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四川省达州市通川区罗江镇中学校2020年高三语文期末试卷含解析.docx

上传人:w****g 文档编号:3289463 上传时间:2024-06-28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60.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达州市通川区罗江镇中学校2020年高三语文期末试卷含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四川省达州市通川区罗江镇中学校2020年高三语文期末试卷含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四川省达州市通川区罗江镇中学校2020年高三语文期末试卷含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四川省达州市通川区罗江镇中学校2020年高三语文期末试卷含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四川省达州市通川区罗江镇中学校2020年高三语文期末试卷含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四川省达州市通川区罗江镇中学校2020年高三语文期末试卷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站在后台看人生朱光潜我有两种看待人生的方法。在第一种方法里,我把我自已摆在前台,和世界一切人和物在一块玩把戏;在第二种方法里,我把我自己摆在后台,袖手看旁人在那儿装腔作势。站在前台时,我把我自己看得和旁人一样。人类中有一部分人比其他的人苦痛,就因为这一部分人把自己比其余的人看得重要。比方穿衣吃饭是多么简单的事,然而在这个世界里居然成为一个极重要的问题,就因为有一部分人要亏人自肥。再比方生死,一个小虫让车轮压死了,成者一朵鲜花让狂风吹落了,在虫和花自己都决不值得计较或留

2、恋,而在人类则生者病死以后偏要加上一个苦字,这无非是因为人们希望造物主宰待他们自已应该比草水虫鱼特别优厚。因为如此着想,我把自己看作草木虫鱼的侪辈,草木虫鱼在和风甘露中是那样活着,在炎暑寒冬中也还是那样活着。像庄子所说,它们“诱然皆生,而不知其所以生;同焉皆得,而不知其所以得”。它们时而戾天跃渊,欣欣向荣,时而含葩敛翅,晏然蛰处,都顺着自然所赋予的那一副本性。它们决不计较生活应该是如何,也决不埋怨上天待它们刻薄,不但和旁人一样,而且和鸟兽虫鱼诸物类也都一样。人类比其他物类痛苦,就因为人类把自己看得比其他物类重要。以上是我站在前台对人生的态度,但是我平时很喜欢站在后台看人生。许多人把人生看作只有

3、善恶分别的,所以他们的态度不是留恋,就是厌恶。我站在后台时把人和物也一律看待,我看西施、嫫母、秦桧、岳飞也和我看八哥、鹦端、甘草、黄连一样,我看匠人盖屋也和我看鸟鹊营巢、蚂蚁扰攘的人和物,好比看图画,好比看小说,件件都很有趣味。这些有趣的人和物之中自然也有一个分别。有些有趣味,是因为它们带有浓厚的喜剧成分;有些,是因为他们带有很深刻的悲剧成分。我有时看到人生的喜剧。许多年前一位同事常常很气愤地向人说:“如果我是一个女子,我至少已接得一尺厚的求婚书了。”偏偏他不是女子,这已经是喜剧;何况他又麻又丑,纵然他幸而为女子,也决不会有求婚书的麻烦,而他却以此沾沾自喜,这总算得喜剧中之喜剧了。如此等类的事

4、,我天天都见得着。在闲静寂寞的时候,我把这一类的小事件从记忆中召回来,寻思玩味,觉得比饮茶还更有味。其次,人生的悲剧尤其能使我惊心动魄。许多人因悲剧而悲观厌世,我却以为人生有价值正因其有悲剧。悲剧也就是人生一种缺憾。它好比洪涛巨浪,令人在平凡中显出庄严,在黑暗中现出光彩。假如荆柯真的刺中秦始皇,林黛玉真的嫁了贾宝玉,也不过闹个平凡收场,哪得叫千载以后的人唏嘘赞叹?人生本来要有悲剧才能算人生,你偏想把它一笔勾销,不说你勾销不去,就是勾销去了,人生反更索然寡趣。所以我无论站在前台或站在后台时,对于失败,对于罪孽。对于殃咎,都是用一副冷眼看待,都是用一个热心惊赞。(选自朱光潜谈人生与我有删减)4.

5、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章开篇表明作者有两种看待人生的方法,起到了总领全篇的作用,但文章重点突出了站在后台看人生的方法,照应了题目。B. 作者说有些人比较苦痛,是这些人把自己比其余的人或物看得重要,甚至以为造物主宰待他们自己应该比草木虫鱼特别优厚。C. 作者站在后台时,把人和物一律看待,对纷纭扰攘的人和物都觉得很有趣味,因此是非善恶对他来说都无意义。D. 作者认为人生要有喜剧和悲剧,但是人生的价值在于有悲剧,没有悲剧的人生是毫无兴致的人生。5. 结合上下文,分析文中划线句子的含意。6. 作者写到“站在前台看人生”和“站在后台看人生”,其中蕴含着怎样的人生态

6、度?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参考答案:4. C 5. 作者认为喜剧有趣味,是因为从中寻思玩味,得到了生命的乐趣。作者认为悲剧有趣味,是因为即便悲剧是人生一种缺憾,也能从平凡中见出庄严,黑暗中现出光彩。 6. 站在前台看待人生,是把自己看得和旁人一样,和草木虫鱼一样。人生本没有痛苦,不过是人类自寻烦恼而已。体现了世间万物平等,顺应自然、顺应本性生活,不计较,不埋怨的人生态度。站在后台看待人生,有如站在舞台后面看表演,把人和物一律看待,没有善恶之分,没有美丑之别,无论悲喜,都有人生趣味。两种方式看人生都体现了作者顺应本性、笑看人生,超脱达观,既冷眼旁观又热情不减的生活态度。4. 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

7、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本题考查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C项,“对纷纭扰攘的人和物都觉得很有趣味”与“是非善恶对他来说都无意义”不构成因果关系。5. 试题分析:题干是“结合上下文,分析文中划线句子的含意。”本题考查分析文中重要语句的含意。先抓住句子的难懂的词语理解;其次看句子在文中的地位,是总起句,则在句子所涉及的范围提取关键词释义。是总结句则在上文寻找,是过度句则在上下文中提取相关信息,第三,看语境,找邻近句,结合文章中心理解。分析“有些有趣味,是因为它们带有浓厚的喜剧成分;有些,是因为他们带有很深刻的悲剧成分。”分析这句话的含意,首

8、先要看到这是一个并列关系的复句,两个单句之间都是因果关系。即“它们带有浓厚的喜剧成分”是因,而“有些有趣味”是果。再抓住关键词“趣味”、“喜剧成分”的意思分析出:作者认为喜剧有趣味,是因为从中寻思玩味,得到了生命的乐趣。同样,后一个单句是说“有些”有趣味,是因为作者认为悲剧有趣味,是因为即便悲剧是人生一种缺憾,也能从平凡中见出庄严,黑暗中现出光彩。根据“人生的悲剧尤其能使我惊心动魄。许多人因悲剧而悲观厌世,我却以为人生有价值正因其有悲剧。悲剧也就是人生一种缺憾。”分析“悲剧”的含意。点睛:重要句子含意题,一般考查这两种句子:(1)主旨句或感情特别丰富的句子,(2)表达有特色或抽象含蓄的句子。句

9、子的含意一般有基本含意(表层含意)、深层含意之别。所谓“体会文中重要句子的丰富含意”,包括三层意思,首先是体会句子的表层意义。其次是体会句子的语境意义(深层含意),即在一定的语境中句子的临时意义,如概括意义、哲理意义、象征意义。这方面的理解是高考考查的重要内容。第三是体会句子的句外意义,即言在此而意在彼而产生的意义。这一点也是高考考查的范围。各种转义的修辞手法,如比喻、反语、双关、婉曲等,表达的往往是句外意义,常常是考查的重点。如何理解、体会句子含意呢?可从以下角度入手:1、从关键词语入手。找到一个句子中对表情达意起关键作用的词语,找到它们,也就意味着把句子的理解转化成了对主要词语的理解。这在

10、句子的理解、体会过程中是非常关键的一步。2、从分析修辞入手。作答的关键是将使用修辞手法的句子还原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意思明白的句子,还原出作者原本想表达的意思即可。如果是比喻句,就要找出两者的相似性,是借代句就要找出相关性,是比拟句就要找出形象性等。3、从特殊位置入手。重要的句子往往在文章中或语段中起关键作用,理解并解释它时,可以考虑它在文章中处于什么地位。做题时首先要判断句子在文中和文段中的地位,然后寻找相关答题区位,确定基本含意。如首括句常常概括段意或总起全文,尾括句往往作总结,过渡句往往总结上段,概括揭示下段内容。懂得了这些,就容易解释句子的作用和意义了。4、从文本主旨入手。主旨渗透在文

11、章的各个部分,任何一个关键句子都会与中心思想有着这样那样的联系。体会时可以结合主旨来进行。5、从相邻句子入手。有些句子不在文章、语段开头起总起作用,也不在文章、语段结尾起小结作用,而是在文章或者语段中间。对这种句子的理解,特别要结合这个句子所在的语段进行分析,重点是看与这个句子相邻的上下句,其中往往隐含着解题的信息。6、从结构层次入手。有些句子结构较复杂,如附加成分较长的单句,可通过摘取句子主干,留心附加成分的办法来体会;如果是一个复句,如是一个并列关系的句子,句意应是两个并列意思的相加;如是一个偏正关系的复句,句意当然放在“正”部分,但“偏”部分绝不可忽视。忽视它,可能丢失要点。以上几种解读

12、句子的方法既可以独立运用一种,也可以视情况把其中几种结合起来运用,总之视具体情况具体对待。当然解读句子是没有定法的,句子的理解最重要的前提还应是结合文本,立足文旨,否则就是空谈。实际做题过程中,可以依据不同类型的句子采取不同的解题策略。有关键词语的句子,可以抓住关键词加以替换理解;使用修辞的句子,应先将这种手法还原,还原它真实的意思,再说这种手法的作用,最后说作者的感情;抽象含蓄的句子可以具体化,而生动具体的句子可以抽象概括化。结构复杂的句子可先切分层次,化复杂为简单,然后按简单的句子来体会。6. 试题分析:题干是“作者写到站在前台看人生和站在后台看人生,其中蕴含着怎样的人生态度?请结合全文进

13、行分析。”本题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本题要分成“站在前台看人生”和“站在后台看人生”两个方面分析其中蕴含着作者的人生态度。文中说:“站在前台时,我把我自己看得和旁人一样。人类中有一部分人比其他的人苦痛,就因为这一部分人把自己比其余的人看得重要。”“我把自己看作草木虫鱼的侪辈,草木虫鱼在和风甘露中是那样活着,在炎暑寒冬中也还是那样活着。” 所以,作者的“站在前台看待人生”,其实是把自己看得和旁人一样,和草木虫鱼一样。人生本没有痛苦,不过是人类自寻烦恼而已。这些话体现了世间万物平等,顺应自然、顺应本性生活,不计较,不埋怨的人生态度。“我平时很喜欢站在后台看人生。许多人把人生看作只

14、有善恶分别的,所以他们的态度不是留恋,就是厌恶。”“我有时看到人生的喜剧。”“我却以为人生有价值正因其有悲剧。悲剧也就是人生一种缺憾。”“人生本来要有悲剧才能算人生,你偏想把它一笔勾销,不说你勾销不去,就是勾销去了,人生反更索然寡趣。所以我无论站在前台或站在后台时,对于失败,对于罪孽。对于殃咎,都是用一副冷眼看待,都是用一个热心惊赞。”这些语句体现了作者的人生态度:站在后台看待人生,有如站在舞台后面看表演,把人和物一律看待,没有善恶之分,没有美丑之别,无论悲喜,都有人生趣味。总之,这两种方式看人生都体现了作者顺应本性、笑看人生,超脱达观,既冷眼旁观又热情不减的生活态度。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

15、成小题。从民间文化的角度看,守住青山绿水,是中国传统自然观、宇宙观的体现。失去了青山绿水,人们对众生万物的敬畏和想象,对自然山水的能动和悦纳,对生活空间的叙述和表达,就失去了依托。人类对自然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历程。对万物众生的敬畏和想象,是中国人认识自然的起点。如在先秦古籍山海经(包含神话、地理、物产等内容)中,我们可以感受神州大地幅员之辽阔,见识山川物产之丰饶,更会为里面诡谲华丽的自然世界所震惊。日本民俗学家伊藤清司曾将山海经中的空间划分为内部世界和外部世界,前者指人类的生活空间,与之相对的即外部世界,二者相对独立、互为依存。在虔诚仰慕并企图利用大自然之余,人类对神秘而又神圣的未知

16、世界充满了敬畏。循着对善灵瑞兽的正面想象,人类赋予自身走向自然的合法性;对怪力乱神的负面想象,又恰如其分地给予人类种种约束,避免因过度索取而对自然造成严重破坏。人们对自然的敬畏和想象,不仅在博物志述异记等历代文献中得以记载,而且在世代民众生活中实践传承。我们在乡间田野常见的山神庙、龙王庙,正是内部世界与外部世界的象征边界。敬畏在信仰中流淌,想象在仪式中演绎。进入内部世界,民众对生活环境的选择更有能动性,对秀美山水的悦纳更具艺术性,同时也更能反映民众的生活美学。风水便是一例,它既能体现中国人阴阳和谐、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念,又对民众寻求生存空间、布置生活格局产生实际作用。姑且不谈风水的科学性,就其知

17、识受众而言,风水通常被动地与个人运势、家庭盛衰和宗族繁衍相关联,在古代社会,甚至被认为会影响帝国兴亡,一切美好的期望都寄托于风水的选定、维系与改变。这种宇宙观念及现实需求的直接结果,就是人们越来越重视营造风水环境,试图通过栽树遮蔽、引水通渠等具体操作办法,去争取风水宝地,有些村落及宗族之间甚至因为?争风水、护风水?产生了激烈的社会冲突。无疑,人们对风水的迷信,对社会发展起到了消极的作用。当然,风水实践在客观上也产生了积极影响。清代湖南宁远,境内有舜帝陵,正是由于当地民众囿于风水观念,当地丰富的钢矿资源才没有遭到过度开采和破坏;东北长白山,因?龙兴圣地?被列入皇家禁地,从而保护了东北长白山原始森

18、林。风水实践,从某种角度,可以看作是民众主动争取和自然世界、生活环境相互融合的外在表现,人们对自然的敬畏,客观上形塑了传统人文景观的生态美学,营造了与人类生活和谐统一的生态环境。在民众的乡愁记忆和口头叙事中,我们还能发现生态环境在人们精神世界中的分量。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不少人离开故土,走进城市,住进楼房,但在他们的记忆深处,最割舍不下的经常是乡间的那棵古树、村头的那口老井,抑或是环抱村庄的那条小河。(摘编自王文超民间文化中的生态观)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 人们对善灵瑞兽的想象所产生的影响是正面的,给予人类走向自然的合法性;人们对怪力乱神的想象则产生了负面影响。B

19、. 日本伊藤清司曾将山海经中的空间划分为相互独立又互为依存且代表人类生活空间的内部世界和外部世界。C. 体现中国人阴阳和谐、天人合一宇宙观念的风水,寄托着人们的美好期望,其科学方面的贡献值得肯定。D. 人类敬畏自然,对传统人文景观的生态美学,对与人类生活和谐统一的生态环境,客观上可以产生一定的积极作用。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章以守住青山绿水为立论前提,运用举例等论证方法,逐层分析。B. 文章提及因风水而产生的社会冲突,是为了论证迷信风水产生的消极作用。C. 文章第四、五段论述民众对生活空间的叙述、表达以及对自然环境的保护。D. 文章从民间文化的角度,将生态问题与

20、传统文化紧密结合,视角独特。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山海经内容广博,描写了辽阔的神州大地,丰饶的物产,以及诡谲华丽的自然世界,反映了先民对万物众生的敬畏和想象。B. 作为人类世界和自然世界的交汇点,乡野常见的山神庙、龙王庙,体现了人们对自然的敬畏和想象在生活中的实践传承。C. 如果没有风水实践,清代湖南宁远的铜矿和东北长白山原始森林等自然资源恐怕难以得到有效的保护。D. 古树、老井、小河等标志性的乡土环境成为离开故土的民众精神世界的核心,这说明乡村生态环境已遭到破坏。参考答案:1. D 2. C 3. D1. 试题分析:A项,“人们对怪力乱神的想象则产生了负面影响”错,

21、人们对怪力乱神的负面想象,约束了人类,避免了对自然的严重破坏,这是下面的影响;B项,“代表人类生活空间的内部世界和外部世界”错,内部世界指人类的生活空间,外部世界与之相对;C项,“其科学方面的贡献值得肯定”不合文意,原文没有提到风水的科学贡献。2. 试题分析:C项,文章第四、五段重点论述民众对生活环境的选择,以及民众争取和自然世界、生活环境相互融合,即对自然山水的能动和悦纳。点睛:论述类文本阅读的阅读材料是一篇小论文,所以要明确文章的三要素:论点、论据和论证法法。答题时注意判断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

22、。此题C项文章内容概括。3. 试题分析:D项,“这说明乡村生态环境已遭到破坏”这一说法不当,依据原文最后一段的内容,应是“这说明生态环境在们精神世界中的分量”。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中医药学伴随中国古老的社会文明的产生、发展而产生、发展。从自然环境中采集药物,运用从生活、生产实践尤其是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而探索、总结和积累医疗技艺和方法,是中医药学的总体特点。同汉字因保留了原始的象形文字的特征,因而与世界各国文字相比独具特色一样,中医药学也因为直接从生活、生产实践中来,而同样独具特色。台(最能体现中医药学的哲学建树的是其整体恒动观念和辨证论治原则。天人一体观是中国自古就有的“天人相应

23、”论,在中医学上的运用和反映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认为自然界是个整体,而人则是自然界中的一分子;二是认为人自身也是个有机整体。整体恒动观是指在认为人是个有机整体的前提下,人体的脏腑器官、气血津液,通过经络系统有机地联系起来,在正常的生理活动中相互依存、相互制约,而在患病过程中则又互为因果、相互制约。而这一切,又都是建立在充满朴素物本主义(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阴阳五行学说的基础之上的。理论上融医理、哲理和伦理为一体的特征,乃中医药学的一大特色。所谓“悬壶济世,治病救人”就集中体现了这个特点。“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若有疾厄来求救者皆如至亲之想。亦不得

24、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借身命。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深心凄怆,勿避险恶,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如此可为苍生大医,反此则是含灵巨贼。夫为医之法,不得多语调笑,谈谑喧哗,道说是非,议论人物,炫耀声名,訾毁诸医,自矜己德,偶然治瘥一病,则昂头戴面,而有自许之貌,谓天下无双,此医人之膏肓也。”孙思邈在大医精诚中所说的这段话,把中医药学融医理、哲理和伦理为一体的理论特征,表述得淋漓尽致。诊治上的辨证论治原则,是对相应时代所不断发展着的物本主义和辩证法在医疗实践上的运用。“辨证”就是在“四诊”即望神观形、听声嗅味、察言问病和按诊切脉的基础上,在整体观念、四诊和参等理论指导下,将四诊

25、所得的资料和信息,进行综合分析,从内外征兆方面入手,了解病变的部位、原因和性质,探明并抓住病根,然后审因论治。具体方法包括“八纲辨证”、“脏腑辨证”和“热病辨证”。临床上集医疗、护理、预防和养生为一体的特点,也充满深刻的哲理。诸如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治病求本,急则治标、缓则治本,三因制宜和布阵用药中的“八略”立法、“八阵”制方等等,无一不渗透着辩证法。而在具体选药配方中的辨析药性、熟知药味、明晓归经、炮制适度、配伍确当、药量相宜、煎煮得法等等,也都无一不是对辩证法等哲理的灵活运用。中医药学所蕴含的哲理远不止这些,诸如自然观、物质观、运动观、整体观、联系观、时空观、矛盾观、系统观、调控观、生命观

26、、疾病观、治疗观、认知观等众多方面,无一不在。(摘编自宋定国国学纵横中医药学之哲学建树)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中医药学的哲学建树体现在诸多方面,其中最突出的是整体恒动观念和辨证论治原则。B.“悬壶济世,治病救人”八个字集中体现了中医药学融医理、哲理和伦理为一体的理论特征。C.望、闻、问、切是中医辨证论治的基础,八纲辨证、脏腑辨证和热病辨证则是其辨证论治的具体方法。D.“八略”立法、“八阵”制方等布阵用药法以及辨析药性、熟知药味等选药配方法均体现了中医在诊治上的特点及对辩证法的灵活运用。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从自然环境中采集药物,借助生活、生产实践经验

27、来探索、总结和积累医疗技艺和方法,这是中医药学的总体特点,也是其与众不同的特点。B.汉字因保留了原始的象形文字特征而独具特色,中医药学则因直接从生活、生产实践中来而独具特色,其原因从根本上说是一样的。C.中医药学“治病求本”,但并非一概而论,而是“急则治标、缓则治本”,对急病采用治标的方法,对缓病采用治本的方法,这也是辩证法在中医临床上的运用。D.中医药学伴随中国古老社会文明的产生、发展而产生、发展,其哲学建树以朴素的物本主义和辩证法为基础。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人既是自然界中的一分子,又是一个独立的有机整体,这是中医学根据天人一体观提出的观点,也是中医药学提出整体恒

28、动观的前提。B.人体的脏腑器官、气血津液之间是一个整体,它们相互依存、相互制约、互为因果,影响着人的健康状况。C.在孙思邈看来,不能慈悲为怀,没有恻隐之心,不为病人着想,贪图名利,计较个人得失,顾虑个人安危,妄论是非,自夸自许者是无法成为医生的。D.通过“四诊”进行综合分析,了解病变部位、原因及性质,抓住病根,最后审因论治,这就是中医药学辨证诊治的基本过程。参考答案:1D2C3C1本题考查理解文意,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D项“体现了中医在诊治上的特点”错误,原文提到的是“临床上集医疗、护理、预防和养生为一体的特点,也充满深刻的哲理。诸如三因制宜和布阵用药中的八略立法、八阵制方等等,无一不

29、渗透着辩证法”,也就是说,应将“诊治”改为“临床”。2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C项“对急病采用治标的方法,对缓病采用治本的方法”错误,原文是“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治病求本,急则治标、缓则治本”,这可以理解为对紧急病症应当是先“治标”,病情缓和稳定后再“治本”,最后达到解决根本问题的效果。3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C项“自夸自许者是无法成为医生的”错误,根据原文“有自许之貌,谓天下无双,此医人之膏肓也”等内容可知,孙思邈的话是指自夸自许是医人的弊病,而不是“无法成为医生”。二、 古代诗文阅读(35分,共3题)4. 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6分)子路曰:“

30、君子尚勇乎?”子曰:“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 (论语阳货)子贡曰:“君子亦有恶乎?”子曰:“有恶。恶称人之恶者,恶居下流而讪上者,恶勇而无礼者,恶果敢而窒者。”曰:“赐也亦有恶乎?”“恶徼以为知者,恶不孙以为勇者,恶讦以为直者。” (论语阳货)注:窒:阻塞,不通事理,顽固不化。 徼:jio,窃取,抄袭。 讦:ji,攻击、揭发别人。30、孔子毫不犹豫地说出自己有讨厌的人和事,其目的是什么?请概述。(3分)31、根据选段内容,简要分析儒家“勇”的含义。(3分)参考答案:30、孔子毫不犹豫地说出自己有讨厌的人和事,其目的是要求人们疾恶如仇,防微杜渐,从善如流,才能达

31、到圣贤的境界。31、儒家主张勇要有义和礼的节制和规范。如果勇没有义和礼的节制和规范,君子就会犯上作乱,小人就会去做盗贼。5.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46题。(9分,每小题3分)邓攸,字伯道,平阳襄陵邓庄人也。七岁丧父,寻丧母及祖母,居丧九年,以孝致称。清和平简,贞正寡欲。初,祖父殷有赐官,敕攸受之。后太守劝攸去王官,欲举为孝廉,攸曰:“先人所赐,不可改也。”尝诣镇军贾混,混以人讼事示攸,使决之。攸不视,曰:“孔子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混奇之,以女妻焉。攸历太子洗马、东海王越参军。越钦其为人,转为世子文学、吏部郎。越弟腾为东中郎将,请攸为长史。出为河东太守。永嘉末,没于石勒。然勒宿忌诸官

32、长二千石,闻攸在营,驰召,将杀之。攸至门,门干乃攸为郎时干,识攸,攸求纸笔作辞。干候勒和悦,致之。勒重其辞,乃勿杀。勒长史张宾先与攸比舍,重攸名操,因称攸于勒。勒召至幕下,与语,悦之,以为参军,给车马。勒每东西,置攸车营中。勒夜禁火,犯之者死。攸与胡邻毂,胡夜失火烧车。吏按问,胡乃诬攸。攸度不可与争,遂对以弟妇散发温酒为辞。勒赦之。既而胡人深感,自缚诣勒以明攸,而阴遗攸马驴,诸胡莫不叹息宗敬之。荀组以为陈郡、汝南太守,愍帝征为尚书左丞、长水校尉,皆不果就,元帝以攸为太子中庶予。时吴郡阙守,人多欲之,帝以授攸。攸载米之郡,俸禄无所受,唯饮吴水而已。时郡中大饥,攸表振贷,未报,乃辄开仓救之。台遣散

33、骑常侍桓彝、虞斐慰劳饥人,观听善不,乃劾攸以擅出谷。俄而有诏原之。攸在郡刑政清明,百姓欢悦,为中兴良守。后称疾去职。郡常有送迎钱数百万,攸去郡,不受一钱。百姓数千人留牵攸船,不得进,攸乃小停,夜中发去。百姓诣台乞留一岁,不听。拜侍中。岁余,转吏部尚书。蔬食弊衣,周急振乏。性谦和,善与人交,宾无贵贱,待之若一,而颇敬媚权贵。攸每有进退,无喜愠之色。久之,迁尚书右仆射。咸和元年卒,赠光禄大夫,加金章紫绶,祠以少牢。(选自晋书邓攸传,有删改)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孔子称听讼吾犹人也讼:诉讼B没于石勒没:俘虏C勒长史张宾先与攸比舍比:比较D俄而有诏原之原:原谅5下列各

34、组句子中,全部能够说明邓攸受人赏识的一组是(3分)()混奇之,以女妻焉重攸名操,因称攸于勒勒每东西,置攸车营中自缚诣勒以明攸,而阴遗攸马驴时吴郡阙守,人多欲之,帝以授攸乃劾攸以擅出谷ABCD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邓攸身世悲苦,亲人先后去世,守孝前后达九年之久,遂以孝著称。他因为为人平易和气、生活简朴、正直廉洁而被许多人喜欢。B石勒曾经捉住过邓攸,因为赏识邓攸的文辞,不但没有杀死他,而且每次外出征伐,还把邓攸安置在车营里。C吴郡闹饥荒,邓攸上表请求朝廷允许开仓赈灾,但朝廷还未答复,他就擅自开仓拯救饥民。由此,遭人弹劾而被贬了官职。D邓攸一生数次迁职,总能以

35、平和的心态对待,没有喜欢或怨怒的表情。他善于与人交往,但有时对权贵有些敬媚。7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尝诣镇军贾混,混以人讼事示攸,使决之。(5分)(2)然勒宿忌诸官长二千石,闻攸在营,驰召,将杀之。(5分)参考答案:4、C比,并列5、B(不属于受赏识)6、C(未被贬官)7、译文:(1)他曾去拜见镇军将军贾混,贾混把别人的诉状拿给邓攸看,让他作决断。(诣、讼事、示、决各1分,句意1分)(2)然而石勒平素忌恨那些享受两千石俸禄的高级官吏,他听说邓攸在营中,便派人骑马去召他,打算杀死他。(宿、忌、闻、驰各1分,句意1分)翻译:邓攸,字伯道,是平阳襄陵邓庄人。邓攸七岁时父亲

36、去世,不久,母亲与祖母也相继去世,他守丧九年,以孝着称。他为人清慎和气,平易简朴,贞正寡欲。起初,他祖父邓殷有赐官,命令邓攸接受。以后,太守劝邓攸辞去王官,准备推举他为孝廉,邓攸说:“这是出于先人所赐,不可改变。”他曾去拜见镇军将军贾混,贾混把别人的诉状及情况拿给邓攸看,让他作出决断。邓攸不看,说:“孔子说:听理诉讼我与一般人一样,应该作的是使人不进行诉讼。”贾混十分欣赏,把女儿嫁给邓攸为妻。邓攸历任太子洗马、东海王司马越参军。司马越很钦佩他的为人,迁他为东海王世子文学,后转任吏部郎。司马越的弟弟司马腾出任东中郎将,请邓攸任长史。又出任河东太守。晋怀帝永嘉末,邓攸被石勒俘虏。然而石勒一向忌恨享

37、受俸禄两千石的官吏,听说邓攸在营中,派人骑马去召他,打算杀死他。邓攸到达石勒门前,门干正是邓攸为郎时的干,认识邓攸,邓攸就求他找来纸笔,给石勒写上一封书信。门干等石勒高兴时,呈上邓攸的书信。石勒赏识邓攸的文辞,才没有杀死他。石勒的长史张宾先前与邓攸是邻居,很看重邓攸的名望节操,于是向石勒推荐邓攸。石勒把邓攸召到帐下,与他谈话,谈后很高兴,就以他为参军,给他车马。石勒每次外出征伐,就把邓攸安置在车营中。石勒夜间禁止点火,违犯者要处死。邓攸的车子与胡人相邻,胡人夜里失火烧毁车辆。官吏来调查,胡人就诬陷邓攸。邓攸自知无法与他争辩,就回答说是因弟媳妇服药,必须把酒温热而引起失火,石勒知道后,下令宽赦邓

38、攸。以后胡人深感邓攸的恩德,捆上自己去见石勒,以辩明邓攸的冤情。而且胡人暗中送给邓攸马、驴,胡人们听说后,无不叹息敬服邓攸。荀组任命邓攸为陈郡、汝南太守。晋愍帝征召他为尚书左丞、长水校尉,邓攸都不能就职。晋元帝以邓攸为太子中庶子。当时吴郡没有太守,有许多人觊觎这个职位,元帝把这个职位授给邓攸。邓攸自己运载着米到吴郡赴任,不接受俸禄,只是饮用吴郡的水而已。当时郡中正闹饥荒,邓攸上表请求朝廷允许开仓振贷,朝廷还未答复,他就擅自开仓拯救饥民。尚书台派遣散骑常侍桓彝、虞(马斐)慰劳饥民,察看地方官员的政绩,于是他们就弹劾邓攸擅自开仓出谷。不久,朝廷下诏原谅邓攸的作法。邓攸在吴郡政治清廉,法纪严明,百姓

39、欢悦,成为东晋中兴时期著名的好太守。以后,他声称有病而离职。吴郡中常置备有送迎官员的钱数百万,邓攸离开吴郡时,一钱也不接受。百姓数千人牵住邓攸的船进行挽留,使船无法行驶,邓攸于是暂时停住,到半夜时开船离去。百姓到尚书台乞求再留邓攸一年,未得到允许。邓攸被任命为侍中。一年左右,转任吏部尚书。他平时只吃蔬菜,穿旧衣,但经常周济别人的困乏。他性格谦顺和气,善与人交往,不分贵贱,一视同仁,只是有些敬媚权贵。邓攸每次遇到进退升黜的事情,都没喜欢或怨怒的表情。过了一段时候,他被任命为尚书右仆射。成帝威和元年,邓攸去世,追赠光禄大夫,加金章紫绶,并以少牢的规格对他进行祭祀。6.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

40、题。 穆宁,怀州河内人。父元休,有名开元间,献书天子,擢偃师丞,世以儒闻。宁刚正,气节自任。以明经调盐山尉。安禄山反,署刘道玄为景城守,宁募兵斩之,檄州县并力捍贼。史思明略境,郡守召宁摄东光今御之。贼遣使诱宁,宁斩以徇,郡守怨怒贼令致死,即夺其兵,罢所摄。始,宁过平原,见颜真卿,尝商贼必反。及是,闻真卿拒禄山,即遗真卿,真卿喜,署宁河北采访支使。宁以息属其母弟曰:“荀不乏嗣,足矣!”即驰谒真卿曰:“先人有嗣矣,我可从公死。”既而贼攻平原,宁劝固守,真卿不从,夜亡过河,见肃宗行在。帝问状,真卿对:“不用穆宁言,故至此。”帝异之,驰驿召宁,将以谏议大夫任之。会真卿以直忤旨,宁亦罢。上元初,为殿中侍

41、御史,佐盐铁转运,住蛹桥。李光弼屯徐州,饷不至,檄取资粮,宁不与。光弼怒,召宁欲杀之。或劝宁去,宁曰:“避之失守,乱自我始,何所逃罪乎?”即往见光弼。光弼曰:“吾师众数万,为天子讨贼,食乏则人散,君闲廪不救,欲溃吾兵耶?”答曰:“命宁主粮者,敕也,公可以檄取乎?今公求粮,而宁专馈;宁有求兵,而公亦专与乎?”光弱执其手谢曰:“吾固知不可,聊与君议耳。”时重其能守官。累迁鄂岳沔都团练及租庸盐铁转运使。当是时,河漕不通,自汉、沔径商山以入京师。淮西节度使李忠臣不奉法,设戍逻以征商贾,又纵兵剽行人,道路几绝。与宁夹淮为治,惮宁威,掠劫为衰,漕贾得通。 大历初,起为监察御史,三迁检校秘书少监,兼和州刺史

42、,治有状。后刺史疾之,以天宝旧版校见户,妄劾宁多逋亡,贬泉州司户参军事。子质诉其枉,三年始得通。诏御史覆视,实增户数倍召入拜太子右谕德。宁性不能事权右,毅然寡合,执政者恶之,虽直其诬,犹置散位。宁默不乐,唶曰:“时丕我容,我不时徇,又何以进乎!”遂移疾,满百日注屡矣,亲友强之,辄复一朝。德宗在奉天,奔诣行在,擢秘书少监,改太子右庶子。帝还京师,乃曰:“可以行吾志矣!”即罢归东都。 (节选自新唐书列传第八十作) 注满百日,古代指官吏休假一百天。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檄州县并力捍贼 捍:抗击 B史思明略境 略:侵犯 C宁以息属其母弟曰 属:托付 D后刺史疾之 疾:疾病10下

43、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将以谏议大夫任之 以勇气闻于诸侯 B食乏则人散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C为天子讨贼 公为我呼入 D帝还京师,乃曰 今君乃亡赵走燕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属于直接表现穆宁以气节自任的一组是 宁募兵斩之,檄州县并力捍贼 贼遣使诱宁,宁斩以徇 檄取资粮,宁不与 惮宁威,掠劫为衰,漕贾得通 以天宝旧版校见户,妄劾宁多逋亡 宁性不能事权右,毅然寡合 A B C D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叛贼攻打平原时,穆宁曾经向颜真卿提出过坚守平原的建议,颜真卿没有听从。肃宗知道原委后认为穆宁不一般。 B李光弼对穆宁不给资粮的行为很生

44、气,穆宁认为自己奉公办事,不能擅自发资粮。最后,李光弼就此事向穆宁道歉,时人也推重穆宁能恪守职责。 C大历初锋,穆宁被起用任监察御史,多次升迁任检校秘书少监兼和州刺史,但因在任时有大量逃户,因而被贬为泉州司户参军事。 D穆宁刚正、有气节,被人诬陷,冤情得到申雪后也未得到重用,被安置在闲敞官位上。穆宁因此闷闷不乐,以有病为借口,长时闯不参加朝会,亲友们一再劝说,他这才参加了一次朝会。13.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郡守恐怒贼令致死,即夺其兵,罢所摄。(3分) (2)君闭廪不救,欲溃吾兵耶?(3分) (3)时不我容,我不时徇,又何以进乎!(2分)参考答案:9D

45、(疾:憎恨) 10C(A用,介词/凭借,介词;B就,表顺承,连词/反而,表转折,连词;C替,为介 词; D于是,表顺承,副词/竟然,表转折,副词) 11C(表现穆宁有威严;指继任和州刺史的人诬陷他) 12C(“在任时有大量逃户”是被别人诬陷) 13郡守害怕激怒叛贼而使自己丢了性命,所以当即解除他的兵权,并撤掉他所代理的官职。(3分。“夺”、“摄”、句意各1分) 你紧闭粮仓不予救济,想使我的军队溃散吗?(3分。“廪”、“ 溃”、句意各 1分) 时势不容纳我,我也不会舍身曲从时势,又凭什么来进取呢!(2分。“容”、句意各1分)三、 语言文字运用(20分,共4题)7. 下面一段文字是某学习辅导材料的广告语,请仿照画线的句子各补写出一句话。朋友,我正看着你呢,你也正看着我。我不是衣一副色彩缤纷、线条优美的画卷,也许不能让你感受生活的美妙,世界的神奇;(1) 。我只是一行行前人的足迹,引领你登上书山的顶峰;(2) 。啊,朋友,其实,我是一页页在久久期盼,期盼着能与你晤谈的文字。参考答案:(1)我不是一曲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仙乐,也许不能让你领悟高山的雄伟,流水的灵动。(2)我只是一句句殷切的叮咛,提醒你拾起遗漏的点滴。8.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安全生产是发展之基、民生之本、和谐之源,只有不断强化安全生产意识,不厌其烦地排查安全生产隐患,才能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