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密 封 线
密封线内不准答题
二级学院: 班级: 姓名: 学号: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
《管理学基础》期终考试试卷答案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分
评阅人
客观题
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空1分,共40分)
01—05 ADCCA 06—09 BDCCA 11—15 BCDAD 16—20 ACBBA
21—25 ACCBD 26—30 BBCCD 31—35 DBDBA 36—40 BDAAC
主观题
得分
二、计算题(每题10分,共40分)
41. 答:方法一:
根据公式M’=P·Q’-( F+Va·Q’)
甲产品的利润M’=P·Q’ - ( F+Va·Q’)=10×10000-(25000+5×10000)=25000(元)
乙产品的利润M’=P·Q’ - ( F+Va·Q’)=8×15000-(25000+3×15000)=50000(元)
乙产品的利润M’=P·Q’ - ( F+Va·Q’)=15×5000-(25000+7×5000)=25000(元)
比较可知,乙产品盈利最大,所以应该生产乙产品。
方法二:
根据盈亏平衡法,盈亏平衡点的产量分别为:
甲产品的盈亏平衡点产量Q0=F/P- Va=25000÷(10-5)=5000(元)
乙产品的盈亏平衡点产量Q0=F/P- Va=25000÷(8-3)=5000(元)
丙产品的盈亏平衡点产量Q0=F/P- Va=25000÷(15-7)=3125(元)
可知,甲、乙和丙三种产品的盈亏平衡点都少于它们的销售量,处在盈利区,从理论上来讲安排生产三种产品中的任何一种都可以盈利。
但生产哪一种产品盈利更多呢?
对甲产品来说,销量为5000件时可保本,超过5000件时,每多销售一件就可获利10-5=5元,所以,当销量为10000件时,可获利(10000-5000)×5=25000(元)
对乙产品来说,销量为5000件时可保本,超过5000件时,每多销售一件就可获利8-3=5元,所以,当销量为15000件时,可获利(15000-5000)×5=50000(元)
对丙产品来说,销量为3125件时可保本,超过3125件时,每多销售一件就可获利15-7=8元,所以,当销量为5000件时,可获利(5000-3125)×8=15000(元)
比较可知,乙产品盈利最大,所以应该生产乙产品。
42.△200万元
中需求0.5
△200万元
高需求0.3
低需求0.2
①
△100万元
答:(1)画出该问题的决策树图。
138
△600万元
中需求0.5
△220万元
高需求0.3
低需求0.2
②
△120万元
B方案(138)
Ⅰ
③
高需求0.3
△180万元
△100万元
低需求0.2
中需求0.5
△800万元
(2)计算各方案期望值:
方案1(状态节点①)的期望收益为E1=200×0.3+100×0.5+20×0.2=114(万元)
方案2(状态节点②)的期望收益为E2=220×0.3+120×0.5+60×0.2=138(万元)
方案3(状态节点③)的期望收益为E3=180×0.3+100×0.5+80×0.2=120(万元)
(3)剪枝决策:比较E1、E2、E3,选择方案2为最好,剪掉改造生产线方案枝。
(1)乐观法。
效益值 需求状态
方案
天气好
天气一般
天气差
最大收益值
大批量采购
10000
4000
-2000
10000
中批量采购
7000
6000
2000
7000
小批量采购
4000
1000
4000
4000
各方案的最大收益值中的最大值
10000
最优方案
大批量采购
(2)悲观法。
效益值 需求状态
方案
天气好
天气一般
天气差
最小收益值
大批量采购
10000
4000
-2000
-2000
中批量采购
7000
6000
2000
2000
小批量采购
4000
1000
4000
1000
各方案的最小收益值中的最大值
2000
最优方案
中批量采购
(3)后悔值法。后悔值矩阵如下:
效益值 需求状态
方案
天气好
天气一般
天气差
最大后悔值
大批量采购
0
2000
6000
6000
中批量采购
3000
0
2000
3000
小批量采购
6000
5000
0
6000
各方案的最大后悔值中的最小值
3000
最优方案
中批量采购
(4)平均法。
效益值 需求状态
方案
天气好
天气一般
天气差
平均收益值
大批量采购
10000
4000
-2000
4000
中批量采购
7000
6000
2000
5000
小批量采购
4000
1000
4000
3000
各方案的平均收益值中的最大值
5000
最优方案
中批量采购
44.答:(1)根据工序间关系绘制网络图如下:
(2)计算每条线路及所需要的时间如下:
①→②→③→④→⑤→⑦→⑧→⑨→⑩,所需时间为39天;
①→②→③→⑤→⑦→⑧→⑨→⑩,所需时间为40天;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所需时间为41天;
①→②→③→⑤→⑥→⑦→⑧→⑨→⑩,所需时间为42天。
由此可知,线路①→②→③→⑤→⑥→⑦→⑧→⑨→⑩耗时42天,是最长的路线,为关键路线。
得分
三、案例分析题(每题10分,共20分)
45. 答:(1)公司的组织结构图可绘制如下:
大型商贸公司
企管部
财务部
总经理办公室
保卫部
设备部
人事部
独立经营的分公司2
独立经营的分公司3
独立经营的分公司1
储运处
业务处
现场管理处
计划处
财务处
……
商场1
商场2
商场……
(2)公司的组织结构图是事业部制组织结构。其特征在于:“集中决策,分散经营”,即组织最高层集中决策,事业部独立经营;是组织领导方式上由集权制向分权制转化的一种改革。
46. 答:(1)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黄大佑的需求住房和提高工资为低级需求,即生理需要,评职称属于归属与尊重需要,入党属于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2)不合理,因为,亚当斯公平理论认为:一个人对其所得的报酬是否满意,不是只看绝对值,而是进行社会比较或历史比较,看相对值。即每个人都把个人的报酬与贡献的比率同他人的比率作比较,如比率相等,则认为公平合理而感到满意,从而心情舒畅努力工作;否则就会感到不公平不合理而影响工作情绪。黄大佑觉得自已获得的报酬与自己对工作的投入的比值小于他人,而黄工的工资和仓管员的不相上下,黄工的贡献大,付出要比仓库管理人员大得多,致使黄工产生不公平感。因此,根据公平理论,黄工的工资和仓管员的不相上下是不合理的。
(3)因为王厂长太多运用在心理方面上的方法激励黄工,而未能运用物质激励的办法对黄工进行奖励。王厂长精神上的激励没有满足黄工最基本的生理需求。虽然黄工经常受到精神上尊重得到了大家和领导的肯定。但是黄工生理上的需求长期没有得到足够的满足,他住在环境很差的小房子里面,条件非常差。像黄工这样一个人连基本的生理需要都不能得到满足,再多的精神需求也是没有用的,所以说王厂长留不住黄工。
第 5 页 共 5 页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