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21年河南省漯河市舞阳县第一高级中学高三语文期末试题含解析.docx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3296258 上传时间:2024-06-28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137.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年河南省漯河市舞阳县第一高级中学高三语文期末试题含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2021年河南省漯河市舞阳县第一高级中学高三语文期末试题含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2021年河南省漯河市舞阳县第一高级中学高三语文期末试题含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2021年河南省漯河市舞阳县第一高级中学高三语文期末试题含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2021年河南省漯河市舞阳县第一高级中学高三语文期末试题含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21年河南省漯河市舞阳县第一高级中学高三语文期末试题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 狐狸的窗户是什么时候了呢,是我在山道上迷路时发生的事。我要回自己的山间小屋去,一个人扛着长枪,精神恍惚地走在走惯了的山道上。是的,那一刻,我是彻底的精神恍惚了。我不知怎么会胡思乱想起过去一个特别喜欢的女孩子来了。当我在山道上转过一个弯时,突然间,天空一下子亮得刺眼,简直就好像是被擦亮的蓝玻璃一样于是,地面上不知为什么,也呈现出一片浅浅的蓝色。“咦?”一刹那间,我惊呆了。眨了两下眼,啊呀,那边不是往常看惯的杉树林了,是一片一眼望不到头的原野。而且,还是一片蓝色

2、的桔梗花田。我连大气也不敢喘。自己究竟在什么地方走错了,竟冷不防闯到这么一个地方来了?再说,这山里曾经有过这样的花田吗?立刻返回去!我命令自己道。那景色美得有些过分了,不知为什么,让人望而生畏了。可是,那里吹着让人心旷神怡的风,桔梗花田一直延伸到天边。就这么返回去,未免有点让人觉得惋惜了。“就稍稍歇一会儿吧!”我在那里坐了下来,擦去汗水。就在这时,有一团白色的东西,刷地一下从我的眼前跑了过去。我猛地站了起来,只见桔梗花“刷刷”地摇出了一条长线,那白色的生灵像个滚动的球似的,向前飞跑。没错,是一只白狐狸。还是个幼崽。我抱着长枪,在后面紧追不舍。但很快被小狐狸甩掉了。“欢迎您来!”我吓了一跳,回头

3、一看,身后是一家小店,门口有块用蓝字写的招牌:“印染桔梗屋”。在那块招牌下面,孤单单地站着一个系着藏青色围裙,还是个孩子的店员。我顿时就明白是怎么一回事了。我知道,他就是那只小狐狸变的。“我给你染染手指头吧?”狐狸说着,用四根染蓝的手指组成一个菱形的窗户,然后架到我眼前,快乐地说:“您往里瞅瞅吧。”在小窗户里,我看到了美丽的狐狸妈妈。小狐狸告诉我,很早以前,它的妈妈被人用枪打死了。狐狸接着说:“后来,仍然是这样一个秋日,风呼呼地吹,桔梗花异口同声地说:染染你的手指吧,再用它们搭成一个窗户!从此我就不再寂寞了。不论什么时候,我都能从这扇窗户里看到妈妈的身影了。”我也染了手指。在窗户里,我看到了一

4、个从前特别喜欢,而现在绝不可能见面的少女。我想付钱,可一分钱也没有带。狐狸说:“请把枪给我吧。”我将枪给了小狐狸。收下了我的枪,小狐狸送给我一些蘑菇。我高高兴兴地回去了。我一边走,一边用手搭起了小窗户。这回窗户里下着雨,朦胧中我看到了我一直怀念的院子,院子里还扔着被雨淋湿了的我的长靴。家里点着灯,传出两个孩子的笑声,一个是我的声音,还有一个是我死去的妹妹的声音。还是个孩子的时候,一场大火烧毁了我们的家。这个庭院,现在早就没有了。不过我想不要紧,我拥有了了不得的手指啊!我要永远珍惜这手指头。可我回家干的第一件事,就是习惯性地洗手。一切都完了!第二天,我决定再到狐狸家去一趟,重染一遍手指。我一连好

5、几天都在林子里徘徊,但却再也没有出现那片桔梗花田,也没有看见那只白色的小狐狸。(选自作者同名小说,有删节)16文中划线句子属于哪种描写方法?它们在文中起什么作用?(4分)17请根据小说的情节发展过程,写出故事梗概。(要求字数在80字以内。)(5分)18小说的主题是什么?请结合文本,谈谈你对这一主题的认识。(6分)参考答案:16(1)划线句子为环境描写(1分)(2)为全文营造了一个空灵梦幻、充满无穷魅力的氛围。(关键词:“营造氛围”。)为引出下文做铺垫。或答“推动情节发展”“为与小狐狸相遇提供背景”。(关键词:“做铺垫”或者“推动情节发展”或者“提供背景”。)为烘托人物形象、深化作品主题服务。空

6、灵梦幻环境为“我”在小窗户里看到过去发生的事提供一个梦幻般的场所和背景的,为表现人物丰富的心境、复杂的性格设置出特定的自然环境,从而突现主题。(关键词:“烘托人物形象”或者“深化作品主题”。)第二问评分细则:三个要点,一个要点1分。17猎人迷路后,巧遇小狐狸,小狐狸通过手指围成的窗户看到妈妈,猎人也从窗户中看到了家人,受到感动,把猎枪交给小狐狸,回到家洗手后一切消失,猎人遗憾不已。(写出情节的起承转合各1分,语言表述1分)18 本文是一篇思想及寓意相当深刻的童话。(1)对和平的呼唤。猎人受到小狐狸魔法的感化,交出了自己的枪,双方和谐快乐地相处。(2)对亲情、爱情的渴盼。“心中一直想念而现在绝不

7、可能再见面的少女,看到了被火烧掉的院子,听到了妈妈温馨的话语,听到了死去的妹妹的声音,(3)对善良、宽容的赞美。对“我”这样一位猎人,是杀母仇人,小狐狸并没有以暴制暴,而是用神奇得魔法引导“我”, 唤醒了猎人心中最美好的记忆,交出了猎人的枪,走上了充满对亲情、爱情的渴望、充满“爱” 的人生之路。(4)对珍贵的、美的东西容易消逝的遗憾。猎人洗掉了染料,再也寻找不到那片桔梗花田。蓝色桔梗是美丽的,又是幻灭的。停下你的脚步留恋过去,还是带着回忆走向明天。富有人生的哲理。(评分细则:写出上述主题中的一条,2分;结合文本具体分析,2分;有个人对主题的认识,2分。)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礼是

8、植根于以家族为本位的传统社会土壤上的道德伦理规范体系,而礼治则是依赖这种体系构建起来的社会秩序。孟德斯鸠曾谓中国古代“礼教构成了国家的一般精神”,此乃中华文明注重人伦道德教化自然演进的结果。引礼入法,意味着礼治的精神和原则贯彻于法律,完成了传统社会礼治秩序构建的重要一环,达至“礼法社会”模式的形成。由于礼本身所具有的义理内涵,更使得这种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匹配的“礼法社会”的出现具有必然性和合理性。礼本身所具备的道德规范意义不仅使引礼入法成为可能,更使得这个过程顺理成章水到渠成。道德与法律共同肩负维系社会秩序的使命,两者相互支持和补充。任何一种法制文明都必须面对并解决两者关系问题,引礼入法则是传统

9、中国的解决方案:以道德精神挈领和改造法律,并直接将部分道德规范上升为法律。我国古代民事立法极不发达,民事法律关系的调整,主要依靠礼,“礼达而分定”。蔡元培说:“我国古代有礼、法之别。法者,今之所谓刑法也;而今之所谓民法,则颇具于礼。”国家法制层面,德主刑辅、出礼入刑成为精神原则;社会生活层面,由于礼兼具了感召和约束双重功能,礼的权威性的提升,为民间社会构建良风美俗、自然和谐的道德秩序提供了可能。法家只迷信暴力,完全无视道德教化的功能,故其律以严刑峻法著称。唐律因“一准乎礼”,而“得古今之平”。这个“平”,一方面表现为德主刑辅,礼刑互济,使得法律的重刑主义色彩全面消退,立法上宽严适中,公允平缓。

10、另一方面,与“骨肉可刑,亲戚可灭”的法家立场不同,儒家以家族为本位,重人伦孝道亲情。唐律中老幼废疾减免刑罚以及亲亲相隐、存留养亲等制度体现出礼的精神,弘孝敦伦,原情循理,无疑具有积极的义理价值成分。西周礼治在司法领域提倡慎刑恤狱;主张罪疑从轻、从赦;提出了“中道”“中罚”等概念。孔子主张“哀矜折狱”,孟子则以“仁政”为诉求,以为“杀一无罪,非仁也”,并重申了“罪人不孥”的古训。这些具有积极价值的思想和主张,伴随着汉朝以后经义决狱的不断深入和推广,不同程度贯彻或体现于司法审判活动之中。值得强调的是,儒、法两家在追求和维系等级政治乃至纲常伦理秩序方面并无本质的差异。司马迁说:“法家严而少恩,然其正

11、君臣上下之分,不可改矣。”韩非则首倡“三纲”之说,以为“臣事君、子事父、妻事夫”乃“天下之常道”。法家主张“一断于法”当然值得肯定,但其中包含的法律平等意义十分有限,因为其“法”非良法,其“断”则完全落脚在君主个人的独断。儒、法之争主要体现在手段和策略不同而已,及至“德主刑辅”、礼法并用思想被奉为一尊,两家即和衷共济了。论者以引礼入法为传统法律等级化伦理化之根源,或许是对法家有着过多理想化误读,或许是脑海里还残存着“儒法斗争”成见。沿着儒法合流、法律儒家化、外儒内法的历史线索去把握,应该是评价引礼入法这一历史现象的恰当途径。(摘编自马作武引礼人法奠定中华法系基石)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

12、确的一项是A在古代社会生活中,礼颇有权威性,且具有感召和约束的功能,因此有利于民间社会建立美好风俗、自然和谐的道德秩序。B法家主张“一断于法”实行严刑峻法,认为“骨肉可刑,亲戚可灭”,过于崇信暴力,“严而少恩”,完全忽视道德教化功能。C礼是中华文明注重人伦道德教化自然演进的结果,也是在我国古代民事立法落后的情况下,调整民事法律关系的主要依据。D传统中国采取引礼入法的方案来解决道德与法律的关系问题,即在道德精神来挈领和改造法律,并将部分道德规范作为法律。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唐律以“礼”得“平”,主张“宽严适度”,全面消退了法律的重刑主义色彩,其中一些制度体现出以家族为本位,

13、重人伦孝道亲情的精神。B从西周开始,我国在礼治方面就提出了一些有积极价值的思想和主张,随着历史的发展,它们或多或少地贯彻或体现于司法审判活动之中。C引礼入法是完成我国传统社会礼治秩序构建并达到“礼法社会”模式形成的重要环节,并意味着礼治的精神原则贯彻于法律。D作为道德伦理规范体系的礼是构建礼治秩序的基础,礼的义理内涵使“礼法社会”的出现有合理性和必然性并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匹配。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儒、法两家其实都维系等级政治乃至纲常伦理秩序,但采取的手段和策略不同,儒家主张德主刑辅,法家主张刑主德辅,最终两家共尊礼法并用的思想。B中国古代“礼法社会”的形成是以法律儒家化运动为

14、背景,通过引礼入法的方式实现,因此,评价引礼入法应把握儒法合流、法律儒家化等的历史线索。C礼所具备的义理内涵使引礼入法能够有效实现,而引礼入法对中国古代法文化有着重大的影响,促使中国古代法律呈现出“礼法合一”的特征。D从西周司法领域提倡慎刑恤狱到孔孟思想,从汉代以后“经义决狱”到唐律的“一准乎礼”,可以看出,中国古代“礼法社会”是逐步形成的。参考答案:1C 2D 3A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石狮子胡炎(1)一千年前,那个黑脸膛的石匠,在灼烈的阳光下雕刻着面前的巨石。后来,这块巨石变成了一头威严的石狮子,那个石匠反剪着双手,满意地欣赏着自己的作品,打满水泡的嘴里咳出一团污血,倒在了石

15、狮子的脚下。(2)当然,历史没有记下那个石匠的姓名。一千年后,我站在石狮子的面前,遥想着石匠炉火纯青的雕刻技艺和那张黑脸膛上纷飞的汗珠,试图还原岁月深处的现场。盛夏七月,毒日头正在我的头顶疯狂燃烧,所以我想当然地为石匠设置了一个燥热的季节。(3)这里埋葬着一个古代的将军。石狮子为他镇守着另一个世界。我在史志和碑文里早已领略了将军生前剽悍勇猛的风采。此时,他就躺在石狮子后面那个巨大的墓冢下,让人感到他似乎依然活着,只是改变了肉体的形式,因为他的威名和这一派令人肃穆仰视的庄严从来都不曾消失,无论在文字里还是在人们的传说中。(4)消失的,只有那个平凡的石匠。(5)我坐在石狮子前方的石阶旁,那里正好有

16、一棵树,投下了有限的阴凉。我承认,我像石匠一样平凡,甚至可以说,我连石匠也不如,简直可以称得上平庸。我想我用不了一千年,也许几十年后我就会在这个世界上消失得了无痕迹。没有人会为我雕刻一头石狮子,我当然更不可能躺在那个雄伟的墓冢下,身穿驰骋疆场的铠甲,受万世瞻仰。就此而言,我有理由羡慕那个名不见经传的石匠,因为屹立千年的石狮子告诉我,那一定是个杰出的石刻艺术家,尽管他在浩瀚的历史中同样微渺如蚁。(6)日光也许穿越了千年,保持着同当年一样的温度。我看着石狮子,仿佛听到叮叮当当的凿石声。石屑在石匠粗糙的手下像岁月一样飞扬、沉落,终化于寂灭。石匠是一个沉默的人,我想,因为凿斧是他唯一的语言。他的眼睛很

17、大,但却经常眯起来,从不同角度观察着石头的造型、布局与线条。他双手的虎口由于不间断的摩擦和冲击而迸开了一道道血口,但他感觉不到疼痛。那些血珠和他的汗水一起融入了面前的巨石,而让那块沉默的石头获得了灵性。石匠就这样凿着寂寥而漫长的时光,生命在幽微的刻痕里变得瘦削、单薄而憔悴。他想象着石狮子的样子,而完全忘掉了自己的样子。(7)我不知道这是否有些悲哀,那个石匠,让一块在地壳里沉睡亿万年的石头有了生命,而他却把自己凿成了一块人形的石头。(8)在接到这个重大任务前,他可能是一个享誉民间的匠人,雕刻过不计其数的石兽、石碑,甚至包括石碾这样的农具和石臼之类普通的家用器皿。在那个时候,他或许像寻常百姓一样一

18、面雕刻一面抽着旱烟、拉着闲话,考虑着是否把这个吃苦受累的手艺传给子孙,或者干脆什么也不想,只用这个手艺换得衣食,在雇主的家里饮着自酿的烈酒,直到乾坤倒悬酩酊大醉(9)但是某一天,他接到官府的指令,要为战死沙场的将军雕刻一头石狮子。(10)石匠离开家的时候,回头久久地望着他的妻儿。他没说一句话,似乎预感到这将是一次永久的诀别。在这里,我猜测石匠当时的心情一定非常复杂,因为这个任务非同寻常,倘若失手必然性命难保。但我更愿意相信,石匠当时想的并不是这些,而是满怀着对将军的敬仰,他要为这个戎马一生、保家卫国的将军做点什么,那就是用一头骁勇无敌的石狮子镇守将军的仙府,让他的敌人和跃跃欲试的盗墓贼望而生畏

19、。他要为这头石狮子献出毕生所学,用他的血和生命滋养艺术和精神,为石狮子安放一个充满血性的灵魂。(11)一千年后,石狮子高踞于我的面前,佐证着我的猜测。不仅如此,它随时准备冲跃的姿态还告诉我,石匠的想象力发挥到了极致。他也许把自己变成了一头石狮子,他平凡的生命和非凡的灵魂最终和一方巨石融为一体。(12)我站起来,走到石狮子跟前,抚摩着它滚烫的身躯。它的温度应该超过了40度,那是灵魂的体温,比日光更加炽烈。它看着我,穿过千年的风雨说:(13)“如果没有他,我只是一块石头。”(14)我点点头:“我懂。”(15)石狮子微笑了,它微笑的样子竟然如此亲切,就像一个脸膛黝黑的石匠,在阳光中绽开的密密麻麻的皱

20、纹。一千年前他忘记了微笑,而在一千年后,他微笑着递给我一只凿斧和一把雕刀。我犹豫了一下,接过来。在我远离石狮子的时候,一方伟岸的巨岩从我生命的地壳里站起,对我说:“来吧,我一直在等你。”(原载大观东京文学)10. 理解文中加点句子的含义。(1)我有理由羡慕那个名不见经传的石匠。(2)我不知道这是否有些悲哀。11. 赏析文中划波浪线的语句(“我站起来我懂”)。12. 概括第8段文字的内容,并简析此段在文中的作用。13. 结合末段,谈谈对文章主旨的理解。参考答案:10. (1)我羡慕平凡的石匠借助石狮子使自己的生命有了价值。(或:我希望自己平凡的生命能够陪伴一位崇敬的英雄而永存。意思相近即可。)(

21、2)我不清楚石匠牺牲自己的生命而投注到了一块石头中是否可悲(值得)。 11. 运用想象,虚拟了一场富有意味的对话,从侧面表现出石匠为石狮子安放了一个充满血性的灵魂,借由石狮子实现了人生价值。运用了动作、语言描写,表现了“我”与石狮子以及“他(石匠)”的心灵沟通和精神交流表现了“我”的感悟。(或:表现了石狮子与石匠对我的精神影响)运用拟人手法,表现石狮子对石匠的价值的肯定;运用对比手法,通过石狮子的温度与日光的比较,突出表现石狮子灵魂的热度。 12. 概括:猜想石匠先前“享誉民间”的日常生活。作用:交代他的手艺高超,为下文他创作伟大作品埋下伏笔(作铺垫)与下文他的人生转折形成对比,更突出表现一位

22、民间匠人接受任务之后,由崇敬将军而引发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并由此提升了人生价值。 13. 通过我在石狮子面前的感悟思考,表达了我重新塑造(雕刻)自己,提升人生价值的愿望。表达对石匠献身创作、超越平凡的崇敬之情。石狮子的经历象征着平凡的生命可以通过雕琢提升获得非凡的灵魂和价值。【10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注意从本句入手,看清句子在文中的位置,确定解决问题的阅读空间。其次要注意对本句的语法分析,了解本句的主干与枝叶成分,尤其要注意枝叶部分,从而确定关键词。第三要注意本句子与上下文的句子之间的关系。第四既要答出表层意思,又要答出深层意思。本题(1)中的关键词有“名不

23、见经传”“理由”。“名不见经传”意思是“平凡”。石匠被羡慕“理由”是他雕刻了一头石狮子而使自己的生命价值得到提升;或平凡石匠通过石狮子得以陪伴一位令人崇敬的英雄而永存。(2)中关键词是“这”,根据后文“那个石匠,让一块在地壳里沉睡亿万年的石头有了生命,而他却把自己凿成了一块人形的石头”可知“这”是指“石匠牺牲自己的生命而投注到了一块石头中”。【11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句子含义、鉴赏写作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判断句子用到的写作手法,然后结合句子含义理解这样写的好处。答题步骤是点出术语,分析运用,紧扣文章主旨或感情。手法注意大小的问题。本题“我”与石狮子的对话是想象,“它的温度应该超过了40

24、度,那是灵魂的体温”“ 如果没有他,我只是一块石头”,侧面表现石匠为石狮子注入血性和灵魂,从而让自己的价值得以提升。通过“站” “走”等动作描写以及“我”与石狮子的对话描写,表现“我”与石狮子(或石匠)的灵魂交流,心灵对话,表现“我”的感悟。石狮子说话是运用拟人手法,“ 如果没有他,我只是一块石头”,表现石狮子对石匠的肯定。“它的温度应该超过了40度,那是灵魂的体温,比日光更加炽烈”运用对比手法,表现石狮子灵魂的热度。【12题详解】本题考查归纳要点概括段落内容及把握文章结构分析段落作用。解答此类题目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摘取段落中的中心句;另一种,用自己的语言对全段内容进行概括。和概括段落大意一样

25、,层次大意的归纳必须提纲挈领、简洁明了,力求能涵盖各段落的主要内容。归纳层次大意,可以借助文章中的中心句或关键语句,并联系全文中心或作者思路来提炼。看段落的作用,要看本身的作用,与标题、开头、上文、下文、结尾的作用,看它在文章中的地位。概括内容:据“在接到这个重大任务前,他可能是一个享誉民间的匠人”“他或许像寻常百姓一样一面雕刻一面抽着旱烟、拉着闲话,考虑着”,想象石匠先前“享誉民间”的日常生活。作用:从内容(交代他的手艺高超),结构(为下文他创作伟大作品埋下伏笔),手法、主旨(与下文他的人生转折形成对比,更突出表现一位民间匠人接受任务之后,由崇敬将军而引发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并由此提升了人生价

26、值)几个角度来答。【13题详解】本题考查把握作品主旨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可以品味抒情、议论的语句,一些点明文章写作背景的句子,以及开头的总领句、结尾的总结句,每小节的起始句、文中的一些过渡句等,体会作者思想感情;分析人、事、物的特点,把握作者的感情倾向。本题适合分析人、事、物的特点,把握作者的感情倾向。本题末段共有三个形象,“我”“石匠”“石狮子”。据“一方伟岸的巨岩从我生命的地壳里站起,对我说:来吧,我一直在等你。”可知“表达了我重新塑造(雕刻)自己,提升人生价值的愿望”。据“他也许把自己变成了一头石狮子,他平凡的生命和非凡的灵魂最终和一方巨石融为一体”可知,“表达对石匠献身创作、超越平凡的

27、崇敬之情”。据“为石狮子安放一个充满血性的灵魂”可知,“石狮子的经历象征着平凡的生命可以通过雕琢提升获得非凡的灵魂和价值”。【点睛】怎样才能比较有效、准确地把握文章的主旨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品味语句,体会作者思想感情:句是文章重要的语言单位。如果我们能对文中关键的语句进行深入地体察、细心地品味,了解它们的作用,就可以真正地把握文章的主旨。这是一个简捷可行,很具操作性的方法。那么哪些句子是文章的关键句呢?首先是文中一些表示抒情,特别是议论的句子。其次,我们还要注意一些点明文章写作背景的句子、意在言外、含义丰富的句子,以及开头的总起句、结尾的总结句,每小节的起始句、文中的一些过渡句等。

28、这些都是我们打开文章主旨这扇牌的钥匙。一般文章主旨有显隐直曲之分。即使主旨比较隐曲的文章也可以用这些方法解决。二、分析人、事、物的特点,把握作者的感情倾向。散文的主旨一般是通过情、景、人、事、物的描绘来加以体现的,所以要把握作者的感情倾向,就必须了解文章叙了什么事,记了什么人,写了什么景,状了什么物。具体说来大致有以下几种方法:1、抓住景物描写,理解文章中心。2、找出文章线索,领会作品主题。二、 古代诗文阅读(35分,共3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文中三个“”为考查而设)华佗字元化,沛国谯人也。游学徐土,兼通数经。沛相陈珪举孝廉,太尉黄琬辟,皆不就。晓养性之术,时人以为年且百岁

29、而貌有壮容。又精方药,疗疾,合汤不过数种,心解分剂,不复称量,煮熟便饮,语其节度,舍去辄愈。若当灸,不过一两处,病亦应除。若当针,亦不过一两处,下针言:“当引某许,若至,语吾。”病者言“已到”,应便拔针,病亦行差。若病结积在内,当须刳割者,便饮其麻沸散,须臾便如醉死,无所知,因破取。病若在肠中,便断肠湔洗,缝腹膏摩,四五日,差,不痛,一月之间,即平复矣。有一郡守病,佗以为其人盛怒则差,乃多受其货不加治,无何弃去,留书骂之。郡守果大怒令人追捉杀佗郡守子知之属使勿逐守嗔恚既甚吐黑血数升而愈。佗之绝技,凡此类也。太祖闻而召佗。太祖苦头风,每发,心乱目眩,佗针鬲,随手而差。然本作士人,以医见业,意常自

30、悔。后太祖亲理,得病笃重,使佗专视。佗曰:“此近难济,恒事攻治,可延岁月。”佗久远家思归,因曰:“当得家书,方欲暂还耳。”到家,辞妻病,数乞期不反。太祖累书呼,犹不上道。太祖大怒,使人往检。若妻信病,赐小豆四十斛,宽假限日;若其虚诈,便收送之。于是传付许狱,考验首服。荀彧请曰:“佗术实工,人命所县,宜含宥之。”太祖曰:“不忧,天下当无此鼠辈耶?”遂考竟佗。佗临死,出一卷书与狱吏,曰:“此可以活人。”吏畏法不受,佗亦不强,索火烧之。佗死后,太祖头风未除。太祖曰:“佗能愈此。小人养吾病,欲以自重,然吾不杀此子,亦终当不为我断此根原耳。”及后爱子曹冲病困,太祖叹曰:“吾悔杀华佗,令此儿强死也。”(节

31、选自三国志华佗传)头风:头痛病。考竟:拷问,死于狱中。5对下列句子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沛相陈珪举孝廉 举:推荐B.人命所县,宜含宥之 宥:宽容C.太祖苦头风 苦:痛苦D.佗亦不强,索火烧之 强:勉强6填入下列句子“”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3分)疗疾,合汤不过数种乃多受其货不加治辞妻病,数乞期不反A其于之 B以而之C其而以 D以且于7下列句子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郡守/果大怒/令人追捉杀佗/郡守子知之/属使/勿逐守/嗔恚既甚/吐黑血数升而愈 B.郡守果大怒/令人追捉杀佗/郡守子知之/属使勿逐/守嗔恚既甚/吐黑血数升而愈 C.郡守果大怒/

32、令人追/捉杀佗/郡守子知之/属使勿逐守/嗔恚既甚/吐黑血数升而愈 D.郡守/果大怒/令人追捉杀佗/郡守子知/之属使勿逐守/嗔恚/既甚吐黑血/数升而愈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华佗原是读书人,外出求学,通晓几种儒家经典,当时不止一人要他出来做官,他都不接受,后来他对自己从事医业从来没有产生后悔之情。B华佗懂养生之道,医术更是高妙,特别擅长针灸、外科。他让病人饮用麻沸散进行麻醉,然后进行手术,开腹断肠,病人都没有感到痛苦。C华佗故意接受一位郡守很多财物,又不为他医治,不久又退还财物走掉了,还留下一封信辱骂郡守。郡守被激怒,吐了几升黑血,病就好了。D曹操让华佗专

33、为自己医治头痛病,后来华佗回家,迟迟不肯再来。曹操很生气,认为华佗不愿为自己根治头痛病,把他抓起来马上杀了。9根据要求分别完成下列各题。(10分)(1)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7分)佗临死,出一卷书与狱吏,曰:“此可以活人。”(3分)若妻信病,赐小豆四十斛,宽假限日;若其虚诈,便收送之。(4分)(2)在文章中找出两个表现华佗医术高明的例子。(请用自己的话概括)(3分)参考答案:5C(“苦”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应解释为“为所苦,或感到痛苦”)6C7B8B(A. 从“以医见业,意常自悔“这句话可以看出华佗还是常常产生后悔之情的;C.华佗并没有退还财物,而是故意丢下郡守这个病人,自己跑开来激怒他;

34、D.华佗是在狱中拷打致死的。)9(1)华佗临死前,拿出一卷医书给狱吏,说:“这书可以用来救活人。(3分) ( “出”1分,“活”1分,语意连贯1分)如果华佗妻子确实有病,就赐给四十斛小豆,放宽假期时间;如果他虚假欺骗,就逮捕押送他回来。(“若”1分,“信”1分,“收”1分,语意连贯1分)(2)(3分)华佗给人治病,配制汤药不过用几味药,病人服下药后离开后就痊愈了;如果病人需要,华佗也不过灸疗一两个穴位,病人病痛就应手消除了;如果病患集结郁积在体内,应须剖开身体割除的,就饮服华佗的“麻沸散”,一会儿病人便像醉死一样,没有什么知觉,于是华佗开刀后取出结积物,病人很快就能康复;病患如果在肠中,华佗就

35、为切断肠子进行清洗,再缝合腹部刀口,抹上药膏,四五天后,病人病好了,不再疼痛,一个月之内,就痊愈复原了。有一位郡守生病,华佗认为这人发一下大怒病就会好。于是多次接受他的财物却不给他医治;没有多久丢下他走掉了,还留下书信辱骂他。郡守果然大怒,呕吐几升黑色的血,病就好了。曹操的爱子曹冲病危,曹操感叹说:“我后悔杀了华佗,使这个儿子活活地死去了。”(答对1点给1分,答对2点给3分,答案不在以上范围之内的,只要是表现华佗医术高明的事例就可以给分)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华佗字元化,是沛国谯县人。外出到徐州求学,同时通晓几种儒家经典。沛国相陈圭推荐他为孝廉,太尉黄琬征召他,他都不去就任。华佗懂得养生的方法

36、,当时的人认为他年龄将近一百岁,可外表还像壮年的容貌。他又精通处方医药,他给人治病,配制汤药不过用几味药,心里明了药剂的分量,不用再称重量,药煮熟就让病人饮服,告诉病人服药的注意事项,病人离开后,病就痊愈了。如果需要灸疗,也不过一两个穴位,病痛就应手消除。如果需要针疗,也不过扎一两个穴位,下针时对病人说:“针感应当延伸到某处,如果到了,告诉我。”当病人说“已经到了”,应声便起针,病痛很快就痊愈了。如果病患集结郁积在体内,应须剖开身体割除的,就饮服他的“麻沸散”,一会儿病人便像醉死一样,没有什么知觉,于是开刀后取出结积物。病患如果在肠中,就切断肠子进行清洗,再缝合腹部刀口,抹上药膏,四五天后,病

37、好了,不再疼痛,一个月之内,就痊愈复原了。有一位郡守生病,华佗认为这人发一下大怒病就会好。于是多次接受他的财物却不给他医治;没有多久丢下他走掉了,还留下书信辱骂他。郡守果然大怒,派人追赶捕杀华佗。郡守的儿子知道内情,嘱咐人不要追赶。郡守非常生气怨恨之后,呕吐几升黑色的血,病就好了。华佗的卓绝医技,大都像这些。曹操听说了,就召唤华佗来。曹操为头痛病所苦,每当发作,就心情烦乱,眼睛眩晕。华佗只要针刺鬲这个部位(膈俞穴),病随手就好了。不过华佗本来是读书人,用行医作为自己的职业,心里常常感到后悔(封建社会医生被视为“贱业”)。后来曹操亲自处理国事,生病很沉重,让华佗专为他看病。华佗说:“这病短时间难

38、以治好,只有经常进行治疗,才能延长寿命。”华佗长期远离家乡,想回去,于是说:“刚收到家信,正要短期回家一趟呢。”到家后,用妻子有病做托辞,多次请假不回来。曹操多次写信召唤,华佗还是不上路。曹操非常生气,派人前往查看。如果华佗妻子确实有病,就赐给四十斛小豆,放宽假期时间;如果他虚假欺骗,就逮捕押送他回来。于是用传车把华佗递解交付许昌监狱,核实证据,本人服罪。荀彧向曹操求情说:“华佗的医术确实高明,与人的生命密切相关,应该包涵宽容他。”曹操说:“不用担忧,天下就没有这种无能鼠辈吗?”终于把华佗在狱中拷问致死。华佗临死前,拿出一卷医书给狱吏,说:“这书可以用来救活人。”狱吏害怕触犯法律不敢接受,华佗

39、也不勉强,讨取火来把书烧掉了。华佗死了以后,曹操头痛病没有好。曹操说:“华佗能治好这种病。这小子有意留着我的病,不加根治,想用这办法来使自己显得重要。可是我不杀掉这小子,他也终究不会替我断掉这病根的。”等到后来他的爱子仓舒(曹冲的字)病危,曹操才感叹说:“我后悔杀了华佗,使这个儿子活活地死去了。”略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郑冲,字文和,荥阳开封人也。起自寒微卓尔立操清恬寡欲耽玩经史遂博究儒术及百家之言有姿望动必循礼任真自守不要乡曲之誉由是州郡久不加礼。及魏文帝为太子,搜扬侧陋,命冲为文学,累迁尚书郎,出补陈留太守。冲以儒雅为德,莅职无干局之誉,箪食缊袍,不营资产,世以此重之。大将军曹

40、爽引为从事中郎,转散骑常侍、光禄勋。嘉平三年,拜司空。及高贵乡公讲尚书,冲执经亲授,与侍中郑小同俱被赏赐。俄转司徒。常道乡公即位,拜太保,位在三司之上,封寿光侯。冲虽位阶台辅,而不预世事。时文帝辅政,平蜀之后,命贾充、羊祜等分定礼仪、律令,皆先谘于冲,然后施行。及魏帝告禅,使冲奉策。武帝践祚,拜太傅,进爵为公。顷之,司隶李熹、中丞侯史光奏冲及何曾、荀顗等各以疾病,俱应免官。帝不许。冲遂不视事,表乞骸骨。优诏不许,遣使申喻。冲固辞,上貂蝉印绶,诏又不许。泰始六年,诏曰:“昔汉祖以知人善任,克平宇宙,推述勋劳,归美三俊。遂与功臣剖符作誓,藏之宗庙,副在有司,所以明德庸勋,藩翼王室者也。昔我祖考,遭

41、世多难,揽授英俊,与之断金,遂济时务,克定大业。太傅寿光公郑冲、太保朗陵公何曾、太尉临淮公荀顗各尚德依仁,明允笃诚,翼亮先皇,光济帝业。故司空博陵元公王沈、卫将军钜平侯羊祜才兼文武,忠肃居正,朕甚嘉之。”九年,冲又抗表致仕。明年薨。帝于朝堂发哀,追赠太傅,赐秘器,朝服,衣一袭,钱三十万,布百匹。谥曰成。 (节选自晋书郑冲传)【注】搜:寻找。扬:选拔、举荐。侧:同“仄”。侧陋:隐伏,卑微,引申指地位低微。庸:古同“佣”,雇佣,任用。9.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起自寒微卓尔立操清恬寡欲耽玩经史遂博究儒术及百家之言有姿望动必循礼任真自守不要乡曲之誉由是州郡久不加礼B.

42、 起自寒微卓尔立操清恬寡欲耽玩经史遂博究儒术及百家之言有姿望动必循礼任真自守不要乡曲之誉由是州郡久不加礼C. 起自寒微卓尔立操清恬寡欲耽玩经史遂博究儒术及百家之言有姿望动必循礼任真自守不要乡曲之誉由是州郡久不加礼D. 起自寒微卓尔立操清恬寡欲耽玩经史遂博究儒术及百家之言有姿望动必循礼任真自守不要乡曲之誉由是州郡久不加礼10.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出,指从京城调出,到地方为官。文中郑冲由京官尚书郎补任地方官陈留太守。B. 朕,我,我的。秦以前,不论尊卑,皆自称朕;后自秦始皇起,用为皇帝自称。C. 致仕,指古代官员自请加职或升职。文中郑冲致仕是想为国家担负

43、更重的责任。D. 秘器,指棺木。郑冲去世时,武帝为了表示对郑冲的恩宠,赐给他棺木以安葬。11.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郑冲注重修养,作风朴素。任陈留太守时,他把儒雅作为自己追求的道德境界,任职颇有美名,吃蔬食,穿麻絮袍子,不营私产,世人因此看重他。B. 郑冲洁身自好,受人尊重。做太保时,级别虽已和宰相相同,但他从来不参与世俗的事务;贾充、羊祜等人制定礼仪、法律制度,都是先求教于他。C. 郑冲是晋武帝的心腹之臣。在李熹、史光等人以疾病为由奏请免去郑冲等人的官职时,武帝依然对郑冲坚信不疑,并一次次地驳回他的辞职申请。D. 郑冲受到武帝的高度称赞。皇帝通过赞美汉高

44、祖刘邦的知人善任,回顾祖辈君臣的通力协作,进而夸赞了郑冲等人的勋劳,并直接表达了赏识之意。12. 把文中面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及高贵乡公讲尚书,冲执经亲授,与侍中郑小同俱被赏赐。(2)昔我祖考,遭世多难,揽授英俊,与之断金,遂济时务,克定大业。参考答案:9. C 10. C 11. A 12. (1)等到高贵乡公(曹髦)讲习尚书时,郑冲手拿经书亲自讲授,与侍中郑小同一起被赏赐。(2)过去我的祖辈,遇到了世间很多灾难,招揽任用才智出众的人才,与他们同心协力,于是成就了世事,能够奠定国家大业。【9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首先要细读所给文段,明确了解文意,然后根据文意

45、进行判断,本段话的大意为:从寒微的出身起家出仕,操守超群出众,生性恬静清心寡欲,专心研习经史典籍,于是广泛研习儒家及百家学说。有优美的风度,行动一定遵循礼制,任情率真,坚持本性。在乡里不沽名钓誉,因此州郡长官很久都对他不加礼遇。其中注意结合文言文行文的习惯,也可借助标志词。本句中注意根据一些名词,如“经史”“儒术”“百家之言”“州郡”等即可作出判断。【10题详解】试题分析:回答此类题目,必须熟记文学常识的主要内容,区分文学常识的概念,仔细察看题干中的修饰限制成分。C项,致仕:古代官员正常退休。【11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墓础上,带着选项回到原文进

46、行比较分析,作出判定。D项,“间接表达了赏识之意”错,应是直接表达。【12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文言翻译要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同时注意字字落实。翻译后的句子要通顺,不能出现病句。第一句得分点:“及”,等到;“执”,拿;“亲”,亲自;“与俱”,与一起。第二句得分点:“奚以为”,表示反问,哪里用得着呢。点睛:本题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

47、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参考译文:郑冲,字文和,是荥阳开封人。从寒微的出身起家出仕,操守超群出众,生性恬静清心寡欲,专心研习经史典籍,于是广泛研习儒家及百家学说。有优美的风度,行动一定遵循礼制,任情率真,坚持本性。在乡里不沽名钓誉,因此州郡长官很久都对他不加礼遇。到了魏文帝做太子的时候,寻找和举荐地位低微的贤能之士,任命郑冲为文学侍从,不断升迁做了尚书郎,出京补任陈留太守。郑冲把儒雅作为(自己追求的)道德境界,任职没有办事干练(干局:谓办事的才干器局)的赞誉,吃蔬食,穿麻絮袍子,不营制个人产业,世人因此而看重他。大将军曹爽引荐他为从事中郎,转任散骑常侍、光禄勋。嘉平三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