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认知语义学视角下汉语方位词“上、下”与印尼语方位词“atas、bawah”对比研究 摘要:“上”“下”在汉语和印尼语中都是最基本且非常重要的空间方位,本文将以汉语方位词“上、下”与对应的印尼语方位词“atas、bawah”为研究对象,通过认知语义学中的原型理论和隐喻理论来分析“atas、bawah”与“上、下”之间存在的异同,进而探讨两种语言在认知上的差异。关键词:认知语义学;方位词;上、下;atas、bawah一、引言空间概念是在人类认知和探索世界的过程中产生的,它不仅成为人类思维的重要内容,也是人类言语交际的重要表达形式。其中“上”“下”的层面是最基本的,也是在人类意识中最早形成且最容易
2、判断的空间概念。1人类对空间的认知特征可以从对空间概念的表达中得到反映,不同语言在同一空间概念的表达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这种差异往往能体现一个民族在认知上的独特之处。因此,空间方位词成为认知语义学研究的热点之一。认知语义学的在空间方位词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原型观、经验观、隐喻观和意象图式观这四个理论。2本文将从认知语义学中的原型理论和隐喻理论出发,分析汉语方位词“上、下”与对应的印尼语方位词“atas、bawah”二者在基本空间义和隐喻义之间的异同,进而探讨这两种语言在空间认知上的差异。二、“上、下”与“atas、bawah”原型理论对比分析原型理论是语言认知研究中的重要的内容,一个词的原型义
3、往往是语言符号中最原始、最基本的义项,由原型义不断向外扩展再逐渐形成其他的语义范畴。3空间方位词一般都有多个义项,其他的义项带着原型义的某些特征,围绕着原型义项衍生发展。因此,无论是印尼语还是汉语,了解空间方位词的原型义是认知其他其义项的基础。(一)方位词“上”和“atas”的原型义关于汉语方位词“上”的基本意义,在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的解释为:“高也。”4吕叔湘先生的现代汉语八百词中将“上”的基本意义解释为“位置高。”5可见,汉语方位词“上”的原型义为位置在高处的。在KAMUS BESAR BAHASA INDONESIA(基础印度尼西亚语词典)中,对印尼语方位词“atas”解释如下:atas
4、:bagian(tempat)yang lebih tinggi(更高的部分(地方)。6(二)方位词“下”和“bawah”的原型义汉语方位词“下”在说文解字的注释为“底也。”4现代汉语词典对“下”的解释是:“位置在低处的。”7汉语方位词“下”的原型义即位置在低处,与“上”相对。印尼语方位词“bawah”在KAMUS BESAR BAHASA INDONESIA(基础印度尼西亚语词典)中的注释为:tempat (letak, sisi, bagian, arah) yang lebih rendah(位置、侧面、截面、方向)較低的地方)。6(三)二者原型义对比分析综上,汉语方位词“上”的原型义“
5、位置在高处的”与印尼语方位词“atas”的原型义“更高的部分或地方”基本对应,都表示相对更高的位置或部分。汉语方位词“下”与印尼语方位词“bawah”也同样,他们的原型义都表示相对较低的位置或部分。二者在关于“上”“下”空间方位原型义上的认知基本相同。二、“上、下”与“atas、bawah”隐喻理论对比分析隐喻是人类重要的认知方式,它是人类利用某一领域的经验对另一领域进行解释说明的一种认知活动。8空间隐喻即人类参照空间方位而建立起来的隐喻概念。“上”“下”的空间概念经过长时间的使用和发展,它们原有的空间方位义逐渐扩展出具有抽象概念的隐喻义。(一)方位词“上”和“atas”的隐喻义经过对汉语方位
6、词“上”基本空间义以外的义项进行分析与整理,可将其隐喻义如下表所示按照数量范围、品质等级、时间次序、运动状态、动作方式和行为结果分为六类。(二)方位词“下”和“bawah”的隐喻义参照汉语方位词“上”隐喻义的义项分类,也可将“下”的隐喻义大致分为数量范围、品质等级、时间次序、运动状态、动作方式和行为结果这六类。(三)二者隐喻义对比分析综合以上对比分析可以看出,汉语方位词“上”“下”和印尼语方位词“atas”“bawah”都能隐喻数量的变化、社会地位和品质等级的高低。但汉语方位词“上”“下”还能表示范围、时间、次序,运动的状态、方式以及行为结果等,所蕴涵的隐喻义比“atas”“bawah”要丰富
7、。印尼语在这些方面的表达上不同于汉语“上”“下”的句法成分,而是有其独特的表达方式。如印尼语表达过去或时间在前的往往用“lalu”(后),在表达未来或时间在后的往往用“depan”(前)。如:“bulan lalu”(上个月),“minggu depan ”(下周)。这与汉语“前”表示过去,“后”表示未来的认知模式相反,印尼语采用的是面向将来的时间认知模式,反映出二者在时间认知上的差异。9三、结语通过原型理论的认知对比,汉语和印尼语对于“上”“下”的这两个空间概念的认知基本相同。其次,在空间隐喻的认知方面,二者都能用方位词“上”“下”来隐喻数量的变化、社会地位和品质等级的高低。两种语言在认知上
8、的相似性体现了人类认知世界的普遍性,由于地域风俗、历史文化、社会环境诸多因素的影响,人们在认知上有往往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汉语方位词“上”“下”还有范围、时间、次序,运动的状态、方式以及行为结果等方面的隐喻表达,印尼语在此类表述上没有出现与汉语相对应的成分,说明印尼语在这些方面的认知与汉语有所不同,汉语方位词“上”“下”隐喻义背后的文化较印尼语来说更加的多元化。本文通过认知语义学的理论对比分析了汉语方位词“上”“下”和印尼语方位词“atas”“bawah”原型义和隐喻义这两个方面的异同,希望能为方位词研究,汉语与印尼语互译以及语言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参考文献1刘超.俄汉语空间关系系统的认知语义分
9、析J.社会科学论坛,2008(3):32.2宋晓晴.UP/DOWN与上/下的认知语义学研究J.大学英语,2016(9):43.3王寅.认知语义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学出版社,2002.4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国书店出版社,2011.5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6DEPARTEMEN PENDIDIKAN NASIONAL,KAMUS BESAR BAHASA INDONESIA(EDISI KEEMPAT)7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撰室.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9.8束定芳.隐喻学研究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9黄柳柳.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汉语方位词“上、下”和印尼语“atas、bawah”对比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8:21.本文系基金项目: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认知语义学视角下汉语方位词“上、下”与印尼语方位词“atas、bawah”对比研究(gxun-chxzs2019073)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