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前期研究意义启动“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在即。充足和扎实做好各项前期准备工作,搞好规划前期重大问题研究是其中重要构成部分。对于即将进入“十二五”时期,中国仍将处在重要战略机遇期。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机遇不小于挑战。因此,“十二五”规划将是中国妥善应对国内外发展环境重大变化五年规划,是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十七大提出新发展规定五年规划,也是承诺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五年规划。科学制定并实行好“十二五”规划,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具有重要意义。为深入提高规划编制透明度、民主参与度,广泛凝聚社会各界智慧,对重大问题形成共识,增强规划科学性,国家发展改革委决定对“十二五”规划前期重大
2、问题研究进行公开选聘研究单位。中国是从1953年开始制以五年一种时间段来做国家中短期规划,第一种“五年计划”,我们就简称为“一五”,然后以此类推。“十二五”规划全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十二五”规划起止时间:-。一、基本信息十二五计划,也就是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它时间段就是:-。“十二五”规划全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十二五”规划起止时间-。规划编制工作大体包括前期调研、编制起草、论证衔接、审批公布四个阶段。在制定程序上,各部委省市区在下六个月初步完毕本领域、当地区规划统一汇总到国务院,编制全国“十二五”规划,将在下六个
3、月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上讨论提议稿,而后提交3月份全国两会上审议通过付诸实行。二、规划进展综述11月6日国家发改委召开了新闻通气会,规划司司长李守信简介开展“十二五”规划前期重大问题研究工作有关考虑。李守信重要从三方面作了简介。前期研究意义启动“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在即。充足和扎实做好各项前期准备工作,搞好规划前期重大问题研究是其中重要构成部分。对于即将进入“十二五”时期,中国仍将处在重要战略机遇期。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机遇不小于挑战。因此,“十二五”规划将是中国妥善应对国内外发展环境重大变化五年规划,是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十七大提出新发展规定五年规划,也是承诺实现联合国千年发
4、展目五年规划。科学制定并实行好“十二五”规划,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具有重要意义。为深入提高规划编制透明度、民主参与度,广泛凝聚社会各界智慧,对重大问题形成共识,增强规划科学性,国家发展改革委决定对“十二五”规划前期重大问题研究进行公开选聘研究单位。每个五年规划编制工作一般都要通过前期研究、形成基本思绪、研究提出规划框架和起草规划草案几种阶段。前期重大问题研究是基础,与否可以做到充足和扎实,直接影响到基本思绪提出,影响到最终形成规划科学性、有效性和权威性。内容规定课题研究重要内容和基本规定为了做好“十二五”规划前期研究课题公开选聘研究单位工作,发展改革委在课题内容安排上作了改善。按照党十
5、七大总体布署和深入贯彻贯彻科学发展观规定,在充足讨论和广泛征求专家意见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包括8个领域39个题目“十二五”规划前期重大问题选题指南,供大家申请课题时参照。指南选用这些题目,重点是两个方面:首先是有关“十二五”规划总体思绪研究,发展目研究等;另首先是有关需要推进处理制约经济社会中长期发展某些重大问题,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统筹城镇发展等,研究重点是寻找破解这些问题途径、方向,提出详细可行政策举措。项目单位在申报课题时,可以根据自己研究优势,直接用研究指南列出题目,也可以围绕研究指南确定领域,自行确定研究题目,不过一定要围绕规划编制工作需要,突出关系全局发展问题,突出战略发展问题,突出
6、宏观性、政策性方面问题。要能直接为提出“十二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思绪、起草“十二五”规划纲要服务,从国家中长期发展战略高度出发,把问题分析透彻,把处理思绪梳理清晰,并提出针对性和实用性强政策措施。工作安排公开选聘工作有关安排详细安排大家可以参照国家发展改革委“十二五”规划前期重大问题研究公告或登陆发展改革委门户网站查询。目前,发展改革委课题申请对象仅限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大型企业、行业协会及国际组织,以及其他经审查符合条件机构或组织,不面向个人。请故意申请课题单位,一定要在规定日期前报送课题申请书,以免错过评审。发展改革委将重要根据申请单位选题与否精确,针对性怎样;课题方案思绪与否清晰
7、,可操作性怎样;研究措施与否科学,与否适合选题规定;以及研究单位资质、研究人员素质和以往研究成果等,来确定最终入选课题。为深入将课题研究与规划编制工作结合起来,增强研究成果针对性、实用性,发展改革委将在研究期间,组织有关专家听取2-3次课题成果汇报,请各课题负责人可以带头做好研究工作,按规定进行汇报。但愿各单位可以继续本着为国家未来发展出筹划策意愿出发,并撰写出有思想、有深度、有实际可操作性研究汇报,高水平、高质量地完毕研究任务。三、规划特色综述“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据悉已经启动,中国国家发改委副秘书长杨伟民近日透露了“十二五”规划5条思绪,其中,构造调整为首要目,社会建设则摆在愈加突出位置。
8、富民任务须明确提出“富民”任务作为统领未来5年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一种总体规划,我认为,“十二五”规划应明确提出“富民”目和任务。中国每个五年计划或规划均有一种相对明确主题。所谓主题,也就是未来5年需要着力处理问题。当然,问题最终能否处理或处理程度怎样,取决于诸多原因,但在编制规划时候,总有个相对集中主题。详细到“十二五”规划,之因此应将“富民”作为一种必须处理问题而提出来,是基于如下几点考虑。首先,“十二五”规划是新中国60年后一次再出发。中国刚刚隆重庆祝了60岁生日,进入下一种甲子,应当有一种新发展思绪。另一方面,“十二五”规划是在国际金融危机后中国实行第一种五年规划,而本次金融危机无论对世
9、界还是对中国,都提出了某些新命题。第三,通过30年改革发展,目前中国人均GDP初次到达3200美元,按照国际原则,当人均GDP到达3000美元以上、开始进入工业化中后期,这一时期发展思绪肯定与过去不一样。上述三点决定了“十二五”规划与此前十一种规划有着本质差异。这个差异就是,过去十一种规划追求“国强”,“十二五”规划则追求“民富”。这当然不是说,建国60年来尤其是改革30年来百姓生活没有提高,而是指相对于GDP增长,作为整体民众富裕程度没有GDP增长快。何况,按照联合国贫困原则,中国至少尚有一亿多人生活在贫困线下。此外,从近几年状况看,中国社会诸多问题都跟贫富差距和民众普遍不富裕有着直接关系。
10、如构造调整和经济转型问题、消费和内需局限性问题,乃至某些群体性事件,均有着贫富分化影子。贫富分化甚至直接影响到中国社会稳定。因此,“十二五”规划政策着力点应当转到把提高居民收入、缩小贫富差距、富裕人民群众作为全新思绪和战略,围绕着怎样“富民”问题,制定行动路线图。而通过30年发展,中国今天经济实力也已经为处理“富民”问题提供了物质基础。民乃国之本。对于“民富与国强”关系,是先有民富而后才有国强,而不是相反。实际上,多少国家兴衰历史也告诉人们,民富虽然不必然等于国强,但民不富,国家必然不强;虽然体现出一定程度强,也只能是外强中干。只有建立在普遍民富基础上强大,才是主线性强大。因此,中国政府需要更
11、新观念,在政策上,把“富民”作为一种明确目和任务。这就有必要在编制“十二五”规划时,制定一种长期提高福利战略规划,这个战略规划目,是为建立一种有竞争力和公平正义福利国家打下基础。构造失衡本源在于政府主导经济“富民”虽然是一种经济问题,但经济问题处理离不开政治。实际上,改革以来贫富差距形成和拉大自身就有政治原因在内。为何经济高速增长但人民生活水平却得不到同步提高?症结就在于蛋糕分派不合理。也就是说,经济发展成果最大收益者不是一般群众,而是政府及其与公权力有关联利益群体,以及资本利益集团和垄断国企经理层与员工等。而政府之因此可以抽走国民收入大头,并随心所欲地支配财富而不受监督,资本之因此可以压制众
12、多劳动力,原因又在于政府权力过大。中国老式上本就是一种大政府国家。无论是政府官员还是一般民众,心中都存在一种大政府观念。因此,要在政府权力过大情形下变化收入分派不合理状况,须将之作为一种政治问题来看待,否则,仅仅视之为一种经济问题,处理起来很难。另首先,尽管“富民”问题在未来5年乃至更长一段时间内非常重要,但毕竟不是事物所有,不能替代其他问题处理。正如本文开头所说,在官方看来,“十二五”需要处理首要问题是产业构造、城镇构造和区域构造等诸种构造构成构造难题。构造问题在中国来说不是一种新问题,但“十二五”规划还是把它列为必须优先处理头等大事,这阐明,构造问题对中国经济和社会导致危害不能再延续下去。
13、目前状况是,虽然高层已经意识到了问题严重性,但要处理起来相称困难,否则,它也不会积累到今天这个程度。中国经济构造失衡很大程度上是由政府不妥干预导致。众所周知,中国经济增长方式是政府主导型经济增长方式,该增长方式特点是,以追求GDP为重要目,以扩大投资规模为重要任务,以重化工业项目和热衷批租土地为重要途径,以行政推进和行政干预为重要手段。在这样一种增长方式下,经济越是高速发展,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获利就越大。原因很简朴,政府掌握着切蛋糕刀,他当然会把最大一块留给自己。而利益一旦累积,要变化起来就非常难。这也是调整构造和变化经济增长方式喊了多少年却一直进展不大本源。不仅如此,当碰到外部危机时,就像本
14、次金融危机同样,为了保增长,还会深入强化构造失衡和政府对经济增长方式主导。政府变革以外部力量增进政府变革因此,要转变增长方式,推进多种构造调整,关键在于变革政府治理方式。政府若不放弃对经济增长方式主导权,不将自身对经济运行干预建立在市场基础上,要转变发展方式只能是一句空话。但在政府成为市场最大获利群体状况下,要政府放弃自身利益,积极改革,谈何轻易?这个时候,就需要靠非政府外部力量去促使政府变革。外部力量可以通过立法等手段对行政权力进行修正性、补充性约束和重新界定,或者以严格程序防止行政权力过度使用,或者通过加强社会对行政权力监督,从而迫使政府做到:(一)转变和缩减政府行政职能,限制行政权力;(
15、二)规范行政行为,控制行政权;(三)加强社会自治,将一部分行政权转化为社会权力,使公民参与到国家事务管理和监督。以此建立起政府公共治理构造。应当说,在目前利益主体多元化、利益博弈成为基本现实背景下,依托包括经济主体市场力量在内广泛社会组织和社会力量,增进政府变革,这种也许性是存在,并且已越来越大。总之,要减少政府对经济不妥干预,须使政府形成一种稳定和完善权力运作机制和框架。当政府用一种比较规范方式来行使公权力时,经济主体自会在市场作用下,自然完毕经济构造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型,而不必政府劳神费力。就此而言,“十二五”规划目和任务能否准期完毕,取决于政府变革程度。四、有关报道10月15日,中国共产党
16、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定于10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召开。研究有关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提议,是会议重要议程之一。7月22日和9月28日召开两次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分别确定了本次会议重要议程和日期,并讨论了拟提请全会审议文献。中央政治局会议传递明确信号中央全会在党历史上一般均有重要标识意义。近年来,通过定期政治局会议和中央全会平台,党先后讨论和作出了包括坚持科学发展观、加强党执政能力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友好社会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和详细决策布署。例如,十六届五中全会“十一五”规划提议、十六届六中全会社会友好布署,十七届四中全会深入推进党建设决定。十七届五中全会有关“十二
17、五”规划提议,将勾勒出中国未来五年经济、社会、民主民生方面发展途径与图景,引起各方高度关注。9月28日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目前和此后一种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攻坚时期。综合判断国际国内形势,中国发展仍处在可以大有作为重要战略机遇期,既面临难得历史机遇,也面对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风险挑战。会议强调,制定“十二五”规划,愈加重视以人为本,愈加重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愈加重视统筹兼顾,愈加重视保障和改善民生,增进社会公平正义。要把加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提高发展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坚持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
18、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要坚持把经济构造战略性调整作为加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攻方向,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重要支撑,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省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重要着力点,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强大动力。媒体分析指出,中央政治局会议有关表述,传递出明确信号即将启程“十二五”,经济构造战略性调整将迈出更大步伐,迈向更广领域,将为中国全面推进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奠定体制基础。“十二五”规划将从经济社会发展重要矛盾和问题入手,在健全市场配置资源机制、加紧调整国民收入分派格局、破除
19、城镇二元体制、创新公共服务体制等方面,提出重大改革任务。“十二五”关注度密集加温9月以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等九位中央政治局常委密集赴各地考察调研,广东、新疆、黑龙江、宁夏足迹遍及东部、西部和中部不一样类型省区,考察调研内容波及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民生改善、重点领域改革等多种方面。分析认为,在五中全会前夕高层密集下基层,理解实际状况和民众所需,将有助宏观决策。同步,也凸显出中央高层对全面实现十一五规划目高度重视,对制定好十二五规划、全面推进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决心和信心。近期,中国主流媒体也纷纷推出系列报道,回忆“十一五”,展望“十二五”。新华社文章指出,“十一五
20、”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极不平凡五年。五年间,中国经受住了国际金融危机、汶川地震等一系列历史罕见严峻挑战,保持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人民生活不停改善,构造调整也获得了积极进展,为“十二五”规划制定和实行奠定了扎实基础。中新社报道说,五年前,“科学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之类表述,就已出目前“十一五”规划中。如今,在“十二五”期间完毕这一转变已变得更为迫切。实际上,要获得突破性进展,仍然面临巨大困难,甚至更严峻挑战。观测家们普遍认为,中国正步入1950年代社会制度转型和1980年代以来经济体制转型之后第三次社会转型。港台地区近期也显示出对“十二五”高度关注。台湾舆论对“十二五规划”多有期许。工商时
21、报日前刊登社论指出,站在台湾立场,我们期盼大陆经济得以在未来5年内全面转型更新,由于那将为两岸经贸合作深化与提高带来新契机。联合报从10月4日到8日开辟“十二五新方向”专题,连载5篇文章分析大陆经济转型契机、两岸新产业合作等。文章说,大陆“十二五”期间将加速经济构造变化,从“世界工厂”转型为“世界市场”。台湾产业如能掌握大陆转型契机,运用两岸互补优势,培育国际化品牌,自是商机无限。进入10月,香港各界对于“十二五”关注度日益升温,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曾荫权10月13日在施政汇报记者会上体现了香港对“十二五”充斥期望。曾荫权说,香港参与“十二五”规划工作已经开始很久,已邀请了发改委专家来香港实地研究
22、几次,也在北京商讨了多次,今年也跟内地专家、广东省以及港澳办商讨这件事。曾荫权说,最重要是运用“十二五”清晰简介香港未来发展定位,尤其是香港作为国际性金融中心、航运中心、贸易中心地位,并讲清晰香港与上海等国内金融中心分工问题,以及把粤港合作、尤其是融合香港作为区域发展财务中心工作更清晰地写出来,这样香港就可以放心“先行先试”。五、有关书籍领导双月刊第五期,作者:领导决策信,领导,息杂志社编,出版: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出版时间:-10-1,开本:16开,印次:1,纸张:胶版纸,ISBN:19618,包装:平装,定价:¥48.00目录“十二五”新思绪新战略“十一五”规划完毕比较乐观“十二五”规划
23、编制时代背景“十二五”规划课题调研工作全面启动产业转型与关键竞争力“十一五”产业构造调整步履维艰“十二五”经济转型面临严峻考验“十二五”中国都市产业转型展望“十二五”区域产业升级新观点新思绪区域协调与政策创新“十一五”区域经济布局基本成型国家“十二五”应愈加重视区域协调发展“十二五”区域政策创新路向谁是“十二五”区域战略排头兵政府改革与软环境建设“十二五”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攻坚期“大部制”“小特色”对“十二五”行政体制影响深远深圳“行政三分”继续领跑“十二五”重点是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城镇一体与社会改革“十一五”城镇一体化重点“十二五”是城镇一体化关键时期友好创立是“十二五”社会管理体制改革
24、主题安全发展与应急管理“十一五”安全生产约束目解读安全生产应急管理规划纳入“十二五”规划“十二五”前期安全生产课题研究全面展开生态文明与节能减排“十一五”节能减排目实现实状况况“十二五”生态文明建设抓手地方“十二五”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新动向新举措金融生态和区域金融体系“十一五”金融业发展现实状况金融战略进入国家发展战略关键位置文化产业与软实力3G与都市信息化彩插中国都市“十二五”关键问题研究汇报目录01中国都市“十二五”背景及发展特点研究汇报1“十一五”发展成绩奠定都市“十二五”发展基础11经济保持平稳增长12坚持深化改革开放13保障和改善民生2改革开放30年发展成就标示都市“十二五”发展高度2
25、1科学总结建国60年我国都市发展和城镇化经验22都市化进程明显加紧23都市体系明显完善24都市发展质量明显提高25都市管理体制明显优化26都市综合竞争力明显增强3“十二五”及更长时间内我国都市发展展现新趋势31区域一体化与城镇一体化32科学发展与以人为本33集群化与网络化34构建新型小区与市民社会35文化特色与品牌塑造36都市群与区域协同4中国都市“十二五”时期基本特性4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入“承前启后”要点42改革开放进入“深化攻坚”新阶段43都市化进程进入“内涵发展”战略期02中国都市“十二五”发展趋势及任务分析汇报1都市发展从外延式扩张向内涵式发展转变11从三个角度理解都市内涵式发展12
26、精确都市定位、提高都市形象、塑造都市品牌是都市内涵式发展实践成果13从外延式扩张向内涵式发展转变是都市“十二五”时期重要任务之一2都市软实力成为都市发展关键竞争力21都市发展关键竞争力是都市实现可持续发展重要手段和最优方式22都市关键竞争力提高是一种动态演进过程23加强文化软实力建设是提高都市关键竞争力重要方面3城镇统筹与城镇一体化成为都市发展新抓手31城镇一体化制度极大推进城镇经济社会发展32统筹城镇发展构建城镇一体化新格局33以城镇统筹发展增进友好社会建设4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示范意义深入凸现41设置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是推进深层次改革重要举措42浦东新区:综合配套改革迈向“深水区”43滨海新
27、区:为中国金融改革探路44深圳:为政治体制改革提供新经验45重庆:为推进城镇统筹提供新动力46成都:“全域成都”构建城镇体系新框架5都市群对都市建设与发展作用深入增强51都市群是推进区域协作联合重要发展模式52都市群形成和发展是都市化高级形态53以都市群为主体形态推进区域一体化03中国都市“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矛盾和问题研究汇报1国际经济危机尚未见底,经济增长方式亟待深刻调整11金融危机给我国经济发展导致了不利影响12我国采用一系列措施应对金融危机13拉动内需是此后一段时期内应对经济危机重要手段14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与产业构造升级是应对经济危机主线途径2各类民生问题备受关注,统筹兼顾各方利益
28、难度加大21目前面临不友好问题更为广泛和深刻22目前多种利益关系愈加复杂多元23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规定更高24统筹兼顾成为长期坚持战略方针3人口资源环境矛盾突出,经济社会永续发展任务艰巨31“十二五”时期我国人口管理面临新课题32人口资源环境矛盾成为“十二五”时期都市可持续发展面临重要矛盾4社会阶层构造深刻变动,社会建设和管理面临新课题41阶层构造变化是我国社会转型和经济转轨深刻体现42合理现代社会阶层构造是建设友好社会内在需要43“十二五”时期培育合理现代社会阶层构造两个切入点5都市之间竞争日趋剧烈,区域一体化发展需要制度创新51竞争与合作是都市发展永恒主题52我国都市竞争日趋剧烈53制度
29、创新是“十二五”时期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重要动力6都市面临各类风险增多,都市治理任务更趋繁重61都市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风险增多62我国都市治理模式亟待转型63“十二五”时期是我国都市治理模式转型重要时期04中国都市“十二五”规划纲要基本要素研究汇报05中国都市“十二五”发展思绪和战略重点研究汇报06中国都市“十二五”以新兴产业主导产业构造调整升级研究汇报07中国都市“十二五”推进投资体制深层次变革研究汇报08中国都市“十二五”区域金融体制改革与金融中心建设研究汇报09中国都市“十二五”提高创新能力科学途径研究汇报10中国都市“十二五”确立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布局研究汇报11中国都市“十二五”时期全面
30、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研究汇报12中国都市“十二五”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与公共财政体制研究汇报13中国都市“十二五”教育改革任务与措施研究汇报14中国都市“十二五”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行方案研究汇报15中国都市“十二五”城镇社保一体化发展模式研究汇报16中国都市“十二五”以创业带就业打造创业型都市研究汇报17中国都市“十二五”启动文化引擎提高文化软实力研究汇报18中国都市“十二五”加强应急管理健全都市运行体系研究汇报19中国都市“十二五”信息化发展战略重点研究汇报20中国都市“十二五”创新基层社会管理格局研究汇报21中国都市“十二五”健全统筹城镇发展体制机制研究汇报22中国都市“十二五”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31、研究汇报23中国都市“十二五”以主体功能区效应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研究汇报24中国都市“十二五”都市群发展机制与政策研究汇报25“十二五”时期综改试验区实践探索与科学发展模式研究汇报26“十二五”时期资源型都市转型“科学之路”研究汇报27“十二五”时期汶川地震灾后重建与灾区科学发展研究汇报28“十二五”规划课题公开招标状况分析汇报29我国中长期发展规划演变进程研究汇报30我国中长期发展规划基本理论研究汇报31我国中长期发展规划编制措施研究汇报32我国中长期发展规划评估研究汇报33我国中长期发展规划体系建设研究汇报34中国都市“十二五”中长期发展规划指标体系重构研究汇报35中国都市“十二五”低碳发展
32、战略研究汇报六、重大选题发展环境1世界经济走势及其对我国影响。2我国宏观经济走势及政策取向。思绪目3“十二五”规划总体思绪研究。4“十二五”规划发展目研究。5加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思绪与对策研究。产业构造6增进产业构造优化升级研究。7提高我国产业竞争力研究。8加紧现代服务业发展研究。9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研究。10粮食安全问题研究。11能源发展战略研究。12交通运送发展战略研究。城镇区域13深入增进区域协调发展思绪研究。14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研究。15统筹城镇发展问题研究。16优化生产力布局战略研究。17贯彻主体功能区规划体制机制和政策研究。科教文化18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措施研究。19建设人力
33、资源强国对策研究。20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战略研究。改革开放21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总体思绪。22深化国有经济改革研究。23健全现代市场体系研究。24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问题研究。25深化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研究。26资源要素价格改革思绪和对策研究。27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研究。28完善金融体系及防备金融风险研究。29构建我国对外开放新格局研究。人民生活30提高城镇居民生活水平研究。31深化收入分派制度改革研究。32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研究。33构建住房保障体系思绪与对策。34实行扩大就业战略研究。资源环境35生态文明建设战略研究。36节能减排问题研究。37推进循环经济发展战略研究。38建立完善生态环境与资源赔偿机制研究。39我国灾害应急体系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