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表演游戏《三只羊》
设计意图:
小朋友都是刚入园的新生情绪还不是很稳定,对于表演游戏也是第一次接触,缺少表演经验,表演目的性不强,对表演游戏的爱好重要停留在游戏的道具和材料上。由于故事中角色个性鲜明,情节简朴,具有趣味性,动作性强,对话多次反复,语言琅琅上口,听了几次故事后,幼儿基本上会复述这个故事了,并且在复述这个故事时,幼儿不由自主地表演故事中的角色动作,看到幼儿喜欢这个故事,我就开展了“三只羊”的表演游戏。加上本学期我重要想抓住孩子对游戏的道具和材料感爱好的特点,准备丰富、精美的道具材料激发幼儿对表演的爱好,同时引导幼儿初步地了解文学作品的简朴情节,并用语言和动作大胆地表表演来。并且让幼儿懂得在平常生活中寻找、收集表演的道具和一些可运用的替代物。
游戏总目的:
1、幼儿喜欢参与表演游戏活动,对游戏活动产生更浓的爱好。
2、通过游戏让幼儿理解有关作品的中心思想、重要情节和角色特性。
3、通过游戏让幼儿学习倾听别人的谈话,学习大胆、清楚的用普通话表达思想。
4、培养幼儿与同伴共同游戏的爱好,通过游戏学会与同伴和谐相处。
5、在老师的提醒下,学习按情节和人物对话及动作表演游戏。
6、游戏后会归类整理活动用品,养成爱惜玩具的行为习惯。
7、过模仿社会生活中人们的行为准则,丰富幼儿的思想和培养幼儿行为关心别人。
8、学会遵守简朴的游戏规则。
第一周 表演游戏《三只羊》(第一次游戏)2023.9.5
游戏目的:
1、在回忆故事内容的基础上,逐步掌握故事中的角色对话。
2、在老师的引导下,有参与表演故事的爱好,体验表演故事的快乐。
游戏准备:
1、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熟悉故事清节、角色对话等。
2、三只羊头饰、大灰狼头饰。
游戏过程:
一、 激发幼儿观看大班的哥哥姐姐表演的爱好,交代幼儿看完表演回答以下问题:
(1) 表演里都有谁?
(2) 表演讲了什么?
二、 幼儿观看表演,熟悉内容,激发表演愿望,并继续培养认真安静看表演的好习惯。 教师介绍哥哥姐姐们表演的故事的名字叫《三只羊》,幼儿学说。
(一) 第一遍表演:
1、 提问:(1) 刚才的表演叫什么名字?
(2) 表演中有谁?
2、 过渡:请小朋友在仔细看看这个表演,让幼儿知道故事里有谁。
(二) 第二遍表演:
1、 提问:
(1)“三只羊”这个表演讲了件什么事?
(2)大灰狼听见小、中、大羊的脚步声问什么?三只羊是怎么回答的?大灰狼有说什么?
2、过渡:老师再请哥哥姐姐表演一遍,依次跟着学学故事中动物的对话。
(三) 第三遍表演:
1、 提问:
(1)这个表演最后怎么样了?
(2)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2、教师小结:三只羊都团结起来对付大灰狼,最后把大灰狼撞倒了。
三、 讲评;
教师表扬认真观看游戏、并能积极举手回答问题的小朋友,提醒幼儿团结起来力量大。
推动与反思:幼儿对故事情节非常感爱好,特别是故事中羊和大灰狼在山洞前的对话,简洁生动。我将对话简朴化,幼儿记得不久如“谁呀?”“我是小羊”“我要吃了你”等。这样幼儿会记的又快又牢固。大部分幼儿听过几遍故事后就能说出故事的情节,朱佳燕、林晨虹对游戏感爱好,并且很喜欢表演大灰狼。进行集体复述对话时,有60%的幼儿基本能复述对话,但由于幼儿还不够熟悉,因此不够大胆,没有自信。熟悉对话后,提醒幼儿区分不同语气及表情。
第二周 表演游戏《三只羊》(第二次游戏)2023.9.12
游戏目的:
1、 在集体表演和小组表演中,感受与同伴共同游戏的乐趣。
2、 学习遵守简朴的游戏规则。如:在指定范围内游戏,不争抢玩具、玩具用完放回原位等。
3 在老师的帮助下,能初步按文学作品的重要情节、动物对话和动作表演游戏。
游戏准备:
1、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熟悉故事清节、角色对话等。
2、三只羊头饰、大灰狼头饰
游戏过程:
1、教师引出上周幼儿的表演情况,介绍新投放的材料,鼓励幼儿大胆表演。
2、引导幼儿思考:小羊是怎么样把大灰狼打倒的?
3、教师提出游戏时规定:
(1)重点训练大灰狼和小羊的对白,让幼儿进行练习,
(2)幼儿按自己的意愿选择其中的一个角色,进行大组的表演。
4、幼儿活动,师巡回指导。
(1)重点观测故事《三只小羊》中角色的语气解决。
(2)提醒幼儿表演时声音要响亮,动作可以大胆夸张点。
5、评价幼儿的游戏情况:
(1)针对新故事《三只小羊》中的角色表现进行重点讲评,邀请幼儿上台表演。
(2)鼓励表扬有进步的幼儿。
推动与反思:在表演的时候幼儿对对话掌握牢固,只是在老羊和小羊们的对话记得有点乱。幼儿故意识在扮演狼的时候声音会变得很粗矿,特别是吴政熙表演的狼特别的棒。在本节课上我有让幼儿在模仿声音同时适当的加上动作,如小羊听届时狼的时候应当赶紧跑,由于小羊胆怯被狼吃了。幼儿参与度很高,但是大部分幼儿上来表演的时候都显得胆怯,放不开,也没有在下面的时候记对话记得牢固。但个别幼儿表演三只羊非常形象生动,并能完整记住对话部分。但进行分组活动时比较混乱,幼儿规则意识还不够明确。所以之后在表演的时候我会锻炼幼儿的胆子。
第三周 表演游戏《三只羊》(第三次游戏)2023.9.19
游戏目的:
1、 在老师的帮助下,能初步按文学作品的重要情节、动物对话和动作表演游戏。,
2、 通过游戏,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模仿力、表现力和想象力。
游戏准备:
1、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熟悉故事清节、角色对话等。
2、三只羊头饰、大灰狼头饰。
游戏过程:
一、 引起幼儿的回忆,激发爱好。
谁还记得上次我们看的表演叫什么名字,(《三只羊》)。今天,老师要请你们来学表演,快乐吗?
二、 教师结合头饰示范表演,并提问:
1、 演得怎么样?
2、 好在哪里?(借此强调孩子在表演时要大声地说话并要注意音色的不同,同时还要把动作做出来)
3、 幼儿集体分角色练习表演,鼓励幼儿表演得和别人不同样。
三、 以小组为单位扮演角色练习表演,提醒幼儿大声地说话,并将动作做出来。
四、 教师扮演重要角色大灰狼,请幼儿扮演其他角色进行表演。
五、 教师讲评游戏,表扬大胆表现并有自己的创意的孩子,激发幼儿下次表演的更好。
反思:
游戏开始的时候我先请表演好的幼儿先上来表演,回顾表演的内容。幼儿喜欢这个故事,并且基本上都能完毕故事的复述。游戏过程中幼儿都很积极积极的表演自己的角色,小羊和大灰狼的语气语调和动作通过老师的引导幼儿进步较为明显。进行集体表演时许多幼儿能增长自己的语言和动作,有发明性的进行表现。小组活动时,能力强的两组,能力弱的教师指导。幼儿在自由表演的时候我关注那些胆子小的幼儿。朱瑜晴,曾姿婷等幼儿说话声音小,且不太敢说。鼓励大胆说话。幼儿在自由表演的时候我关注那些胆子小的幼儿。在游戏时我将加强关于这方面的引导。
第四周 表演游戏《三只羊》(第四次游戏)2023.9.26
游戏目的:
1、在老师的提醒下,学习按情节和人物对话及动作表演游戏。
2、过模仿社会生活中人们的行为准则,丰富幼儿的思想和培养幼儿行为关心别人。
游戏准备:
1、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熟悉故事清节、角色对话等。
2、三只羊头饰、大灰狼头饰
游戏过程:
一、 激发幼儿爱好观看教师表演,并引导幼儿讨论以下问题:
1、 听一听,故事中他们都说了什么话?
2、 看一看,老师在表演时都做了些什么动作,脸上表情是什么样的?
二、 组织幼儿集体练习以下的动作和表情:
1、 每个角色说话的语气。
2、 每个角色出场的动作。
三、 以小组为单位分派角色,教师进行角色带演。
四、 根据孩子的能力强弱进行强弱搭配,以小组为单位分派角色并进行完整的游戏表演。
五、 让幼儿分组表演,提醒幼儿注意以下问题:
1、 互相商议分派角色,互相帮助戴头饰,准备道具。
2、 声音响亮,让别人听清楚自己说的话。
3、 自己表演时认真表演,别人表演时安静听,认真看。
4、 表演完了要将道具收拾好。
推动与反思:本次游戏中幼儿进步很大,特别是重点言语动作方面进步最为明显。游戏过程中幼儿胆子大了一点点。个别幼儿会挑角色,但幼儿一开始演一个角色,就一直演着,在半途不懂互换角色。所以在以后游戏中,我们在进行新游戏表演时,将有针对性的进行引导,重要指导幼儿对各种不同角色的反串和胆子的训练。孩子对故事感爱好,三只羊故事情节简朴语言反复,适合中班年龄表演。幼儿对故事中语言、动作较为纯熟,对角色的表演非常生动,能很好表现故事情节。四次指导每次都有自己的小目的,这样循序渐近,现在大部分幼儿都可以参与表演。但是在表演中,孩子还不能用语态和动作来区分角色,在下个阶段中将在这方面继续加强。
第五, 六周 表演游戏《三只羊》(第五次游戏)2023.10.10
游戏目的:
1、 在表演中,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作品的主题思想、重要情节和角色特性,感受文学作品的美。
2、学会遵守简朴的游戏规则。
人。
游戏准备:
1、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熟悉故事清节、角色对话等。
2、三只羊头饰、大灰狼头饰
游戏过程:
1、 指出上一次游戏存在的局限性之处
2、 提醒幼儿丰富情节。
3、 请较好的幼儿进行表演,并组织评价。
4、 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分组游戏注意事项。
(重点提醒幼儿在表演区内与同伴合作大胆表演、鼓励幼儿丰富情节幼儿儿自由结伴表演,教师帮助协调角色,指导游戏。
5、幼儿自由结伴表演,教师指导幼儿丰富情节,增长角色,指导游戏。
6、评价。
推动与反思:本次游戏的重点是幼儿模仿小羊和大灰狼的对话,从语气语调及肢体动作方面虽有点进步,但是尚有很大的进步空间。因此在分组游戏时要重点引导幼儿大胆的表演,不要害羞。虽然幼儿了解故事内容,但是每次都有不同的问题产生。但在羊和狼对话那一段,幼儿都可以表现很好。在每次教师的指导中,幼儿一次次在进步。但由于中班幼儿年龄小,分组游戏时还不可以独立组织,在遵守游戏规则方面还存在局限性。此后在分组游戏时可请小组长帮助老师组织游戏。重点培养幼儿在游戏中遵守规则,并培养起游戏的常规。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