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22年北京密云第六中学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docx

上传人:快乐****生活 文档编号:3296305 上传时间:2024-06-28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113.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北京密云第六中学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2022年北京密云第六中学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2022年北京密云第六中学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2022年北京密云第六中学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2022年北京密云第六中学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22年北京密云第六中学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920题(10分)孔子在雨中歌唱林语堂尽管孔子缺点难免,言行不一,经常疏忽大意,但他不失为一位富有魅力的人物。其魅力在于他具有强烈的人情味和幽默感。论语中记载的许多格言,只有当作孔子与其亲近弟子之间轻松幽默的谈话来读,才能得到正确的理解。有一次,孔子与他的弟子在郑失散。有人看见孔子站在东门,便告诉子贡说:“东门有人其颡(sn,脑门)似尧,其项类皋陶,其肩类子产;然自腰以下,不及禹三寸,累累若丧家之狗。”他们重逢后,子贡把那人说的话告诉了孔子,孔子说:“形状未也。而似丧家之狗,然哉

2、然哉。”我相信这就是真实的孔子,他强挣扎,时而得意,时而沮丧,但总是保持自身的魅力和良好的幽默感,也不惜自我嘲弄。这是真实的孔子,他并不是儒家学者和西方汉学家欲使我们相信的那种圣洁完美、无可指责的人物。实际上,人们只有通过孔子的幽默感才能真正鉴赏他的人格美。他的幽默不是庄子式的睿智和讥讽,而是和蔼可亲、听天由命的幽默,这更具典型的中国特色。孔子的人格美经常不为批评家所注意,要感知他身上的巨大吸引力和真正可爱处,唯有与他朝夕相处,形影相伴,就像他与其门徒那样的亲密无间。在我看来,孔子的伟大不在于他是社会公德的光辉典范,也不在于他是中年初出茅庐便杀少正卯的激进改革家,而在于他是中年老成的孔夫子。他

3、在政治上失败后才彻底放弃政治抱负,潜心从事学问研究。史记记录他一生中这段时期的事迹,其动人心魄的力量,可与新约福音写客西马尼园的一段媲美,不同的是前者以幽默的情调结尾,因为孔子总是敢于嘲笑自己。那时,孔子周游列国,想找到信任他的统治者,让他掌权,结果四处碰壁,饱受羞辱。他两度被捕,还曾与弟子挨过七天饿,因为他要像疯狂的预言家一样游说各国,而得到的却是轻蔑、嘲笑和闭门羹。他愤然离开齐国,连半小时就能够做熟的午饭也等不及吃,仅带上从锅里舀起的湿米就走了。在卫国他羞辱地坐在车上跟随卫公夫人的车子招摇过市,他只得自我解嘲说:“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他论说仁义时卫灵公仰头看着凌云展翅的大雁,于是他在陕

4、西涉黄河往见赵简子,却又遭间阻,他呆在黄河边叹道:“美哉!水洋洋乎!丘之不济此其命也乎。”因此离开卫,又回到卫,再离开卫,接连去了陈、蔡、叶、蒲诸国,跟随的有几个忠诚的弟子,犹如一群流离失所的人,这时弟子也露出了失望的神色和些微的懊悔,但据说孔子“仍旧讲诵弦歌不衰”。史记里说,孔子那个时候正是“温温无所试”。那时孔子及其追随者发现自己困于陈蔡之间,他们当时的谈话深深感动了我。这是孔子一生的转折点,从那以后孔子便回到故乡鲁国致力于编著书籍。孔子在雨中歌唱,谁能不为雨中高歌者所感动?他在那里,带着弟子飘泊荒野,无计可施,无路可走,像一群难以言状的叫化子或流浪汉,但他仍会开开玩笑。他没有愤怒的情绪。

5、我不明白,中国画家为什么不绘出一幅最能表现孔子其人的荒野图。19结合文意,回答下面的问题。(6分)(1)文章说“孔子的人格经常不为批评家所注意”,那么,批评家是如何评价孔子的?(3分)(2)第四段中画线的句子写孔子的弟子有什么作用?(3分) 20请说说你对“孔子在雨中歌唱”这个标题的理解。(4分)参考答案:19(1)批评家认为孔子是圣洁完美、无可指责的人物,是社会公德的光辉典范,是中年初出茅庐便杀少正卯的激进改革家。(3分,作答要点有三点,每点1分) (2)写其弟子的失望的神色和些微的懊悔,在于与孔子“仍旧讲诵弦歌不衰”形成对比,突出了孔子在逆境中的乐观豁达。(3分,指出对比2分,说明表现什么

6、1分)20作者运用比喻,形象地突显孔子一生坎坷,四处碰壁,饱受羞辱,然而始终从容不迫、乐观豁达,坚持对理想追求的人生态度。(4分,指出比喻1分,答出“从容不迫”或“乐观豁达”2分,“坚持理想追求”1分)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8题。走向珠穆朗玛(节选)学群在这个世界里活过一些时日,对于生命,对于时光便有了许多感受。想想这一生,想想日复一日不断重复的生活,于是就有了做点什么的需要,哪怕是短短的一下,从庸常中走出去。人不能仅仅靠面包活着。庸常的生活需要苍凉,需要辽阔,需要静寂,需要一点什么来引领你的目光。 在一张地图上打量过,从南极到北极,从大西洋到太平洋,我的目光停在中国的西南部,一块棕

7、红色凸起来的地方。在这里,或许可以把我的目光寄往8000米高处,完成一次自己对自己的超拔。 沿着地图上那条弯来曲去的线,从成都到拉萨,从拉萨到日喀则,再到绒布寺。大地抖尽所有的繁华与喧闹,镇定自若地把它的本色摆在蓝天下,无论是黑是白,是红是灰,还是苍黄,都是那么从容,那么悠然自在地摆在那里,表现出一种宗教般的静穆。 正是在这与天俱在的静穆里,一种大气的美油然而生。这般千年如斯的大美,比任何季节都要充盈厚实,都要来得震撼。一望之下,让人心怀虔诚。一路上。不时有朝拜的人。藏传佛教把它的经义写在大地,写在天空,人用他的身和心来诵读。没有汽车,没有帐篷,甚至没有食物和水,一步一个等身头。地在哪里黑下去

8、,人就在哪里躺下去;天什么时候亮起来,人就在什么时候“走”起来。千里万里,就这样一路走下去。相比之下,在我们生活的那块地方,一个人的生命塞进了太多的东西。上帝死了,神没有了,人的精神也已经被撕裂。我们似乎不再相信什么,我们只相信物资,物资,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资!易逝的物资正在领受人们经久的膜拜。所有的物资都已经发疯。太多的东西生出太多的事情。在拥有更多的物资,享受占有的快感的同时,那些物资也在瓜分我们。我们的生命,我们那点短暂而可怜的时光被分散到众多事物上去。我们哪里还有一个完整的自己,何曾有那么一块空间和时间来静静地面对!人生在沦为没有精神、没有灵魂的物资,注重灵魂的生活似乎已经成为一种远去的

9、神话。在这里,当这些膜拜的藏人匍匐在地面时,他们的灵魂离天空是这样接近!面对他们,面对这里的天空,面对这辽阔的宁静,我发现,我们缺少可以用来面对的东西。约翰缪尔说:进入天空的畅途得经过旷野。向前走,一路上经历了头痛、胸闷、失眠和呕吐。向前走,没有草绿,没有虫鸣,只有云和雪,只有这亘古如斯的宁静。向前走,生命跟着大地一起升华。向前走,这是一次灵魂的朝圣珠穆朗玛,我立体的向往,站立在大地上的经义,通向天空的宗教。一路都在向上。转过一个弯,山就在那里!早就想看看,我们这颗星球高高举起,举在所有人头顶,举向天空的空间是什么。现在,它就在面前:那些裸露的岩石。野草的脚步走不到这里,雄鹰的翅膀也飞不到这里

10、,只有云朵才能在这里停留,只有冰雪才能在上面站立。阳光照在岩石上,那是这个高度上才有的赭红,和着冰雪一起闪耀是阳光把山点燃,还是山把太阳擦亮!山的上面,天空张开巨大而深邃的蓝色,这是天堂才有的蓝。即使在这里,也有朝圣者的身影。阳光沿山体缓缓收归天上。大地,连同山坡的雪一起沉入夜色,整个世界都暗下去,只有峰顶还留在阳光里。大地把它最本质的美举在那里,阳光在上面作最后的停留。在白天,那是用来照耀整个世界的。现在整个世界的阳光都来到这里,如此艳美,如此灿烂在这里过上一刻,就足够全世界活上一天,足够我们活上一生。这些年,我的灵魂一直蛰居在一具小小的肉体里,身体又裹在一件某个型号的服装里,衣服连着椅子桌

11、子,连着好些东西。抖落了这一切之后,辽阔的青藏高原一下子把我拓展得很宽很宽,珠穆朗玛又把我举得这样高,这样高。 这是一座真正的山,一座要用一生一世来走的山,一座一生一世也走不完的山,一座一旦走过便决定你一生的山,一座你用生命走过,因此也就走你生命的山。15作者在第段为什么说“在这里,或许可以把我的目光寄往8000米高处,完成一次自己对自己的超拔”?(5分) 16结合上下文,解释文中画横线句子的含意。(4分) (1)人不能仅仅靠面包活着。 (2)上帝死了,神没有了。 17第段描写“走向珠穆朗玛”的朝拜者有什么作用?(6分) 18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段画线文字。(5分) 参考答案:15(5分)因为

12、这里远离繁华和喧闹,有一种从容悠然的大气美。(2分)这里可寻找到生活需要的苍凉、辽阔和静寂。(1分)可摆脱对物资的膜拜;(1分)可找回人的精神和灵魂,(或“可找回一个完整的自我”)(1分)16(4分,每句2分)(1)人活着除了需要物资外还需要精神的追求。(2)人的生命中塞进太多物质的东西,没有了信仰,没有了敬畏。17(6分)写朝拜者不依靠物资的帮助,用全部身心亲近泥土亲近大地朝圣求经,追寻灵魂的圣洁;(2分)与我们膜拜物资,生命被物资瓜分,人生没有信仰、没有精神,灵魂生活成为远去的神话形成对比。(2分)强调精神、信仰在生命中的重要,突出文章主题。(2分)18(5分)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1分)

13、层层递进,突出强调了经历的痛苦、亘古的宁静、生命的升华、灵魂的朝圣。(2分)既表现了作者走向珠穆朗玛“完成一次自己对自己的超拔”的坚定执著;又抒写了经历痛苦生命升华后,对珠穆朗玛的崇敬和感戴之情。(2分)3. 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父子之间的怯意韩羽我怕父亲,他打我是真打。看着他瞪圆了眼,一步一步逼近,还不敢躲,绷紧了肌肉等着,于是一巴掌扇过来,于是脑袋嗡了一声有时却是另一副样子,比如去下地,他在前边头也不回地说:“唱一个我听听。”我在后边就模仿着戏台上的花脸呜呜哇哇地唱起来。他说:“瞎胡唱,别唱了。”我说:“你唱一个。”他唱起来:“我不该,咳咳咳咳,老王爷,咳咳咳咳”也是随唱随编,瞎胡唱,

14、越唱越带劲儿。我家有个大宜茶壶,下地回来,泡上壶茶,父亲高兴了,还逼我们喝。说:“逼 ”,是因为我们喜欢喝凉水,不喜欢喝茶。“过来,喝!多清香,又解暑,你喝不喝?想挨揍啊!”我们俩常常一起去看庙。“看庙”二字,说句文词,是父亲杜撰的。看庙就是去看庙里的壁画,是让我开阔眼界,是培养我画画的一种方式,这很有点像现在的参观美术展览馆或画廊。我父亲本是老农民,竟与文人想到了一起。吃过早饭,父亲将粪筐往肩上一背,抄起粪叉说:“走,看庙去。”母亲说:“今天不拉土了?”父亲说:“回来再说。”我们就在这“回来再说”的空当里看了许多庙。庙有大有小,有远有近。近则三五里,远则十几里。一去一回就是几十里。全堂邑县境

15、内的庙我们几乎都看遍了。父亲对庙里的壁画还加以评论。他指着八仙过海的海水说:“你看这水,涟涟地像是在颤动。”又用手摸着墙说:“这墙是平的,你再远看,不是坑坑洼洼地凸起来了吗?”其实现在看来,稀松得很,无非是靠了反复重叠的弧形线条引起的错觉。父亲最佩服的是八破图,破扇子、破信封、破书本、破眼镜盒他像在集市上买粮食时将粮食粒捻来捻去还嚼一嚼那样仔细,猫着腰将那画上的破信封的一角又摸又抠,远瞧瞧,近瞅瞅,长叹一口气说:“像真烧焦了一样。”他一指点,我也惊叹起来。最后,总是照例的一句话:“使劲儿看,好好记住。”我12岁那年考上初中,学校在聊城,离家15公里多。过了正月十五,要开学了。吃过早饭上路,父亲

16、背上粪筐跟我走了出来,虽没说话,我知道他是送我。一直走出10公里开外看见聊城古楼了,他说:“快了,你走吧。”这时旷野无人,惟有寒风积雪,一抹虚白的阳光和远处的几声鸡啼。望着逐渐远去的、背着粪筐的父亲的身影,我只想反身向他追去。再以后,我参加了工作,按家乡人的看法,凡是吃公家饭的人就是“干部”。我很少回家了,一晃就是十几年,大约是1960年,父亲到天津看我来了。我说:“今天咱们上街吃一顿狗不理包子,再领你去看看美术展览。”他问什么是美术展览,我觉得一两句话说不清,我提起以前的事:“我小时候你不是常领我去看庙吗?和看庙差不多。”刚走过劝业场,我一回头,见他正弯腰从地上捡烟头,我嚷了一声:“扔了!你

17、也不嫌脏。”他赶紧扔了烟头,眼神带有惶惑和惧意。这眼神使我凄然,是什么使父亲对我有了怯意?我反而愿意再看到小时候父亲扇我巴掌时那瞪圆了的眼。【注】山东聊城人,1931年生,1948年参加工作。先后从事美术编辑、创作、教学工作。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河北分会名誉主席。第II卷 表达题 11、下列对这篇作品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A、文章选取了人生中沉淀于心的、感人肺腑而又鲜活生动的几个生活片断,给读者以人生的沧桑的真切感受。B、作品中不乏个民生化的语言描写,如“父亲逼我喝茶”一节,仅寥寥数语,就把一个既慈爱又威严的父亲形象凸现在读者眼前。C、作品通过“看庙”时“父亲惊

18、奇”“我也惊奇”,父亲“长叹”“我也惊叹”的描写,生动地表现了“我”对父亲的“怯意”。D、从“父亲”杜撰的“看庙”一词,可看出“父亲”文化程度不高,语言朴实。“看庙”的做法虽然幼稚,但对“我”毕竟起到艺术启蒙的效果。E、成功的细节描写,是本文的一个艺术特色。譬如“背粪筐”这一细节,真实而自然地表现了父亲勤劳俭朴的传统农民本色。12、请简析第一自然段在文章中的作用。(6分)13、作者在“唱戏”和“看庙”两部分的描述中,突出表现了“父亲”的哪些特点?请分点作答(每点用序号标明)。(6分)14、探究“父亲”对“我”产生“怯意”的原因。(8分)参考答案:略二、 古代诗文阅读(35分,共3题)4. 阅读

19、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汉王既用滕公、萧何之言,擢拜韩信为上将军,引信上坐。王问曰:“丞相数言将军,将军何以教寡人计策?”信谢,因问王曰:“今东向争权天下,岂非项王耶?”曰:“然。”“大王自断勇仁悍强,孰与项王?”汉王默然良久,曰:“不如也!”信再拜贺曰:“唯信亦以为大王不如也。然臣尝事楚,请言项王为人。项王喑恶叱咤,千人皆废,然不能任属贤将,此匹夫之勇耳。项王见人恭谨,言语呴呴,人疾病,涕泣分食饮,至使人有功当封爵,印刓绶弊,忍不能与,此所谓妇人之仁。项王虽霸天下而臣诸侯,不居关中,都彭城,又背义帝约,而以亲爱王,诸侯不平。诸侯之见项王迁逐义帝江南,亦皆归逐其主自王善地。项王所过,无不残

20、灭多怨,百姓不附,特劫于威强服耳。名虽为霸王,实失天下心,故曰其强易弱。今大王诚反其道,任天下武勇,何不诛?以天下城邑封功臣,何不服?以义兵从思东归之士,何不散?且三秦王为秦将,将秦子弟数岁,所杀亡不可胜计。又欺其众降诸侯至新安,项王诈坑秦降卒二十余万人。唯独邯、欣、翳脱,秦父兄怨此三人,痛入骨髓。今楚强以威王此三人,秦民莫爱。大王之入武关,秋毫无所害,除秦苛法,与秦民约法三章,且秦民无不欲得大王王秦者。于诸侯约,大王当王关中,民户知之。大王失职之蜀,民无不恨者。今大王举而东,三秦可传檄而定也。”于是汉王喜,自以为得信晚,遂听信计,部署诸将所击。八月,汉王东出,秦民归汉,汉王遂诛三秦王,定其地

21、,收诸侯兵讨项王,定帝业:韩信之谋也。 (节选自刘向新序,有删改)注:刓(wn):磨损。10.对下列语句中加横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大王自断勇仁悍强 断:判断B项王虽霸天下而臣诸侯 臣:使臣服C百姓不附,特劫于威强服耳 附:依从,依附D民无不恨者 恨:痛恨11.下列加横线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因问王曰 因人之力而敝之B以义兵从思东归之士 具以沛公言报项王C大王之入武关 亦以明死生之大D今大王举而东 今人有大功而击之1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又背义帝约,而以亲爱王,诸侯不平。(3分) (2)今楚强以威王此三人,秦民莫爱。(3分) (3)均之二策,宁

22、许以负秦曲。(3分)13.根据文章内容,请分条概括出韩信认为项王的弱点有那些。(可用原文作答,每点不超过六个字)(3分)参考答案:10.D 试题分析:D项“民无不恨者”中的“恨”解释为“痛恨”错误。回到文中,找到句子所在的语境,“大王之入武关,秋毫无所害,除秦苛法,与秦民约法三章,且秦民无不欲得大王王秦者。于诸侯约,大王当王关中,民户知之。大王失职之蜀,民无不恨者。”,前文有“秋毫无所害”,可以推测,“恨”应该遗憾。11.B 试题分析:A.趁机(于是)/凭借;B,“以”都是介词,可以译为“用”;C.主谓之间取独/的;D.表承接/表转折。12.(1)(项王)又违背了义帝的盟约,把亲近的人、喜爱的

23、人封为王,诸侯心里不平。 (“背” 违背、“亲爱” 亲近的人、喜爱的人、“王” 封为王;)(2)现在项王强迫民意,凭借威力使这三人仍在秦地为王,秦地百姓没有谁爱戴他们。(“强” 强迫、“以” 凭借、 “莫” 没有谁) (3)权衡这两条策略,宁可答应来使秦国承担理亏的责任。(均:权衡,均衡,负:使动,即使负担、承担,曲:理亏)13. 匹夫之勇、妇人之仁、任人唯亲、杀戮过多(任答三个即可)【参考译文】汉王刘邦在采用滕公夏侯婴、丞相萧何的意见后,提拔韩信,拜他为上将军,(拜礼完毕)领韩信坐上座,汉王问(韩信)说:“丞相多次在我面前称赞将军,将军拿什么计策来指点我呢?”韩信表示感谢后,于是问汉王说:“

24、现在大王向东争夺天下,对手难道不是项王吗?”汉王说:“是的。”韩信说:“请大王自己判断,勇敢、仁慈、强悍,您比起项王来,哪个厉害些?”汉王沉默了好一会儿说:“我比不上项王。”韩信拜了两拜祝贺汉王说:“我也以为大王比不上项王。但我曾在项王手下做事,请让我说说项王的为人。项王发怒大声呼喊,千人听后吓得避退,(他有如此威风)却不能任用良将,不过是匹夫之勇罢了。项王见到他人时恭敬谨慎,说话很温和,别人有了病,(他便)伤心得流泪,把自己的饮食分给病人吃。到了别人有功劳应当封赏爵位的时候,直到官印磨损了棱角,绶带破旧了,他还不舍得给人家,这些所说的是妇人的仁慈。项王虽然称霸天下,使各诸侯王臣服,不驻扎关中

25、,定都彭城,又违背了义帝的约定,把亲近的人、喜爱的人封为王,诸侯心里不平。诸侯看到项王把义帝迁徙到江南,也都把他们原来的君主赶走,自己在好地方称王。项王所过之处,没有不被摧残毁灭的,百姓怨声载道,不愿依附他,只不过被他的威力胁迫,勉强服从罢了。项王虽然名义上是霸王,实际上失去了民心,所以说他的强大已变成脆弱。如果大王真能反其道而行,重用天下英武勇敢的人,还有什么敌人不能被消灭?把天下的城邑封给有功之臣,还有什么人会不服从?率领正义的军队使思念东归的将士跟随,还有什么敌人会不被击溃?况且,分封在秦地的三王都是原来秦朝的将领,他们统领秦地的子弟几年来,被杀死的,数也数不清。又骗众多兵卒投降诸侯王到

26、新安,项王设计坑杀了投降的秦军二十多万人。只有章邯、司马欣、董翳三人得以脱免,秦地的父兄痛恨这三人,深入骨髓。现在项王强迫民意,凭借威力使这三人仍在秦地为王,秦地百姓并不爱戴他们,大王的军队进入武关之后,秋毫无犯,废除了秦朝的苛刻的法律,与秦民约法三章。而且秦地百姓无不希望大王在秦地称王。同诸侯的约定,大王先入咸阳,应当在关中称王,百姓们都知道这件事。大王失去了关中王的职位,到了蜀地,老百姓们无不感到遗憾。如今大王发兵东进,三秦大地只需要传递您声讨项王的檄文就会立马平定下来。”在这时,汉王非常高兴,自以为得到韩信太晚,于是听从韩信的计策,部署诸将进攻。八月,汉王向东进攻,秦地百姓都归顺汉王,汉

27、王杀了被项羽封在秦地的三个王,平定了三秦大地,收集了诸侯的军队,讨伐项羽,奠定了帝业:这些都是韩信的计谋。5.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一)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鞣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跋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选自劝学)(二)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

28、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选自师说)8. 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金就砺

29、则利 就:接近B. 而绝江河 绝:隔绝C. 而耻学于师 耻:以为耻D. 则耻师焉,惑矣 惑:糊涂9.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 取之于蓝 古之圣人B. 其曲中规 其皆出于此乎C. 吾尝终日而思矣 则群聚而笑之D. 善假于物也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10. 下列对两段选文的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A. 选文(一)从学习的意义和学习的作用两个方面来展开论述。B. 选文(二)批判了不重师道的错误态度和耻学于师的坏风气。C. 两段选文都用了比喻论证,深入浅出、生动形象地阐明观点。D. 两段选文观点鲜明,思路清晰,说理周密,语言凝练简洁。11. 将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虽有槁

30、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参考答案:8. B 9. C 10. C 11. 即使又晒干了,木材也不会再挺直,这是因为人工使它弯曲成这样的。现在他们的见识竟反而赶不上(这些人),真是令人奇怪啊!【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文词语含义能力。文言文词语含义理解,一定要结合所要理解词语所在的上下文,也就是具体语境进行。本题要求选出“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本题B项,“而绝江河”的意思是“却可以横渡长江黄河”,所以“绝”的意思是“渡过”。故选B。【9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要先审题,题干是“下列各组句子中加

31、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然后对选项一一辨析, 本题A项“之”,前一句是代词,代靛青;后一句是助词,的。B项“其”,前一句是代词,代木材;后一句是副词,加强揣测语气,大概。C项“而”,都是连词,表修饰。D项“也”,前一句是判断句的标志;后一句是句中语气助词,起到舒缓语气的作用,无实义。故选C。【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出“正确”还是“错误”的一项,然后依据人名、地名、官名、时间等提示性信息快速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再与选项进行比较分析。本题C项,“两段选文都用了比喻论证”错,选文(一)运用了比喻论证,而选文(二)则主要运用

32、对比论证。故选C。【11题详解】此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译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本题中的“虽”,即使;“有”,通“又”;“不复挺者”,木材也不会再挺直;“輮”,通“煣”,古代用火烤使木条弯曲的一种工艺;“之”,代词,代它;“然”,这样。中的“今”,现在;“其”,代词,代他们,指士大夫之族;“乃”,竟,竟然;“其可怪也欤!”,真是令人奇怪啊!【点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

33、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翻译为没有查处;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参考译文:(一)靛青,是从蓝草里提取的,然而却比蓝草的颜色更青;冰,是水凝结而成的,然而却比水更寒冷。木材笔直,合乎墨线,但是(用火萃取)使它弯曲成车轮,(那么)木材的弯度(就)合乎(圆到)如圆规画的一般的标准了,即使又被风吹日晒而干枯了,(木材)也不会再挺直,用火萃

34、取使它成为这样的。所以木材经墨线比量过就变得笔直,金属制的刀剑拿到磨刀石上去磨就能变得锋利,君子广博地学习,并且每天检验反省自己,那么他就会智慧明理并且行为没有过错了。我曾经一天到晚地冥思苦想,(却)比不上片刻学到的知识(收获大);我曾经踮起脚向远处望,(却)不如登到高处见得广。登到高处招手,手臂并没有加长,可是远处的人却能看见;顺着风喊,声音并没有加大,可是听的人却能听得很清楚。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脚走得快,却可以达到千里之外,借助舟船的人,并不善于游泳,却可以横渡长江黄河。君子的资质秉性跟一般人没 什么 不同,(只是君子)善于借助外物罢了。(二)唉,古代从师学习的风尚不流传已经很久了,想要

35、人没有疑惑难啊!古代的圣人,他们超出一般人很远,尚且跟从老师而请教;现在的一般人,他们的才智低于圣人很远,却以向老师学习为耻。因此圣人就更加圣明,愚人就更加愚昧。圣人之所以能成为圣人,愚人之所以能成为愚人,大概都出于这吧?人们爱他们的孩子,就选择老师来教他,但是对于他自己呢,却以跟从老师学习为可耻,真是糊涂啊!那些孩子们的老师,是教他们读书,帮助他们学习断句的,不是我所说的能传授那些道理,解答那些疑难问题的。不通晓句读,不能解决疑惑,有的句读向老师学习,有的疑惑却不向老师学习;小的方面倒要学习,大的方面反而放弃不学,我没看出那种人是明智的。巫医乐师和各种工匠这些人,不以互相学习为耻。士大夫这类

36、人,听到称“老师”称“弟子”的,就成群聚在一起讥笑人家。问他们为什么讥笑,就说:“他和他年龄差不多,道德学问也差不多,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就觉得羞耻,以官职高的人为师,就近乎谄媚了。”唉!古代那种跟从老师学习的风尚不能恢复,从这些话里就可以明白了。巫医乐师和各种工匠这些人,君子们不屑一提,现在他们的见识竟反而赶不上这些人,真是令人奇怪啊!6.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游黄山记(清)袁枚癸卯四月二日,余游白岳毕,遂浴黄山之汤泉、泉甘且冽,在悬崖之下。夕宿慈光寺。次早,僧告曰:“从此山径仄险,虽兜笼不能容。公步行良苦,幸有土人惯负客者,号海马,可用也。”引五六壮佼者来,俱手数丈布。余自笑羸老乃复作

37、襁褓儿耶?初犹自强,至惫甚,乃缚跨其背。于是且步且负各半。行至云巢路绝矣蹑木梯而上万峰刺天慈光寺已落釜底是夕至文殊院宿焉。天雨寒甚,端午犹披重裘拥火。云走入夺舍,顷刻混沌,两人坐,辨声而已。散后,步至立雪台,有古松根生于东,身仆于西,头向于南,穿人石中,裂出石外。石似活,似中空,故能伏匿其中,而与之相化。又似畏天,不敢上长,大十围,高无二尺也。他松类是者多,不可胜记。晚,云气更清,诸峰如儿孙俯伏。次日,从台左折而下,过百步云梯,路又绝矣。忽见一石如大鳌鱼,张其口。不得已走入鱼口中,穿腹出背,别是一天。登丹台,上光明顶,与莲花、天都二峰为三鼎足,高相峙。天风撼人,不可立。晚至狮林寺宿矣。趁日未落

38、,登始信峰。峰有三,远望两峰尖峙,逼视之,尚有一峰隐身落后。峰高且险,下临无底之溪,余立其巅,垂趾二分在外。僧惧挽之。余笑谓:“坠亦无妨。”问:“何也?”曰:“溪无底,则人坠当亦无底,飘飘然知泊何所?纵有底,亦须许久方到,尽可须臾求活。”僧人笑。次日,登大小清凉台。台下峰如笔,如矢,如笋,如竹林,如刀戟,如船上桅,又如天帝戏将武库兵仗布散地上。食顷,有白练绕树。僧喜告曰:“此云铺海也。”初濛濛然,镕银散绵,良久浑成一片。青山群露角尖,类大盘凝脂中有笋脯矗现状。俄而离散,则万峰簇簇,仍还原形。余坐松顶苦日炙,忽有片云起为荫遮,方知云有高下,迥非一族。初九日,从天柱峰后转下,过白沙矼,至云谷,家人

39、以肩舆相迎。计步行五十馀里,入山凡七日。(选自明清散文名篇集粹有删节)注:兜笼:供游客乘坐、由人抬着上山的竹制器具,尖似小山轿。17.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从此山径仄险,虽兜笼不能容 仄:狭窄B. 他松类是者多,不可胜记 胜:尽C. 逼视之,尚有一峰隐身落后 逼:急切D. 方知云有高下,迥非一族 族:品类18.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行至云巢/路绝矣/蹑木梯而上/万峰刺天/慈光寺已落釜底/是夕至文殊院宿焉B. 行至云巢路/绝矣/蹑木梯而上/万峰刺天/慈光寺已落釜底/是夕至文殊院宿焉C. 行至云巢/路绝矣/蹑木梯而上万峰/刺天/慈光寺已落釜底

40、/是夕至文殊院宿焉D. 行至云巢路/绝矣/蹑木梯而上万峰/刺天慈光寺/已落釜底/是夕至文殊院宿焉19. 下列对原文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 作者在文章的开头简要交代游毕白岳峰进入黄山界,对黄山温泉的记游一笔带过。第二段以侧面描写为主表现黄山“山径”之“仄险”。B. 文章第三段写黄山云雾用了 “走” “夺”两个动词,赋予了云雾鲜活的灵性,显示出云雾涌来时速度之快与雾气之浓。描写可谓生动传神。C. 僧人在文中出现了三次,这是作者匠心独运的安排。第四段中僧人的胆怯反衬出作者的豪放大胆,与僧人的对答体现了作者超凡脱俗的情怀。D. 这篇游记以时间为顺序,描述了作者入黄山七日,步行五十余里的所见所感

41、,运用了的大量的比喻,活脱传神地展现了黄山令人叹为观止的景观。参考答案:17. C 18. A 19. C17.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意思和用法,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C项,“逼视之,尚有一峰隐身落后”,“逼”如解释为“急”,则与语境不合,文中说“远望两峰尖峙,逼视之,尚有一峰隐身落后”,前面说“远望”,此处说“逼视”,“逼”与“远”相对,故应解释为“接近,走近”,这句话是说“远看好像只有两座山峰相对耸立,近前看才见另一座山峰躲在它们身后”。点睛:理解文言实词的意思,可以采取因文定义法:由于任何一个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只可能有一个意义,因此可因文来定义

42、,即根据具体的上下文语境来判断某个实词的具体意项。答题时要把实词放回到原文语境中,结合上下文意思去理解。可采取代入原文法、课内回顾法、成语迁移法。可将词义代入文中,结合上下文的语境来判断对错。结合语境,理解实词含义,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要分析形旁,推求字义。从字音相同推测通假字,通过语法特征推断出词性,用互文见义对照解释前后词。比如本题中,C项,考生可以依据语句和句式来推断,“远望两峰尖峙,逼视之”,“远望”与“逼视”结构一致,“望”和“视”意思一致,“远”是指从远处,那么“逼”就应是“接近,靠近”。18.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行至云巢/路绝矣/蹑木梯而上/

43、万峰刺天/慈光寺已落釜底/是夕至文殊院宿焉”,首先将句子带回原文,结合文意理解大意,“走到云巢路断了,只有踩着木梯子上去。只见万座山峰直刺苍穹,慈光寺已经落在锅底了。当晚到达文殊院,住了下来”,可以先抓句中的名词代词,比如“云巢”“路”“木梯”“万峰”“天”“慈光寺”“釜底”,根据句末语气词“矣”断开一处,然后依据语法关系进行排除,“至”意思是“到”,“云巢”是地名,“绝”意思是“断”,其主语是“路”,故应在“云巢”和“路”之间断开,排除BD两项,“刺天”的主语是“万峰”,故二者不能断开,排除C项。19.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考生应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然后与选项进行比

44、较分析。C项,“体现了作者超凡脱俗的情怀”错误,从文中来看,与僧人的对答是体现了作者豁达、乐观、开朗的性情。解答此类题的方法是: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在阅读题目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所谓读全,就是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谓读准,就是要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只有对题干作全面、准确的分析理解,才能准确地答题。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参考译文:癸卯四月二日,我

45、游览了白岳峰后,就在沐浴了黄山的温泉。泉水甜美而清冽,在悬崖的下面。晚上在慈光寺住宿。第二天早上,和尚告诉我说:“从这里开始,山路狭窄危险,连兜笼也容不下。你自己步行太辛苦,幸亏当地有背惯了游客的人,叫做海马,可以雇佣。”便领了五六个健壮的人来,人人手里拿着几丈布。我自觉好笑,难道瘦弱的老人又重新做了襁褓中的婴儿了吗?开始时还想强撑着自己走,等到疲劳不堪时,就绑缚在“海马”的背上,这样一半自己走一半靠人背着攀登。走到云巢路断了,只有踩着木梯子上去。只见万座山峰直刺苍穹,慈光寺已经落在锅底了。当晚到达文殊院,住了下来。天下着雨,非常冷,正午还要穿着厚皮衣烤火取暖。云气直扑进屋,像要把房子夺去,一会儿功夫,屋内一片云雾迷蒙,两人对面坐着仅能听到声音,云气散后,步行到立雪台,台上有棵古松,根生长在东面,树干倒向西面,树冠朝着南方,穿进山石中,又穿裂山石生长出来,山石像是活的,似乎中间是空的,所以树干能藏身其中,而和山石合为一体。又像是害怕天公而不敢向上生长,树干有十围粗,高度却不到二尺。其他松树像这样的很多,无法一一加以描述。晚上,云气更加稀薄,周围的山峰像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