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四川省阿坝市松潘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政治模拟试题含解析一、 选择题(共28小题,每小题2分,共56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 、看动画片喜羊羊和灰太狼,有人喜欢懒羊羊,说要学习懒羊羊聪明机智、临危不乱的作风;有人喜欢灰太狼,说要学习灰太狼屡败屡战、不言放弃的精神。这说明: A文化构造了人的本质 B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C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在塑造着人 D文化对人的影响不是无形的、强制的参考答案:C2.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历史上,我们的草原曾经如此葱郁茂盛。而今,曾经丰茂的草原退化成“风吹草低见沙梁”。从“风吹草低见牛羊”到“风吹
2、草低见沙梁”说明A.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 B.事物的运动变化具有相对性C.物质是运动的,静止不变的事物是不存在的 D.自然界具有物质性参考答案:C3. 法国学者阿尔诺多德里夫认为,每个艺术门类都可在与其他艺术表现形式的对话中丰富自己。我国著名美术理论家邵大箴也认为,一个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尽管有独特的不同于一般的表现形式,但它的精神追求,一定与其他民族的精神追求息息相通。对这两位学者的话理解正确的是: 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文化是世界性和民族性的统一发展民族文化应以引进世界先进文化为主A B C D参考答案:A4. 北京的
3、“四合院”、上海的“石库门”、广东的“围村”、陕西的“窑洞”等民居建筑都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民俗民风息息相关,特色鲜明、异中有同,是中华民族共有的文化财富。这说明( )A.文化的差异性是由各地千差万别的自然条件决定的B.各具特色的区域文化蕴涵着中华文化的共性C.中华文化呈现着多种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D.区域文化相互借鉴而日趋同一、渐趋融合参考答案:B5. 左右共治是法国政体结构导致的一种特有现象。出现的原因是A.总统和总理的权力来源不同 B.总理和总统是同一个党派C.总统任命总理并主持内阁会议 D.总统可以在必要时解散议会参考答案:A6. 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表决通过关于修改刑事诉讼法的决定后,
4、国家主席胡锦涛签署第55号主席令予以公布,自2013年1月1日起施行。从中可以看出,在我国:( )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全国人大行使国家立法权全国人大在国家主席领导下开展工作 国家主席是十分重要的一个国家机关A B C D参考答案:D7. 赫拉克利特说,这个有秩序的宇宙对万物都是相同的,它既不是神也不是人所创造的,它过去、现在和将来永远是一团永恒的活火,按一定尺度燃烧,一定尺度熄灭。这与马克思主义物质观一致的有()世界是物质的世界 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A. B. C. D.参考答案:C8. 我国在开展第三次文物普查时发现全国登记的已消失文物达30 955
5、处。国家文物局表示,大规模基本建设和城乡建设是导致一些文物消失的主要原因。重经济效益,轻文化遗产的选择()A是建立在错误的价值判断基础之上的 B是坚持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必然结果C反映了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历史性 D割裂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的利益关系参考答案:A9. 2013年10月21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深圳“全球全民阅读典范城市”称号,这是该组织在全球城市推行全民阅读颁发的最高奖项。2000年开始,深圳创造性地开展了以“深圳读书月”为龙头的一系列服务市民的综合读书活动,倡导全民阅读,为“文化强市”建设提供不竭动力。强调阅读的文化意义,是因为文化能为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先进文化
6、是文化和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文化影响人的实践、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A B C D参考答案:C10. “看不到三十多年来精神文明建设的主流,就会丧失信心,是错误的;看不到问题的严重性和紧迫性就会丧失警惕,是危险的。”这一思想坚持了两点论的观点坚持了矛盾分析的方法坚持了两点论和重点论统一的观点坚持了认识和实践的辩证关系A B C . D参考答案:D11. 人民科学家钱学森曾经说过:“从前我在国外呆了很长时间,觉得在工作、搞学问中有几个窍门。1955年回到祖国,发现我那些窍门原来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辩证唯物主义。”这表明A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辩证唯物主义B哲学是科学的世界
7、观和方法论的统一C哲学是具体科学存在和发展的基础D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具体科学研究具有指导作用参考答案:D12. 截至2016年初,历时三年的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全面完成了全覆盖、无缝隙、高精度的普查数据采集,并建成了国家级地理国情数据库,目前,普查已进入统计分析阶段,有望在今年形成成果并向社会发布。通过本次普查,全面摸清了我国的地理国情家底。这说明()实践活动具有能动性有了认识的物质手段就可以获得正确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ABCD参考答案:C【考点】实践的含义和特征;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分析】本题考查:实践的特征;实践是认识的基础1、实践的特征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因为构成实践
8、活动的诸要素,即实践的主体(人)、实践的对象客体)和实践的手段(工具等),都是可感知的客观实在,客观条件及其规律制约着实践活动的结果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实践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实践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的活动人的实践活动是历史的发展着的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上,人类实践的内容、形式、规模和水平是各不相同的,都受到一定历史条件的制约,是一定历史条件的产物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和归宿【解答】符合题意,“目前,普查已进入统计分析阶段,有望在今年形成成果并向社会发布”,说明实践活动
9、具有能动性;表述错误,说法过于绝对;符合题意,通过本次普查,全面摸清了我国的地理国情家底,说明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不合题意,材料不体现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故本题选C13. 右边的漫画主要体现了A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既克服又保留 B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引起质变C矛盾主次方面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D主次矛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参考答案:C14.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A.可知性 B.规律性 C.客观实在性 D.运动参考答案:C15. 加强改革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重点解决体制性障碍和深层次矛盾,全面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体制创新。从哲学角度看,以上论述:()运用了科学的系统化方法 把握了矛盾主
10、次方面的辩证统一坚持了重点论和两点论统一 强调了整体功能是部分功能之和A B. C. D.参考答案:A16. 对物质和意识关系的正确理解是A两者互为基础、互相依存 B 后者是前者的前提、基础,前者受后者的制约C前者是后者的前提、基础,后者受前者的制约 D两者的作用是并列的,同等重要参考答案:C17. “吾志所向,一往无前;百折不挠,愈挫愈勇”是伟大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的名言,对我们青年学生的成功成才仍有重要的启示。一个人要想取得成功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 必须依赖价值观的导向作用要努力创造条件,积极投身社会实践 既要看到前途是光明的,又要勇于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A B C D参考答案:B18.
11、 2012年夏天,浙江卫视播出的中国好声音节目凭借豪华的阵容和顶级的制作水准牢牢抓住了观众的眼球,迅速火爆大江南北。不仅成就了许多人的明星梦,也成为商家必争的优质电视广告宣传载体。这说明( ) 大众传媒在文化传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化创新能够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 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A. B. C. D. 参考答案:A19.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这里的“客观实在”是 A世界上万事万物的总和 B自然界中客观事物的共同属性 C所有有形的物体 D万事万物共同的属性参考答案:D20. 世界上唯一不变的就是变。这一论断的含义是( )A.运动是世界
12、的本原 B.世界上只有运动,没有静止C.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D.运动和静止是绝对对立的参考答案:C21. 我国居民的消费水平在逐步提高,从根本上说取决于A收入水平 B物价水平 C人口数量 D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参考答案:D22. 2011年3月11日日本北部海域发生9.0级地震并引发海啸,导致核泄漏,损失惨重,引发人们思考。“预测”是地震科学的最高境界。通常情况下,预测的时间段要跨越10年至30年左右,但对生活在这一地区的普通人来说,这种模糊预测法显然远远不够。这表明:( )大自然的变动规律无章可循 人类仍不能准确掌握地震下一次“发脾气”时间人的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世界上还有很多神秘领
13、域是人们无法认识的A B C D参考答案:C23. 某校通过举办“青春风采”的校园文化艺术节,营造了浓厚的文化氛围,陶冶了学生的情操。这体现的文化生活的道理是A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 B. 文化建设是思想道德建设的中心环节 C. 文化决定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D. 文化是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参考答案:A24. 南阳画家傅保欣精心创作的山水画巍巍伏牛八百里,以艺术形式形象展现了八百里伏牛山的自然美。对此,下列理解错误的是A.伏牛山的自然美也是一种文化 B.艺术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C.文化是人所创造的、为人所特有的 D.山水画的创作属于文化活动参考答案:A25. 作家肖伯纳说:“人
14、生有两大悲剧,一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另一是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学者周国平则说:“人生有两大快乐,一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于是你可以去寻求和创造,另一是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于是你可以去品味和体验”。这体现了( )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寻找正确的价值观就是寻找人生的真谛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价值判断具有主观性,往往会因人而异A. B. C. D.参考答案:D26. 科技体制改革的关键,就是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这是我国科技发展战略的一个重大调整,是推动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突破口。材料体现的哲理是要集中主要力量抓住主要矛盾 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
15、物的性质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A. B. C. D. 参考答案:C27. 下列选项中同时包含有“规律是物质运动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和“特殊的矛盾构成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殊的本质”这两条哲理的是A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B头痛医头,脚痛医脚C士别三日,刮目相看 D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参考答案:D28. 汉?王符潜夫论?释难曰:“大鹏之功,非一羽之轻;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下列选项所含哲理与此相符的是A夫物者有所宜,材者有所施,各处皆宜 B虽有尧之智而无人之助,大功不立C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D夫君子取情而去貌,好质而恶饰
16、参考答案:B二、 材料论述题(共3题,共44分)29. 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于2013年3月14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第四次全体会议,经过表决,通过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的决定,批准了这个方案。实行铁路政企分开,从长期来看,应该有利于资源整合,有了民间资本的更多参与,势必增加铁路内部的竞争力,更有利于技术变革,降低铁路运行成本,老百姓有望从中得到实惠。组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对生产、流通、消费环节的食品安全和药品的安全性、有效性实施统一监督管理等。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提出的“职能转变”10条意见,着力减少审批,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努力让服务更便利。特别是社会组织管理
17、制度的改革,能够加快形成政社分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的现代社会组织体制,向服务型政府转变,为老百姓办事提供便利,维护人民的利益。通过国务院机构改革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其根本落脚点是将改革红利让利于民,体现了政府民为本的指导思想,彰显民生情怀。请运用政府的相关知识,谈一谈国务院进行机构改革的政治学依据。(12分)参考答案:(1)我国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国家行政机关。国务院进行机构改革,有利于政府更好地执行人民的意旨和捍卫人民的利益。(4分)(2)我国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工作的基本原则是对人民负责。国务院进行机构改革,能让老百姓从中得到实惠,更好地为老百姓办事,是政府宗旨和原则的体现
18、。(4分)(3)政府具有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国务院进行机构改革,有利于政府更好地履行职能,为人民服务。(4分)30. 2010年10月18日,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改革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必须以更大决心和勇气全面推进各领域改革。大力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加快推进文化体制、社会体制改革,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上层建筑更加适应经济基础发展变化,为科学发展提供有力保障。”该建议还指出:“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
19、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安排,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优先位置,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1)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有关知识,说明我国在“十二五”期间为什么必须以更大决心和勇气全面推进各领域改革?社会主义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什么?(8分)(2)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有关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10分)参考答案:答案(1)社会发展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在社会基本矛盾的不断解决中实现的。社
20、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但是,这一矛盾是非对抗性的矛盾,它不是通过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阶级斗争的方式解决的,而是只能通过社会主义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加以解决,即通过改革来解决。改革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方面工作的强大动力。(6分)社会主义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2分)(2)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中国共产党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权
21、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5分)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须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中国共产党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是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体现了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5分)3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法治中国 足音铿锵1954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通过1978年 提出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确立“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方针1982年 通过了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97年 确立了“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1999年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22、写入宪法2013年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布,“法治”位列其中,成为全国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2014年 中共中央首次将“依法治国”作为中央全会议题,“法治中国”建设不断推进(1)建设“法治中国”作为变革社会关系的实践,具有哪些特点?结合材料简要说明。“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2)运用实践与认识关系的知识说明,为什么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参考答案:(1)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建设“法治中国”作为变革社会关系的实践,是受一定历史时期社会发展客观条件和社会发展客观规律制约、有目的有意识地变革客观世界的活动。(2)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制定出来的法律必须要用于指导我们的法治实践才有意义;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认识发展的动力,要在法律的实施过程中深化对法律的理解、推动法律体系的不断完善。解析:(1)本题考察的是有关实践的特点的相关知识。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结合材料分析即可。(2)本题考察的是有关实践和认识的关系。包括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以及认识对实践的作用。本题说为什么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体现的是实践的重要性。所以可以从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等角度来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