战略性新兴产业人力资源开发,形成有力支撑。3.3,充分利用自身管理经营优势。战略性新兴企业要充分利用自身的管理经营优势,通过综合运用福利制度和多重

12、激励机制来加大对高质量科技人才的吸引力度,着力解决科技人才的后顾之忧,进一步激发科技人才群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有效促进企业自身价值与科技人才自我价值的双重实现。参考文献1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EB/OL.2 (英)杰勒德德兰迪.知识社会中的大学M.黄建如,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3 王干,薛怀国,吉丹如.面向新产业发展我国工程硕士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9(07):77-79.4 曹晔.关于新时代产教融合的几点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8(18):5-10.本文系江苏省研究生教育教学研究重点课题(JGZZ19_078)、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2021SJA1986)、江苏省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JGLX19_17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作者介绍】1.王干,扬州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2.韩杰,扬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3.宋宽,扬州大学研究生院,助理研究员,博士在读; 4.侯建华,扬州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 -全文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