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公共管理学导论,公共管理学的视野1 “公共管理学”与“公共行政” “行政”本质上包含着从指示和服务的含义;而“管理”一方面意味着获得结果以及管理者为获得结果负个人责任。“公共行政”是政府特别是执行机关为公共提供服务的活动,行政官员或行政人员在这种活动中重要是执行由别人(政治家)所制订的政策和法律。关注的焦点是过程,程序以及办公室的管理)传统的公共行政学以及公共行政学院 重要是培养政府的职业文官的学科或机构)。“公共管理”是公共组织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的活动,它重要关注的不是过程,程序和遵照别人的知识办事以内部取向,而更多的是关注结果和对结果的获得负个人责任。2“公共部门”与“公共物品”(1)“
2、公共部门”是公共事务的管理者和公共物品的提供者。广义的公共部门涉及政府机构,公用事业,公共事业,非政府公共机构等部门以及各种不同组织的公共层面;狭义的公共部门仅涉及政府机构以及依据政府决策产生的机构和部门,是最纯粹的公共部门。(2)Why“准公共部门”(第三部门,非营组织)也归入公共部门中?因其“公共”特性:与纯粹的公共部门目的一致,第三部门生产或活动的基本与政府存在密切关系,其生产,活动的内容和方式往往由政府实行控制或必要的行政管制与政府为社会所提供的物品一致公共物品或“准公共物品”投资主体或提供资源的主体也重要是政府。(3)公共物品:指具有消费的非竞争性和给排他性,自然垄断性以及受费困难等
3、特性的物品,具有规模效益大的特点,政府是提供词类物品的最佳方式。(4)公共物品的划分纯公共物品:国防,公共安全,外交,法规政策,环境保护,基础研究,空间技术。 准公共物品:道路,能源,交通,通讯,城市公共服务,教育,广播电视,社保。有形的公共物品(硬):公共设施 无形的公共物品(软):法律。政策,制度全国性的公共物品:国家或中央政府提供的服务国防,外交,全国性法规政策 地方性的公共物品:城市基社,地方性法规,政策3“公共管理”与“私人管理”的异同A、联系。(1)都包含了合作团队的活动。(2)都必须履行一般的管理职能。B、差别。(1)公共管理与私人管理的使命不同。公共管理是为公众服务,追求公共利
4、益;私人管理以营利为目的。(2)与私人管理相比,公共管理的效率意识不强。(3)与私人管理相比,公共部门特别是政府管理更强调责任。(4)就人事管理方面而言,公共组织特别是政府中的人事管理系统比私人组织中的人事管理系统要复杂和严格得多。(5)公共管理有明显的政治性和公共性。4“治理”与“善治”治理泛指任何一种活动的协调方式,有最小国家的治理,公司治理,新公共管理,善治,社会控制系统及自组织网络六种用法。90年代后,世界银行提出“善治”标语,合法,法治,负责,透明,有效的政府成为善治的基本要素。5公共管理学范式的兴起作为相对独立的学科,公共部门管理特别是政府管理研究形成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研究方
5、向于1887年威尔逊的行政的研究一文确立,相对独立的学术框架建立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以1926年怀特公共行政学研究导轮及1927年成洛比公共行政原理的出版为标志。三次重大范式变换,传统的公共行政学公共政策分析公共管理学。6公共管理范式的出现:两种途径“政策途径”(P-途径);“商业途径”(B-途径)(1)“P-途径”来自于公共政策学院,以政策研究方向,重视定量分析方法,特别是经济学分析手段。把政策执行研究的焦点集中在政府的项目,公共组织和私在所有不重要的方面是相同的。“B-途径”强调将工商管理和经济学的概念,理论和方法应用于公共部门管理的研究中,并仍关注组织结构与过程。(2)共同点:以组织外
6、部定向(关心行政机构以外的东西),强调政治因素在管理中的作用;重视规范研究并关心改善管理绩效,主张从经验中学习特别是偏爱案例分析法。(3)各有所长:P重新结识政策分析对于公共管理的重要性,学习实践者的经验,重视吸取经验教训并加以传播,促进政治执行官与资深管理者的对话。B强调的研究和理论取向,应用和融合不同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技术,提成一种以公管与私管相比较为基础的综合框架,重视战略管理,关心过程,强调公,私的相似性,很少区别。7雪城大学(1991年9月20号21号)第一次美国的公共管理学术研讨会是公共管理新范式诞生的象征性标志。8公共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公共管理。即其要研究作为公共事务管理主体的公
7、共组织,特别是政府组织的结构,功能及其与环境的关系,研究公共管理活动的过程及其环节(组织,决策,沟通,协调,监控,评论等);研究如何应用各种科学知识及方法解决,公共事物的管理问题。公共管理活动,公共管理实践。9公共管理学的学科特性与传统公共行政学的区别(1)研究对象与范围。传局限于政府行政机关特别是官僚机构的研究 公扩大到其他政府机关(立。司)和非营利组织或第三部门甚至私人部门的公共的方面。(2)公更具跨学科,综合性的特点。传建立在政治学基础上,公不同学科。(3)公将研究焦点由传的“内部取向”转为“外部取向”,由重视机构过程和程序研究转到重视项目、结果与绩效研究。(4)涉及大量公共行政学没涉及
8、的主题。例:公共物品,公共选择,政府失败。(5)公既是实证的有规范的,传局限规范研究。10公共管理学的研究途径和方法(1)经济学途径成为公共管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途径(管理学途径,政治学途径,法学途径)。它采用经济学的理论假定,概念框架,分析方法及技术来看待公共管理问题。公共选择理论:将“经济人”假说,互换范式和方法论个人主义应用到政治和公共政策领域。作为一种公共政策的研究途径,它假定:政治行动者个人(不管是决策者或投票者)都被自利的动机所引导而选择一项对其最有利的行动方案。新制度主义(新制度学派):强调制度在政治生活中的决定性作用;制度的存在是由于它可以克服社会组织中的信息障碍和减少交易成本;
9、在社会中,两种能最小化交易成本的组织是市场和等级制;制度形成偏好,规定行为角色、约束行为和形成盼望。(2)方法上的突出特性是强调跨学笠研究途径,提倡以问题为中心的知识产生方法。涉及系统分析、比较分析、实验分析、案例分析。11、市场经济国家的政府管理实践A、在市场经济发展的不同时期,政府干预的范围、内容、和方式是不同的。(1)20世纪30年代前,主张限制国家或政府作用,让商品经济在一种自由放任的状态下运营,国家昼少干预或不干预市场运营。奉行三个原则:么有财产神对不可侵犯原则,契约原则,自我负责原则。(2)19291933年,西方资本主义爆发经济危机,客观上促使凯恩斯主义兴起。凯恩斯以“有效需求”
10、为基础论证国家全国干预的合理性,他主张放弃自由放任主义,实行对经济生活的全面干预,特别是通过财政和货币政策调控市场经济的运营。(3)20世纪70年代西方市场经济国出现“滞胀”现象,西方新自由主义经济学思潮兴起主张限制甚至取消政府干预,充足发挥市场经济的作用。B、由于经济发展水平,政治文化及历史传统等方面的差别,各市场经济国的政府公共管理模式亦不同。(1)英美的市场主导模式。(2)欧洲或莱茵模式。(3)东亚的政府主导型模式。12、转型期我国公共管理的实践。A、传统的政府管理模式的弊端计划经济(“命令式经济”)条件下。所谓传统政府即“全能型政府”:集中配置社会资源,对经济和社会生活全面、微观、直接
11、干预。(1)政企不分、政资不分。(2)机构臃肿,效率低下。(3)权力过于集中。(4)政治民主化、科学化、制度化薄弱。B、转型期政府管理面临的挑战。(1)市场体制。(2)公共管理体制的创新,行政政治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3)高素质、廉洁奉公的公务员队伍。C、入世对我国政府管理提出的挑战。()入世对政府管理方式的冲击,传统的政府管理方式阻碍市场化进程。()政府管理的法制化法律规则意识淡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地方利益至上。(3)公务员素质与能力(官员的市场观念落后;法律意识淡化;竞争意识不强;学习能力局限性)。13、行政国家:指19世纪末,20世纪初,与垄断的进程相一致,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
12、战以后,在资本主义国家立法、行政、法三权分立的国家权力主体关系中,行政权力和活动扩张,具有制定同议会、立法效力相称的行政命令和制定同法院判决效力相近的行政裁决权,大量直接管理和介入国家和社会事务,从而起到最活跃和最强有力国家作用的一种国家现象。第一章、公共组织理论1、组织: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人们通地互相效而形成的具有共同心理意识,并为了实现某一特定目的而按一定的方式联合起来的有机整体。组织目的与行为是组织的本质性特性。2、公共组织:广义就是以管理社会公共事务、协调社会公共利益关系为目的的组织。既涉及政府组织,也涉及第三部门组织。狭义国家机关组织。3、公共组织、私人组织、第三部门的差异(4
13、3页,表11,了解就好)。4、公共组织的类型。(1)按财务会计标准划分(有助于加强审计和对公共组织的监督):政府机构、教育组织、健康和福利组织、宗教组织、慈善组织、基金会。(2)按公共权力标准分类。A、强制型公共组织:政府部门。根据宪法和法律的授权、依靠公共权力对公共事务实行强制性管理。如,纳税人必须接受税务管理部门的管理。B、半强制型公共组织:更多依靠市场手段而非行政手段。其强制性是可对抗的,当事人可拒绝裁决。如,仲裁委员会起诉。消费者权益保障委员会,各种行业协会等。C、非强制性公共组织:非强制性与服务性。如,各种院校、社区学校、研究所、基金会、医疗保健机构、文化和科学技术团队、各种征询服务
14、机构。(3)按权威与等级结构标准分类。A、古典模型:建立在行政管理等古典组织理论的基础上,效率是组织追求的首要价值。专业化与协作是组织的基本要素。特点:组织具有四个基础:目的、过程、顾客、领域。对于每个组织而言,上述基础中必须有一个被赋予优先地位。行政部门在最高层次上按重要目的组建,每个部门包含一切有助于实现组织目的的活动。任何上级公能有效监督数量有限的直接下属,存在“控制范围”。行政权威和责任授予单一行政人员而非董事会或委员会这样的多成员机构。垂直领导活动与参谋活动被严格加以区分。B、官僚模型:其基础是马克斯.韦伯创建的官僚理论。理性合法权威。认为组织靠非人格化的规则来管理,理性意味着效率。
15、特点:基于职能专业化的劳动分工。有明确的职权等级制。有与任职者和职责相关的规章制度。有解决工作的程序系统。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非人格化。雇员的选择与提高以其技术能力为基础。C、第三部门行政模型:系统方法和权变方法的应用。特点:公共事务由多人的董事会或委员会进行管理;“代理人”政府;不可随意监督组织外的代理商,不可随意运用行政命令取消协议;不是孤立地解决公共事务。5、公共组织的构成要素:组织人员、组织目的、职能范围、机构设立、职位设立、权力与职权、权责划分、规章制度、团队意识、组织设计、支持硬件、技术与信息。、管理层次和管理幅度。管理层次指公共组织内部纵向的等级数。管理幅度是指一名管理者或一个组织有
16、效管理的下级人员或单位、部门的数目。两者在一定规模的组织内呈反比例关系。A、“尖形结构”管理层次多、管理幅度小。()优点:权力集中,分工明确,便于统一行动。()缺陷:容易导致信息失真,使高层决策被“走样”执行。B、“扁形结构”管理层次少、管理幅度大。()优点:信息传递迅速,不易失真,决策执行时间短,下级执行人员拥有较大的自主权,决策、执行面广,也较灵活。()缺陷:相对松散,集体行动难度大。、公共组织的一般结构形式:直线结构、职能结构、直线职能结构、矩阵结构、旁系结构8、我国政府组织的结构。(1)纵向结构。宏观中央层次,地方行政组织的层次。 微观行政组织内部的工作层次关系。(2)横向结构。决策部
17、门、执行部门、反馈部门、监督部门。 在我国,行政组织的横向结构服务从于纵向结构。9、行政组织体制的基本类型。A、根据行政组织中最高决策权所属人数可分为首长制和委员会制。(1)首长制:又称为一长制或独任制,是指行政组织的法定最高决策权归一个行政首长执掌的组织体制。优点:权力集中,责任明确,指挥灵敏有力,易于保守秘密,减少不必要的摩擦和损耗,能迅速完毕任务。缺陷:行政决策大权由首长一人独揽,导致滥用权力,独断专行,压制民主,营私舞弊而无人牵制监督。首长个人在精力、体力、知识、智慧、才干方面的局限,不利于对行政事务的周密考察与恰当解决。(2)委员会制:又称合议制。是指行政组织的法定最高决策权由两个以
18、上的委员通过委员会议集体执掌的组织体制。优点:可以集思广益,容纳多方面的意见,处事考察周全,委员互相牵制,有助于权力监督。缺陷:责任不明确,容易导致争功诿过的弊端,委员间互相协调不易,力量难以集中,决策迟缓,并且容易泄露决策机密。B、行政组织构成单位的功能和性质可分为层级制和职能制。(1)层级制:又称分级制。指行政组织纵向分为若干层次,上下层业务性质相同,但有从属关系,业务范围由上至下逐层缩小的组织体制。优点:组织系统业务相通,便于沟通领导。权力集中,从上到下辐射开来,有助于统一指挥。缺陷:上级任务繁杂,往往顾此失彼。缺少专业分工,工作弹性小。各层级行政首长权力集中,规定下级对上级的绝对服从,
19、容易导致独断专行。(2)职能制:又称分职制。指行政组织横向依据不同的业务性质、职能而平等划分若干部门,每个部门所管业务内容不同,但所管范围大小基本相同的组织体制。优点:分工明确,有助于工作专业化,提高行政效率,行政首长也有精力进行组织的宏观管理。缺陷:分工单位无力进行全局直辖市,责任不明,过细的分工还促使部门主管过多,政出多门,使下级部门无所适从。C、根据行政权力的使用特点可分为集权制和分权制。(1)集权制:指行政权力集中在上级机关,下级机关公有有限的权,须依靠上级机关的指令办事的组织体制。优点:政令统一,可在行政组织系统内实行一致标准,便于集中力量,发挥优势,统筹兼顾。缺陷:节制过严,下级的
20、行为带有被动性,积极性得不到发挥,不能因地制宜,及时解决行政事务,机关及个人也容易导致独裁和长官意志。(2)分权制:指下级组织在其管辖范围内有较大裁量权,上级组织不予干涉的组织体制。优点:各级行政组织可以因地制宜发挥自己的专长解决事务,行政措施紧贴实际,能适应客观环境的变化。各层级有自己的权力和责任,容易激发行政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可防止上级组织和个人的独断行。缺陷:权力过于分散,上级组织的目的、意图难以实现,上级反受下级牵制。下级组织机关彼此分离,中央无力调控,容易形成地方势力,互相冲突,发生纠纷,导致行政组织的分裂。D、根据行政组织中同一各部门所受的指挥和控制可分为完整制和分离制。(1)完整
21、制:又称集约制或一元统属制。是指行政组织中同一层级的各个机关受一个机关或一位行政首长指挥、监督的组织体制。优点:权责集中分明,组织结构简朴统一,机构之间分工合作好,有助于领导机构的全局统筹和行政命令的贯彻执行,并能人尽其用,发挥专业优势。缺陷:行政首长权力过度集中,属下单位缺少自主性,容易导致因循守旧的工作作风。(2)分离制:又称独立制或多元统属制。指同一层级的各机关,受两个以上的机关或行政首长的指挥、监督的组织体制。优点:行政机关独立性大,措施灵活,通过发挥专业部门优势,对某些局部事务可以采用有力的措施。缺陷:机构间协调合作有一定难度,个别部门的独自行动可以导致整个行政组织的工作混乱,减少行
22、政效率。10、权力的来源:纵向权力来源,横向权力来源。()对组织高层管理者而言,权力来源于:正式的职位、所控制的资源、对决策前提和信息的控制、居于组织中心位置。()中层领导的权力来源:取决于组织设计时对他们的定位。()低层成员:个人资源、职位资源。11、权力的运营。()自上而下的权力运营:控制下属。(2)自下而上的权力运营:控制上级。(3)横向权力运营:控制处在左右的同级部门或成员。12、组织授权:涉及外部授权和内部授权。授权有乎于提高组织效能,增强下属的工作积极性、积极性和适应性,增强组织活力。但由于上级组织或高级管理者们胆怯失去权力后自己地位受到影响而使授权面临很大障碍。13、组织冲突:指
23、组织间行为的“不合辙”。()目的与顾客的冲突。当目的导向型和顾客导向型的组织发生关系时易产生冲突,组织内部的目的与顾客因素也会产生冲突。()功能与领域的冲突。如,中央规定对其在地方的下属部门加强管理,但地方则希望对其实行属地管理。即“条条”与“块块”的冲突突。()目的间的冲突。组织目的的每次变动、不同组织的目的发生交叉时易发生。14、组织协调。A、水平协调:组织间水平方向上的合作。(1)利益相关的组织通过协商达成协议,以明确互相间的边界。(2)在共同参与的领域,成立诸如机构间委员会这样的组织进行协调,推动合作。(3)根据组织领导准则,指定某个机构来协调特定范围内所有组织的活动。(4)建立一定的
24、决策程序,使利益相关组织都有机会对其中任何组织的建议进行审议。B、垂直协调:领先组织的等级权威,上级对下级组织的协调。但是在同一层次组织数量众多时,范围超过上级的仲裁能力,并且每个组织副局长 其共同上级的沟通将大大下降。15、组织合作模型的特性。(1)实行小团队控制。 (2)发展具有高参与性质的组织文化。(3)竞争以时间为基础,是效率的竞争。 (4)成立自我管理团队。16、组织合作的益处和冲突带来的损失。合作的益处冲突带来的损失1、提高工作效率1、精力的分散2、雇员的团结和满意2、改变了判断力3、组织目的的实现3、失败者效应4、创新和适应4、协调不佳17、个人行为与组织行为。(1)X理论与Y理
25、论。A、X理论:人一般生来厌恶工作,只要有也许就想逃避工作。对大多数人须动用处罚措施以鞭策他们努力实现组织目的。乐意受人指挥,希望逃避责任,没有进取心,安全重于一切。B、Y理论:并非天生不喜欢工作。处罚并非唯一手段,自我控制、自我指挥。若回报成正比例,产生献身于组织目的的努力。寻求责任。解决组织问题需员工较高水平的想像力、发明和发明能力。一般人的智力潜能只是部分得到运用。(2)公共行政人员行为。A、“成人发展模型”。B、“文化行为模型”。C、“政治行为模型”。(3)公共选择理论与组织行为。A、公共选择理论:假设组织中的个体是“经济人”,个体行为具有“经济人”特性。经济人是理发的,总是做出有助于
26、自身利益的选择。经济人追求的是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因而人们加入组织,目的同样是要通过组织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B、由于个人“经济人”的性质,个体行为与集体行为不易达成一致,且由于组织收益具有“非排他性”,易产生“搭便车”行为。18、(1)公共组织的生态环境:重要指组织运营的外部环境,即宏观环境,同时也涉及存在于组织之外的中介环境。(2)公共组织环境:指公共组织身外所有可以直接或间接对组织的存在与发展产生影响的因素的总和。19、组织环境的基本构成因素(1)政治环境:对公共组织行为加以规范和引导。其基本要素涉及政治体制、政治权力、国家结构、政府机构、政党制度、公共政策。(2)经济环境:对公共组织动机
27、和行为有重要决定作用。其基本要素涉及经济体制、经济利益、经济实力、产业结构。()文化环境: 文化是公共组织行为方式的凝固化表现,文化环境对公共组织的影响相对政治环境和经济环境而言较迟缓,但是作用时间更长,组织变革必须在文化延续过程中进行。涉及认知、价值、意识形态、行为规范、道德传统。()技术环境:制约着组织管理和活动方式方法。涉及经验技术、实体技术、知识技术。20、为什么公共组织要建立成开放系统(1)开放使公共组织可以建立起完善的新陈代谢机制。(2)开放的公共组织具有再生功能,可以实现组织的再生产。21、公共组织的生命周期:说明组织的产生、成长和最终衰落的情况。涉及产生阶段、集体化阶段、规范化
28、阶段和精细阶段。22、组织变革过程。A、目的。(1)提高组织适应环境的能力。(2)提高公共组织的工作绩效。(3)使公共组织承担更多的公共责任。B、 环节:对危机的感知;变革方向的拟定;变革;监督调整。23、“政府再造论”:认为在今天大多数政府机构要完毕的任务日益复杂,所处的环境充满部争,变化迅速,顾客规定质量更高且更有选择作地的服务。传统的官僚制已不能适应这种变化,反而成为沉重的包袱。因此,必须发动一场革命,彻底打破官僚制。24、政府再造:就是用公司化体制来取代官僚制,即发明具有创新惯性和质量连续改善的公共组织和公共体制,而不必靠外力驱使。25、组织变革趋势(从三个方面展开)()着眼于知识经济
29、时代组织特性及内部个体作用的变化。“学习型组织论”新的组织所依赖的技术不以机器为基础,而以知识为基础,它设计是用来解决知识和信息的,组织成员的首要任务不是为了追求单一的效率,而 如何辨认和解决新的问题。()着眼于组织结构的变化。“无缝隙组织论”、“网络组织论”、“虚拟组织论”。()着眼于组织功能的变化。第二章、政府改革与治理1、 治理理论的研究途径。(1)“政府管理”途径:这一途径将治理等同于政府管理,侧重从政府部门的角度来理解市场化条件下的公共管理改革,重要涉及“最小国家的治理”、“新公共管理”和“善治”等用法。“新公共管理”以“经济人”为假设,以市场化和管理主义为政策取向,强调结果导向和顾
30、客导向,关注公共部门的微观经济问题。“善治”是由世界银行提出的,合法、效率、负责、透明、开放是其基本要素。(2)“公民社会”的途径:此途径认为,治理是公民社会的“自组织网络”,是公民社会部门在自主追求共同利益的过程中发明的秩序,在公共资源管理、社区服务与发展、同业协会和跨国性问题网络中普遍存在。自治的公民社会是共同利益的自愿结合,是个制度化的、不需借助政府及其资源的公共领域;组织成员可自主治理生活领域中的公共事务。“自组织网络”:社会中心论的治理观。(3)合作网络的途径:试图在“网络管理”的框架内整合上述两种研究途径。它综合考虑了政府层面和非政府层面有关治理的用法。2、治理与统治的关系治理是对
31、合作网络的管理,又可称为网络管理或网络治理。指的是为了实现和增进公共利益,政府部门和非政府部门等众多公共行动主体彼此合作,在互相储存的环境中分离公共权力,共同管理公共事务的过程。其实质是种合作管理。A、治理与统治的相同点:两者追求的目的相同,都需借助公共维持社会秩序和解决公共事务 ,以促进公共利益的最大化。B、两者的异。()管理的主体不同。统是政府垄断公共事务管理的活动;治理是政、企、社会团队和个人等公共活动者共同解决公共事务的活动。()管理的客体不同。与统治相比,治理地对象更多,范围更广。治理除了要解决公共问题、管理公共资源外,还涉及人群较少的集体事务(如,公共池塘资源)。()管理的机构不同
32、。统治的机制是控制;治理的机制是信任。()管理的手段不同。统治是强制性方式(行政、法律、军事手段);治理是新的管理工具(协议钋包、内部市场、公共哲学、政策社区)。()管理的重点不同。统治以满足统治阶级的利益为出发点,强调国家的作用、官僚组织的能力;治理以满足公民的需求为出发点,强调国家与社会、政府与市场、私人领域与公共领域的合作。3、网络治理的新特性(1)多中心的公共行动体系。(2)反思理性的“复杂人”。(3)合作互惠的行动策略。(4)共同学习的政策过程。4、网络治理的实践模式(结合95页图2-1)(1)全球治理:为了维持正常的全球秩序,国际社会通过有约束力的制度安排,对全球生活中出现的生态、
33、移民、毒品、地区冲突、贫富差距和国际共同财产等公共事务的合作管理。 特点:治理主体是世界范围的公共行动者。治理客体是正在影响或有也许影响全人类的跨国性问题,涉及公益问题和公害问题。治理机制是一系列用以解决跨国性问题和管理全球公务事务的制度安排。(2)民族国家的治理:特指在民族国家的范围内对政府主导的公共物品供应过程的管理。政府部门除直接提供某些公共物品外,还要动员和运用各种社会力量来组织公共物品和服务的生产。政府间合作网络:污水解决、废物排放、公共交通、供水供电。政府项目执行网络:通过服务网络来执行供应项目,不必通过科层制度亲自提供。公私合作网络:通过财政补贴、特许经营权、公私合营公司等来吸纳
34、民间资源和社会力量共同承担公共事业责任。(3)社区治理:志愿服务。运用各种NPO和私营机构来整合社区的公共服务资源。消费者控制。其优点:第一,更能制定符合成员需求的政策。第二,推动社区成员参与社区发展计划,使公共服务直接处在社区民众监控之下。5、网络治理的多重困难(1)可治理问题。在市场和政府起不了作用的地方,合作网络与不一定能有效发挥作用,并非所有社会问题均可通过合作网络解决。合作网络可解决的问题由于合作与竞争的矛盾、开放与封闭的矛盾、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矛盾而无法解决。(2)合法性问题。指在互相依赖的环境下,社会公众对民主政治的认同危机。合作网络的有效运作是提高政治系统合法性的一种途径和工具。
35、(3)有效性问题。治理能力与治理需求之间的差距是产生有效性问题的直接因素。通过以下途径可提高合作网络的治理能力:明确网络的能力限度“有所为有所不为”。开发新的管理工具。培养网络的管理者。网络中的行动者要有行动意识。(4)责任性问题。由于政府部门与非政府部门共享权力、分担责任,带来公私界线模糊、责任认定困难的问题,公共行动者互相推诿、转嫁责任成为也许。改善:加强行政化理建设,重塑职业主义精神。 完善公共责任制度,保证公民权利实现。政府特殊的责任定位确立合意,保持社会的凝聚力;“元治理”角色,即采用最后补救措施重塑合作网络。6、西方各国政府改革的背景和因素(1)经济和政治因素石油危机后经济萧条,福
36、利国家不堪重负。起决定性作用。(2)经济全球化推动力。(3)新技术革命(信息革命)催化剂。(4)传统的官僚体制的失效和商业管理模式的示范性影响。7、当代西方政府改革的内容及措施(1)政府职能的优化。 (2)公共服务的市场化、社会化。(3)分权。(4)引入现代化管理技术。(5)人力资源管理改革。(6)机构的重组。8、对当代西方政府改革的评价A、积极:“新公共管理模式”克服了传统公共行政模式的弊端且更具现实性及生命力。第一,官僚体制是一种过时、僵化、无效率的政府体制模式。第二,政府机构不再是公共物品及服务的唯一提供者。第三,政治与行政分开在实践中难以做到,不现实。B、悲观:理论上的矛盾公司自主与民
37、主负责之间的价值冲突。公共公司图景与公民参与价值之间的冲突。公司运转的隐弊性与民主所规定的开放性之间的冲突。公司管理规定敢于承担风险与公共财政处置责任的冲突。实践中人员精简问题、规章制度删除问题、权力下放问题、等级问题、政治与行政分离问题、是公民还是顾客的问题、谁来负责、价值取向、改革的力度与持久性问题。9、我国历次机构改革(1)1952年终开始:以加强中央集权为中心。(2)1956年下半年:以中央向地方下放权力为重要内容。(3)19601965:重新强调集中统一。(4)1982:重点撤并行政机构,淘汰人员。(5)1988:以转变政府职能为关键,以经济管理部门为重点。(6)1993:其方向与目
38、的即适应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关键是转变职能,侧重点在政府经济管理部门。(7)1998:国务院调整和撤消了那些直接管理经济的专业部门,加强宏观和执法监督部门。(8)行政审批制度改革:1999年终启动,是校正政府在市场经济中“错位、缺位和越位”行为的最迫切工作。A、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一些问题。保存事项的审批权限往往在上级,下改上不改就改不动。在许多地方,审批事项仍较多,手续繁杂。 制度化建设与体制创新力度不够。审批权产生机制不健全。 中介机构发展较慢,难以承担政府委托的任务。B、全面实行行政许可法的条件: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及加入WTO发明良好环境。行政审批制度的阶段性成果奠定基础。较
39、充足的政策执行的准备工作。中央高层、各级政府、社会及人民群众重视、拥护。10、历次机构改革成就、经验和教训A、成就:(1)对于政府改革的重要性、必要性和迫切性取得一定限度的共识。(2)机构和人员膨胀势头得到了有效的克制。(3)政府职能转变迈开实质性步伐,政府管理体制和运营方式创新力度加大。(4)政府间关系的理顺,政府与公司、社会、市场的关系调整有很大进展。(5)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基本框架确立,依法治国、法治行政观念开始进一步人心。B、经验:()坚持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改革的目的。()坚持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坚持积极稳妥的方针。()坚持机构改革与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相结合。()坚持统一
40、领导、分级负责、实事求是、因地制宜。C、缺陷:()政府管制仍较多,市场机制作用没有得到充足发挥。()政府管理方式及手段单一、落后,政府对经济领域的干预仍较多,政府职能“越位”、“错位”、“缺位”现象仍存在。()政府内部决策职能与执行职能不明确,致使一些部门忙于具体事务、疏于决策,重审批、轻监管,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缺少有效的制约机制。()地方或部门利益观念强,公共意识和公共责任不强等。D、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应解决好的几个关系。(1)解决好机关改革与其他配套改革的关系:不要局限于机构精减、人员淘汰,应组织重建、职能转变、流程再造和管理方式更新以及互相关系的调整有机结合。机构性的变革。工具层面的变
41、革。价值层面的变革。(2)解决好实质理性与工具理性的关系。不公重视价值和价值目的,且需引进现代化的管理方式、方法和技术。(3)解决好中央政府改革与地方政府改革以及自上而下改革和自下而上改革的关系。尽量避免“一刀切”并淡化机构设立及职能上下对口的色彩。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改革时间差应昼缩短。将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种改革方式有机结合,且更多采用自下而上的方式。11、国务院机构改革的五个重点(方案)()深化国有资产体制改革:设立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国资委)。()完善宏观调控体系:将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改组为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改委)。()健全金融监管体制:设立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银监会)
42、。()继续推动流通管理体制改革:组建商务部。()加强食品安全和安全生产监管体制建设。12、地方政府改革的新趋势(试点:城市改革的思绪)2023下半年2023上半年,先后拟定广东的深圳和顺德、福建的晋江、浙江的上虞和青岛的城阳区作为全国深化公共体制改革和机构改革的试点。()由过去侧重于机构改革向更系统的改革转变,即向建立现代化政府管理体制和模式转变。()改革思绪大都提出以创建服务型政府为目的。()加大了政府体制创新和政府职能转变的力度。()大都重视行政管理方式创新市场竞争机制、工商管理方法及信息技术的引入。第三章、政府间关系1、政府间关系:指中央政府与各级地方政府之间纵横交错的网络关系,它既涉及
43、纵向的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各级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也涉及同级地方政府之间以及不存在行政从属关系的非同级政府之间的关系。2、我国政府间关系研究的局限性(1)重要限于中央与地方关系的研究,政府间其它脉络关系关注少(横向、交叉)。(2)侧重经济关系,对政府间的政治与行政关系分析少。(3)分析方法以实证研究为主,理论分析局限性。3、政府间关系研究的途径(1)传统的中央控制模式:中央政府掌控一切,它从等级制的顶端对政府体系进行管理,而不是着眼于整个体系。地方政府在等级制体系中是被控制的,而不是自控制的,是依赖性而非自治的。“自上而下”的分析视角。(2)地方自治模式:源自世界性的地方分权潮流。强调的是高度
44、的地方分权与自主治理,而不是中央的控制与影响。中央政府要对地方给予更多的关注,并为其提供更多的资源。“自下而上”的分析视角。(3)网络模式。A、网络的三个基本内容: 网络由各种各样的行动者构成,每个行动者都有自己的目的,且在地位上是平等的。网络由于行动者之间的互相依赖而存在。网络行动者采用合作的策略活动来实现自己的目的。B、特性:行动者的多样性与等级制色彩的弱化。互相依赖与分权讨价还价、互相妥协。策略活动与合作使障碍最小化。总之,网络模式下的政府间关系规定一体化的限度以弱化等级色彩,规定政府间的分权以提高地方的自主性,规定政府间彼此合作以实现各方的共赢。4、西方政府间关系发展的新趋势网络模式的
45、出现(1)政府间关系等级制色彩的弱化:一是大都市区管辖单位的碎片化;二是城市地位上升改变了城市与州和联邦关系。(2)中央与地方的分权倾向:增长地方自主性的方向发展,改变地方过度依赖中央的局面,使政府间的资源分派更趋平衡,以提高互相依赖的限度。(3)地方政府间的合作现象日渐普遍:寻求合作,追求更大利益。5、中国政府间关系的传统模式等级控制模式这一模式下,政府间关系特性如下:()政府间的结合构造上,重要体现为层级从属关系金字塔:中央与地方职能高度一致,无明显分工。()在政府间的权力分派上,实行中央高度集权。财政管理体制中:中央集中绝大部分财政资金,完全控制地方预算资金使用范围和方向。事务管理权限:
46、命令和执行、控制与被控制。干部管理权限:中央对地方干部的任免、提拔、审查和惩处进行全面管理和控制。()在政府间的横向关系上阻隔多而联系少。本来有两点:缺少合作的内在动力与需求,“条条管理”排挤“块块管理”。缺少合作的物质基础,地方政府缺少资源控制在中央各部门。6、中国政府间关系的新近发展:网络模式A、政府间关系等级制结构的变化。()准层级大大减少为政府间组织结构的扁平化奠定基础,密切各级政府间的直接联系。()城市特别是中心城市的发展对等级制结构产生重大影响。中心城市:指在经济上有着重要地位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具有强大的吸引能力、辐射能力和综合服务能力的城市。计划单列的实行及副省级市的确立,对政府间关系的等级制的影响不仅改变了副省级市在政府行政体系中的地位,并且改变了中央政府与城市政府的关系:经济管理上,中央与副省级市的关系是直接的。但在行政指导和监督上,中央与副省级市的关系是间接的,须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