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目 录
一、专业属性 3
二、人才培养目标与定位 3
(一)人才培养目标 3
(二)人才培养定位 3
三、工作过程分析与人才培养规格 3
(一)工作过程分析 3
(二)人才培养规格 9
四、人才培养模式与工作过程化课程体系 10
(一)人才培养模式 10
(二)工作过程化课程体系 11
五、专业核心课程简介 13
(一)机械制造技术 13
(二)机床电气控制与维修 13
(三)数控编程与操作 13
(四)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 13
(五)机电设备维护与管理 13
六、实践教学体系 14
七、职业技能资格证书要求 15
八、人才培养实施 15
(一)教学进程安排 15
(二)通用资格认证与课外实践活动安排 21
九、毕业资格要求 22
十、培养方案实施保障 22
(一)教学团队保障 22
(二)实验实训条件保障 24
(三)管理制度保障 25
十一、编制说明 28
(一)编制依据 28
(二)实施说明 29
附件一: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 30
附件二:职业与工作任务分析报告 33
一、专业属性
专业名称:机电一体化技术
专业代码:580201
专业类别:5802自动化类
学历层次:普通高职专科
标准学制:3年,最长修业年限5年
招生对象:普通高中毕业生、三校生及同等学历者(理工类)
二、人才培养目的与定位
(一)人才培养目的
本专业立足三峡地区,重要面向重庆装备制造业、建筑业、化工业对机电一体化技术技能型人才需要,培养德、智、体、美协调发展,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良好职业道德与综合素质,掌握机电一体化技术基本职业技能和机电行业安全标准和规范,可从事机电一体化设备操作、安装、调试、维修工作的 “懂生产安全、精机械加工、会电气维修”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二)人才培养定位
表2-1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定位
服务面向
装备制造业、建筑业、化工业等大、中、小型公司
就业部门
机械生产操作、设备维护维修的相关部门
就业岗位
维修电工,机械操作工(数控车工、数控铣工、钳工)
三、工作过程分析与人才培养规格
(一)工作过程分析
通过人才市场充足调研,在与行(企)业专家研讨的基础上,分析得出本专业所从事的工作范围和工作岗位(群),归纳出相应的典型工作任务和重要技能规定。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职业岗位(群)、典型工作任务及重要技能规定如下表:
表3-1 维修电工工作过程及重要技能规定分析表
职业岗位(群)
典型工作任务
重要技能规定
维
修
电
工
动力照明电路的读图与安装调试
1.能辨认动力照明电路中各种元件的图形符号
2.能对的选用元器件和导线
3.能使用电工工具按图进行安装和通电调试
4.能掌握锯、锉、钻、划线等基本的钳工技能
电机、电器的拆装与调试
1.能拆装常用低压电器
2.能拆装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及其其参数测量
3.能分辨变压器或电动机绕组的头尾
电工仪表的使用
1.能根据测量规定对的选用电工仪表
2.能对电工仪表进行调整和校正
3.能使用电工仪表对电压、电流、电阻、功率、电能进行测量
读电子线路图
1.能辨认常用电子器件的图形符号
2.能读懂简朴的电子电路图
电子线路的安装调试
1.能判断常用电子器件的管脚
2.能安装、焊接、调试简朴的电子电路
3.单管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的测量
读电路图
1.能辨认常用低压电器的图形符号
2.能分析三相异步电动机起动、制动、正反转控制环节电路图的工作原理
3. 能分析双速电机控制电路的工作原理
4. 能分析三相异步电动机典型控制环节的原理
5. 能分析车床等机床电气控制电路
控制电路的安装调试
1.按图进行简朴的三相异步电动机起动、制动、正反转控制电路的安装调试
2. 按图进行双速电机控制电路的安装调试
分析与排除故障
1.能对简朴电气控制电路的故障现象进行分析
2.能对的检查、排除电气控制电路的故障
表3-2 数控车工工作过程及重要技能规定分析表
职业岗位(群)
典型工作任务
重要技能规定
数
控
车
工
读图与绘图
1.能读懂主轴、蜗杆、丝杠、偏心轴、两拐曲轴、齿轮等中档复杂限度的零件工作图
2.能读懂零件的材料、尺寸公差、形位公差、表面粗糙度及其它技术规定
3.能手工绘制轴、套、螺钉、圆锥体等简朴零件的工作图
4.能读懂车床主轴、刀架、尾座等简朴机构的装配图
5.能用CAD软件绘制简朴零件的工作图
制定加工工艺
1.能对的选择加工零件的工艺基准
2.能决定工步顺序、工步内容及切削参数
3.能编制台阶轴类和法兰盘类零件的车削工艺卡
工件定位与夹紧
1.使用、调整三爪自定心卡盘、尾座顶尖及液压高速动力卡盘并配置软爪
刀具准备
1.能依据加工工艺卡选取合理刀具
2.能在刀架上对的装卸刀具
3.能对的进行机内与机外对刀
4.能拟定有关切削参数
手工编程
1.对的运用数控系统的指令代码,编制带有台阶、内外圆柱面、锥面、螺纹、沟槽等轴类、法兰盘类中档复杂限度零件的加工程序
2.能手工编制含直线插补、圆弧插补二维轮廓的加工程序
自动编程
CAD/CAM软件编制中档复杂限度零件程序,涉及粗车、精车、打孔、换刀等程序
数控加工仿真
1.数控仿真软件基本操作和参数设立
2.实行仿真加工过程以及加工代码检查
基本操作
1.能对的完毕数控车床操作
2.能进行加工程序试切削并作出对的判断
3.能对的使用程序图形显示、再启动功能
4.能对的操作机床完毕简朴零件外圆、孔、台阶、沟槽等加工
平常维护
1.能进行加工前机、电、气、液、开关等常规检查
2.能在加工完毕后,清理机床及周边环境
3.能进行数控车床的平常保养
盘、轴类零件
能加工盘、轴类零件,并达成以下规定:
1.尺寸公差等级:IT7
2.形位公差等级:IT8
3.表面粗糙度:Ra3.2μm
等节距螺纹加工
能加工单线和多线等节距的普通三角螺纹、T型螺纹、锥螺纹,并达成以下规定:
1.尺寸公差等级:IT7
2.形位公差等级:IT8
3.表面粗糙度:Ra3.2μm
沟、槽加工
能加工内径槽、外径槽和端面槽,达成以下规定:
1.尺寸公差等级:IT8
2.形位公差等级:IT8
3.表面粗糙度:Ra3.2μm
高精度轴向尺寸测量
1.能用量块和百分表测量零件的轴向尺寸
2.能测量偏心距及两平行非整圆孔的孔距
内外圆锥检查
1.能用正弦规检查锥度
等节距螺纹检查
1.能进行单线和多线等节距螺纹的检查
表3-3 数控铣工工作过程及重要技能规定分析表
职业岗位(群)
典型工作任务
重要技能规定
数
控
铣
工
读图
1.可以读懂机械制图中的各种线型和标注尺寸
2.可以读懂标准件和常用件的表达法
3.可以读懂一般零件的三视图、局部视图和剖视图
4.可以读懂零件的材料、加工部位、尺寸公差及技术规定
编制简朴加工工艺
1.可以制定简朴的加工工艺
2.可以合理选择切削用量
工件的定位和装夹
1.可以对的使用台钳、压板等通用夹具
2.可以对的选择工件的定位基准
3.可以用量表找正工件
4.可以对的夹紧工件
刀具准备
1.可以依据加工工艺卡选取工具
2.可以在主轴或刀库上对的装卸刀具
3.可以用刀具预调仪或在机内测量刀具的半径及长度
4.可以准确输入刀具有关参数
编制孔类加工程序
1.可以手工编制钻、扩、铰(镗)等孔类加工程序
2.可以使用固定循环及子程序
编制二维轮廓程序
1.可以手工编制平面铣削程序
2.可以手工编制含直线插补、圆弧插补二维轮廓的加工程序
平常维护
1.可以进行加工前电、气、液、开关等的常规检查
2.可以在加工完后,清理机床周边环境
基本操作
1.能对的完毕数控车床操作
2.能进行加工程序试切削并作出对的判断
3.可以对的使用互换工作台
孔加工
可以对单孔进行钻、扩、铰切削加工
平面铣削
可以铣削平面、垂直面、斜面、阶梯面等,尺寸公差等级达IT9,表面粗糙度达Ra6 .3 μm
平面内、外轮廓铣削
可以铣削二维直线、圆弧轮廓的工件,且尺寸公差等级达IT9,表面粗糙度达Ra6 .3 μm
运营给定程序
可以检查及运营给定的加工程序
内、外径检查
1.可以使用游标卡尺测量工件内、外径
2.可以使用内径百(千)分表测量工件内径
3.可以使用外径千分尺测量工件外径
长度检查
1.可以使用游标卡尺测量工件长度
2.可以使用外径千分尺测量工件长度
深(高)度检查
可以使用游标卡尺或深(高)度尺测量深(高)度
角度检查
可以使用角度尺检查工件角度
机内检测
可以运用机床的位置显示功能自检工件的有关尺寸
表3-4 钳工工作过程及重要技能规定分析表
职业岗位(群)
典型工作任务
重要技能规定
钳
工
旋转体静平衡
可以对旋转体进行静平衡
装配与调整
1.可以进行普通金属切削机床的部件装配并达成技术规定
2.可以进行压缩机、气锤、压力机、木工机械等的装配,并达成技术规定
钻、绞孔及攻螺纹的检查
可以对的使用转台、万能角度尺、正弦规等测量特殊孔的精度
装配质量检查
1.可以进行新装设备空运转实验
2.可以对的使用常用量具对试件进行检查
3.可以进行设备的几何精度检查
4.可以对常见故障进行判断
维护保养
可以排除立钻、台钻、摇臂钻等钳工常用设备的故障
(二)人才培养规格
根据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的与定位,以知识、技能、素质协调发展为原则,以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改革为基本内容,以校企合作、产学结合为途径,建立适合专业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保证体系,完毕技能型人才的主线任务。
1.知识基本规定
(1)会高职专科人才必备的数学、英语和其他文化基础知识;
(2)了解电工电子相关基础知识;
(3)理解电气控制与PLC技术;
(4)理解机电一体化技术设备(自动化生产线)装调;
(5)理解机械加工工艺编制;
(6)理解数控加工原理等。
2.技能基本规定
(1)能初步运用计算机解决工作领域内的信息和技术交流。
(2)能胜任机械加工操作、产品装配和维护维修;
(3)能纯熟操作电工电子基本仪器;
(4)能识读电气原理图;
(5)掌握应用PLC控制机电设备(自动化生产线);
(6)掌握机电设备(自动化生产线)的装调;
(7)能进行产品质量检查;
(8)掌握进行机械加工工艺编制;
(9)能进行机电设备(自动化生产线)初步设计;
(10)能进行机电设备销售与售后服务;
(11)能适应岗位变化等。
3.素质基本规定
(1)政治素质:具有较强的政治理论基础,良好的思想道德素养。
(2)专业素质:具有严谨求实、踏实认真的专业精神;纯熟的专业基本技能;合理的信息和技术交流能力;较强的劳动精神和实践能力。
(3)身心素质:吃苦耐劳;积极向上。
(4)职业素质:爱岗敬业;团结合作;安全环保;开拓创新。
四、人才培养模式与工作过程化课程体系
(一)人才培养模式
根据高等职业教育特点,围绕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的,将职业岗位能力规定与专业教学计划的有机结合,构建“学做结合321”人才培养模式。
“学做结合321”人才培养模式中的“3”是指在第1至3,3个学期学生学习专业基础课程和公共基础课,初步形成职业认知能力;“2”是指在第4至5,2个学期学生学习专业课程和进行综合实训,形成职业能力;“1”是指在第6学期学生进行顶岗实习,完毕职业能力提高。如图4-1所示:
“学做结合321”人才培养模式
职业能力基础
第
123
学
期
机电并行基础课程
专
业
资
格
证
书
职业能力形成
第
45
学
期
机电交叠专业课程与综合实训
职业能力提高
第
6
学
期
机电融合实习
图4-1 "学做结合321"人才培养模式
(二)工作过程化课程体系
从机械产业、行业、公司、职业岗位调查入手,根据毕业生的服务面向、就业部门、就业岗位(群),通过专业调研和邀请行业专家、技术能手参与等方式,对工作任务、工作过程和职业能力进行分析,引入机电一体化技术行业标准和职业岗位任务相关内容,把职业资格规定融入专业教学过程,建立工作过程化的课程体系。如图4-2所示:
专业课程
实习实训课程
金工实训、认知实习、生产实习、顶岗实习
机械制造技术、数控编程与操作、机床电气控制与维修、机电设备维护与管理、工厂电器与供电、安全用电、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
职业能力
机电一体化技术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机械安全技术、机械制图、机械设计基础、电工学、电子技术、CAD/CAM软件应用、可编程控制器应用、传感器原理与应用、液压与气动技术、单片机技术
安全用电
《机械CAD》
《机械安全技术》
……
职业拓展
专业基础课程
公共安训教育、安全生产管理知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用英语、应用数学、大学体育、形势与政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高职综合素质提高教程、计算机应用基础
公共基础课程
图4-2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工作过程化课程体系图
五、专业核心课程简介
(一)机械制造技术
本课程总108学时,6.5学分。重要讲授金属切削加工原理、金属切削机床、机械制造工艺及夹具等基础知识,同时通过实训传授学生机加工的基本技能,为学生从事机械制造工作的奠定基本技能。
(二)机床电气控制与维修
本课程总72学时,4.5学分。重要讲授可编程序控制器的特点、基本结构,讲述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工作方式与工作原理。系统地讲解可编程序控制器的硬件结构和指令系统,使学生了解具体可编程序控制器的特性、编程方法,掌握可编程序控制器系统设计的环节方法,为学生此后从事工业控制及自动化控制设备相关工作奠定基础。
(三)数控编程与操作
本课程总108学时,6.5学分。重要讲授数控车床(铣床)编程与操作相关理论和技能。重要通过典型实例加工,讲解工艺编制、数控机床编程及加工操作等知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独立完毕一般零件的数控加工,并能获得国家职业技能数控车工中级证书。
(四)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
本课程总100学时,6学分。重要讲授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的基本知识、机械部件的安装与调试、电气控制部分的安装与调试,掌握机电联调的基本技能,通过自动化生产线安装、调试与运营相关知识的提高,提高学生技能水平。
(五)机电设备维护与管理
本课程总80学时,5学分。重要讲授机电设备的维护与管理知识,为学生从事设备管理相关工作奠定理论基础,同时以机床为典型教学设备,让学生完毕机床拆装,提高学生运用综合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六、实践教学体系
表6-1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一览表
课程名称
课程类型
开设学期
实践内容
实践学时
组织方式
机械制图
A
一
基于AutoCAD完毕机械零部件测绘
14
课内实验实训
电工学
A
一
常用电工工具、器件应用
14
课内实验实训
机械CAD
B
一
二维平面绘图
56
课内实验实训
金工实习
C
二
焊工、钳工基本技能操作
48
校内实训
电子技术
A
二
简朴电子与电路的实验
8
课内实验实训
机械设计基础
A
二
机零机原结构
8
课内实验实训
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
A
二
机械零部件测量
8
课内实验实训
CAD/CAM软件应用
C
三
三维造型与自动编程加工
56
课内实验实训
液压与气动技术
A
三
熟悉液压与气动器件及其工作原理
8
课内实验实训
单片机技术
A
三
单片机开发平台应用
8
课内实验实训
可编程控制器应用
B
三
PLC编程应用
36
课内实验实训
机械制造技术
B
三
机械零件加工
72
课内实验实训
校外公司实习
认知实习
C
四
公司见习
24
校外公司实习
数控编程与操作
B
四
机械零件数控加工
72
课内实验实训
机械安全技术
A
四
车工、焊工安全操作
8
课内实验实训
维修电工实用技能
B
四
维修电工考证技能
44
课内实验实训
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
B
五
自动化线装调
70
课内实验实训
校外公司实习
机电设备维护与管理
C
五
机床拆装实训
40
课内实验实训
校外公司实习
生产实习
C
五
公司生产实习
96
校外公司实习
毕业实习
C
六
公司顶岗实习
440
校外公司实习
七、职业技能资格证书规定
表7-1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学生在校期间可获取职业资格证书表
序号
职业技能资格名称
颁证单位
等级
1
维修电工
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
中级
2
焊工
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
中级
3
钳工
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
中级
4
车工
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
中级
5
计算机辅助设计工程师机械CAD
NPAP全国高新专业人才认定中心
助师
6
金属焊接与热切割
重庆市安全技术培训考试中心
特种作业
7
安全员(综合)
重庆市安全技术培训考试中心
特种作业
8
低压电工
重庆市安全技术培训考试中心
特种作业
注:本专业学生在校期间应须取得上表中职业资格证书之一。
八、人才培养实行
(一)教学进程安排
根据本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规定,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实行课程教学安排层层递进,围绕专业核心技能开展教学,融理论教学、技能鉴定与职业资格培训为一体。
1.学期教学进程安排
表8-1 学期教学周数安排表
环节
学期
军训
教育
入学
教育
课堂教学
(含安训教育)
金工实习
认知
实习
生产
实习
毕业
设计
顶岗
实习
毕业教育
职业指导
考试
机动
合计
一
3
1
14
1
1
20
二
16
2
1
1
20
三
18
1
1
20
四
18
1
1
0
20
五
10
4
2
2
1
1
20
六
16
2
1
1
20
合计
3
1
76
2
1
4
2
16
4
6
5
120
2.公共与专业课程教学进程安排
表8-2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公共与专业课程教学进程安排表
课程
属性
课程
代码
课程
名称
课程类型
考核
形式
课程学分
教学时数
按学期分派周学时及周数
课程性质
总计
学时
理论
学时
实践
学时
第一学年
第二学年
第三学年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14
16
18
18
10
公共课
公共基础课
06010502
军训
C
120
120
120
必修
05010104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A
√
2.5
42
34
8
42
必修
05010105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A
√
3
48
32
16
48
必修
05010102
大学英语
A
√
3.5
120
104
16
56
必修
05010112
大学英语
A
√
4
64
必修
05010101
应用数学(1):(理工类数学)
A
√
3.5
120
104
16
56
公选
05010111
应用数学(2):(理工类数学)
A
√
4
64
公选
05010103
大学体育(1)
B
2
28
2
26
28
必修
05010113
大学体育(2)
B
2
32
4
28
32
必修
05010114
大学体育(3)
B
2
32
2
30
32
必修
05010106
形势与政策
A
8
8
8
8
8
8
必修
05010117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A
0.5
4
4
必修
05010118
创业就业指导
B
2
32
16
16
32
必修
小 计
共13门课程
/
/
28.5
570
298
272
314
216
40
8
40
8
公共拓展课
05010119
高职综合素质提高教程(1):习惯与礼仪
B
2
32
16
16
32
必修
05010120
人文素养(高职综合素质提高教程(2)、(3))
B
2
32
22
10
32
必修
05010121
文艺与科普(高职综合素质提高教程(4))
6
6
必修
05010116
计算机应用基础
C
4.5
70
16
54
70
必修
06030401
公共安训教育
C
1
16
16
16
必修
06030402
安全生产管理知识
B
2
32
24
8
32
必修
小 计
共 6门课程
/
/
11.5
166
78
88
54
76
64
0
0
0
合 计
共19门课程
/
/
40
736
376
306
368
272
104
8
40
8
专业基础课
专业基础课
030102??
机械制图
A
√
5
84
70
14
84
必修
030102??
电工基础
A
√
5
84
70
14
84
必修
030102??
机械CAD
C
4
64
14
56
64
必修
06010506
认知实习
C
1.5
24
24
24
必修
030102??
电子技术
A
√
4
64
56
8
64
必修
030102??
机械设计基础
A
√
4
64
56
8
64
必修
030102??
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
A
√
4
64
56
8
64
必修
030102??
CAD/CAM软件应用
C
4.5
72
16
56
72
必修
030102??
液压与气动技术
A
√
4.5
72
64
8
72
必修
030102??
单片机技术
A
√
4.5
72
36
36
72
必修
030102??
可编程控制器应用
B
4.5
72
36
36
72
必修
030102??
传感器原理与应用
A
√
4.5
72
64
8
72
必修
030102??
机械安全技术
A
√
4.5
72
64
8
72
必修
安全用電
A
√
2
36
36
0
30
必修
工厂电器与供电
A
4.5
72
72
0
72
必修
合 计
共13门课程
/
/
58
902
622
286
214
256
288
144
0
0
专业
课
专业核心课
030103??
机械制造技术
B
6.5
108
36
72
108
必修
数控编程与操作
B
6.5
108
36
72
108
必修
机床电气控制与维修
A
√
4.5
72
56
16
72
必修
机电设备维护与管理
B
5
80
40
40
80
必修
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
B
6
100
30
70
100
必修
小 计
共 7 门课程
/
/
35.5
584
270
314
0
0
108
290
180
0
专业拓展课
06010507
金工实习
C
3
48
48
48
必修
06010506
认知实习
C
1.5
24
24
24
必修
06010505
生产实习
C
6
96
96
96
必修
06010502
毕业设计
C
3
48
48
48
必修
06010504
顶岗实习
C
27.5
440
440
440
必修
小 计
共 3门课程
/
/
36.5
584
0
584
0
0
0
0
144
440
合 计
共23门课程
/
/
704
1486
1476
600
214
256
396
578
620
0
总 计
共42门课程
/
/
分期周课时数
40
30
28
25
36
22
分期课程门数
9
8
8
6
5
1
分期形考门数
4
2
6
2
5
1
分期期考门数
5
6
2
4
0
0
说明:考核形式中“期考”课程相应栏内划“√”,不划即为形考课程。
3.实践教学进程表
表8-3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实践教学进程安排表
实训
环节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考核
形式
课程学分
教学时数
按学期分派实践教学学时数
备注
总计
学时
理论
学时
实践
学时
第一学年
第二学年
第三学年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专业基础素质训练
06010502
军训
120
120
120
05010103
05010113
05010114
大学体育(1)
大学体育(2)大学体育(3)
6
92
8
84
28
32
32
必修
05010118
创业就业指导
2
32
16
16
16
必修
05010119
高职综合素质提高教程(1):习惯与礼仪
2
32
16
16
16
必修
05010120
人文素养(高职综合素质提高教程(2)、(3))
2
32
22
10
10
必修
05010116
计算机应用基础
4.5
70
16
54
54
06030401
公共安训教育
1
16
16
16
06030402
安全生产管理知识
2
32
24
8
8
小 计
共 6 门课程
/
11.5
286
78
208
专业基础技能训练
06010507
金工实习
3
48
48
48
机械CAD
4
64
14
56
56
CAD/CAM软件应用
4.5
72
16
56
56
可编程控制器应用
4.5
72
36
36
36
机械制造技术
6.5
108
36
72
72
数控编程与操作
6.5
108
36
72
72
机电设备维护与管理
5
80
40
40
40
小 计
共 7 门课程
/
18
288
106
380
专业综合技能训练
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
6
100
30
70
70
06010505
生产实习
6
96
96
96
06010502
毕业设计
3
48
48
48
06010504
顶岗实习
27.5
440
440
440
小 计
共 5 门课程
/
合 计
共 18 门课程
/
76.5
分期课程数
4.学时(学分)登记表
表8-4 本专业学时(学分)登记表
课程属性
学时数
占总课时比例
学分数
占总学分比例
理论学时数
实践学时数
实践学时占总课时比例
公 共 课
公共基础课
570
21.17%
28.5
298
272
57.35%
公共拓展课
166
6.17%
11.5
78
88
专业基础课
/
902
33.50%
58
622
286
专 业 课
专业核心课
470
17.46%
35.5
264
314
专业拓展课
584
21.70%
36.5
0
584
合计
2692
100%
170
1262
1544
(二)通用资格认证与课外实践活动安排
1.通用资格认证安排
表8-5 本专业通用资格认证安排表
认证项目
学分
考证时间
备注
计算机Ⅰ级
1.5
第2、3学期的6月份
必选
英语A级
1.5
第2、4学期的12月份
第2、3学期的6月份
必选
普通话
1.5
第2、4学期的5月份
必选
毕业规定学分
3
2.课外实践活动安排
表8-6 本专业课外实践活动学分安排表
级别
内 容
学分
考核方式
考核单位
系部
相关科技活动、技能竞赛、文体活动、社会实践、志愿者活动等
1--3
一等奖3分、二等奖2分、三等奖1分
系部
院级
相关科技活动、技能竞赛、文体活动、社会实践、志愿者活动等
1--5
一等奖5分、二等奖4分、三等奖3分,其他奖项2分、参与者1分
学院活动组织部门
市级
相关科技活动、技能竞赛、文体活动、社会实践、志愿者活动等
2--6
一等奖6分、二等奖5分、三等奖4分,其他奖项3分、参与者2分
教务处
国家级
相关科技活动、技能竞赛、文体活动、社会实践、志愿者活动等
4--8
一等奖8分、二等奖7分、三等奖6分,其他奖项5分、参与者4分
教务处
毕业规定学分
6
教务处
九、毕业资格规定
1、修完教学进程安排规定的理论课程和实践教学环节,并经考核合格;
2、英语、计算机、普通话水平达成本《人才培养方案》通用资格认证要
求;
3、获得本《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职业技能资格等级证书;
4、取得本《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课外实践活动规定的学分;
5、无学生管理、学籍管理等规章制度中规定不准予毕业的相关记录。
十、培养方案实行保障
(一)教学团队保障
1.专业教学团队
机电一体化技术教学团队由校内外专兼教师共同组成。现有专业教师共计17名,其中副专家3人,高级技师1名,工程师3名,讲师3名,助理讲师6名。其中专任教师10名,兼职教师7名,具有“双师”素质教师9名,骨干教师1名,研究生(含在读研究生)4名,本科生10人。高级职称(含高级讲师)比例占23.5%,双师素质教师比例≥52.9%,兼职教师比例≥41.2%。
表10-1 本专业教师信息表
序号
授课
教师
职称
学历/学位
任教课程
备注
1
冉孟春
副专家
本科/研究生
《数控编程与操作》
负责带头人;主持和参研多项省市、校级教科研项目,在专业核心刊物发表论文10余篇
2
夏铭
助讲
研究生
《机械安全技术》、《CAD/CAM软件应用》、《机械设计基础》、《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
专业负责人;参研多项省校级教科研项目,在省级刊物发表论文3篇
3
魏骏
助讲
本科/在读研究生
《机械CAD》、《数控编程与操作》
4
张友刚
助讲
本科
《机械制造技术》、《机电设备管理与维护》
5
张宗菊
助讲
本科
《机械CAD》、《电子技术》
6
张小平
助讲
本科
《机床电气控制与维修》、《传感器原理与应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工厂电器与供电》
7
毛小平
助讲
本科
《机械制图》、《液压与气动技术》
8
周修琼
高级技师
本科
《金工实训》
9
刘立
工程师
专科
《金工实训》
10
王国强
工程师
专科
《机械制造技术》、《金工实训》
2.专业带头人规定
除具有教师基本任职资格外,专业带头人还应具有如下任职条件:
(1)“双师”素质教师,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从事该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