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白银市地名文化管理研究.docx

上传人:w****g 文档编号:3385969 上传时间:2024-07-0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32.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白银市地名文化管理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白银市地名文化管理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白银市地名文化管理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白银市地名文化管理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白银市地名文化管理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白银市地名文化管理研究 吕艳红摘 要:地名是一个国家和地区重要的战略管理资源。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进一步搞好地名管理工作,已经成为地名主管部门的工作目标之一。本文以白银地名为特定研究區域,通过深入研究白银市地名文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希望能辅助政府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关键词:地名管理;问题;对策建议1 白银市地名管理存在的问题1.1 地名公共服务工程进展缓慢1)地名普查成果转换缓慢。现阶段白银市只是录入了地名资料,而在成果转换和开发利用方面进展缓慢,致使地名公共服务体系不配套、不完整。主要表现在:尚未借助互联网全面开设地名网站、电子地图等现代化的通信手段,也尚未借助互联网全面开展

2、地名信息查询、电话问路等公共服务平台,不能较好地服务于社会。2)地名档案管理手段落后。白银市有的县区将地名档案与其它业务工作合并,影响了地名档案的管理和开发利用。有的地方人员配备不齐、档案管理不善、条件设施简陋、管理模式和手段原始单一、要素不全、数据陈旧,甚至有毁损和丢失的现象。如,在白银历史地名中,有许多在白银历史上曾经形成并长期使用,后在历史长河中消失的地名, 虽然它们失去了现代地理方位的符号意义,但作为各代历史上地理方位的指称符号,其历史文化价值却不容忽视。但是这些历史地名都很难在各类书籍、文献中查证。3)地名研究边缘化状况没有改善。白银市无论是地名管理工作还是地名研究工作,主要由地名行

3、政管理部门主导进行。到目前为止,地名的命名、更名、地名的标准化、地名规划等日常管理工作自不待言,地名的学术类成果,如地名刊物、地名图、录、志、典的编纂,以及地名学的理论研究成果也大都是由地名行政管理部门牵头完成或由地名管理工作者完成。虽然仍有少数学者附带地进行一些有关地名学的研究活动。但因诸多因素的影响,白银市专家学者对地名研究的热情一直受到影响。1.2 地名管理人员素质亟待提高当前,我国地名工作从理论研究到地名法制化、标准化,从地名数据库的建立到地名公共服务工程的推进,已经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备的地名管理体系。但是在同一个政策、同一种工作条件下,为什么有的地方地名工作轰轰烈烈、扎扎实实,而白银市

4、地名工作却举步维艰、寸步难行?笔者认为,这跟白银市地名工作人员配备不齐、地名档案管理硬件设施简陋、人员队伍素质、工作能力不高等有着密切的关系。虽然白银市区划地名边界工作编制人员达到3-5人,但实际按编在岗的人员却只有1人,编制在区划地名的人员都被借调到其他科室工作。有的县区更是将区划、地名与婚姻登记、基础政权等其他民政业务捆绑在一起,而工作人员仅为1-2人,人员队伍建设明显滞后于新时期地名工作发展需要。1.3 地名政策法规滞后乏力一是地名命名更名缺乏约束处罚机制,导致地名管理工作的被动管理。一些建设单位在给地理实体起名时,不愿按照白银市地名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而是采用一些贪大求怪的名称,有的甚

5、至封建复古、崇洋媚外、格调低俗,给白银市地名管理造成了无序、混乱。如有的新建居民小区,被冠于xx花园、xx山水从名字上来看,有“山”有“水”,有“花”有“树”,简直是人间仙境,但实地一看,花没有几朵,树没有几棵,完全是假山一座,池水一塘,割断了地名历史命脉。像这类地名没有经过白银市有关地名管理部门审核批准,但已被使用和流传开来,白银市地名管理部门在统计地名时,只能被动统计,被动管理。二是现行的白银市地名管理办法包含地名管理规定、实施办法、实施细则等地名法规,也包含地名管理机构的权责、地名更名命名的原则、地名标准化原则、地名标志的设置与管理、地名普查规定、地名档案管室的建设、地名档案资料的建立与

6、利用等。但没有各级地名管理机构与城乡规划部门之间的协同管理规定及对一些各种因素引起的不合法地名的挽救措施、约束处罚规定。1.4 地名标准化工作留有很多问题地名标准化的含义即“一个地名的读音和书写要符合正音和正字的规定,含义健康,命名、更名履行法定的批准手续”。由此可以看出,地名标准化的基本要求是地名的形、音、义要符合规范:一是字形统一,无重名、一地多名、一名多写的现象。二是按普通话读音,用汉语拼音方案作为拼音书写的规范。三是含义健康。基于此,在地名标准化进程中,地名的用字问题是一个需要给予特别的关注的领域,应当慎之又慎地对待。但是,白银市地名文化生态目前还存在一地多名、异地同名、一地多音等问题

7、。1.5 地名文化保护乏力地名的意义(即语义)具有复合性,它所提供的信息大致可分为外显和内隐两种形式,外显信息是地名本身指称的行政区划、居民地、自然地理实体、市政设施名称或名胜古迹纪念地等。而内隐信息则是地名所指称的地域在历史、政治、文化、军事、科技、人口、交通等各个领域的信息总和。实际上就是该地域在历史长河和现实社会中形成并确定下来的附加义和引申义。如:会宁县的“郭城驿镇”,它的外显信息是其地理位置,在白银市会宁县北,这是它的基本意义;但在这地名的内部,我们还会知道“郭城驿镇”因明朝中期在此设立驿站而得名。这是地名的内隐信息,是地名的附加意义。内隐信息的知名度有时甚至超过了基本意义。然而,白

8、银在现代城市化建设加剧的过程中,很多人认为,老地名的内隐信息和现代时尚的建筑环境不匹配,因此出现了很多弃旧立新的事情。主要表现在经典老地名文化尚未得到有效传承和洋地名泛滥两个方面。因此,在目前的城市建设中,地名文化保护不能回避。2 加强地名管理工作的建议2.1 提高思想认识,提升地名公共服务水平地名工作是一项政策性和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各级政府和地名主管部门要不断提高认识,树立开拓创新意识,不断充实、完善和更新地名数据资料,大力推进地名信息化建设,尽快完成地名公共服务工程的数据库建设,开设地名网站电子地图、地名热线、地名触摸屏等载体,不断提升白银市地名公共服务水平和效率。同时,利用地名普查成果,

9、及时编辑出版白银市地名志、白银市地名录和白银市行政区划图等地名图书,最大限度地转化地名成果资料。2.2 加强组织领导,抓好地名工作队伍建设要积极争取政府对地名工作的支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地名委员会,积极发挥地名委员会的组织协调作用,建立财政投入和市场运作相结合的地名公共服务运行机制。与此同时,地名工作也是一项政策性、专业性和技术性很强的工作,这就要求我们要重视地名工作人员的培养使用。2.3 搞好建章立制工作,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建立地名联席会议制度,由地名委员会以政府的名义组织召开,研究解决地名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建立地名命名更名的议事、专家征询、论证和市民听证制度,严格地名命名、更名的

10、审批权限。推行白银市标准地名使用证制度,在办理建筑物、住宅区规划许可证,公安落户办证,工商营业执照等,都应有地名主管部门核发的白银市标准地名使用证。要加强地名的规范化工作,杜绝街、路、巷命名、更名的不规范,从根本上消除无名或重名的现象。坚持“先命名,后施工”的原则,从源头上解决随意冠名,盲目贪大求洋,名不符实的问题。要加大地名的监督检查力度。可聘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社会各界人士和发动中小学生定期不定期对辖区地名进行巡视检查,及时发现损毁和错字,规范地名译写和用字读音。2.4 加强地名管理科学化,突破地名标准化薄弱环节白银城市化的发展,必然要求地名标准化进程与之同步。目前,由于城市化规模的要求

11、,城镇周边的农村地域将成为城区。所以,城郊结合部地域的地名标准化问题更加突出,要及时进行复核、分析和处理,以此带动农村地名标准化管理。尤其要做好农村的自然地理实体名称规范化工作,正如民政部强调指出:“由于长期侧重于对人文地理实体名称的管理,疏于对自然地理实体名称必要的规范化管理,造成了目前自然地理实体仍存在着不少的“一地多音”、“异地同名”、“一地多音”等不规范现象。这种状况若不尽快改变,势必影响到城市化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因此,白银市要建立层次清楚、等级分明,既具有文化特点,又渗透了现代意识,便于管理、促进交流的标准化地名体系。还要重视地名规划工作,地名主管部门要经常性地与建设、规划等部门

12、保持联系,在城乡建设规划时,把地名规划纳入城乡总体发展规划范畴。编制出本地区的地名命名规划方案。在地名规划工作中,要切实贯彻国务院地名管理条例中“地名管理应当从我国地名的历史和现状出发,保持地名的相对稳定”的原则。真正从源头上把好地名命名更名关,也可尝试地名的超前命名,平时就要做好地名命名,更名方案的资料储备。从而逐步改变白银市城镇周边的农村地域“一地多音”、“异地同名”、“一地多音”等不规范现象和地名炒卖问题。2.5 处理好地名文化保护与创新发展关系,保护地名文化1)深化地名研究,丰富地名文化。强化地名存量、形成背景、文化内涵、保护利用价值等方面的研究,了解地名文化的历史脉络。要了解地名形成

13、演化的过程,同时,更要注重将文献研究与实地考证相结合,发掘地名的形态美、语言美和蘊意美。深入挖掘地名背后的历史故事、文化内涵,将地名文化遗产的研究与保护融入我市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之中。坚持与相关学科的互动,实行兼容并蓄,不断丰富地名文化学科领域。2)保护老地名,坚持新老地名相结合的原则。将新老地名有机地结合起来,既有效地保护了老地名,又较好地体现了新地名的文化品位和时代特色,防止草率更名而增加社会成本,给社会各界和人们群众带来不便。保护老地名,是尊重历史文化的表现,因为老地名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万不得已确需废弃的老地名,可将其文字、图片、音像等资料档案连同背后的历史渊源、文化、民间故事整理

14、成册,妥善保管建章立卷,挂牌立碑。3)实施地名变更程序化。在强化民政部门的地名文化保护管理职责的同时,要构建一套多部门协同机制,制定严格的地名审批程序,规范地名的命名、变更,确保地名变更的程序化与规范化,从机制上保障地名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4)有发掘和宣传地名文化遗产。评定“千年古地名文化遗产”,征集“地名文化好故事”,鼓励拍摄地名文化微电影。白银要结合实际,调查研究,认真梳理,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工作,以此强化对老地名的宣传和保护。参考文献1景泰县志编纂委员会编.景泰县志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90 年.2靖远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靖远县志M.甘肃文化出版社,1995年. -全文完-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百度文库年卡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