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高职双元制本土化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①.docx

上传人:丰**** 文档编号:3388563 上传时间:2024-07-04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30.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职双元制本土化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职双元制本土化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职双元制本土化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职双元制本土化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职双元制本土化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高职“双元制”本土化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 李照清,齐丹摘 要 从双元制人才培养的特点入手,着重分析了高职双元制本土化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问题,并探索了高职双元制本土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提出了高职双元制本土化人才培养的措施。关 键 词 高职;双元制;本土化;人才培养;创新 G717 文献标志码 A 2096-0603(2018)01-0048-02双元制起源于德国,在德国教育中取得了巨大成就,对我国职业教育有着重大启示。在高职教育改革的过程中,很多高职学校都积极引进双元制教育,以培养本土化人才,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水平。但是,由于高职双元制人才培养经验不足,双元制在高职人才培养过程中仍存在着教学

2、过程与企業生产过程对接问题、师资队伍问题、实训环境问题、学生专业基础问题、企业文化培育等问题需要改进。在这种情况下,高职院校必须根据本校的教育现状创新双元制本土化人才培养的模式,不断优化双元制教育措施。研究高职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双元制人才培养的质量,而且对高职双元制教育发展有着深刻意义。一、德国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一)教育与生产相结合德国双元制教育模式开放了学校的办学条件,采取学校和用人单位或企业合作教学的教学实践,使教育与生产紧密结合。在双元制教育模式下,学生的大多数时间都用在企业实际操作培训中,能够接触企业在行业发展过程中所使用的最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并且,双元制教

3、育加强学校和企业、社会之间的联系,在保证学生学校学习的基础上为学生提供了充足的实践机会。而这些实践在行业发展过程中以生产劳动方式进行,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实践目的性,加强了学生的实践操作锻炼,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二)师资队伍质量较高德国双元制教育对教师的要求较高,要求实践教师、理论课教师以及实训指导教师参加严格的教学培训,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和实践技能。并且,德国双元制教育要求职业教育教师必须拥有同行业实习一年以上的工作经验,并通过国家的相关考试,以确保职业教师具备双元制教育能力。(三)课程与专业设置满足企业需求德国双元制教育对课程和专业设置的要求较高,其专业设置是在对企业和社会调查的基

4、础上,按照企业和社会的人才需求而设定的。并且,德国双元制教育专业设置的主体是教育组织代表、行会和雇主代表,既能够反映学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又符合社会经济的人才需求。同时,德国十分注重职业发展,根据职业来细化学校专业方向,并制定学校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和人才培养要求,进而保证专业设置与企业岗位需求相符合。二、高职双元制本土化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一)教学过程难以对接企业生产过程双元制教学过程要求结合真实的生产环境,按企业生产的工艺规范要求,使学习贴近未来工作的需要。我国企业和学校分属不同管理体系,学校不了解企业需求,做不到课程内容与工作内容、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考核标准与职业标准对接,达不到培养

5、学生职业能力的目的。教师教学方法过于陈旧,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学习不积极、不主动,学习效果不佳,人才培养质量不高。(二)师资队伍素质有待提升高职采用双元制教育模式对教师质量要求较高,但是现阶段很多高校师资队伍整体素质不高,教师质量有待提升。具体而言,职业院校的教师多从学校毕业后直接走入工作岗位,很少有企业工作的经历与背景,导致师资的实践教学能力不足,影响人才培养的整体质量。并且,还有很多高职院校教师的学历水平不高,专业学习不够系统,专业化知识结构不完善,缺乏对先进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教学专业性不强。另外,还有部分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能力不足,缺乏对先进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的认同和学习,固守陈旧的教学

6、模式,抵制双元制教育,不利于双元制教育的实施。(三)实训条件无法满足职业技能训练高职院校双元制本土化人才培养需要用人单位或企业为学校提供良好的实训实习环境,保证学校实训实习工作的正常开展。然而,现阶段,很多高职院校与用人单位和企业的合作程度较浅,高职院校没有在合作企业建设实训基地,企业仅仅将高职学生当做免费劳动力,没有深入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实习实训环境较差。另外,虽然有些企业积极为高职院校提供实训实习场所,但是企业基础设备不够完善,实训指导人员质量不高,导致实训实习效果不明显。(四)学生专业基础薄弱高职院校实施双元制本土化人才培养模式对学生的能力素质有着一定的要求,学生只有具备一定的基础理论知

7、识和操作技能,才能够在双元制教育模式下参加企业实训和实习,胜任企业的岗位工作。然而,我国职业教育在学生招生分数上低于普通本科院校,降低了招生的层次,降低了生源的质量水平。很多高职院校学生的专业基础薄弱,专业技能严重不足,无法胜任企业岗位工作,难以适应双元制教育。另外,还有部分学生的学习态度不端正,缺乏对双元制教育的认识,在学习过程中没有积极配合学校双元制人才培养,对企业实训实习抱有抵触心态,不利于双元制人才培养的实施。(五)忽视企业文化培育高职院校双元制本土化人才培养过程中往往注重学生技能的培养,忽视企业文化的培育。并且,企业作为高职双元制本土化人才培养的重要参与者,参与度不高。企业环境对高职

8、学生的影响不大,企业文化建设较少,没有发挥先进企业文化对学生思想、态度等方面的陶冶作用,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道德素养。在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的发展与企业文化融合度不高。三、高职双元制本土化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一)采用项目教学法,教学过程与企业生产过程对接高职双元制本土化人才培养应积极运用项目教学法,充分认识到项目教学对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培养,重视项目教学法的运用,设置专业相关项目,让学生参与项目研究,通过项目任务的完成加强学生的企业实训和实践锻炼,进而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为此,高职院校应与合作企业共同设置具有经济价值的专业项目,按照企业生产过程制

9、定完善的项目计划、项目目标和项目任务,组织学生参与项目研究,让学生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来进行项目探究,让学生在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的引导下自主完成项目任务,进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现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的目标。(二)加强教师教学资格和技能资格认证高职院校实施双元制本土化人才培养模式对教师质量要求较高,需要高素质、高技能型的教师来开展职业教育。因此,高职院校在实施双元制教育的过程中应加强对教师认证和教师管理,不断提高教师素质。为此,高职院校应重视教师教学资格认证和教师技能资格认证,开展双师型教师建设,要求专业教师获得相关专业的技能资格证书,确保教师的专业操作能力。并且,高职院校应采取教师持证上岗

10、制度,要求教师在考取相关资格证书之后才能上岗教学,确保高职教师质量。(三)重视真实的实习实训设备与环境建设高职双元制本土化人才培养与企业生产之间联系密切,因此,高职在实施双元制教育的过程中必须重视真实的实习实训设备与环境建设,提高学生的设备操作技能和生产技能。为此,高职教育应从专业设备操作和专业生产的角度入手,重点加强学生在企业的设备操作训练和生产训练,让学生加入到生产第一线中,学会企业生产过程中的设备操作,提高学生的企业生产操作能力,让学生熟悉企业生产流程和生产技能,加快培养符合当地企业需求的技能型人才。(四)注重基础通用型人才培养高职院校学生在未来职业发展的过程中不仅需要专业技能,而且还需

11、要专业技能以外的通用技术。因此,高职双元制本土化人才培养应注重对基础通用型人才的培养。为此,高职应积极开设通用技术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重点开展学生企业实训的通用技术训练,加强学生对企业岗位工作中通用技术的学习和锻炼,提高学生的通用技术能力,让学生能够在未来企业工作中具备通用技术,尽快适应企业岗位工作。(五)将企业文化培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高职双元制本土化人才培养要求高职院校将企业文化培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将学生技能培养、企业文化培育与素质教育融会贯通,全面培养学生的技术、文化和素质。为此,高职院校应加强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将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与企业发展相结合,强调学生的企业实训和实习,让学生

12、在企业实训和实习的过程中提高专业技能,并加强学生对企业文化的了解,将学生的专业技能和企业文化相结合。并且,企业作为高职双元制本土化人才培养的重要参与者应重视企业环境对高职学生的影响,加快企业文化建设,积极培育健康、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充分发挥先进企业文化对学生思想、态度等方面的陶冶作用,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道德素养。另外,高职院校作为人才培养主体,应重视新课改素质发展的要求,积极开展素质教育,在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不仅要重视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还要注重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的发展,将学生的学校理论基础知识学习、企业实训实习锻炼与素质发展相融合,强调学生在学校学习和企业实训过程中综合能力的提升

13、,进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促进高职学生的素质发展。高职院校在双元制本土化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应重视与用人单位和企业的合作,深化企业合作的程度,扩大合作范围,充分发挥企业在高职双元制本土化人才培养中的作用。为此,高职应采取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将企业作为重要的办学主体,强调企业在高职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作用和利益,提高企业参与高职办学的积极性。并且,高职与合作企业应根据企业的用人需求共同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开发课程体系,制定教学规范,让企业全员参与高职人才培养工作。同时,高职与企业应合作加快师资队伍建设,鼓励企业为高职学校提供优秀人才,加强企业对高职教育的技能培训,提高教师的实践技术水平。参考文献:1张丽颖,张学军.基于双元制的高职人才培养本土化实践:以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2014(32):13-15.2刘传杰.职业教育“双元制”的启示与本土化J.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4):55-57.3宫海燕.高职院校借鉴德国职业教育“双元制”模式浅析:以上海工程技术大学高职学院为例J.新课程研究,2016(1):131-133.4翟鹤,张昕,赫爾穆特贝克.中国本土化双元制职业教育的探索与实践:以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为例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5(36):6-7. -全文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