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DB15∕T 3126-2023 高温气象服务规范(内蒙古自治区).pdf

上传人:曲**** 文档编号:331151 上传时间:2023-08-20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355.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15∕T 3126-2023 高温气象服务规范(内蒙古自治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DB15∕T 3126-2023 高温气象服务规范(内蒙古自治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DB15∕T 3126-2023 高温气象服务规范(内蒙古自治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DB15∕T 3126-2023 高温气象服务规范(内蒙古自治区).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DB15∕T 3126-2023 高温气象服务规范(内蒙古自治区).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ICS 07.060 CCS A 47 15 内蒙古自治区地方标准 DB15/T 31262023 高温气象服务规范 Specification of high temperature weather service 2023-08-03 发布 2023-09-03 实施 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15/T 31262023 I 目次 前言.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高温气象服务开展条件.2 5 高温气象服务流程.2 6 高温气象服务产品内容.2 高温天气出现前.2 高温天气出现中.3 高温天气结束后.3 7 高温气象服务产品发布渠道、

2、服务对象及防御建议.3 发布渠道.3 服务对象.3 防御建议.3 附录 A(规范性)高温预警信号等级标准.4 附录 B(规范性)高温天气出现前服务产品模板.5 附录 C(规范性)高温天气出现中服务产品模板.6 附录 D(规范性)高温天气结束后服务产品模板.7 参考文献.9 DB15/T 31262023 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由内蒙古自治区气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M/TC 23)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气象局、内蒙古自治区达拉特旗气象局、内蒙古自治区气候中心。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赵旭春

3、、张洪杰、杨红子、殷宁潞、马伟、尤莉。DB15/T 31262023 1 高温气象服务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给出了高温气象服务开展的条件、服务对象、服务渠道、服务流程及产品内容。本文件适用于高温气象服务。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日最高气温 daily maximum temperature 地面气象观测站观测的一日(北京时20时次日20时)内气温的最高值。注:单位为摄氏度()。高温 high temperature 日最高气温大于或等于35。高温气象服务 high temperature weather service 日最高气

4、温达到高温,对工农业生产、交通、旅游、日常生活等产生影响时所要开展的气象服务。高温预警信号 high temperature warning signal 各级气象部门向社会公众发布的高温预警信息。按照轻重程度分为三级,分别以黄色、橙色、红色表示。高温灾害 high temperature disaster 由于气温偏高,给人们生活和各行各业带来的不同程度综合性灾害。DB15/T 31262023 2 4 高温气象服务开展条件 当出现以下任一情况时,开展高温气象服务:连续三天及以上日最高气温35;连续两天及以上日最高气温37;日最高气温40;已出现高温灾害。5 高温气象服务流程 高温天气出现前

5、,当达到高温气象服务开展条件时,气象服务人员制作高温天气预报产品,并适时制作相应级别高温预警信号发布单,经审核签发后,对外发布。高温天气出现中,制作高温天气信息专报产品,并适时制作相应级别高温预警信号发布单,经审核签发后,对外发布;若有高温灾害时,开展高温灾害调查,适时召开新闻发布会,对已经出现的高温天气、灾情实况、预报服务情况、未来高温天气趋势等情况进行通报;根据各地高温应急响应启动标准,启动高温应急响应,并按照高温应急响应预案开展工作。高温天气结束后,制作高温天气公报,经审核签发后,对外发布;并开展高温灾害调查评估工作,在1 d3 d内形成高温灾害评估报告,报上一级气象部门及本级地方政府;

6、收集服务反馈,包含服务信息接收、采用情况以及减灾情况;进行高温气象服务总结考核工作。高温气象服务流程见图1。达到高温气象服务开展条件(高温天气出现前高温天气出现前)已出现高温天气,并持续(高温天气出现中高温天气出现中)日最高气温下降至35以下(高温天气结束后高温天气结束后)制作高温天气预报,并适时制作相应级别高温预警信号发布单制作高温天气信息专报,并适时制作相应级别高温预警信号发布单,若有高温灾害时,开展高温灾害调查若启动了高温应急响应开展高温灾害调查,制作高温灾害评估报告制作高温天气公报审核、签发按照高温应急响应预案开展服务工作审核、签发审核、签发审核、签发通过广播、电视、报刊、微博、微信、

7、手机APP、网络、电子显示屏、短信、电话、传真、邮件、面呈、新闻发布会等形式向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相关部门及社会公众发送向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相关部门发送 图1 高温气象服务流程图 6 高温气象服务产品内容 高温天气出现前 适时制作相应级别的高温预警信号发布单,包含预警级别、预警图标、高温预报和防御指南。高温预警信号发布标准见附录A。DB15/T 31262023 3 制作高温天气预报服务产品,包含高温天气发生的日期、持续时间、区域、强度及影响行业,可能出现的灾害等预测信息,提醒相关单位根据高温预报信息合理安排生产工作。服务产品制作模板见附录B。高温天气出现中 适时制作相应级别的高温预

8、警信号发布单,包含预警级别、预警图标、高温预报和防御指南。高温预警信号发布标准见附录A。制作高温天气信息专报,包含已经出现的高温天气发生的日期、持续时间、区域、强度等实况信息以及高温发展趋势、影响区域、行业、可能出现的灾害等,提醒相关单位根据天气合理安排生产工作。服务产品制作模板见附录C。若出现高温灾害,在高温天气信息专报内容中增加灾情实况,包括受灾程度、经济损失等内容。高温天气结束后 高温天气结束后,制作高温天气公报,包含整个高温天气过程的强度、范围、起止时间以及高温灾害、预报服务情况、未来天气预报等内容。及时开展高温灾害调查评估,制作 高温灾害评估报告,包括高温、灾害成因分析、灾情评估结果

9、、未来天气趋势等内容。服务产品制作模板见附录D。7 高温气象服务产品发布渠道、服务对象及防御建议 发布渠道 高温气象服务产品的发布渠道为广播、电视、报刊、微博、微信、手机APP、网络、电子显示屏、短信、电话、传真、邮件、面呈、新闻发布会。服务对象 高温气象服务对象为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相关部门及社会公众。防御建议 公众要采取防暑降温措施,尽量避免在强烈阳光下进行户外工作或活动;相关部门加强对重点行业、重点单位和重点场所(如燃气、供电、化工等企业和车站、机场、客运车辆、商场等公共聚集场所,以及油库、危险品仓库等场所)的监督检查;加强道路交通安全监管,防止车辆因高温造成自燃、爆胎等引发的交通事

10、故;严格执行食品卫生制度,避免食品变质引发中毒事件;有关部门应保障生产和生活用电、用水;医疗部门要提前做好相应的救治准备;农业部门提前采取有效措施,积极预防。DB15/T 31262023 4 A A 附录A (规范性)高温预警信号等级标准 表A.1给出了高温预警信号的等级标准。表A.1 高温预警信号等级标准 级别 图标 标准 防御指南 高 温黄 色预 警信号 连 续 三 天 日最 高 气 温 将在35 以上 1.有关部门和单位按照职责做好防暑降温准备工作;2.午后尽量减少户外活动;3.对老、弱、病、幼人群提供防暑降温指导;4.高温条件下作业和白天需要长时间进行户外露天作业的人员应当采取必要的

11、防护措施。高 温橙 色预 警信号 24 小 时 内 最高 气 温 将 升至37 以上 1.有关部门和单位按照职责落实防暑降温保障措施;2.尽量避免在高温时段进行户外活动,高温条件下作业的人员应当缩短连续工作时间;3.对老、弱、病、幼人群提供防暑降温指导,并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4.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当注意防范因用电量过高,以及电线、变压器等电力负载过大而引发的火灾。高 温红 色预 警信号 24 小 时 内 最高 气 温 将 升至40 以上 1.有关部门和单位按照职责采取防暑降温应急措施;2.停止户外露天作业(除特殊行业外);3.对老、弱、病、幼人群采取保护措施;4.有关部门和单位要特别注意防火。D

12、B15/T 31262023 5 B B 附录B (规范性)高温天气出现前服务产品模板 图B.1给出了高温天气出现前服务产品模板。图B.1 高温天气出现前服务产品模板 DB15/T 31262023 6 C C 附录C (规范性)高温天气出现中服务产品模板 图C.1给出了高温天气出现中服务产品模板。图C.1 高温天气出现中服务产品模板 DB15/T 31262023 7 D D 附录D (规范性)高温天气结束后服务产品模板 图D.1给出了高温天气结束后服务产品(高温天气公报)模板。图D.1 高温天气结束后服务产品(高温天气公报)模板 DB15/T 31262023 8 图D.2给出了高温天气结束后服务产品(高温灾害评估报告)模板。图D.2 高温天气结束后服务产品(高温灾害评估报告)模板 DB15/T 31262023 9 参考文献 1 中国气象局.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与传播办法:中国气象局令第16号Z,2007年6月12日发布 2 陈辉等.高温中暑气象等级评定方法.应用气象学报J,2009,20(04)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休闲 > 生活常识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