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多元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ocx

上传人:a199****6536 文档编号:3383899 上传时间:2024-07-03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9.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多元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多元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多元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多元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多元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多元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霍福江+满文汇+海丽摘 要:院校教育是人才培养的主渠道。本文分析了构建多元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必要性,探讨了多元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总体目标和原则,提出了多元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总体思路。关键词:多元化;创新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努力造就世界一流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注重培养一流的创新人才,成为新时期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和努力方向。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高等院校必须围绕提高教育质量这个核心,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以新观念、新举措迎接历史的机遇与挑战,探索设计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完善人才培养机制,着力培

2、养多元化创新型人才。一、多元化创新人才培养的必要性(一)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提出的要求高等院校特別是研究型大学,不仅要培养应用型人才,还要培养研究型创新人才,培养工程与管理等多学科交叉复合型人才,培养高素质的工程技术人才;不仅要满足专业技术的发展需求,还要满足于国家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乃至国际化的需求;不仅要有知识、能力和素质的整体目标要求,还要按照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不同的发展方向,培养学生不仅能从事一般性科技与管理工作,还应具备创新能力,甚至将成为行业的领军人才。(二)学生个性塑造和未来发展的要求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教育的以人为本就是要关注每一个学生个性塑造和未来发展,一切要从学生

3、的发展角度出发,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特长与全面发展。在教育教学中,结合学生个体特点,为适应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而确定不同的基本要求与培养目标,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并注重学生品格的塑造,制订不同的人才培养方案,施行因材施教、分类培养。(三)普通高等教育自身特点与特色的要求从主体上说,普通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具有科研创新能力的研究型人才。因此,培养多元化创新人才是普通高等教育自身特点与特色的要求。就目前中国普通高校而言,即使培养人才的目标大致相同,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但由于各院校依托行业背景不同、建校历史不同、学生生源不同、培养具体目标定位不同,也呈现出多元化的教育状态。同一学校

4、自身也存在多元化元素,只有从自身特点与特色出发,进行多元化建设与改革,才能在人才培养方面有所作为。二、多元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总体目标和原则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即根据培养目标不同,打造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及“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一)总体目标面向社会发展和国防现代化建设的需求,培养大批基础宽厚,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身心健康,求真务实,敢于创新,勇于实践,具有献身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和研究并重的创新人才。在若干优势学科专业领域造就一批具有国际视野、领导才能、开拓能力的拔尖创新人才,为其成长为各行业的精英人才和领军人物打下坚实基础

5、。在部分学科专业培养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工程技术人才。(二)总体原则一是强调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原则。以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为目标,重视思想道德品质、科学文化素养与健康人格培育,重视传授宽、厚、新的综合基础知识,重视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达到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最终目的。二是注重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原则。围绕专业培养目标,整体设计专业培养方案,突出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全面素质的提高,实现五个有机融合,即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有机融合;加强基础与强调适应性的有机融合;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的有机融合;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有机融合;理论教学

6、与实践教学的有机融合。三是突出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整体优化的原则。进一步处理好公共基础、学科基础、专业主干与专业方向课程的关系,处理好理论与实践、主干学科与相邻学科、课内与课外、教与学等方面的关系。重新审视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起点,注意知识内容的基础性、系统性与先进性,加大原有课程的整合力度,增加研讨型课程,提高课程的综合化和现代化程度。注重研究国际高水平大学的课程体系,积极开发国际合作办学计划和海外学习计划,构建学分互认课程,搭建联合培养课程平台。鼓励学生获得国际学习经历。三、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总体思路在整体目标定位的基础上,紧紧抓住突出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的关键点,依托学校的优势与特色

7、,着力培养应用型、研究型、复合型及“卓越工程师”四类创新人才。(一)注重因材施教,鼓励学生个性化发展满足对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基本要求的前提下,进行多元化设计,推进分类、分层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给予学生较大的自主选择空间,为实施因材施教和鼓励学生个性发展创造条件。(二)强化应用教学环节,注重创新精神培养应用能力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创新能力发展的根基所在。但应用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应该遵循一定的规律,循序渐进地培养,同时还应该与理论教学紧密结合。学校根据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真正将学生的应用能力培养落到实处,加快实践教学的改革,按学科专业大类优化实践教学内容

8、,建立多层次、模块化、开放式的实践教学体系。(三)坚持开放合作,专业规范与专业特色相结合培养模式要逐步与国际高等教育接轨,向国际先进水平看齐,与同类高水平院校合作。同是,满足专业认证标准或专业规范的基本要求,充分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特别是优势学科专业要在课程体系、专业方向设置上,紧跟行业发展形势,进一步强化专业优势、突出专业特色。(四)加强创新实践,把握创新实践教育的方向和重点创新实践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创新实践人才的培养中,实践应用是导向,也是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发展方向。在培养模式中将专题培训、竞赛活动、实验实习相结合,创建“三位一体”分层次、全程式的创新实践教育模式。将创新实践意识渗透到整个培养模式中,同时采取系列的政策、举措,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引领学生实践应用。参考文献:1唐根丽,王艳波.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育路径研究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2011,26(3):76-79.2王景.地方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与发展路径J.经营与管理,2015(6):146-149.3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有关情况EB/OL.(2010-06-01). -全文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