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高考化学命题率90%以上的考点.docx

上传人:小****库 文档编号:331676 上传时间:2023-08-22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5.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化学命题率90%以上的考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高考化学命题率90%以上的考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高考化学命题率90%以上的考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氧化还原相关概念和应用(1)借用熟悉的H2还原CuO来认识5对相应概念。(2)氧化性、还原性的相互比较。(3)氧化还原方程式的书写及配平。(4)同种元素变价的氧化还原反应(歧化、归中反应)。(5)一些特殊价态的微粒如H、Cu、Cl、Fe、的氧化还原反应。(6)电化学中的氧化还原反应。2、物质结构、元素周期表的认识(1)主族元素的阴离子、阳离子、核外电子排布。(2)同周期、同主族原子的半径大小比较。(3)电子式的正确书写、化学键存在。(4)建议能画出短周期元素周期表的草表。3、阿伏伽德罗常数及推论(1)利用克拉伯龙方程推导“阿氏4推论”,(P、V、T)条件下对“物质的量、摩尔质量、微粒数、体

2、积比、密度比”。(2)利用克拉伯龙方程计算不同温度或压强下的体积。(3)熟悉NA常考查的微粒数目中固体、得失电子、中子数等内容。4、化学能量(1)今年该内容被独立地罗列于考试说明中,请多加注意。(2)热化学方程式的正确表达(状态、计量数、能量关系)。(3)化学变化中的能量交换关系。5、离子的鉴别、离子共存(1)离子因结合生成沉淀而不能大量共存。(2)因能反应生成气体而不能大量共存。(3)因能生成难电离的弱电解质。(4)因相互发生氧化还原而不能大量共存。(5)因双水解、生成络合物而不能大量共存。(6)弱酸的酸式酸根离子不能与强酸、强碱大量共存。(7)题设中的“酸碱性、颜色”等。6、溶液浓度、离子

3、浓度的比较及计算(1)善用微粒的守恒判断。(2)电荷守恒中的多价态离子处理。(3)物料守恒中离子与水解产物的综合考虑。(4)浓度的计算请遵循定义(公式)规范表达。7、pH值的计算(1)遵循定义(公式)规范自己的计算过程。(2)理清题设所问的是“离子”还是“溶液”的浓度。(3)酸过量或碱过量时pH的计算(酸时以H浓度计算,碱时以OH计算再换算)。8、化学反应速度、化学平衡(1)能计算反应速率、理解各物质计量数与反应速率的关系。(2)以“高则快”,“低则慢”来理解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3)理顺“反应速率”的“改变”与“平衡移动”的“辩证关系”。(4)遵循反应方程式规范自己的“化学平衡”相关计算过

4、程。(5)平衡移动中的“等效平衡”理解(难点)。9、电化学知识(1)以家庭里的干电池为参照物理顺“电极名称”。(2)能正确表明“原电池、电解电镀池”及变形装置的电极位置。(3)能写出各电极的电极反应方程式。(4)了解常见离子的电化学放电顺序。(5)能准确利用“得失电子守恒”原则计算电化学中的定量关系。10、盐类的水解(1)盐类能发生水解的原因。(2)不同类型之盐类发生水解的后果(酸碱性、浓度大小等)。(3)盐类水解的应用或防止(胶体、水净化、溶液制备)。(4)对能发生水解的盐类溶液加热蒸干、灼烧的后果。(5)能发生完全双水解的离子反应方程式。11、Cl、S、N、X、P、Na、Mg、Al、Fe等

5、元素的单质及化合物(1)总体上借助价态变化的转化反应来认识。(2)容易在无机推断题中出现,注意上述元素的特征反应。(3)注意N中的硝酸与物质的反应,其体现的酸性、氧化性“两作为”是考查的重点。(4)有关Al的化合物中则熟悉其两性反应(定性、定量关系)。(5)有关Fe的化合物则理解Fe2+和Fe3+之间的转化、Fe3+的强氧化性。12、有机物的聚合及单体的推断(1)根据高分子的链节特点准确判断加聚反应或缩聚反应归属。(2)熟悉含C=C双键物质的加聚反应或缩聚反应归属。(3)熟悉含(-COOH、-OH)、(-COOH、-NH2)、酚醛之间的缩聚反应。13、同分异构体的书写(1)该内容的作答并不难,

6、相信自己能很好地完成。(2)请按官能团的位置异构、类别异构和条件限制异构顺序一个不漏的找齐。(3)本内容最应该做的是作答后,能主动进行一定的检验。14、有机物的燃烧(1)能写出有机物燃烧的通式。(2)燃烧最可能获得的是C和H关系。15、完成有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有机化学推断题中,往往要求完成相互转化的方程式。(2)注意方程式中要求表示物质的结构简式、表明反应条件、配平方程式。16、有机物化学推断的解答(1)一般出现以醇为中心,酯为结尾的推断关系,所以复习时就熟悉有关“醇”和“酯”的性质反应(包括一些含其他官能团的醇类和酯)。(2)反应条件体现了有机化学的特点,请同学们回顾有机化学的一般条件,从中归纳相应信息,可作为推断有机反应的有利证据。(3)从物质发生反应前后的官能团差别,推导相关物质的结构。17、化学计算(1)近年来,混合物的计算所占的比例很大(90%),务必熟悉有关混合物计算的一般方式(含讨论的切入点)。(2)回顾近几次综合考试的计算题,感受“守恒法”在计算题干中的暗示和具体计算时的优势。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高考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