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0-2021学年广东省肇庆市石咀中学高三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酒可以激发诗人的灵感,诗人也可以借酒浇胸中的块垒,所以唐人有“斗酒诗百篇”和“乞酒缓愁肠”之说。由于诗人与酒的关系极为密切,唐代诗歌中不但写到了酒,还写到了酒价。杜甫在逼侧行赠毕四曜一诗中写道:“街头酒价常苦贵,方外酒徒稀醉眠。速宜相就饮一斗,恰有三百青铜钱。”杜甫诗歌对酒价的叙述,成了一个聚讼纷纭的话题。以为然者不乏其人。宋代刘颁中山诗话写道:“真宗问近臣:唐酒价几何?莫能对。丁晋公独曰:斗直三百。上问何以知之,曰:臣观杜甫诗:速须相就饮一斗,恰有三百青
2、铜钱。”宋代陈岩肖庚溪诗话也认为:“少陵诗非特纪事,至于都邑所出,土地所生,物之有无贵贱,亦时见于吟咏。如云:急须相就饮一斗,恰有青铜三百钱。”不以为然者认为,杜甫诗中所谓的“三百青铜钱”之说,来自前人的典故。北齐卢思道曾说过“长安酒钱,斗价三百”,所以王嗣奭在杜臆中指出,杜甫诗歌中“酒价苦贵乃实语, 三百青钱,不过袭用成语耳”。那么唐代酒价究竟是多少呢? 据新唐书?食货志记载:“建中三年,复禁民酤,以佐军费,置肆酿酒,斛收直三千。”在古代容量单位中,一斛等于十斗,“斛直三千”也就是“斗直三百”。这样看来,似乎杜甫诗歌确实反映了现实生活,无愧于“诗史”的赞誉。但需要说明的是,“建中”是唐德宗的
3、年号,这与杜甫生活的时代相距几十年了,所以不能以此作为坐实杜诗对于唐代酒价叙述的依据。唐代写到酒价的绝不只有杜甫,许多诗人都在诗中写到了酒价问题。如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王维“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崔国辅“与沽一斗酒,恰用十千钱”;白居易“共把十千沽一斗,相看七十欠三年”;陆龟蒙“若得奉君饮,十千沽一斗”。这些诗人虽然分布于盛唐、中唐和晚唐各个时期,但他们的诗歌却普遍地说到唐代的酒价乃每斗十千钱。那么,杜甫和李白等人对于酒价的叙述,差异为何如此之大呢? 也许有读者认为,李白、王维等人所说的乃是美酒的价格。这话固然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十千沽一斗”之说也有其渊源。曹植
4、在名都篇中曾经写道:“归来宴平乐,美酒斗十千。”尽管“他人所道,我则引避”,但曹植才高八斗,其于文章,“譬人伦之有周孔,鳞羽之有龙凤”,因此他的叙述便成为一种难以撼动的范式。唐代诗人受曹植的影响,不排除在诗歌中对这一典则的普遍追摹和袭用。唐代诗歌中的酒价问题引起了不少误读,初看是诗人的意图意义和读者的解释意义之间出现了龃龉,其实深层次的原因在于读者以诗为史。王夫之曾幽默地讥诮这种诗史不分的情况说:“就杜陵沽处贩酒,向崔国辅卖,岂不三十倍获息钱邪?”在王夫之看来,诗歌与历史差别很大,历史要求具有实录精神,而诗歌则不然,“诗之不可以史为,若口与目之不相为代也”。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7下列关于
5、杜甫诗歌中酒价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杜甫在逼侧行赠毕四曜提到的三百钱一斗酒的说法,在后世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B王嗣奭不认可杜甫在诗中所说的唐代那时的酒价,但他也承认,那时酒价确实比较贵。C宋代的刘颁和陈岩肖都认为,杜甫所说的三百钱一斗酒的说法是真实可信的。D杜甫诗歌中酒价的叙述似乎可以在新唐书?食货志中得到印证,但因年代相隔较长,也不能完全采信。8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唐朝时一斗酒曾卖三百钱是可信的,不能因为有人对杜甫的叙述不以为然就否认这一点。B李白、王维等人对于美酒价格的叙述,深受曹植影响,是对曹植叙述范式的追摹和袭用。C杜甫和李白等人对于酒价的叙述差异巨大
6、,这也可能是因为他们各自饮的酒品质不同。D诗歌不能等同于历史,因此把诗歌描述的内容当成是历史事实来解读是不适宜的。9作者认为,唐代诗歌中的酒价问题引起误读的深层次原因在于读者以诗为史,它的依据是什么?请结合相关文段,简要概括。参考答案:7C 8B 9唐代诗歌中的酒价用语袭用前人,并 非实指;史书记载时间与杜甫时代相距甚远,不足为据;王夫之认为诗歌不具有实录精神,唐代诗歌中的酒价用语并非记实。7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本信息的筛选分析。关于杜甫诗歌中酒价的表述,C项,在刘颁的记载中,“三百钱一斗酒”是丁晋公的看法,不能因此就说刘颁也执此观点。8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本内容的理解与分析。B项,说
7、法绝对,原文是“不排除”,表示推测。9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意分析。唐代诗歌中的酒价问题引起误读的深层次原因在于读者以诗为史的依据是,“唐代诗人受曹植的影响,不排除在诗歌中对这一典则的普遍追摹和袭用”“王夫之曾幽默地讥诮这种诗史不分”“这与杜甫生活的时代相距几十年了,所以不能以此作为坐实杜诗对于唐代酒价叙述的依据”。点睛:通过分析题干确定试题的类型是局部信息筛选还是综合信息筛选,综合信息筛选要立足全文,对文章进行段落的划分,筛选文中的重要语句,整合后作答。重点关注各段的段首和段尾句。分条作答。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李安,一辈子拍同一部电影的世界级导演李安的电影很难说风格。首先,
8、他不是那种影像多彩的导演,包括新片号称“120帧4K”的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竟然不是一个视觉大片,他用最新的技术找回了演员脸上的戏。也就是说,李安理解的“技术”的作用不是立体效果、宏伟主题、惊心动魄的场面,而是用他自己的话说让戏回到“每个眼里的血丝、每个演员脸上的雀斑之上”。提及李安导演,大部分人都会觉得他是一个外表收敛、内心激越的人。我特别喜欢他的“父亲三部曲”。李安把他的家事搬进电影,有些对白就是他自己说过的话,喜宴里包括评字、做菜,甚至婚礼前新郎新娘跪在父母前听训的情景、对白都是他经历过的。据他说:“以前,爸爸对我电影中的这些情景好像没什么反应,我本以为这都是我一厢情愿的抒发。”而这些抒发
9、也促使大家开始思索父子关系。我认为新片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的主题不是反战,而是现实中的理解,从开始到结尾都在探讨彼此的理解。 首先是主人公林恩姐弟之间的理解,其次是“英雄”与身边经理人或者大众的理解,还有拉拉队女孩对林恩的理解,士兵对死去班长的理解甚至包括李安对战争的态度。李安对电影怀有真心,或者可以理解成“电影”里蕴含着一个“自己”他始终面对自己。2000年的卧虎藏龙让好多熟悉他的人都会惊讶他改变了伦理片风格,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一个曲折动人的悲情故事。电影主角俞秀莲说过一句话,“无论你选择何种生活道路,都要对自己真心相待。”此话里提到的“道路”、“真心”道出了李安从未变更过的追求。其实,这次的
10、李安和以往一样,同样站在东西方立场上寻找答案。涉及战争,却没有拍主流观众所期待的反战主题。所以,我说李安的导演风格较为特殊,谦卑地正视未知。老话说:“好多作者一辈子写同一个小说。” 我想说的是李安导演也是一辈子在拍同一部电影。李安有句话是“没有事物是不变的,这是我电影的重心。人们希望相信某件事物,希望抓住某件事物,以获得安全感,希望彼此信任。”同一个场合,他又说:“寻求安全感与缺乏安全感,将成为我电影中另一个重要主题。”这部电影的张力在于以林恩为代表的士兵们的战后焦灼,包括他“普通人”的一面被遮蔽。这点尤其明显的是:爱情来了,他本想留下来,女孩却说你是英雄。多么悲哀:一件理所应当的事,忽因英雄
11、之名,而变成了类似幻想与现实的对立女孩对林恩的认识一开始就是“这是一个英雄,他要回战场上去”,而林恩也逐渐意识到自己在女孩心中只是一个“英雄”。“如果你想了解我,一切尽在我的电影中。”李安与他的电影像他说的一样,不仅是制造剧情,还有鲜明的人格。随着他的电影旅程,这种力量将不断在生活与电影风格中展现出。“电影与镜子”不是新提法,一些人照进了现实。但李安这面镜子却闪耀着本质之光,如信任、情感、关系、真诚、勇气、信仰、牺牲。这引导着他穿越人性的迷林。他关注着人类情感道路上,每一个动人的灵魂,如果有人理解了他的作品,就会理解他的为人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李安会是一位世界级导演。(摘自北京日报2016年11
12、月17日)4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李安的电影没有固定的风格与文中说李安导演一辈子在拍同一部电影矛盾。B李安是个外表收敛、内心激越的人,他为了促使大家思索父子关系,把他的家事搬进电影,有些对白就是他自己说过的话。C李安认为自己电影的重心是所有事物都是变的,同时他又说:“寻求安全感与缺乏安全感,将成为我电影中另一个重要主题。”D李安的号称“120帧4K”的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新片不是一个视觉大片,因为他用最新的技术找回了每个演员脸上的雀斑,每个眼里的血丝。5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A李安的新片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的主通不是反战,而是现实中的理解,从开始到结尾都在
13、探讨主人公林恩姐弟之间的理解和态度。B李安对电影怀有真心,或者可以理解成“电影”里蕴含着一个“自己”,正如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中李安对战争的理解和态度。C“爱惜来了,林恩本想留下来,女孩却说你是英雄。”说明女孩不爱林恩,林恩是被逼上战场的,电影体现的不是观众所期待的反战主题。D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的张力在于以林恩为代表的士兵们在战后的焦灼,塑造的不是一个“普通人”。E文章结尾用“电影与镜子”的提法,形象生动地总结了李安的电影与个人特点。6文中指出“道路”“真心”是李安作为电影导演从未变更过的追求;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参考答案:4C 5BE 6李安的电影里始终闪耀着本质之光,引导他穿越人性的迷林。
14、虽运用新技术,但李安更多关注的仍是演员的演技及戏里的感情。拍摄生动实在的生活场景,促使观众对生活有思考(或:促使大家思索父子关系)。李安的电影里他始终面对自己, 是站在东西方立场上寻找答案,谦卑地正视未知。人”的一面被遮蔽。学#科点睛:解答此类题的方法:读全文,概括主要内容;抓标题,概括主要内容;辨文体,概括主要内容;找线索,概括主要内容;理层次,概括主要内容。第一步:整体感知。明确文章主旨和作者的写作意图是评价的基础。文章的主旨是指文章的主要意义或目的,整体把握中要抓住文章的主旨,这是评价的根本。第二步:筛选文中的关键信息。无论写人记事还是发表看法,关键性的语言最能显示文章的思想内涵或作者的
15、观点,可以帮助我们对文章的内容进行评价。第三步:评价要具体、客观,不可含糊笼统。分析和评价都必须紧密结合文学作品实际,避免离开作品去进行漫无边际的分析。分析和评价要以正确的思想为理论基础,以辩证法为基本的分析法,并结合文学作品创作特有的艺术规律,对作品进行分析和评价,而不应依据个人的好恶去随意评说。文章是传记,传记最重要就是真实性,时间、时间力求准确。本题中错误的选项基本都属于,曲解文意,只要回到文本中一一对照,便可发现错误。6试题分析:本题重点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和筛选文章信息的能力。题干“文中指出道路真心是李安作为电影导演从未变更过的追求;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解答时,重点抓住“道路真心从
16、未变更过的追求”,找到相关答题区间,筛选关键语句,概括形成答案。点睛: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就要去粗取精。基本要点有二:一是切块法,即在锁定与答案有关信息句段的基础上,进一步缩小包围圈,将目光锁定在一段或几段中的某一“块”。可以依据写作的角度切块,也可以依据内容上的关键词切块,还可以依据语句上的连接词(关联词、序数词、插入语、介词等)切块。本题的块应该集中在中间段落中。二是抽条法,即在锁定“块”的基础上,分出“条”来抽取答案信息,然后再提炼概括。有时候与答案有关的信息并不是集中在某一“块”,而是分布在全文的各部分,这就要对全文进行整体把握,点面结合,逐一摘取,避免遗漏。瞄准目标。目标语句使指代表
17、有用信息的语句,它不一定就是文章的段落或全篇的核心语句或精要语句。瞄准目标语句,依题干要求进行提取和整合是迅速、准确地解决问题的关键。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忘川聂鑫森国学研究所的研究员贺望川,是个奇人,奇在记性惊人忘性也惊人,所以他有个字号忘川。他的肚腹里确实“藏”了不少书,读书博而专,论语、孟子、庄子、老子、荀子、韩非子,他可以闭目诵读。你问某书某段话该如何正确评断,他会滔滔不绝地先说出自秦汉到清代名流的观点,末了才说:“敝人的见解是”这是什么记性?简直就是一部活电脑。可他的忘性也令人匪夷所思。出门忘记带钥匙;别人问他的手机号码,他怎么也想不起来,不得不问妻子和同事;有时夜里回家,
18、他找不到这条小巷,只好四处问人该怎么走。妻子取笑他:“你这是什么记性?别哪一天把自己弄丢了。他说:“我只记我该记的事,其余的就拜托你了。”一星期前,贺望川请一位老朋友到离家不远的一家“百鱼斋”吃中饭。这里的菜品皆与鱼有关,各道菜都可口,两人尽兴喝了一斤酒。该结账了。贺望川一摸口袋,忘记带钱夹了友人也和他一样,出来得匆忙,除了记得带香烟、打火机,别的都没带。贺望川对服务员说:“对不起。我让我的朋友留下做人质。这个人质可得好好侍候,他是湘楚大学的著名教授。我家离此不远,我快去快回。”回到家里,取了钱,贺望川正要出门,忽听有人喊:“贺教授在家吗?有快递。”妻子说:“你盼望的小谢来了。”“肯定是北京寄
19、来的快递,我的学生们出版了几本新书,说三天会到,果然到了。”“谢定山小友,星期天你也没休息?”“因为有你的快递,我知道你想先睹为快,就赶快送来了。”“快坐下。先喝茶。”小谢是快递公司的送货员,专送文化街这条线路。贺望川购书量大,又有各地的友人、学生寄赠书籍、资料,所以每隔几日,小谢就要上门来送货。一送就送了两年,彼此变得相当亲稔。贺望川用剪刀剪开塑料包装袋,取出几本书来,爱不释手地翻了一遍,说:“我的学生都成气候了,新松恨不高千尺,太好了。小谢,每次都辛苦你,令我铭感啊。”“贺教授,您客气了,我干的就是这个活。说真的,能为你们这些大学者送快递,是我的荣幸。可惜家里条件差,我只读了高中,就从偏远
20、的山区到城里来打工,可我从心里敬重你们,我爹我爷爷也是。我一回家,他们就问学者是什么样子,说了些什么话,我都一一告诉他们。”贺望川忍不住大笑起来:“你就说,这些读书人不多一只眼睛不多一个鼻子,和大家没什么不同。”“可他们不信,尤其是爷爷,我要他进城来看看,可他早已瘫在床上了,没法来。”“什么时候你领我去,让他看看我一个似僧似俗的人。”“那会让爷爷乐翻天的。我就代爷爷先谢谢你了。”小谢作古正经站起来,向贺望川深深地鞠了一躬。他们正说着话,留在饭店里的友人领着服务员,风风火火地走了进来。“你真是个忘川无疑!把我丢在饭店,也不拿钱去赎。我家住得远,要不我会领着服务员去取钱,免得又登你的门。”贺望川这
21、才猛醒过来,赶忙向友人谢罪,然后付款给服务员,再另加小费。一眨眼,就过去了一个月。盛夏,炎天署地。来贺家送快递的,忽然换了另外一个姓马的小伙子贺望川很奇怪,问:“小谢呢?”小马说:“他爷爷病重,恐怕熬不了几天了,小谢请假回老家去了,由我暂时代替他。”“他老家在哪儿?”“是本市管辖的株洲县朱亭镇大龙山村,坐汽车去要大半天。”“你有小谢的手机号码吗?”“有。”贺望川赶快用笔把地址和手机号码记下来。小马问:“贺教授记这些做什么?”“我答应过小谢,要去看望他爷爷,这个事我忘不了。君子不能言而无信,我明天就去,让儿子开车送我去。”他转过脸问妻子:“你愿意去吗?”妻子说:“有道是夫唱妇随,我也去!”(有删
22、改)(注)在中国的神话传说中,人死之后要过鬼门关,经黄泉路,在黄泉路和冥府之间,由忘川河划之为分界。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小说写了贺望川请友人到饭店吃饭,竟忘了带钱,表现了老朋友相聚“相忘于江湖”的真性情,自有感人之处。B 小说善于运用语言描写表现人物,贺望川的一句“新松恨不高千尺,我的学生都成气候了,太好了”,就表现了他渴望学生成才的急切心情以及对学生成就的赞美之情。C 小说结尾,贺望川夫妇要去看望快递员小谢的爷爷,不但突显了他们平等待人, 懂得感恩等特点,而且形象地揭示了主旨。D 小说以“记性”为中心谋篇布局,使情节更简洁,主要集中在贺望川的“忘
23、记”上,同时集中刻画了他的性格特点,使主题更突出。8贺望川说“我只记我该记的事”,请你概括文中写了哪些他记住的事?9文章以“忘川”为题,有何妙处?参考答案:7D 8贺望川记得论语、孟子等许多古籍以及先贤的校勘、注释、解说。他记得自己的学生要寄来出版的新书。他记得曾经答应去探望小谢的爷爷。 9答:“忘川”即贺望川,概括了人物忘性大的特点;“忘川”是绰号,以此为题,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文章围绕中心人物贺望川的“忘”与“不忘”谋篇布局,塑造了一个不拘生活小节,沉浸于学问之中,诚恳待人、言而有信的学者形象;“忘川”在中国神话传说中有着独特的象征意义,以此为题,可以引发读者对生活的深入思考:我们在生活
24、中该记住什么,该忘掉什么。 7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的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理解,主旨的概括,人物形象分析,思想情感赏析,表现手法的分析等。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立足考查“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D项,“主要集中在贺望川的忘记上”说法错误,应为“主要集中在贺望川的不忘上”。故选D。8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章信息,分析概括文章内容要点能力。解答此类题,要通读文章,仔细阅读把握文章内容大意,梳理文章结构,在此基础上回归文章,确定答题区
25、域,仔细阅读,从中筛选出符合题目的信息,进行整合概括,回答问题。本题题目是:贺望川说“我只记我该记的事”,请你概括文中写了哪些他记住的事。本题信息筛选点是贺望川“他记住的事”,通读文章,找到相关段落筛选出相关句子,第四段“他的肚腹里确实藏了不少书,读书博而专,论语、孟子、庄子、老子、荀子、韩非子,他可以闭目诵读。你问某书某段话该如何正确评断,他会滔滔不绝地先说出自秦汉到清代名流的观点”,第十段“肯定是北京寄来的快递,我的学生们出版了几本新书,说三天会到,果然到了”,第三十六段“我答应过小谢,要去看望他爷爷,这个事我忘不了”根据这些信息进行整合概括即可。9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把握文章标题作用能力。小
26、说标题的作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答题:交代小说的时间、地点、环境,创设了故事背景,渲染了环境氛围;标题是否是小说的线索,组织全文,寄托情感,深化主题;标题是否为塑造和突出人物形象服务;标题是否暗示了情节的发展或铺开情节,呼应细节,呼应文章内容;标题是否一语双关,象征,是否对主题的表现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标题是否设置悬念,吸引读者。答题时,结合文本内容具体进行分析。本题题目是“文章以忘川为题,有何妙处”,通读全文,“忘”与“望”谐音,因为“贺望川,是个奇人,奇在记性惊人忘性也惊人,所以他有个字号忘川”概括了人物忘性大的特点或概括了人物的性格特点。同时这个题目,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我只记我该记的
27、事”忘记该忘记的,更好的烘托了一个不拘生活小节,沉浸于学问之中,对人亲切、言而有信的学者形象。还表现了文章的主题,忘却琐事烦扰,忘记个人得失,沉浸于读书求知,修身养德。【点睛】解答标题作用类题目,一般从如下角度思考。首先是标题本身,点明写作对象,分析标题本身的语言特点,多体现为使用某种修辞手法的标题;分析标题本身的意境特点。然后分析情节结构方面,统领全篇,概括主要故事情节,是文章的线索,或串起文章的哪些情节,或见证记录了什么事件的发展变化,或写了什么与这个物象有关的经历。接着是内容主旨方面,作者借标题表达某种态度,标题是文中主人公某种精神品质的载体,标题比喻或象征某种形象,标题揭示了某种精神或
28、哲理,突出了某种主旨,升华了主题。人物塑造方面,突出人物的形象或性格。最后是表达效果方面,设置悬念,激发阅读兴趣,渲染营造了某种氛围,标题与文中某个内容相呼应,或与文中什么内容形成对比。二、 古代诗文阅读(35分,共3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一5题。林蕴,字复梦,泉州莆田人。父披,字茂彦,以临汀多山鬼淫祠,民厌苦之,撰无鬼论。刺史樊晃奏署临汀令,以治行迁别驾。蕴世通经,西川节度使韦皋辟推官。刘辟反,蕴晓以逆顺,不听。复遗书切谏,辟怒,械于狱,且杀之,将就刑,大呼曰:“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得死为幸矣!”辟惜其直,阴戒刑人抽剑磨其颈,以胁服之。蕴叱曰:“死即死,我项岂顽奴砥石邪?”辟知不
29、可服,舍之,斥为唐昌尉。及辟败,蕴名重京师。李吉甫、李绛、武元衡为相,蕴贻书讽以:“国家有西土,犹右臂也。今臂不附体,北弥豳郊,西极汧、陇,不数百里为外域。泾原、凤翔、邠宁三镇皆右臂,大藩拥旄钺数十百人,唯李抱玉请复河、湟,命将不得其人,宜拔行伍之长,使守秦、陇。王者功成作乐,治定制礼。有权臣制乐曲,自立丧纪。舜命契:百姓弗亲,五品不逊,汝作司徒。唐以皋、佑、锷、季安为司徒,官不择人。卢从史、于皋谟罪大而刑轻。农桑无百分之一,农夫一人给百口,蚕妇一人供百身,竭力于下者,饥不得食,寒不得衣。边兵菜色,而将帅纵侈自养。中人十户不足以给一无功之卒,百卒不足奉一骄将。”六事皆当时极敝。蕴亦韦皋所引重,
30、嫉其专制,感愤关说。然嗜酒多忤物,宰相置不用也。沧景程权辟掌书记。既而权上四州版籍请吏,而军中习熟擅地,畏内属,挟权拒命,不得出。蕴陈君臣大谊,谕首将,人人释然,于是权得去。蕴迁礼部员外郎。刑部侍郎刘伯刍荐之于朝,出为邵州刺史。尝杖杀客陶玄之,投尸江中,籍其妻为倡,复坐赃,杖流儋州而卒。蕴辩给,尝有姓崔者矜氏族,蕴折之曰:“崔杼弑齐君,林放问礼之本,优劣何如邪?”其人俯首不能对。选自(新唐书卷二百儒学下)注:旄钺:白旄和黄钺,借指军权。五品:指父子、君臣、夫妇、长幼、朋友。辩给:口才敏捷。2.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解释有误的是( )(3分)A.西川节度使韦皋辟推官 辟:征召 B.辟惜其直,阴
31、戒刑人抽剑磨其颈 阴:暗中C.武元衡为相,蕴贻书讽以 讽:讥讽 D.杖流儋州而卒 卒:死亡3.下列各组中分别直接表明林蕴正直和有口才的一项是( )(3分)A.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得死为幸矣! 嫉其专制,感愤关说。B.辟知不可服,舍之,斥为唐昌尉。 其人俯首不能对。C.死即死,我项岂顽奴砥石邪? 崔杼弑齐君,林放问礼之本,优劣何如邪?D.然嗜酒多忤物,宰相置不用也。 蕴陈君臣大谊,谕首将。4.下列对文段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3分)A.基于临汀山鬼祠庙多,百姓厌恶痛恨的情况,林蕴写了无鬼论。由于刺史的赏识,他担任了临汀令,不久升为别驾。B.林蕴曾劝刘辟不要谋反,但刘辟不听他的意见,极
32、力的劝谏,差点招来杀身之祸,好在刘辟爱惜人才,最后只把他贬为唐昌尉。C.李吉甫、李绛、武元衡等人担任宰相时,林蕴直言劝谏,道出了他们执政中存在的问题。加上他喜欢嗜酒,多有违逆常理之事,所以宰相都不任用他。D.林蕴曾经杖杀了门客陶玄之,把他的尸体扔到江中,并把他的妻子充入娼妓,弄得别人家破人亡。这是他人生的一大污点。5.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辟知不可服,舍之,斥为唐昌尉。译文: 蕴陈君臣大谊,谕首将,人人释然,于是权得去。 译文: 参考答案:2.C(讽谏,劝谏) 3.C 4.A(所指应为林披,即林蕴的父亲)5. 刘辟明白不能让他屈服,就放了他,把他贬为唐昌尉。(“服”“舍”“斥
33、”各1分)林蕴陈说了君臣大义,晓谕为首的将领,大家都放下了心,这样程权才得以离开。(“大谊”“谕”“释然”各1分)参考译文:林蕴,字复梦,泉州莆田人。他的父亲叫林披,字茂彦,因为临汀滥建了很多祭祀山鬼的祠庙,老百姓非常厌恶痛恨,所以他写了无鬼论。刺史樊晃奏表让他代理临汀令,他因为治理得好而升迁为别驾。林蕴平生通晓儒家经书,西川节度使韦皋征召他为推官。后来刘辟谋反,林蕴用谋反与归服的利害关系晓谕他,可是刘辟不听他的意见。林蕴又写信直言劝谏,刘辟发火了,把他拘囚在牢里,并要杀了他,将要行刑时,林蕴大声叫道:“ (孔子曾说过)危险的国家不要进去,混乱的国家不宜住下。今天我能受死真是幸运啊!”刘辟爱惜
34、他的正直,便暗中指示行刑人把剑架在他脖子上磨,用以威胁他,使他屈服。林蕴大声地斥责行刑人:“要我死就杀吧,我的脖子岂是你们这些顽固不化者的磨刀石?”刘辟明白不能让他屈服,就放了他,把他贬为唐昌尉。到了刘辟谋反失败后,林蕴更是名重于京师。李吉甫、李绛、武元衡等人担任宰相时,林蕴致信讽谏,说道:“我们国家拥有的西部疆土,犹如人的右臂。可是,如今这条右臂不能连在身上。国土的北部远接幽州城,西面直达汧、陇等州,不到几百里就是外族疆域。泾原、凤翔、邠宁三镇都是国家的右臂,大藩镇拥有军权的有几十人,只有李抱玉请求收复河、湟地区,任命将领又不得其人,我认为应该选拔出军中的长官,派他们去守卫秦、陇地区。有德之
35、王才能功成作乐,制定礼制。如果是权臣制定礼制,那就会因擅自订立而丧失纲纪。舜指示契:老百姓不能互相关爱,五品不会恭顺,你还是担任司徒吧。大唐让韦皋、杜佑、王锷、季安担任司徒,这是任命官员不懂得选择人才。卢从史、于皋谟罪大恶极而受到的刑罚却很轻。从事农业生产的人不到百分之一,一个农夫要供给一百个人吃的,一个蚕妇要供给一百个人穿的,生活在底层竭尽力量的人,饿了没得吃的,冷了没得穿的。驻守边地的士兵一脸菜色,可是将帅们却随意挥霍,只顾自己。中等人家十户还不能完全给养起一个无功士兵,一百个士兵还不能奉养起一个骄将。”这六个方面都是当时的最大弊端。林蕴也是韦皋所引荐看重的,可是痛恨他的专制,因有所感触而
36、愤慨,代人陈说。然而,林蕴因嗜酒多有违背常理之事,所以宰相都弃置不任用他。沧景人程权被征召为掌书记。不久,程权上报了四州的户籍,请求朝廷派官管理,可军中习惯了占用地盘,害怕朝廷管辖,挟持了程权拒不从命,程权不能脱身。在这种情况下,林蕴陈说了君臣大义,晓谕为首的将领,大家都放下了心,这样程权才得以离开。后来,林蕴升为礼部员外郎。刑部侍郎刘伯刍向朝廷推荐了他,他便出京担任邵州刺史。林蕴曾经杖杀了门客陶玄之,把他的尸体扔到江中,并把他的妻子充入娼妓。他又因为贪赃枉法,受了杖刑,被流放到儋州,最后死在那里。林蕴口才敏捷,曾有一个姓崔的人向他夸耀崔姓,林蕴指斥他说:“崔杼杀了齐君,林放请教礼的根本,其中
37、谁优谁劣呢?”那人低头不能答出。5.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2324题。(5分)(1)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2)季氏富于周公, 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3)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4)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23. 同样是冉有:在材料(1)中,孔子告诉他要让百姓富起来,而在材料(2)中,冉有在增加季氏的财富时,孔子却让“小子鸣鼓而攻之”。这是否自相矛
38、盾?为什么?(2分)24. 孔子是怎样看待“富”的?请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以评说。(3分)参考答案:23(2分)不矛盾。材料(1)是说要增加百姓的财富,材料(2)是说冉有通过搜刮民财来增加季氏的财富,这实际上是在损害百姓的财富,所以孔子让“小子鸣鼓而攻之”。24.(3分)要让百姓富有,但不能不择手段地去追求富有;富有了,不仅不能骄横,还要谦逊好礼。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富强、平等、公正、诚信等价值观。略6. 阅读下文,完成第1013题。(共21分)圬者王承福传韩 愈圬之为技,贱且劳者也。有业之,其色若自得者。听其言,约而尽。问之,王其姓,承福其名,世为京兆长安农夫。天宝之乱,发人为兵。
39、持弓矢十三年,有官勋。弃之来归,丧其土田,手馒衣食,馀三十年,舍于市之主人,而归其屋食之当焉。视时屋食之贵贱,而上下其圬之佣以偿之,有馀,则以与道路之废疾饿者焉。又曰:“粟,稼而生者也,若布与帛,必蚕绩而后成者也,其它所以养生之具,皆待人力而后完也,吾皆赖之。然人不可遍为,宜乎各致其能以相生也。故君者,理我所以生者也。而百官者,承君之化者也。任有大小,惟其所能,若器皿焉。食焉而怠其事,必有天殃。故吾不敢一日舍馒以嬉。夫馒易能,可力焉。又诚有功,取其直,虽劳无愧,吾心安焉。夫力易强而有功也,心难强而有智也。有力者使于人,用心者使人,亦其宜也。吾特择其易为无愧者取焉。“嘻!吾操馒以入富贵之家有年矣
40、。有一至者焉。又往过之,则为墟矣。有再至、三至者焉,而往过之,则为墟矣。问之其邻,或曰:噫!刑戮也。或曰:身既死而其子孙不能有也。或曰:死而归之官也。吾以是观之,非所谓食焉怠其事,而得天殃者邪?非强心以智而不足,不择其才之称否而冒之者邪?非多行可愧,知其不可而强之者邪?将富贵难守,薄功而厚飨之者邪?抑丰悴有时,一去一来而不可常者邪?吾之心悯焉,是故择其力之可能者行焉。乐富贵而悲贫贱,我岂异于人哉?”又曰:“功大者,其所以自奉也博,妻与子,皆养于我者也。吾能薄而功小,不有之可也。又吾所谓劳力者,若立吾家而力不足,则心又劳也。一身而二任焉,虽圣者不可为也。注:圬:(w)粉刷墙壁。 馒:通“镘”(m
41、n),镘子,粉刷墙壁的工具。10.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天宝之乱,发人为兵 发:派遣 B而归其屋食之当焉 归:返回C夫力易强而有功也 功:成效 D抑丰悴有时 时:时运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而上下其圬之佣以偿之 使工以药淬之B身既死而其子孙不能有也 莫春者,春服既成C薄功而厚飨之者邪 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D一身而二任焉,虽圣者不可为也 虽与府吏要,渠会永无期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名为人物传记,实为宣扬与发挥作者本人的思想观点。B本文继承了孟子“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主张,作者借人物之口,
42、肯定了社会分工的必要性。C作者对当时社会吏治腐败现象作了深刻的揭露,并认为“君子之泽,五世而斩”是不可避免的结局。D本文议论时政,言辞犀利,高瞻远瞩;写人叙事,言简意赅,寥寥数语便能勾勒出人物的音容笑貌。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1) 然人不可遍为,宜乎各致其能以相生也。(4分)_(2) 有再至、三至者焉,而往过之,则为墟矣。(4分)_(3) 功大者,其所以自奉也博,妻与子,皆养于我者也。(4分)_参考答案:10B (归:偿付) 11B 已经(A来;用 C表转折;表修饰 D即使;虽然)12D(文中并无对人物的音容笑貌的描写)13(1) 但是人们不可能样样都亲
43、手去制造,最合适的做法是各人尽他的能力,相互协作来求得生存。(2) 有的我曾去过两次,三次,后来经过那里,也成为废墟了。(3) 贡献大的人,他用来供养自己的东西多,妻室儿女都能由自己养活。文言文参考译文 粉刷墙壁作为一种手艺,是卑贱而且辛苦的。有个人以这作为职业,样子却好像自在满意。听他讲的话,言词简明,意思却很透彻。问他,他说姓王,承福是他的名。祖祖辈辈是长安的农民。天宝年间发生安史之乱,抽调百姓当兵,他也被征入伍,手持弓箭战斗了十三年,有官家授给他的勋级,但他却放弃官勋回到家乡来。由于丧失了田地,就靠拿着馒子维持生活过了三十多年。他寄居在街上的屋主家里,并付给相当的房租、伙食费。根据当时房
44、租、伙食费的高低,来增减他粉刷墙壁的工价,归还给主人。有钱剩,就拿去给流落在道路上的残废、贫病、饥饿的人。 他又说:“粮食,是人们种植才长出来的。至于布匹丝绸,一定要靠养蚕、纺织才能制成。其他用来维持生活的物品,都是人们劳动然后才完备的,我都离不开它们。但是人们不可能样样都亲手去制造,最合适的做法是各人尽他的能力,相互协作来求得生存。所以,国君的责任是治理我们,使我们能够生存,而各种官吏的责任则是秉承国君的旨意来教化百姓。责任有大有小,只有各尽自己的能力去做,好像器皿的大小虽然不一,但是各有各的用途。如果光吃饭不做事,一定会有天降的灾祸。所以我一天也不敢丢下我泥馒子去游戏嬉戏。粉刷墙壁是比较容
45、易掌握的技能,可以努力做好,又确实有成效,还能取得应有的报酬,虽然辛苦,却问心无愧,因此我心里十分坦然。力气容易用劲使出来,并且取得成效,脑子却难以勉强使它获得聪明。这样,干体力活的人被人役使,用脑力的人役使人,也是应该的。我只是选择那种容易做而又问心无愧的活来取得报酬哩! “唉!我拿着镘子到富贵人家干活有许多年了。有的人家我只去过一次,再从那里经过,当年的房屋已经成为废墟了。有的我曾去过两次,三次,后来经过那里,也成为废墟了。向他们邻居打听,有的说:唉!他们家主人被判刑杀掉了。有的说:原主人已经死了,他们的子孙不能守住遗产。也有的说:人死了,财产都充公了。我从这些情况来看,不正是光吃饭不做事遭到了天降的灾祸吗?不正是勉强自己去干才智达不到的事,不选择与他的才能相称的事却要去充数据高位的结果吗?不正是多做了亏心事,明知不行,却勉强去做的结果吗?也可能是富贵难以保住,少贡献却多享受造成的结果吧!也许是富贵贫贱都有一定的时运,一来一去,不能经常保有吧?我的心怜悯这些人,所以选择力所能及的事情去干。喜爱富贵,悲伤贫贱,我难道与一般人不同吗?” 他还说:“贡献大的人,他用来供养自己的东西多,妻室儿女都能由自己养活。我能力小,贡献少,没有妻室儿女是可以的。再则我是个干体力活的人,如果成家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