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简明新疆地方史教程课程铸牢新疆青年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四维逻辑.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329394 上传时间:2023-08-16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1.1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简明新疆地方史教程课程铸牢新疆青年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四维逻辑.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简明新疆地方史教程课程铸牢新疆青年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四维逻辑.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简明新疆地方史教程课程铸牢新疆青年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四维逻辑.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昌吉学院学报JOURNAL OF CHANGJI UNIVERSITY2023年6月第3期Jun.2023NO.3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是新时代做好党的民族工作的鲜明主线和使命担当。2022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新疆考察期间强调“要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研究,充分挖掘和有效运用新疆各民族交往的历史事实、考古实物、文化遗存,讲清楚新疆自古以来就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和多民族聚居地区,新疆各民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血脉相连、命运与共的重要成员。”1团结统一的中华民族是无往不胜的,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青年学生中的教育是落实新时代党中

2、央治疆方略的具体行动,也是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建设大美新疆的必然要求。新疆高校是新疆各族青年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阵地与主要实践时空场所,简明新疆地方史教程(以下简称“教程”)课的开设则是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青年学生心中牢牢扎根、实践中见行见效的根本性、基础性、长远性的重要举措。从内容和意义两个层面来看,通过“教程”课铸牢新疆青年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必须理解“教程”课的理论和实践二重指导意义。同时还需要从“大一统”的内在理论出发,探寻统一多民族国家历史进程中,新疆地区在政治、民族、经济、文化等层面与中原地区紧密联系,共同构筑“中华一体”格局的内在实践,把握多民族大一统的

3、理论历史与中华民族不断凝聚的实践历史,并最终回归“教程”课关照当下铸牢新疆青年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实与长远目标。一、理论逻辑:“教程”课是铸牢新疆青年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指导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党中央基于我国历史发展内涵与动力,深刻总结党的民族政策,着眼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高度,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同中国民族问题具体实际相结合而提出的最新重大理论成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中国凝聚共同体认同向简明新疆地方史教程课程铸牢新疆青年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四维逻辑曹庆丰1陈福麟2(1.新疆科技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新疆库尔勒841000;2.昌吉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新疆昌吉

4、831100)摘要:简明新疆地方史教程课程的开设是铸牢新疆各族青年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键举措和具体行动。简明新疆地方史教程课程要发挥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重要作用,就必须阐明其在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上的双重指导意义,把握历史逻辑上理论历史与实践历史的一体两面,在现实逻辑上要以历史为鉴,关照当下,展望未来。关键词:简明新疆地方史教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新疆青年学生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6469(2023)-03-0050-07收稿日期:2022-09-28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专项“文化润疆 背景下新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质量提

5、升路径研究”(21VSZ048)阶段性研究成果。第一作者简介:曹庆丰(1982-),男,江苏徐州人,讲师,研究方向:党建、思政教育。2023年第3期心力的根本。”2 94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所涵括的不仅仅是对数千年历史发展进程中所形成的中华民族这一“自在”实体的认同,它的内涵广博,具体而言是一个涵括着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多维度、全方位的认同体系。新时代我们党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包括新疆各民族在内的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需要各民族人民共同参与与实践。而铸牢各民族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则是从理论高度直接引领着各族人民凝聚共识

6、,付诸实践,自觉将“五个认同”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从理论到实践的层面来看,党中央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中国历史发展的理论必然,也是我们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牢记初心使命的现实必然,更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必然。新疆地处我国西北部,多民族融合聚居、多宗教交融并存、多文化互鉴互融,是新疆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站在百年历史关头,新疆的发展建设直接关乎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的实现进程。新疆地区的多民族、多宗教、多文化特点恰恰彰显着“共同性和差异性的辩证统一、整体意识和各民族意识的辩证统一、中华文化与各民族文化的辩证统一”3。铸牢新疆各民族群众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其内在实质就是要求我们用铸

7、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去指导新疆各民族群众牢牢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的行动自觉。新疆青年学生作为新疆未来各条战线上的中坚奋斗者,铸牢其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即是增强其“五个认同”的核心方式。当然仅仅从青年学生自身出发去理解在此群体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作用是远远不够的,必须看到,近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党中央深化对治疆规律的认识和把握,形成了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在发展教育事业方面坚持教育优先理念,实施一系列教育援疆、教育惠民政策,新疆各族青年进入高等院校学习的人数迅速扩大,尤其是农村青年学生的比例大幅度提高。这些青年大学生其

8、实就成了“社会教育”潜移默化的实施者与意识形态传播的主体,他们背后的群众数量极其庞大,故青年学生确实成了当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键群体。如何抓住新疆青年学生这个关键群体,在新疆高校开设“教程”课就成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性、基础性、长远性的重要举措。“教程”在学生用书前言中开宗明义的指出,编写该书及开设该课程的目的在于使新疆青年学子深入了解中国历史及新疆地区历史,增强“五个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程”紧紧围绕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主脉,侧重从历史时期中国多民族大一统进程、中央政权对新疆的治理、新疆多民族的分布与交融、新疆地区的经济发展、新疆各民族文化始终扎根于中华文化

9、沃土、新疆地区多种宗教并存格局的演变,阐释新疆历史,使学生深刻理解新疆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牢固树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文化观、宗教观。从内容与意义来看,“教程”课的开设为新疆青年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着理论的指导。二、实践逻辑:“教程”课是新疆青年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指导任何理论都必须以指导实践为本,而任何实践的进行都必须有科学理论的指导,才得以成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中国各民族交融汇聚的历史事实以及当下我国新发展格局相结合孕育而生的理论指南,且是我们当下以及未来解决好中国问题、实现伟大复兴的时代之行,故铸牢中华民族共同

10、体意识不仅是理论的,而且还必须是实践着的。通过“教程”课高质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教程”课程理论的指导到实践的行动来看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增进文化认同。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文化的涵化功能通过引导和塑造共同价值观和经验,形成直接的情感共鸣,从而为共同体意识提供文化动能。”2 95这是中华民族共同体铸基和动能的问题,而共同体生命力的增强还是需要继续使文化在凝聚人心、增进情感上发力,从铸基和生命曹庆丰陈福麟简明新疆地方史教程课程铸牢新疆青年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四维逻辑512023年昌吉学院学报力不断增强两个方面来看,新疆各民族增进中华文化认同

11、,进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须从各民族历史文化传承与交融、现实文化守正与创新两个层面入手。“文化润疆”即是解决新疆各民族中华民族认同问题的根本举措,“文化润疆”既要研究好历史上新疆各民族文化交流融合始终扎根于中华文化沃土生根发芽的历史史实,也需要履行好当下各民族文化守正创新的时代使命。开设“教程”课即是从抓住青年大学生这个关键群体入手,发挥其优势为新疆各族人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人才支撑。以新疆各民族文化交融荟萃,且深深扎根于中华文化沃土的事实,结合着当下文化创新发展的脉络,“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4创新“文化润疆”的方式载体,加深青年大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进而

12、达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自觉与行动自觉。二是要打造“互嵌式”交流交往交融场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推动各民族群众逐步实现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全方位嵌入”1。民族交流交往与交融是民族形成发展的历史规律,纵观人类社会,民族的交流交往交融是多元一体民族共同体保持其活力与凝聚力的关键。中华民族的形成既是各民族在东亚大陆特殊地理经济条件下不断凝聚交融的历史,更是千百年来中华民族血脉交融的生动写照。“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然反映中华民族政治实践”5,当然除了由历代王朝所推动的“天下”体系到清末民国“多民族国家”体系转变的政治实践外,各民族自觉的或被动的民族融合构筑着中华各民族“互嵌

13、式”发展格局的形成与巩固,最终构成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分布格局。新疆各民族发展的历史脉络与祖国各地各民族发展的历史脉络是同质的,新疆各民族之间、新疆各民族与中原各民族之间历来就是交融共存的。“教程”课以新疆各民族青年为主体,通过对新疆民族发展历史脉络的教育,使学生从历史之源找到当下新疆做好民族团结、交流交往交融工作的历史自觉。“互嵌式”的交流交往交融模式不仅仅要在新疆社会层面全面推开,如“互嵌式”的社区、单位等,还需要在学校将中华民族“互嵌式”历史格局通过“教程”课传授于心,以期在学生心灵深处、精神内核上形成各民族“互嵌式”交融的未来意识。三是深入挖掘研究与宣传各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

14、从中国历史发展的动力与基础来看,各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是不需要建构的,它是历史中国与现实中国千百年来各民族所共同追求的基本价值理念,追求“大一统”的天下理念与近代挽救中华民族危亡的实践以及当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便是最直接的证明,它延绵于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是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与巩固的内生动力,也是我们当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过程中需要深入挖掘研究与宣传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基石。回顾历史,关照当下,展望未来,“共担共建共享 彰显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独特内涵,勾勒了中华民族实践图景的基本面貌,呈现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内容。”6“共担”“共建”“共享”也应该是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历

15、史当下未来的实现、实践途径,也是其核心内容。“教程”课使学生在历史的图景中掌握新疆地区各民族与中原各民族之间在政治、经济、文化、宗教上的密切联系,以历史的眼光挖掘新疆地区各民族与中原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实现过程,进而关照当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逻辑,展望未来中华民族复兴的时代伟业,这也正是新疆高校青年学子“共担”“共建”“共享”各民族精神家园的历史现实未来全过程。四是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题中之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实基础。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各民族团结凝聚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关键法宝,

16、也是今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固基石。在我国实现全面现代化的进程中,深化民族团结,需要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的民族理论和政策是好的、管用的”1,和谐融洽的民族关系来自于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我们党的民族理论和政策,和谐融洽的民族关系是铸牢中华522023年第3期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根本途径。7在青少年中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是铸牢各民族和谐融洽关系之基。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民族人民的生命线,“教程”课着眼于当下新疆各民族团结进步实际,探索历史时期新疆各民族团结凝聚、和谐交融的图景,发挥“靶向式”作用,使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贯穿于新疆高校育人

17、全过程,使民族团结凝聚信念扎根于新疆各民族青年心灵深处。五是加强国家通用语言的学习和使用。“人类文明的传承依靠语言,各民族间的交流融通更是依靠语言,语言是沟通的载体,是交流的纽带,更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搭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途径。”8语言是民族认同的文化符号、情感符号的体现,而语言共同体的形成更是民族共同体凝聚的重要价值指标。不论是从学校还是从社会层面来看,“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增强中华各族儿女向心力的重要途径,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在要求。它在促进各民族交融一体、传承中华文明、强化中华民族经济利益纽带等方面具有无可代替的作用。”9在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凝聚的过程中语言发挥着互动

18、、互信、互融的桥梁作用。国家通用语言在于其能够在中华民族形成过程中发挥媒介作用,它是中华文明重要的载体、是强化各民族政治、经济、文化等诸方面联系的枢纽。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整个过程中,国家通用语言的学习和使用依然是国家发展建设中不可或缺的助推器,也是凝聚人心,共铸精神家园的融合剂。新疆地区自古就是多种语言并存使用的地区,而汉语在整个历史时期一直是新疆各民族、各区域间破除阻隔,交流交融的桥梁。通过学习“教程”课,以历史史实为依据,新疆各民族青年学生可以从新疆语言历史发展的脉络中找到学习使用国家通用语言的历史自觉,进而使学习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成为贯通古今的语言历史主线。三

19、、历史逻辑:理论历史与实践历史的一体两面从历史的维度来看,“中华民族共同体作为一个从中华民族的根脉上逐渐生长起来的有机实体,经历了一个从自发、自觉到主动的演历进程。”3新疆各民族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演进过程是基于全国民族发展的基本格局之上的,换句话说,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与巩固是历史中国进程中民族发展的基本主线。位于东亚大陆的中国,其地理、气候、经济环境等决定着生活于这块土地上的不同生产方式之间的人类群体最基本的生存逻辑即是相互之间不断的互动、互补与互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的历史之维,应该有历史理论之维与历史实践之维两重逻辑,历史理论之维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的“形而上”,历史实践之维是中华

20、民族形成的“形而下”,亦即是理论与实践。“形而上”者,如中国古代“多重天下”的建构、“大一统”思想、以及近代统一多民族国家思想,“形而下”者,即是中国历史上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的具体实践,历史理论之维与历史实践之维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在历史中国形成、延续、巩固的一体两面。中国古代,在“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理想框架下,在华夏与周边部族,汉族与周边各民族的关系上,衍生出“多重天下”“夷夏互变”等力图使天下归一的政治理论架构,“多重天下 与是否接受 礼 为标准的 夷夏互变 的认知是中国各民族在历史长河中相互交往交流交融,使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延续至今的一个关键。”10近代以来在帝国主义列强的压迫下,尤其是

21、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中华民族面临着亡国灭种的危机下,国人的中华民族共同体自觉意识觉醒。从先秦的王道政治到秦汉一统天下;从魏晋“无论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都力图争得中华正统,以求上合天意,下顺民心,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11 45。到隋唐“天下大同,四夷内附”12;从五代宋辽金时期“桃花石汗”即“中国之汗”到元明时期“中国 指称超越了 夷夏 民族分野,超越了汉唐等王朝体统,是包含了我国历代王朝疆域内多民族统一国家的通称”11 158;从清朝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与发展到抗日战争时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空前觉醒,这是中华民族由一个“自在”的实体向一个“自觉”的实体演变的历史脉络。“教程

22、”课着眼于“大一统”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新疆古今各民族中生根萌芽、凝聚共铸曹庆丰陈福麟简明新疆地方史教程课程铸牢新疆青年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四维逻辑532023年昌吉学院学报的历史理论脉络,为新疆各民族青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着深厚的理论历史之源与流。纵览“教程”,新疆由于地理位置特殊自古就是众多民族迁徙聚居的地方,各民族在此地交融汇流,带来的是政治、文化、经济的交流凝聚。自张骞通西域后,汉武帝确立了对西域“诚得而以义属之,则广地万里,重九译,致殊俗,威德遍于四海”13的宏大构想后,西域自此成为多民族大一统国家理念架构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公元前60年,随着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府”后

23、,西域正式成为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对“大一统”的国家观、民族观的认同与维护,成为此后两千多年里新疆各民族人民的精神内核。从西汉末年东汉之初西域诸城郭“思汉威德,咸乐内属”14,到魏晋时期汉朝制度在西域的承继与创新;从隋唐时期“(登里可汗)向天可汗忠赤,伏愿天可汗寿命延长,天下一统”15;到五代宋辽金时期于阗王自认是“唐之宗属”,改姓为李,从元明时期“忠顺王”“顺宁王”“忠义王”的封号;到清代”伊犁将军”之设,1884年新疆建省,再到在党的领导下新疆各族人民誓死抗日救国,最终新疆和平解放。这一贯穿着数千年历史进程的宏大图景,勾勒着“天下一家”“大一统”,中华民族共同体在新疆各民族中不断巩固

24、的历史脉络,是“教程”课的重点内容,更是新疆各民族青年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理论逻辑。从历史实践之维来看,“教程”以多民族大一统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脉,通过实物实景实事使中华民族共同体得到充分展现、直抵人心。在政治上,“教程”着眼于历史时期中央王朝一直行使着对西域的管辖与治理权、西域地区政治行政体制与中原地区趋于一致的进程。公元前60年西域都护府的设置是中央政府在新疆行使全面管辖与治理的开始,魏晋时期承续汉制,郡县制开始在新疆地区推行,隋朝扩大了郡县制在西域的范围,唐朝时期州县制在西域实施,元明时期行省出现于西域,1884年新疆建省,“实现了与祖国内地行政制度的完全统一”11 1

25、98,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在民族上,“教程”着眼于历史时期西域各民族与中原各民族、西域各民族与其他边疆各民族间以及西域各民族间交流、交往、交融的历史史实。从先秦及秦汉时期,西域天山南北塞人、乌孙、月氏、匈奴、汉人、于阗人、焉耆人、疏勒人、莎车人等各民族共同居住,汉代以更多汉人源源不断西迁西域,至此后汉人、鲜卑、柔然、吐谷浑等民族进入西域,再到回鹘人等迁入西域,与西域诸民族融合“构成近代维吾尔族的主体”11 96。元明时期大量蒙古人、契丹人、汉人继续在西域与各民族杂居生活,至清代哈萨克、锡伯、达斡尔等民族迁入,经过不断的迁徙、流动,至19世纪末已形成13个主要民族定居新疆的局面。不管在任何时

26、期,多民族共居,交融共存是新疆各民族历史发展的主线,新疆各民族是中华民族血脉相连的家庭成员,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在经济上,“教程”着眼于历史时期中原经济对西域经济的影响以及西域经济在中原经济影响之下的发展与成就,绘制了一幅生产生活方式互补、交流汇聚的历史图景。先秦时期中原地区与西域之间就已经有自发的经济往来,汉代在新疆地区屯田,屯田成为此后我国历代王朝治理西域的千古良策,也直接传播着中原地区先进的生产方式,唐朝时期均田制与租庸调制在西州等地得以推广,使西域经济与中原经济一体化的程度不断加深,至清代新疆屯田规模达到历史最高水平,与屯田相伴而生的是新疆地区水利事业的发展与兴盛,从汉代的水利遗址

27、到清代林则徐大力推广坎儿井。此外朝贡、政府及民间的商业贸易等均在历代中央政府对新疆的有效治理下,促进着中原与西域经济的交流,构筑了中华民族牢不可破的精神纽带,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和民族观。在文化上,“教程”着眼于历史时期新疆文化发展主线,从史前时期彩陶西传开始,新疆各民族文化就深深的打上了中原文化的印记,汉朝统一西域后,伴随着内地各族人民大规模的往西域迁徙,“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织锦护臂成为新疆各民族中华文化认同的见证,丝绸之路的开通更是连接起了中原文化西传的气韵;魏晋时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家思想在西域广泛传播;隋唐时期,西州学童卜天寿的五言诗与阿斯塔纳古墓出土的“伏羲女娲图”直接

28、彰显新疆各族人民对542023年第3期中华文化的深层认同;五代宋辽金时期西辽、于阗等地方政权将中原文化传播于天山南北;元明时期大量畏兀儿人内迁中原,在儒家文化影响下,涌现出如贯云石、鲁明善等一大批文学家、政治家、书法家、农学家;清朝时期,中原文化影响下,新疆地区文化进一步发展,各民族文化交融呈现新态势,至新疆建省以后文化教育事业快速发展,给新疆社会带来了新气象;民国时期在共产党人的引领下新疆文化出现前所未有的新成就、新气象、新风貌。通过“教程”使新疆各民族青年学生明确新疆各民族文化始终扎根于中华文明沃土,是中华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在宗教上,“教程”着眼于新疆宗教发展的

29、基本格局,从史前时期多种信仰并存到佛教传入西域并成为西域的主要宗教,形成以佛教为主的多宗教并存格局。伊斯兰教传入以后,迅速开始中国化、本地化,逐渐形成以佛教和伊斯兰教为主的多教并存,即便是后来伊斯兰教成为新疆主要宗教,也并没有改变新疆多种宗教并存的局面,最终形成以伊斯兰教为主的多宗教并存格局。不管是以佛教为主还是以伊斯兰教为主,新疆地区一直是多宗教并存,祆教、道教、摩尼教、基督教、藏传佛教等都在新疆交融共存。通过“教程”使新疆各民族青年学生了解新疆地区宗教发展和演变的史实,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宗教观。四、现实逻辑:“教程”课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当下关照“一切真历史都是当代史”16,历史中存在

30、着对当下生活的启示和映照,“教程”课是一门以通史为载体的思政课,思政性是其核心,但历史性是其肌肉与血脉,开设这门课程的目的是从历史史实入手,关照当下,是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的重要举措,更好地履行培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使命,更好地服务于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在新疆各民族青少年这个群体上狠下功夫,这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回答时代之问的必要条件。“教程”课的开设是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深刻领会2022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新疆考察期间重要讲话精神的关键举措。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有效贯彻落实的保障,2022

31、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新疆考察期间强调“要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研究,充分挖掘和有效运用新疆各民族交往的历史事实、考古实物、文化遗存,讲清楚新疆自古以来就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和多民族聚居地区,新疆各民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血脉相连、命运与共的重要成员”,“要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正确认识新疆历史特别是民族发展史,树牢中华民族历史观,铸牢中国心、中华魂,特别是要深入推进青少年 筑基 工程,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1“教程”课从新疆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新疆各民族是中华民族血脉相连的家庭成员、新疆各民族文化始终扎根中华文明沃土等方面着手,是新疆各民族青年正确认识新疆历

32、史、树立正确观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教育保障。“教程”课的开设还为新疆各民族建设和谐融洽的民族关系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谐融洽的民族关系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根本途径。交错杂居互嵌式的民族分布格局是新疆民族历史发展的基本特征,在长期的交流交往交融中,各民族形成了一个牢不可破的政治、文化、经济、情感共同体,这是中华民族认同的历史渊流,是中华民族血脉延续的保证,而这一切都可以在“教程”课中探寻其踪迹,新疆各民族青年学生正是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进而建设和谐融洽民族关系的重要实践群体。在“文化润疆”视域下,“教程”课的开设还是增强当前新疆各民族中华民族认同根与魂的关键。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

33、同。“教程”课是端正文化认知,突出体现历史与当下中华文化特征和中华文化视觉形象的关键课程。通过实景实物,“教程”课展现着历史时期中华文化共同性、新疆同内地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事实,使中华文化认同直抵人心,进而构筑起中华民族认同的雄浑基底。五、结语“教程”课作为新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公共必修课之一,同时也是新疆高校地方性思想政治曹庆丰陈福麟简明新疆地方史教程课程铸牢新疆青年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四维逻辑552023年昌吉学院学报理论课,它的开设是基于新疆特殊现实,是为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奠定深厚的基础,这其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关键。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必须要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学习正确认

34、识新疆历史特别是民族发展史,树牢中华民族历史观,铸牢中国心、中华魂。“教程”课在多民族大一统格局的大背景下,从理论、实践、历史、现实出发,结合大量的历史事实和可感知的文物,有效发挥载体作用,使新疆各民族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文化观、宗教观,增强各族青年学生的自信心自豪感,激发各族青年学生热爱新疆、热爱祖国的美好情感,自觉凝聚起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磅礴力量。参考文献:1 习近平在新疆考察时强调完整准确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建设团结和谐繁荣富裕文明进步安居乐业生态良好的美好新疆 N.人民日报,2022-07-16(003).2 褚松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三重逻辑 J.

35、人民论坛 学术前沿,2022(3):92-97.3 张神根,王临霞.从历史生成到时代价值: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多重蕴涵 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22(3):1.4 钟梅燕,贾学锋.民族院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研究 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21(6):161.5 李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逻辑 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4):72.6 蒋永发,任敏.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何谓与何为 J.广西民族研究,2021(6):66.7 滕驰.民族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路径研究 J.东疆学刊,2022(3):14.8 王文卓,莫超.语言共同体的形成及其价值取向 J.

36、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4):49.9 张鑫,段雪柳.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互动逻辑 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1):48.10 陈福麟,刘文芳.科阿事件中新疆蒙古族的国家认同及实践 J.西部蒙古论坛,2021(3):47.11 简明新疆地方史教程编写组.简明新疆地方史教程(大学版)M.乌鲁木齐:新疆教育出版社,2020.12 魏征,等.隋书 刘行本传 M.北京:中华书局,1973:1477.13 司马迁.史记 大宛列传 M.北京:中华书局,1959:3166.14 班固.汉书 西域传 M.北京:中华书局,1962:3930

37、.15 董诰,等.全唐文 突厥可汗苾伽骨咄禄 贺正表 M.北京:中华书局,1983:10341.16 贝奈戴托 克罗齐.历史学的理论和实际 M.傅任,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7:2.(责任编辑:代琴)Four-Dimensional Logic behind the Effect of the Course based on Concise Tutorial of Xinjiang LocalHistory in Consolidating Xinjiang Young Students Sense of Community of Chinese NationCAO Qingfeng1CH

38、EN Fulin2(1.School of Marxism,Xinjia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Korla,Xinjiang 841000;2.School of Marxism,Changji University,Changji,Xinjiang 831100)Abstract:Launching the course based on the Concise Tutorial of Xinjiang Local History for young students ofall ethnic groups in Xinjiang se

39、rves as the key measure and concrete action to consolidate their sense of communityin the Chinese nation.In an effort to fulfill its mission to consolidate this sense of community in Chinese nation,it isnecessary to clarify its dual guiding significance in theoretical logic and practical logic,to fu

40、lly grasp the integrationof theoretical history and practical history in terms of historical logic,and to draw lessons from history,focus on thepresent and look into the future in terms of realistic logic.Key words:Concise Tutorial of Xinjiang Local History,sense of community of Chinese Nation,Xinjiang youngstudents56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自然科学论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