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初中实心球教学三部曲 实心球作为中招体育考试项目之一,其本身枯燥无趣,再加上体育教材中也尚未对实心球的技术动作做出明确说明,学生除了投掷的姿势不正确外,腿部、腰部到手臂的发力往往不能连贯起来,所以投掷的成绩不够理想,给体育教师的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本人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分三步教学来解决这个问题,它们既相互独立又相互渗透,最终联为一体。一、初步掌握动作技术的学习阶段学习阶段的任务是学生必须对运动技能具有完整正确的概念,初步掌握动作技术时,应在直观上给学生一个完整正确的示范演练,从不同角度、方向进行示范,让学生看得清楚、看得起劲,给学生好印象,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通过对动作技术要领的讲解后,可
2、以从各个方位进行动作示范,同时结合主要环节进行讲解。此时必须强调:从拿球、握好球、做投掷准备到球出手,这个动作顺序一般情况是两脚前后开立,有力脚在前,出手时借助后面脚的蹬地,快速摆腰、挥臂、拨球出手。应特别强调这个摆腰及挥臂、拨球的前后协调性,因为这是掷球的关键。通过这样的示范讲解,初步留给学生一个完整的动作技术过程。在学生开始接触实心球之前,应多做专门性练习。例如:在准备活动时,特别是臂部,可以两人一组,进行压肩练习,也就是从熟悉球性开始。在学生拿球之前,教师必须强调安全纪律教育,然后进行单手侧面、双手正面向前抛球或正面向前滚球的练习,让学生感觉不同肌肉的用力情况,必要时还可以进行用实心球为
3、主的胯下滚球接力比赛。这样既让学生做好了准备活动又熟悉了球性,同时使教学增添了趣味性。有些上臂力量比较差的学生或个子小、身体单薄的学生,拿到球后,感到信心不足,甚至在做辅助练习的同时动作比较生硬,不协调,产生了畏惧心理。此时教师必须认真分析学生产生畏惧心理的原因,及时进行鼓励,“对症下药”,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同时对于学生紧张不协调的动作现象,要耐心指导,多从不同角度、各个环节进行正面分析,或重新示范动作技术,启发诱导学生,培养完成正确动作的用力感觉,使他们尽快熟悉动作的全过程。二、科学有效训练的掌握阶段掌握阶段是指学生已经掌握了正确的动作技术,通过科学有效的训练,达到了动作熟练、出手协调、牢固
4、掌握动作技术的关键阶段。动作要领的动力定型,在训练时应多从解剖学及运动力学观点上进行分析,明确动作技术的各个环节从时间上的相互联系变化,使学生明确动作的内在联系,以及每个练习手段的目的。在实际训练中,从学生拿球开始,教师应提醒学生握球是否正确,应重温动作要领,特别是站位后的预备姿势,上体稍后仰,两脚前后开立,后面的脚稍屈膝、两眼注视斜上方,这是保证球从最佳角度顺利出手的关键。这些重要环节应该特别耐心、生动地分析给学生听。讲解时,应从投掷性的鞭打动作原理上进行。实际上,原地正面头上双手投掷实心球就是身体相应环节表现出以大关节带动小关节的活动规律。因为,我们做投掷实心球的鞭打动作之前,手和上体躯干
5、向鞭打反方向后仰,使参与完成鞭打动作的肌群处于被拉伸状态(做出背弓),做投掷鞭打动作时,首先是髋关节及躯干屈膝后仰,使肩在投掷方向上产生加速度。紧接着肩带及肩关节产生活动,使肘关节产生位移,将上臂急速地向前上方(投掷方向)运动。在此基础上伸肘肌急剧收缩,使前臂挥动,最后是腕关节活动,拨球,把球投掷出去。同时还可以体会到,当远端环节(手腕)做加速运动时,近端环节(腿部)同时制动,从而实现了动量的传递。从投掷时人体各环节运动的相对角度分析可知,向前挥动上臂的最大速度,是躯干向前活动获得最大速度后达到的;前臂的最大速度是在上臂达到最大速度后达到的;而腕关节,也就是实心球出手后达到的速度,又是在前臂获
6、得最大速度后达到的。在球出手前搞清楚用力顺序,尤其是预备姿势,两脚前后开立,后面的脚屈膝,一定要让学生明确这一动作细节的关键。因为球出手时应借助后面脚的蹬地,我们才容易做到大小关节的动量传递。其次是上体后仰这一预备动作,此动作是产生腰腹力及保证最佳出手角度的前提条件。再次是最后用力,腰带动上肢向前摆及手腕有意识的主动拨球,这是整个掷球用力的关键。如果这个动作没有完成好,从外观看,整个动作技术过程就变得生硬,掷球似乎变为推球,结果就是有劲使不上来,造成出手角度低,而且容易造成犯规动作。最后是球出手后不会向前上方旋转,就形成不了最好的抛物线飞行轨迹,球的第一落点自然就近。所以在教学中,只有强调学生
7、认真练习好徒手动作,直到拿球后能充分做出拨球动作为止,这样在实际的动作技术练习中,动作就会轻松协调,投掷效果自然乐观。三、强化运动技术水平的提高阶段提高阶段是指在巩固正确的动作技术前提下,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技术,强化学生的运动技术水平,使动作技术达到一个更高层次的进化阶段。在这个时期,应提醒学生,掌握好投掷技术后,要进一步巩固提高动作技术,避免已经掌握的投掷技术消退和遗忘,不要盲目进行、片面追求训练,要持之以恒。同时要根据学生个人的体形及身体素质等特点,重视区别对待,进行分层、分类教学,确定适合学生个人的投掷技术方法,如原地正面头上投掷、原地交换步投掷等,强调学生不要标新立异,要练好自己的“拿手绝活”。总之,实心球教学应从培养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挖掘学生心理方面的积极因素,通过发展速度力量和掌握合理的技术发展投掷能力,有效地提高体育运动成绩。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