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群体性事件成因-特点和预防处置对策教学教案.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3391827 上传时间:2024-07-0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群体性事件成因-特点和预防处置对策教学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群体性事件成因-特点和预防处置对策教学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群体性事件成因-特点和预防处置对策教学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群体性事件成因-特点和预防处置对策教学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群体性事件成因-特点和预防处置对策教学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群体性事件特征、成因及预防处置对策教案授课教师:教学内容:群体性事件特征、成因及预防处置对策教学对象:初任公务员教学目标:了解群体性事件特征、成因及预防处置对策。教学方法:讲授法,提问法,演示法。教学任务:了解群体性事件特征、成因及预防处置对策。教学重点:群体性事件预防处置对策。教学难点: 群体性事件成因教学过程:一、了解群体性事件的性质和特征所谓群体性事件,是指某些利益要求相同、相近的群众或者个别团体、个别组织,在其利益受到损害或者不能得到满足时,经过酝酿,采取不当方式寻求解决问题,并产生一定社会危害的非法集体活动。这些群体性事件往往聚集几十人、上百人乃至上千人,以要求政府或企业解决各种问题

2、为由,有的集体围攻党政机关,堵塞交通,干扰党政机关的正常工作秩序;有的与维持正常工作秩序的人民警察公然对抗甚至发生暴力冲突;有的直接拦截各级党政领导乘坐的车辆;有的集体罢工、罢市、罢课;有的上路拦车,甚至聚众拦截铁路列车等等。(一)群体性事件的类型。现阶段发生的群体性事件表现形式不一,可以归纳为以下两种类型:1、权益受侵害型。这种类型的群体性事件,往往是一定数量人群的合法权益客观上受到侵害,或者自认为其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在得不到有效、满意的救济时而采取群体联合行动的方式向政府施加压力,以寻求问题的解决。如因征地、拆迁、环境污染、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移民、企业改制、拖欠工资等引发的群体性事件。2、

3、不同群体利益冲突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必然触动原有的利益格局,社会不同利益主体随之出现。当不同的利益主体之间发生利益冲突而又不能及时有效解决时,就有可能形成群体性事件。这类群体性事件主要表现为不同民族群体间的冲突、不同宗教信仰群体之间的冲突以及城市社区中不同利益要求的业主之间以及业主与物业管理者之间的冲突等等。在上述两种类型的群体性事件中,以权益受侵害型群体性事件居多,特别是因征地、拆迁、工程移民以及企业改制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占多数。(二)群体性事件的性质。现阶段发生的群体性事件,其性质可以从两个角度加以分析:1、从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的观点来看,现阶段发生的群体性事件,绝大多数都属于人

4、民内部矛盾,是局部的和非对抗性的矛盾,而不是对抗性矛盾。但我们不能因为矛盾的非对抗性就掉以轻心,不闻不问。否则,很可能导致矛盾激化甚至使非对抗性矛盾转化为对抗性矛盾。2、从法律的角度看,依照我国现行法律规定,大部分群体性事件本身在形式上具有违法性。有的群体性事件构成了一般的治安违法行为,有的甚至已经转化为刑事犯罪行为。群体性事件引发的治安违法行为和刑事犯罪行为,由于人数众多,行为复杂,侵犯的客体往往具有多重性,而参与者的行为性质也有所不同。有的表现为辱骂、撕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有的表现为妨碍正常的办公、生产秩序,有的表现为阻碍交通,有的则表现为损坏公私财物。这些行为的性质有的属于轻微违法行为,

5、有的则构成犯罪,还有的行为具有多重复合性质。如果定性不准,处理不当,不仅会影响到社会稳定,也会使党和政府的形象受到损害。 (三)群体性事件的特征。现阶段发生的群体性事件,主要具有以下一些特征:1、复杂性。导致群体性事件发生的因素越来越多,参与人员越来越复杂,特别是有些地方出现了敌对分子利用人民内部矛盾制造事端的动向。2、诉求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大多数群体性事件的参与者提出的诉求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当他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他们往往要求得到相应的补偿或者救济。当然,也不排除少数人无理取闹或者故意制造是非。3、延展性。参与的外延扩大,仍以工人、农民为主;数量递增,而且发生群体性事件的领域越来越多。4

6、、组织性。许多群体性事件都经过一定的酝酿,常常有其组织者和骨干分子,少数基层组织的领导干部甚至就是直接策划者,并呈现出一定的政治化倾向。5、社会危害性。群体性事件激烈程度加剧,恶性事件上升,多数伴随着违法行为,造成的后果越来越严重,社会危害性越来越大。6、反复性。社会上很多人抱着“不闹不解决,小闹小解决,大闹大解决”的心理,从而造成群众长期缠诉闹事,对相关问题处理的结果若不能使事件参加者满意,群体性事件很有可能反弹,从而使事件处置难度加大。 二、群体性事件产生的原因诱发群体性事件的原因是复杂的、多方面的,有体制、机制上的原因,也有工作方法等方面的原因。总体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社会转

7、型期出现的各种矛盾,是引发群体性事件的社会因素。在社会转型期,社会整体结构、社会资源结构、社会区域结构、社会组织结构及社会身份结构都在发生重大转变,使得追求同一性和超稳定性的传统社会控制机制失去了基础。伴随着阶层、群体和组织的分化,不同社会群体和阶层的利益意识不断被唤醒和强化,利益的分化也势必发生。在各种社会资源有限的前提下,多元化的利益群体不可避免地相互竞争和冲突。社会分化的加速,也必然会在社会成员的思想观念和意识形态结构中有所反应,人们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文化关怀等方面将不断趋于多元化,一些与主流意识形态不同甚至相反的价值观念也会大量涌现。人们受各种各样的价值观念的冲击,很容易导致价值体

8、系的紊乱,从而使人们无所适从,诱发出许多社会问题,直至引发某些群体不规则行为。(二)部分干部官僚主义作风严重,以权谋私甚至贪污腐化,是引发群体性事件的作风因素。近些年来,一些地方之所以连续发生群体性事件,主要是因为一些干部严重脱离群众,作风飘浮,群众观念淡薄。他们习惯于发号施令,不愿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对人民群众的困难和问题,不是积极解决而是能推就推,能拖就拖,有的则严重侵害人民群众的利益甚至经受不住权力和金钱的考验,以权谋私、贪污腐化。这些都必然会引起人民群众的强烈不满,埋下引发群体性事件的隐患。(三)群众民主法制意识不断增强,是引发群体性事件的文化因素。 改革开放以来,群众的民主法制意识

9、逐步增强,对民主的要求越来越高,参政的愿望越来越强烈,这是一种好现象。但由于政治参与能力相对较低,当群众之间、上下级之间出现利益磨擦或者纠纷时,一些群众错误认为聚众闹事可以给领导机关施加压力,能较快解决问题,使本来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解决的问题,却通过非法方式寻求解决,而他们自己又认识不到闹事本身的违法性和社会危害性。(四)基层组织社会控制弱化,权威结构失衡,是引发群体性事件的体制性因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基层组织的社会控制力呈明显弱化趋势,威信相对减弱。尤其是在农村,相当一部分乡村基层组织对农民的控制力严重弱化,对群众的号召力、凝聚力和说服教育作用大大减弱。由于基层政权的权威性受到民众的怀疑

10、,国家权威就很自然地进入民众的视野。加之一些地方的基层领导对本地区、本部门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知之甚少或者不管不问,致使一些本该在本地区、本部门解决的问题却无法解决。民众的利益一旦受损或者遭受侵害,为寻求国家权威的保护,单个的社会成员会意识到集体行动的重要,体制外的对抗性群体力量就会产生。(五)各类敌对分子和有政治图谋的别有用心者为了激化矛盾,扩大事态,进行煽风点火,是引发群体性事件的政治因素。从对近两年发生的几起大规模群体性事件的分析看,大都有个别敌对分子,包括西方敌对势力、“民运分子”、“法轮功分子”等混迹其中,并试图控制群众,操纵事件,以达到其不可告人的目的。这些人的插手介入,使矛盾

11、激化,事态扩大。这是值得我们十分警惕的一个因素。(六)各种具体的利益冲突,是引发群体性事件的直接诱因。主要表现在:一是城镇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部分下岗职工再就业难,收入减少,基本生活得不到保障;二是部分企业经营不善,长时期拖欠职工和离退休人员工资,造成部分职工生活困难;三是政府出台一些整治管理措施对部分人的利益造成损害;四是非法集资严重危害部分群众利益;五是历史遗留的自然资源权属纠纷长期得不到解决;六是征地、拆迁及移民补偿安置政策的配套和落实出现问题;七是农民负担过重;八是基层选举过程中的违规操作和舞弊行为;九是民族、宗教间的信仰和利益矛盾激化;十是其他诸如对社会治安、行政执法等问题引起的矛盾处

12、理不当。这些都是引发群体性事件的导火索。 三、群体性事件的处置对策群体性事件作为社会矛盾冲突的集中体现,我们不能以简单粗暴的方式去对待,在处置过程中应当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在科学发展观的正确指引下,树立“防范是基础、处置是关键、善后是保障”的观念,科学应对群体性事件,并相应的建立群体性事件的防范机制、处置机制和善后机制。(一)建立全面系统的群体性事件防范机制。防范群体性事件要治本,要从根本上、源头上铲除事件发生的土壤和条件。为此,需要有一系列科学合理的制度安排。1、坚持社会公正原则,协调利益关系。要建立系统规范的社会保障制度和社会福利网络,努力解决城乡人口的低收入和贫困问题,以释放社

13、会成员所承担的社会风险。要下大力气营造让每个社会成员、社会细胞、社会单元“各得其所”的公平的社会环境。政府必须对改革过程中的公正性给以足够的重视,无论是在所有制形式、分配机制、社会管理体制上,还是在生产、流通、交换、分配等重要环节上,都要通过改革过程中的统筹兼顾,切实避免部分群体的利益损失过大;对改革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利益调整,应当形成有效的补偿机制,使改革中利益相对受损者能够得到应有的补偿,以保证改革过程中利益调整的相对优化状态。2、建立健全社会安全阀系统。一是构建理性化的社会沟通系统。理性交往的通畅渠道是现代社会的特征之一,也是实现社会和谐稳定的主要措施之一。一般来说,较畅通的理性化沟通渠道

14、与较高程度的政治稳定之间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理性化的沟通系统可以让群众通过各种渠道及时充分地表达自己的利益要求,政府可以适时地根据群众意见做出政策调整,这等于在政府与群众之间安装了一个安全有效、双向互动的“缓冲阀”,使社会张力得以释放,社会免于脆性崩塌。当然,从更积极的意义上说,理性化的沟通系统也是人民实现权利的保障。这些渠道包括:获取信息的权利,如信息公开制度,立法、执法和司法公开制度等,这是理性沟通的前提;向政府表达意愿的权利,如申诉制度、信访制度等。二是培育社会缓冲与消融机制。要充分发挥社区、人民调解等组织的作用,避免矛盾和冲突在社会领域的过度压抑、聚集甚至总爆发,减缓或者避免社会成员对

15、政府的直接对抗。三是建立健全社会监控与预警机制。这是防范和解决社会矛盾的基础,是社会稳定和发展的指示器,是科学决策的可靠手段。3、进一步加强法制建设。要着重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一是严格规范政府行为,坚决做到依法行政。国务院已经颁布了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这是指导政府行为的纲领性文件,各级政府都应该认真学习、深刻领会纲要的内容和精神,并在实践中真正落到实处,做到决策科学合理、行为合法妥当。政府行为规范了,群体性事件就会相对减少。二是进一步完善有关的法律法规。比如有关征地法律制度的完善、有关移民法规的完善等等。三是大力加强法制宣传教育,不断提高公民的法制意识。要教育公民不仅要模范遵守法律和社会

16、公德,而且要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要敢于揭发各种违法行为,维护法律的尊严。四是进一步拓宽和完善社会冲突的解决途径。在进一步完善已有的占主导地位的诉讼和行政复议法律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信访制度、人民调解制度等,多管齐下,解决社会冲突。(二)形成科学有效的群体性事件处置机制。群体性事件一旦发生,就要妥善予以处置。总的处置原则是,坚持依法办事,依政策办事,既要维护群众的正当权益,又要坚决维护社会稳定。在具体处置过程中,应当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要及早发现,及早介入。群体性事件往往事发突然,情况紧急。因此,对事态的驾驭要及时果断,尽可能及早介入,及早控制事态的发展,不能因反应迟,行动慢,使矛盾走向激化对

17、抗。为了迅速平息事态,一要快速发现,快速报告;二要快速出动,快速到位;三要快速展开,快速介入,以便抓住先机,争取主动。二是要稳定群众情绪。在群体性事件发生时,由于秩序的混乱和人们心理状态的失衡以及情绪的波动,人们容易偏听偏信,容易受传闻和谣言的蛊惑,容易产生非理性行为,从而造成极大的社会紊乱。因此,必须一方面揭露谣言,控制信息的混乱传播,另一方面及时披露事实真相,正确引导公众的注意力,防止事态的进一步扩大。三是在处理突群体性事件时,要坚持协调和化解矛盾的原则。群体性事件属于人民内部矛盾,解决此类矛盾最恰当的方式应当是化解矛盾、平息事态。对群众的工作一时难以做通的,也要始终立足于团结,争取大多数

18、群众,孤立、打击少数敌人,坚决杜绝用敌我矛盾的方法来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四是要弄清事件起因,分类处置,灵活施策。据调查,目前发生的群体性事件中,大部分群众反映的问题是合理的,与他们的切身利益相关,不可简单地动用警力和采取强制措施去解决。处置群体性事件时,务必要弄清事件发生的原因、群众心态和现场情况,慎重决策。要注意方法的灵活性和策略的多样性,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对思想认识问题,要做好宣传解释工作,帮助群众明晰事理。对于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因工作失误而引发的群体性事件,要敢于承担责任,吸取教训,重新决策。对符合政策,但长期得不到解决的问题,要想方设法解决,切忌敷衍推诿。对于群众要求基本合理,但采取

19、的方法过激,甚至违法的群体性事件,处置中对当事的群众既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也要明之以法,开展强有力的法制宣传教育,使广大群众明辨是非,提高觉悟。对有的群众的不合理要求,要讲明政策,晓以大义。对于极少数别有用心利用我们工作的失误和部分群众存在的不满情绪挑起事端的幕后策划者、煽风点火者,必须态度坚决,措施果断,依法予以严厉打击。五是要分清是非,秉公处理。公生明,廉生威。公正才能明断,明断才能服众。分清是非是秉公执法的依据,也是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基本方法。不管是何种矛盾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处理时务必要公正,任何偏袒和压制,都会导致矛盾的激化和事态的恶化。因此,在群体性事件处理过程中,要正确区分参与者

20、的身份,准确定位其行为性质,弄清是否是首要骨干分子,行为是否构成违法犯罪。要严格把握治安或刑事处罚的条件,在证据确凿的前提下,确保处罚的准确性。(三)确立稳妥的群体性事件善后机制。做好处置群体性事件的善后工作,对有效防止群体性事件的反弹具有重要作用。善后工作主要包括以下4个方面:一是切实依法解决群众反映的具体问题,使相关群体的合法权益真正得到维护。对于群众的不合理要求,应该向他们讲清楚相关的政策和法律,做好思想工作,使他们心服口服。二是坚持回访,在群众反映的问题解决后,要及时到群众中了解情况,摸清相关群体的思想动向,及时发现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早做工作。三是依法追究相关责任者的责任。要依法

21、严肃处理对事件发生负有责任的相关人员,以息民怨、顺民意,更有利于惩前毖后。四是要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举一反三,从中探求具有规律性的东西,以避免类似事件的重复发生。合同管理制度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龙腾公司合同管理工作的管理机构、职责、合同的授权委托、洽谈、承办、会签、订阅、履行和变更、终止及争议处理和合同管理的处罚、奖励;本标准适用于龙腾公司项目建设期间的各类合同管理工作,厂内各类合同的管理,厂内所属各具法人资格的部门,参照本标准执行。2 规范性引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龙腾公司合同管理办法3 定义、符号、缩略语无4 职责4.1 总经理:龙腾公司经营管理的法定代表人。负责对厂内各类合同管理工作实行统

22、一领导。以法人代表名义或授权委托他人签订各类合法合同,并对电厂负责。4.2 工程部:是发电厂建设施工安装等工程合同签订管理部门;负责签订管理基建、安装、人工技术的工程合同。4.3 经营部:是合同签订管理部门,负责管理设备、材料、物资的订购合同。4.5 合同管理部门履行以下职责:4.5.1 建立健全合同管理办法并逐步完善规范;4.5.2 参与合同的洽谈、起草、审查、签约、变更、解除以及合同的签证、公证、调解、诉讼等活动,全程跟踪和检查合同的履行质量;4.5.3 审查、登记合同对方单位代表资格及单位资质,包括营业执照、经营范围、技术装备、信誉、越区域经营许可等证件及履约能力(必要时要求对方提供担保

23、),检查合同的履行情况;4.5.4 保管法人代表授权委托书、合同专用章,并按编号归口使用;4.5.5 建立合同管理台帐,对合同文本资料进行编号统计管理;4.5.6 组织对法规、制度的学习和贯彻执行,定期向有关领导和部门报告工作;4.5.7 在总经理领导下,做好合同管理的其他工作,4.6 工程技术部:专职合同管理员及材料、燃料供应部兼职合同管理员履行以下职责:4.6.1 在主任领导下,做好本部门负责的各项合同的管理工作,负责保管“法人授权委托书”;4.6.2 签订合同时,检查对方的有关证件,对合同文本内容依照法规进行检查,检查合同标的数量、金额、日期、地点、质量要求、安全责任、违约责任是否明确,并提出补充及修改意见。重大问题应及时向有关领导报告,提出解决方案;4.6.3 对专业对口的合同统一编号、登记、建立台帐,分类整理归档。对合同承办部门提供相关法规咨询和日常协作服务工作;4.6.4 工程技术部专职合同管理员负责收集整理各类合同,建立合同统计台帐,并负责10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百度文库年卡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