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云南省曲靖市宣威第六中学2021年高三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永恒的母亲 三毛我的母亲在19岁高中毕业那年,经过相亲,认识了我的父亲.母亲20岁的时候,她放弃进入大学的机会,下嫁父亲,成为一个妇人。童年时代,很少看见母亲有过什么表情,她的脸色一向安详,在那安详的背后,总使人感受到那一份巨大的茫然。等我上了大学的时候,对于母亲的存在以及价值,才知道再做一次评价。记得放学回家来,看见总是在厨房里的母亲,突然脱口问道:“妈妈,你读过尼采没有?”母亲说没有。又问:“那叔本华、康德和萨特呢?还有.这些哲人难道你都不晓得?”母亲还是说
2、不晓得。我呆望着她转身而去的身影,一时感慨不已,觉得母亲居然是这么一个没有学问的人。我有些发怒,向她喊:“那你去读呀!”这句喊叫,被母亲丢向油锅内的炒菜声挡掉了,我回到房间去读书,却听见母亲在叫:“吃饭了!今天都是你喜欢的菜。”以前母亲除了东南亚之外,没有去过其他的国家。8年前,当父亲和母亲排除万难,飞到欧洲探望荷西和我时,是我的不孝,给了母亲一场碎心的旅行。荷西的意外死亡,使得父母亲一夜之间白了头发。更有讽刺意味的是,母女分别了十三年的那个中秋节,我们却正在埋葬一个亲爱的家人。这万万不是存心伤害父母的行为,却使我今生今世一想起那父母的头发,就要泪湿满襟。母亲的腿上,好似绑着一条无形的带子,那
3、一条带子的长度,只够她在厨房和家中走来走去。大门虽没有上锁,她心里的爱,却使她甘心情愿把自己锁了一辈子。我一直在怀疑,母亲总认为她爱父亲的深度胜于父亲爱她的程度。还是9年前吧,小兄的终身大事终于在一场喜宴里完成了。那一天,当全场安静下来的时候,父亲开始致词。父亲要说什么话,母亲事先并不知道,他娓娓动听地说了一番话.最后,他话锋一转道:“我同时要深深感谢我的妻子,如果不是她,我不能得到这四个诚诚恳恳、正正当当的孩子,如果不是她,我不能拥有一个美好的家庭”当父亲说到这里时,母亲的眼泪夺眶而出,她站在众人面前,任凭泪水奔流。我相信,母亲一生的辛劳和付出,得到了全部的回收和喜极而泣的感触。这几天,每当
4、我匆匆忙忙由外面赶回家去晚餐时,总是呆望着母亲那拿了一辈子锅铲的手发呆,就是这双手,把我们这个家管了起来.就是那条腰围,没有缺过我们一顿饭菜.就是这一个看上去年华渐逝的妇人,将她的一生一世,毫无怨言,更不求任何回报地交给了父亲和我们这些孩子。回想到一生对于母亲的愧疚和爱,回想到当年读大学时看不起母亲不懂哲学书籍的罪过,我恨不能就此在她的面前,向她请求宽恕。今生唯一的孝顺,好似只有在努力加餐这件事上来讨的母亲的快乐。想对母亲说:真正了解人生的人,是她;真正走过那么长路的人,是她;真正经历过那么多沧桑的,全然用行为解释了爱的人,也是她,在人生的旅途上,母亲所赋予生命的深度和广度,没有一本哲学书籍比
5、她更周全了。(11)母亲啊母亲,在你女儿的心里,你是源,是爱,是永恒。(12)你也是我们终生追寻的道路、真理和生命。16.第自然段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请作简要分析。(4分) 17.从全文看,作者为什么认为“母亲所赋予生命的深度广度”,比任何一本哲学书籍都更周全?(5分)18.请简要概括母亲的形象特征。面对这样一位母亲,你有什么看法?(6分)参考答案:16.对比衬托。与后文写体会理解母亲博大、深沉的爱形成对比,表达出深深的忏悔和自责;(2分)写自己年幼无知衬托出母亲对家人的爱的深沉、真挚,进而刻画了母亲平凡而伟大的形象。(2分)17(1)母亲是真正了解人生的人。在她看来,并不是自己活得有意义就是
6、好的,而是把个人的生命、生活与家人的幸福安危联系在一起。(2分)(2)母亲是真正饱经沧桑的,全然用行为解释了爱的人。她平静安详的面对并接受人生的一切坎坷与沧桑,毫无怨言,不求回报,将自我融入家庭,融入“母亲”的责任,让全家人都幸福快乐(2分)(3)母亲以深厚、质朴又博大的爱来面对生命,深刻而又朴素的诠释了人生和生命。(1分)(意思对就可以)18、(共6分) 形象:(4分) (1)内心平静恬淡安详的一位普通家庭妇女。 (2)对家人充满深爱,为家人操劳一生。 (3)具有牺牲精神和正直坚韧刚强的品质。 (4)乐于付出,无怨无悔,不求回报,平凡而伟大。看法(示例)母亲的爱和牺牲精神令人赞佩,但也应有自
7、己的生活目标和理想。(开放型试题,有自己的见解和看法,言之成理即可)(2分)2. 现代文(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 (共20分,共4小题)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19题。罗曼?罗兰徐志摩罗曼?罗兰,这个美丽的音乐的名字,究竟代表些什么?他是一个音乐的天才,在幼年音乐便是他的生命。他妈妈教他琴,在谐音的波动中他的童心便发现了不可言喻的快乐。莫扎特与贝多芬是他最早发现的英雄。所以在法国经受普鲁士入侵而产生最强烈的爱国主义的时候,这位年轻的圣人正在“敌人”的作品中尝味最高的艺术。他的自传里写着:“我们家里有好多旧的德国音乐书。德国?我懂得那个词的意义?在我们这一带我相信从没有人见过德国人。我翻着那一
8、堆旧书,爬在琴上拼出一个个的音符,这些流动的乐音灌溉着我的童心。莫扎特与贝多芬的快乐与苦痛,想望的幻梦,渐渐的变成了我的肉的肉,我的骨的骨。我是它们,它们是我。要没有它们我怎过得了我的日子?我小时生病危殆的时候,莫扎特的一个调子就像爱人似的贴近我的枕衾看着我。长大的时候,每回逢着怀疑与懊丧,贝多芬的音乐又在我的心里拨旺了永久生命的火星。每回我精神疲倦了,或是心上有不如意事,我就找我的琴去,在音乐中洗净我的烦愁。”要认识罗兰不仅应读他神光焕发的传记,还得读他的长篇小说约翰?克利斯朵夫,在这书里他描写他的音乐的经验。他在学堂里结识了莎士比亚,发现了诗与戏剧的神奇。他早年的朋友是克洛岱尔等近代法国三
9、大诗人。瓦格纳是压倒一时的天才,也是罗兰与他少年朋友们的英雄。但在他个人,更重要的一个影响是托尔斯泰。他早就读他的著作,十分的爱慕他,后来念了他的艺术论,那只俄国的老象,走进了艺术的花园里去,左一脚踩倒了一盆花,那是莎士比亚,右一脚又踩倒了一盆花,那是贝多芬。这时候少年罗曼?罗兰走到了他的思想的歧路了。莎氏、贝氏、托氏,同是他的英雄,但托氏愤愤地申斥莎氏、贝氏,说他们的艺术都是要不得的,不是真的人道的艺术他早年的自己也是要不得的。对罗兰这个热烈的寻求真理者而言,这就好似晴天里的一个霹雳;他再也忍不住他的疑虑。他写了一封信给托尔斯泰,陈述他的冲突的心理。他那年22岁。几个星期后的一天,罗兰接到一
10、封写满38页纸的长信。那六旬老人说:“我接到你的第一封信,我深深的受感在心。我念你的信,泪水在我的眼里。”下面说他艺术的见解:我们投入人生的动机不应是为艺术的爱,而应是为人类的爱。只有经受这样灵感的人才可以希望在他的一生实现一些值得一做的事业。这还是他的老话,但少年的罗兰受深彻感动的地方是在这一时代的圣人竟然这样恳切地同情他,安慰他,指示他,一个无名的异邦人。他那时的感奋我们可以约略想象。因此罗兰这几十年来每逢少年人写信给他,他没有不亲笔作复的,用一样慈爱诚挚的心对待他的后辈。这样一来受他的灵感的少年人更不知多少了。这是一件含奖励性的事实。我们从中可以知道凡是一件不勉强的善事就如春天的熏风,它
11、一路散布着生命的种子,唤醒活泼的世界。但罗兰那时离着成名的日子还远,虽则他从幼年起就不懈地努力。他还得经尝种种精神的苦痛,才能实受他的劳力的报酬对他天才的认识与接受。他写了12部长篇剧本,3部最著名的传记,10卷本的约翰?克利斯朵夫这时代里最重要的作品之一,但他的名字还是在灰堆里掩着直到他将近50岁那年,这世界方才开始惊讶他的异彩。贝多芬有几句话,我想可以一样适用到一生劳悴不怠的罗兰身上:“我没有朋友,我必得单独过活;但是我知道在我心灵的底里上帝是近着我,比别人更近。我走近他我心里不害怕,我一向认识他的。我从不着急我自己的音乐,那不是坏运所能颠扑的,谁要能懂得它,它就有力量使他解除磨折旁人的苦
12、恼。”16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两项都选对给4分,只选一项且正确给2分,有选错的给0分)(4分)A罗兰在生病危殆时听莫扎特的音乐,在怀疑与懊丧时听贝多芬的音乐,这主要说明罗兰对他们音乐的接受是有选择的。B罗兰把自己的音乐经验融入到长篇小说约翰?克利斯朵夫中,这表明他对音乐的热爱为其文学创作提供了帮助。C第段中以老象进入艺术花园踩倒花盆作比,形象生动地表现了托尔斯泰给罗兰带来的思想冲击和精神影响,具有强烈的感染力。D“这是一件含奖励性的事实”意指:罗兰传递了托尔斯泰的火炬,以慈爱诚挚的心来散布生命的种子,唤醒活泼的世界,更多的年轻人因此受益。E作者认为贝多芬的话同样适用于
13、罗兰,是因为罗兰能够像贝多芬一样,以音乐作品的力量来解除磨折旁人的苦恼。17为什么在法国经受普鲁士入侵时,罗曼?罗兰却醉心于“敌人”(德国)的音乐艺术?请结合原文第段内容作简要分析。(4分)18罗曼?罗兰“这个美丽的音乐的名字”究竟代表些什么?请结合原文作简要概括。(4分)19罗曼?罗兰的经历说明,一个人的成功离不开“英雄”的影响。我们从中可获得哪些启示?请结合原文并联系现实加以探究。(8分)参考答案:16(4分)AE17(4分)罗兰痴迷于音乐,音乐是他的生命。德国的音乐充满艺术魅力,滋润了罗兰的心灵。他开始接触德国音乐的时候,还没有在现实生活中接触过德国人,也不了解“德国”一词意味着什么。1
14、8(4分)音乐的天才,杰出的文学家。真理的寻求者,时代的圣人,理想人格的化身。19(8分)一个人应该转益多师。罗兰在人生不同阶段有不同的“英雄”。莫扎特与贝多芬奠定了罗兰的艺术基础;莎士比亚拓展了罗兰的艺术世界;托尔斯泰为他树立了人生的榜样。要选择真正的“英雄”。罗兰的“英雄”莫扎特、贝多芬、莎士比亚、托尔斯泰等都是世界性的先圣与时贤,是人类艺术史上的丰碑。在“英雄”的影响下,自身还应不懈地努力。罗兰在坚持不懈并经尝种种精神的苦痛后,才逐步被世界认识与接受。联系现实略。略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 在人类发展过程中,社会分工产生了“物质方面的生产力”和“精神方面的生产力”。它们在自 身
15、相对独立的发展中,逐步形成了有自身内在特征的生产力形态。马克思将语言、文学、技术能力 等归于后者,使其显现出更偏重于人类人文关系的特征和品格。 两种生产力密切相关、不可分割。文化生产力具有其精神生产的独特性,是社会意识、心理、关 系等方面的文明发展成果,具有突出的意识形态特征。同时在文化生产力中,生产主体将自身强烈 的主观因素,诸如思想、意志、情感、愿望浸透于全部文化生产过程,以某种有形无形的方式体现在 产品中。文化生产同其他生产一样,也是由实践主体通过劳动,将一定的材料加工改造为新存在 物,因此文化生产的过程也同样是产品生产过程。 五六十年代开始的电子时代智能生产力,显著标志是文化与经济、科
16、技崭新关系的建立,其重 要特征是“文化的经济化、科技化”和“经济、科技的文化化”,及由之产生的当代文化、科技、经济的 一体化趋势。 随着传媒高速发展和信息时代来临,文化生产已日益成为当代经济生活的一部分,成为复杂科 技化的现代化大生产的一部分。像影视出版、体育比赛,乃至广告娱乐、信息传播等产业,已越发成 为庞大的产业集团,成为经济结构中的重要部分,文化进入市场、产业,渗透经济、科技、商品的要 素,其本身已具有经济力、科技力,已成为生产力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 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已成为世界经济中的支柱产业之一。 文化生产力代表未来经济科技发展的方向。随着社会迅速发展,人的社会
17、需要不断提高。在 基本物质层次满足基础上人们更多地关注文化、精神和心理上的需要,因此增加文化产品的需求, 如人们对书籍、音像、艺术品的需求,对娱乐、旅游、信息与网络等服务的需求。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方面的生产力,必然内含着自身独特的生产方式,既有其独特的发生发展史 以及对生产者精神创造能力的内在要求,也有对生产对象的内在要求,同时还受物质生产技术条件 的限制。 经济的一体化、全球化,高新科技特别是信息媒体技术的发展,使人们对文化发展投以极大的 关注。更多的国家民族认识到文化对当代生活的巨大影响和制约。各国普遍关注文化在人类发展 中的极重要的作用;他们认为,经济发展是民族文化的一部分,而脱离人文背
18、景的发展没有灵魂。 人类发展不仅包括得到商品和服务,还包括过上充实满意有价值和值得珍惜的共同生活。因此,文 化作为发展手段尽管很重要,但它最终不能降到只作为经济发展的促进者这一次要地位,发展与经 济是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无疑,未来世界的竞争也将是文化生产力的竞争,文化生产力的发展已 成为21世纪核心的话题之一。 (作者金元浦,摘自开辟文化产业的发展之路,有删改)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化生产力具有突出的意识形态特征,它显现出偏重于人文关系的特征和品格,包括语言、文 学和技术能力等方面。 B文化生产力和“物质方面的生产力”密切相关、不可分割,它是社会意识、社会心理等精神方面
19、 的文明发展成果。 C庞大的文化产业集团的形成,是文化生产发展水平提升的表现之一,也说明文化产业在国民 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D和其他生产一样,文化的生产过程也是由实践主体通过特定方式的劳动完成的最富精神性的 生产,具有明显的特性。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人类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社会分工,分化出物质生产者与精神生产者,也同时产生了文化方面 的生产力和物质方面的生产力。 B建立文化与经济、科技的崭新关系是当代文化生产力发展的显著标志,三者的一体化趋势是 其重要特征之一。 C文化生产力有其独特的生产方式,它将生产主体强烈的主观因素有形无形地体现在产品中, 并且浸透于全部文化生产
20、过程。 D当今时代,人们普遍关注文化发展水平,这是因为经济发展如果没有人文背景,就只是一种没 有灵魂的发展。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化生产力发展的水平,能反映经济和科技发展的状况,当基本物质需求得到满足后,应该更 多地关注并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 B文化生产既包含了对文化生产者和生产对象的内在要求,也受到物质条件的限制,因此文化 生产不是纯粹的精神劳动。 C在信息时代,一个国家与民族不能将文化置于次要地位,不能将文化作为经济发展的促进者; 否则,人类的生活将枯燥而苍白。 D现代社会,文化对经济和生活的影响巨大,发展与经济已成为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因此,提 升文化生产力成
21、为了世界各国的一个核心话题。参考答案:1D 2A 3C1其他生产不是由实践主体通过特定方式的劳动完成最富精神性的生产过程。2“同时产生”原文无据。3不是“不能将文化作为经济发展的促进者去对待”,原文为“不能将文化只作为经济发展的促进者去对待”二、 古代诗文阅读(35分,共3题)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辛弃疾字幼安,齐之历城人。时虞允文当国,帝锐意恢复,弃疾因论南北形势及晋汉人才,持论劲直。以讲和方定,议不行。留守叶衡雅重之。衡入相,力荐弃疾慷慨有大略,召见。寻知潭州兼湖南安抚。乃度马殷营垒故基,起盖砦栅,招步军二千人,马军五百人。先以缗钱五万于广西买马五百匹,诏广西安抚司岁带买三十匹。
22、时枢府有不乐之者,数沮挠之,弃疾行愈力,卒不能夺。经度费巨万计,弃疾善斡旋,事皆立办。议者以聚敛闻降御前金字牌俾日下住罢弃疾受而藏之出责监办者期一月飞虎营栅成违坐军制。如期落成,开陈本末,绘图缴进,上遂释然。时秋霖几月,所司言造瓦不易,问:“须瓦几何?”曰:“二十万。”弃疾曰:“勿忧。”令厢官自官舍神祠外,应居民家取沟檐瓦二十,不二日皆具,僚属叹伏。军成,雄镇一方,为江上诸军之冠。时江右大饥,诏任责荒政。始至,榜通衢曰:“闭籴者配,强籴者斩。”次令尽出公家官钱银器,召吏民各举有干实者,量借钱物,逮其责领运籴,不取子钱,期终月至城下发粜。于是连墙而至,其直身减,民赖以济。时信守谢源明乞米救助,幕
23、属不从,弃疾曰:“均为赤子,皆王民也。”即以米舟十之三予信。帝嘉之,进一秩。以言者落职。弃疾雅善长短句,悲壮激烈。有稼轩集行世。咸淳间,史馆校勘谢枋得过弃疾墓旁僧舍,有疾声大呼于堂上,若鸣其不平,自昏暮至三鼓不绝声,枋得秉烛作文,旦且祭之,文成而声始息。德佑初,枋得请于朝,加赠少师,谥忠敏。(节选自宋史辛弃疾传有删改)6下列对文中加粗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议者以聚敛闻降御前金字牌俾日下住罢弃疾受而藏之出责监办者期一月飞虎营栅成违坐军制B.议者以聚敛闻降御前金字牌俾日下住罢弃疾受而藏之出责监办者期一月飞虎营栅成违坐军制C.议者以聚敛闻降御前金字牌俾日下住罢弃疾受而藏之出责监办者期一月飞虎营
24、栅成违坐军制D.议者以聚敛闻降御前金字牌俾日下住罢弃疾受而藏之出责监办者期一月飞虎营栅成违坐军制7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蛮,即南蛮,指南方少数民族。古汉族自称华夏,便把华夏东南西北四方的少数民族分别称为夷、蛮、戎、狄。B.江右,古时以面朝北为准,右为东,左为西。因此,古人把长江之西称为“江左”,长江之东称为“江右”。C.长短句,和曲子、曲词、诗余等,都是词的别称。每首词都有一个调名,称“词牌”,依调填词为“依声”。D.三鼓,即三更。我国古代把夜晚分成五个时段,用鼓打更报时,所以叫作五更、五鼓。三鼓,是指23点至次日1点。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25、为整治时有作乱的湖南草寇,辛弃疾斥巨资修建营垒,招兵买马,这表现他深谋远虑,有雄才大略。B.辛弃疾如期建成飞虎营栅,向皇帝上书陈述事情经过,并呈上图纸,皇帝才免除了对他的军法处置。C.虽然部属都反对,但辛弃疾还是坚持把买来的粮食的十分之三赈济信州百姓,这表现了他的仁政爱民和博大胸襟。D.谢枋得经过辛弃疾庙宇时,听到“若鸣其不平”之声。文章用浪漫主义的手法,表现辛弃疾生前的愤激不平。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留守叶衡雅重之。衡入相,力荐弃疾慷慨有大略。(2)时枢府有不乐之者,数沮挠之,弃疾行愈力,卒不能夺。参考答案:6D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解答此题,可先通读一遍,了解大意,
26、找到一些标志性的词语,然后进行断句。本题可采用排除法来做。“议者以聚敛闻”意思完整,可以独立成句,先排除B、C两项,“弃疾受而藏之”意思完整,可独立成句,再排除A项,故本题应选D。7B本题考查识记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B项,“古时以面朝北为准,右为东,左为西”,这一说法有误,古人习惯以面朝南为尊,左为东,右为西,因此江左,在长江之东,而江右,则在长江之西。故本题应选B。8B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此题,要将选项与原文相关语句进行认真比对,找出差别,从而做出判断。B项,“皇帝才免除了对他的军法处置”这一句分析有误,根据原文“如期落成,开陈本末,绘图缴进,上遂释然”可知,并没有
27、说“免除了对他的军法处置”,而此处“释然”是消了气的意思。故本题应选B。9(1)留守叶衡平素很器重他,叶衡入朝为相,极力向朝廷推荐,说辛弃疾胸怀大志,有远大谋略。(2)当时枢府中有不乐意这样做的人,屡次阻挠辛弃疾,(但)辛弃疾反而干得更加努力,(阻挠者)最终也没能改变他的想法。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翻译文言文要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做到字字落实,尤其要译出关键词,因为关键词就是得分点,还要注意句子的语气。(1)关键词:“雅”、“重”、“慷慨”;(2)关键词:“数”、“沮挠”、“夺”。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崔郾,字广略,姿仪伟秀,人望而慕之,然不可狎也。中进士第,
28、补集贤校书郎,累迁吏部员外郎,下不敢欺。每拟吏,亲挟格,褒黜必当,寒远无留才。三迁谏议大夫。穆宗立,荒于游畋,内酣荡,昕曙不能朝。郾进曰:“十一圣之功德,四海之大,万国之众,其治其乱,系于陛下。自山以东百城,地千里,昨日得之,今日失之。西望戎垒,距宗庙十舍,百姓憔悴,畜积无有。愿陛下亲政事以幸天下。”帝动容慰谢,迁给事中。敬宗嗣位,拜翰林侍讲学士,旋进中书舍人,谢曰:“陛下使臣侍讲,历半岁,不一问经义。臣无功,不足副厚恩。”帝惭曰:“朕少间当请益。”高釴适在旁,因言:“陛下乐善而无所咨询,天下之人不知有向儒意。”帝重咎谢,咸赐锦、币。郾与高重类六经要言为十篇,上之,以便观省。迁礼部侍郎,出为虢
29、州观察使。先是,上供财乏,则夺吏奉助输,岁率八十万。郾曰:“吏不能赡私,安暇恤民?”即以府常费代之。又诏赋粟输太仓者,岁数万石,民困于输,则又辇而致之河。郾乃旁流为大敖受粟,窦而注诸艚。民悦,忘输之劳。改鄂、岳等州观察使。自蔡人叛,鄂、岳常苦兵,江湖盗贼显行。郾修治铠仗,造蒙冲,驶追穷蹑,上下千里,岁中悉捕平。又观察浙西,迁检校礼部尚书,卒于官。赠吏部尚书,谥曰德。郾不藏赀,有辄周给亲旧,为治其昏丧。居家怡然,不训子弟,子弟自化。室处庳漏,无步庑,至霖淖,则客盖而屐以就外位。治虢以宽,经月不笞一人。及莅鄂,则严法峻诛,一不贷。或问其故曰陕土瘠而民劳吾抚之不暇犹恐其扰鄂土沃民剽杂以夷俗非用威莫能
30、治政所以贵知变者也闻者服焉。(节选自新唐书崔邠传)【注】十一圣:穆宗之前的十一个皇帝。敖:通“廒”,储存粮食的仓库。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或问其故曰/陕土瘠而民劳/吾抚之/不暇犹恐其扰鄂/土沃民剽/杂以夷俗/非用威莫能治/政所以贵知变者也/B或问其故/曰/陕土瘠而民劳/吾抚之不暇/犹恐其扰/鄂土沃民剽/杂以夷俗/非用威莫能治/政所以贵知变者也/C或问其故/曰/陕土瘠而民劳/吾抚之不暇/犹恐其扰鄂/土沃民剽/杂以夷俗/非用威莫能治政/所以贵知变者也/D或问其故曰/陕土瘠而民劳/吾抚之/不暇犹恐其扰/鄂土沃民剽/杂以夷俗/非用威莫能治政/所以贵知变者也/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
31、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舍,古时行军以三十里为一舍,如退避三舍;军队住一宿也叫舍。B六经,指诗经尚书礼记论语周易和春秋六部经书。C礼部,古代的官署,隋唐起为六部之一,掌管礼仪、祭祀、学校等事宜。D赠,追赠,古代皇帝给已死的官吏及其亲属加封官爵或荣誉称号。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崔郾忠于职守,严格要求官员。他在吏部任职,亲自考查官员,注重选拔人才;在虢州为官,对下属官吏不赡养父母、不体恤百姓的行为给予了严厉批评。B崔郾为人耿直,善于劝谏皇帝。他从祖上基业、国家安危和百姓生计的角度直谏穆宗勤于朝政,后委婉劝谏敬宗习读儒家经典,他的建议都被采纳。C崔郾推行善政,体
32、恤百姓疾苦。他在虢州修建粮仓,免去了百姓长途运粮之苦;在鄂州、岳州整治军务,消除了老百姓所受的盗匪之患。D崔郾居室简陋,关心亲朋故友。他的房屋低湿,又没有走廊,客人们在雨天只能站在屋外;他不积蓄钱财,经常周济亲朋好友,供他们办理婚丧大事。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陛下使臣侍讲,历半岁,不一问经义。臣无功,不足副厚恩。(5分) (2)治虢以宽,经月不笞一人。及莅鄂,则严法峻诛,一不贷。(5分) 参考答案:4B5B6A7(1)陛下让我担任侍讲学士,过了半年并没问过一次经书义理。臣下没有功劳,不能与皇上的厚恩相称(对不起皇上的厚恩)。(5 分。“使”“侍讲”“历”“不一问”
33、“副”各1分。)(2)(崔郾)用宽松的政策治理虢州,整月没有鞭打过一个人。等到了鄂州任职,却施用严法重罚,对罪犯一概不予宽免。(5 分。“治虢以宽”状语后置、“经月”“莅”“诛”“贷”各1分。)【考点定位】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名师点睛】对于文言断句类型的题目,不要急于答题,应当先诵读这个篇段,通过诵读,力求对全文的内容有个大体的了解,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处,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找虚词、察对话 、依总分 、据修辞 、对称 、反复、辨句式。抓虚词看位置:“夫、惟、盖、凡、窃、请、敬”等发语词和表敬副词,经常放在句首;句首的语气
34、词“其、盖、唯、盍、夫、且夫、若夫”等前面可断句,常用于句首的相对独立的叹词,如嗟夫、嗟乎、呜呼等,前后都可断句;有些常用在句首的关联词,如“苟”“纵”“是故”“于是”“向使”“然而”“无论”“至若”“是以”“继而”“纵使”“然则”等前面大多可以断句;常在句首的时间词,如“顷之”“向之”“未几”“已而”“斯须”“既而”“俄而”等,也可以帮助断句。“乎、哉、也、矣、欤、焉”等语气词经常放在句尾;句末语气词“也、矣、耶、哉、乎、焉、兮、耳、而已”等后面可断句。“以、于、为、而、则”等连词经常放在句中。(2)对话、引文标志: 文言文的对话、引文常常用“曰”、“云”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第一次对话出现
35、人名,以后就用“曰”而省略主语。关于利用虚词断句,这里有一个口诀,或许对同学们断句会有些帮助:“曰”后冒(:),“哉”后叹(!),“夫”“盖”大都在句前。 “于”“而”一般在句中,“矣”“耳”后面画圆圈(。)“耶”“乎”经常表疑问(?),“也”“者”作用要停顿。或句(。)或逗(,)表情形,各人位置要记牢。本句主要借助句中的名词(包括专有名词)、动词进行断句,比如“陕土”“民”“吾”“鄂土”“夷俗”“闻者”。断完之后还要重新读一遍,看有无讲不通的地方或者违反情理的地方。5【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学常识的能力。B项,“六经,指诗经尚书礼记论语周易和春秋六部经书”有误;六经指诗经尚书礼记乐经周
36、易和春秋,不包括论语。【考点定位】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名师点睛】首先:我们要了解的是点面结合记忆法。不管是在中考语文文学常识复习还是高考语文文学常识复习,我们都要做到突出重点;同时,还要注重全方位的复习(就是注意相关联的知识点)。在做高考复习题时,有些知识点往往关键节点就在一处,只要把握住了,一切就可以迎刃而解。举例:如教材所选鲁迅的若干篇小说,要记每篇出自何处,很难,若记住除祝福出自彷徨外,其余均出自呐喊,便省时易记、事半功倍。其次:再来了解一下纵横结合记忆法。因为每个时代不同,所以每一位作家的写作背景也就不相同,从而又形成了横的联系;同一时期不同作品也有各自的特点,从而形成了
37、横的联系。所以我们要把这些纵横交错的知识点组合起来,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网,达到快速而牢固的记忆。举例:如我国古代戏剧史有三个高峰,一是元杂剧四大家加上王实甫,二是汤显祖的“临川四梦”,三是清代的“南洪北孔”。这样纵横结合加以记忆,中国古代戏剧史又何愁记不住呢? 最后:重点了解门别类记忆法。在记忆一些文学常识时,我们可以把所关联的知识点进行分类,然后在按照相同的知识按一定顺序集中在一起强化记忆。可以成:考点分类、风格分类、地位评价分类、文章体裁分类、题材人物分类、等等。 举例:风格流派,如“山水田园诗派”“边塞诗派”“婉约派”“豪放派”等。文章体裁,如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等。上述记忆方法并非只
38、能单独使用,在实际记忆过程中,它们往往是综合运用的。既是对文学常识的多角度记忆,又是变化了的反复记忆,其效果自然会更好。6【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解答这类题目一要注意从原文中寻找对应信息,二要认真比较,不漏过任何字眼。命题者往往在转述中变换一些信息对答题者进行干扰,故解答这类题重在细心。A项“在虢州为官,对下属官吏不赡养父母、不体恤百姓的行为给予了严厉批评”于文无据。【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名师点睛】这道题目是概括归纳文章内容。解答此类题的方法是: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在阅读题目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所谓读全,就是对题干中的
39、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谓读准,就是要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只有对题干作全面、准确的分析理解,才能准确地答题。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考点定位】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技巧点拨】本题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比如“陛下”“半岁”“经义”“臣”“经月”“鄂”。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
40、的词语要“替换”;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参考译文】崔郾,字广略,身材魁梧,相貌英俊,人们远望仰慕他,却不敢亲近。崔郾考中进士,补缺担任集贤校书郎,多次升迁后担任吏部员外郎,下属不敢欺瞒他。每次选拔官吏,都亲自把握标准考查,褒扬贬黜官员一定得当,无论出身贫寒还是居处僻远的人才都不会遗漏。多次升迁后担任谏议大夫。穆宗登基,荒废政务,沉溺于游猎,在宫中纵饮放荡恣意放纵,天亮了还不能上朝处理政务。崔郾进谏说:“靠十一代先帝的功德,才拥有广大的疆域,众多的百姓
41、,天下安定还是混乱,都系在陛下您一人身上。从崤山往东有百座城池,地广千里,昨天刚得到,今天就失去了。西望敌寇的营垒,距离宗庙只有十舍的距离,百姓憔悴,没有积蓄。希望陛下亲自处理政事而使天下人有幸。” 穆宗十分感动深表谢意,提拔他为给事中。敬宗继承帝位,任命他为翰林侍讲学士,不久又升任他为中书舍人,他入宫谢恩说:“陛下让我担任侍讲学士,过了半年没问过一次经书义理。臣下没有功劳,不能与皇上的厚恩相称(对不起皇上的厚恩)。”敬宗惭愧地说:“我不久一定向你请教。” 高釴恰好在旁边,趁机进言说:“陛下乐意向善却没有咨询什么,这样天下的人就不知道您有尊崇儒家的意愿。”敬宗又自责道歉,都赐给他们锦缎财物。崔
42、郾与高重将六经中的主要言论按类编为十篇,进献给皇上,以便于皇帝阅读思考。崔郾升任礼部侍郎,后出京外任虢州观察使。先前,上供朝廷的财物缺乏,就剥夺官吏的俸禄来资助进献的费用,一年大概有八十万钱。崔郾说:“官吏不能供养自己和家人,哪里有精力抚恤百姓呢?我一个人不能治理好地方,怎么能会使自己富厚呢?”就拿官府日常费用代替上供的缺额。皇上又下诏将征收的粮食运到太仓,一年有数万石,老百姓苦于运输,还要用车子把粮食运到河边。崔郾就在河的支流设置粮仓收粮,修建通道将粮食装入漕运船。百姓高兴,减轻了转运的辛苦。崔郾改任鄂州、岳州等地观察使。自从蔡州人反叛,鄂州、岳州的百姓常常苦于战乱,长江和两湖一带盗贼公开横
43、行。修造铠甲兵器,制造战船,穷追紧随,上下千里,一年之内盗贼全都被捕获平定。又担任浙西观察使,升任检校礼部尚书,死在官任上。他死后被追赠为吏部尚书,谥号德。崔郾不积蓄财物,有了钱财就周济亲朋故友,供他们办理婚丧大事。他居家怡然自得,不训斥子弟,但子弟们都自然得到教化。他的房屋地势低洼,地面泥泞,又没有走廊,客人们只能打着伞穿着木屐站在屋外。他用宽松的政策治理虢州,整月都没有鞭打过一个人。等到了鄂州任职,却施用严法重罚,对罪犯一概不予宽免。有人问他原因,他回答说: “陕地贫瘠,百姓穷苦,我抚慰他们还来不及,唯恐打扰了他们;鄂地肥沃,百姓剽悍,夹杂有夷人风俗,不用威严就无法治理。所以说为政贵在知道
44、变化。”听到这话的人无不佩服。6. (3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47题。刘劭字孔才,广平邯郸人也。建安中,为计吏,诣许。太史上言:“正旦当日蚀。”劭时在尚书令荀彧所,坐者数十人,或云当废朝,或云宜却会。劭曰:“梓慎、裨灶,古之良史,犹占水火,错失天时。礼记曰诸侯旅见天子,及门不得终礼者四,日蚀在一。然则圣人垂制,不为变豫废朝礼者,或灾消异伏,或推术谬误也。”彧善其言。敕朝会如旧,日亦不蚀。御史大夫郗虑辟劭,会虑免,拜太子舍人,迁秘书郎。黄初中,为尚书郎、散骑侍郎。受诏集五经群书,以类相从,作皇览。明帝即位,出为陈留太守,敦崇教化,百姓称之。徵拜骑都尉,与议郎庾嶷、荀诜等定科令,作新律十八
45、篇,著律略论。迁散骑常侍。时闻公孙渊受孙权燕王之号,议者欲留渊计吏,遣兵讨之,劭以为“昔袁尚兄弟归渊父康,康斩送其首,是渊先世之效忠也。又所闻虚实,未可审知。古者要荒未服,修德而不征,重劳民也。宜加宽贷,使有以自新。”后渊果斩送权使张弥等首。劭尝作赵都赋,明帝美之,诏劭作许都、洛都赋。时外兴军旅,内营宫室,劭作二赋,皆讽谏焉。青龙中,吴围合肥,时东方吏士皆分休,征东将军满宠表请中军兵,并召休将士,须集击之。劭议以为“贼众新至,心专气锐。宠以少人自战其地,若便进击,不必能制。宠求待兵,未有所失也。以为可先遣步兵五千,精骑三千,军前发,扬声进道,震曜形势。骑到合肥,疏其行队,多其旌鼓,曜兵城下,引
46、出贼后,拟其归路,要其粮道。贼闻大军来,骑断其后,必震怖遁走,不战自破贼矣。”帝从之。兵比至合肥,贼果退还。景初中,受诏作都官考课。劭上疏曰:“百官考课,王政之大较,然而历代弗务,是以治典阙而未补,能否混而相蒙。陛下以上圣之宏略,愍王纲之弛颓,神虑内鉴,明诏外发。臣奉恩旷然,得以启蒙,辄作都官考课七十二条,又作说略一篇。臣学寡识浅,诚不足以宣畅圣旨,著定典制。”又以为宜制礼作乐,以移风俗,著乐论十四篇,事成未上。会明帝崩,不施行。正始中,执经讲学,赐爵关内侯。凡所选述,法论、人物志之类百馀篇。卒,追赠光禄勋。子琳嗣。(选自三国志?魏书?刘劭传,有删节)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建安中,为计吏,诣许 诣:到,往B宜加宽贷,使有以自新 贷:借C劭尝作赵都赋,明帝美之 美:认为美D兵比至合肥,贼果退还 比:及,等到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A宠以少人自战其地,若便进击,不必能制臣学寡识浅,诚不足以宣畅圣旨,著定典制B昔袁尚兄弟归渊父康,康斩送其首,是渊先世之效忠也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C凡所选述,法论、人物志之类百馀篇劭时在尚书令荀彧所D时外兴军旅,内营宫室,劭作二赋,皆讽谏焉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