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22年湖南省邵阳市杉木桥中学高一语文测试题含解析.docx

上传人:人****来 文档编号:3295438 上传时间:2024-06-28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90.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湖南省邵阳市杉木桥中学高一语文测试题含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2022年湖南省邵阳市杉木桥中学高一语文测试题含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2022年湖南省邵阳市杉木桥中学高一语文测试题含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2022年湖南省邵阳市杉木桥中学高一语文测试题含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2022年湖南省邵阳市杉木桥中学高一语文测试题含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22年湖南省邵阳市杉木桥中学高一语文测试题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现代文,完成1-3题(9分,每小题3分)北方大旱与体制型缺水中国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国家,北方尤其如此。此次北方大旱虽然主要是由天灾引起,但亦有人祸原因。在受灾严重的河南省汝阳县内埠村的主要灌溉工程陆浑水库干渠,多座提灌站和一段已经堆满垃圾的毁坏水渠是当年花巨资修建的灌溉设备,现在都废弃了。像这种花巨资修的灌溉工程,因长久失修、管理不善被废弃,关键时刻不能派上用场的情况,在这次北方大旱中,肯定不只一例。与此相关的是,目前全国一半以上的耕地没有水利设施,主要是靠天吃饭,但我国农业仍大部分采用大排大灌的方式

2、,实际上让大气将十分宝贵的水资源给蒸发了。上述情况也是造成北方大旱的重要因素。这是一种体制问题而引起的缺水,是体制型缺水。体制型缺水有别于因水本身很少而引起的资源型缺水和因水质污染而导致的水质型缺水。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过程中,节水、治污、调水等水资源配置措施不仅带来水资源供需关系的调整,更带来经济利益关系的调整。由此出现的水资源供需矛盾,也不仅仅在于水资源本身的稀缺性,更在于我们自身在水的利用与分配方式上存在一定缺陷。体制型缺水是造成我国很多地方尤其是北方干旱地区缺水乃至产生纠纷的重要原因。作为一种具有“公地悲剧”(在免费使用公共资源的情况下,每个人都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行为使资源因被滥

3、用而枯竭)特性的商品,水变成一种稀缺资源后,在现行的水资源开发管理体制下,人们就会过度使用、侵占和浪费,导致河道断流、环境恶化等一系列后果。对于资源型缺水和水质型缺水,我们可以采取加大投资兴修水利工程、开发更先进的节水设备、加强水污染治理等措施来解决,但是解决体制型缺水的问题,还得从水的分配和管理入手。像南水北调这样的大型工程建设,如果在水的分配上没有作出一个公平合理的制度安排,引水后能否收到预期效果很难说。要解决水资源的“公地悲剧”,有两种方式可供选择,一是政府管制,即计划方式,二是将公共资源变成私有资源,即市场方式。但就中国转型时期的实际来看,比较可行的是政府的宏观调控与市场机制有机结合,

4、逐步形成水资源的宏观控制和微观定额体系。张掖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农业生产区,但是通过水资源管理制度的重构,把缺水带来的危害降到很低程度。关键在于确立了用水价值的概念和水权交易制度。农民有了水资源商品观念后,会考虑改进技术来提高灌溉效率,或者选择需水量更少的作物进行播种,进而刺激农业产品结构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1、下列对文中水资源的“公地悲剧”的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A在经济转型过程中,因节水、治污、调水等水资源配置措施带来的水资源供需关系、经济利益关系的矛盾难以调和。B因水资源稀缺导致水资源供需矛盾,造成我国很多地方尤其是北方干旱地区缺水乃至产生纠纷。C因水的利用与分配方式存在缺陷,水利工程年

5、久失修。产生水资源供需矛盾,造成开春我国北方大旱。D由于水资源稀缺和开发管理体制不合理,人们过度使用、侵占和浪费水资源,导致河道断流、环境恶化等后果。2、以下不属于体制型缺水表现的一项是( )A耗费巨资修建的灌溉工程,因年久失修,管理不善,关键时刻不能派上用场。B耕地没有水利设施,主要靠天吃饭,一旦遭遇旱情,便很难解决。C采用大排大灌的方式,十分宝贵的水资源被大气蒸发,浪费严重。D水资源的分配和管理没有使农民建立起水资源商品观念,灌溉效率低下。3、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加大投资兴修水利、开发更先进的节水设备和加强水污染治理可以解决资源型缺水和水质型缺水的问题。B如果在水的分配上能

6、够作出一个公平合理的制度安排,南水北调工程引水后定能收到预期效果。C宏观调控与市场机制有机结合,形成宏观控制和微观定额体系,是解决水资源 “公地悲剧”最易推广的办法。D甘肃张掖虽然严重缺水,但通过确立用水价值的概念和水权交易制度,消除了缺水带来的危害。参考答案:1D 2.B 3A1 A“矛盾难以调和”不准确,B 、C理解片面。2.B “没有水利设施,主要靠天吃饭”是资源型缺水。 3 B逻辑推理错误;C原文为“比较可行”,与“最易推广”意思不同;D“消除了缺水带来的危害”错误,原文为“把缺水带来的危害降到很低程度”。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白纸黑字 奚同发决定去一趟那

7、座小城,虽然平日指尖一次次抚摸地图上那个圆点,实际上她对那里一无所知。是一张神秘的纸条,把她与那个圆点连成一线。纸条的神秘不仅是它的出现方式,更主要的是犹如久旱甘霖般及时。纸条出现的那天,爹做农活时摔断一条腿,他打上石膏就离开了卫生所。就这,还是拖欠了一屁股债。学校又一次催她和小弟交学费,开学都一个多月了,一家人正为钱犯愁。晚间,她试穿那件别人捐赠、由学校分配给她的棉衣时,手伸进衣服口袋,触到一张折叠的纸条,很普通的白纸,展开,是几行字:收到纸条的同学,如果上学有难处,跟我联系,我会帮你完成学业。落款“姚国庆”。要不,跟他联系一下,她怯怯地问。接着一家三口的目光都集中到爹的身上。爹却自顾自地抽

8、着烟,一言不发。最后,爹使劲儿地掐灭了纸烟,以她从未见过的严肃神情说,咱不能就这样随便地麻烦人家,不到万不得已,不能走那一步。重新振作的爹表示,再难,还没到砸锅卖铁的时候,只要他还有一口气,决不让一个娃辍学。上镇中学时,家里已经负债累累,但是不幸却再次降临,小弟在上学途中因雨天路滑跌落山崖,娘一病瘫在床头她决定退学,与爹共同支撑起这个再也经不住风雨的家。双手抱头,隐忍丧子之痛的爹,平生第一次把粗厚的巴掌气愤地掴在她的脸上,小弟搭上一条命,如果你不能读出书来,对得起谁?从此爹拖着那条残腿,苦苦维护着家的尊严,又一次打消了她动用纸条的念头。六年后,她如愿以偿地考上了大学,爹却含笑离世。 纸条夹在小

9、学四年级的课本里,已有些泛黄,捏在手上,已经被汗水微微地打湿了。娘长叹一声,唉八年了,也不知写字的人还承认不?这个地址还管用不?她怔在那里,是啊,没办法,只能把命运交给这张纸条了八年的精神支撑,随着一个普通信封寄走了,心里空落落地。两个月后,一个雾气没散的早晨,门前响起清脆的马铃声,邮递员大喊她的名字。在灶头烧水的她,手握尚在燃烧的半截儿柴火,夺门而出。有信件,还有汇款!信上说,几经周转,收到她的信晚了,让她快去学校报到,以后会准时寄钱给她。老天爷啊,老天爷啊,我可以上学了!她高声重复着,一头匍匐在地然后向远方连连跪拜,口中喊道:恩人呐,恩人呐!四年大学,她一刻不敢倦怠。从接到第一次汇款时,她

10、心里就默默许诺,工作后拿到第一个月工资,一定要去探望恩人。这个诺言,如今就要兑现了!找到邮政所3019号信箱,没有具体地址,向汇款窗口的工作人员打听,对方大吃一惊,反问她是不是那个被资助的大学生。这下,轮到她惊讶了:是她在这儿有名,还是姚国庆有名?邮政所几乎停止办公,大家七嘴八舌围过来一切都明白了,是一个大娘给她寄的钱。起初,邮政所还奇怪,她一个捡破烂的怎么每月都要寄出两份钱。一份给在外地上学的儿子,另一份是以姚国庆的名义寄出。原来,姚国庆是她丈夫,几年前因病去世,可她收到一个陌生女孩来信,纸条上丈夫熟悉的字迹让她泪水涟涟。虽然单位破产,她下了岗,但不能让丈夫昔日白纸黑字的承诺化作一纸谎言在一

11、个依墙斜拉的低矮的破旧帐篷前,电视台记者见到长跪不起的女孩子。围观的人争相介绍,哭了一个多小时啦,都成泪人啦,人能有多少眼泪啊?可她还在不停地抹泪儿。现场观众焦急地把目光投向街道,只是那个供俩孩子上大学,甚至把住房都卖了的女人咋还不回来?记者的镜头更是急切地扫来扫去。所有的人都在期待那个女人的到来。大家心疼哭了那么久、跪了那么久的瘦弱女孩,也在构想另一个女人的模样,或她出现的场景 (选自文化月刊)2009年第l2期,有删改)(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女孩在得到有人准备资助她完成学业的纸条后,曾多次萌生动用纸条的念头,但都 被父亲阻止,直到女孩考上了大学,父亲

12、离世后,女孩才能将纸条寄出。B这篇小说语言质朴,叙事生动,构思巧妙。作者在作品中将自己的理智与读者的情感巧妙地勾连起来,在平静的叙事中蕴涵着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C小说主要通过人物的行为来凸显人物的性格。父亲多次阻止女孩动用“纸条”,说 明他是一位讲自尊、有骨气的勤劳农民,但他也有守旧、狭隘的一面。D大娘为了丈夫临终的嘱托,为了兑现与丈夫的共同承诺,卖掉了房子,靠拾破烂维持生计,供陌生的女孩完成大学学业,这种超越生命的承诺令人肃然起敬。E结尾描写了女孩、记者以及围观的群众,都在焦急地等待着那个兑现了承诺的女人,但她却没有到来。结尾的这种开放性设计,引发读者想象,耐人寻味。(2)小说中的自始至终都

13、没有出场的“女人”,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 分) (3)本文以“一张纸条”为线索。请具体分析文章是如何围绕着“一张纸条”展开的。(6分)(4)“白纸黑字”作为小说的标题,意蕴丰富。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8分)参考答案:托”错,“为了兑现与丈夫的共同承诺”错,文中均无此意。大娘的丈夫几年前因病去世,她是收到一个陌生女孩的来信,认出纸条上丈夫的字迹后,才知道捐助的事,继而兑现的承诺。)(2)(6分)信守承诺(坚守诚信)。在丈夫去世、家境困窘的情况下,受到纸条的她毅然承担起帮助陌生女孩完成学业的重任,替丈夫兑现生前的诺言。(2分)坚强。为了供自己的儿子和陌生的女孩读书,她卖掉了

14、房子,多年住在一个“依墙斜拉的低矮的破旧帐篷”里,靠拾破烂维持生计。(2分)乐于助人(富有爱心)、不图回报。“她”连续4年以丈夫的名义给女孩汇款,但从未留下具体地址。(2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务必结合文本,要做到形象与分析对应。)(4)(8分)表面上看“白纸黑字”就是一张写着字的纸条,这是小说的线索。(2分)从深层上看,普通的“白纸”上朴实的“黑字”代表着人间大爱,“纸条传达的信息,足以成为抵挡困难的最后屏障”,表达了“爱是一种苦难中的依靠”的主题。(3分)“白纸黑字”作为一个成语,更代表着中华民族重承诺、守信用的宝贵品质。虽然丈夫去世,单位破产,她下了岗,“但不能让丈夫昔日白纸黑字的承诺

15、化作一纸谎言”的信念支撑着她完成了超越生命的承诺。这是这篇小说着力突出的主题。(3分)(意思对即可)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穿过岑寂的碎片朱以撒那方不毛之地一直为我神往。我常常会留意典籍上、画册上的一些残破纸片。这些纸片总是令我心弦一颤:该不会又是楼兰的碎片吧?凑近一瞥,十有八九,真是楼兰出土的残破纸片。我分外喜爱楼兰的残纸,从外观上看,边缘都被对光的风霜啃噬得斑驳陆离,犹如一片片洞见筋脉的黄叶。原先,贯穿纸片使其排列有序的细韧皮条,经不过风雨磨洗,不知哪一日清晨呼啦啦分崩离析,这一摞摞记载楼兰心迹的奇纸本霎时如天女散花,散乱而破碎,再也无从整理。有序顿成无序,整饬变成芜杂。一些重

16、要的记载被风吹雨打腐烂去,一些关键的词组也剥蚀风化,神秘的气息开始飞扬,越往后越神秘莫测。这里总是苍凉之至,只是死寂中蕴含无限的饱满。我想会有一些人,面对那无尽荒漠的方位,踮起脚神往地张望。 我们完全可以在精神上还原、再现当年丰饶的场景!两千多年前的楼兰,何等富庶和滋润呀!这个美丽的绿洲王国有如丰满而妩媚的少妇,林木葱茏,水草丰茂,波光荡漾,百鸟啁啾,真正是一片乐土。它使黄河文化、恒河文学和古希腊文化水乳交融。楼兰以它的消失,使人感到再滋润饱满的生命,也会如流星一般,在瞬间化为虚无。这些古典的碎片由于没有完整性,它使人们也就看到一个碎片的楼兰,只看到那些舞文弄墨的楼兰人迷蒙的背影。在我把玩到的

17、一些墨迹里,这时的书体,正处在隶楷若即若离的阶段,那种楷有隶意、隶含楷法的驳杂胶着状态,有味品之不厌。这些墨迹和相应时期的魏晋名流风格如隔江海。楼兰残纸墨迹总是那么素朴,淡墨青衫般天然动人。当然,这些笔画真的没有写好,读起来直让我皱眉头,不像是专门训练过的书手所为。深目高鼻的楼兰人,此时还没有学会含蓄呢。有时用笔恍若马背上挥刀,直通通地就挥了过去。这宛如在纸面上作长枪大戟格斗,咣当作响。我当然不太习惯这种表现方式,觉得太抛筋露骨,只是书写中一如既往地不作态,则是我屡屡赞美的。这时的江南名士,已经能写得一手流畅婉转的好字,楼兰人的字迹却都处在未完成的品相里,似乎等着后人去弥补。可是我感到了字里行

18、间充溢的宗教神秘的气息。佛教进入中原,首先要途经此地,是这里的人过早地皈依了吗?这真是一个饶有深味的问题:有技巧的人足以达到完美,却全然写不出如此韵致,是心灵空间缺少了什么吧?我觉得没有必要回避斯文赫定这个也许会让人不愉快的名字。20世纪初,这个具有探险血统的人就来到罗布泊附近的荒漠上,发现了遗弃千年的楼兰遗址,挖掘的序幕就此拉开。华尔纳动了点科学的脑筋,发明了一种特殊的胶水,专门用来粘走那些活灵活现的鲜艳壁画;还有一位叫范莱考克的德国人更绝,跑到荒无人烟的高昌故城的柏孜克里克石窟,硬是用犀利的狐尾锯,把壁画连土锯了下来,然后装箱运走。这类事情在那个时节委实太多。如今风沙越来越沉重地覆盖在楼兰

19、遗址上,终日无绝,漫过基础,漫过墙堞,漫过城楼,着力剥蚀着突兀处,料想在不久,就连高耸的烽燧也要被遮埋,遗址外却将茫然无存。一切绚丽和辉煌,在如许长的岁月中,被黄沙摧残成一片迷蒙。只余下楼兰残纸了。它们尽管是残片,却必将长存,就像楼兰上空的长风和楼兰身体上的沙丘一样长存。这些碎片有自身的特性,获得朴素的色调和质地,尤其是时日赋予了它们长存的生命力,已不惧怕世俗利侵入了。我慢慢地走近楼兰,当然是心路历程接近了。楼兰在我心目中破碎万端,和碎片的纸本一个模样。其实,认识一个世界要达到周全是不可能的。面面俱到,反而什么都达不到,什么都肤浅之至。从史料的完整性要求来衡量,碎片使人怜爱不已,但它的物质价值

20、已抵不上完好者。若从审美价值上说,碎片却具有相当强的象征性,借残象以会意,妙在存残之间,藏显之外。碎片才是历史的真实写照,洗尽了绚丽的色彩,蕴涵着久远的苍烟落照,一身的素朴憨厚,一看就知道穿越了千年岑寂。凝视这些碎片,感伤的潮水还是不由自主地侵袭过来。(有删改)4. 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散文的立意并不在于为早已消失的楼兰古国立史,而是借助这些历史的残片驰思骋想,从而突显作者的文化关怀和审美情趣。B. “边缘都被时光的风霜啃噬得斑驳陆离,犹如一片片洞见筋脉的黄叶”运用比拟与比喻手法,突出了楼兰纸片的残破与久远。C. 文章依照时空顺序,以精神漫游的方式,在古籍残片上营造出浓浓

21、的历史氛围,从而给人以美感和启迪。D. “楼兰人迷蒙的背景”中“迷蒙”一语用得恰切,既符合楼兰的地域特征,也反映了楼兰的历史久远,并与“楼兰残纸”暗合。5. 文章最后一段说“若从审美价值上说,碎片却具有相当强的象征性”,楼兰碎片有哪些象征性?请简要概括。6. 文章以“穿过岑寂的碎片”为题目,有何好处?参考答案:4. C 5. 残破、散失的楼兰的历史和文明。通过碎片可以还原、再现当年的丰饶。人们对世界的认识也是不周全,不完美的。(意对即可) 6. (1)内容上,写出了作者透过久远残破而朴素淳厚的楼兰碎片追思对被遗忘的楼兰文明,概括了全篇的主要内容(2)从情感主旨上,富有寓意,表达了作者对遭到破坏

22、、被遗忘的楼兰文明的思考和感伤。(3)结构上,题目中的“碎片”是贯穿全文的线索。(4)从表达效果上,语言生动,富有有哲思,引起读者的思考和阅读兴趣。4. 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本题考查理解并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C项,错在“文章依照时空顺序”。阅读全文,文章没有体现明显的时空顺序的。5. 试题分析:题干是“文章最后一段说若从审美价值上说,碎片却具有相当强的象征性,楼兰碎片有哪些象征性?请简要概括。”本题考查分析和理解文章中重要意象的象征意义。首先要阅读全文,尤其关注文章的最后一节内容。文章中说“这些古典的碎片由于没有完整性,它使人们也就看到一个碎片的楼兰,

23、只看到那些舞文弄墨的楼兰人迷蒙的背影。在我把玩到的一些墨迹里,这时的书体,正处在隶楷若即若离的阶段,那种楷有隶意、隶含楷法的驳杂胶着状态,有味品之不厌。楼兰残纸墨迹总是那么素朴,淡墨青衫般天然动人。当然,这些笔画真的没有写好,读起来直让我皱眉头,不像是专门训练过的书手所为。深目高鼻的楼兰人,此时还没有学会含蓄呢。有时用笔恍若马背上挥刀,直通通地就挥了过去。这宛如在纸面上作长枪大戟格斗,咣当作响。我当然不太习惯这种表现方式,觉得太抛筋露骨,只是书写中一如既往地不作态,则是我屡屡赞美的。” 通过碎片可以还原、再现当年的丰饶。这些楼兰的碎片象征了残破、散失的楼兰的历史和文明。“碎片才是历史的真实写照

24、,洗尽了绚丽的色彩,蕴涵着久远的苍烟落照,一身的素朴憨厚,一看就知道穿越了千年岑寂。” 这些楼兰的碎片也象征了人们对世界的认识也是不周全,不完美的。本题可以从楼兰的历史和文明 和人们认识世界的态度两个方面回答楼兰碎片的象征意义。6. 试题分析:题干是“文章以穿过岑寂的碎片为题目,有何好处?”本题考查理解和分析作品标题的好处的能力。分析标题的“好处”题时,要结合文本,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回答。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分析文章的标题注意从和文章的材料、结构、人物(或物象)、主旨的关系的角度进行分析。“穿过岑寂的碎片”是一个动宾短语,“穿过”的是“碎片”,是楼兰的“碎片”,是“岑寂”的“碎片”,也是中国历史

25、和文明的“碎片”。何谓“穿过”?阅读原文,可知作者主要写了他透过久远残破而朴素淳厚的楼兰碎片,追思对被遗忘的楼兰文明。所以“穿过岑寂的碎片”在内容上起到了概括全篇主要内容的作用。作者包含深情,透过楼兰的“碎片”从楼兰的历史写到了楼兰的现在,最后还说“碎片才是历史的真实写照,洗尽了绚丽的色彩,蕴涵着久远的苍烟落照,一身的素朴憨厚,一看就知道穿越了千年岑寂。凝视这些碎片,感伤的潮水还是不由自主地侵袭过来。”这从情感主旨上分析表达了作者对遭到破坏、被遗忘的楼兰文明的思考和感伤。选材围绕“碎片”来结构全篇,所以题目中的“碎片”是贯穿全文的线索。“穿过岑寂的碎片”这一标题会引起读者的思考和阅读兴趣。回答

26、本题时,要从选材、情感、结构和表达效果等方面回答“穿过岑寂的碎片”这一标题的好处。点睛:在理解标题本意的基础上,要注意它在文中是否还有比喻义、象征义、深层义、双关义等。标题,有的十分含蓄,如结合社会现实,深入思考之后,会发现它实际上还具有深层的含义,语义双关。反映小说的主要内容,寄托作者思想情感,揭示文章中心主旨。标题是小说的眼睛,有的标题直接点出了事件的主要情节,反映了小说的主要内容;有的标题暗示了作者的写作目的,点出小说的主旨。有的标题具有反讽义,体会文章主旨是要结合社会现实来理解。文学类文本的标题的作用: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分析文章的标题注意从和文章的情节、结构、人物(或物象)、主旨的关系

27、的角度进行分析。情节主要分析文章的情节以什么为主,结构看文章的标题是否能串联文章的内容或是否是文章的线索,人物(或物象)看标题是否能暗示人物的命运或物象的特征,主旨上看是否能够暗示或点明主旨,有时还从制造悬念和吸引读者的角度进行分析,有时还要分析标题中艺术手法,如双关、反语等。二、 古代诗文阅读(35分,共3题)4. 阅读下面的课内文段,完成24题(9分):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遂命酒,使快弹数曲。曲罢悯然,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间。予出官二

28、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2.下列语句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3分)A委身(托身)为贾(商人)人妇 命(题名)曰琵琶行B转徙(迁移)于江湖间 是(这)夕始觉有迁谪(贬官)意C出官(京官外调) 恬(安静)然自安,感斯(这)人言D因(因此)为(作)长句(七言诗) 歌(作歌)以赠之3.比较下列两组句中加点词,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3分)(1)听其声 问其人(2)遂命酒 命曰琵琶行.两个其指代对象相同,两个“命”意思相同。.两个其指代对象不同,两个“命”意思不同。.两个其指代对象相同,两个“命”意思不同。.两个“其”指代对象不

29、同,两个“命”意思相同。4下列句子属于状语后置是( ) (3分)A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B感斯人言C本长安倡女D凡六百一十六言参考答案:2.答案:D(因,这里是“于是”的意思)3.答案:B4.答案:A5. 三、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912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秦)王问于将军李信曰:“吾欲取荆,于将军度用几何人而足?李信曰:“不过用二十万。”王以问王翦,王翦曰:“非六十万人不可。”王曰:“王将军老矣,何怯也!”遂命李信、蒙恬将二十万人伐楚;王翦因谢病归频阳。 李信攻平舆,蒙恬攻寝,大破楚军。信又攻鄢、郢,破之,于是引兵而西,与蒙恬会城父,楚人因随之,三日三夜不顿舍,大败李信,入两壁,

30、杀七都尉;李信奔还。王闻之,大怒,自至频阳谢王翦曰:“寡人不用将军谋,李信果辱秦军,将军虽病,独忍弃寡人乎!”王翦谢病不能将,王曰:“已矣,勿复言!”王翦曰:“必不得已用臣,非六十万人不可!”王曰:“为听将军计耳。”于是王翦将六十万人伐楚。王送至霸上,王翦请美田大宅甚众。王曰:“将军行矣,何忧贫乎?”王翦曰:“为大王将,有功,终不得封侯,故及大王之向臣,以请田宅为子孙业耳。”王大笑。王翦既行,至武关,使使还请善田者五辈。或曰:“将军之乞贷亦已甚矣!”王翦曰:“不然,王怚中而不信人,今空国中之甲士而专委于我,我不多请田宅为子孙业以自坚,顾令王而疑我矣。”王翦取陈以南至平舆。楚人闻王翦益军而来,乃

31、悉国中兵以御之;王翦坚壁不与战。楚人数挑战,终不出。王翦日休士洗沐,而善饮食,抚循之;亲与士卒同食。久之王翦使人问:“军中戏乎?”对曰:“方投石、超距。”王翦曰:“可用矣!”楚既不得战,乃引而东。王翦追之,令壮士击,大破楚师,至蕲南,杀其将军项燕,楚师遂败走。王翦因乘胜略定城邑。(选自资治通鉴)注:荆:即楚国,因有荆山,故又称荆。顿舍:停驻,休息。怚(c) 中:粗心。超距:跳远。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与蒙恬会城父 会师B将军之乞贷亦已甚矣 宽恕C自至频阳谢王翦曰 道歉D王翦日休士洗沐 每天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将

32、军老矣,何怯也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B、久之,王翦使人问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C、乃悉国中兵以御之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D、杀其将军项燕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叙述与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信认为灭楚的兵力“不过用二十万”,虽然其勇可嘉,但毕竟流露出了轻敌的情绪,因而在其后的伐楚之战中,由开始的节节胜利最终导致了惨败而归。 B、王翦与李信相反,他实事求是,做事谨慎,老谋深算,运用以逸待劳、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的策略,赢得了全线胜利。 C、李信和王翦在灭楚上的不同看法及其所产生的不同结果,印证了孙子兵法中

33、“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一科学的真理。 D、王翦虽然为秦国灭楚立下了大功,但是他借秦王重用他为将之机,多次请求得到良田大宅,这种谋求私利的做法,并不可取。12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吾有耻也吾有鄙也吾有殆也幼不能强学老无以教之吾耻之去其故乡事君而达卒遇故人曾无旧言吾鄙之与小人处者吾殆之也A吾有耻也/吾有鄙也/吾有殆也/幼不能强学老/无以教之吾耻之/去其故乡事君/而达卒遇故人/曾无旧言/吾鄙之/与小人处者/吾殆之也B吾有耻/也吾有鄙/也吾有殆/也幼不能强学/老无以教之/吾耻之/去其故乡/事君而达/卒遇故人/曾无旧言/吾鄙之/与小人处者/吾殆之也C吾有耻/也吾有鄙/也吾有殆/也幼不能强学

34、老/无以教之吾耻之/去其故乡事君/而达卒遇故人/曾无旧言/吾鄙之/与小人处者/吾殆之也D吾有耻也/吾有鄙也/吾有殆也/幼不能强学/老无以教之/吾耻之/去其故乡/事君而达/卒遇故人/曾无旧言/吾鄙之/与小人处者/吾殆之也13把下列文言文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 王翦谢病不能将 (2分)译文: (2) 我不多请田宅为子孙业以自坚,顾令王而疑我矣 (4分)译文: (3)楚人闻王翦益军而来,乃悉国中兵以御之(4分)译文: 参考答案:9、B封赏10、C(以,表目的;A多么,副词;为什么,疑问词B延长音节;代“冰”D代词,代“楚”;副词,大概)11、D(不是谋求私利,而是为了消除秦王的疑心)1

35、2. D 翻译:孔子说:我对有的事有耻辱感,我对有的事有卑鄙感,我对有的事有危险感。年幼时不能努力学习,老了没有什么东西可以用来教给别人,我以为这是耻辱。离开自己的故乡,侍奉君主而显贵了,突然碰到过去的朋友,竟然没有怀旧的话,我以为这是卑鄙的。和小人混在一起,我以为这是危险的。13(1)王翦推托说有病,不能带兵。(2)我如果不多多地讨封良田大宅作为子孙的产业,来表示自己无别的打算,就反而会使大王因此猜疑我了。(3)楚人听说王翦增兵攻来,于是调动了全国兵力来抵抗.。6.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16题。申甫传汪 琬申甫,云南人,任侠有口辨。为童子时,尝系鼠媐于途,有道人过之,教甫为戏。遂命拾

36、道旁瓦石,四布于地,投鼠其中,鼠数奔突不能出。已而诱狸至,狸欲取鼠,亦讫不能入,狸鼠相拒者良久。道人乃耳语甫曰:“此所谓八阵图也,童子亦欲学之乎?”甫时尚幼,不解其语,即应曰:“不愿也”。道人遂去。明天启初,甫方为浮屠,往河南山东间,无所得。入嵩山,复遇故童子时所见道人,乞其术,师事之。道人濒行,授以一卷书,遽别去,不知所之。启视其书,皆古兵法,且言车战甚具。甫遂留山中,习之逾年,不复为浮屠学矣。已而瘗其书嵩山下,出游颍州,客州人刘翁廷传所。刘翁,故颍州大侠也,门下食客数百人,皆好言兵,然无一人及甫者。刘翁资遣甫之京师。甫数以其术干诸公卿,常不见听信。愍帝即位,北兵自大安口入,遽薄京师,九门皆

37、昼闭。于是庶吉士刘公之纶、金公声知事急,逐言甫于朝。愍帝召致便殿,劳以温旨,甫感泣,叩首殿墀下,呼曰:“臣不才,愿以死自效。”遂立授刘公为协理戎政兵部右侍郎,金公以御史为参军,而甫为京营副总兵,然实无兵予甫,听其召募。越三日,募卒稍集,率皆市中窭人子不知操兵者,而甫所授术,又长于用车,卒不能办。方择日部署其众,未暇战也。当是时,权贵人俱不习兵,与刘公、金公数相左,又忌甫以白衣超用,谋先委之当敌,日夜下兵符,促甫使战,而会武经略满桂败殁与安定门外。满桂者,故大同总兵官,宿将知名者也,以赴援至京师,愍帝方倚重之。既败,京师震恐。甫不得已,痛哭,夜引其众缒城出,未至芦沟桥,众窜亡略尽。甫亲搏战,中飞

38、矢数十,遂见杀。于是权贵人争咎甫,而讥刘公、金公不知人。及北兵引归,竟无理甫死者。距甫死数日,刘公复八路出师。趋遵化,独率麾下营娘娘山,遇伏发,督将士殊死战,逾一昼夜,诸路援兵不至,亦死之。 (选自尧峰文钞卷三十四,有删改)【注】媐(x):嬉戏。 瘗(y):埋葬。 窭(j):贫穷。1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道人濒行 濒:临近B客州人刘翁廷传所 客:寄居C遽薄京师 薄:逼近D又长于用车,卒不能办 卒:步兵1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童子亦欲学之乎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B遂言甫于朝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C金公以御史为参军 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D听

39、其召募 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1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申甫小时候曾路遇一位道人,道人通过狸鼠的游戏向申甫展示了八阵图的神奇,并打算传授给他,但由于年幼无知,申甫不愿意学习。B申甫学佛不成改学道人所传兵书,颍州大侠刘廷传的数百门客虽然喜欢谈论兵法,却都赶不上申甫,申甫因此得到了刘廷传的赏识。C申甫到京师后屡遭挫折,后得到刘之纶、金声等人的举荐,被皇帝召见后授予京营副总兵的官职,申甫非常感动,表示誓死为国效力。D在满桂兵败、朝廷遭遇危难之时,申甫亲自带兵上阵杀敌,身重数十箭。为国捐躯,最后却没有达到朝廷公正的待遇,令人叹惋。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6分)17.入

40、嵩山,复遇故童子时所见道人。乞其术,师事之。(3分)18.于是权贵人争咎甫,而讥刘公、金公不知人。(3分)参考答案:14D解析:“卒”,通“猝”,仓猝。15B解析:A项代词,代指“八阵图”;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B项都是介词,表对象,译为“向,对”; C项介词,凭的身份;介词,因为。D项代词,他,代指申甫;语气副词,大概。16C解析:应该是被皇帝召见后,申甫非常感动,表示誓死为国效力,皇帝立刻授予申甫京营副总兵的官职。 17.申甫进入(隐居)嵩山,又遇到了过去小孩子时见到的道人,(向他)请求(学习)那本领,用对待师长的礼节侍奉他。” (3分。“故”原来的,过去的,1分;“乞”名

41、词用作动词,“请求(学习)”,1分;“师”名词作状语,“用对待师长的礼节”,1分。)18.在这时掌权的权贵争着责怪申甫,并且批评刘公、金公不能识别人(的优劣)。(3分。“于是”古今异义,译为“在这时”,1分;“咎”译为“责怪”,1分;“讥”译为“批评”,1分。)三、 语言文字运用(20分,共4题)7.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学校能否形成良好的、有促进功能的校园文化,学习者能否真正适应并融入它,这对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起着重要作用。B. 社区主任接受采访时表示,去年大家做了很多调解工作,今年会更多地为受到情感和生活困扰的人们提供帮助,让他们不再那么痛苦,那么不知所措。C. 由于这

42、一篇哀悼家鹤的纪念文章刻在石上,使得文本的命运与石头的命运牵连在一起,为后人留下了诸多难解之谜。D. 有关负责人强调,必须把制止有偿新闻、买卖书号等当作一项任务长抓不懈。参考答案:B试题分析: 病句题是高考中必考的一道试题,往往体现出一定的难度。考生平时在做题的时候要注意观察和区分几大病句类型的特点。常考的几种类型有:句式杂糅、搭配不当、表意不明、逻辑不当等A“能否”表示事物的两个方面,所以对应的结论也应该是两个方面,而“有效开展”只表示了积极的方面,前后明显不对应。 C 项成分残缺,去掉“由于”; D 项缺宾语中心词,应改为把买卖书号等工作当作。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8

43、.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以一首?乡愁?享誉海峡两岸的诗人余光中病逝于台湾后,人们在网络上自发组织了很多悼念活动,各种溢美之词 都是对他最中肯的评价。那些逆历史潮流而动的人尽管烜赫一时 ,不可一世,但最终还是被扫进了历史的垃圾堆;真正主宰历史的,一定是那些顺应时代要求、为民造福的人。倡导创新创业文化,弘扬创新创造精神、企业家精神、工匠精神,让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行为蔚然成风。电视剧?秋收起义?中,侯京健饰演毛泽东。剧中,他挥斥方遒,指点江山,将毛泽东年轻时期忧国忧民的形象演绎得入木三分。对甘于寂寞、埋头从事基础科学研究的科研人员,要高看一眼,厚爱一分,不

44、断完善工作和生活保障机制,使他们心无旁骛 ,无后顾之忧。课堂上学生对爱情作品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气氛活跃;李老师也是意兴阑珊 ,想起了自己年轻时的经历,忍不住大声朗诵起早年的诗作来。A. B. C. D. 参考答案:B试题分析:溢美之词:过分夸赞的言辞。此处感情色彩不当。烜赫一时:在一段时期内名声很大,声势很盛。使用正确。蔚然成风:形容一种事物逐渐发展、盛行,形成风气。使用正确。入木三分:形容书法刚劲有力,也用来形容议论、见解深刻。此处对象不当。心无旁骛:形容人的心中没有杂念,心思集中。使用正确。意兴阑珊:形容一个人兴致已失的样子。此处望文生义。成语: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采用了六选三的

45、测试形式,这种考查方式是2016年课标卷出现的新题型。这类题目测试重点是:一感情色彩的误用,二望文生义,三适用对象弄错,四具有双重含义的成语,五语境或逻辑错误。复习过程中要注意多积累,注意从整体上把握成语的含义,注意区分形似神异的成语,注意成语的感情色彩,注意有双重含义的成语。本题采用的是独立辨析形式,指向明确,所选成语皆是常用常见易误成语,难度不大。9. 下面是某毕业学生在教师节前夕给老师发来的短信,其中有五处不得体,请找出并加以修改。恩师无恙,毕业之后,学生垂念师恩。曾经我是您的高足,现在学生也没让你失望!值此教师节到来之际,谨祝恩师节日快乐,万事如意!以后还请恩师继续斧正我的不足,如有事需要学生效劳,我当鼎力相助!_ 改为 _ 改为 _ 改为 _ 改为 _ 改为 _参考答案:“垂念”改为“常念”或“思念”; “高足”改为“学生”或者“门生”;“你”改为“您”或者“恩师”;“斧正”改为“指出”; “鼎力”改为“大力”或“全力”。【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语言表达的能力。解答此题,要从病句、词语以及语言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