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信息服务均等化路径研究 赵秀莉摘 要新型城镇化是国家发展战略,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为村民提供无差别的、均等化的、全免费的基本信息服务是保障村民信息权利、享受信息红利的基础,建立政府统筹的信息服务保障机制,依托公益性质的信息服务载体各级各类图书馆,建立图书馆联盟,优化信息服务均等化路径,以提升村民的信息素养,提升其综合素质,共建新型城镇,逐步实现“人的城镇化”。关键词新型城镇化;信息服务;均等化;图书馆F299.21 A中国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成长阶段,城市化成为继工业化之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2014年3月,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正式发布,新型城
2、镇化是我国发展战略,是实现现代化的重要一环。所谓新型城镇化就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业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与城镇化的区别特征,在于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人是城镇化的主体,是出发点和归宿。目的是为人服务,能够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的城镇化,关键是提高城镇化质量,造福百姓和富裕农民。1 信息服务均等化的内涵隨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全球进入信息化时代,信息作为一种重要资源,对人们的生产生活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现代社会,得信息者得天下。信息服务均等化是社会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实质是信息公平,包括信息分配均等和信息获
3、取均等。研究证明,信息获得和信息消费能力与人的综合素质呈正相关关系。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让农民享优质的、高效的、受均等的信息服务,对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提升技能水平发挥着重要作用。要想走出一条成功的新型城镇化之路,必须要注重信息服务均等化问题,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差别,保障农民权益,让农民不仅仅实现身份上从农民到市民的转变,更要实现从物质到精神的真正的融入和蜕变,从而真正地实现人的城镇化,实现人们美好生活的梦想。2 信息服务均等化的意义新型城镇化是我国的既定发展目标,事关几亿农民的生产生活,事关新时代和谐社会建设,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就是人的城镇化,是以人为本的城镇化。要实现人的城镇化,就要做好
4、以人为本的服务,就要提供均等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随着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现代的中国社会已经迈入信息化社会,信息获得的数量和质量对人们的生产生活的影响举足轻重,可谓得信息者得天下。而信息服务均等化是信息化社会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重点和关键,信息服务均等化对于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和技能水平、提升其就业创业能力、提升其生活幸福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市民身份的转变都有着决定性的作用。信息服务均等化过程,涉及资金、技术、法律保障等问题,欲突破发展瓶颈,需要创新服务模式,打通服务路径,提升服务质量。而信息服务均等化过程中,作为信息的加工者和提供者,各级各类图书馆在这一历史伟业中肩负着重任,对农民进行信息素养教育
5、,为农民提供优质均等的信息服务,消灭信息鸿沟。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做好统筹,整合资源,提供资金和政策保障,做好服务评估,保障农民权益,实现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目标。3 信息服务均等化路径3.1 信息服务主体保障图书馆作为公益性的文化服务机构,是信息的主要载体,为新型城镇化提供信息服务有着天然的优势,首先,拥有丰富的信息资源,无论是纸质资源还是电子资源都极大丰富,其次,有着丰富的服务经验和较强的技术人才队伍。只是目前,我国的各级各类图书馆隶属不同级别,不同部门,属于多元等级制度,各自为政,缺乏统一有效的领导,不利于发挥统一作战优势。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发挥政府的统筹功能,建立图书馆联盟,加强协调,统一
6、调度,统和资源,优势互补,为新型城镇化信息服务提供组织保证,保障建设资金的使用和资源、人才队伍的建设、调度、协调,也有利于对此项工作的监督和考核。3.2 信息服务活水源头消除信息鸿沟,提供均等化的信息服务,首先要解决信息资源问题,打通信息壁垒,真正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由于隶属关系和服务功能、服务对象的不同,作为信息资源的最主要载体,各级各类图书馆之间缺乏互容互通,建立图书馆联盟以后,有利于信息资源共建共享。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高度发展,可以借鉴共享经济的成功经验,引进市场机制,建立政府统筹的信息资源库,跨库资源整合,避免重复建设,优化信息资源建设,实现信息资源的低价甚至是免费的优质的共享,消除信息服
7、务中的“马太效应”,让新型城镇化的主体村民享受信息红利。3.3 改进信息服务方式作为信息获得弱势群体,村民在获得服务身份时也存在一定障碍,他们平等利用图书馆的权利没有实现。首先要消除身份歧视,让村民获得和市民一样的甚至更优惠的被服务的权利,而不是被挡在信息服务大门之外。作为公益性服务机构,图书馆应该为村民提供无门槛准入服务,应该为其服务对象提供无差别、全免费服务,保障他们的信息权利。随着社会经济和信息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可以在服务新型化城镇建设的过程中发挥更大作用。通过调研村民的文化信息需求,在一定区域、一定领域对信息资源进行二次加工组合,更有针对性地为村民提供优质的信息服务。3.4
8、提升村民信息素养由于历史原因,村民的信息素养水平不高,使得他们缺乏信息识别、筛选和利用的必要信息素养,要使信息均等化的服务发挥最大效益,在保证信息资源来源和服务渠道畅通,服务模式更具时代性以外,还要加强对村民的信息素养的提升。可以定期组织信息素养培训,举办信息素养竞赛,发放信息素养红包等方式提高村民的信息素养,激发其信息应用需求,发挥信息服务的最大效益,进而提升村民的整体素质,促进村风民风的改进,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真正达到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使新型城镇化更具内涵建设。3.5 信息服务制度保障随着法治社会的建设,我国的各项法律法规都在逐步建立和完善,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无论是主体建
9、设还是资源建设,无论是服务模式还是服务效果,要想让村民获得持续的高质量的均等的信息服务,最根本的还是要提供法律保障,建立健全相应的法律法规,使信息服务均等化各项工作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有章可循,而不至于随着领导的更迭随性而起,随性而终,并依法依规对信息均等服务各项工作进行评估考核,做到奖勤罚懒、奖优去劣。总之,新型城镇化工作是国家发展战略,是实现现代化、實现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一环。信息服务均等化是提高村民素质、提升村民生活质量、实现村民向市民转变的酵母因素,应该在政府统筹下,实现从组织保障到资金投入、资源建设、人才队伍、村民培训、法律保障的全方位的最优化,确保村民信息权益得到很好实现,最终达到
10、实现“人的城镇化”之目标。参考文献1 何沙沙.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问题研究J.华中科技大学,2012.2 王睿,贺雪峰.当前“三农”政策中的若干重大问题J.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15(02).3 樊玮.信息化背景下的农村居民信息消费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0.4 贺东航,张现洪.政治系统论视野下的农村公共服务:现状与改革J.探索,2013(03).5 陈小云.我国农村居民信息消费现状及策略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1).6 吕文静.论我国新型城镇化、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民工市民化的困境与政策保障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4(01).7 胡杨玲,周林刚.公共图书馆利用状况及制约因素分析要基于深圳特区农民工的问卷调查J.图书馆论坛,2008(03).8 俞可平.标准化是治理现代化的基石J.人民论坛,2015(31).9 王卫星.积极稳妥推进农村公共服务标准化J.中国财政,2014(03)。10 赖海榕.乡村治理的国际比较德国、匈牙利和印度经验对中国的启示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6(01).11 刘晨延.我国信息消费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及对策J.新视野,2012(02).12 张广婷,江静,陈勇.中国劳动力转移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0(10).13 胡春娟.公共图书馆:助力农民工市民化J.图书馆论坛,2014(08).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