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四川省达州市达川区石桥中学高一语文期末试卷含解析.docx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3289488 上传时间:2024-06-28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136.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达州市达川区石桥中学高一语文期末试卷含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四川省达州市达川区石桥中学高一语文期末试卷含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四川省达州市达川区石桥中学高一语文期末试卷含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四川省达州市达川区石桥中学高一语文期末试卷含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四川省达州市达川区石桥中学高一语文期末试卷含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四川省达州市达川区石桥中学高一语文期末试卷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11题。(一)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

2、,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二)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 为关中之固,子孙

3、帝王万世之业也。 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4与例句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项是( ) 例句: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A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B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C此世所以不传也 D得璧,传之美人5下列句中与“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B. 无备则制于人 C古之人不余欺也 D.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6下列句中“其”的用法和其他三项不

4、同的项是( ) A. 其可怪也欤? B.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C吾未见其明也 D.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7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本段古今对比,赞美“古之圣人”,批评“今之众人”,指出他们在学习上的态度是不同 的。 B本段既论证了从师学习的必要性,还论述了从师的原则,还指出学习不要有门户之见。 C. 本段重点批判了当时耻于从师的恶劣风气。 D本段从论证方式上来看,立足于“破”,逐层批判了“今之众人”“士大夫之族”和“君 子”,从反面论证了观点。8.对下列各句加点字用法归类正确的是( )天下云集响应 外连衡而斗诸侯 却匈奴七百余里 履至尊而制六合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序八州而朝同列 囊括四

5、海 陈胜瓮牖绳枢之子 A./ B./ C./ D./9.下列句中而的用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A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B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 C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D秦无亡失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10.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用铺陈的手法叙述了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至高无上的权威。 B.后人常用“陶朱”作为富人的代称,陶朱就是范蠡,他帮助越王勾践灭吴。 C.“焚百家之言”中的是“言”指诸子百家的言论。 D.秦时,“山东”指崤山以东,即东方诸侯国。11.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每题3分)(1)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

6、2)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 (3) 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参考答案: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9分,每小题3分) 网络文化乱象治理该下猛药了近几年来,文化乱象日益严重。其中,网络文化中的垃圾是最为恶劣的,所造成的社会问题也是最为严重的,给中国和谐社会的构建带来相当的危害,特别是对成千上万青少年的毒害,如果再不采取及时措施,必然对中华民族的可持续发展形成釜底抽薪的危机,着实不能掉以轻心了。历史早已证明,文化混乱即会导致思想混乱,思想混乱定将引发行为混乱。去年一年之中,不良网络文化乱象所带来的思想、行为乱象真是惊人的不可思议:青

7、少年因为网瘾而辍学、退学、离家出走、暴力犯罪甚至自残自杀;有些孩子为了上网玩游戏而不惜欺骗、打骂以至伤害、杀害自己的亲生父母;还有父母竟然由于网瘾问题而亲手残杀甚至肢解自己的孩子!而且,现在已经不只是孩子们受影响了,不少成人也因为网瘾、网恋、网婚、网上同居、网络赌博等造成种种家庭悲剧、甚至犯罪;还有行政领导干部、公务员在上班时沉迷网络游戏或网上聊天而被处罚或开除公职的。另一种普遍的网络文化乱象,就是不少网民可以在网上毫无顾忌地胡言乱语、肆意污蔑、恶性侮辱、破口漫骂。由于缺乏实质性的监管约束,他们不用负任何责任。更糟糕的是,有些已经形成群体性的乱象,相互鼓噪。加上网络的便捷性、互动性、隐蔽性及无

8、处不在的广泛性,如果这样的恶性群体在网上膨胀发展的话,将来造成的负面社会影响难以估计,切切不可低估。有人打着发展网络的旗号,实际上是在扭曲网络的健康发展方向,一步步地牺牲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来充填自己的荷包。电脑、网络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科技发明,把人类带进了信息时代。但是,现在的网络被严重地娱乐化、游戏化、低俗化,网络从高科技的工具退化为使人们玩物丧志并进而危害社会的玩具。不良的网络信息和不健康的网络游戏泛滥成灾,大量网民上网主要是受这些迷乱网络文化的影响。这种网络文化现象是不正常的失衡表现,它所带来的负面社会问题早已令人痛苦地证实了这一点。这些不正常文化现象的出现,其根源在于社会经济与思想文化的

9、发展不平衡。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经济多年的快速发展,又渐渐走向另一个极端,即过于重视经济、以经济指标作为衡量一切的最主要甚至唯一的标准。在这样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产生了相应的社会文化-拜金文化,或可称之为金钱文化。在这样文化的熏陶下,就会产生相应的思想观念-以钱为本,把“一切向前看”蜕变为 “一切向钱看”。这样以钱为本的指导思想,必然会把不少人引向歧途。社会文化的主要任务应该是引导人民向上,向前,是帮助人民提升素质而推动社会进步的。娱乐是文化的部分职责,但决不能是文化主流或发展方向。要指出的是,娱乐文化的主要目的也应该是有益于人民身心健康的,有利于促进社会向前发展的。不良娱乐文化的恶性泛滥会成为社

10、会精神毒品,会给个人、家庭、国家带来危害,甚至毁灭。 (摘自回顾与展望-全社会都来关注文化教育的发展方向有删改)6、下列不属于“网络文化乱象”的一项是 ( ) A、网络文化中的垃圾文化。 B、网民在网上不负责任地毫无顾忌地污蔑、恶性侮辱等。 C、充填自己“荷包”的不良网络信息和不健康的网络游戏。 D、网络文化中的娱乐文化。7、下列理解和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网络文化中的垃圾文化不仅给成千上万的青少年造成毒害,而且也危害到了成年人。 B、严重的娱乐化、游戏化、低俗化,使网络已经完全退化为人们玩物丧志并进而危害社会的玩具。 C、社会经济与思想文化发展的不平衡,使网络文化出现了不

11、正常现象。 D、健康的网络娱乐文化能够有益于人民身心健康,有利于促进社会向前发展。8、根据文中信息,以下推断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网络文化混乱就会导致思想混乱,思想混乱定将引发行为混乱,给中国和谐社会建设带来危害。 B、恶性群体在网上膨胀发展,将来导致的负面社会影响是难以估量的。 C、重视经济,完全忽视思想,以经济指标作为衡量一切的唯一标准,导致网络文化乱象。 D、在拜金文化的熏染下,会产生以钱为本的思想观念,也必然把不少人引入歧途。 参考答案:6-8 DBC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汉字是书法的载体。汉字起源于物象,“近取诸身,远取诸物”,象形会意形声而成字,日月山水,花鸟鱼

12、虫,莫不如此。汉字发展的独特路径深刻地影响了中国文化与中国历史的面貌。汉字是前人千百年的书写实践而成,体现了汉字的结构美学与书写规律:横平竖直,点画呼应,上下包容,左右礼让,以形成中正平和之体。就像人要端庄、树要挺拔一样,每个字都是独立不倚的自我平衡体。谐调性、整体性、稳定性,是汉字的美学原则。谐调性是核心,只有谐调才能实现整体性与稳定性。所谓书法,就是书写汉字的法规与法度。书法成为艺术,恰恰是在汉字的“书写”过程中逐渐自觉形成的。书法作为一种艺术,不仅传达着个人的才情气质,也承载着时代的精神气象。被后人广泛而长期推崇的书法家王羲之,他的行书,形质坚毅,洒脱飘逸,骨气与逸气并生,法度与风 度共

13、存。这是王羲之个人的学养气质与书法造诣所致,更与那个时代相关。因为那是一个精神解放、人格独立、文化自觉的时代。魏晋时期,士人倾心寄情山水,追求不拘礼节的闲适与放达,寻求精神人格的自在真实,并形成以人为本的审美自觉从人的音容笑貌、筋骨气色、举止风姿看人的禀赋气质,探求人的形神之美,以至于一系列艺术美学概念由此而生,诸如形神、气韵、风骨等等。汉字结构与书法艺术不可避免地受到了这种时代风气的影响。唐代的社会气象与精神气度推动着唐人绕过王羲之而另辟蹊径,开创书法的新天地与新境界。唐人在书法上的贡献是以楷书为代表。颜真卿的楷书,磅礴伟岸,每一个字犹如一尊尊佛,雍容宽博,自信从容。如果说初唐时期的楷书承续

14、了王羲之以来的隽永书风,那么,经过盛唐,南北融合,国势强盛,时代气象投射到文化之中,苍劲与粗犷之气化入楷书,出现了颜真卿、柳公权等书家,笔画中潜在着一种无形的力量。千百年来,欧体字与颜体字,分别代表了遒劲与雄放的高度,成为楷书的标本,后人难以企及。宋代承续了唐代文化,但难以逾越唐人。在楷书上,唐人几乎穷尽了法度与风格,宋人一 时也找不到拓荒之处,于是在意态上自由发挥。苏轼、黄庭坚等人不刻意讲究点画的平直均衡,而以自己深厚的学养与才气入书,强调笔势的提按顿挫之意,形成夸张变形的欹侧姿态,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宋人“尚意”。尚意,就是注重个人意趣,显露个性,出新意于法度之外,但 毕竟没有在法度上再创新格

15、。元明清时期的书法有法度和功力,技法娴熟,但就是缺少一种力量、缺少一种卓尔不群的精神气象。书法更多的成为一种实用技法,而很少成为个人情感与精神的抒发。加之明清不清明,大兴文字狱,思想禁锢,精神压抑,书法中再难见到率性而为的天真烂漫。精神被桎梏 的时代,诗文和书法仅仅剩下了形式,唯美而干瘪,形体虽在,生气难寻。书法是心迹,也是时代精神气象的载体。如果说书法是汉字的舞姿,那么,这舞姿摇曳的是书法家的心性,也是时代的精神气象。(人民日报2014 年07月31日)1. 下列关于“书法”和“汉字”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 书法是一种艺术,它以汉字为载体,在千百年书写过程中逐渐自觉形成的,体现谐

16、调 性、整体性、稳定性的美学原则。B. 汉字起源于物象,“近取诸身,远取诸物”,象形会意形声而成字,它发展的独特路径 深刻地影响了中国文化与中国历史的面貌。C. 书法作为一种艺术,与书法家的学养气质与书法造诣等有关系,也传达着书法家个人 的才情气质,如王羲之的行书就是明证。D. 书法不可避免地受到时代风气的影响,魏晋时期的士人开始形成以人为本的审美自 觉,从而一系列艺术美学概念也由此而生。2. 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 魏晋时期一个精神解放、人格独立、文化自觉的时代,士人倾心寄情山水,追求不拘 礼节的闲适与放达,寻求精神人格的自在真实。B. 初唐时期人们在书法上绕过王羲之而另辟

17、蹊径,开创书法的新天地与新境界,把苍劲 与粗犷之气化入楷书,呈现遒劲与雄放的风格。C. 宋代承续了唐代文化,但难以逾越唐人。在楷书上,无法在法度与风格上超越前人,只好“尚意”,即注重个人意趣,显露个性。D. 明清时期的政治、思想方面的氛围都对书法有禁锢作用,使得这时期的书法仅仅剩下 了形式,唯美而干瘪,形体虽在,生气难寻。3. 从全文来看,下列表述不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A. 中国的汉字有一套独特的结构美学与书写规律,这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做人要求“中 正平和”的原则是一致的,也深刻地影响着中国文化发展。B. 王羲之的行书之所以能够形质坚毅,洒脱飘逸,骨气与逸气并生,法度与风度共存, 从社会角度来

18、看,这与魏晋时代追求精神自由等等相关。C. 唐代颜真卿等人的楷书,不仅继承了前人的成就,更加注重结合时代的精神气象,形 成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自我风格,并成为后人难以企及的标本。D. 书法到了元明清时期更多的成为一种实用技法,而很少成为个人情感与精神的抒发, 是因为这时期的书法缺少一种力量和一种卓尔不群的精神气象。参考答案:1. A 2. B 3. D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文意,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A项,原文的意思“谐调性、整体性、稳定性,是汉字的美学原则”,并不是书法的美学原则。点睛:像这种题目,考生应先认真审题,要从

19、题干中审明答题的方向,比如本题中,“下列关于书法和汉字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然后就要到文中找到与选项有关联的文字,看一看文中的信息与选项是否一致。2. 试题分析:题目问“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B项,不是“初唐时期”,而是“盛唐时期”。文本第4段“如果说初唐时期的楷书承续了王羲之以来的隽永书风,那么,经过盛唐,南北融合

20、,国势强盛,时代气象投射到文化之中,苍劲与粗犷之气化入楷书,出现了颜真卿、柳公权等书家”。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这类题目设题的误区如下:概括不当、论据分析不当、因果关系不当、于文无据、答非所问、以偏概全、说法过于绝对化、变未然为已然等。D项,“这时期的书法缺少一种力量和一种卓尔不群的精神气象”不是原因,是元明清期书法的特点,原因应是元明清时期是“精神被桎梏的时代”。属于答非所问。二、 古代诗文阅读(35分,共3题)4. 文言文阅读裴垍,字弘中,河东闻喜人。垍弱冠举进士。贞元中,制举贤良极谏,对策第一,授美原县尉。迁考功员外郎。时吏部侍郎郑珣瑜请垍考词判,垍

21、守正不受请托,考核皆务才实。宪宗元和初,召入翰林为学士,再迁中书舍人。李吉甫自翰林承旨拜平章事,感出涕。谓垍曰:“吉甫落魄远地,更十年始相天子,后进人物,罕所接识;且宰相职当 进贤任能。君多精鉴,为我言之。”垍取笔疏其名氏得三十余人。吉甫籍以荐于朝,天下翕然,称吉甫得人。三年秋,李吉甫出镇淮南,遂以垍代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垍虽年少,而明练时事,严持法度,虽宿贵大僚,不敢干以私。初,垍在翰林承旨,属宪宗新翦蜀乱,励精思理,机密之务,一以关垍。既当国,齐整法度,请绳不轨,考课吏治,皆蒙垂意听纳。岭南节度使杨于陵为监军许遂振所诬,诏授冗官。垍曰:“以一中人罪藩臣,不可!”请授吏部侍郎。严绶在太原,其

22、政事一出监军李辅光,垍劾其懦,以李鄘代之。建中初定两税,厘定常赋,而物重钱轻,其后轻重相反,民输率一倍其初,故赋益苛, 民重困。及垍为相,奏请禁之,自是民少息矣。初,拾遗独孤郁、李正辞、严休复三人皆迁,及过谢垍,垍独让休复曰:“君异夫二人孜孜献纳者。”休复大惭。垍为学士时, 引李绛、崔群与同列。及相,又擢韦贯之、裴度知制诰,皆踵蹑为辅相,号名臣。五年, 暴风痹,帝怅惜,居三月,卒,赠太子太傅。史臣曰:裴垍精鉴默识,举贤任能,辅弼王道。吉甫仗裴垍之拔擢致朝班之式序吉甫知垍之能别俊彦垍知吉甫之善任贤良相须而成不忌不克所谓经纬之臣其此之谓乎?(摘编自旧唐书裴垍传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

23、正确的一项是A. 吉甫仗裴垍之拔/擢致朝班之式序/吉甫知垍之能别俊彦/垍知吉甫之善任/贤良相须而成/不忌不克/所谓经纬之臣/其此之谓乎B. 吉甫仗裴垍之拔擢/致朝班之式序/吉甫知垍之能别俊彦/垍知吉甫之善任贤良/相须而成/不忌不克/所谓经纬之臣/其此之谓乎C. 吉甫仗裴垍之拔擢/致朝班之式序/吉甫知垍之能别俊彦/垍知吉甫之善任/贤良相 须而成/不忌不克/所谓经纬之臣/其此之谓乎D. 吉甫仗裴垍之拔/擢致朝班之式序/吉甫知垍之能别俊彦/垍知吉甫之善任贤良/相须而成/不忌不克/所谓经纬之臣/其此之谓乎11. 下列对文中加粗的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课”即考核,朝廷对官吏的政绩进

24、行考核评价,以督促他们完成职务工作。B. “拾遗”,唐代谏官名,分左右拾遗;杜甫曾任左拾遗,故又被称“杜拾遗”。C. “以一中人罪藩臣,不可!”中“中人”指宦官,“监军”为唐代监督军队的官职,一般由宦官担任。D. “弱冠”,古代男子15岁称弱冠,行加冠礼,即戴上帽子,表示已成年。但此时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故称“弱”。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裴垍为官正直,不受请托。裴垍任考功员外郎时,吏部侍郎郑珣瑜请他主持考核词判,他能坚守正道,考核官员时注重才能政绩。B. 裴垍忠君爱民,政绩卓著。宪宗平定蜀乱,裴垍参与各种机密事务,深得皇帝信任;又为民请命,废止不合理政策

25、,为百姓减负。C. 裴垍知人善荐,举贤任能。李吉甫请求裴垍为他推荐人才,裴垍为他推荐三十多位贤能官员;因为这一推荐,裴垍获得了当时人们的称赞。D. 裴垍选贤用能,贬抑庸劣。不管是任翰林学士还是担任宰相,裴垍均能任人唯贤;对懦弱无能的地方官员,他则另选官员替代。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垍虽年少,而明练时事,严持法度,虽宿贵大僚,不敢干以私。(2)故赋益苛,民重困。及垍为相,奏请禁之,自民少息矣。参考答案:10. B 11. D 12. C 13. (1)裴垍虽然年少,却通晓时事,严格遵守法度,即使权贵大官也不敢拿私事求他。(2)所以赋税更重,平民百姓重新陷入困境。等到裴垍

26、担任宰相,他上奏朝廷禁止这件事,从此百姓稍微休养生息。【10题详解】本题考核文言断句的能力。答题时需先回到原文,联系上下文把握画波浪线部分的大意,然后以此为基础去分析选项中的差异点,辨析出正确的选项。“拔擢”译为提拔。中间不能停顿,所以“拔/擢”错误,排除A、D项。“善任贤良”译为重用贤良人才,中间不能停顿,所以“善任/贤良”错误,排除C项。故选B。【11题详解】本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

27、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的含义作答。D项,“古代男子15岁称弱冠”错,弱冠指男子二十岁。故选D。【12题详解】本题考核筛选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对读选项和原文,寻找时间、地点、人物、时间、手法以及重点词句的翻译上的错误。C项,“裴垍获得了当时人们的称赞”错,由“称吉甫得人”可知获得称赞的是李吉甫。故选C。【13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译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此题

28、需注意以下关键词:(1)“明练”,通晓;“持”,遵守;“虽”,即使;“宿贵大僚”,权贵大官;“干以私”,状语后置,应为“以私干”,拿私事求他。(2)“困”,形容词作动词,陷入困境;“苛”,繁重;“自是”,从此;“少”,稍微。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薛瑄,河津人。性颖敏,甫就塾,授之诗书,辄成诵,日记千百言,至忘寝食。举河南乡试第一。明年成进士。居父丧,悉遵古礼。宣德中服除,擢授御史。出监湖广银场,学益进。以继母忧归。正统初还朝,举为山东提学佥事。首揭白鹿洞学规,开示学者,延见诸生,亲为讲授。才者乐其宽,而不才者惮其严,皆呼为薛夫子。王振语三杨:“吾乡谁可为京卿者?”以瑄对,召为大理左

29、少卿。三杨以用瑄出振意,欲瑄一往见。瑄正色曰:“拜爵公朝,谢恩私室,吾不为也。”其后议事东阁,公卿见振多趋拜,瑄独屹立。振趋揖之,瑄亦无加礼,自是衔瑄。指挥某死,妾有色,振从子欲纳之,指挥妻不肯。妾遂讦妻毒杀夫,下都察院讯,已诬服。瑄及同官辨其冤,三却之。都御史王文承振旨,诬瑄故出人罪,振复讽言官劾瑄受贿。论瑄死,系狱待决,瑄读易自如。及当行刑,振苍头忽泣于爨下。问故,泣益悲,曰:“闻今日薛夫子将刑也。”振大感动。会刑科三覆奏,兵部侍郎王伟亦申救,乃免。起大理寺丞。也先入犯,分守北门有功。苏州大饥,贫民掠富豪粟,火其居,蹈海避罪。王文以阁臣出视,坐以叛,当死者二百余人,瑄力辩其诬。文恚曰:“此

30、老倔强犹昔。”然卒得减死。王文、于谦下狱,石亨等将置之极刑。瑄力言于帝,后二日文、谦死,获减一等。已,见石亨、曹吉祥乱政,疏乞骸骨。帝心重瑄微嫌其老乃许之归有读书录二十卷平易简切学者宗之天顺八年六月卒年七十有二赠礼部尚书谥文清。(节选自明史?列传第一百七十)注:爨:cun,1、为烧火做饭分爨(旧时指分家),分居异爨;2、灶。恚:hu,怨,怒也。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帝心重瑄/微嫌其老/乃许之归/有读书录二十卷/平易简切/学者宗之/天顺八年六月卒/年七十有二/赠礼部尚书/谥文清。B. 帝心重瑄/微嫌其老/乃许之/归有读书录二十卷/平易简切/学者宗之/天顺八

31、年六月卒/年七十有二/赠礼部尚书/谥文清C. 帝心重瑄/微嫌其老/乃许之/归有读书录二十卷/平易简切/学者宗之/天顺八年六月/卒年七十有二/赠礼部尚书/谥文清。D. 帝心重瑄/微嫌其老/乃许之归/有读书录二十卷/平易简切/学者宗之/天顺八年六月/卒年七十有二/赠礼部尚书/谥文清。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乡试,明代在省城举行的考试,考中的被称为举人,可参加次年在京城举行的会试。B. 趋拜,趋走拜谒,泛指请安、问候时所行礼节。趋,快走;拜,表示敬意的礼节。C. 易,易经,与诗书礼乐论语合称为“六经”,为儒家经典著作。D. 乞骸骨,这是古代官吏因年老请求

32、退职回老家的一种说法,意谓使骸骨得以归葬故乡。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薛瑄天资聪颖,学习勤奋。初上私塾,先生教给他诗书,他就能背诵,每天能记成百上千的字,学习废寝忘食;出朝监湖广银场时,学问更有进步。B. 薛瑄刚直不阿,不惧死亡。他不愿趋附因私而提举自己的王振,不怕得罪王振、王文、石亨等权贵;被诬陷入狱之后,即将被处决时,仍读易如故。C. 薛瑄秉公断案,体恤民情。为给指挥之妻申冤,与同僚三次退回该案件;为救王文、于谦,向皇帝极力陈说;苏州贫民走投无路而犯罪,竭力为其辩护。D. 薛瑄居官有为,受人爱戴。他勤于教务,曾被敬称为“薛夫子”;力纠冤狱,连王振的

33、仆人都同情他的遭遇,曾被兵部侍郎王伟多次申救,后得到皇帝的器重。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才者乐其宽,而不才者惮其严,皆呼为薛夫子。(2)都御史王文承振旨,诬瑄故出人罪,振复讽言官劾瑄受贿。参考答案:10. A 11. C 12. D 13. (1)有才学的人对薛瑄的宽松感到快乐,没有才学的人则惧怕他的严厉,都称他为薛夫子。(2)都御史王文秉承王振的旨意,诬陷薛瑄故意开脱犯人的罪责,王振又暗示谏官弹劾薛瑄收受贿赂。【10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能力。解答时抓住句子中的重要名词和虚词,根据其在句子中充当的成分和在句子中所起到的作用,可以判断出断句的正确划分;同时

34、注意句子中对仗的地方,根据句式特点断句是最简洁的方法。“许”为动词,“之”为宾语,“归”为补语,故此处断开,排除BC;“天顺八年六月”是“卒”的时间状语,故在“卒”后断开,排除D。这句话的意思为“皇帝内心器重薛瑄,但还是嫌他有些年老,于是准予他退休回家。薛瑄有读书录二十卷,其文简明扼要,学者甚加尊崇。薛瑄于天顺八年六月去世,终年七十二岁。被朝廷追赠为礼部尚书,谥号文清”。故选A。【11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识记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做此题时,要求考生在调动平时学习的时候要放开眼界,多去关注一些传统文化知识,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关注某一个细节或者某一个

35、用词上出现的瑕疵和陷阱。C项,“六经”指的是诗书礼易乐春秋,没有论语。故选C。【12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这是文言文阅读的重点,做题时要仔细推敲,认真对比。D项,“曾被兵部侍郎王伟多次申救,后得到皇帝的器重”错误,原文说“兵部侍郎王伟亦申救,乃免”,文中未提到“多次申救”,“后得到皇帝的器重”原文也没有依据。故选D。【13题详解】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文言翻译能力。首先浏览句子,看有无特殊句式,有无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以及通假之类的词语,然后将句子放回原文,结合上下文进行翻译。翻译时一定注意字字落实,以直译为主。(1)要点:“乐”,意动用法,以为乐

36、;“宽”,宽松;“惮”,惧怕、害怕;为,是,动词。(2)要点:“承”,秉承、承受、接受;“旨”,旨意;“故”,故意;“讽”,暗示、委婉表达。【参考译文】薛瑄是河津人。他天资聪敏,初上私塾,先生教给他诗书,他就能背诵,每天能记成百上千的字,学习到废寝忘食的程度。后来参加河南乡试,中第一名。第二年又中进士。父亲去世,薛瑄完全按照古礼守丧。宣德年间守丧期满,授任御史。出朝监湖广银场,学问更有进步。因继母去世,他归家守丧。正统初年回朝,薛瑄被举荐为山东提学佥事。他首先制定了白鹿洞学规,宣示给学士,并邀请接见学生,亲自为学生讲课。有才学的人对薛瑄的宽松感到快乐,没有才学的人则惧怕他的严厉,都称他为薛夫子

37、。王振问三杨:“我的家乡有谁可做京卿?”三杨认为薛瑄可以。于是召薛瑄担任大理寺左少卿。三杨认为任用薛瑄出于王振的意思,想要薛瑄拜见一下王振。薛瑄严肃地说:“因朝廷而拜官授爵,却向私家谢恩,我不会做的。”这件事以后,在东阁议事时,公卿们见到王振多恭敬地小步快走或跪拜,唯独薛瑄屹然不动。王振去向他施礼,薛瑄也不以大礼相还,从此王振对薛瑄怀恨在心。某位指挥去世,其妾美貌,王振的侄子欲纳为妾,指挥之妻不允,妾便诬陷指挥之妻说她毒杀亲夫,指挥的妻子被抓到都察院审讯,最终被诬陷而认罪。薛瑄及同僚为指挥之妻申冤,三次退回该案件。都御史王文秉承王振的旨意,诬陷薛瑄故意开脱犯人的罪责,王振又暗示谏官弹劾薛瑄收受

38、贿赂。薛瑄被判决为死罪,在狱中等待处决时,薛瑄仍读易如故。到该行刑的时候,王振的家奴在厨房哭泣。王振问他原因,他哭得更加悲伤,边哭边说:“听说今天薛夫子要被处斩。”王振听了大为触动。适逢刑科第三次复核上奏,兵部侍郎王伟也进行了援救,于是免去薛瑄的死罪。后来,薛瑄被起任为大理寺丞。也先入侵,薛瑄镇守北门有功。苏州发生饥荒,贫民抢夺了富豪粮食,焚烧了他们的房屋,逃往海上避罪。王文以阁臣身份巡视江南,定苏州饥民以反叛罪,拟处死二百余人,薛瑄竭力为饥民辩护。王文愤怒地说:“这个老头还是像往日一样倔强。”然而最终免了苏州饥民的死刑。王文、于谦下狱,石亨等主张对他们施以极刑。薛瑄向皇帝极力陈说,解救他们。

39、两天以后王文、于谦被处死,最终还是减轻了一等罪责。这件事处理完毕以后,薛瑄见石亨、曹吉祥等败坏朝政,上疏呈请辞官归家。皇帝内心器重薛瑄,但还是嫌他有些年老,于是准予他退休回家。薛瑄有读书录二十卷,其文简明扼要,学者甚加尊崇。薛瑄于天顺八年六月去世,终年七十二岁。被朝廷追赠为礼部尚书,谥号文清。【点睛】断句是考查文言文的传统方式,是学习文言文的基本功。明辨句读,要综合运用古汉语字词句及古代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常识,因而断句能力高低,成了阅读文言文能力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对文言文断句,最基本的在于对通篇文章的领会。所以,断句前首先要把文章通读几遍,以便对全文内容有整体的感知,把能断开的先断开,然后逐步

40、缩小范围,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句,凭借和语境(上下文)的关系,作出相应调整。切忌一边看一边点,这很可能产生误读、曲解。6.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李商隐,字义山,怀州河内人。曾祖叔恒,年十九登进士第,位终安阳令。祖俌,位终邢州录事参军,父嗣。商隐幼能为文。令狐楚镇河阳,以所业文干之,年才及弱冠。楚以其少俊,深礼之,令与诸子游。楚镇天平、汴州,从为巡官,岁给资装,令随计上都。开成二年,方登进士第,释褐秘书省校书郎,调补弘农尉。会昌二年,又以书判拔萃。王茂元镇河阳,辟为掌书记,得侍御史。茂元爱其才,以子妻之。茂元虽读书为儒,然本将家子,李德裕素遇之,时德裕秉政,用为河阳帅。德裕与李宗闵、杨

41、嗣复、令狐楚大相雠怨。商隐既为茂元从事,宗闵党大薄之。时令狐楚已卒,子绹为员外郎,以商隐背恩,尤恶其无行。俄而茂元卒,来游京师,久之不调。会给事中郑亚廉察桂州,请为观察判官、检校水部员外郎。大中初,白敏中执政,令狐绹在内署,共排李德裕逐之。亚坐德裕党,亦贬循州刺史。商隐随亚在岭表累载。三年入朝,京兆尹卢弘正奏署掾曹,令典笺奏。明年,令狐绹作相,商隐屡启陈情,绹不之省。弘正镇徐州,又从为掌书记。会河南尹柳仲郢镇东蜀,辟为节度判官、检校工部郎中。大中末,仲郢坐专杀左迁,商隐废罢,还郑州,未几病卒。商隐能为古文不喜偶对从事令狐楚幕楚能章奏遂以其道授商隐自是始为今体章奏博学强记下笔不能自休尤善为诔奠之

42、辞。与太原温庭筠、南郡段成式齐名,时号“三十六”。文思清丽,庭筠过之。而俱无持操,恃才诡激,为当涂者所薄。名宦不进,坎壈终身。(节选自旧唐书)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商隐能为古文 / 不喜偶对从事 / 令狐楚幕楚能章奏 / 遂以其道授 / 商隐自是始为今体章奏 / 博学强记 / 下笔不能自休尤 / 善为诔奠之辞B. 商隐能为古文 / 不喜偶对 / 从事令狐楚幕 / 楚能章奏 / 遂以其道授 / 商隐自是始为今体章奏 / 博学强记 / 下笔不能自休尤 / 善为诔奠之辞C. 商隐能为古文 / 不喜偶对 / 从事令狐楚 / 幕楚能章奏 / 遂以其道授商隐 / 自是始为

43、今体章奏 / 博学强记 / 下笔不能自休 / 尤善为诔奠之辞D. 商隐能为古文 / 不喜偶对 / 从事令狐楚幕 / 楚能章奏 / 遂以其道授商隐 / 自是始为今体章奏 / 博学强记 / 下笔不能自休 / 尤善为诔奠之辞11. 下列对文中加横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A. 字:古人出生之后既取“名”又取“字”,“字”往往是“名”的解释和补充,多与“名”的涵义相近或相辅,与“名”相表里,所以也称“表字”。B. 进士: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称为进士。是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之称,意为可以进授爵位之人。C. 弱冠:指男子二十左右的年纪。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即戴上表

44、示已成人的帽子,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故称“弱”。D. 左迁:指降级。“迁”是古代官职的任免升降常用的词语之一,指调动官职,包括升级、降级、平级转调三种情况。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 李商隐幸得贵人助:令狐楚因为商隐是少年俊才而深加礼敬,使其与读书人交游; 王茂元爱惜义山的才华,把女儿许配给他。B. 李商隐得到令狐楚的赏识做了朝廷命官,令狐楚每年给他衣食,还让他随考核官吏到上都任职,又提拔他为秘书省校书郎。C. 李商隐先后得到令狐楚和王茂元的赏识,又恰恰因为二人的党派之争陷入了困境, 被令狐绹视为忘恩负义、品行不端之人。D. 李商隐能写古文,不喜欢讲

45、究对仗,进入令狐楚的幕府后才开始写今体带对偶的章奏;他文思清丽,尤其擅写诔文和奠文。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和教材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明年,令狐绹作相,商隐屡启陈情,绹不之省。(2)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参考答案:10. D 11. A 12. B 13. (1)第二年,令狐绹做宰相,李商隐多次写信陈说内心苦衷,令狐不理睬他。(2)认真地兴办学校教育,把孝悌的道理反复讲给百姓听。头发花白的老人不会在路上背着或顶着东西了。10.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断句要关注两个方面,一是语句的大致意思,二是四个选项的不同点断之处。这句话的意思是“李商隐能写古文,

46、不喜欢讲究对仗。在令狐楚幕中任职时,令狐楚能写奏章,遂即将他的写作经验传授给李商隐,从这时始他才写今体带对偶的奏章。李商隐博学强记,写文章时下笔不休,尤其擅长撰写诔和祭奠之辞。”然后比对各项“从事令狐楚幕”,是一个句子不能断开,“遂以其道授商隐”, 是一个句子不能断开,排除其它几项。点睛:做断句题的思路是:第一步,通读文段,整体把握文段的内容大意及主题;第二步,找出标志性的词语,如名词、动词、句首句末虚词、有特殊用法的词语等;第三步,先易后难,逐步断句(先断有把握的部分,后断吃不准的部分);第四步,诵读全文,详加验证。语段断好后,再通读一遍,用语法分析或凭语感,根据文言断句的基本要求,结合文段意思,检验断句是否正确合理。1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化常识,题干要求理解“下列对文中加横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实际考查的是文学常识,A项表述有误“字”是成年时才取的。1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注意将选项和原文进行比较,寻找细微差别,B项李商隐在令狐楚麾下虽然担任了巡官,但并非朝廷命官。天成二年,他才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百度文库年卡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