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21年湖北省荆门市李市中学高三语文月考试题含解析.docx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3296195 上传时间:2024-06-28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8.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年湖北省荆门市李市中学高三语文月考试题含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2021年湖北省荆门市李市中学高三语文月考试题含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2021年湖北省荆门市李市中学高三语文月考试题含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2021年湖北省荆门市李市中学高三语文月考试题含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2021年湖北省荆门市李市中学高三语文月考试题含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21年湖北省荆门市李市中学高三语文月考试题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后面的问题。(10分)李大钊被捕后,表现出了一位彻底的唯物主义者的无私无畏的英勇气概,他“态度甚从容,毫不惊慌”,“俨然一共产党领袖之气概”;“精神甚为焕发,态度极为镇静,自称为马克思学说崇信者,对于其他之一切行为,则谓概不知晓”。他“在狱二十余日,绝不提家事”。当他在审讯处最后一次,也是唯一一次见到自己的妻子、女儿时,只静静地看了看她们,没有对她们说一句话。他的这种无私无畏,来自他对马克思主义真理的信仰和对中华民族一定会独立,社会主义一定会在中国实现的信心,也来自他对人生的透彻看法

2、。在他看来,一个人的生命不过是宇宙那川流不息的大实在和那宇宙无限的青春的一部分。他在1920年写下的一篇散文中说道:死与生同是全生命的一部,生死相间(即相交替),才成无死无终的大生命,死同生一样是大自然中的自然的现象。对于自然的现象的“生”,既不感什么可以恐怖;那么,对于自然的现象的“死”, 也不应该感什么可以恐怖。我们直可以断定死是没有什么可以恐怖的。死既与生同是自然的现象,那么死如果是可悲哀的,生也是可悲哀的;死如采是有痛苦的,生也是有痛苦的。生死相较,没有多大的区别。他认为,人的乐生怕死,是由于有一种“依恋”的“惰性”:由旧居迁到新居,总不免留恋故居,其实新居未必比旧居有什么不好;“冬天

3、早起,临行冷水浴,望见冷水总觉得有些战栗。跳入其中,沐浴顷刻,也还有一种的佳境。出浴后,更觉得严寒的空气与春风一样和暖。人对于死依恋生,也是一样的心理。”13文中说,李大钊“在狱二十余日,绝不提家事”,“当他在审讯处最后一次也是唯一一次见到自己的妻子、女儿时,只静静地看了看她们,没有对她们说一句话”。如何理解李大钊对亲人的这些做法?(4分)14从所选文段内容来看,作者是怎样巧妙地选取和使用材料来塑造传主的形象的?(6分)参考答案:13.李大钊在死亡面前表现出来的无私无畏的气概,来自他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也来自他对人生的透彻认识。虽然最后也是唯一一次见到自己的妻子女儿时,李大钊没有说一句话,但是

4、他的内心对亲人是饱含真情的。传记里提到他“静静的看了看她们”,在镇定与沉默中含有关怀与保护之意。他相信他的亲人能理解自己,理解自己的事业,他的这种镇定与沉着,其实是寓浓情于平淡之中的。(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答对3点即可给满分。)14.直接引用相关的历史文献资料;直接引用传主自己的文章;生动的描写和抒情议论巧妙结合。(意思对即可。)略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2019年1月1日正式实施的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首次对部分劳动性所得实行综合征税,个税起征点提高至每月5000元(每年6万元),优化调整了税率结构等,首次增加了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或者

5、住房租金、赡养老人等6个专项附加扣除。此次个税制度改革走出了我国个人所得税由分类征收向综合征收转换的关键一步,有助于解决分类征税方式下不同所得项目之间税负不平衡的问题;将大幅降低中低收入者税收负担,更好地发挥调节收入分配的作用,实现从普惠制改革到定点减负的转变。财政部部长刘昆说,个税起征标准综合考虑了人民群众消费支出水平增长等各方面因素,并体现了一定的前瞻性。同日,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正式实施。“办法是在广泛听取民意、集中民智和充分凝聚各方共识的基础上形成的。从公开征求意见到办法公布后各方面的反映看,社会各界对办法的评价是积极的、正面的,普遍认为专项附加扣除力度之大,超出预期,是一项

6、实实在在的减负政策。”财政部副部长程丽华说,财政部将会同税务总局等相关部门,全力做好各项准备工作,特别是要做好信息系统优化和数据共享工作,通过部门间信息共享交换,让信息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使纳税人能够充分、便捷地享受到扣除政策。(摘编自中国经济周刊经济日报)材料二:表一:个税起征点提高至每月5000元后不同收入水平的减税情况(单位:元)月收入年收入调整前年纳税额调整后年纳税额减税额降幅5000600001400140100%100001200038761001287574%15000180000129485484746458%2000024000024120101511396858%5000

7、0600000114036887802525622%8000019600002315522053962615611%表二:赡养老人和子女教育扣除情况测算享有赡养老人扣除的纳税人在人群中的比例(%)兄弟姐妹数量(个)赡养老人平均扣除款(元/年)享有子女教育扣除的纳税人在人群中的比例(%)子女教育平均扣除款(元/年)低收入人群331.882783384500中低收入人群622.294486435172中高收入人群671.965463222595高收入人群7210696426182143平均值671.985397374402(摘自田志伟、田展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可能的减税成效及完善方向)注扣除款

8、:指按照办法规定从享有该专项扣除政策的纳税人的应税收入中减除的款项。如王某扣除五险一金每月实发工资8000元,减除5000元免税额,其应税收入为3000元,现在其享有子女教育专项扣除每月再扣除2000元,那么这2000元即扣除款。材料三:目前一个典型的城市家庭抚养一个小孩的成本每年大约是3万元,考虑到边际成本递减,抚养两个小孩的成本大概为5万元。如果夫妻两人年总收入为25万元,按目前的抵扣方案,养育两孩每年抵扣额为2.4万元,在20%的税率下,这意味着家庭一年只能节省4800元,与年均5万元的养育成本相比微不足道。(摘自梁建章个税专项附加扣除应该按小孩人头抵税)材料四:依据办法,夫妻双方只能在

9、负责自己的父母养老时获得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若夫妻双方仅有一方具有工作收入,实际上承担着夫妻双方父母共同的养老,但法律却只允许其在缴纳个税时抵扣自己父母的养老费用支出,不允许抵扣对方父母的养老费用支出,这不仅不合理,而且可能引发家庭内部矛盾,不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摘自田志伟、田晨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可能的减税成效及完善方向)4. 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项是( )A. 个税起征点提高至每月5000元后,纳税人的收入与纳税额、减税额成正比,但与降税幅度成反比,月薪2万元以下的收入群体税负下降明显。B. 收入高的群体纳税额高而降税幅度小,收入低的群体纳税额低而降税幅度大,

10、体现税收调节个人收入的作用,低收入者是最大收益者。C. 高收入人群享有赡养老人扣除的人数多、扣除款多,中低收入人群享有子女教育扣除的人数多、扣除款多,体现了专项防加扣除定点减负作用。D. 高收入人群享有子女教育扣除的比例最小且其平均扣除费用最少,因此较赠养老人费用扣除,子女教育扣除会给高收入人群带来更大利益。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项是( )A. 新个人所得税法有创新性,实行部分劳动性所得综合征税、提高个税起征点、增加专项附加扣除、优化调整税率结构是其突出亮点。B. 我国个人所得税从分类征收向综合征收迈出了关键的一步,社会各界都认为专项附加扣除力度超出预期,是实实在在的减

11、负政策。C. 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在制定时广泛听取了民意,在涉及民生的多个方面充分凝聚了各方共识,具有积极意义。D. 要使纳税人能充分、便捷地享受到专项附加扣除政策需要多部门协同工作,其中信息系统优化和数据共享工作成为重要的一环。6. 根据材料三、四内容,给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提一条修订建议并给出两点理由。参考答案:4. D 5. B 6. 建议:加大子女教育专项扣除额度;理由:能够减轻中青年的家庭负担;有助于家庭对子女教育的投人;会让政策更加惠及低收人人群;有助于提升人口生育率。建议:将岳父母和公婆纳入赡养父母专项扣除的范围;理由:更符合家庭实际情况;有利于倡导孝敬父母的

12、社会风尚;有利于家庭社会的和谐;让纳税人更能切实地感受到减税效果,更有获得感。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到材料中圈出相关的内容,进行比对,做出判断。题中,D项,“因此较赡养老人费用扣除,子女教育扣除会给高收入人群带来更大利益”不正确,应是“赡养老人费用扣除比子女教育扣除会给高收入人群带来更大利益”。故选D。【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本信息,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择“正确”或“错误”“一

13、项”或“两项”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到文章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一一进行比对。本题中,B项,“都认为”不正确,材料一原文说的是“普遍认为”。故选B。【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文中信息,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根据材料三、材料四内容,给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提一条修订建议,并至少给出两点理由”。答题时要结合文中的内容概括要点,然后整合,从不同的角度提出建议,重点注意专家,学者的观点。材料三分析了城市家庭抚养孩子的成本,由所列出的数字,可以看出“一般家庭养育孩

14、子的成本高,中青年的家庭负担过重,孩子越多,负担越重”,现在的税率下,一般家底一年节省的费用与年均养育成本相比微不足道,根据这些情况,可提出“加大子女教育专项扣除额度”的建议。由上边的引文可总结出原因:“能够减轻中青年的家庭负担”、“有助于家庭对子女教育的投人”等。材料四分析了办法中赠养老人的相关规定,指出其中规定的“夫妻双方只能在负责自己的父母养老时获得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从这里可总结出“将岳父母和公婆纳入赡养父母专项扣除的范围”的建议,虽然有其不合理之处,并结合现实进行了分析,指出办法中的此项规定“不仅不合理,而且可能引发家庭内部闭盾,不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由此可知,此建议的原因有:“

15、有利于倡导孝敬父母的社会风尚” “有利于家庭社会的和谐”等。【点睛】解答实用类文本阅读可以从如下几个步骤进行:首先是阅读,注意整体阅读,注意抓三个方面:一是要有文体特征意识(如新闻、传记);二是要有思路分析意识(边读边概括各段落意思及段与段之间的关系);三是要有寻找中心句意识(每段的中心句,特别是文章的开头,结尾,过渡句以及标题)。其次是审题:从题干中求启示,寻求解题的突破口,确保准确答题。题干具有以下作用:暗示答题区域,暗示答题思路,暗示答题方法,暗示答案本身。审题时注意:是否选准题眼(答题重点),是否选全要点(要答几个方面),是否选准角度(以谁为陈述主体),是否选好恰当的句式(要与设问的句

16、式一致)。组织语言时,注意“问”与“答”要照应好。最后是答题:“规范作答”不能忘记的三个原则:答案在文中(直接来源于文中或或从文中提炼);选择并重组文中关键词句(注意原文表述角度与设问角度是否一致);(3)分点分条作答(高考阅卷采点给分)。即:问什么答什么,怎么问怎么答;就近找答案,尽量抄原文;抓住关键词,短语答题目,分条来排列;要用肯定句,原文中找依据。3.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电影流浪地球大年初一上映,不出意料地占领了春节档票房和话题榜首。这部被称为中国硬科幻开山之作的电影,改编自刘慈欣的同名小说,作为中国科幻文学最知名的代表,刘慈欣始终探索着汉语表达宇宙、时空、技术的可能性,尝试用科幻抒

17、发当代中国人的豪迈和悲悯。有评论家说得颇有见地:刘慈欣的文字体现着“轻与重”之间的巨大张力,他的轻往往来自_,他的重则来自对中国的贫穷和落后的深刻体验。一方面,作为阿瑟?克拉克的仰慕者,刘慈欣一再追忆着2001:太空漫游曾带给他的灵魂震撼,希望自己也能追随偶像,引领读者去仰望星空,感受宇宙那如水晶般坚硬、纯粹、透明的空灵之美。另一方面,作为一名长年生活在基层的火电厂工程师,他对中国的贫穷和落后有着深刻的体验,明白在这片土地上,“任何超脱飞扬的思想都会砰然坠地的,现实的引力太沉重了。”于是我们看到了一出出空灵思想与沉重肉身之间量子纠缠式的戏剧。 比如在中国太阳里,水娃从赤贫的故乡走向大城市,从摩

18、天大楼外的“蜘蛛人”变成“人造太阳”上的镜面清洁员,最终,与霍金的对话激发了他对宇宙的向往。个体的思想蜕变,寓意着古老农耕民族的觉醒,也隐伏着“轻”与“重”之间的对立统一。人类情感在冰冷的宇宙中得以释放温度,卑小的个体与壮阔的时空实现了联结。 【1】而最能体现刘慈欣对“重量”感受的,莫过于流浪地球。尽管地球赋予了我们对诸多事物的重量感,但当它被想象无尽星海中的一颗小小行星时,自身却缺少重量感。正是安置在亚洲和美洲大陆的一万两千台行星发动机,让母星59万亿亿吨的质量有了可感性。鲜明的重量感显然能瞬间楔入读者的意识深处。而滔天巨浪漫过城市的废墟,洪水退潮时从摩天大楼的残骸中倾斜而下的道道瀑布,穿越

19、小行星带时流星不断撞击造成的漫天尘埃经年不散这只是一百代人类将要经历的连番劫难的序章。显然,这个关于“逃逸”的故事以不断“叠印”沉重感为乐事。刘慈欣说,在为命运一点点加速直到它逃出死亡的引力前,我们必先付出沉重的代价。【2】 其实,面对命运的“重量”,中国人早就有向星际求索的表达欲望了。从鸦片战争开始,中国被拖入了西方主导的民族大竞争中,“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渐成公理。连番的挫败催生了文化革新的诉求,国人对科幻小说的兴趣也从此而来。光绪二十八年,梁启超树起“小说界革命”的大旗,主张通过小说改造民众,包括凡尔纳的海底两万里在内的科幻小说成为备受青睐的类型之一。光绪二十九年,23岁的周树人为他的科

20、幻译作月界旅行写下一篇序言:“作为一种渴望不断进步的生物,人类通过不懈的奋进,努力摆脱着自然的奴役,逐步走向更高的自由。”此后的一个多世纪里,中国人历经磨难才赢回世界的几分尊重,中国科幻也几经沉浮才终于在新千年里结出硕果。当对怪力乱神无感的理论家们寻找着能让人类彼此和谐共处的新思想时,来自山西娘子关的工程师刘慈欣却只想提醒:思考一下灭顶之灾降临时人类该如何逃生吧!【3】在华夏文学长河中,伟大而浪漫的心灵虽然一次次奏响过生命的律动,创造了众多不朽的篇章,但如何用汉语去表现科学革命之后的时空之广袤、探索之艰辛、定律之奥妙、技术之恢弘,抒发现代中国人的豪迈和悲悯,则是一个多世纪前才出现的全新任务。刘

21、慈欣的写作,正代表了中国作家在尝试承担这一使命时的某种可能性。在这个充满挫折和挑战的过程中,他至少为汉语文学贡献了生猛、奇崛、壮阔的意象,勇毅、果决、进取的气质,崇高、悲怆、庄重的语调,而所有这些共同塑造了他的文学语言质地。【4】 是的,太阳完了,太阳系完了,可是,地球还没完。我们要用笨重可笑、破破烂烂的设备,拖拽着遍体鳞伤的母星,逃向新的家园。请不要问为什么,这就是生存意志的最后表达。(本文有删改)3. 根据上下文,在第段横线上仿写一个短语:他的轻往往来自_4. 下面句子是文中的原话,把它放回文中,位置合理的一项是“这种对生存的焦虑、对进化的执着以及对科学的崇拜,正是近现代中国核心命题在星际

22、尺度上的再表达。”A. 【1】B. 【2】C. 【3】D. 【4】5. 下面对文中材料作用分析错误的一项是A. 文章以流浪地球上映的轰动开头吸引读者兴趣,引出本文讨论的话题。B. 第段举中国太阳的例子是为后文流浪地球的重要性做铺垫。C. 第段举梁启超等人的例子来构成近代中国科幻探索的实证,确有必要。D. 文章末段以一种文艺抒情的笔调,再次强化了流浪地球的情感共鸣。6. 有人认为刘慈欣以一己之力为中国科幻文学打开了新局面,你是否同意?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的观点并说明理由。7. 第段论述层层推进,请加以分析。参考答案:3. 那宇宙那如水晶般坚硬、纯粹、透明的空灵之美 4. C 5. B 6. 同意

23、 (1)刘慈欣提醒人们“思考一下灭顶之灾降临时人类该如何逃生”促使科幻小说产生;(2)把科学革命之后的时空等科幻题材作为小说的内容(3)形成科幻小说的风格。不同意 (1)近现代梁启超,周树人等人做过科幻探索;(2)在华夏文学长河中,也有过相关的浪漫的幻想,创造了众多不朽的篇章。 7. 第段,承接上文介绍刘慈欣在流浪地球中对“重量”感受;第段转折,提出中国人早就有向星际求索的表达欲望;第介绍从鸦片战争国人开始命运的“重量”的探索,但刘慈欣提出“思考一下灭顶之灾降临时人类该如何逃生”的问题是近现代中国核心命题在星际尺度上的再表达,强调刘慈欣之于科幻小说的重要性;第段结束刘慈欣科幻小说的题材和风格。

24、这四个段落层层推进,论述刘慈欣对中国科幻小说的贡献。【3题详解】此题考核选用、仿用、变换句式的能力,主要考核仿写,仿写要注意一个原则,即“形似”“意谐”。形似,即仿写的句子要与例句在结构、修辞方式及句式上相似。意谐,即仿写的句子要与例句在思路、感情、语意上谐调,此题仿写的对象是“对中国的贫穷和落后的深刻体验”,内容根据下文的内容“一方面,感受宇宙那如水晶般坚硬、纯粹、透明的空灵之美。另一方面,他对中国的贫穷和落后有着深刻的体验”,应该填写“那宇宙那如水晶般坚硬、纯粹、透明的空灵之美”。【4题详解】此题考核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重点考核选填衔接句。填写衔接句主要从陈述对象的一致,虚词的运用,句

25、式选用、情感基调、前后的逻辑顺序和音韵的和谐的角度选取。要求填写的句子强调“对生存的焦虑、对进化的执着以及对科学的崇拜”“近现代中国”文中【3】处的结尾“思考一下灭顶之灾降临时人类该如何逃生吧!”体现“对生存的焦虑”,段落的主体部分写近代探求科幻的历程,故选C。【5题详解】此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论证的方法等。答题时注意根据文章内容具体分析。题中B项“是为后文流浪地球的重要性做铺垫”错误,由文段的开头“比如”可以看出是举例论证前文的观点,即“刘慈欣的文字体

26、现着轻与重之间的巨大张力”。故选B。【6题详解】此题考核探究能力,要求就“有人认为刘慈欣以一己之力为中国科幻文学打开了新局面”的看法谈自己的观点和理由,答题时首先明确自己的观点,然后根据文章的内容阐明理由,此题如同意此看法,可结合文中的“刘慈欣却只想提醒:思考一下灭顶之灾降临时人类该如何逃生吧!这种对生存的焦虑、对进化的执着以及对科学的崇拜,正是近现代中国核心命题在星际尺度上的再表达”“但如何用汉语去表现科学革命之后的时空之广袤、探索之艰辛、定律之奥妙、技术之恢弘,抒发现代中国人的豪迈和悲悯,则是一个多世纪前才出现的全新任务”“刘慈欣的写作,正代表了中国作家在尝试承担这一使命时的某种可能性”“

27、而所有这些共同塑造了他的文学语言质地”阐明理由。如不同意可结合文中的句子“其实,面对命运的重量,中国人早就有向星际求索的表达欲望了”“在华夏文学长河中,伟大而浪漫的心灵虽然一次次奏响过生命的律动,创造了众多不朽的篇章”阐述理由。【7题详解】此题考核分析文章结构思路的能力,答题时首先要对文章进行简单的层次划分,概括各层次的内容;然后理清各层次之间是并列关系、层进关系还是对比关系等;再看提出或论证观点时运用哪些事例, 答题时用“首先”“然后”“接着”“最后”一类表承转的词语连接,尽量使用原句,并把原句用引号引起来。一般的答题方式为“首先借助引出;接着通过,提出;最后指出”。此题注意抓住的文中的重点

28、句子有“但当它被想象无尽星海中的一颗小小行星时,自身却缺少重量感”“面对命运的重量,中国人早就有向星际求索的表达欲望了”“但如何用汉语去表现科学革命之后的时空则是一个多世纪前才出现的全新任务”“他至少为汉语文学贡献了生猛、奇崛、壮阔的意象,勇毅、果决、进取的气质,崇高、悲怆、庄重的语调,而所有这些共同塑造了他的文学语言质地”。【点睛】文意探究的题目,答题时注意首先明确探究的要点,然后结合文章的内容具体明确答题的方向。探究的题目一般有两个方向,一是向内挖掘,一是向外延伸,向内挖掘的题目主要是针对文章的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实际是对文章的内容的提炼的过程,答题方式是观点+原文例证。向外延伸主要是针对

29、文本提出自己的看法或对自己的启示,答题时首先明确自己的观点,然后结合文章和生活中的事例进行论证,论证要围绕自己的观点进行,做到中心突出、简单明了。二、 古代诗文阅读(35分,共3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2题。 韦鼎,字超盛,京兆杜陵人也。鼎少通脱,博涉经史,多智。遭父忧,水浆不入口者五日,哀毁过礼。服阕,为邵陵王主簿。 陈武帝在南徐州,鼎望气知其当王,遂寄孥焉。因谓陈武帝曰:“明年有大臣诛死,后四岁,梁其代终。仆观明公天纵神武,继绝统者,无乃是乎!”武帝闻其言,大喜,因而定策。及受禅,拜黄门侍郎,寻迁司农卿。太建中,为主使聘周。转临海王长史,行吴兴郡事。至德初,鼎尽质货田宅,寓居

30、僧寺。友人问其故,答曰:“江东王气尽于此矣。吾与尔当葬长安。期运将及,故破产耳。” 初,鼎之聘周也,尝与高祖相遇。鼎谓高祖曰:“观公容貌,故非常人,而神监深远,亦非群贤所逮也。不久必大贵,贵则天下一家。公相不可言,愿深自爱。”及陈平,上驰召之,授上仪同三司,待遇甚厚。上每与公王宴赏,鼎恒与焉。时兰陵公主寡,上为之求夫,选亲卫柳述及萧瑒等以示于鼎。鼎曰:“瑒当封侯,而无贵妻之相,述亦通显,而守位不终。”上曰:“位由我耳。”遂以主降述。 开皇十二年,除光州刺史,以仁义教导,务弘清静。州中有土豪,外修边幅,而内行不轨,常为劫盗。鼎于都会时谓之曰:“卿是好人,那忽作贼?”因条其徒党谋议不轨,其人惊惧,

31、即自首伏。又有人客游,通主家之妾,及其还去,妾盗珍物,于夜亡,俄于草中为人所杀。主家知客与妾交通,乃告客杀之。县司鞫问,具得奸状,因坐客死。狱成,上于鼎。鼎览之曰:“此客实奸,而杀非也。乃某寺僧盗妾物,令奴杀之,赃在某处。”即放此客,遣掩僧,并获赃物。自是部内肃然不言,咸称其有神。寻征入京,以年老多病,累加优赐。顷之,卒,年七十九。 (选自隋史,有删改)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遂寄孥焉 孥:妻子儿女 B行吴兴郡事 行:管理 C遂以主降述 降:下嫁 D妾盗珍物,于夜亡 亡:丢失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利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江东王气尽于此矣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32、 B贵则天下一家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C初,鼎之聘周也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D以年老多病,累加优赐 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1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能够说明韦鼎“多智”的一组是 水浆不入口者五日,哀毁过礼 鼎尽质货田宅,寓居僧寺 观公容貌,故非常人 授上仪同三司,待遇甚厚 狱成,上于鼎 即放此客,遣掩僧,并获赃物 A B C D参考答案:10D(应解释为“逃亡”)11D(D两个“以”都是介词,“因为”。A第一个“于”是介词,“在”;第二个“于”是介词,表示比较,“比”;B第一个“则”是连词,表示假设关系,“就”“那么”;第二个“则”是连词,表示转折关系,“却”;C第一个“之”是助词,用在主

33、谓之间;第二个“之”是动词,“前往”)12A(说明韦鼎孝顺,说明韦鼎深受高祖器重,只是说明案件上报给韦鼎。把含有这三项的排除即可)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答陈蔼公书二汪 琬琬启:前仓猝报书,愧无以仰副足下之惠。兹者休沐少暇,故愿更竭其愚。来书论文,以明道立说,仆一读再读,叹为知言。窃意足下于此必当上述孔、孟,次陈濂、洛、关、闽之书,最下亦当旁采前明薛文清、王文成、陈公甫、罗达夫诸贤之说,为之折衷其异同,研晰其醇驳,而相与致辩于微芒疑似之问,庶乎于道无负矣,而不虞书末乃泛及于晚近诸君子也。然则足下之意,固不在于道,亦止以其文而已。如以文言之,则大家之有法,扰弈师之有谱,曲工之有节,匠氏

34、之有绳度,不可不讲求而自得者也。后之作者惟其知字而不知句,知句而不知篇,于是有开而无阖,有呼而无应,有前后而无操纵顿挫,不散则乱,辟诸驱乌合之市人,而思制胜于天下,其不立败者几希。古人之于文也,扬之欲其高,敛之欲其深,推而远之欲其雄且骏。其高也,如垂是之云;其深也,如行地之泉;其雄且骏也,如波涛之汹涌,如万骑千乘之奔驰;而及其变化离合,一归于自然也,又如神龙之蜿蜒而不露其首尾。盖凡开阖呼应、操纵顿挫之法,无不备焉,则今之所传唐、宋诸大家举如此也。前明二百七十余年,其文尝屡变矣,而中间最卓卓知名者,亦无不学于古人而得之:罗圭峰学退之者也:归震川学永叔者也;王遵礹学子固者也:方正学、唐荆川学二苏者

35、也。其他杨文贞、李文正、王文恪又学永叔、子瞻而未至者也。前贤之学于古人者,非学其词也,学其开阖呼应、操纵顿挫之法而加变化焉,以成一家者是也。后生小于不知其说,乃欲以剽窃模拟当之,而古文于是乎亡矣。今足下之言曰:“无寄托而专求之章法词令,则亦木偶之形,支离之音。”是见后生之剽窃模拟,而故为有激之言也。由仆观之,非穷愁不能著书,古人之文,安得有所谓无寄托者哉?要当论其工与否耳。工者传,不工者不传也,又必其尤工者,然后能传教百年,而终于不可磨灭也。孔子曰:“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夫有篇法,又有字句之法,此即其言而文者也。虽圣人犹取之,而足下顾得用支离、木偶相鄙薄乎?噫!何其过论也。仆不佞,不足与知乎

36、?此语狂且直,祈赐裁答。琬再顿首。(选自人民文学出版社汪琬全集笺校)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愧无以仰副足下之意 副:台乎,符合。B辟诸驱乌合之市人 辟:比如,打比方。C乃欲以剽窃模拟当之 当:相当,差不多。D不工者不传也 工:精巧,精妙。5下列四组句子中,加点词柏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A而不虞书末乃泛及于晚近诸君子也 乃欲以剽窃模拟当之B如以文言之 由仆观之C不散则乱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D此语狂且直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6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作者开篇说自己为上次仓促回信不能让对方满意而愧疚,这次稍微能抽出时间,希望再次探

37、讨问题,陈述自己关于文章写作的不成熟的看法。B作者对古代文章大家种种高超的写作艺术极尽赞美之词,意在表明,要使文章呈现千姿百态之美,最重要的是效法自然而非一味地追求技法。C作青论述前明文坛的创作情况,说“前贤”学习古人得法,而“后生小子”只是剽窃模拟不懂精髓,深刻揭示出“古文于是乎亡矣”的原因。D作者引用孔子的话,强调写作应“言”“文”兼备,若没有篇法,不讲究字句之法,则很难产生不可磨灭的作品,这一点与陈蔼公的看法有出入。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大家之有法,犹弈师之有谱,曲工之右节,匠氏之有绳度,不可不讲求而自得者也。(2)前贤之学于古人者,非学其词也,学其开阖呼应操

38、纵顿挫之法而加变化焉,以成一家者是也。参考答案:4C (“当”是“应对,应付”的意思)5C (A副词,“却”。B代词。C连词,“就就是”;连词,表转折关系。D表并列关系的副词。)6B (“最重要的是效法自然而非一味地追求技法”,错误地理解了原文内容。)7(1)文章大家写作有技洁,就像棋师下棋有棋谱、乐师演奏有节拍、木匠加工术头有墨绳和量尺,不能不讲究追求,自己研习揣摩。(2)前贤向古人学习,并不是学习古人现成的词句,而是学习古人有开有合前后呼应、能收能放、讲究顿挫的技法并对这些加以变化,以至自成一家。6.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朱浮字叔元,沛国萧人也。初从光武为大司马主簿,迁偏将军,

39、从破邯郸。光武遣吴汉诛更始幽州牧苗曾,乃拜浮为大将军幽州牧,守蓟城,遂讨定北边。建武二年,封舞阳侯,食三县。浮年少有才能,颇欲厉风化,收士心。辟召州中名宿涿郡王岑之属,以为从事;及王莽时故吏二千石,皆引置幕府,乃多发诸郡仓谷,禀赡其妻子。渔阳太守彭宠以为天下未定,师旅方起,不宜多置官属,以损军实,不从其令。浮性矜急自多,颇有不平,因以峻文诋之。宠亦很强,兼负其功,嫌怨转积。浮密奏宠遣吏迎妻而不迎其母,又受货贿,杀害友人,多聚兵谷,意计难量。宠既积怨,闻之,遂大怒,而举兵攻浮。浮以书质责之,宠得书愈怒,攻浮转急。明年,涿郡太守张丰亦举兵反。时二郡畔戾,北州忧恐。浮以为天子必自将兵讨之,而但遣游击

40、将军邓隆阴助浮。浮城中粮尽,人相食。会上谷太守耿况遣骑来救浮,浮乃得遁走。尚书令侯霸奏浮败乱幽州,构成宠罪,徒劳军师,不能死节,罪当伏诛”。帝不忍,以浮代贾复为执金吾,徙封父城侯。帝以二千石长吏多不胜任,时有纤微之过者,必见斥罢,交易纷扰,百姓不宁。六年,有日食之异,浮因上疏曰:“守宰数见换易,迎新相代,疲劳道路。寻其视事日浅,未足昭见其职。既加严切,人不自保,各相顾望,无自安之心。有司或因睚眦以骋私怨苟求长短求媚上意二千石及长史迫于举劾惧于刺讥故争饰诈以希虚誉斯皆日月失行之应”帝下其议,群臣多同于浮,自是牧守易代颇简。帝以浮陵轹同列,每衔之,惜其功能,不忍加罪。永平中,有人单辞告浮事者,显宗

41、大怒,赐浮死。(节选自后汉书朱浮传)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有司或因睚眦以骋/私怨苟求长短/求媚上意二千石/及长吏迫于举劾/惧于刺讥/故争饰诈伪/以希虚誉/B. 有司或因睚眦以骋私怨/苟求长短/求媚上意二千石/及长吏迫于举劾/惧于刺讥/故争饰诈伪/以希虚誉/C. 有司或因睚眦以骋/私怨苟求长短/求媚上意/二千石及长吏迫于举劾/惧于刺讥/故争饰诈伪/以希虚誉/D. 有司或因睚眦以骋私怨/苟求长短/求媚上意/二千石及长吏迫于举劾/惧于刺讥/故争饰诈伪/以希虚誉/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大司马,是专司武职的最高长官,马在中国古代

42、战争中地位重要,故以马名官。B. 二千石,数量词,文中指粮食的数量,古代一石为一百二十斤,也可做容量单位。C. 幕府,古代将帅在外临时设置作为府署的营帐,也可指幕僚,文中指的是官署。D. 执金吾,西汉末年率领禁兵保卫宫城乃至整个京城的官员,本名中尉,地位较高。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朱浮屡立军功,封侯拜将。他追随光武帝攻克邯郸、幽州,斩杀苗曾,平定北方,被封为大将军幽州牧、舞阳侯。B. 朱浮颇有抱负,广纳贤才。他在任上想有所作为,招纳安置当地名流和前朝官吏,因花费过大而引起同僚不满。C. 朱浮自负有功,心浮气躁。他写信严厉斥责渔阳太守彭宠,又密告彭宠有异心,

43、导致彭宠等人反叛,最终元气大伤。D. 朱浮见识深远,直陈时弊。他借出现异常气象之机,上书光武帝,指出官员更换频繁的弊端,得到朝廷官员赞同。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浮以为天子必自将兵讨之,而但遣游击将军邓隆阴助浮。(2)帝以浮陵轹同列,每衔之,惜其功能,不忍加罪。参考答案:10. D 11. B 12. A 13. (1)朱浮以为天子一定会自己率领精兵讨伐他,却只派游击将军邓隆暗地里协助朱浮。(2)光武帝因为朱浮(经常)欺压蔑视同僚,常常怨恨他,(但是因为特别)爱惜他的功劳和才能,舍不得加罪惩罚(他)。【10题详解】此题考核文言断句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

44、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此句的意思是“职能机构或许会因为小小成见与摩擦而行报复泄私怨,随意找些长短来迎合上意。二千石及长吏迫于举劾,畏惧讥刺,因而争着浮夸伪饰,以求虚名浮誉”,“私怨”是“骋”的宾语;不要断开,排除AC;“二千石”指官吏,作后句的主语,前面断开,排除B。故选D。【11题详解】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

45、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的含义作答。题中B项,“文中指粮食的数量”错误,“二千石”文中指官吏得到的俸禄,代指官吏。故选B。【12题详解】此题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此类试题错误选项的设置多以人物、事件、时间、地点的错位为重点,有时会在一些词语的翻译上命题,答题时注意对读选项和原文,发现细微的茶杯,题中A项,“他追随光武帝斩杀苗曾”错误,原文“光武遣吴汉诛更始幽州牧苗曾”,斩杀苗曾的是吴汉。故选A。【13题详解】此题考核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答题时注意直译,重点注意句中重点实词、虚词、活用和句式的翻译。(1)句的关键词:必:一定;将:率领;但:只;阴:暗地里。(2)以:因为;轹:蔑视;每

46、:常常;衔:怨恨;功能:才能。【点睛】文言断句的题目,首先注意一些常见的标志性的虚词,注意结构的对称,这是基础,其次注意断句题大多集中在对人称的转换和在句中充当的成分的考核,还要注意一个事件不要强行断开,不然句子就会支离破碎,相反两个事件句子再短,也要断开。选择题答题时注意选项的对比,然后结合文意进行分析。三、 语言文字运用(20分,共4题)7. 简答题(10分) (1)阅读下列选自三国演义的人物对话,然后回答问题。(5分) 甲:国舅何来? 乙:适蒙天子宣召,赐以锦袍玉带。甲:何故见赐? 乙:因念某旧日西都救驾之功,故有此赐。对话中的甲、乙、天子分别指谁?天子赐“锦袍玉带”有什么用意? (2)头发的故事风波阿Q正传(第三章续优胜记略)都写到了辛亥革命后哪一习俗改良事件?请分别概括相关情节。(5分) 参考答案:(1)(5分)曹操、董承、汉献帝。用意:消灭曹操,复安社稷。(2)(5分)剪辫子。N先生因剪辫而遭到责骂;七斤因为进城被革命党剪辫,后听说皇帝又要坐龙庭而恐慌;在东洋被剪了辫子的钱太爷的大儿子被阿Q称为“假洋鬼子”。试题分析:(1)本题要熟悉三国演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