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山东省日照市实验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语文月考试卷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蒿草青未央刘醒龙一棵荒草用细细的根须抵达千年史实,一行黄叶用小小的叶面采集千年的荣光,一瓣野花用嫩嫩的蕊丝扰动千年的芬芳。这就是长安城,荣华末路唯有荒草。这就是未央宫,岁月流转尽是浮尘!千百年前,这里曾是龙首山。千百年后,这里又是龙首山。岁月之间,肯定有过那座方方正正,四面筑围墙的未央官;也肯定有过东西长2150米,南北宽2250米,面积约5平方公里,内有40多座建筑的未央宫。宫城之内,肯定有过居全宫正中,台基南北长350米,东西宽200米,最高处达15米的
2、前殿。这一刻,脚下的一切,又都恢复成平常人也能察觉风水极好的龙首山模样当地人还不肯将其称作山,只管与黄土叠叠的汉中大地一样,笼统地叫塬。站在这样的山上或者说是塬上,秋天刚刚来到,花儿们忙着谢了,叶子们却不急着染上红黄,满眼之中的绿自然不那么理直气壮。一阵风吹来,甚至是一片阳光刮来,就会显出深处里已经在弥漫的枯瘦。从南方楚地一路攻城略地,率先攻陷长安城的刘邦,果然依着“怀王之约”抢得“秦王”位置而号令诸侯,如此,中华天下岂不是将要称为说“秦语”的“秦人”与“秦族”?好在西楚霸王倚天怒吼,顷刻间山河倒置沧海横流。面对英雄愤怒,刘邦只得领了“汉王”衔,一时憋屈的无奈,竟然成就了千年万代的“汉人”“汉
3、语”与“汉族”。诎寸信足,小枉大直,莫非善忍,哪得长安?分得清的是前世,分不清的是重生。荒草再猛怎么生长千百代?一丛丛狗尾草偏偏要光鲜地摇滚,宛如未央宫内六大殿中的大汉重臣。芳菲再烈如何弥漫万万岁?一片片瘦芭茅在炫耀地飘扬,好比未央宫外十八阁里的汉室小吏。帝宫未央,周回多少兴衰。焦土一杯,拂一拂就得见天禄。老尘一捧,闻一闻就想起石渠。泥巴一坨,捏一捏就造就金华。沙砾一掇,数一数就数出玉堂。浮灰一团,吹一吹就飘来白虎。流沙一把,漏一漏就变成麒麟。离宫别殿,崇台闳馆,总记得星宿般列列环绕。王者长乐,更知岁月无敌。天下奇花妙草,世上国色天香,可以遮蔽江湖大泽,可以蔓延帝国原野,只是抵不过一夜风尘。树
4、还是树,草还是草,花还是花,却一一还原成树中杨柳、草中青蒿和花中酢浆。来自楚地的刘邦,大概更在乎中国南方的魔幻之于自身及汉王朝的现实效用。于楚地中心湖北随州孔家坡出土的汉简中,记载了用鸡血祭祀土地神,其中有简文“央邪”,表明其时“央”与“殃”相通,“殃邪”当然是指殃祟与灾祸。堂堂汉高祖,肯定对身后之事有所预见,“未央宫”就应当是没有灾难,没有殃祸的王宫了。经历吕氏之乱、七国之乱、巫蛊之祸,待到商人杜吴于宫中酒池杀了王莽,校尉公宾斩其首级,“未央”的意义,无论解释为没有尽头,还是理解成没有祸患,都不过是传说了。正如朋友们所遭遇的,百代千年的未央宫存于当下、活在当下的意义,是在长乐长安之上,不使那
5、些历史中的邪恶再犯人间。史遗所在,宁肯葳蕤酢浆作了国色,唯愿棽离青蒿是为栋梁,也不让前朝奸佞重享一缕阳光。一棵草的未央,于过往是莫大遗恨,对历史则要摛笔穷鞫。人文系会,瑰异日新,如此芳草积积,嘉木满庭,才有天下兴盛,无极长安的深远寓意。焦土累累,雁碛遥遥,那些生长在历史中的狗尾草,飘荡在时光里的蒲公英,都将蕴藏着现实的强大力量。(选自2015中国年度散文,有删节)4.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开篇将“荒草”“黄叶”“野花”等景象与“史实”“荣光”“芬芳”等概念联系起来,表现出开阔的写作视野。B. 文章由实而虚,前半部分描绘历史与现实中的自然景象,后
6、半部分转入对“未央宫”的思考与阐述,构思精巧。C. 文章以“蒿草青未央”为题,点明主旨,表达了对盛世繁华的追思与怀念,“未央”一词一义双关,含意隽永。D. 文章语言典雅富丽,堂皇盛大,与作者对宏大的历史主题的深远思考相得益彰;句式上骈散结合,富有韵律美。5. 文章多处运用对比手法,请举出两例并简要分析。6. 请结合文本,探究百代千年的未央宫之于当下的意义。参考答案:4. C 5. (1)“这就是长安城,荣华末路唯有荒草。”将“长安城”的“荣华”与“荒草”对比,突出了历史盛衰的必然;(2)“千百年前,这里曾是龙首山。千百年后,这里又是龙首山。”将“龙首山”的“千百年”前后对比,突出了人事纷纭而江
7、山永恒;(3)“王者长乐,更知岁月无敌。”将“长乐”的“王者”与“无敌”的“岁月”对比,突出了纵然是王者,也不能左右岁月流转,历史兴替。 6. (1)未央宫之所以“未央”,就是因为奸佞当道,祸国殃民;(2)现世的人们要记住历史的教训,不使历史邪恶再犯人间;(3)汇贤聚能,努力创新,如此才能真正兴盛,无极长安。4.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对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综合赏析能力。答题时要求明确具体的考核的要点,然后结合文章内容判断正误,题中A项考核内容,BC项考核手法,D项考核语言,其中C项,“表达了对历史繁华的追思与怀念”误,文章表达的是历史之于现实的意义。5.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文中的艺
8、术手法的题目,要求分析“对比”的手法,答题时先找到对比的对象,然后分析艺术效果,如“这就是长安城,荣华末路唯有荒草。”将“长安城”的“荣华”与“荒草”对比,突出了历史盛衰的必然;“千百年前,这里曾是龙首山。千百年后,这里又是龙首山。”将“龙首山”的“千百年”前后对比,突出了人事纷纭而江山永恒;“王者长乐,更知岁月无敌。”将“长乐”的“王者”与“无敌”的“岁月”对比,突出了纵然是王者,也不能左右岁月流转,历史兴替。点睛:文章的艺术手法实际是一个较为宽泛的概念,散文中较常见的从篇章的角度是抑扬的运用、以小见大的运用和对此的运用等,从表达方式的角度讲一般为抒情、议论、描写、叙述等多种方式运用,从表现
9、手法上看主要是对比、衬托等,从文句上看主要是修辞,比如比喻、拟人、夸张、排比、设问、反问等。答题时注意首先明确手法,然后结合文章进行分析为什么是这种手法,最后明确效果。6.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探究题,探究的对象是百代千年的未央宫之于当下的意义,首先明确未央宫之所以“未央”,就是因为奸佞当道,祸国殃民;然后分析现代应该借鉴:现世的人们要记住历史的教训,不使历史邪恶再犯人间;汇贤聚能,努力创新,如此才能真正兴盛,无极长安。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天嚣风,像浪一样,梗着头向钢架房冲撞。钢架房,便发疟疾般地一阵阵战栗、摇晃,像是随时都要散架。渴!难忍难挨的渴,使人的思想退化得十分简单、十分原始
10、。欲望,分解成最简单的元素:水!只要有一杯水,哪怕半杯,不,一口也好哇!空气失去了气体的性质,像液体,厚重而凝滞。粉尘,被风化成的极细小的砂粒,从昏天黑地的旷野钻入小屋,在人的五脏六腑间自由巡游。它无情地和人体争夺着仅有的一点水分。他躺着,喉头有梗阻感,他怀疑粉尘已经在食道结成硬块,会不会引起别的疾病,比如矽肺?但他、懒得想下去。疾病的威胁,似乎已退得十分遥远。他闭上眼,调整头部姿势,让左耳朵不受任何阻碍,他左耳听力比右耳强。风声,丝毫没有减弱的趋势。他仍然充满希望地倾听。基地首长一定牵挂着这支小试验队,但无能为力,这隔一百公里,运水车不能出动,直升机无法起飞,在狂虐的大自然面前,人暂时还只能
11、居于屈辱的地位。他不想再费劲去听了。目前最明智的,也许就是进入半昏迷状态,减少消耗,最大限度地保存体力。于是,这间屋子,便沉入无生命状态忽然,处于混沌状态的他,像被雷电击中,浑身一震。一种声音!他转过头,他相信左耳的听觉,没错,滤去风声、沙声、钢架呻吟声、铁皮震颤声,还有一种虽然微弱,却执着,并带节奏的敲击声。有人敲门! 他喊起来。遭雷击了,都遭雷击了,一个个全从床上跳起,跌跌撞撞,竟全扑到门口。真真切切,有人敲门。谁?当然不可能是运水车,运水车会揿喇叭。微弱的敲门声已经明白无误地告诉大家:不是来救他们的天神,而是需要他们援救的弱者。人的生命力,也许是最尖端的科研项目,远比上天的导弹玄秘。如果
12、破门而入的是一队救援大军,屋里这几个人准兴奋得瘫倒在地。而此刻,个个都象喝足了人参汤。“桌子上有资料没有?,当心被风卷出去!”“门别开得太大!”“找根棍子撑住!”每个人都找到了合适的位置,摆好了下死力的姿势。他朝后看看。 “开啦! ”撤掉顶门柱,他慢慢移动门闩。门吱吱叫着,痛苦地撤离自己的岗位。当门终于脱离了眼,那门,便呼地弹开来,紧接着,从门外滚进灰扑扑一团什么东西和打得脸生疼的砂砾石块,屋里刹时一片混乱,像回到神话中的史前状态。“快,关门!”他喊,却喊不出声,但不用喊,谁都调动了每个细胞的力量。门终于关上了,一伙人,都顺门板滑到地上,瘫成一堆稀泥。谁也不作声,谁也不想动,直到桌上亮起一盏暗
13、淡的马灯,大家才记起滚进来的那团灰扑扑的东西。是个人,马灯就是这人点亮的,穿着战袍,说着谁也听不懂的蒙语,他知道别人听不懂,所以不多说,便动手解皮口袋。西瓜!从皮口袋里滚出来,竟是大西瓜!绿生生,油津津,像是刚从藤上摘下,有一只还带着一片叶儿呢!戈壁滩有好西瓜,西瓜能一直吃到冬天,还不稀罕,稀罕的是现在,当一口水都成了奢饰品的时候,谁还敢想西瓜!蒙古族同胞利索地剖开西瓜,红红的枝叶,顺着刀把滴滴答答淌,馋人极了!应该是平生吃过的最甜最美的西瓜,但谁也说不出味来,谁都不知道,那几块西瓜是怎么落进肚子里去的。至于送西瓜人是怎么冲破风沙,奇迹般的来到这里,最终也没弄清,因为谁也听不懂蒙语,只好让它成
14、为一个美好的秘,永久地留在记忆里。(有删改)4.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小说开头不仅形象地描写了风沙的狂暴,也细致地表现了人物的直觉印象与切身感受,烘托并渲染了“”天气“恐怖气氛。”B. 被困队员身陷绝境却调动起所有能量开门救助敲门人,送瓜人在被困队员生死关头奇迹般的出现,这都说明生命奇迹无法解释。C. 小说善于运用细节表现人物,开门前试验队员一句“桌子上有资料没有?当心被风卷进去”,就体现了科研工作者高度的责任意识。D. 试验队被困队员与素不相识的送瓜人之间的故事,不仅令人感动,还揭示出一个朴素而有意味的人生道理:帮助别人,也是帮助自己。5. 小说
15、以“渴”为中心谋篇布局,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说明。6. 小说已一个没有谜底的“没好的谜”结尾,这样处理有怎样的艺术效果?请结合作品进行分析。参考答案:4. B 5. 省去许多不必要的叙述交代,使情节更简洁;集中描写人物在特定环境下的状态与感受,使主题更突出。 6. 小说人物“他”所知有限,这样写很真实;故事戛然而止,强化了小说的神秘氛围;打破读者的心理预期,留下了更多想象回味的空间。(1)试题分析:此题考核对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综合赏析能力。答题时要求明确具体的考核的要点,然后结合文章内容判断正误,题中AD项考核情节,BC项考核手法,其中B项“这都说明生命奇迹无法解释”错误。点睛:通
16、读全文,关注细节。第一步:通读全文,整体感知。把握小说刻画人物的个性特点与作品陈述的基本事实,分析主人公的性格、情感与基本事实之间的关系。第二步:明确主旨,关注手法。结合小说主旨和艺术技巧作出准确判断。(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情节安排的技巧。可以从情节和主题两个角度答题。从情节上看,以“渴”为中心谋篇布局,可以省去许多不必要的叙述交代,使情节更简洁;从主题上看,以“渴”为中心谋篇布局,可以集中笔墨描写人物在特定环境下的状态与感受,使主题更突出。(3)试题分析:本题是针对小说的结尾设题,先明确结尾的形式,再从结尾本身的作用、情节上的作用、情感上的作用、主旨上的作用等几个角度答题。此题从主旨上文章
17、以美好圆满的“美好的谜”为结尾,突出了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这一温暖主旨;才能够效果上:以这个未解的“美好的谜”为结尾,留有想象空间,引发读者的想象;以得瓜解渴的“美好的谜”为结尾,使情节反转,出人意料,增强小说的戏剧张力。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从寒门子弟到行政长官20世纪30年代,梁振英的父亲梁忠恩只身离开家乡山东威海闯荡香港,在清水衙门当警察。梁振英于1954年8月出生,有一姐一妹,是家中独子。二十岁之前,梁振英与家人住在七号差馆宿舍及荷李活道警察宿舍。那里没有独立卫生间,一层楼十几户人家共用一个厕所。小时候,为省一毛钱的电车费,梁振英和姐姐、妹妹都是走路上学。上中学时,为节省每顿
18、一块五毛钱的饭钱,梁振英总是步行半个小时回家,用十分钟时间狼吞虎咽地吃完饭,再匆匆忙忙赶回学校上课。从上幼儿园起,梁振英就已经开始忍受贫困生活的煎熬。但懂事的小振英只是默默承受,从不抱怨。稍大一点儿时,他就开始分担家务活,帮助母亲买菜、择菜。为了贴补家用,帮附近的塑料玩具厂加工塑胶花。当时梁振英才十一岁,下午到学校上学,其他时间则要干活要么背着几十公斤重的材料往返家里与工厂,要么与家人一起做塑胶花。这段时光尽管清苦,却被梁振英视为第一堂人生课,不仅培养了他不畏艰辛、自食其力的能力,还让他认识到执著追求的可贵。梁振英从小成绩优异。他从荷李活道警察小学毕业后考入香港著名的中学英皇书院,后又进入当时
19、的香港工业学院(现香港理工大学)修读建筑测量系。取得高级文凭后,梁振英于二十岁那年前往英国布里斯托理工学院(现为西英格兰大学)攻读估价及地产管理学。在留学英国的三年多时间里,梁振英靠半工半读维持自己的学习及生活费用。他每周打工三个晚上,每次六个半小时,回到宿舍时往往是凌晨了。为了节省车费,他每天上学放学都要步行十多公里。即使这样,他仍然坚持参加社会活动。当时梁振英是当地香港留学生的学生会主席,经常举办中国文化宣传活动,每个星期天他还去教当地的华侨子弟学中文。 1977年,梁振英以全班第一名的成绩从布里斯托理工学院毕业。学成回港的梁振英,开始了自己白手起家的创业历程。起初,他加入老牌测量师行“仲
20、量行”,成为一名测量师。过了五年,梁振英被擢升为这家英资公司的合伙人及该企业第一位华人董事。当时年龄不足三十岁的梁振英年薪已高达上千万港元。1988年,三十四岁的梁振英被评为“香港十大杰出青年”。1993年,梁振英创立了梁振英测量师行。2000年,通过互换股份与英国DTZ及新加坡的戴玉祥产业咨询公司合并,梁振英测量师行易名为戴德梁行。这家布点遍及四十三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房地产服务公司,迅速发展成为亚太区最具规模的物业顾问公司。2006年,梁振英成为该公司最大的个人股东,首度晋身集团董事局。一年后,梁振英又由戴德梁行北亚区主席升任为亚太区主席。此时,离他事业起步刚好三十年,梁振英已从一无所有的小
21、青年变成了颇具经济实力的香港企业家。作为香港专业联盟主席,梁振英率先鼓动香港十个专业团体五万多专业人才加强与内地交流。早在20世纪70年代末,内地的改革开放刚刚起步,身为香港“专业人士促进现代化协会”成员的梁振英,就开始与内地结缘,并频繁穿梭于深港沪之间。20世纪80年代初期,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谈判开始。1984年,中英谈判碰上新界的租约问题。当时,新界的全部土地楼房,不论地区、新旧、用途,地契年期全部在1997年6月27日届满后,由中、英两国共同解决。由于当时内地还没有房地产市场,缺乏经济和合约上的知识,中央想找个香港人咨询意见。有位官员记起一个经常到内地讲课的年轻人梁振英,就请他帮助写意见
22、书。梁振英立即动笔撰写。几个月后,这份意见书中的建议成为中方意见,并成为中英联合声明附件三关于土地契约的主要内容。在帮助和支持内地房地产事业发展的同时,梁振英亦开始在政治上崭露头角。1985年,梁振英出任香港基本法咨询委员会委员;1988年,三十四岁的梁振英出任基本法咨询委员会秘书长;1993年,出任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委会预委会政务小组港方组长;1996年出任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委会副主任;1997年出任香港特区第一届行政会议成员、召集人。此外,他还担任第十届和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常委等职。梁振英不无自豪地回忆道:“参与回归的全过程,为香港回归效力,亲历国家和平统一的阶段性成果,这是我一生中最大的成就和
23、最难忘的经历。”4. 下列对传记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A. 本文撷取梁振英人生的若干片段,描写他积极生活、刻苦学习、心系祖国的事迹,记叙梁振英从寒门弟子到成为香港行政长官的历程。B. 梁振英从小学习成绩优异。在香港取得高级文凭后,前往英国留学,学费和生活费自己打工解决,还经常参加社会活动,以全班第一名成绩毕业。C. 梁振英四十岁时创立了自己的测量行,几年后与英国和新加坡的两家公司合并,他的戴德梁行成为亚太区同行中规模最大的公司D. 梁振英学成回港后,加入了老牌测量师行仲量行,很快就成了行业的领头人,工作了十年的时间就被评为“香港十大杰出青年”。5. 不属于梁振英青少年时代直面贫困
24、生活的一项( )A. 每个星期天他去教当地的华侨子弟学中文。B. 默默承受,从不抱怨。他认为清苦的生活是第一堂人生课,认识到执着追求的可贵。C. 年龄不大就分担家务,帮工厂做活赚钱补贴家用。D. 积极面对贫穷的生活:节约花费,走路上学,上学时间回家吃饭。6. 最后一段画线句子在文中起何作用?请简要说明。7. 梁振英从寒门学子成长为行政长官,请从家境、学业、工作、爱国几个角度,谈谈梁振英的成功。参考答案:4. B 5. A 6. 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帮助和支持内地房地产事业发展”是对上文的总结,“在政治上崭露头角”引起下文。 7. 小时候的贫困生活,锻炼了他吃苦耐劳、执着追求的品质。优秀的学
25、业,为后来成为颇具实力的企业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工作不久就被擢升为公司的合伙人及该企业的董事。自己创立公司后,公司很快就成了亚太国际公司,他升任为亚太区主席。充分展示了他的管理才能。爱国热情,促使他早在内地改革开放刚刚起步时就利用自己在香港的影响力鼓励专业人士加强与内地交流,他也频繁穿梭于深港沪之间。特别是他在涉及香港回归的一系列问题上成为中国政府的得力智囊,从而使他成为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下列对传记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要求选出“最恰当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到材料中圈出相关
26、的内容,进行比对,做出判断。本题中,A项,“描写他积极生活、刻苦学习、心系祖国的事迹”错误,选项中说“梁振英”“刻苦学习”于文无据。C项,“他的戴德梁行成为亚太区同行中规模最大的公司”错误,该信息与原文不一致,原文是说戴德梁行“迅速发展成为亚太区最具规模的物业顾问公司”。D项,“梁振英很快就成了行业的领头人”错误,该信息与原文不一致,原文只是说“梁振英被擢升为英资公司的合伙人及该企业华人董事”。故选B项。【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传主形象,筛选并整合文本信息,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择“正确”或“错误”“一项”或“两项”的要求,如本题“不属于梁振英青少年时
27、代直面贫困生活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到文章中圈出写梁振英青少年时代的内容,再分析选项,看选项中哪些内容不属于梁振英青少年时代直面贫困生活的,做出选择。本题中,文章写梁振英青少年时代贫困生活状况的内容在第一段,故本题的设题区域主要针对第一段,BCD三项都源自第一段,A项,“每个星期天他去教当地的华侨子弟学中文”源自第二段,这是说他参加的社会活动,与“直面贫困生活”无关。故选A项。【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结构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设题要求,如本题“最后一段画线句子在文中起何作用?请简要说明”,这是针对段落作用设题,一般从内容和结构两个角度分析。首先找到设题的句子,分
28、析这句话的内容以及这句话的位置,“在帮助和支持内地房地产事业发展的同时,梁振英亦开始在政治上崭露头角”在最后一段的开头,这句话包括两个内容,即“在帮助和支持内地房地产事业发展”和“在政治上崭露头角”,因为处于最后一段的开头,故考生要分析这句话与上下文之间的关系,从上文来看,上文主要是讲梁振英帮助和支持内地的房地产事业发展,故设题句子的前半句是对上文的总结,从下文来看,最后一段是说梁振英在政治上的表现,设题句子的后半句引出下文,由此可知,这句话在结构上主要起到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把握传主的形象,筛选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梁振英从寒
29、门学子成长为行政长官,请从家境、学业、工作、爱国几个角度,谈谈梁振英的成功”,传主成功的原因一般包括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即自身和所处的环境以及他人的帮助,题干已经给出了筛选概括的角度,考生到文中找到这些方面的内容,然后进行概括即可。如从家境的角度来看,第一段“梁振英就已经开始忍受贫困生活的煎熬。但懂事的小振英只是默默承受,从不抱怨这段时光尽管清苦,却被梁振英视为第一堂人生课,不仅培养了他不畏艰辛、自食其力的能力,还让他认识到执著追求的可贵”;如从学业的角度来看,第二、三两段提到“梁振英从小成绩优异”“1977年,梁振英以全班第一名的成绩从布里斯托理工学院毕业”;如从工作的角度来看,第三、四段提
30、到“一年后,梁振英又由戴德梁行北亚区主席升任为亚太区主席1993年,梁振英创立了梁振英测量师行迅速发展成为亚太区最具规模的物业顾问公司梁振英成为该公司最大的个人股东,首度晋身集团董事局。起初,他加入老牌测量师行仲量行,成为一名测量师。过了五年,梁振英被擢升为这家英资公司的合伙人及该企业第一位华人董事。当时年龄不足三十岁的梁振英年薪已高达上千万港元”;如从爱国的角度来看,第五、六、七三段提到“作为香港专业联盟主席,梁振英率先鼓动香港十个专业团体五万多专业人才加强与内地交流就开始与内地结缘,并频繁穿梭于深港沪之间”,这些内容都与梁振英的成功有关。考生分析这些事件中梁振英的表现以及从中的受益和他成功
31、之间的关系即可。【点睛】句子在文章结构上所起的作用。一般情况下,统领句起总起全文的作用,结论句起归结全文的作用,转承句(过渡句)起承上启下的作用,还需注意的是有的情况下,尾句还会起到揭示主题,点明中心的作用。这需要根据不同情况来区分。2句子在文章内容上所起的作用。这个角度主要考查对作者思想感情的理解。因为任何一篇文章都是作者为了表达自己的思想,抒发自己的感情而写的,所以字里行间一定充满了作者的思想感情,是作者思想感情的体现。做此类题最重要的一点是结合作者的思想感情与文章的中心思想来理解句子在文章中所起的作用。在分析句子在文章中作用时,应从结构、内容、艺术效果三方面考虑作用,然后逐一排除,切准某
32、一方面具体分析。该题中从“结构”入手分析即可。二、 古代诗文阅读(35分,共3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子厚讳宗元,少精敏,无不通达。逮其父时,虽少年,已自成人,能取进士第,崭然见头角。俊杰廉悍,议论证据今古,出入经史百子,踔厉风发,率常屈其座人,名声大振,一时皆慕与之交。贞元十九年,由蓝田尉拜监察御史。顺宗即位,拜礼部员外郎。遇用事者得罪,例出为刺史,未至,又例贬永州司马。元和中,尝例召至京师,又偕出为刺史,而子厚得柳州。既至,叹曰:“是岂不足为政邪!”因其土俗,为设教禁,州人顺赖。其俗以男女质钱,约不时赎,子本相侔,则没为奴婢。子厚与设方计,悉令赎归;其尤贫力不能者,令书其佣
33、,足相当,则使归其质。比一岁,免而归者且千人。衡、湘以南为进士者,皆以子厚为师,其经承子厚口讲指画为文词者,悉有法度可观。其召至京师而复为刺史也,中山刘梦得禹锡亦在遣中,当诣播州。子厚泣曰:“播州非人所居,而梦得亲在堂,吾不忍梦得之穷,无辞以白其大人。且万无母子俱往理。”请于朝,将拜疏,愿以柳易播,虽重得罪,死不恨。遇有以梦得事白上者,梦得于是改刺连州。呜呼!士穷乃见节义。今夫平居里巷相慕悦,酒食游戏相征逐,诩诩强笑语以相取下,握手出肺肝相示,指天日涕泣,誓生死不相背负,真若可信一旦临小利害仅如毛发反眼若不相识落陷阱不一引手救反挤之又下石焉者皆是也此宜禽兽夷狄所不忍为而其人自以为得计闻子厚之风
34、亦可以少愧矣!子厚以元和十四年十一月八日卒,年四十七。归葬万年先人墓侧。(选自韩愈柳子厚墓志铭,有删改)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率常屈其座人 屈: 屈尊B例出为刺史 例: 同样C则没为奴婢 没: 没落D士穷乃见节义 穷: 困窘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A遇用事者得罪 遇有以梦得事白上者B其俗以男女质钱 其尤贫力不能者C皆以子厚为师 子厚以元和十四年十一月八日卒D其召至京师而复为刺史也 而梦得亲在堂7下列各句,都能表现子厚“政绩”的一组是( )(3分)议论证据今古,出入经史百子 又偕出为刺史,而子厚得柳州子厚与设方计,悉令赎归
35、令书其佣,足相当,则使归其质比一岁,免而归者且千人 愿以柳易播,虽重得罪,死不恨 A B C D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子厚年少时聪慧。他通晓各种学问,英俊杰出,正直刚毅,发表议论引证古今,融会贯通经典百家学说,当时的人们都愿意与他交往。B衡山和湘水以南应考进士的人,都拜子厚为师;曾受其点拨的学子,文章写得出色。C柳宗元被贬柳州时,听到刘禹锡被贬到播州,主动请求朝廷将他们二人所贬之地对调,结果朝廷接受了他的请求。D文章从博学多才、执政为民、急人之难、交友的节义这几个方面赞颂了柳子厚的为人风范,同时也对世风进行了一定的抨击。9断句和翻译。(10分)(1)用
36、“/”给文中画波浪线的文段断句。(4分)真若可信一旦临小利害仅如毛发反眼若不相识落陷阱不一引手救反挤之又下石焉者皆是也此宜禽兽夷狄所不忍为而其人自以为得计闻子厚之风亦可以少愧矣!(2)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因其土俗,为设教禁,州人顺赖。(3分)吾不忍梦得之穷,无辞以白其大人。(3分)参考答案:5D (A屈:使折服 B例:按惯例 C没:没收)6A(A代词:的人;B代词:当地(柳州)/代词:那些;C介词:把 /介词:在;D连词:表顺承/连词:表转折。)Ks5u7B(政绩主要在第二段所写子厚治理柳州的事情。)8C(将要上书;没有接受他的请求,是刚好遇到有个人把刘梦得的情况告知了皇上,且刘禹锡最终改
37、任连州刺史,并没有对调之说。)9(1)真若可信/一旦临小利害/仅如毛发/反眼若不相识/落陷阱/不一引手救/反挤之/又下石焉者/皆是也/此宜禽兽夷狄所不忍为/而其人自以为得计/闻子厚之风/亦可以少愧矣! (评分说明:每错(漏)3处扣1分。)(2)(柳宗元)按照当地的风俗,为百姓制定了条规和禁令,赢得一州百姓的顺从和信赖。(“因”:按照,1分,“赖”:信赖1分,句意分)我不忍心看到梦得处境困窘,以至于无法向母亲交代。(“白”:告诉或者交代,1分,“大人”:母亲,1分,句意分)文言文【参考译文】子厚,名宗元。少年时就很精明能干,没有不明白通晓的事。当他的父亲还在世的时候,他虽然很年轻,但已经成才,能
38、够考取进士科第,显露出出众的才华。他才智突出,清廉刚毅,发表议论时能引证今古事例为依据,精通经史典籍和诸子百家,言谈纵横上下,意气风发,常常使满座的人为之叹服,因此名声哄动,一时之间人们都敬慕而希望与他交往。贞元十九年,子厚由蓝田县尉调任监察御史。顺宗即位,又升为礼部员外郎。碰上当权的人获罪,他也照惯例贬出京城当刺史,还未到任,又被依例贬为永州司马。元和年间,他曾经按惯例奉召回到京师,又与人一起被遣出做刺史,子厚分在柳州。到任之后,他慨叹道:“这里难道不值得做出政绩吗?”于是按照当地的风俗,为柳州制订了教谕和禁令,全州百姓都顺从并信赖他。当地习惯于用儿女做抵押向人借钱,约定如果不能按时赎回,等
39、到利息与本金相等时,债主就把人质没收做奴婢。子厚为此替借债人想方设法,都让他们把子女赎了回来;那些特别穷困没有能力赎回的,就让债主记下子女当佣工的工钱,到应得的工钱足够抵消债务时,就让债主归还被抵押的人质。到一年后,免除奴婢身分回家的将近一千人。衡山、湘水以南准备考进士的人,就把子厚当做老师,那些经过子厚亲自讲授和指点的人所写的文章,全都合乎规范值得阅读。他被召回京师又再次被遣出做刺史时,中山人刘梦得禹锡也在被遣之列,应当去播州。子厚流着泪说:“播州不是一般人能住的地方,况且梦得有老母在堂,我不忍心看到梦得处境困窘,他没有办法把这事告诉他的老母;况且绝没有母子一同前往的道理。”向朝廷请求,并准
40、备呈递奏章,情愿拿柳州换播州,表示即使因此再度获罪,死也无憾。正遇上有人把梦得的情况告知了皇上,梦得因此改任连州刺史。呜呼!士人到了困苦不堪的境地时,才看得出他的节操和义气!现在一些人,平日街坊居处互相仰慕讨好,吃喝玩乐来往频繁,夸夸其谈,强作笑脸,互相表示愿居对方之下,手握手作出掏肝挖肺之状给对方看,指着天日流泪,发誓不论生死谁都不背弃朋友,简直像真的一样可信。一旦遇到小小的利害冲突,仅仅像头发丝般细小,便翻脸不认人,朋友落入陷井,也不伸一下手去救,反而借机推挤他,再往下扔石头,到处都是这样的人啊!这应该是连那些禽兽和野蛮人都不忍心干的,而那些人却自以为得计。他们听到子厚的高尚风节,也应该觉
41、得有点惭愧了!子厚在元和十四年十一月初八去世,终年四十七岁;魂归故土安葬在万年县他祖先墓地的旁边。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李时勉,名懋,以字行,安福人。成童时,冬寒,以衾裹足纳桶中,诵读不已。中永乐二年进士。选庶吉士,进学文渊阁,与修太祖实录。授刑部主事,复与重修实录。书成,改翰林侍读。性刚鲠,慨然以天下为己任。十九年,三殿灾,诏求直言。条上时务十五事。成祖决计都北京。而时勉言营建之非,忤帝意。岁余得释,杨荣荐复职。洪熙元年复上疏言事。仁宗怒甚,召至便殿,对不屈。命武士扑以金瓜,肋折者三,曳出几死。明日,改交阯道御史,命日虑一囚,言一事。章三上,乃下锦衣卫狱。时勉于锦衣千户某有恩千户
42、适莅狱密召医疗以海外血竭得不死。仁宗大渐,谓夏原吉曰:“时勉廷辱我。”言已,勃然怒,原吉慰解之。其夕,帝崩。宣帝即位已逾年,或言时勉得罪先帝状。帝震怒,命使者:“缚以来,朕亲鞫,必杀之。”已,又令王指挥即缚斩西市,毋入见。王指挥出端西旁门,而前使者已缚时勉从端东旁门入,不相值。帝遥见骂曰:“尔小臣敢触先帝!疏何语?趣言之。”时勉叩头曰:“臣言谅阴中不宜近妃嫔,皇太子不宜远左右。”帝闻言,色稍霁。徐数至六事止。帝令尽陈之。对曰:“臣惶惧不能悉记。”帝意益解,曰:“是第难言耳,草安在?”对曰:“焚之矣。”帝乃太息,称时勉忠,立赦之,复官侍读。比王指挥诣狱还,则时勉已袭冠带立阶前矣。宣德五年修成祖实
43、录成,迁侍读学士。帝幸史馆,撒金钱赐诸学士。皆俯取,时勉独正立。帝乃出余钱赐之。正统三年以宣宗实录成,进学士,掌院事兼经筵官。六年代贝泰为祭酒。八年乞致仕,不允。十二年春乃得请。朝臣及国子生饯都门外者几三千人,或远送至登舟,候舟发乃去。英宗北狩,时勉日夜悲恸。遣其孙骥诣阙上书,请选将练兵,亲君子,远小人,褒表忠节,迎还车驾。景泰元年得旨褒答,而时勉卒矣,年七十七。谥文毅。初,敬宗与李时勉同在翰林,敬宗仪观魁梧,时勉貌稍寝,后二人同时为两京祭酒。时勉平恕得士,敬宗方严。终明世称贤祭酒者,曰南陈北李。 (选自明史卷一百六十三,列传第五十一。有删节)【注释】成童:十五岁以上。大渐:病重。谅阴:居丧。
44、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时勉于锦衣千户某有恩千户适莅狱密召医疗以海外血竭得不死B时勉于锦衣千户某有恩千户适莅狱密召医疗以海外血竭得不死C时勉于锦衣千户某有恩千户适莅狱密召医疗以海外血竭得不死D时勉于锦衣千户某有恩千户适莅狱密召医疗以海外血竭得不死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便殿是正殿以外的别殿,古代帝王休息消闲之处,也在此宴饮。B妃指次于皇后的帝王配偶,嫔原意为宫廷女官,妃嫔是所有帝王之妾的总称。C祭酒的原意为以酒祭祀或祭奠,为官名,专指国子监祭酒,是国子监最高主管。D翰林既指古代的官府名,即翰林院;也指官职名,即翰林学士。1
45、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时勉刚正耿直。李时勉进谏仁宗,居丧期间不可以寻欢作乐,皇太子不宜远离皇上。B李时勉忠心耿耿,因直言敢谏屡次触怒龙颜;其忠诚终被宣宗发现,因此受到重用。C李时勉屡遭下狱。成祖皇帝征求直言,却又把李时勉下诏入狱,还差点把他打死。D李时勉平和宽厚。他深得同僚和学生敬重,退休时前来送别的朝臣和学生数以千计。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命武士扑以金瓜,肋折者三,曳出几死。(2)朝臣及国子生饯都门外者几三千人,或远送至登舟,候舟发乃去。参考答案:10C 11C 12C13(1)仁宗命令武士用金瓜打他,李时勉被打断了三根
46、肋骨,拖出去时差点死了。(2)在都门外给他饯行的朝中大臣和国子监学生,有将近三千人,有的还远远地把他送上船,等到船开了才离去。10试题分析:叙述主体的变化:李时勉,千户,李时勉。“锦衣”是“千户某”的定语,不能割裂,排除点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宫殿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这类题目一般错误都比较明显,如此题部门长官都可以叫祭酒,如博士祭酒、郡掾祭酒、京兆祭酒、军祭酒、东阁祭酒等。12试题分析:张冠李戴。李时勉差点被打死,是上书触怒仁宗皇帝,而非成组皇帝。13试题分析:注意
47、重点词语“扑”“曳”“几”“饯”“或”和(1)中介宾短语后置句和(2)中定语后置句的翻译。参考译文:李时勉,名懋,凭字号行于世,安福人。少年时,冬天寒冷,他常用被子裹着脚放在桶中,诵读不止。永乐二年中进士。选为庶吉士,进学文渊阁,参与编修太祖实录。被授予刑部主事之职,又参与重修太祖实录。编修完成,改任翰林侍读。李时勉性格刚正耿直,常慷慨激昂,把治理天下当作自己的责任。永乐十九年,三殿遭火灾,成祖皇帝下诏征求大臣的直言之谏。李时勉上奏章列举十五件时事的弊端。明成祖决定迁都北京,然而李时勉却说了许多营建北京的不利之处,违背了成祖的心意。不久,李时勉被谗陷下狱。一年多才得以释放,经杨荣举荐,李时勉才官复原职。洪熙元年他又上疏谈论政事。仁宗非常愤怒,把他召到便殿,李时勉对答不屈服。仁宗命令武士用金瓜打他,李时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