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带一路”背景下的跨语言服务环境建设研究 陈明霞 厉姣姣 阮秋 王震摘要:跨语言服务环境是“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中的重要环节,包括沿线国内城市和沿线国外城市两个建设方向。目前国内城市的跨语言服务环境在建设理念、环境质量、区域协同、服务体制机制方面还存在较多不足。沿线国外部分城市由于建设投入、汉语国际地位等因素影响也存在不足。为此,要加强与沿线国家跨语言服务环境建设协作,加强国内沿线城市跨语言服务环境体制机制等方面建设。关键词:“一带一路”;跨语言服务环境;建设语言相通,方能实现经贸往来、文化交流、文明互鉴、民心相通。跨语言服务环境是一个城市国际包容、开放精神和管理理念的体现,是城市“国际宜居
2、宜商环境”的重要内容,也是事关跨境群体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语言障碍是跨境生活普遍面临的难题,不仅影响跨境的生活空间、成本和质量,也制约其对所在城市的融入度、认同感和归属感。“一带一路”是一个系统工程,跨语言服务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环节。随着我国“一带一路”战略的深入实施,跨境旅游、经商、学习的中外人口规模和增长率呈上升态势。为此,宁波工程学院“城市国际化语言环境研究”学生团队在对“一带一路”国内外沿线部分国家和城市的跨语言服务环境进行调研,并就“一带一路”背景下的跨语言服务环境建设提出对策建议。一、问题的提出跨语言交流障碍是制约跨境生活的常态性难题。“语言生活占据人类生活的80%
3、,语言生活的和谐对整个社会的和谐非常重要”。据项目组调查,语言障碍对于跨境生活的影响系统达0.46,跨境群体中缺乏跨语言能力的比例达67%,存在跨语言服务需求比例达54%。同时,“一带一路”横跨亚欧非三大洲,文化习俗、生活方式的那个差异巨大,跨境语言障碍也潜在地加剧了跨文化冲突的可能。与此同时,“一带一路”旨在促进经济要素有序自由流动和市场深度融合,推动沿线各国实现大范围、深层次的区域经济合作,“一带一路”战略下跨境人口规模将大量增加,民间的经济文化社会交往也必将更加频繁。加强跨语言服务环境建设势在必行。从现实看,当前“一带一路”境内外沿线城市跨语言服务尚难以满足需求。从国际视角看,“一带一路
4、”涵盖64个国家,大都为经济欠发达国家,国家化程度总体不高,跨语言服务环境总体不佳。从国内视角看,“一带一路”涉及18个省;沿线城市中除上海、广州等跨语言服务环境较好外,西北、东北、西南和内陆沿线城市跨语言服务环境基础较差,尚难适应“一带一路”发展要求。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城市)跨语言服务环境现状项目组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城市)、国内沿线城市两个方向进行调研,主要研究其中文网站媒体、中文公共标识、汉语咨询及求助服务四个方面。国外方面,项目组选择了德国柏林、韩国首尔、埃及和泰国四个具有代表性的国家(城市)为研究对象。出于条件限制,主要以网络信息搜集、外文信息翻译、依托当地华人方式进行。
5、国内方面,项目组选择宁波为研究对象。(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城市)跨语言服务环境现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语言复杂多样。据调查,“一带一路”境外沿线64个国家仅法定官方语言就高达79类,以阿拉伯语、英语和俄语为主体。沿线国家大都为发展中国家,国际化程度总体不高,国际语言环境基础不佳,跨语言服务系统尚未有效建立,在语言人才、建设投入等方面也十分薄弱,28个沿线国家尚未开设中文专业,25个国家目前仅少数大学开设中文专业。1.柏林。柏林市政府官方网站设有包括中文在内的八种语言翻译页面,介绍范围广,翻译基本正确,一般能看懂,但中文界面的信息相对较少。德国的中文广播存在數量不多,其中最广为人知的是“德
6、国之声”的晨间中文普通话广播。中文或双语报刊有华商报、欧洲时报、欧洲商旅报等;其中,欧洲商旅报还设有基于手机的信息平台。2006年4月,旨在为在欧华人提供本地资讯和社交平台的“华人街网站”建成,该网站提供信息、资讯、新闻、娱乐、社交等多方面功能,在华人中影响较大。近年来,当地退出了一些面向外国人旅游、生活服务类APP,比如easy.Go、FlixBus、TripAdvisor、GoEuro等,但使用不便。除少量警示语或大型商场外,柏林的公共场所如酒店、医院、地铁等几乎没有中文标识。柏林为了帮助“新柏林人”,柏林市政府专门制作了包含中文在内共八种语言的信息“欢迎包”,并增设立了双语幼儿园和双语学
7、校。2.首尔。首尔市政府官网可实现韩中文切花,网站中文版翻译质量高,错误率极低,实用性强,也符合中国人的阅读习惯。此外也有“韩网导航”等一些提供中文浏览服务、根据华人的上网习惯和需求建设的各类服务型网站。韩国的中文媒体特别是报刊数量较多,如中文周报、韩中法律新闻、韩国新华侨报等;这些报刊有效地向在韩华人及时提供中韩两国最新新闻。此外,还有包含中、韩语等双语或多语的报刊如亚洲经济(?)等。近年来首尔的中文网络社交平台如“在韩国”(http:/)、“乐在韩国”(http:/)等发展迅猛。“中华TV”是韩国唯一24小时播放中国新闻的综合性电视台,而2011年12月开播的你好korea)是首尔一档专门
8、介绍韩国观光旅游、生活常识的全中文广播类节目。首尔地铁站会有中文标识但不够规范,曾引起游客抱怨。为创造更好的跨语言服务环境,首尔设有提供中文等医疗翻译人员服务的“119首尔健康热线”、消费投诉服务热线和首尔生活指南等。3.埃及。除驻华使馆新闻处设有中文网站外,埃及的中文网站极为少见,埃及政府网站仅有阿拉伯语、英语两种版本。埃及的图标路标基本都是阿拉伯语,著名国际旅游景点一般都有“阿-英”双语标识,但中文标识仅限于在大使馆、语言大学及国家政府机构。一些国际性大酒店、国际性场所,一般会提供英语服务,中文或者其他语言的服务极少。目前,开罗大学等埃及名校目前均开设了中文系,“中文热”逐渐升温。4.泰国
9、。泰国政府、泰国国家旅游局网站都自带翻译软件或提供报刊中文在内的多语言切换页面,但翻译质量欠佳,系统问题重重,体验感较差。相反,“泰国国际航空”等大型商业网站不论是在外语语种、翻译质量还是网站建设质量都要好的多。泰国中文网站数量较多,如“泰华网”、“泰国网”等,大都由当地华侨设立。泰国华文报纸有新中原报、中华日报、星暹日报、亚洲日报、京华中原和世界日报等。泰国主要景区、机场、大型酒店、商场等有较多中文标识,但翻译质量不佳,很多时候难以理解其意思甚至十分滑稽,商场服务人员主要依靠翻译软件实现交流。2015年3月,泰国公共服务中心开通可提供英语服务的24小时咨询投诉电话1111,02-356-05
10、83旅游咨询电话、以旅游观光为主体的APP“SpeakThai”则可提供中文服务。此外,机场、涉外酒店等还会提供中文旅游指南服务,各大景点往往也设有汉语志愿者。近年来随着中国国际化不断加快,泰国的中文导游、中文教师缺口极大,根据环球时报2017年3月的报道,泰国至少缺少10万名中文语言专家。(二)国内“一带一路”沿线城市跨语言服务现状以宁波为例宁波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之一,地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和长江经济带战略交汇处,与40多个沿线国家城市缔结友城关系,是“一带一路”战略支点城市。2018年7-9月,项目组对宁波10个外籍人士主要活动和涉外服务场所、近200名外籍人士、50个政府热
11、线、43家政府机构和51家其他涉外服务机构、104家政府和其他涉外机构外文网站质量进行调查,形成了关于宁波跨语言服务环境的较为全面客观的结论。1.宁波跨语言服务环境现状(1)环境资源丰富,基础良好。第一,宁波外语人才资源较为丰富。全市共有7所设有外语学院或外语专业的本科高校,其中2所设有国际交流学院,3所具有招收留学生资格,开设英、日、德、商务英语、翻译等外语类专业在校生近1,0000名,来自世界近85个国家和地区的留学生4,000名,多类外语教师近1,000名。第二外文网站方面。宁波是国内最早建立政府外文网站的城市之一,连续6年在全国省会城市及计划单列市网站国际化排名中位居第一。市级政府机关
12、外文网站建有率达88%,县政府外文网站(网页)建有率达100%。高校外文网站建有率为74%。网站跨英、日、德、法、韩5类语种,各语种比例分别为100%,10%、5%、5%、7%。第三,外语媒介类型相对丰富。除外文网站外,宁波外语媒介还包括广电调频FM98.6、Ningbo Guide和Ningbo Foucus等外文杂志、Ningbo Guide微信APP等。第四,中外语培训机构数量较多。宁波现有规模性中文培训机构4所,年培训外籍人士近1,000人次。此外,还有数量繁多的各类外语培训机构2.存在较多不足。(1)主要涉外服务场所外文公共标识质量不佳。一是部分必要场所外文覆盖面不足。部分交通路段虽
13、然使用了拼音,但对于外籍人士来说,仍然无法理解其含义,事实上没有多少指示价值。二是外文标识使用缺乏统一规范。如“厕所”一次的翻译存在“W.C.”“Toilet”、“Freshroom”等多种形式。三是外文标识翻译质量问题比较严重。主要存在存在语言表达过于粗露、中英文内容不一、翻译错误、大小写、字母缺漏、语法问题、标点符号等问题,老外滩关于“王宅”的翻译中仅其中一段就有6处错误。(2)重要涉外服务管理机构外语沟通能力不强。在外语沟通方面,高校外事机构和中文培训学校以其语言优势和专业表现最佳,达到了100%外语沟通能力。高档酒店、涉外公司、涉外商业协会和旅游景点因其商业性和涉外服务密切性特征,在外
14、语沟通能力方面也表现较佳,达到63%。政府机关、政府服务热线则处于第三梯队,英语沟通能力仅为3%,严重制约了外籍人士与政府机关的沟通互动;特别是在政府外文网站和有关对外宣传资料上出现政府服务热线在外语沟通能力上的欠缺,给部分外籍人士生活造成了一定的困扰,致使一些生活方面的困扰投诉无门。(3)政府外文网站建设仍有待加强。一是部分重要涉外“民生”窗口单位尚未建立外文网站,包括各主要医院、机场、火车站、地铁等单位,在一定程度上给外籍人士的生活带来很大不便。二是已建有的外文网站问题繁多。如内容更新迟缓,有的机关外文网站连续7年没有更新。互动性不强,政府外文电子邮件回复率为零,基本形同虚设。“Guest
15、book”(留言)2011年至2014年仅有互动信息15条。页面设置不佳。页面拥挤,字体偏小,内容庞杂,浏览体验感不佳。翻译问题严重,存在不少的符号、赘译、单复数、大小写以及拼写及语法问题。三、“一带一路”背景下加强跨语言环境建设的对策建议在“一带一路”加快实施的背景下,面对跨境群体规模、跨境频率、生活时常的不断攀升、跨语言障碍下的民生问题、文化冲突风险和商业行为成本,加强跨境语言环境建设刻不容缓。(一)国内层面1.“整体规划”与“因地制宜”相结合推进建设。从中央政府和沿线城市地方政府两个层面制定跨境语言环境建设规划,实现规划的整体性、系统性、规范性。同时,在执行中要保持灵活性,因地制宜。国内
16、“一带一路”沿线重点城市、城市群、区域政府根据实际情况协同制定具体举措,利用大数据精准把握国别跨境群体规模、行为空间、语言能力等,对建设的语言类别、环境内容、区域等进行分层,既要做到规划的整体性、系统性,又从地方国际化发展实际出发量力而行,实现整体性与差异性相结合。在建设中以满足实际需要为根本导向,克服“形象化”价值导向。同时,鉴于跨语言服务的成本相对较高,要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和确保实效性的前提下,就建设的“面”、“度”进行合理确定。加强体制机制建设。地方政府应在城市(区域)国际语言环境建设规划的基础上,分类制定相关配套政策和规范。制定环境建设和评价标准,如市国际语言环境文字用语规范(主要涵盖
17、公共标识、外文网站、组织机构、职务职称、菜单等译法)、市涉外机构、组织和场所国际语言环境评价细则等文件,实现建设的规范化、标准化。建立健全城市(区域)跨语言服务环境建设管理体制。在政府主导下,积极开发利用社會外语资源,按照“政府主导、社会组织协同、中外市民参与”的多元建设主体结构,加强激励机制、监督机制、市场机制、人才培养机制、跨域(城)共建共享机制建设。提升环境质量。一是加强对现有公共空间和场所外文标识和外文网站的语言翻译、视觉效果、文化冲突等方面的提升。二是推进政府外文网站功能升级改造。外文网站作为对外信息服务的门户网站,具有最高权威性,在外籍人士最可靠的信息来源。要增强政府外文网站的查找
18、、邮件回复功能和操作的便捷性,提升信息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及时性。三是整合现有媒体,实现媒体信息的互补性和特色性,增强现有媒体对周边主要国际化城市相关信息的补充。扩大诱导性资源要素。以区域联合等多种形式和方法,争取更多国际型会议和活动、国际型公司和组织落户本地。扩大对外经济文化交往影响和友好城市数量,增加与沿线城市经济文化交流的广度、深度和频度,争取扩大高校外国留学生数量和质量,实现留学生国籍、洲籍多样化。培育外籍人士文化活动品牌和平台,积极创造外籍人士融入地方生活的机会。构建便捷的“外语+信息”智能跨语言服务体系。由长期生活在本地的外籍人士、高校和社会语言志愿者等承担涉外信息服务具体业务,提供
19、便捷的“外语+信息”服务:(1)提升城市主要服务热线电话功能,增加涉外信息咨询服务,或至少应设立外语语音留言功能,便于由外语服务人员事后给予帮助。(2)借鉴上海“962288”热线经验,设立专门的涉外信息咨询服务热线。基于跨语言服务的高成本性,可以“社会购买服务”的方式交由相关外语学院高年级学生以志愿服务形式进行。(3)开发基于移动互联网和通讯工具的、面向外籍人士的生活信息服务的微信公众号、APP。(4)开发或引进Enter、HangzhouMore、ExpatsEpress、Citymapper等跨语言信息在线交流技术和平台。(5)加强跨语言服务“大数据”建设,增进“精准服务”。通过大数据分
20、析外籍人士的行为空间、方式、内容、语言水平和需求等方面信息,以及时优化环境建设方向和内容。2.国际层面一是发挥中国在“一带一路”战略中的领导优势和责任担当,主动与沿线相关国家通过协商尽快达成关于推进“一带一路”跨境语言环境建设的国际协议,实现各国建设资源的互补共享,特别是为我国相关语言服务机构放宽进入条件。二是加强跨境语言服务公益平台建设。分类建设面向全体在华或本地城市外籍人士、面向出境中国公民的跨境语言和信息服务平台,在智能手机移动网络条件下,以“人(用户)-机(平台)-人(译员)”形式实现多语种、跨境、同步、精准翻译,目前在技术上完全可以实现。平台由政府购买服务,由市场主体建设管理。境外城市在线译员由该地华人、留学生和汉语能力较强的本土人士担任,国内城市由具备双语能力的社会人士和留学生等担任,采用“滴滴打车”管理模式运营。三、加快推动沿线国家和国内语言人才建设。从国家层面通过给予师资、物资和技术帮助,支持沿线国家和城市的汉语语言人才建设。国内方面,要加快沿线国家“小语种”人才建设和储备,特别是沿线国家的11种官方语言和通用语言国内高校尚未开设的语言。注释:李宇明.關注语言生活J.长江学术,2006(1):95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