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靖西绣球文化产业发展创新策略研究 潘欣艺 岑兴莲 陈露【摘 要】文章通过调查分析靖西绣球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针对其存在品牌意识薄弱、产品创新不足、技艺传承困难等问题,对靖西绣球文化产业的发展提出创新策略,以此来推动靖西绣球文化的产业化发展,从而带动整个靖西旧州的经济发展,使绣球产业成为靖西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关键词】靖西;绣球;文化产业;策略绣球是极具广西特色的传统手工艺品,是广西壮族传统的定情物和吉祥物,是传递爱情、亲情、友情的民族文化使者。广西靖西市旧州千年古镇以绣球而闻名,被誉为“中国绣球之乡”。1995年,“绣球王”朱祖线为代表广西妇女做了一个直径为80厘米的大绣球参加北京举办
2、的世界妇联大会,因此,靖西绣球名声大噪,开始成为一种广受欢迎的商品。靖西绣球走上产业化道路,实现乡村振兴策略,既有助于促进国家发展乡村经济策略的实施,又有助于地方文化资源的传承,促进乡村走上富强繁荣之路。一、靖西绣球文化产业发展现状绣球是壮族文化最具代表性的标志和象征物之一,成为壮族对外交流和宣传的一张“名片”。2012年,靖西绣球制作技艺被列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旧州绣球村被国家列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在绣球的生产制作地区中,靖西的绣球因纯手工制作,制作工艺精湛。但是,随着社会的工业化程度提高,许多传统手工艺品因不受市场青睐而走向低迷,甚至逐渐消失,靖西手工绣球就是其中之一。靖西绣
3、球文化产业在规模化、产业化上并未取得与之相应的“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规模,对周边的经济辐射作用也还有很大的发挥空间。靖西绣球在广西区内的知名度较高,对绣球文化内涵有一定的了解;但大多数地区对绣球文化的了解并不深。地方对绣球文化品牌打造不重视,市场影响力小。在绣球的创新发展、生产模式系统化等方面工作不到位,在旧州零售的绣球,样式、颜色、材料等都千篇一律;传承者把绣球产业发展当做一种个人行为,对绣球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不夠重视,大部分年轻人对绣球制作不感兴趣,导致绣球制作传统技艺传承举步维艰。进入21世纪,如何利用绣球这一优秀的民族文化资源带动经济的发展,如何通过旧州绣球村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创新发
4、展靖西绣球文化产业,是我们要深入思考和考究的问题。二、靖西绣球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一)品牌意识薄弱虽然靖西绣球在国内有一定的知名度,但是当地人对绣球的品牌意识比较模糊。根据靖西市人民政府官方网站资料显示,当地生产者也有注册过有关绣球的商标,如旧州、心心、山情和锦绚等,“但是由于包括成本在内的各种原因,很多生产者并没有对商标进行保护和宣传,以至于在靖西绣球产品中并没有出现特别有影响力的品牌,甚至有些当地人虽然注册了商标,但是并没有真正使用过。”商标的作用没有得到有效的发挥。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品牌的影响力越来越大,而吸引眼球的商标能够增加顾客的购买欲望,促进消费,增加产品的知名度。
5、(二)产品样式陈旧“由于绣球的经营者由于绣球的经营者和生产者对市场的观察不够敏锐,缺乏创新意识,导致绣球产品样式相对陈旧而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近年来为顺应时代的发展和市场的需求,旧州的民间艺人也在绣球创新方面做出了努力,绣球也发生了一些改变,但创新元素还是很少。在第四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上,“中华巧女”黄肖琴设计了各个国家标志与东盟博览会标志相结合的100个独特的绣球,送给了东盟十国的朋友们。当各位友人收到绣球时,都惊叹不已,非常高兴。由此可见,在绣球的传统主题基础上,可以根据客户的需求进行私人定制。但是缺乏专业人员进行设计开发,再加上技术不成熟、成本投入等原因,不能进行规模生产。(三)技艺传承
6、艰难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冒出的新生事物吸引着青少年群体,这也影响了靖西绣球手艺制作者的后代。当前,旧州古镇的绣球手艺制作者只有高龄老人和他们的女儿或媳妇掌握了手工缝制绣球技艺,而他们的孙辈对于绣球都不感兴趣,并且旧州的妇女只有在农忙空闲时制作绣球,绣球对于她们来说更像是一种娱乐消遣,并不能作为她们的谋生手段。制作者对于他们手艺的失传表示无可奈何。在实地访谈中发现,“中华巧女”黄肖琴绣球制作技艺精良,还掌握了通过改良而成的“堆绣”手法。然而,由于其绣制手法复杂而繁琐,目前除了黄肖琴本人,靖西无人精通“堆绣”手法,这种手艺的发展极有可能面临失传的风险。三、靖西绣球文化产业发展的创新策略(一)政府加
7、大扶持力度,注重民族技艺的发展经过采访绣球传承人黄肖琴,我们发现最具特色的旧州绣球绣制工艺“堆绣”,目前只有极个别老人掌握,所以抢救绣球技艺势在必行。一是政府应多鼓励民间艺人开展家族式、师徒式等多样化的传统手工技艺传承方式,还可以开办培训班来招收学员,将绣球的制作技艺传给学员等。二是组织相关部门对现有靖西绣球制作技艺展开调研、记录,整理成文档,建立专门的资料收集库,为后人留下一手宝贵的资料。三是如今部分绣球的造型设计会涉及数理知识,球体的巨幅图案对绣球制作者在设计开发、绘画以及刺绣等方面有更高的需求。当地有关部门可以通过广播、电视等渠道来宣传有关绣球生产的文化知识,让当地民众对绣球文化有更近一
8、步的了解。(二)积极打造靖西绣球的文化品牌虽然绣球知名度较高,游客对绣球有一定的了解。但是绣球尚未形成品牌。如今,绣球作为壮家儿女的一种定情信物,成为了传递爱情、亲情、友情的精神使者。“绣球”被赋予的文化内涵和知名度已经成为传达靖西壮族文化的重要品牌,这也是打造靖西绣球文化品牌的一个契机。可以把民族体育项目与“靖西绣球文化节”融合起来,开展“壮乡民俗文化旅游节”、“壮族特色美食品尝大会”、“山歌比赛”等一系列文化活动来充分展示出靖西绣球的悠久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让国内外的游客感受到壮族绣球文化的独特魅力,兼顾海内外市场,扩大靖西绣球文化的影响力。(三)民间工艺人应提高创新意识,丰富产品种类随
9、着科技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逐渐追求个性化,为了满足现代消费者的需求,民间工艺人应提高自身的创新意识和能力,设计出更多新颖的绣球,可将绣球图案元素融入生活用品,增强绣球的实用性。如香囊、精美礼品、手机挂件;在绣球外形上进行创新,可以设计为心型、菱形等;在绣球的图案设计上,把传统文化与现代流行元素相结合,设计出一些线条优美、内涵丰富、时尚新颖的图案;增加祝福语的种类,如“学业有成”、“大吉大利”等;丰富手工艺品种类,如各种壮锦挂包、壮族服饰、绣花鞋等以满足顾客不同需求。四、结语靖西绣球文化产业要想改变现存问题,就要在借鉴其它文化产品发展模式的同时结合自身情况进行调整。在调整绣球文化产业结构的过程中,政府要加大对靖西绣球文化产业的重视程度,加强大众的品牌意识,注重人才培养,提高制作者的创新意识,使绣球产业有更好的发展,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增加当地居民的收入。绣球的丰富的文化内涵,正在等待人们的挖掘并加以创新利用。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这一优秀文化资源发展为靖西的经济支柱,扩大靖西文化市场的影响力。【参考文献】1 刘保栋.靖西壮族绣球文化的产业化发展思路J.艺海,2013(02):130-131.2 黄伟权,黄靖羽,赵绍新.旧州绣球村绣球文化产业发展研究J.新西部(理论版),2015(11):33-34.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