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21年江西省吉安市永阳宏志中学高二语文月考试题含解析.docx

上传人:人****来 文档编号:3296765 上传时间:2024-06-28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84.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年江西省吉安市永阳宏志中学高二语文月考试题含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2021年江西省吉安市永阳宏志中学高二语文月考试题含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2021年江西省吉安市永阳宏志中学高二语文月考试题含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2021年江西省吉安市永阳宏志中学高二语文月考试题含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2021年江西省吉安市永阳宏志中学高二语文月考试题含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21年江西省吉安市永阳宏志中学高二语文月考试题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文后各题。渊源有一种鲑鱼,幼小时,成群游出河源地带,顺流而下出海,成熟之后,又成群逆流而上还归河源,在那里交配、产卵、力竭而亡。在回溯源流的行程中,不管有多大的阻挠,鲑鱼总是舍命克服。有时溯至断岩,便从水中腾跃入空,直到跃越岩上的河段,继续溯流归源,回到原产地,完成生命之旅,也交代传递了生命的使命。第二代孵出后,幼鱼又重复着同样的出海、溯源和回归。我从电视上看到有关鲑鱼的报导,真是看得我惊心动魄。到底是什么促使了鲑鱼的回归呢?我只能想到,那是生命本能的根源感。记得古诗上有两句:“胡

2、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胡马来自北地,不管身在哪里,也能从风里去辨别来处方向。越鸟来自南疆,不管栖于何枝,也能从光热中感认原乡。人呢?人又何尝不然?人类文明中的考古、史学、族谱、传说不也都是溯源寻根的举措么?人的形体,不管在地球上迁徙流离得多远,人的心灵,总要回溯时间长流,让精神归本还原。人类在精神上回溯,不能只凭本能上的感受,而须透过历史、艺文、习俗,甚至生活记忆的文化潜流,去汇合命脉中的远源。乡愁是一种文化心灵的寂寞。这种寂寞原也是驱促一个漂泊者反省回顾的基本力量。没有那种驱促的力量,一种文化,一个种族,会很快在浩瀚人世汪洋中消失。曾经在一个宴会里,听一个朋友高谈她游访俄国,为一个俄国老太

3、太带回一份礼物的情谊。她在俄国买到这份小礼物后,用一张日常俄文日报包裹起来,回到美国后,送到俄国老太太的手中。八十高龄的俄裔老妇人,一眼看到数十年也不曾见到的俄文报页,礼物尚未见到,先哽咽啜泣起来。俄文报对她而言,代表的是乡土信息,冲激着她命脉中的文化根源,封装了数十年的乡愁,一下子崩溃泛滥起来。 我自己也曾经有过那样感情泛滥的经历。那年,在重庆乘船渡三峡去宜昌。汽笛鸣起,船起碇开航了。船速渐紧,但见山城倒驰,青山后移,江风呼啸中,历史山川,浮沉眼底。一时,诗的长江,历史教科书的长江,民族文化的长江,全都在血脉中汇流。那样一种浑融浩阔的情感,将我淹没。我伏在船栏上,久久哽咽,不能自已。那一刻,

4、我是长江,我是中国,我是那鲑鱼,跃万里河海关山,回归了本源。有一个朋友,去大陆旅游,游山玩水,看古迹,没有什么特殊的感触。他很奇怪自己的冷漠。直到有一天,他在故乡的一座花园中,沿一条石径独行,踩着折转处一道月门时,一阵桂花香,隐约扑鼻。忽然间,他双眼含泪。当年,桂子飘香的季节,老祖父,肥蟹一碟,老酒一壶,灯下独酌。幼小的他,站在桌边,踮起脚,为祖父斟酒,听祖父说些掌故。海外数十年汲汲,他不乏物质上的丰盈,事业上的成绩,就是无法体验什么是满足与宁静。故园小径,一阵桂香,勾起儿时往事,勾起文化的失落感。 海外的侨民,从中国带来宗祠的传统,自身命脉便和宗亲远源相续,透过文化长流,便超越时空,连系故土

5、,侨乡也就是故乡了。 我们这一代呢?东迁西徙,移居西土,已无宗祠的归属,就像脱离大海的鱼,没有河源可溯了,只有相濡以沫。我们的下一代呢?16文章用鲑鱼溯源开头,这样写有怎样的好处?人类的“回溯”跟鲑鱼的“回归”有什么不同?(4分)17请分别说明以下句子在文中的含义(4分)(1)乡愁是一种文化心灵的寂寞。(2分)(2)诗的长江,历史教科书的长江,民族文化的长江,全都在血脉中汇流。(2分)18下列对文本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完全不正确的两项是 (4分)A本文的两句古诗“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很容易使人联想到陶渊明笔下的“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因为两者表达的主旨是相同的。B文章第3自然段以设

6、问和反问在文意的递进中完成了过渡,结尾又以发问的方式收束,使文章意味深长。C文章内容丰富,线索分明,结尾表达了作者对失落文化根源的隐忧。D文章情景并茂,以小见大,细节丰盈、精当,成功地营造出了浓郁的文化认同感。E文章第8自然段说:“就是无法体验什么是满足与宁静”,是说“他”虽不乏物质上的丰盈,事业上的成绩,但因再也无法回到童年,所以体验不到满足与宁静。参考答案:16好处 :通过比较引出下文。(2分)不同:鲑鱼的回归只是一种生命本能。(或:那是生命本能的根源感)(1分)人的回归是指精神上的回溯,通过历史、艺文、习俗、生活记 忆等,在文化上寻根溯源。(或:人的回归是指人的心灵回溯时间长流,让精神归

7、本还源。)(1分)17故土文化的失落会造成人类心灵的寂寞,乡愁由此而生。(2分)因为传统中,长江就是中华民族的一种象征,所以当“我”置身长江后,长江所负载的多种意义(地理的、文学的、民族文化的)都唤起了“我”的文化认同感。(2分)18AE(4分,每答对一项得2分)16【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文章用鲑鱼溯源开头,这样写有怎样的好处?人类的回溯跟鲑鱼的回归有什么不同”,这是考查段落的作用。先看所写材料为何,再看这一材料从内容上表现了什么,最后再从结构的角度分析其与上下文的关系。文章开头写鲑鱼溯源,其目的是为了引出下文人类的“回溯”,在第二段中,作者对于动物的这种“溯源”给出解释“那是生命本能的根源

8、感”,文章第四段作者对于人类的“回归”也做出解释“人的形体,不管在地球上迁徙流离得多远,人的心灵,总要回溯时间长流,让精神归本还原”。【考点定位】分析作品结构。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名师点睛】位置定位。句段在文中、段中的位置不同,其作用也不同。这是首要考虑的。把握句段的基本内容,这是答题的前提和基础。抓住句段与上下文的联系,这是答题的关键。掌握常见答题模式。答题方向,内容,写了什么(强调了什么),抒发了感情, 进一步写出了(题旨或作者意图);点题,照应标题 为下文写埋下伏笔(铺垫、张本)。比如本题中,“鲑鱼溯源”这一内容处于文章的开头,文章第三段说“人呢?人又何尝不然?”,这就引出人类的回归

9、,溯源由一种鲑鱼的回归故地的生命之旅,引发对人、对自身的深刻思考。鲑鱼的溯源经历是一种导引,与人类的归本还原比较,可从文中2345自然段中归纳概括出答案。【考点定位】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名师点睛】解答语句含义题要注意还原句子。还原的内容包括:1还原语义,通过对句子意思的审定,领悟需要还原的语句的真实含义。(内容)2还原情感:联系全文,理解语句,还原出作者要表达的感情。(情感)还原语境的具体做法:1找到文本相关信息区,2对句子的成分作适当的补充,3抓到与关键词相关的词语作连续性思考。比如本题中,第(1)句在原文第五段中间,结合上下文语境来理解,

10、应不难得出正确答案。第(2)句原文第七段中是对长江的情感表达,体现出对长江的文化认同。结合具体语境也能得出答案。18【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对文本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完全不正确的两项”。本题综合考查文本的内容、技巧以及情感。A项中引用两句古诗“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主要是强化对生命本能的根源感的认同。而并没有如陶渊明的诗句所表达出的思念故土、田园的意思。E项中后半句表述“但因再也无法回到童年,所以体验不到满足与宁静”,不恰当。【考点定位】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名师点睛】此类题目主要集中对文意、文章的主旨、文章的结构、文章的技巧、文章的语言等内容的考核,考核的方式基本有两种

11、,一种是根据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另一种是对文章特色和手法的赏析,分析文意要对读懂文章,主要是文意、情感、句子的含义表述不当,赏析一般为手法和特色概括不当。本题中,A项E项对文章语言的分析有误。 2.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114题。草的沉思张梦阳草是卑微的,平凡的。与高耸的大树相比,草是如此微小;与姹紫嫣红的鲜花作伴,草是那样平淡。所以,草常常被人看不起,人们在提起所鄙视的事情时,总要加上一个“草”字:草民、草寇、草莽、草芥然而,鲁迅却热爱草,讴歌草。他在百草园长大,在野草丛中歌唱,最后又归于碧绿的青草。我常常冥想幼年的鲁迅在百草园时的情景。我注意到,鲁迅从幼年起,眼睛就是向下看的。他不

12、是向上眺望巍峨的大树,而是向下观察荒园中的野草,琢磨草间的油蛉、蟋蟀、断砖下的蜈蚣、斑蝥和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的叫天子。他在野草丛中长大,感到了无限趣味。“海草国门碧,多年老异乡。”当青年鲁迅留学东瀛,酝酿中国人的精神革命时,他怀念的也是故乡浙东“沿海十八村”的海草。而在他登上“五四”文坛,挥舞起如椽大笔勾画历史波澜时,他所刻画的仍然是被压在沉重的巨石下痛苦挣扎、呻吟的草民孔乙已、阿Q、祥林嫂在结集野草时,他终于给野草赋予了评语:“野草,根本不深,花叶不美,然而吸取露,吸取水,吸取陈死人的血和肉,各各夺取它的生存。当生存时,还是将遭践踏,将遭删刈,直至于死亡而朽腐。”他爱他的野草,为它大笑,为

13、它歌唱。最后自己也化作了青葱的野草。每到10月他的祭日,人们都要在他的墓前祭拜。在这秋高气爽的季节里,我每当看到他墓边的青草,都要想起帕斯卡的名言:“人是一支会思想的芦苇。”芦苇也是草。是的。不必把鲁迅夸大为树。他不会接受这种夸大。他曾自喻为草。他还曾说他吃的也是草,而挤出的却是浓浓的牛奶。用草来形容他是再恰当不过了。鲁迅就是一棵草,一棵能够比常人深刻地进行思想的野草。人的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鲁迅的全部也在于思想。他是为草民而思,为像小草一样卑微的阿Q而思,为像阿Q那样处于被压迫地位的人民而思,为了中国人能够摆脱奴性、具有“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而思。他作为“精神界之战士”,对中华民族“哀

14、其不幸,痛其不争”,为民族的复兴、国民性的改造苦苦奋斗了一生。鲁迅思想和精神的价值为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一口气、一滴水就足以致草的死命。而草之所以伟大,就在于他能认识到自己的可悲。一棵树并不能认识到自己可悲,总认为自己多么伟大,可以永存。一朵花也难于认识自己可悲,总认为自己多么美丽,可以永生。草,却知道自己的卑微,明白自己是要死亡的。鲁迅总说自己不过是进化链子上的“中间物”,他像野草一样等着地下的火烧。然而只要是春风吹过的地方,到处又是青青的野草。我愿做一棵小草,在鲁迅的野草丛中自知自觉,自生自灭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11请概括第一节的内容。从全文看,这一节有什么

15、作用?(4分) 12“鲁迅就是一棵草。”纵观全文,分点概括鲁迅先生与草的关联。(6分) 13下列语句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请简要指出。(4分)(1)最后自己也化作了青葱的野草。 (2)然而只要是春风吹过的地方,到处又是青青的野草。 14有人认为,最后一节文字纯属画蛇添足,应删去。你赞同吗?请说明理由(6分) 参考答案:11在常人眼里,草是卑微的、平凡的。(2分,只答“草是卑微的,平凡的”1分。)作用:内容上:对比(或“反衬”),突出鲁迅对草的热爱和讴歌(1分),结构上:欲扬先抑,使行文有起伏(或“富于变化”)。(1分)12幼年的鲁迅观察荒园中的野草(鲁迅在百草园中长大);青年留学东瀛时思念故乡的

16、海草;登上文坛时,刻画被压在沉重的巨石下痛苦挣扎、呻吟的草民;结集野草时,给野草赋予了评语;生命的最后,化作青葱的野草。(答对1点给2分,答对2点给3分,答对3点给4分,答对任意4点给6分)13(1)委婉地表明鲁迅先生的去世。 (2分)(2)生动形象地表明鲁迅的思想有着强大的生命力。(2分)14示例:不赞同(1分)。理由:最后一节深化了主旨(1分)。表明作者希望让鲁迅的思想和精神引领自己去生活(2分);满含着对鲁迅先生的崇仰和礼赞。(2分)所以不可删。或者赞成(1分)。理由:前文已经凸显出主旨(2分),删去更显紧凑(1分);以“到处又是青青的野草”结尾,富有韵味(2分)。所以可删。(答案不唯一

17、,明确态度1分,能摆出两个不同角度的理由,并言之有理即可)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豪情总在云间飞记空军“试飞英雄”黄炳新中新网8月22电关中腹地,陕西阎良,一架小型运输机在碧空如洗的蓝天上翱翔坐在驾驶员旁边指导的是年逾花甲依然精神矍铄老人中国试飞领域大名鼎鼎的黄炳新。25岁时,他作为空军最年轻党代表受到毛主席接见,40岁时,被中央军委授予“试飞英雄”荣誉称号。如今,已是65岁的黄炳新,作为中国飞行试验研究院高级顾问,依然奋战在民机飞行员培训一线。谈起当年的经历,这位具有侠客般气质的试飞前辈,仍然有着一股豪气创造奇迹,他把没有方向舵的“飞豹”飞回地面1992年8月19日是“飞豹”首

18、飞的日子。“几乎80%的人对飞机能否试飞成功都很担心,甚至连一些设计人员对这架飞机的首飞都没有信心。那天,全厂区都放假了,现场有上万人观看首飞。”对黄老英雄而言,那天的场景仿佛就在昨天。临上飞机前,黄炳新悄悄地将一封短短“三句话遗书”留在办公桌抽屉里:“即使我这次牺牲了,为国防发展也值得;这里面的钱,是我死后交给组织的最后一次党费;家人不要给组织添任何麻烦。”前两次试飞,飞机都出现了剧烈振动现象,机身就像要散架一样,飞机座舱里的指针指示都看不清更别说地面目标了。好不容易安全着陆后,他与设计师及各设计研制厂所技术人员一起进行排查,但却未能找出原因。为了确保国家重点型号的试飞进度,试飞院副院长、振

19、动专家张克荣专程找到黄炳新:“黄团长,你再试飞一次吧!”虽然知道飞机的问题没有根本解决,虽然知道这次试飞肯定会面临许多意想不到的危险,但黄炳新没有犹豫,答应再次试飞。8月24日,天空湛蓝明丽,机场热浪滚滚。第三次试飞准备完成,黄炳新和另一名试飞员杨步进踏上飞机,承担了这次任务。当黄炳新驾机以每小时1100公里的速度进入5000米高空时,飞机震动得跟前两次一样,仍然非常严重。表速超过1150公里时。“咚咚”两声巨响,飞机顿时像狂放不羁的野马横冲直撞起来。黄炳新随即蹬舵,飞机没有任何反应因为震动过于剧烈,方向舵掉了。黄炳新临危不乱,对杨步进说:“你别紧张,我也别紧张,万一不行,你跳伞,我把飞机飞回

20、去。如果我牺牲了,你跳伞成功了,你就把这个情况向上面报告。”杨步进也坚定地说:“团长!你不跳,我也不跳,我要为你鼓劲儿,你往前飞,我跟你往前走!”惊心动魄的考验,震撼苍天的一搏。黄炳新开始驾机返航,他试着推左发动机油门,同时向右压驾驶轩,飞机向右滚转并在左右发动机推力的反差力矩作用下,机头缓缓地横侧,改变着方向。他就这样艰难而冷静地驾机飞向机场上空。没有方向舵的飞机在高速降落时,只能靠副翼,而反应迟钝的飞机稍有偏差,就会导致机毁人亡。他双手紧握驾驶杆保持飞机平衡,双眼盯着跑道,稳健地将飞机对向跑道,只听见“唰”的一声,机轮安稳触地这绝对是世界航空史上的一个奇迹。薪火相传,他让更多精英试飞员和军

21、机飞了起来。随着飞机设计制造技术的不断进步,新的型号不断出现,要使试飞员的技术赶上飞速发展的科学,并站在试飞技术的前沿,必须建立科学的培训体系。1989年,时任某试飞部队部队长的黄炳新和试飞院副院长严京林一起举办了一期试飞员训练班。这个训练班培养的几个试飞员,后来经黄炳新推荐调入了空军某试飞部队。后来,这批试飞员大都成了国内有名的试飞专家,取得骄人成就:雷强,歼-10首席试飞员、全军优秀共产党员;李中华,“科研试飞英雄”、全军爱军精武标兵;张景亭,全军优秀地方大学生干部;邓友明,新舟-60首席试飞员、空军十大杰出青年这群试飞战线的精英,为我军装备转型及跨越发展、为中国航空工业的腾飞,做出了巨大

22、贡献。他们的成就凝聚着黄炳新等老一辈试飞员的心血与智慧。1994年,黄炳新卸去了部队长职务,被任命为兰空参谋长助理,兼任中国试飞院副院长。这时的黄炳新已近知天命之年,作为共和国两个新型主力战机的主要试飞员,他已经飞过10多个机种,飞过数十个科研项目,立过大大小小几十次功。国家也给了他极大的荣誉,国内外媒体更是多次介绍过他的事迹。作为一个知名英雄,余下的时间该如何度过?成为黄炳新经常思考的一个问题。那时候,民航大发展。一些航空公司多次邀请黄炳新到地方发展,职位待遇都很优厚。但他清楚,国家培养一名飞行员十分不易,培养一个试飞员,更是优中选优。“我对试飞工作有着很深的感情。我一直感觉试飞是我一生的职

23、业,飞行是我的事业,一定要进行到底。党和国家给了我那么多荣誉,而我那时才五十岁,精力还很充沛,飞行技术没的说,关键是积累的试飞经验很宝贵,我觉得我有义务把这些经验贡献出来。”后来,他愉快地接受了试飞院试飞员学院院长一职,决心为共和国培养新一代试飞精英。面对如此重任,黄炳新决心把个人技艺全部贡献,在航空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在知识爆炸的信息时代,再为共和国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长江后浪推前浪,他们飞得越高,成就越大,我越开心。”说起自己培养的学生,黄炳新自豪之情溢于言表。他动情地说:“我的一生愿作一颗流星,虽然在历史上只一瞬,但是始终都要发出耀眼的光芒”28.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

24、当的两项是()A. 近天命之年的黄炳新被一些航空公司多次邀请到地方发展。但他清楚,国家培养一名飞行员十分不易,培养一个试飞员,更是优中选优。B. 在第三次试飞“飞豹”过程中,黄炳新驾驶的飞机震动得跟前两次一样,仍然非常严重,印证了飞机的问题没有根本解决的目的。C. 1989年,任某试飞部队队长的黄炳新举办了一期试飞员训练班,并培养出一批取得骄人成就的试飞精英。D. 在试飞“飞豹”前,黄炳新悄悄地将一封短短“三句话遗书”留在办公桌抽屉里。这一细节说明黄炳新他本人也对这次的试飞没有信心。E. “长江后浪推前浪,他们飞得越高,成就越大,我越开心。”这句话体现了黄炳新内心深处有一种自豪之情。29. 黄

25、炳新在试飞领域有哪些重大贡献?请简要分析。30. 黄炳新的身上有哪些人格魅力?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31. 文章题目是,可结尾却写黄炳新把自己比作一颗流星,这是否矛盾?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参考答案:28. ACE 29. 1992年,勇敢而冷静地把没有方向舵的“飞豹”飞回地面,创造世界航空史上的一个奇迹。1989年,举办试飞员培训班,并培养出一批为国家做出巨大贡献的试飞战线精英。到1994年为止,作为共和国新型主力战机主要试飞员,飞过数十个科研项目,立过大大小小几十次功。 30. 强烈的爱国精神。为国防发展,勇于挑战危险重重的“飞豹”试飞任务,即使牺牲自我也值得。遇事冷静沉稳。在试飞“飞豹”

26、过程中,即使方向舵掉了也临危不乱,艰难冷静而沉稳地将飞机飞回地面。勇敢,不怕牺牲。即使知道前两次“飞豹”试飞问题没有解决,且会面临危险,但他仍毫不犹豫地答应第三次试飞。心怀感恩,无私奉献。年轻时接受了不少党和国家的荣誉,年老时主动将自己宝贵的试飞经验全部贡献出来。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在试飞遇到危险时要战友跳伞,自己坚持留在飞机上。为国家培养新一代试飞精英,拒绝去地方职位待遇优厚的公司任职,接受飞行学院院长一职。 31. 不矛盾。因为:文章题目是作者对黄炳新的事业、精神的概括。(1)黄炳新一生的试飞、培训事业都离不开天空;(2)黄炳新的爱国、奉献精神就像云块一样总在飞翔,歌颂他的精神、人格魅力是永

27、恒的。结尾写黄炳新自比一颗流星,体现了他的精神品质和个人追求。(1)“我的一生愿作一颗流星”说明他谦虚、不居功的品质。(2)“虽然在历史上只一瞬,但是始终都要发出耀眼的光芒”是写他在试飞领域的追求。“历史上只一瞬”说生命短暂,“始终都要发出耀眼的光芒”是说他终究要发出光芒,追求做一个对社会有价值、对国家有贡献的人。二者是一致的,都强调其精神品质,事业永恒。试题分析:【28题详解】E体现了自豪之情,C试飞员训练班是黄炳新和严京林一起举办的。B项并非“印证飞机问题没有根本解决”,而是“确保试飞进度”,0分。D项这一细节体现的是黄炳新为国防发展时刻做好牺牲准备的大无畏精神,0分。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

28、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29题详解】注意文本的小标题,“创造奇迹,他把没有方向舵的“飞豹”飞回地面”“薪火相传,他让更多精英试飞员和军机飞了起来”这是传主事迹的高度概括。概述事件要注意时间+关键词。上面答案的关键词用下划线表示。考点:把握文章结构。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30题详解】“人格魅力”指的是人物的精神品质,从人物的言行概括,同时注意文本中的评价语。如留在办公桌抽屉里的“三句话遗书”表现了他的强烈的爱国精神;黄炳新临危不乱,对杨步进说:“你别紧张,我也别紧张,万一不行,你跳伞,我把飞机飞回去。如果我牺牲了,你跳伞成功了,你就把这个情况向上面报告。”这段对话表现了遇事冷静沉稳不怕

29、牺牲的精神;“我对试飞工作有着很深的感情。我一直感觉试飞是我一生的职业,飞行是我的事业,一定要进行到底。党和国家给了我那么多荣誉,而我那时才五十岁,精力还很充沛,飞行技术没的说,关键是积累的试飞经验很宝贵,我觉得我有义务把这些经验贡献出来。”这表明了怀感恩,无私奉献的精神。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31题详解】文章标题和结尾的话是从不同角度来概括人物的业绩和精神品质的,并不矛盾。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或是情节的高度概括,或是人物性格突出表现,或是暗示主题等等。结尾“我的一生愿作一颗流星,虽然在历史上只一瞬,但是始终都要发出耀眼的光芒”说明他谦虚、不居功的品质。要分条作答,条理清

30、晰。考点: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二、 古代诗文阅读(35分,共3题)4.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6题。(每小题3分)白居易 白居易幼聪慧绝人,襟怀宏放。年十五六时,袖文一篇,投著作郎吴人顾况。况能文,而性浮薄,后进文章无可意者。览居易文,不觉迎门礼遇曰:“吾谓斯文遂绝,复得吾子矣。”居易文辞富绝,尤精于诗笔。所著歌诗数十百篇,皆意存讽赋,箴时之病,补政之缺,而士君子多之,而往往流闻禁中。章武皇帝纳谏思理,渴闻谠言,二年十一月,召入翰林为学士。三年五月拜左拾遗。居易自以逢好文之主,非次拔擢,欲以生平所贮,爷酬恩造。 居易与河南元稹相善,稹自监察

31、御史谪为江陵府士曹椽。翰林学士李绛、崔群上前面论稹无罪,居易累疏切谏,疏入不报。上又欲加河东王锷平章事,居易谏曰:“宰相是陛下辅臣,非贤良不可当此位。锷铢剥民财,以市恩泽,不可使四方之人谓陛下得王锷进奉,而与之宰相,深无益于圣朝。”乃止。上令神策中尉吐突承璀为招讨使,谏官上章者十七八,居易而论,辞情切至。既而,又请罢河北用兵,凡数千百言,皆人之难言者,上多听纳。唯谏承璀事切,上颇不悦,谓李绛曰:“白居易小子,是朕拔擢至此位,而无礼于朕,朕实难奈。”绛对曰:“居易所以不避死之诛,事无巨细必言者,盖酬陛下特力拔擢耳,非轻言也。陛下欲开谏诤之路,不宜阻居易言。”上曰:“卿言是也。”由是多见听纳。4、

32、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投著作郎吴人顾况投:迎合B. 箴时之病箴:劝诫C. 非次拔擢次:依顺序排列D. 居易与河南元稹相善善:友好5、对下面两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况能文,而性浮薄箴时之病,补政之缺,而士君子多之居易自以逢好文之主欲以生平所贮A. 与 相同,与也相同B. 与 不同,与也不同C. 与 不同,与相同D. 与 相同,与不同6、下列叙说不符合原文的一项是( )A白居易想用有生以来学得的知识报答皇上越级提拔的恩泽。B对元稹的被贬,白居易曾多次上疏,恳切地劝谏皇上,他的奏疏虽然送入宫中,但却无人向皇上报告。C皇上起先对白居易劝谏承璀一事很不高兴,

33、认为这是白居易对他的无礼之举,但后来又改变了对白居易的看法。D李绛认为,白居易不论大事小事都敢冒死劝谏,这正是他报答皇上破格提拔的表现,而绝不是轻易进谏。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9分)7.后进文章无可意者。(3分)8.盖酬陛下特力拔擢耳,非轻言也(3分)9.由是多见听纳。(3分)参考答案:4、A(投,投递递上(诗文等),以求接见)5、B(句中“而”表转折,译为“但是”,“不过”。 句“而”译为“因而”,“于是”,表结果。句中“以”意为“认为”。句中“以”意为“用”“拿”。)6、B(“疏而不报”之“报”是“回答”之意。)7. 后辈的文章,总没有合他心意的。附:译文:白居易从小聪明过人,胸怀宏大开阔。

34、他在十五六时带着一篇文章,去拜访著作郎吴人顾况。顾况擅长写文章,不过性情浮躁,看不起别人,后辈的文章,总没有合他心意的。看过白居易的文章之后,顾况高兴地迎出大门,把白居易请入相见。他说:“我以为文人已经绝迹了,没想到又遇见了您”。白居易文辞丰富华美,尤其擅长写诗文。他写的上百篇诗歌,篇篇意存讽喻。因为他的诗歌针砭时欲的弊病,补救行政的缺陷,因而读书人、品德高尚的人都很赞赏他,这事也常常传到朝廷中。章武皇帝纳谏思治,渴望听到正直的话,二年十一月,征召白居易到翰林做学士,三年五月授予他左拾遗的官职。白居易自认为遇到了爱好文学的君主,并且破格提升自己,因此愿意用平生所学得的知识,上报君主的恩泽和提拔

35、。白居易与河南的元稹交好,元稹由监察御史被贬谪为江陵府士曹掾。翰林学士李绛、崔群在皇上面前说元稹无罪,白居易也多次上疏恳切劝谏,秦疏呈上后没有回音。皇上又要封河东人王锷为宰相,白居易劝谏说:“宰相是皇上的铺佐大臣,不是贤良的人不能授予这一职位。王锷强令他人供给物品,搜刮百姓钱财来求得恩泽,不能让天下人认为您得了王锷的进奉而封给他宰相的职位,这样做对圣朝是绝对没有好处的。”皇上这才取消了让王锷当宰相的想法。皇上下令神策中尉吐突承璀为招讨使,有十分之七八的谏官上奏章,白居易当面向皇上谈自己的看法,言词恳切到了极点。不久,他又请求停止河北用兵,奏章长达数千字,其中有很多话是别人不大愿意说出口的,这些

36、意见,皇上有很多都听取采纳了。只有劝谏不要任命承璀一事,因为过于急切,皇上很不高兴,并对李绛说:“白居易这小子,是我一手提拔而有了名位的,但对我却这般放肆,我实在有些忍不住了。”李绛回答说:“白居易之所以冒着死罪,事无大小都要直言劝谏,大概是因为要报答陛下您大力提拔的恩泽罢了,绝不是轻易进谏。陛下要想广开谏诤言路,就不应该阻止白居易进谏。”皇上说:“你说得对。”从此,白居易劝谏有很多被皇上听取采纳。略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阴兴字君陵,光烈皇后同母弟也。建武二年,为黄门侍郎,守期门仆射,典将武骑,从征伐,平定郡国。兴每从出入,常操持小盖,障翳风雨,躬履涂泥,率先期门。光武所幸之处

37、,辄先入清宫,甚见亲信。与同郡张宗、上谷鲜于裒不相好,知其有用,犹称所长而达之;友人张汜、杜禽与兴厚善,以为华而少实,但私之以财,终不为言。是以世称其忠平。九年,迁侍中,赐爵关内侯。帝后召兴,欲封之,置印绶于前,兴固让曰:“臣未有先登陷阵之功,而一家数人并蒙爵士,令天下觖望,诚为盈溢。臣蒙陛下、贵人【注】恩泽至厚,富贵已极,不可复加,至诚不愿。”帝嘉兴之让,不夺其志。贵人问其故,兴曰:“贵人不读书记邪?亢龙有悔,夫外戚家苦不知谦退,嫁女欲配侯王,取妇眄睨公主,愚心实不安也。富贵有极,人当知足,夸奢益为观听所讥。”贵人感其言,深自降挹,卒不为宗亲求位。十九年,拜卫尉,亦辅导皇太子。二十年夏,帝风

38、眩疾甚,后以兴领侍中,受顾命于云台广室。会疾瘳,召见兴,欲以代吴汉为大司马。兴叩头流涕,固让曰:“臣不敢惜身,诚亏损圣德,不可苟冒。”至诚发中,感动左右,帝遂听之。二十三年,卒,时年三十九。兴素与从兄嵩不相能,然敬其威重。兴疾病,帝亲临,问以政事及群臣能不。兴顿首曰:“臣愚,不足以知之。然伏见议郎席广、谒者阴嵩,并经行明深,逾于公卿。”兴没后,帝思其言,遂擢广为光禄勋,嵩为中郎将。嵩监羽林十余年,以谨敕见幸。明帝即位,拜长乐卫尉,迁执金吾。明帝永平元年诏曰:“故侍中卫尉关内侯兴,典领禁兵,从平天下,当以军功显受封爵,又诸舅比例,应蒙恩泽,兴皆固让,安乎里巷。辅导朕躬,有周昌之直;在家仁孝,有曾

39、、闵之行。不幸早卒,朕甚伤之。贤者子孙,宜加优异。封兴子庆为鲖阳侯,庆弟博为隐强侯。”庆卒,子琴嗣。万全卒,子桂嗣。(节选自后汉书阴兴传,有删改)【注】贵人:即光武皇后,明帝生母。9.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躬履涂泥,率先期门 躬:弯腰B. 犹称所长而达之 称:称赞C. 兴叩头流涕,固让曰 固:坚决D. 兴素与从兄嵩不相能 能 和睦10.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以为华而少实 我腾跃而上B. 卒不为宗亲求位 为击破沛公军C. 欲以代吴汉为大司马 但以刘日薄西山D. 兴皆固让,安乎里巷 其闻道也固先乎君11. 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

40、,全部直接体现阴兴美德的一组是( )兴每从出入,常操持小盖,障翳风雨 是以世称其忠平富贵已极,不可复加,至诚不愿 人当知足,夸奢益为观听所讥臣不敢惜身,诚亏损圣德,不可苟冒 应蒙恩泽,兴皆固让,安乎里巷A. B. C. D.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阴兴跟随光武帝平定天下,随从护驾恪尽职守,举荐人才不以个人好恶,得到了光武帝的认可和世人的称赞。B. 阴兴认为自己蒙受皇上、贵人的恩宠已经非常多了,身为皇亲国戚应该知足、谦让、因此谢绝了皇帝的封赏。C. 光武帝答应了阴兴的请求,在阴兴去世后,提拔席广为光禄勋,阴嵩为中郎将。阴嵩监管羽林军十多年。D. 明帝认

41、为阴兴军功显著,为人正直,仁义孝顺,于是封他的两个儿子为侯。阴兴后代相继为侯数世。13.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光武帝所幸之处,辄先入清宫,甚见亲信。(2)帝嘉兴之让,不夺其志。(3)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冼马。参考答案:9. A 10. B 11. A 12. C 13. (1)光武帝亲临的地方,(阴兴)总是事先进入清理(或“清查”)宫室,很受亲近信任。(2)光武帝称许阴兴的谦让,没有改变他的心愿。(3)朝廷又特地颁下诏书,任命我为郎中,不久(我)又蒙受国恩,任命我为洗马。【9题详解】本题考查考生对文言实词含义的推断能力。要把实词放回到原文中进行理解

42、,结合文意,运用适当的方法,比如字音推断法、字形推断法、对称结构推断法、语法分析法、联想迁移法、上下文推断法、代入法等。A项,躬:亲自。译文:亲踩泥泞,堪称期门表率。故选A。【10题详解】本题考查考生对文言虚词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考生平时要积累十八个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再根据上下文语境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加以推断。常用的方法有句意分析法、代入筛选法、交换理解法、结构推断法、成语迁移法等。A项,“而”,连词,表并列,并且/连词,表修饰;B项,两个“为”都是“替”意思。C项,“以为”,让担任/连词,因为;D项,副词,坚决/副词,一定。故选B。【11题详解】本题考查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解答这类题的思路

43、是:将所给例句逐句进行分析,筛选出符合题干要求的句子,然后再对照编组情况进行判断选择,答题时也可以用排除法,将明显含有不符合题干要求文句的选项直接排除,以节省答题时间。是世称,是明帝的话。而题干问的是“全部直接体现阴兴美德的一组”,排除、。故选A。【12题详解】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内容,把握人物、事件以及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要重视对原文中关键细节的理解。可使用假设法与代入法,与选项所在段落进行比对。C项,“光武帝答应了阴兴的请求”错误,原文“兴没后,帝思其言然伏见议郎席广、谒者阴嵩,并经行明深,逾于公卿遂擢广为光禄勋,嵩为中郎将”,并不是答应了阴

44、兴的请求。故选C。【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先回归文本,分析句子中是否存在特殊句式和固定结构、短语,按照不同的句式进行调、换、删,再采取对译法,逐字进行翻译。关键词有:(1)“幸”是皇帝亲临某处;“辄”,总是,其前省略了主语“阴兴”;“清宫”“亲信”古今异义,“清理宫室”“亲近信任”;“见”表被动,此句为被动句。 (2)嘉:称赞;夺:改变,可联系“舅夺母志”(3)拜,任命;寻,不久;除,任命。【点睛】文言文翻译常见问题:一是翻译不周全,一是语序混乱,一是不注重上下文。翻译时要注意。文言文翻译具体方法:留、删、补、换、调、变。“留”,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

45、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官名、国号、年号、度量衡单位等,翻译时可保留不变。“删”,就是删除。删掉无须译出的文言虚词。 “补”,就是增补。(1)变单音词为双音词;(2)补出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3)补出省略了的语句。注意:补出省略的成分或语句,要加括号。“换”,就是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调”就是调整。把古汉语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主谓倒装句、宾语前置句、介宾后置句、定语后置句等翻译时一般应调整语序,以便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变”,就是变通。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活译有关文字。参考译文:阴兴字君陵,光武帝阴皇后的同母兄弟。建武二年,为黄门侍郎,率领武骑随光武征伐,平定许多地方。阴兴每次随从出入,常亲手持伞盖,遮避风雨,脚踩泥途,堪称期门表率。凡光武新临之处,他必先进入清宫,很受信赖。他和同郡的张宗、上谷的鲜于裒并不相好,但知其有用,同样称其所长而推荐其任官;友人张汜、杜禽跟他很要好,但他认为二人华而不实,只给他们钱财,始终不给推荐。因此世人都赞扬他的公忠平允。建武九年,改任待中,赐给关内侯的爵位。光武帝后来召请阴兴,准备封赏他,把印绶都摆出来了,阴兴坚决不接受,说:“我并没有冲锋陷阵之功,而一家数人都蒙恩受封,令天下人为之倾慕向往,实在是过于满溢了。我蒙皇上及贵人的深恩,富贵已经到头了,不能再加了,我诚恳地请求您不要加封。”光武帝称许他的推让,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