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安徽省阜阳市田集镇中心中学高二语文月考试题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无法告别的眼神赵胜勤深冬的夜晚,我突然从梦中醒来。窗外,飘飘洒洒的雪片吞食了白昼的阴霾,消溶了浮躁的喧嚣。这是都市里留给我的静寂。静寂中,父亲的眼神有时严厉,有时慈祥,久久不能离去。不知为什么,您总是在静寂中来找我?眼神总是在我眼前闪动。 我反过了神儿,猛然记起,您不是已经在地下沉睡了14年了吗?噢,您的眼神来找我,是要和我重温父子消逝的深情。我心中激起了强烈的倾诉愿望,想和您紧紧的拥抱,想让您的眼神永远伴我一生。 我是在您的眼神下长大的。在您的眼神中:我正在收拾铺盖,准备去
2、河西走廊农村当一辈子小学教员。我怯惧离开城镇的神情,您看见了,眼神中没有悲伤,目光充满了坚强,“去!”我的心紧缩了一下。 当我住进了医院,去做心脏手术时,恐怖笼罩着我,您来了,眼神中饱含着坚定,“相信医生!”我复杂的心像似抓住了一根救命的稻草绳。您知道吗?我现在需要一点可怜的怜悯。 人在官场,难免有点攀比心理,周围的人有的升迁了,心里总有点不平衡,您淡淡的眼神提醒我,“听其自然!”我心想您就是胸无大志,但心态却莫名的有一点平静。 我在这个不大不小的位置上呆久了,滋生出一种惰性,您看出来了,带着凌厉的眼神警示我,“别油滑,莫伸手!”我潜意识地拒绝,一声气也不吭。 当我大白天睁开了惺忪的睡眼,看见
3、您,您问怎么啦,我说处理一件重要紧急事情后又赶着写报告,两天两宿没合眼了。您的眼神像似说,“职责所系!”我感觉您像是我的上司,不冷不热地评论着我的工作。 我期待地向您讨教,儿女如何孝顺我。您说,“要体会孩子的处境,他们是在看你怎样做!”我说的是孩子,您却在说我。 在生活困难的年代,我给您买了一件羊剪绒大衣,您那又欣慰又责备的眼神说,“既然买了,就先搁着吧!”是您怕再给我添加负担,还是冷落我的孝心。 您是那个特殊岁月的人,1926年阴历五月初八出生在农村,爷爷在您2岁时就因病去世了。30多岁的奶奶孤儿寡母带着伯父和您艰难度日。您经历过几个时代,饱受了生活的艰辛。您离休时享受着处级干部的待遇,却要
4、到马路上挥动着小旗,干起了“交通协管员”的营生。用现代人的说法,您这是不会享受生活,可您的眼神中深藏着自己对生活的理解。 从我记事起,您对我总是话语不多,可眼神一直盯着我成长的过程。您是要让我自己去体量生活。您那坚硬的眼神,像是我成长路上的阻力,催发出我脚板底下的爆发力,送我走上万里行程。您那慈祥的眼神,珍藏着对我无限的爱恋和希望,让我感觉出背后有一座大山在支撑。在您严厉和慈祥的眼神里,我觉悟出:您是真正的父亲,又教给我怎样做父亲! 您赐予我严而慈的神情,与母亲的爱确实有很大的不同。您一生在修铁路、养铁路,感受过各色火车行走的情景,却未曾感受过人在天上如何行走的情景。我给您买了一张飞机票让您也
5、坐一回飞机,您却因有事放弃了。 随后,您在1993年冬,凌晨去打奶摔倒在冰上,造成了骨折,从此就再也不能站起来行走了。我悔恨自己没有兑现给您的承诺,心中充满着歉疚,您却说这叫什么歉疚!春节正是家人团聚的时候,我对躺在病床上的您说,那件羊剪绒大衣您还没有上过身呢,您却说,“留给你和儿孙穿吧!我不需要你什么,只要你给我一份好心情。我可能活不了几天了,我手头那点钱够安葬我就行了。”您越是这样说,歉疚就像一块沉重的石头压在我的心头。 静寂中的相遇,一次又一次让我猛醒。父亲是永远的没了!而每次相遇都激起我与您心灵的交流。您那坚硬沉重、酸甜苦辣的眼神,像似在测试着我,对生活刻度的认识有多深?对生活标尺的要
6、求有多高? 人的清醒唯有是自觉的清醒。只有唤回人性中的良心,才能去回报您眼神中不时的期待。您给我太多的精神期望,其实我是无法回报的。我只有怀着对活着的母亲的责任感和宽容心,才能抚平心头的歉疚,才能在人生路上怀有一颗平静的心。 (选自人民日报2008年4月5日) 19.文章开头所写环境有什么特点?试分析其作用。(4分)20.用两个词语概括父亲眼神的特点,作者通过哪些生活经历来说明“我是在您的眼神下长大的”。(6分)21.父亲已逝多年,作者为什么一直无法告别他的眼神?(6分)22纵观全文,概括作者着重从哪两个方面刻画了父亲形象。(6分)参考答案:19夜深人静(2分)。为下文追忆亡父、思考人生创设一
7、种氛围(2分)。20严厉、慈祥(2分)。他支持我服务基层,鼓励我战胜疾病,引导我淡泊名利,批评我偶尔偷懒,教导我忠于职守,指导我教育子女,体谅我收入有限(4分,答对四点即可)。21父亲的眼神,是对自己的教导、关爱和激励。在人生的关键时刻,他及时给作者以指导,至今思来,都给作者以教诲,“静寂中的相遇,一次又一次让我猛醒”,它将陪伴作者一生。22对孩子,严格要求,充满厚爱和期望,对其成长给予有力的支持。对生活,有深刻的认识,历经苦难,饱受艰辛,不求享乐,但求奉献。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 谁说鳄鱼不流泪他们说我是不哭的,眼泪也是虚假的。我是南美茂密丛林中这片流域的霸主,一条足够强大
8、的鳄鱼,我为什么要哭呢? 我经常在暗夜里醒来,从同一个梦魇中惊醒。在梦里,我是孱弱的,双眼乏力无神,四肢不能活动自如。我刚出生不久,跟着母亲慢慢游走在湿地的边缘。是一个早晨,我清楚记得,溪水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亮,又凉又软地冲刷过我的身体。四周静谧祥和,我有些陶醉。 我是妈妈最小的孩子,她给我食物,带我游玩。但是她从不微笑。偶尔眼里会有温柔的光溢出,那样使得她的眼睛看上去很美,但温柔是一闪而过的。她说,在这个世界上,有一个词语叫弱肉强食,有一种定律叫适者生存。所以不能当一个弱者。 那个早晨我们遭到袭击,在溪流转弯的地方,母亲叫我向前。她严厉地命令我,很突然的。我听话,向前。鹅卵石划过我的肚皮,
9、有些疼痛。我不想走,停下来,回头看母亲。这时候我发现她在转身,撤退。我不明白,连忙掉转身体,想去追赶她。 突然,我被拦腰叼起。有锋利的牙,刺进我尚未坚硬的皮。我挣扎着,用尾巴拍打水面。母亲回头看我,眼里满是决绝。我突然想起说过的一句话,在我们鳄鱼家族里,为了自己的生命,自己的孩子都可以放弃。 我的眼泪汹涌而出。母亲,母亲。这片丛林的又一强者是美洲豹。他们姿态优雅,牙齿锋利,经常在清晨觅食。有时候一条小鳄鱼,就是他们美味的早餐。 捕获我的,是一只母豹。我不害怕,从母亲回头走掉的那一刻开始,我就不再害怕了。当母豹把我扔到她的孩子面前时,我居然有点喜欢她了。我的母亲也给过我食物,但是她从没有这样温情
10、过。 她舔她的孩子,叫他吃早饭,语气温柔。他们一起走向我。是一只幼年的公豹,额头上有奇特的花纹,像八只角的太阳。他走近我,看我。我心里想,你吃吧,你多幸福,有爱你的母亲。我什么都没有,我宁愿死掉。 他看看我,突然回头问他母亲:她这么小,她的妈妈呢?然后很突然地,把我扔回了水里。他转身回到母亲身旁,看我漂走。 我没有回到母亲身边,漂泊到另一个流域。我迅速地成长,自己捕获食物,保护自己。只是我会经常做梦,梦里全是母亲抛弃我的那个早晨。梦的开始总是比较美,然后画面更迭,悲伤重重。醒来的时候我问自己,为什么你会是鳄鱼? 我终于成年,皮质够坚硬,眼神够刚毅,心肠够狠毒,我成了这个流域的霸主。我也有自己的
11、孩子,我努力做一个好母亲。我疼爱他们,保护他们,我想危险到来的时候,我不会为了保全自己而放弃他们。 丛林里传说,鳄鱼家族里有一个好母亲。我的孩子们,都为此骄傲。 有天夜里我在噩梦中惊醒,看见了火红的光。我叫醒孩子,带他们离开。是的,这里就要被毁灭。我早就听说,20公里外的丛林成了灰烬,而200公里外的丛林种了玉米。 我们走了很久,回到了我曾生活过的地方。在这里也快没有食物了,很多动物都跑到更深的丛林去了。有两天,我们没有发现任何的动物。 一天清晨,我带着最小的孩子出去觅食。很不幸地,他被一只美洲豹捕获,就在我的眼前。我快步冲上前去,我要救回我的孩子。 我冲上去,想用尾巴扫那只豹时,突然看到了他
12、额头上的八角太阳。他那样瘦弱,肚皮凹进去,已经很久没有进食。我想如果他再没有食物,就会死去。而我,有那么多孩子。没有他,就没有我们。 我犹豫了很久,终于转身离去。到了拐角处我回头,我看不清眼前的所有,因为我的眼里,满是泪水。 11下面是对小说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 )(5分)A自“我”很小时起,就听从母亲的教导:不能当弱者。而被母亲抛弃的悲伤记忆,又促使“我”的心肠变得很毒。成年后,成为一条流域中的霸主。 B小说前后两次写“我”流泪,第一次是因遭母亲放弃而流的悲伤之泪,第二次是“我”也象母亲一样放弃了自己的孩子而流的悔恨之泪。 C“我”被一只母豹捕获,“我”平静地面对着死亡。但是一
13、只幼年的公豹嫌“我”个小,把“我”扔回了水里。 D小说采用了拟人手法,细腻、生动地叙述了一个令人动情的故事。表面上写的是动物,但内蕴很深,传透着人性中对爱和幸福的理解。 E小说构思独特,情节曲折。采用第一人称写法,有利于揭示鳄鱼们的共同心理。还善于运用对照,如鳄鱼母子与豹子母子的对照,“我”与自己母亲的对照,鲜明、深刻地突出了小说主题:弱肉强食,适者生存。12第2自然段开头“我经常在暗夜里醒来,从同一个梦魇中惊醒”,这句中的“梦魇”指什么?为什么要写这个“梦魇”?后文“有天夜里我在噩梦中惊醒,看见了火红的光”中的“噩梦”又指什么?(6分) _13小说为什么采用动物视角来揭示人性的问题?用第一人
14、称来叙述又好在哪里?(6分) _14当初“我”的母亲抛弃了“我”使我险葬豹口,现在同样作为母亲的“我”却为报恩也舍弃了自己的孩子,“我”还算是好母亲吗?通过这篇小说,你对“母爱”又产生了哪些新的思考?(8分)_参考答案:1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陈寅恪:为学术的一生 柳青当年,清华上下都叫他陈寅恪(que音却)先生,然而,在不少字典里并没有这样的读音。有人请教他:“为什么大家都叫你寅恪(que),你却不予纠正呢?”陈先生笑着反问道:“有这个必要吗?”,他更希望人们了解他的学问及其价值,他的整个生命是和学术连在一起的。他在国难和个人的不幸中,为学问付出了一生。1925年,清华大
15、学成立“清华国学研究院”。国学院的四大导师中,三位是当时大名鼎鼎的人物,其一是开创用甲骨文研究殷商史的王国维,另有戊戌变法的核心人物梁启超,以及哈佛大学归来的语言学家赵元任。四人中陈寅恪最晚到校,且尚未出名,他一无大部头的著作,二无博士学位。只因梁启超一句,“我的著作加到一起,也没有陈先生三百字有价值。”远在德国游学的陈寅恪便接到了国学院导师的聘书,时年36岁。自复旦公学毕业后,陈寅恪从德国到瑞士、又去法国、美国,最后再回到德国,辗转游学13年。离开故国时,他一心向西学,当他重回故土,带回来的却是东方学。游历西方的岁月里,陈寅恪意识到“中学”必要介入世界学术大潮流,否则将无法和“西学”对话,甚
16、至不能解释自我,他明确主张中国学术“吸收输入外来之学说,不忘本来民族之地位”。1937年抗战爆发,陈寅恪短短时间内同时承受了丧父和右眼失明的痛苦。女儿回忆,父亲放弃了右眼视网膜手术,放弃了复明的希望,因为他只想尽快离开沦陷区。离开北平前,陈寅恪把他的藏书寄往将要去的长沙,后来他未及等到这些藏书,又随清华大学南迁云南。当书到长沙,就悉数被毁于战火。陈寅恪做学问是在书上随读随记,眉批上写满思考、见解和引证,这是他学术研究的基础。藏书被毁,他随身携带的常用书籍,亦在绕道去昆明的路上,大量被盗。他日后的学术研究,将主要依靠记忆了。就在这样几乎没有参考书籍的情况下,陈寅恪完成了两部中古史名著隋唐制度渊源
17、略论稿和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在四川李庄时,傅斯年为照顾陈寅恪,让邓广铭住他楼下,说陈先生若有事跺地板,你就马上跑去。每次邓广铭跑上楼看,陈寅恪都是躺在床上呻吟,说自己的身体快不行了,快坚持不住了,但是他说,“我不写完这两稿,我不死。” 1944年12月12日,陈寅恪的唐代三稿中的最后一篇元白诗笺证稿完成了。就在这天早上,他起床后痛苦地发现:他的左眼也看不清了。他在成都的医院做了眼科手术,手术没有成功。半年后二战结束,牛津大学请他赴伦敦治疗眼疾,数月奔波,他的双目还是没能复明。57岁的陈寅恪由人搀扶着重回清华园,他已失去学者治学读书第一需要的双眼。没有人可以了解,失明对于陈寅恪是一种怎样的毁灭,因
18、为倔强的他没有留下任何文字泄漏内心的痛楚。在学生们的记忆里,过去陈寅恪上课讲到深处,会长时间紧闭双眼,但他盲后,永远睁大着眼睛讲课,目光如炬。1953年,病中的陈寅恪收到了学生蒋天枢寄来的长篇弹词再生缘,听后大受震动。尚未病愈的他用口述的方式,撰写论再生缘,由此开始探索明清历史和文化。当陈寅恪沉浸于新的学术领域时,中国科学院拟请他出任历史研究所二所的所长。他拒绝了。对科学院的答复一文中,起首便是:我的思想、我的主张完全见于我所写的王国维纪念碑的碑文中。这篇广为流传的碑文里,陈寅恪表达了这样的思想:读书治学,只有挣脱了世俗概念的桎梏,真理才能得以发扬。他提出“不要先存马克思主义的见解,再研究学术
19、”,在那个年代是惊世骇俗的。其实他坚持的就是实事求是,他将此视作永恒如日月之光。1961年8月,阔别12年的挚友吴宓来访。午夜时才到达陈宅的吴宓看到,陈寅恪仍端坐着等待他,他在日记里描述:“寅恪兄双目全不能见物,以杖缓步,面容如昔,发白甚少,眉目成八字形”陈寅恪把论再生缘油印本作为礼物送给吴宓,还透露了自己正在撰写的一部宏伟著作的大纲,这就是后来的柳如是别传。书稿完成于1964年,陈寅恪75岁。五年后,1969年10月7日,陈寅恪走完了他79岁的生命历程。弥留之际,他一言不发,只是眼角不断流泪。陈寅恪没有留下遗嘱。 (选自2007-04-21文汇报,有删改)(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
20、,最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1925年,清华大学国学院的四大导师,都是当时大名鼎鼎的人物,开创用甲骨文研究殷商史的王国维,戊戌变法的核心人物梁启超,以及哈佛大学归来的语言学家赵元任,周游列国的著作等身的陈寅恪。远在德国游学的陈寅恪便接到了国学院导师的聘书,时年36岁。B因为陈寅恪做学问是在书上随读随记,眉批上写满思考、见解和引证,这是他学术研究的基础。所以当他的藏书被毁,他随身携带的常用书籍,亦在绕道去昆明的路上,大量被盗时,他日后的学术研究,就只能主要依靠记忆了。C57岁的陈寅恪重回清华园,已失去治学读书的双眼。我们可以通过陈寅恪先生的作品推断出他的内心中经受着多么大的煎熬,这些在他后期的
21、作品中清晰的表达了出来。D陈寅恪认为:读书治学,只有挣脱了世俗概念的桎梏,真理才能得以发扬。再加上当时他沉浸于探索明清历史和文化,中国科学院拟请他出任历史研究所二所的所长。他拒绝了。E由上文推断出陈寅恪是位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且陈寅恪对学术研究的态度严谨。难怪傅斯年对他进行这样的评价:“陈先生的学问,近三百年来一人而已!”(2)请根据本文内容概括传主的精神特点。并举例说明。(6分)(3)作为一篇传记,本文在表现人物上有哪些特点?(6分)(4)请联系当今实际谈谈你对陈寅恪“吸收输入外来之学说,不忘本来民族之地位”这一主张的理解。(8分)参考答案:11. (1)答案:A、C(A、当
22、时陈寅恪最晚到校,且尚未出名。原文说:四人中陈寅恪最晚到校,且尚未出名,他一无大部头的著作,二无博士学位。只因梁启超一句,“我的著作加到一起,也没有陈先生三百字有价值。”C、原文有:57岁的陈寅恪由人搀扶着重回清华园,他已失去学者治学读书第一需要的双眼。没有人可以了解,失明对于陈寅恪是一种怎样的毁灭,因为倔强的他没有留下任何文字泄漏内心的痛楚。在学生们的记忆里,过去陈寅恪上课讲到深处,会长时间紧闭双眼,但他盲后,永远睁大着眼睛讲课,目光如炬。)(2)答案:追求真理,实事求是;王国维碑文:读书治学,只有挣脱了世俗概念的桎梏,真理才能得以发扬。其实他坚持的就是实事求是,他将此视作永恒如日月之光。不
23、慕名利,坚守独立的人格和学术操守;中国科学院拟请他出任历史研究所二所的所长。他拒绝了。他提出“不要先存马克思主义的见解,再研究学术”,在那个年代是惊世骇俗的。潜心治学,死而后已。有元白诗笺证稿论再生缘柳如是别传等作品。(每点2分)(注意要有事实例证)(3)答案:本文按照时间顺序,将传主的各个人生阶段的经历依次连缀成文,思路非常清晰,充分表现了传主一生为学、追求真理、死而后已的特点。本文围绕反映传主一生为学、追求真理、死而后已的主题,选取了传主各个人生阶段的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真切传神。本文首尾遥相呼应,突出表现了传主一生为学、追求真理、死而后已的特点,全文浑然一体。本文运用了侧面描写、衬托等艺
24、术手法,生动地展现了人物特点。(每点2分,答出任意三点即可。)(4)答案示例:陈寅恪的这一主张深刻地警示我们:我们既要善于吸收优秀的外来文化,努力使中华文化融入世界文化发展的大潮流,又要坚定地继承和发扬好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然而,当今时代,不少青少年甚至不少专业学者开口闭口都是“国际潮流”,对我们的优秀传统道德、民族节日、古典文学等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却是知之甚少甚至是嗤之以鼻。这无疑将对我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长此以往,“本来民族之地位”将岌岌可危。(对陈寅恪主张的理解阐释4分,联系实际4分。学生言之有理即可给分)二、 古代诗文阅读(35分,共3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栾布
25、者,梁人也。始梁王彭越为家人时,尝与布游。穷困,赁佣于齐,为酒人保。数岁,彭越去,之巨野中为盗,而布为人所略卖为奴于燕。为其家主报仇,燕将臧荼举以为都尉。臧荼后为燕王,以布为将。及臧荼反汉击燕虏布梁王彭越闻之乃言上请赎布以为梁大夫。使于齐,未还,汉召彭越,责以谋反,夷三族。已而枭彭越头于洛阳下,诏曰:“有敢收视者,辄捕之。”布从齐还,奏事彭越头下,祠而哭之。吏捕布以闻。上召布,骂曰:“若与彭越反邪?吾禁人 勿收,若独祠而哭之,与越反明矣。趣烹之。”方提趣汤,布顾曰:“愿一言而死。”上曰:“何言?”布曰:“方上之困于彭城,败荥阳、成皋间,项王所以遂不能西,徒以彭王居梁地,与汉合从苦楚也。当是之时
26、,彭王一顾,与楚则汉破,与汉而楚破。且垓下之会,微彭王,项氏不亡。天下已定,彭王剖符受封,亦欲之万世。今陛下一征兵于梁,彭王病不行,而陛下疑以为反,反形未见,以苛小案诛灭之,臣恐功臣人人自危也。今彭王已死,臣生不如死,请就烹。”于是上乃释布罪,拜为都尉。孝文时,为燕相,至将军。布乃称曰:“穷困不能辱身下志,非人也!富贵不能快意,非贤也。”于是尝有德者厚报之,有怨者必以法灭之。吴、楚之乱,以军功封俞侯,复为燕相。燕齐之间皆为栾布立社,号曰栾公社。景帝中五年薨。子贲嗣,为太常,牺牲不如令,国除。太史公曰:“栾布哭彭越,趣汤如归者,彼诚知所处,不自重其死。虽往古烈士,何以加哉!”(史记?季布栾布列传
27、)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彭王病不行 不行:快死了B若独祠而哭之 祠:祭祀C与汉而楚破 与:亲附D微彭王,项氏不亡 微:没有5对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及臧荼反/汉击燕虏布/梁王彭越闻之/乃言上请赎布/以为梁大夫B及臧荼反汉/击燕虏布/梁王彭越闻之/乃言上请赎布/以为梁大夫C及臧荼反/汉击燕/ 虏布/梁王彭越闻之/乃言上/请赎布以为梁大夫D及臧荼反汉/击燕虏布/梁王彭越闻之/乃言上/请赎布以为梁大夫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梁王是平民时,栾布就和他交好,因为贫困,栾布就给人作雇工,几 年后又被人
28、卖作奴仆。孝文帝时做了燕国丞相、将军。B汉高祖诛杀了彭越,灭了三族,将彭越的首级悬于城头,不许任何人收敛。栾布却不顾这些,取下彭越的首级,“祠而哭之”,足见其重义轻生。C由于栾布违反皇上旨意祭祀彭越而被逮捕,将要烹杀的时候,栾布沉 着面对,据理直谏,最终皇上赦免了他 ,还任命他为都尉。D栾布去世后,他的儿子栾贲继承爵位,担任太常,因祭祀所用的牲畜不合法令的规定,封国被废除。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项王所以遂不能西,徒以彭王居梁地,与汉合从苦楚也。(5分)答:_(2)栾布哭彭越,趣汤如归者,彼诚知所处,不自重其死。虽往古烈士,何以加哉! (5分)答:_ _
29、参考答案:4A5C6B7(1)项王之所以不能顺利西进,就是因为彭越王据守着梁地,跟汉军联合而使楚为难的缘故啊。(2)栾布悲哭彭越,把赴汤看作像回家一样,他的确明白如何安排自己,不是顾惜自己的性命。即使是古代那些重义的人,又怎能超出他呢!4试题分析:文言实词的理解要结合句子意思,本题A项“彭王病不行”的大意理解是“彭王因病不能前来”,可见“不行”应解释为“没有出发”。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5试题分析:文言断句要先确定句子大意,本句大意理解是“等到臧荼作乱,汉王朝进攻燕国的时候,俘虏了栾布。梁王彭越听见了这件事,便向皇上进言,请求赎回栾布让他担任梁国的大夫”。
30、结合断句的一般规律,如“汉”“梁王彭越”作主语,其前断开。“燕”“上”作宾语,其后断开。考点:理解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6试题分析:B项“取下彭越的首级”有误,应是“在彭越的首级下汇报”。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7试题分析:文言翻译要先确定得分点,要依据上下文补充省略成分,要调整特殊句式的语序。本题涉及的得分点有(1)“所以”的原因;“西”名词作动词,向西走;“徒”只是;“苦”使动用法,使楚地为难。(2)“趣”通“趋”,前往;“诚”的确;“所处”如何安排自己;“重”顾惜;“烈士”重义的人;“加”超出。考点: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文言翻译:栾布
31、是梁地人。当初梁王彭越做平民的时候曾与栾布交往。栾布家里贫困,在齐地被人招聘,替卖酒的人家做佣工。过了几年,彭越来到巨野做强盗,而栾布却被人强行挟制出卖,到燕地去做奴仆。栾布曾替他的主人家报了仇,燕将臧荼推荐他担任都尉。后来臧荼做燕王,就任用栾布做将领。等到臧荼作乱,汉王朝进攻燕国的时候,俘虏了栾布。梁王彭越听见了这件事,便向皇上进言,请求赎回栾布让他担任梁国的大夫。后来栾布出使到齐国,还没返回来,汉王朝召见彭越,以策反的罪名责罚他,诛灭了彭越的三族。之后又把彭越的头悬挂在洛阳城门下示众,并且下命令说:“有敢来收殓或探视的,就立即逮捕他。”这时候栾布从齐国返回,便把本身出使的情况,在彭越的脑袋
32、底下汇报,边祭祀边哭泣。仕宦逮捕了他,并将此事报告了皇上。皇上召见栾布,骂道:“你要与彭越一同策反吗?我禁令不论什么人不得收尸,你偏偏要祭他哭他,那你同彭越一起造反已经很清楚了。从速把他烹杀!”天子左右的人正抬起栾布走向汤镬的时候,栾布转头说:“但愿能让我说一句话再死。”皇上说:“说什么?”栾布说:“当皇上你被困彭城,兵败于荥阳、成皋一带的时候,项王之所以不能顺遂西进,就是因为彭王据守着梁地,跟汉军联合而给楚为难的缘故啊。在那时候,只要彭王调头一走,跟楚联合,汉就失败;跟汉联合,楚就失败。再说垓下之战,没有彭王,项羽不会灭亡。此刻全国已经稳固了,彭王接受符节受了封,也想把这个封爵世世代代地传下
33、去。此刻陛下仅仅为了到梁国征兵,彭王因病不能前来,陛下就生疑,认为他要策反,但是策反的形迹没有显露,却因苛求小节而诛灭了他的亲族,我担心有功之臣人人都会感到危险了。此刻彭王已经死了,我活着倒不如死去的好,就请您烹了我吧。”于是皇上就赦宥了栾布的罪过,录用他做都尉。汉文帝的时候,栾布担任燕国国相,又做了将军。栾布曾扬言说:“在本身穷困潦倒的时候,不能辱身降志的,不是好汉;等到了富有显贵的时候,不能称心快意的,也不是贤才。”于是对于曾有恩于本身的人,便优厚地报答他;对于有怨仇的人,一定用法律来撤除他。吴、 楚七国作乱时,栾布因兵戈有功被封为俞侯,又做燕国的国相。燕、齐这些个地方都替栾布建造祠庙,叫
34、做栾公社。汉景帝中元五年(前145)栾布归天。他的儿子栾贲继承爵位,担任太常,因祭祀所用的牲畜不合法令的规定,封国被拔除。太史公说:栾布痛哭彭越,把赴汤镬就死看得如同回家一样,他真正晓得要死得其所,而不是吝惜本身的生命。即使古代重义轻生的人,又怎么能超过他呢!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1题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夫人之相
35、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取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7.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一项( )(2分)A.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都)B. 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次序
36、)C. 曾不知老之将至(竟)高考资源网D. 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明白)w。w-w*k&s%5¥u8.下列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组( )(2分)A. 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B. 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C. 曾不知老之将至 及其所之既倦 D.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所以兴怀,其致一也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所指代的内容,不正确的一项( )(2分)A. 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指兰亭)B. 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指上文提到的各种不同的人)C. 犹不能不以之兴怀(指上文所说的“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D. 故列
37、叙时人,录其所述(指这次兰亭集会的学士们)10.下列全是作者产生“痛”或“悲”等感慨的原因的一组句子是( )(2分)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 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 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A. B. w。w-w*k&s%5¥uC. D.1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2分)A.第一段主要叙述了兰亭集会的情形。其中“畅叙幽情”四个字,为下文抒发感慨埋下了伏笔。w。w-w*k&s%5¥uB.第二段写作者触景生情,乐极生悲,感慨于时光易逝,而自己不能建功立业。面对着生与死,发出了痛惜的感慨。高考资源网C.第三段
38、作者力斥“一死生”“齐彭殇”的荒诞,并点出了写作此文的缘由,发出了对生命永恒的思考。D.纵观全文,作者着眼死生二字,借一次集会宴游阐明人生哲理,表面了作者的深远立意。参考答案:7.B8.B 9.A 10.D11.B(感慨时光易逝,而自己不能建功立业不正确)6.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1题。(每小题3分,共9分)赵彦,肤施人。万历十一年进士。授行人,屡迁山西左布政使。光宗嗣位,以右佥都御史巡抚山东。辽阳既失,彦请增兵戍诸岛,特设大将登州。登、莱设镇,自此始。时承平久,郡县无守备,山东故不置重兵。彦任都司杨国栋、廖栋,而檄所部练民兵,增诸要地守卒。请留京操班军及广东援辽军,以备征调。荐起故大
39、同总兵官杨肇基为山东总兵官。七月,彦视师兖州。甫出城,遇贼万余,彦缒入城。肇基急迎战,而令国栋及栋夹击,大败之横河。国栋又大破贼沙河,乃筑长围以攻邹。抗守三月,食尽,贼党尽出降。 彦已加兵部待郎,论功,进尚书兼右副都御史,再加太子太保,荫子锦衣卫世佥事,赍银币加等。三年八月召代董汉儒为兵部尚书,极陈边将克饷、役军、虚伍、占马诸弊,因条列综核事宜。上称善,立下诸边举行。杨涟劾魏忠贤二十四罪,彦亦抗疏劾之,自是为忠贤所恶。彦有筹略,晓畅兵事。然征妖贼时,诸将多杀良民冒功,而其子官锦衣,颇招摇都市。给事御史交劾之。彦三疏乞罢。魏忠贤挟前憾,令乘传归,子削籍。寻追叙兵部时边功,即家进太子太傅。未几卒。
40、 节选自明史赵彦传9、下面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而檄所部练民兵 檄:命令B、荐起故大同总兵官杨肇基为山东总兵官 起:起用C、荫子锦衣卫世佥事 荫:庇佑D、子削籍 籍:户口10、下面加点的词语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以备征调 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B、乃筑长围以攻邹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C、因条列综核事宜 因宾客到蔺相如门谢罪 D、自是为忠贤所恶 约为婚姻11、下面对文章内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自明以前,像登州、莱州这样的边境是没有设置兵力防备的。赵彦巡抚山东时,开创了这一历史性时代。B、明朝国泰民安时,山东是没有兵力部署的。赵彦起用了自己的故友杨肇基为山东总兵官
41、。C、在论功行赏时,赵彦不仅因功勋卓著一再加官晋职,还庇佑自己的儿子得到了世袭锦衣卫佥事一职的美差。D、足智多谋且通晓军事的赵彦,但还是因为当年手下人冒功和自己儿子过于招摇,被大臣们弹劾,不得不乞求罢官归田,最终在家里被进职为太子太傅。第卷 (共117分)四、(26分)12将第卷文言文中的画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时承平久,郡县无守备,山东故不置重兵。(3分)答: (2)七月,彦视师兖州。甫出城,遇贼万余,彦缒入城。(3分)答: (3)然征妖贼时,诸将多杀良民冒功,而其子官锦衣,颇招摇都市。(4分)答: 13用斜线(/)给下面一段文言文断句。(不超过6处)(3分)子曰:“诵诗三百授
42、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参考答案:9D(解析:“籍”本义指户口,但在这里指官籍。)10A(解析:A项均为目的的连词“用来”;B项前者为连词“于是”,后者为副词“竟然、却”;C前者为介词“根据”,后者为介词“通过”;D项前者表被动,可译作“被”,后者为动词“成为”。 )11B(解析:赵彦起用的不是“故友”,而是原来的大同总兵杨肇基为山东总兵官。)12译文(1)当时国家太平很长时间,郡县都没有守备,山东本来就不设置重兵。(注意“时、承平、故、置”)(2)这年七月,赵彦到兖州视察军队。刚出城就遇上了上万人的贼人,赵彦赶忙用绳子吊进城中。(注意“视师、甫、缒、省略句”)(3)然而,在
43、征讨妖贼时,部下很多将士用杀很的良民来冒充功劳,并且他的儿子在锦衣卫做官,在都市里十分炫耀、张扬。(注意“然、征、官、招摇”)13. 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译文 孔子说:“把诗三百篇背得很熟,让他处理政务,却不会办事;让他当外交使节,不能独立地办交涉;书读得很多,又有什么用呢?”)参考译文 赵彦,肤施人。万历十一年中进士。先授行人的官职,后屡次迁升做到山西左布政使。明光宗即位,以右佥都御史的身份巡抚山东。辽阳失陷后,赵彦请求朝廷增兵守卫各个海岛,特地在登州设了大将。登州、莱州设置兵镇,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当时国家承平日久,郡县都没有守备,山东本来就不设
44、置重兵。赵彦任用都司杨国栋、廖栋,命令他们的部门训练民兵,增援各要地的守兵。赵彦又请求朝廷留驻南京的操班军和广东的援辽军,用来防备征调时用。他还推荐起用原大同总兵杨肇基为山东总兵官。这年七月,赵彦到兖州视察军队。刚出城就遇上了上万人的贼人,赵彦赶忙用绳子吊进城中。杨肇基急忙迎战,并命令杨国栋和廖栋夹击敌人,在横河将贼人打得大败。杨国栋又在沙河大破贼兵,于是筑起长围来攻打邹县县城。贼兵抵抗坚守了三个月,但城中的粮食已经吃完,贼兵都出城投降了。赵彦已经加官到了兵部待郎,又因论功行赏,进一步升至尚书兼右副御史,再加太子太保的职务,荫庇儿子做了锦衣卫世袭佥事的官,并被赏赐加倍的银币。天启三年八月,诏令赵彦代替董汉儒做兵部尚书。他极力陈述守边将军克扣军饷、役使兵士、虚报部伍名额、私占马匹等众多弊政,并详细用条款列出综合核查等事宜。皇上认为很好,立即下令各边地如法执行。大臣杨涟弹劾魏忠贤二十四条罪状,赵彦也上疏弹劾了魏忠贤,从此被魏忠贤厌恶。赵彦富有谋略,晓畅军事。然而,在征讨妖贼时,部下很多将士用杀害的良民来冒充功劳,并且他的儿子在锦衣卫做官,在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