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青疃职业中学高二语文月考试题含解析.docx

上传人:a199****6536 文档编号:3289033 上传时间:2024-06-28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187.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青疃职业中学高二语文月考试题含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青疃职业中学高二语文月考试题含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青疃职业中学高二语文月考试题含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青疃职业中学高二语文月考试题含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青疃职业中学高二语文月考试题含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青疃职业中学高二语文月考试题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7题 (20分) 收藏阳光余继聪深冬的早晨,太阳慢慢升高。收藏了一秋和将近一冬的阳光,漫山遍野的山茶花,路边篱笆下的海棠和梅花,都早熟了,全身暖洋洋的,等不及春天来到,就已经绽开了她们很阳光很美丽的笑脸。水牛和山羊都散卧在山坡上,收藏和反刍着阳光。大片的庄稼地安静地躺在阳光下,有的已经被犁铧翻出了泥土,就像大地敞开的棉袄。整个大地都在滋滋的吮吸和收藏着阳光。明媚的阳光,奢华地倾泻进农家小屋里来,屋顶上敷着的厚厚白霜渐渐融化,潮湿了黛青的屋瓦和太阳红的瓦松。每家楼顶上都晒着的一

2、串串红辣椒和苞谷穗子,屋檐下晾着一挂挂夹杆串起的豆腐肠。摘回家的老南瓜,一个个圆溜溜的卧在阳台上,挖回家的红薯堆在院子一角。村寨在深冬的暖阳下静静地呼吸着。绿色的藤萝窗纱被金子般的阳光浸透,室内弥漫着浓浓的、暖暖的浪漫和温馨味道。女孩静静地坐在窗前的阳光里,一边纳花鞋,一边沐浴着幸福的阳光,梳理着心事。甜甜的笑容很温暖地从她美丽的嘴角漾开来。终于闲适了的母亲,在篱笆墙上闲适地晾晒着要腌制腌菜咸菜的蔬菜,或者在院子里的果树间搭上竹竿,晾晒蔬菜,或者晾晒拆洗过的被窝和冬衣。那么细心,那么惬意幸福。吸足了阳光,收藏了充足阳光的蔬菜,将会被切细拌上作料,然后盛装进陶罐里,再次放进光里晾晒,继续收藏阳光

3、,酝酿成阳光味道充足的成菜腌菜。全家人,整整一年,就可以慢慢品味和回味阳光的味道。一边翻晒着被窝和衣服,母亲一边解开她的头巾,解开她的发髻,用竹蔑篦子细细梳理她黏结的、夹杂着细碎草茎枯叶的头发,也让满头花发像庄稼一样尽情吸收和收藏冬日暖暖的阳光,也梳理她逐渐板结的记忆和往事。穿得鼓鼓囊囊的小脚老祖母们,也禁不住这暖暖冬阳的诱惑,蹒蹒跚跚地踱出门来,三三两两聚坐在大门外的坡坎上,一边说着、梳理着陈年往事,一边解开长长的包头布,让满头白发也吸收和收藏着金贵的温暖阳光。经历无数寒暑风霜,她们曾经飘逸乌黑的秀发,早已长成了这稀稀拉拉的白发,如同秋收后,晚秋时节庄稼地里残存的零星庄稼秆和枝叶,苍白,干枯

4、,稀疏。老祖母们一边回忆着自己也曾经满头秀发长势旺盛,也曾经青枝绿叶、枝繁叶茂过的青春岁月,一边细细梳理和数着自己曾经收藏过的阳光,一边继续收藏着阳光。她们也曾经很阳光、很美丽过,也曾经花过果过,也曾经深深悲过真真喜过呢。祖父们,三三两两地聚在村路边,或者谁家的院子里,一边滋滋地吃着一锅锅草烟,一边让自己花白的胡须、眉毛和头发,吸收和收藏着阳光。除了满头稀疏白发,胡子眉毛好像也是另一种庄稼呢。一生都忙碌着侍弄打理地里的庄稼,无暇顾及自身和身边,如今老了,才有闲心侍弄打理这些离自己最近的庄稼呢。这些庄稼越来越稀疏了。长势也越来越差,但是他们这些老伙计却很满意。一辈子,让多少庄稼吸足了水分,收藏了

5、丰硕的阳光,也让多少的儿孙饱吸阳光水分,长得茁茁壮壮枝繁叶茂啊!唉!一茬茬的乡村人,都是另一种庄稼,侍弄儿孙,常常忘记了自己也是另一种庄稼呢。我们还是别打扰他们,让他们饱饱吸收和收藏点阳光吧!像收藏粮食一样。把阳光收藏满心屋,心里会多踏实啊!爱如阳光,也像收藏粮食和收藏阳光那样,把爱收藏在心里,阴郁的时候拿出来温暖自己,人生路上就该洒满了阳光吧!13文章是从哪些方面来写“收藏阳光”的?(3分) 14第自然段在文章中有何作用?(4分) 15解释文章中划线句子的含义。(4分)(1)一边细细梳理和数着自己曾经收藏过的阳光,一边继续收藏着阳光。 (2)一茬茬的乡村人,都是另一种庄稼,侍弄儿孙,常常忘记

6、了自己也是另一种庄稼呢。 16文章以“收藏阳光”为题目有什么好处?(6分) 17文章最后说“爱如阳光。也像收藏粮食和收藏阳光那样把爱收藏在心里,阴郁的时候拿出来温暖自己,人生路上就该洒满了阳光吧!”结合全文,探究这段话的深刻内涵。(3分) 参考答案:2.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 完成1-3题。(9分)宋代家训家训,是中国古代的家长出于督促家庭成员尤其子孙修其身、齐其家的美好理想,而对其言行提出的种种规范、劝谕或警戒。宋代家训的数量远超前代,根据纂述者的身份,分为帝王家训、宗室家训、士大夫家训和百姓家训,其中士大夫家训最多,如范仲淹义庄规矩、包拯家训、陆游放翁家训等。宋

7、代家训继承了传统家训的散文、诗歌、条规等体裁,又创造性地将散文与诗歌融于一体,先以散文叙事,后以诗歌阐发。宋代家训体裁上的另一大发展是辑录体家训的大量出现。辑录体家训就是将宋及宋前历代训家教子的成文文献或相关的家庭规范汇集起来,以历史上的人、事为榜样和范例教育子弟。宋代家训的繁荣,与宋代社会的发展变化关系密切。宋代由门阀政治时期转入官僚政治时代,婚姻不重阀阅,选官以科举为主,土地买卖自由。在这样的社会中,贫富无定势甚至贫富易位的现象屡见不鲜。家族如何在竞争中取胜,如何维护家族利益长期不衰,是每个家庭都必须面对的问题。一些家族特别是士大夫家族积极纂述家训,以期通过对家庭成员的道德教化、行为规范等

8、令其修身、齐家,从而维持家族在竞争中的优势地位。宋人提倡家庭治生,强调辩证节俭和量入为出的基本原则。这些治生内容出现在家训中与宋代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有密切关系,也体现了家族维持正常运作的总体考虑和支持科举的良苦用心。宋人把俭朴当作应代代相传的优良传统,认为节俭是人最高尚的行为,但节俭又不是吝啬,要量力而行,“丰俭随其财力,则不谓之费”;对公益事业,则要尽力而为,不要吝惜财产, “不可谓舍财不见获福而不为”。这些治生内容得到了后代家训的继承和补充。重视教育是宋代家训的内核。宋人注重道德教育,在家训中贯穿儒家思想以规范家庭成员的言行,并在强调修身与齐家之后,倡导治国与平天下的追求。宋人还在家训中突

9、出参加科举考试以入仕的教育及其他知识教育,以提高子孙的素质,其中教育贵早、宽严相济等教育原则至今仍有借鉴意义。对子孙教育重视与否,关乎家族能否兴旺发达。宋代鄱阳大族洪氏,从农、商并重发家开始,到富而重教培养出子孙考中进士,走出了一条由山村农户向士绅人家转变的道路。但此后族中晚辈皆荒废学业,骄奢淫逸,家中再无一人进入士绅阶层,家道走向衰落。家训的纂述,是为家族的长久兴旺,所以一般不会违反朝廷的法律。有的宋代家训及后续规矩还曾得到朝廷的许可或支持,而朝廷也会给家族政治、经济上的支持和法律上的保护,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治国与平天下离不开家庭的修整、稳定和繁荣。当对家庭子孙等成员言行的规范、劝谕或警戒不

10、能奏效时,家长便采取肉体惩罚、经济惩罚、精神惩罚等惩罚方式,但宋代家训中很少有对某类过错者要严惩至处死的规定,一些惩罚常采取告官但又不至于处死的方式来实现。家训与法律有相互依赖之处,但家训侧重家庭的发展,法律则更关注社会的长治久安。(删改自2013年01月05日光明日报)1、下列关于“宋代家训”特点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A、宋代家训的数量远超前代,在体裁上也有自己的创新。B、宋代家训提倡家庭经营生计,并补充了一些基本原则。C、宋代家训重视道德教育,也重视参加科举考试教育等。D、宋代家训与法律有互相依赖之处,但其目的各有侧重。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11、(3分)A、辑录体家训以历史上的人、事为榜样和范例教育子弟,这样的方式决定了这种家训的纂述者以士大夫居多。B、在贫富无定势的宋代社会,士大夫家族积极纂述家训是一种督促家庭成员修身齐家从而维持家族优势地位的手段。C、宋代以后的家训在治生内容方面,也强调节俭但不吝啬、对公益事业要尽力而为不要吝惜财产的基本原则。D、宋代家训不仅强调家庭成员要修身齐家,还倡导追求治国平天下的理想,这表明宋代家训受到了儒家思想的影响。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大量出现的辑录体家训丰富了宋代家训的体裁,它不仅能帮助家族在竞争中获胜,还能维护家族利益使其长期不衰。B、宋人视俭朴为应该代代

12、相传的传统,这表明宋代百姓家训在治生方面的基本原则要严格于士大夫家训中的相应原则。C、宋代鄱阳大族洪氏忽视教育子孙,使族中晚辈无人进入士绅阶层,家道走向衰落,洪氏也由士绅人家变回山村农户。D、宋代家训借助官方势力惩罚犯有某类过错者的方式,体现出家训与法律在追求“治国平天下”理想方面关系密切。参考答案:略3. (12分)阅读下文,完成710题。盲点孕商机市场“盲点”使消费者经常陷入困境。在一些大商场、大超市,各类商品不可谓不多,各种服务行业也日趋“五花八门”,但在现实生活中,几乎每位消费者都有为找一种特殊服务或一件急需商品“问破嘴皮儿”、“跑断腿儿”却仍寻不到,只能干着急的时候。同时,这些“盲点

13、”其实也正是市场的亮点。现在不少城市人在闲暇时,都有回归山野、贴近自然的愿望,而山野旅游专用的露宿睡袋、简易帐篷、远足背袋等装备却难觅踪影,偶尔有商家出售,其价格也足以令大多数人却步。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对健康的重视,消费者呼唤营养全面的快捷食品,而目前这方面的食品品种却十分单调。加速变化的时代“催生”了房屋装修设计、监理,旅游探险,方便食品等新需求,无奈此类需求因相关产业发展滞缓,形成产业“盲点”而无法得到满足。如今的厂商都为寻找新的商机而挖空心思,不想却在身后留下了一批“盲点”产业。有关专家认为,这些“盲点”产业中,一部分是由于新需求尚未引起广泛关注造成的,此类“盲点”产业一旦被认知,产业

14、开发应该是不成问题的。另有一部分,像老年产业则是长期被忽视的。厂商们普遍认为市场“长期漠视”的都是生产销售利润较小的产业,他们不愿倾力经营,比如,老年服装的利润比时装要小得多。但专家认为,如今我国商业正在向“薄利时代”过渡,“不以利小而不为”应该成为有眼光的厂商的经营理念。新需求呼唤新产业的快速跟进,长期被忽视的产业更需要工商界重新认识,这些产业“盲点”和“空白”若能及早被发现、填补,消费者就会痛快地“掏腰包”,厂商也可以如愿赢得大市场。7、对标题中的“盲点孕商机”一语,下列解说正确的一项是()A、“盲点”本指眼球后部视网膜上引不起视觉的一点,在这里比喻对商品不能辨别或分辨不清;“孕商机”即孕

15、育着市场信息。B、“盲点”指什么东西也看不见,比喻市场一片空白;“孕商机”比喻孕育着卖方市场。C、“盲点” 本指眼球后部视网膜上引不起视觉的一点,在这里比喻商品的短缺及市场的空白点;“孕商机”比喻孕育着卖方市场。D、“盲点”指什么商品也没有;“孕商机”比喻孕育着市场信息。8、下列对文章第一、二两个自然段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随着生活节奏加快和对自身健康的重视,消费者呼唤营养全面的快捷食品,但目前这方面的食品都奇缺,远远满足不了人民的需要。B、在一些大商场大超市,各类商品琳琅满目,但某些小商品,例如扣子就很难买到;各种服务行业日趋五花八门,但某些特殊服务,比如帮助残疾人做什么事,就很少

16、有。C、市场“盲点”经常使消费者陷入困窘,那是因为有时即使跑断腿儿,磨破嘴儿,也找不到一种特殊服务或一件急需商品。D、消费者的需求即提供了商机,比如,现在不少城市人节假日向往回归山野,贴近自然,因而山野旅游露宿睡袋、简易帐篷等消费品应运而生,可惜价格不菲,影响了销量。9、对市场“盲点”就是“亮点”一说应如何理解?下列分析恰当的一项是( )A、商品市场和服务市场都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这就是促使新的商家发光的地方。所谓亮点就是发光处。B、第三产业的商品和服务,都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这就是促使新的商家发光处。亮点就是发光处。C、商品市场和服务市场都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这些地方也正是使商家显示能力的地

17、方。亮点也就是商家显示能力之处。D、第三产业的商品和服务,还不尽如人意,这就是商家显示了自己能力的地方。亮点即显示能力之处。10、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 )A、尽管今天的厂商都为寻找新的商机而挖空心思,然而市场却出现了许多“盲点”,即市场的空白点。这些“盲点”,大都是销售利润和服务收费较小的产业。B、形成市场“盲点”的原因,其一是由于消费者新的需求尚未引起广泛的关注,其二是某些产业像老年产业长期被厂家和市场所漠视。C、新需求呼唤新产业的快速跟进,只要厂家和商家转变观念,对市场“盲点”重新认识,就能把“盲点”变成“亮点”,培育出市场的新商机。D、专家认为,市场“盲点”孕育商机;消费者

18、也感到,我国商业正在向“薄利多销”的时代过渡;商家厂家也认识到了“不以利小而不为”的道理。参考答案:7 C 8 A 9 C 10 D略二、 古代诗文阅读(35分,共3题)4.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蓼庄图记清戴名世余读陶渊明桃花源记,慨然有遗世之思。说者谓渊明生当晋、宋之际,志欲弃尘离垢,高举远引,托而为此记,非真有是事。今以蓼花庄观之,则夫幽岩深谷、灵区异境、隔绝人世者,世固未尝无也。蓼花庄地近束鹿,距京师三百余里而遥,西山面之,浑河绕之,奥阻幽深,人迹之所不到。居民千余家,淳淳闷闷,浑乎太古之意,桑麻林麓,远近映带,婚姻嫁娶,不出其里。居人自其始祖迄今,无一识字读书。县吏一来征租,

19、信宿尽收而去。子孙历世无一入城市,家家足衣食,无贵无贱,无贫无富。凡嚣竞凌害、偷盗讼狱、干戈扰攘之事,离别羁旅之苦,父老子弟传世数十,耳未尝闻。其山川风物、人民土俗,是亦燕赵间一桃花源也。给谏赵恒夫先生罢官居京师,岁戊辰、己巳间始闻其绝境,穷搜得之,构屋筑圃于其间。初居人不知种稻先生谓地多水宜种稻教以种植之法由是稻绝美胜他县。其地昔无网罟,河鱼肥美,人不知食。先生结网得鱼,嗣后多有食鱼者矣。先生寻还京师,然抗怀高寄,尝书苏文忠诗于壁曰:“惟有皇城真堪隐,万人海里一身藏。”是先生视京师犹之乎蓼庄也。顾犹时时念蓼庄不置,使善画者为之图。余尝披图,见其群山矗立,高入云表,浮青飞翠,千叠万重,而烟波浩

20、渺,蓼花弥望无际。呜呼!余久怀遁世之思,嗟宇宙无所为桃花源者,何以息影而托足?不意人间复有之。昔者武陵渔人既出,迷不复能入。今先生有居在焉,无迷津之患,葛巾藤杖,飘然竟往。余得以相从终老于其间,先生其许我乎!(节选自戴名世散文选集)注奥阻:腹地险要。淳淳闷闷:淳朴笃诚不开化。信宿:两三日。嚣竞凌害:嚣竞,为求功名利禄而喧闹奔走;凌害,欺凌伤害。抗怀高寄:高尚的情怀。1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慨然有遗世之思遗:抛弃。B. 居人自其始祖迄今 迄:直到。C. 顾犹时时念蓼庄不置 置:购置。D. 先生其许我乎 许:答应。14. 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21、. 初居/人不知/种稻先生谓/地多水宜种稻/教以种植之法/由是稻绝美胜/他县B. 初居人不知种稻/先生谓地多水/宜种稻/教以种植之法/由是稻绝美/胜他县C. 初居/人不知种稻/先生谓地多水/宜种稻/教以种植之法/由是稻绝美/胜他县D. 初居人不知种稻/先生谓/地多水/宜种稻/教以种植之法/由是稻绝美胜/他县15.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有人认为“桃花源”是陶渊明因有所寄托而想象出来的,世间并不存在,而作者相信世间有桃花源一样的地方。B. 蓼花庄距离京师三百余里,民风古朴,那里的居民原先不读诗书,不求名利,甚至不知种稻、捕鱼等事情。C. 蓼花庄能成为一方净土,是

22、因为当地官府体恤民情,轻徭薄赋,作者借此隐含了对统治者关心民生的祈盼。D. 本文起笔于桃花源记,末段又以“武陵渔人”与之呼应,巧妙地表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情。16.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桑麻林麓,远近映带,婚姻嫁娶,不出其里。(2)今先生有居在焉,无迷津之患,葛巾藤杖,飘然竟往。参考答案:13. C 14. B 15. C 16. 当地广种桑麻,与远处的青山相互映衬,男女婚嫁,从不超出庄里的范围。现在先生有房屋在那里,不会有迷失道路的担忧,可以戴葛巾,拄藤杖,轻松快乐地前往【13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言实词的意思。实词类题目答题的方法有“结构分析法”“语法分

23、析法”“形旁辨义法”“套用成语法”“套用课本法”,解答此题要注意上下文,最好方法是把所给的词义代到原文中去,依据上下文的语意来推导之,应该很容易判断出来。C项,“置”,结合后面内容“使善画者为之图”分析,译为放弃、弃置。故选C。点睛:理解文言实词意思的技巧:从语法搭配的角度辨析词性;从语义搭配的角度推测词义;从语境暗示的角度推断词义;从字形构成的角度推测词义;从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用法的角度判断词义;从句子结构对称的角度推断词义;从字音字形通假的角度推断词义。如本题,主要从语境内容分析。【14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此类试题解答时,是先疏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

24、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初居人”是“不知种稻”的主语,排除C项。“先生”是“谓”的主语,排除A项。“谓”的宾语为“地多水”“宜种稻”,排除D项。句意:以前,那里的居民不懂得种植水稻,赵先生说这里土地多水,适合种植水稻,便教他们种植水稻的方法,此后那里种植出的稻谷非常好吃,超过别的地方。故选B。【15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概括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C项,结合文本内容分析可知,“当地官府轻徭薄赋”和“对统治者关

25、心民生的祈盼”原文找不到根据。故选C。【16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言语句翻译。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1)“桑麻”,种桑麻(名词活用为动词);“映”,映衬;“婚姻”,指婚嫁行为(古今异义词);“出”,超出;“其”,代词,指山庄。(2)“居”,房屋;“焉”,代词,那里;“之”,助词,的;“患”,担忧;“葛巾藤杖”,戴葛巾,拄藤杖(名词活用为动词);“飘然”,轻松快乐的样子;“往”,前往。【点睛】参考译文:我读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感叹不已,不

26、禁产生了弃世隐居的念头。评说的人认为陶渊明生活于东晋与南朝刘宋之间,内心想要抛弃肮脏的尘世,隐居避世,有所寄托而写成了这篇记,并非真有这样的事。但如果从今天的蓼花庄来看,那么那些山谷幽深、环境优美、与世隔绝的地方,世上原来也并非没有。蓼花庄位置靠近东鹿,距离京城三百里的路程,那里面对西山,浑河环绕,腹地险要,山谷幽深,外人很少到达。那里的居民有一千多户,淳朴笃诚不开化,浑然是上古之人的样子,当地广种桑麻,与远处的青山相互映衬,男女婚嫁,从不超出庄里的范围。居民从他们的始祖到现在,没有一个人识字读书。县里的官吏一来收租,连宿两夜就可以收完回去。历代子孙没有一人到过城市,家家户户丰衣足食,没有贵贱

27、贫富之分。世上那些争名夺利、欺凌伤害、偷盗诉讼、争强斗胜之事,亲人离别、孤苦远行的痛苦,祖祖辈辈传了数十代,从来没有听说过。那里的山川风景、民风民俗,简直就是一个存在于燕赵之间的桃花源。给谏赵恒夫先生罢官之后住在京城,到了戊辰、己巳年间才听说有这么一个与世隔绝的地方,于是尽力寻找,终于找到,并在那里建房子、筑园圃。以前,那里的居民不懂得种植水稻,赵先生说这里土地多水,适合种植水稻,便教他们种植水稻的方法,此后那里种植出的稻谷非常好吃,超过别的地方。那里以前没有渔具,虽然河里的鱼非常肥美,但人们不懂得捕食。先生织了网来捕鱼,之后就有许多人学会了捕鱼吃鱼。先生不久就回到京城(任职),但他的高尚情怀

28、依然如此,他曾经在墙壁上书写苏文忠的诗句:?惟有皇城真堪隐,万人海里一身藏。?这是先生把京城看作是蓼花庄的缘故啊。但先生仍然时常挂念蓼花庄,无法放弃想念,于是让善于绘画的人为他画了一张蓼花庄图。我曾经看过这幅画,只见画中的蓼花庄群山矗立,高耸入云;草木苍翠,重重叠叠;烟波浩渺,满眼都是一望无际的蓼花。唉!我长久以来就怀有弃世隐居的想法,(常常)感叹天地之间没有像桃花源一样的地方,要到哪里才能托身隐居呢?没料到人间还真的有这样的地方。以前武陵渔人离开桃花源之后,就迷失道路不能再次进入。现在先生有房屋在那里,不会有迷失道路的担忧,可以戴葛巾,拄藤杖,轻松快乐地前往。我也就能够借此机会跟从先生,在那

29、里终老一生,先生可要答应我的要求啊!5.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程师孟。字公辟,吴人。进士甲科。累知南康军、楚州,提点夔路刑狱。泸戎数犯渝州边,使者治所在万州,相去远,有警,率浃日乃至。师孟奏徙于渝。夔部无常平粟,建请置仓,适凶岁,振民不足,即矫发他储,不俟报。吏惧,白不可,师孟曰:“必俟报,饿者尽死矣。”竞发之。徙河东路。晋地多土山,旁接川谷,春夏大雨,水浊如黄河,俗谓之“天河”,可溉灌。师孟劝民出钱开渠筑堰,淤良田万八千顷,裒其事为水利图经,颁之州县。为度支判官。知洪州,积石为江堤,浚章沟,揭北闸,以节水升降,后无水患。判三司都磨勘司。接拌契丹使,萧惟辅曰:“白沟之地当两属,今南朝

30、植柳数里,而以北人渔界河为罪。岂理也哉?”师孟曰两朝当守誓约涿郡有案牍可覆视君舍文书腾口说讵欲生事耶惟辅愧谢出为江西转运使。盗发袁州,州吏为耳目,久不获,师孟械吏数辈送狱,盗即成擒。加直昭文馆,知福州,筑子城,建学含,治行最东南。徙广州,州城为寇所毁,他日有警。民骇窜,方伯相踵至,皆言土疏恶不可筑。师孟在广六年,作西域,及交址陷邕管,闻广守备固,不敢东。时师孟已召还,朝延念前功,以为给事中、集贤殿修撰,判都水监。贺契丹主生辰,至涿州,契丹命席,迎者正南向,涿州官西向,宋使东向。师孟曰:“是卑我也。”不就列,自日昃争至暮,从者失色,师孟辞气益厉,叱傧者易之,于是更与迎者东西向。明日,涿人饯于郊,

31、疾驰过不顾,涿人移雄州以为言,坐罢归班。复起知越州、青州,遂致仕,以光禄大夫卒,年七十八。师孟累领剧镇,为政简而严,罪非死者不以属吏,得豪恶必痛惩艾之,至剿绝乃已,所部肃然。洪、福、广、越为立生祠。(宋史程师孟列传)10. 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句是A. 师孟曰两朝当守誓约涿郡有案牍可覆视君舍文书腾口说讵欲生事耶惟辅愧谢B. 师孟曰两朝当守誓约涿郡有案牍可覆视君舍文书腾口说讵欲生事耶惟辅愧谢C. 师孟曰两朝当守誓约涿郡有案牍可覆视君舍文书腾口说讵欲生事耶惟辅愧谢D. 师孟曰两朝当守誓约涿郡有案牍可覆视君舍文书腾口说讵欲生事耶惟辅愧谢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

32、正确的一项是A. 治所,古代一般指地方政府驻地。包括省治、府治、州治、县治等。朝廷在设置具体的地方政府驻地时往往会有地理位置、经济、军事等多种考量。B. 致仕,交还官职,即退休,古人还常用致事、休致等名称,来指官员辞职归家。一般致仕的年龄为七十岁,有疾患则提前。C. 日昃,是早晨的意思,“昃”意指太阳从东方升起。文中说程师孟和对方据理力争,从早晨一直到傍晚,不肯让步。D. “立生祠”是古代一种民俗,即老百姓为活人修建祠堂并加以奉祀,文中说洪、福、广、越四州为纪念程师孟的功绩而为他立了祠堂。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程师孟面对困难敢于迎难而上。广州城被贼寇毁坏,

33、老百姓们恐怖逃窜,有人说这里土质疏松恶劣,无法筑城。程师孟用六年时间建造了西城,加强了广州的守备。B. 程师孟注重民生工程的建设。说服山西百姓出钱开渠筑堤,并将治水经验编辑成书向州县颁发推广,在洪州修筑江堤、疏通沟渠,消除水灾祸患。C. 程师孟为政讲究灵活变通。在渝州任职时,恰逢凶年歉收,官府不愿赈济百姓,他便假借朝廷的名义,调用储备粮,有人劝阻他,他却为了群众义无反顾。D. 程师孟处理外交事务不卑不亢,坚守气节。在去祝贺契丹主诞辰时,面对契丹方面安排座次的傲慢刁难态度,程师盂据理力争,坚决不入席。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盗发袁州,州吏为耳目,久不获,师孟械吏数辈送狱,

34、盗即成擒。(2)师孟累领剧镇,为政简而严,罪非死者不以属吏,得豪恶必痛惩艾之。参考答案:10. D 11. C 12. C 13. (1)袁州出现盗贼,州中官吏充当内应,所以很长时间抓不到盗贼,程师孟把几名奸吏绑起来送进监狱,盗贼立即被擒。(2)程师孟多次主管情况复杂的重镇,治理政务简明严肃,处理不够死罪的犯人都不通过属下狱吏。抓到强横残暴的恶人必定痛加惩治。【10题详解】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通读全文,首先找出人名、地名、事物名、朝代名等。因为名词常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注意主语常省略。其次找动词,动词通常作谓语。借助句子成份

35、,关键是抓住动词,以动词为中心,找前后结构关系,确定主干,从而断开句子。此外,文言虚词和特殊句式对文言文句读有很大的辅助作用。断句题还可以抓住一定不能断开的地方,用排除法做题。比如答题时注意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句中“涿郡”作后句的主语,前面断开。且“覆视”一个词语,中间不要断开。排除BC项。“讵” 表反问,放在句首。这样就排除A项。故本题选D项。【11题详解】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平常的学习中,考生在平时学习中应多多识记

36、积累相关的知识,应有意识的进行分类识记,比如科考类、官职升迁贬谪类、官职名称、典章制度、朝廷的一些机构、官场的一些礼节、建筑的一些名称等等。C项,日昃 :太阳偏西,下午二时左右。故本题选C项。【12题详解】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意思,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时,阅读一定要细致,要回到原文中逐句比较,依据文意,力求明辨各选项表述的正误。特别要注意其中的细微末节的毛病,例如事件的前后倒置,内容上的归纳不完整,中心概括上的无中生有,片面遗漏,强拉硬连,任意拔高,等等。C项,“官府不愿赈济百姓”不正确,原文

37、“即矫发他储,不俟报。吏惧,白不可”。所以选C项。【13题详解】试题分析:题干是“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能力。此类题目在翻译时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文言文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注意特殊句式和虚词,把握语境推断。第一句关键点:“发”:“出现”;“耳目”:“内应”;“械”:“捆绑”;“数辈”:“几名”。第二句关键点:“累”:“多次”;“剧”:“情况复杂的”;“属”:“交给”。【点睛】这道题目是概括归纳文章内容。解答此类题的方法是:抓住题干,读全读准。

38、在阅读题目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所谓读全,就是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谓读准,就是要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只有对题干作全面、准确的分析理解,才能准确地答题。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还有细节方面容易出题,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特别是细节处,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参考译文:程师孟,字公辟,吴(江苏)人。考中进士甲科。历任知南康军、楚州知州、提点夔州路刑狱。沪地的戎人多次侵犯渝州边界,提点刑狱使的治所

39、在万州,与渝州相距遥远,每次边境有警报,往往过了一整天才能传到。程师孟奏请把治所移到渝州。夔州没有常平仓储粮,师孟建议设置常平仓。恰逢灾年,赈济灾民的仓粮不够,师孟立即违制开放其他储粮,而不事先上报。主管的官吏很害怕,告诉他不可如此,师孟说:“假如一定要等到上报后才能开放,饥民们早死光了!”终于将这些储粮分发下去。移任河东路。山西地区土山很多,旁边联接山谷中的河流,春、夏之际,天下大雨,水流象黄河一样混浊,俗称“天河”,可以用来灌溉。程师孟说服当地人民出钱开渠筑堤,用河水中的淤泥改造出一万八千顷良田,并把这些事情聚集起来写了一本水利图经,向州县颁发。任度支判官,洪州知州,聚积石块修筑江堤,疏通

40、章沟,揭开北闸,用来控制水位的升降,此后没再发生水灾。担任判三司磨勘司,负责迎接和陪同契丹使节,契丹使节肖惟辅说:“白沟地区应由两国共管,现在宋朝在那里种植了几里长的柳树,却认为契丹人在界河里捕鱼有罪,哪有这样的道理?”师孟说:“两国都应当信守誓约,涿郡有档案可供审查,您置双方誓书于不顾,空口乱说,难道是想滋生事端吗?”肖惟辅惭愧道歉。出任江西转运使。袁州出现盗贼,州中官吏充当内应,所以很长时间抓不到盗贼,程师孟把几名奸吏绑起来送进监狱,盗贼立即被擒。加直昭文馆的头衔,任福州知州,修筑内城,兴建学校,政迹在东南地区堪称第一。移任广州,州城被贼寇毁坏,一旦有警报,老百姓们恐怖逃窜,风水先生接踵而

41、至,都说这里土质疏松恶劣,无法筑城。程师孟在广州六年,建造了西城。等到交趾攻陷邕管,听说广州守备十分坚固,不敢再向东。当时程师孟已经被召回,朝廷念他以前的功劳,任命他为给事中、集贤殿修撰,主持都水监事务。受命前去祝贺契丹皇帝的生日,到了涿州,契丹设宴,迎接的人居正南方向豚州官向西,宋朝使节面向东。程师孟说:“这是藐视我们宋朝。”不肯就列,从中午争到傍晚,随从的人惊恐失色,师孟说话的口气更加严厉,喝斥契丹迎接的人更改方向,于是改为跟迎接者东西相向。第二天,琢州人在城郊为他饯行,程师孟骑马疾驰而过,不予理睬,涿州人移告到雄州,师孟因此罢守本官。又起任越州、青州的知州,于是退休,以光禄大夫的头衔去世

42、,终年七十八岁。程师孟多次主管情况复杂的重镇,治理政务简明严肃,处理不够死罪的犯人都不通过属下狱吏。抓到惯于隐藏的首恶必定痛加惩治,直到剿灭干净方才罢休,所辖地区肃然听命。洪、福、广、越四州都为他立了祠堂。6.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5题。(18分)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冉有曰:

43、“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9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A求!无乃尔是过与 观过,斯知仁矣B何以伐为 愿无伐善,无施劳C今由与求也相夫子 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D既来之,则安之 察其所安,人焉廋哉10. 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何以伐为?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B则修文德以来之 久之,能以足音辨人C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某所,而母立于兹D且在邦域之中矣 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11. 下列各项中,加点字活用现象与其他不同的一项是(2分)A足食,足兵,民信之矣B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C欲洁其身,而乱大伦D既来之,则安之12. 下列各项中,划线句子类型和所给句子相同的一项是(2分)例句:何以伐为A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