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8章 常见慢性病和传染病的社区护理1. 为什么要将慢性病作为社区护理的主要内容之一,你是怎样理解的?答:慢性病的特点决定了其应该是社区护理的主要内容。(1)病程较长:慢性病多为终生伴随性疾病,患者多数时间在家庭和社区中度过,因此,在社区开展慢性病防治与护理是势在必行的措施。(2)身体功能受限:慢性病常常引起疼痛、功能下降等后果,不仅对患者造成身心痛苦,而且家人需要增加照顾的技能,而这些只有社区护理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3)不可治愈:多数慢性病的病理改变是不可逆的,在目前的医疗技术和水平条件下无法治愈。只有通过长期康复训练、药物治疗等,可较好地控制疾病发展或缓解疾病的症状,而长期的康复和药物
2、指导也是社区护理的内容。(4)心理问题:长期慢性病会对患者造成或多或少的心理问题,而心理辅导也是社区护理的内容。(5)医药费昂贵:慢性病治疗长期的医药费会给家庭和社会带来较为沉重的经济负担。而在社区方便且经济适用的服务模式下,可减轻病人、家庭乃至社会的负担。(6)可预防性:慢性病具备预防的可能性。对于有家族史或其他易患某类疾病的人群及时采取措施,如定期体检、戒除不良习惯、改善饮食结构、选择合理的生活方式等,可减少或延缓慢性病的发生与发展。这也是社区护理的工作内容。2. 作为一名社区护士,应如何做好社区传染病的管理工作?答:传染病的社区管理重点是预防。传染病的社区管理应贯彻三级预防的原则,针对传
3、染病流行的环节,采取措施管理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1)一级预防:即病因的预防,通过健康促进、健康教育、免疫接种等手段,降低传染病的发病率。一级预防的主要措施为宣传普及传染病基本知识,提倡均衡饮食、锻炼身体,提高抗病能力;通过免疫接种保护易感人群;搞好社区环境卫生,消灭四害,清理垃圾;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定期对重点人群健康检查。(2)二级预防:二级预防要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治疗、早隔离。早期发现传染源是防止传染病蔓延的重要措施,社区护士可通过体检、筛查和及时发现各种传染病。(3)三级预防:对传染病患者应积极治疗,并开展康复治疗护理,减少并发症和功能障碍的发生。
4、(3)案例分析:患者,男,45岁,出租车司机,在血压普查时发现血压较高(160/100mmHg),后经复查确诊为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身高174 cm,体重93 kg,不吸烟、平时体健,父母无高血压病病史。由于工作关系,每天早餐、中餐吃的较少,为补充一天的消耗,在外总吃大量的肉类,并且大量喝酒。偶尔在休息带家人出去游玩,平时下班后在家休息,基本不参加体育活动。针对该患者应如何进行社区健康管理和居家护理指导? 答:此患者血压为高血压2级,有吸烟、肥胖和缺乏体力活动,因此心血管危险度分层为高危。其社区健康管理主要是做好二级和三级预防。(1)二级预防:通过对此患者建立健康档案、每年至少4次随访、用药指
5、导和健康教育等手段,进行规范化治疗和管理,防止高血压加重,预防并发症;并对其血压动态变化、影响因素变化、认知情况变化、行为变化等进行监测。(2)三级预防:如果在随访中发现患者出现收缩压180 mmHg和(或)舒张压110 mmHg,意识改变、剧烈头痛或头晕、恶心呕吐、视力模糊、眼痛、心悸、胸闷、喘憋不能平卧等情况,要紧急转诊,且应在2周内主动随访转诊情况。患者回归社区后要进行康复治疗。要求患者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同时要遵医嘱服药,应在医生指导下,根据病情、季节、工作情况调整药物用量。结合此患者的情况,应从以下几方面做好居家护理指导。(1)减轻体重:要求患者控制总热量摄入,减少脂肪及过多碳水化合
6、物的食物,增加运动,使体重指数(BMI)控制在24以下。(2)合理饮食:要求此患者首先应该饮食规律,晚上减少主食的摄入。另外要做到低盐、低脂,并适当补钙、补钾,每日进食水果、蔬菜,尤其要少吃肥肉、油炸食品及动物脑组织、蛋黄及动物内脏等含胆固醇高的食物。(3)戒烟、限酒:首先向患者及其家属说明烟、酒对心血管的危害,与高血压的关系,再交给他正确的方法,指导家属共同监督其实施。(4)适量运动:指导患者根据个人兴趣和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运动,并坚持下去。(5)指导血压监测:指导患者及其家属选择合适的血压计,要教会患者正确的测量血压的方法,并准确记录。(6)指导正确用药:向患者强调长期药物治疗的重要性,用
7、降压药使血压降至理想水平后,应继续服用维持量以保持血压的相对稳定;指导患者坚持长期、规律、按医嘱正确服药,不能根据自觉症状随意地减量、停药,忘记服药切忌在下次服药时补服;密切注意降压药物不良反应,如有病情变化,应及时就诊。(4)案例分析:患者,男,56岁,工人,初中文化。诊断:2型糖尿病。多饮、口干、疲乏无力、夜尿多,确诊糖尿病1年。近半年来因乏力明显、口干、空腹及餐后血糖明显增高,出现左足溃疡,有吸烟史,父母无糖尿病病史。由于工作关系,患者每天饮食不规律,晚餐吃的较多,基本不参加体育运动。请为该患者进行居家护理指导。答:结合此患者的情况,需要对此患者从饮食、运动、用药、血糖监测、教育和并发症
8、方面进行居家指导。(1)饮食护理:要求此患者首先要规律饮食,定时定量,少量多餐,膳食平衡,保证营养需要同时,避免高糖、油腻食物,多吃富含食物纤维的食品。限制烟酒。(2)运动指导:告知患者运动的重要性,指导其选择自己喜爱的运动;循序渐进、持之以恒;运动时间每周至少35次以上,每次1530分钟;运动强度以轻中度的有氧运动为宜,以身体能耐受,无不良反应为准。注意运动时间相对固定,运动前后应测血糖;如运动中发生低血糖时应立即停止运动,口服含糖饮料或食品,若不能缓解,应立即就医。(3)用药指导:嘱患者严格按医嘱正确服药,不得擅自停药或加药。如使用磺脲类降糖药应从小剂量开始服用,在进餐前半小时口服;服用双
9、胍类降糖药应与饭同服或饭后服用。(4)血糖自我监测:指导患者定期监测血糖和尿糖,发现异常情况不得擅自增减药量或更改药物,需在专科医生指导下进行用药调整。(5)健康教育:通过举办专题讲座、观看专题录像、发放宣传资料、召开联谊会等方法,提高患者对糖尿病的认识,了解持久高血糖的危害性以及控制高血糖的重要性。(6)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此患者已出现糖尿病足溃疡,要小心处理伤口,对于小伤口应先用消毒剂(如酒精)彻底清洁,然后用无菌纱布覆盖,避免使用碘酒等强烈刺激性的消毒剂,也不要使用紫药水等深色消毒剂,不要使用鸡眼膏等有腐蚀性的药物,若伤口在23天仍未愈合,应尽早就医。平时注意检查足部血供,注意足部卫生。
10、糖尿病治疗期间可出现低血糖,应做好预防。如药物治疗时应逐渐加量,谨慎进行调整;定时、定量进食;在体力活动前吃一些碳水化合物食物;不要饮酒过多等。5. 案例分析:患者,男,39岁,无不适主诉。查体发现巩膜轻度黄染,辅助检查:ALT(谷丙转氨酶)l10U/L、TBIL(血清总胆红素)15.6umol/L、DBIL(直接胆红素)11.3umol/L、HBsAg(+)。社区护士在接诊此患者后应对其进行哪些方面的指导?对该患者的家庭成员应进行哪些方面的指导?答:对患者的指导:(1)乙型肝炎早期患者应卧床休息,症状减轻后要控制活动,最好在饭后能卧床休息12小时,使血液集中于胃、肝、肠等部位,以利于肝脏血液
11、循环。肝功能基本正常后,可以不感觉疲劳为原则,适当增加活动,如散步、做广播体操及打太极拳等。已婚的患者要控制性生活,育龄期妇女最好不要怀孕,以利于肝功能的恢复,急性肝炎患者应连续休息3个月,半年内不宜参加体力劳动,定期门诊复查12年。慢性肝炎患者应适当休息,采取动静结合疗养措施。慢病重度肝炎患者宜静养为主,慢性轻度患者可适当从事力所能及的轻型工作。肝炎症状消失,肝功能正常3个月以上者,可恢复原工作,但仍需随访12年。(2)饮食方面:给予低脂易消化的清淡饮食,要绝对禁止饮酒。(3)用药:抗病毒治疗是关键,患者应遵照医嘱按时服药,忌滥用保肝药增加肝脏负担,不利于疾病恢复。对家属的指导:由于乙型肝炎的病程较长,有的还可能转为慢性肝炎或病毒携带者,其隔离期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一般要持续到肝功能正常、抗原消失后方可解除。乙型肝炎经血液、体液传染,因此要做到患者的牙刷、剃须刀、指甲刀和修脚刀要专用或患者用后消毒。患者的密切接触者需进行血液抗体筛查,凡HBsAg、抗HBs(乙型肝炎表面抗体)、抗HBc(乙型肝炎核心抗体)阴性者(包括仅有低滴度抗HBs者)应接种乙肝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