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广东省茂名市火星中学2020年高二语文联考试卷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陶渊明的“真”不似嵇康、阮籍自由中带些放任不羁,亦不似大谢、小谢清丽里略露矫揉造作。陶渊明的真是“真想”“真意”,是关于“真”的想,关于“真”的意,是涵盖其全部人生理想在内的抽象概念。他的“真”是经历人生种种挫折磨难后潜心参透的某种顿悟。这种顿悟并非一时的心血来潮,确是全面忖度得失荣辱、功名利禄后心如止水的灵魂净化,感情回归。其“真”首先表现在他的生活态度上。陶渊明在五柳先生传中说:“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由此可见,他受魏晋玄学“得意忘言”之影响,形成属
2、于他自己的思想与情趣。他读书可以不为繁琐的训诂,领悟文章内涵全凭自己意愿。所有的外物情感经过他的酝酿便烙下了其独特的风格。不仅是读书,陶渊明在饮酒方面亦表现出难得的直率与纯真,如贵贱造之者,有酒辄设,若先醉便语客:“我醉欲眠,卿可去。”九月九日无酒,出宅边丛菊中坐,王弘送酒至,即便就酌。其真率达到如此,让人感叹。他对待“仕途”的态度也同样可以用“真”形容。陶渊明的思想构成并不单一。他从小研读儒家“六经”,亦爱读老子庄子,因此,“治国平天下”的儒家思想,超然事外的老庄之道,甚至般若的万有皆空思想都对他的人格形成留下了不可泯灭的印记。陶渊明少年时代便有“大济于苍生”的壮志。他在诗文中毫不掩饰自己进
3、取功名的热情:“少时壮且厉,抚剑独行游。谁言行游近,张掖至幽州。”(拟古)诗中强烈地表现了他的政治抱负与效忠国家的豪情。然而,他所生活的东晋是“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社会,真风告逝,大伪斯兴,像陶渊明这种骨子里都写满“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的正义诗人是无法融入,也是不被接纳的。诗人在矛盾中徘徊,在徘徊中冥想,面对不能改变的现状,他只能独善其身,并称“不为五斗米折腰”,解印绶去职而归。他终于选择了另一条人生道路隐归。陶渊明是痛定思痛后毅然的决定,也是对政治仕途失望至极后的极端表现,直指心端。他的隐是一种看透世间风月后的淡然与决绝。儒、道乃至佛,几家之言,不同的人生观融合汇聚,却被陶渊明吸收
4、达到了协调统一。经过他“出与入”思想的锤炼和躬耕经历洗涤后,其思想完成了成功的过渡,价值取向也终于找到了归宿,更加纯净。心灵的指归使其他的事物变得空淡,即使触及情感亦不会扰乱心中定数,更不会影响他归隐的决心,因此可以直视痛处并且抒发感情而不需逃避。再次,陶渊明对待劳动态度也可以说明他的为人之真。梁启超曾说:“老实说,他不过是庐山底下一位赤贫的农民。”孔子说过:“忧道不忧贫。”孟子亦称“劳力者治于人”,可是陶渊明却摒弃了这些思想,没有故作矜持,而是从内心感受出发,丝毫没有犹豫地选择亲自耕作,并称“瞻望邈难建,转欲忘长勤”,足以证明了他的率真与质朴。在东晋那个强调门第宗族的社会里,劳动是被视为下贱
5、的事的,陶渊明的行为无疑是冒天下之大不韪的,究其原因,与他的生活环境有关。陶渊明出身没落仕宦家庭,门第微寒,因此他的身上没有富贵公子所具有的飞扬跋扈和假意清高。陶渊明更能理解下层百姓的处境,体会他们的生活艰辛。另外,也与他的贫困生活有关,他曾在诗中毫不掩饰地说“倾壶绝余沥,窥社不见烟”“弊襟不掩肘,藜羹常乏斟”。他虽然为贫所困,却未被贫困压倒,他躬耕于农田,与农民一起劳动,是他净化思想沉淀浮躁的过程,亦使他的心灵最终洗尽铅华,形成宁静质真的风格。(摘自青年文学家2011年13期,有删节)1.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 陶渊明从小研读儒、道家等典籍,“治国平天下”的儒家思想、超
6、然事外的老庄之道,甚至般若的万有皆空思想对他产生了深刻影响。B. 陶渊明年轻时有进取功名的热情,但无情的现实使他只能独善其身,并称“不为五斗米折腰”,解印绶去职而归。C. 痛定思痛的陶渊明的归隐是一种看透世间风月后的淡然与决绝,价值取向终于找到了归宿,因此更加纯净。D. “真风告逝,大伪斯兴”的东晋社会,像陶渊明这种正义诗人无法融入和被接纳,陷入矛盾之中的诗人走投无路,愤而归隐。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章运用比较的方法,同中求异,表明了陶渊明的“真”是平静、纯净的。B. 文章在论述陶渊明对待“仕途”的态度时,既论述了他进取功名的“真”,又论述了他归隐田园的“真”。
7、C. 文章引用“忧道不忧贫”“劳力者治于人” “弊襟不掩肘,藜羹常乏斟”等句子有力地论证了陶渊明对待劳动态度的“真”。D. 文章用总分结构,从生活态度、“仕途”态度、劳动态度三方面论证了陶渊明的“真”。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陶渊明率真与质朴,尊重劳动人民,丝毫没有犹豫地选择亲自耕作,表现了封建知识分子的美好德行。B. 陶渊明理解下层人民的处境,身上没有富贵公子的飞扬跋扈和假意清高,他归隐耕田与出身寒门有关。C. 陶渊明在归隐田园之后明确了人生价值取向,能够直视现实的痛处并且抒发情感而不需逃避,写出的作品具有独特的风格。D. 陶渊明那些描写家境贫困的作品,反映了他净化思
8、想沉淀浮躁的过程,体现了他的诗歌宁静质真的风格。参考答案:1. D 2. C 3. A【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要求选出的是“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首先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本题中,D项,“陷入矛盾之中的诗人走投无路,愤而归隐”错误,原文是“陶渊明是痛定思痛后毅然的决定,也是对政治仕途失望至极后的极端表现,直指心端。他的隐是一种看透世间风月后的淡然与决绝”。故选D。【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
9、梳理文章的内容,圈出每段的中心句,把握文章的观点、论据,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本题中, C项,有力地论证了陶渊明对待劳动态度的“真”,错误,原文有“可是陶渊明却摒弃了这些思想,没有故作矜持,而是从内心感受出发”。故选C。【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并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这是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
10、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本题中,A项,“陶渊明率真质朴,尊重劳动人民,丝毫没有犹豫地选择亲自耕作,表现了封建知识分子的美好德行”中最后一句拔得太高了,只是陶渊明具有朴质的本真德行,不代表封建知识分子,属于特例变成普遍性,即以偏概全。文本中也说当时的富贵公子飞扬跋扈假意清高。故选A。【点睛】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但还要用好“比对法”。就是把选项内容与原文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则为
11、正确项。那么,要比对哪些内容呢?比对词语,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对原句作了改装、重组,即主要采取了“删”(删除原文的状语、定语、补语,改变原意)、“漏”(只强调问题的一个方面,有意漏掉重要信息,断章取义)、“改”(改换词语,曲解文意)、“凑”(胡乱拼凑、东拉西扯、无中生有、随意组合信息)等方式设误。要看看选项在对原句改造过程中,删去了哪些词,改了哪些词,添了哪些词,它们是否与原文意思一致。一般而言,选项中的下面这些词语最值得我们优先比对:指代词(如“它”“其”等),比对它是否有偷换概念之嫌;范围词(如“都”“所有”“人人”等),看它是否有任意扩大或缩小外延现象;程度词、时间词(如“或许”“大概”“
12、必定”“可能”“似乎”“已经”“将来”等),看它是否混淆偶然与必然、已然与未然,说法绝对等。比对关系,(句间、分句间的逻辑关系),看这种关系是否符合原文意思,是否合理。比对句间关系,则要求考生不只是单纯地筛选信息,更应在筛选的基础上关注信息间的联系。因此,比对分句间的逻辑关系是比对的重点内容。比对关系分两步: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包括句子),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重点抓关联词),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但以因果关系居多。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尤其看因果关系,是否有强加、倒置不当。比对依据和结论,
13、看推断是否成立。推断题选项的表述,有的是完整的推断形式,原因结果或条件结论同时出现;有的只是一个判断句。对完整推断形式的表述,一看所述原因或条件文中是否有依据,二看所述结果(结论)文中是否有依据,三看原因或条件与结果或结论之间是否有合理的逻辑关系。对只是一个判断句的表述,一看文中是否提供了现成的结论,二看结论(既然是推断想象,“这个结论”文中往往没有提供)是否符合客观事实与逻辑事理。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下面小题。1877年,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在他中国一书中使用“丝绸之路”这个词语。自此,这条联通中国与世界的大道以这样一个美丽的名字,镌刻进历史的书卷中。早期的丝绸之路主要是为方便沿途
14、各国互通有无,到汉唐时达到鼎盛,无数商贾携带香料、药物等来到中国,又将中国的丝绸、瓷器、茶叶等远销海外。在唐朝中期以前,陆上丝绸之路是中国对外贸易的首选,郑和下西洋后,海上丝绸之路逐渐兴起。数千年来,商人、教徒、外交家和学术考察者等在这条“流淌着牛奶与蜂蜜”的道路上来来往往,通商、旅行、互动,在推动物质交流丰富性的同时,带来了文化交流的多样性。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及西方的天文、历法、医药陆续传入中国,中国的四大发明、养蚕技术也从这里开始走向世界。不论是出使西域的张骞、投笔从戎的班超、西天取经的玄奘,还是七下西洋的郑和,他们的故事与丝路密不可分。而陕西历史博物馆珍藏的“鎏金铜蚕”,在印度尼西亚
15、发现的千年沉船“黑石号”等出土文物,则是这段历史最好的见证者。以至于瑞典著名探险家斯文赫定这样感慨道:“世界上历史悠久、地域广阔、自成体系、影响深远的文化体系只有四个-中国、印度、希腊、伊斯兰,此外再没有第五个。而这四个文化体系汇流的地方只有一个,那就是中国自敦煌至喀什的环塔克拉玛干古代文明区,此外再没有第二个。”作为多种文化的混合体,丝路文化依托于文化交流的实际过程,产生了一系列文化交融的丰硕成果。首先,它本身就是文人墨客进行艺术创作的重要题材。不论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感慨,还是木卡姆乐曲的悠扬,都让人们对丝路文化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几千年来,那些行走于丝路上的各色人等及其所经历的悲
16、欢离合,都通过不同民族和地域的各种艺术形式记录下来。以骑毛驴的阿凡提为例,他机智、幽默,爱打抱不平的形象原型都可以在中亚、中东乃至东欧的文艺作品中找到。尽管在不同文化里他被赋予了不同的名字和特征,故事也各有发展和特色,但其根源都来自于丝路。依托于丝路而产生的不同文化的相遇与交流,又极大地刺激了艺术家与大众的想象力和创新激情,达芬奇名作蒙娜丽莎的山水底衬,酷似中国山水画中朦胧而有层次的泉石意境;歌德的中德季日即景中浸染着他对孔子、老子哲理的向往和仰慕,这些哲理诗组成了中西文学在19世纪初的共鸣。各国文化在丝路交流碰撞后诞生了诸多艺术成果,其生命力有时甚至比在原生地还旺盛。中西方之间、国与国之间,
17、因丝路使彼此的血液与基因交融起来,逐渐形成了真正的“命运共同体”。 (摘编自李冰丝路文化的历史传承)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 “丝绸之路”一词源于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的中国一书,自此,这条道路逐渐为人们所熟知。B. 丝绸之路有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之分;前者鼎盛于汉唐时期,后者兴起于郑和下西洋之后。C. 丝绸之路不仅推动了物质交流,而且带来了文化交流,西方的宗教及先进的科学技术由此传入中国。D. 丝绸之路是艺术创作的重要题材,所有民族和地域的各种艺术形式都曾记录过与丝路相关的人或事。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章第一段论述“丝绸之路”名
18、称的起源以及丝绸之路的发展、演变过程。B. 第二段运用例证法和引证法,有力地论证了丝绸之路带来文化交流多样性。C. 从物质交流到文化交流再到文化交融,文章层层深入地论述丝绸之路的作用。D. 文章站在文化层面审视丝绸之路,是为了论述其对于文艺创作的重大影响。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丝绸之路是一条联通中国与世界的大道,有助于沿途各国互通有无,开展贸易。唐中期前,中国的贸易主要通过陆上丝绸之路,后来逐渐被海上丝绸之路取代。B. 瑞典著名探险家斯文赫定认为,中国、印度、希腊和伊斯兰是世界上最有影响的四大文化体系,而其唯一交汇点在自敦煌至喀什的环塔克拉玛干古代文明区。C. 骑毛驴
19、的阿凡提的形象原型在中亚、中东乃至东欧的文艺作品中都可以找到,并且它们的根源都来自于丝路。这一事实生动地体现了丝路文化交融的丰硕成果。D. 各国文化在丝路交流碰撞,诞生了许多富有生命力的艺术成果。与此同时,中西方之间、国与国之间也因丝路而彼此交融,逐渐形成了真正的“命运共同体”。参考答案:1. B 2. D 3. A1. 试题分析: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类题目的解题方法有这样几点:根据要求确定提取信息的目标。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在确定了提取信息的目标之后,要根据目标浏览全文,确定提取信息的区间。准确寻找,筛选提取。筛选和提取信息类试题的答案均在文中,因此,及时找到选项在原文的位置,顺藤摸瓜,确定筛
20、选范围。仔细对照,正确判断。找准选项有关内容在原文的位置后,要把原文与选项对照,辨明正误。A项,将“丝绸之路”这一词语和丝绸之路这条道路混为一谈。C项,“西方的天文、历法、医药”相比较当时的中国来说不一定是“先进的科学技术”。D项,“所有民族和地域”、“与丝路相关的人或事”均扩大了范围。原文为“不同民族和地域”、“那些行走于丝路卜的各色人等及其所经历的悲欢离合”。点睛:这是一道考核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的题目,题干的表述一般为“对文章有关内容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或者“正确的一项”, 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
21、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答题时注意阅读题干,找准区位,然后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比如本题AD项混淆范围,C曲解文意。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筛选和提取信息类试题的答案均在文中,因此,及时找到选项在原文的位置,顺藤摸瓜,确定筛选范围。要把原文与选项对照,辨明正误。D项“为了论述其对于文艺创作的重大影响”错,文艺创作只是作为例证。3.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的题目,题干的表述一般为“对文章有关内容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或者“正确的一项”,错误选项的命制基本和考核概念的题目没有区别,答题时注意阅读题干,找准区位,然后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比如本题A项“后来
22、逐渐被海丝绸之路取代”于文无据。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读书其实是一种“遇见”。打开书本的刹那,就开启了一扇去往不同时空的大门,碰见各种各样的人,听说形形色色的事,接触不同年代留下来的思想菁华。如果说,“遇见”是读书与生俱来的产物,那么,选择怎样的“遇见”,读书人理应有属于自己的主动权。苏东坡说得好:“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尽取,但得其所欲求者尔。”那么,什么才是“所欲求者”?我想,除了要选择那些契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功课长进的书籍外,关键一定要按优中选优、精中选精的原则,去选读那些经受过时间和一代又一代读者淘洗的经典。须知,读一本经典抵得上读几十本、上百本普通之书。而
23、对于那些平庸的书籍,我们还是少读或者不读为妙。那样的“遇见”,只是重复,只会无端损耗你去选择读一本经典的时间和精力,因此太不值得。交朋友要交五湖四海的朋友,读书当然也是“遇见”的人和事越多越好。读书面越广越好。读报看到一个材料:在当年的西南联大,许多教授在读书方面都是学贯中西,打通文理。因此吴宓、陈岱孙、金岳霖、贺麟等能用中国话语、中国文化娴熟诠释西学;冯至讲浮土德时可以用“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来诠释浮士德“一个越来越高尚越纯洁的努力,直到死亡”的主题。一些从事自然科学研究的教授,也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学识。物理学教授王竹溪编写新部首大字典,在语言学界颇有影响;化学系教授黄子卿工于书法,热爱旧
24、体诗,时常与文学教授游国恩探讨诗歌:年轻的数学家华罗庚则对散曲充满热爱读书的“遇见”,又并非不动脑筋地匆匆而过,而是一种主观能动的行为。换言之,一定要避免人云亦云的做法,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善于从无疑处读出有疑。诚如孟子所云:“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据说,梁启超先生对于所读之书是不愿轻易相信的。他作王荆公,为搞清楚王安石新政的真相,不仅反复研读王临川全集,还参阅宋人文集笔记凡数十种。所以当与宋史互相参证时,他始发现其中的一些以讹传讹抑或故意诋毁、污蔑的谬误,然后他“一一详辩之”,以还原历史真相。这种实事求是的“遇见”方式,不仅是对历史负责,也是对自己的治学态度负责。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
25、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读者选择读什么样的书,作者认为一定要遵循优中选优、精中选精的原则。B. 平庸的书籍,尽量少读或不读,因为它会损耗你选择读经典的时间和精力。C. 作者列举吴宓、王竹溪、华罗庚等人的事例,是为了证明读书可打通文理。D. 读书要善于从无疑处读出有疑,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避免人云亦云。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以“遇见”这一比喻形象地阐释读书的实质,并较为深入地进行分析。B. 文章以“遇见”是读书与生俱来的产物为立论前提,引出选择主动权问题。C. 文章以梁启超反复研读还原历史真相一事,证明读书是一种主观能动行为。D.
26、关于读书,文章先论述读书的正确态度,接着阐述选择书籍的原则及范围。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打开书本,你就能碰见各种各样的人,就能吸取不同年代留下来的思想菁华。B. 如果我们认真读一本经典著作,可以抵得上读几十本乃至上百本平庸的书籍。C. 读书和交友道理一样,交友要交五湖四海的朋友,读书当然也是面越广越好。D. 一个人如果读书不动脑筋地匆匆而过,那就是他对自己治学态度不负责。参考答案:1. C 2. D 3. A【1题详解】试题分析: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类题目的解题方法有这样几点:根据要求确定提取信息的目标。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在确定了提取信息的目标之后,要根据目标
27、浏览全文,确定提取信息的区间。准确寻找,筛选提取。筛选和提取信息类试题的答案均在文中,因此,及时找到选项在原文的位置,顺藤摸瓜,确定筛选范围。仔细对照,正确判断。找准选项有关内容在原文的位置后,要把原文与选项对照,辨明正误。C项,列举吴宓、王竹溪、华罗庚等人的事例是为了证明读书面越广越好。点睛:这是一道考核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的题目,题干的表述一般为“对文章有关内容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或者“正确的一项”, 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答题时注意阅读题干,找准区位,然后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
28、【2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筛选和提取信息类试题的答案均在文中,因此,及时找到选项在原文的位置,顺藤摸瓜,确定筛选范围。要把原文与选项对照,辨明正误。D项关于读书,文章先阐述选择书籍的原则及范围,接着论述读书的正确态度。【3题详解】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的题目,题干的表述一般为“对文章有关内容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或者“正确的一项”,错误选项的命制基本和考核概念的题目没有区别,答题时注意阅读题干,找准区位,然后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比如本题A项文中是“接触不同时代留下来的思想菁华”,不是“就能吸收菁华”。二、 古代诗文阅读(35分,共3题)4.
29、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各题。李清臣字邦直。七岁知读书,日数千言。客有从京师来者,与其兄谈佛寺火,清臣从傍应曰:“此所谓灾也,或者其蠹民已甚,天固儆之邪?”兄惊曰:“是必大吾门。”治平二年,试秘阁,欧阳修曰:“不置李清臣于第一,则谬矣。”时大雨霖,灾异数见,论者归咎濮议。及廷对,或谓曰:“宜以五行传简宗庙,水不润下为证,必擢上第。”清臣曰吾不之信民间岂无疾痛可上者乎善止天地之异者不止其异止民之疾痛而已策入等名声籍甚英宗曰:“如李清臣者,公议皆谓可用,顾以亲抑之可乎?”既而诏举馆阁,欧阳修荐之,得集贤校理。绍圣元年,廷试进士,清臣发策曰:“今复词赋之选而士不知劝,罢常平之官而农不加富,赐土以
30、柔远也而羌夷之患未弭,弛利以便民也而商贾之路不通。夫可则因,否则革,惟当之为贵,圣人亦何有必焉。”鄜延亡金明寨,主将张舆战没,章惇怒,议尽戮全军四千人。清臣曰:“今悉诛吏士,异时亡将必举军降虏矣。”于是但诛牙兵十六辈。仆射韩忠彦与之有连,惟其言是听,出范纯礼、张舜民,不使吕希纯、刘安世入朝,皆其谋也。寻为曾布所陷,出知大名府而卒,年七十一。赠金紫光禄大夫。清臣蚤以词藻受知神宗,建大理寺,筑都城,皆命作记,简重宏放,文体各成一家。为人宽洪,不忮害。尝为舒亶所劾,及在尚书,亶以赃抵罪,独申救之,曰:“亶信亡状,然谓之赃则不可。”起身穷约,以俭自持,至富贵不改。然志在利禄,一意欲取宰相,故操持悖谬,
31、竟不如愿以死。(选自宋史李清臣传,有删改)注濮:指濮王。常平:常平仓。常平之官,简称“仓臣”,掌常平仓、免役、市易、坊场、河渡、水利等事。7.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清臣曰/吾不之信/民间岂无疾痛可上者乎/善止天地/之异者不止其异/止民之疾痛而已/策入等/名声籍甚/B. 清臣曰/吾不之信/民间岂无疾痛可上者乎/善止天地之异者/不止其异/止民之疾痛而已/策入等/名声籍甚/C. 清臣曰/吾不之信/民间岂无疾痛/可上者乎/善止天地之异者/不止其异/止民之疾痛而已/策入等/名声籍甚/D. 清臣曰/吾不之信/民间岂无疾痛/可上者乎/善止天地/之异者不止其异/止民之疾痛而已
32、/策入等/名声籍甚/8. 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必擢上第”的“擢”指迁官,即升职。与“擢”相似的还有“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中的“察”“举”等词。B. 从“欧阳修荐之”可以看出欧阳修在当时具有一定的政治地位;文学上,他与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三苏、曾巩、王安石并称为“唐宋八大家”。C. “廷试进士”中的“进士”是指在我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考试殿试的人,意思是可以进授爵位的人,而应试者被称为“举进士”。D. “赠金紫光禄大夫”中的“赠”是古代朝廷为表彰已死大臣的功绩,追授给死者的一种官职或称号,也称追赠;其余还有赠官、赠典等。9. 下列对原
33、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李清臣自幼好读书,其文备受好评。他七岁的时候就每天读好几千字书,不仅得到过考官欧阳修的肯定,而且还在早年凭借诗词文章被神宗赞赏。B. 李清臣见识深远,深知民生疾苦。他小时候就认为当时佛寺火灾是因官吏害民,老天发出儆戒;为官后更认为善于消除灾异就要消除百姓的疾苦。C. 李清臣为人宽洪,不忌恨害人。即使在与自己有过节的人受冤时,他也正直地为他说话;金明寨失陷,有人提出诛杀全军,他以理劝说,避免了大规模杀戮。D. 李清臣追求利禄,终被陷害而死。他因为一心想当宰相而行为错谬,他勾结韩忠彦并出主意排挤范纯礼、吕希纯等人,最终被陷害出朝不如意而死。10.
34、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今复词赋之选而士不知劝,罢常平之官而农不加富。(2)尝为舒亶所劾,及在尚书,亶以赃抵罪,独申救之。参考答案:7. B 8. A 9. C 10. (1)现在恢复了用词赋选用士人但士人并不知道劝勉,撤销了常平之官但农民并不富裕。(2)曾经被舒亶弹劾,等他任尚书时,舒亶因贪赃被治罪,李清臣独独为他辩护救他。【7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断句。文言断句的前提是粗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解答此题,可以根据文段中 “乎”“ 者”“之”等虚词判定句读。“之”是一个放在句中或句末的虚词,不能放句首,
35、排除AD。比较BC两句,主要区别在“民间岂无疾痛可上者乎”这句的断句,根据上下文,本句诗一个句式完整的句子,中间不需断开,所以选B。本题正确断句为清臣曰:“吾不之信。民间岂无疾痛可上者乎?善止天地之异者,不止其异,止民之疾痛而已。”策入等,名声籍甚。点睛:对于文言断句类型的题目,不要急于答题,应当先诵读这个篇段,通过诵读,力求对全文的内容有个大体的了解,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处,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找虚词、察对话 、依总分 、据修辞 、对称 、反复、辨句式。抓虚词看位置:“夫、惟、盖、凡、窃、请、敬”等发语词和表敬副词,经常放在句首;句首的语气词“其、盖、
36、唯、盍、夫、且夫、若夫”等前面可断句,常用于句首的相对独立的叹词,如嗟夫、嗟乎、呜呼等,前后都可断句;有些常用在句首的关联词,如“苟”“纵”“是故”“于是”“向使”“然而”“无论”“至若”“是以”“继而”“纵使”“然则”等前面大多可以断句;常在句首的时间词,如“顷之”“向之”“未几”“已而”“斯须”“既而”“俄而”等,也可以帮助断句。“乎、哉、也、矣、欤、焉”等语气词经常放在句尾;句末语气词“也、矣、耶、哉、乎、焉、兮、耳、而已”等后面可断句。“以、于、为、而、则”等连词经常放在句中。(2)对话、引文标志: 文言文的对话、引文常常用“曰”、“云”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第一次对话出现人名,以后就
37、用“曰”而省略主语。关于利用虚词断句,这里有一个口诀,或许对同学们断句会有些帮助:“曰”后冒(:),“哉”后叹(!),“夫”“盖”大都在句前。 “于”“而”一般在句中,“矣”“耳”后面画圆圈(。)“耶”“乎”经常表疑问(?),“也”“者”作用要停顿。或句(。)或逗(,)表情形,各人位置要记牢。【8题详解】试题分析: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此题
38、A句中:察:考察后予以推举。举:推选,推荐。“察”“举”与“擢”的含义不同。【9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考生应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然后与选项进行比较分析。C后一个事例不是李清臣为人宽洪、不忌恨害人的体现。点睛:这道题目是概括归纳文章内容。解答此类题的方法是: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在阅读题目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所谓读全,就是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谓读准,就是要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只有对题干作全面、准确的分析理解,才能准确地答题。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
39、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10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文言翻译要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同时注意字字落实。翻译后的句子要通顺,不能出现病句。第一句得分点:“选”选用;“劝”劝勉;“加”更加。第二句得分点:“尝”曾经;“及”等到;“抵罪”因犯罪而受到相应的处罚。参考译文:李清臣字邦直。七岁就知道读书,每天读书几千字。他家有客人从京城来,和他哥哥谈到佛寺遭火灾,李清臣在旁边插嘴说:“这就是所谓灾,可能是因为害人民太甚,老天要儆戒吧?”他的哥哥惊异地说:“他一定会光大
40、我家门户。”治平二年,应秘阁考试,欧阳修说:“不把李清臣放在第一的位置,就荒谬了。”当时大雨成灾,几次出现灾异,议论此事的人归罪于濮王之议。到朝廷对答之时,有人说:“应该用五行传说的简宗庙,水不润下为证,一定能擢取上等。”李清臣说:“我不相信。民间难道没有疾苦可以上奏的吗?善于制止天地灾异的人,不是去制止灾异本身,而是要解除百姓的疾苦而已。”对策被选中入等,名声很盛。英宗说:“像李清臣这样的人,公议都认为可用,难道能因为是亲戚就压抑他吗?”不久下诏推举馆阁官员,欧阳修举荐李清臣,得以任集贤校理。绍圣元年,殿试考取进士,李清臣在策问中提问说:“现在恢复了用词赋选用士人但士人并不知道劝勉,撤销了常
41、平之官但农民并不富裕,以赏赐土地的办法去柔服远方而异族的患害并未平息,宽缓财利以方便百姓而商人的路仍不畅通。可行的就沿袭,不可行的就改革,惟求适中为贵,圣人也没有定规。”当时鄜延失陷金明寨,主将张舆阵亡,章惇大怒,建议把全军四千人都杀掉。李清臣说:“现在如果把官吏士兵都杀掉,以后出现主将战死的情况必然会全军降敌了。”于是只杀了牙兵十六人。仆射韩忠彦和他有勾结,专听他的话,排挤范纯礼、张舜民,不让吕希纯、刘安世入朝,都是他的主意。不久,李清臣被曾布陷害,出朝为大名府知府而去世,享年七十一岁。追赠金紫光禄大夫。李清臣早年因诗词文章好被神宗所赏识,修建大理寺,修筑都城,都叫他作记,文章简洁厚重而气势
42、宏放,文体自成一家。他为人宽厚,不忌恨害人。曾经被舒亶弹劾,等他任尚书时,舒亶因贪赃被治罪,李清臣独独为他辩护救他,说:“舒亶的确不像样子,但说他贪赃是不可以的。”他出身贫困,保持节俭以自爱,到富贵仍不改变。但他的志向在于追求利禄,一心想当宰相,所以行为错谬,最终不能如愿而死。5. 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陆玩字士瑶。器量淹雅,弱冠有美名,贺循每称其清允平当,郡檄纲纪,东海王越辟为掾,皆不就。元帝引为丞相参军。时王导初至江左,思结人情,请婚于玩。玩对曰:“培缕无松柏,薰莸不同器。玩虽不才,义不能为乱伦之始。”导乃止。玩尝诣导食酪,因而得疾。与导笺曰:“仆虽吴人,几为
43、伧鬼。”其轻易权贵如此。 累加奋武将军,征拜侍中,以疾辞。王敦请为长史,逼以军期,不得已,乃从命。敦平,尚书令郗鉴议敦佐吏不能匡正奸恶,宜皆免官禁锢。会温峤上表申理,得不坐。复拜侍中,迁吏部尚书,领会稽王师,让不拜。转尚书左仆射,领本州大中正。及苏峻反,遣玩与兄晔俱守宫城。玩潜说匡术归顺,以功封兴平伯。转尚书令。 寻而王导、郗鉴、庾亮相继而薨,朝野咸以为三良既没,国家殄瘁。以玩有德望,迁侍中、司空,给羽林四十人。玩既拜,有人诣之,索杯酒,泻置柱梁之间,咒曰:“当今乏材,以尔为柱石,莫倾人梁栋邪!”玩笑曰:“戢卿良箴。”既而叹息,谓宾客曰:“以我为三公,是天下为无人。”谈者以为知言。 玩虽登公辅
44、,谦让不辟掾属。成帝闻而劝之。玩不得已而从命,所辟皆寒素有行之士。玩翼亮累世,常以弘重为人主所贵,加性通雅,不以名位格物,诱纳后进,谦若布衣,由是缙绅之徒莫不隆其德宇。后疾甚,上表曰:“臣年向中寿,穷极宠荣,终身归全,将复何恨!”惟愿陛下崇明圣德,弘敷洪化,曾构祖宗之基,道济群生之命。臣不胜临命遗恋之情,贪及视息,上表以闻。”薨年六十四,谥曰康,给兵千人,守冢七十家。太元中,功臣普被减削,司空何充等止得六家,以玩有佐命之勋,先陪陵而葬,由是特置兴平伯官属以卫墓。 (晋书列传四十七)注:纲纪:官职名,指州郡的主簿。培缕(1u):小土丘。薰莸:薰,香草,比喻善类;莸:臭草,比喻恶物。伧鬼:南方人对
45、北方人的轻蔑称呼。翼亮:辅佐。4.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贺循每称其清允平当 允:公允B. 谈者以为知言 知:知己 C玩尝诣导食酪 诣:前往 D不以名位格物 格物:穷究事物的道理或纠正人的过失。这里指纠正人的过失。5.下列对文中有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弱冠”,古人的年龄有时不用数字表示,而是用一种与年龄有关的称谓来代替。“弱冠”是男子二十岁。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人,因为还没达到壮年,故称“弱冠”。B.“江左”即江东。古人以东为左,以西为右。C. 丞相参军、奋武将军、侍中、吏部尚书等,都是官职名。缙绅:原意是插笏(古代朝
46、会时官宦所执的手板,有事就写在上面,以备遗忘)于带,旧时官宦的装束,转用为官宦的代称。D. 官职的任免调动常用以下词语, “拜 、迁、 转、领”等 。“拜”指用一定的礼仪授予某种官职或名位。“迁”:调动官职,包括升级、降级、平级转调三种情况,这里是升职。“转”:转任,转换所任职务。“领”:统领。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王敦被平定后,郗鉴以王敦的属吏没有履行匡正奸恶的职责为名,将陆玩等全部属吏予以囚禁,后经温峤营救得以释放。B陆玩弱冠之年就颇有美名,且性情刚直,不慕权贵,曾因到王导家食酪而造成身体不适,就写信对其嘲讽。C陆玩被提拔为侍中、司空后,曾有人前
47、往拜访他,其间此人索酒倒在梁柱之间,以警示陆玩要珍惜朝廷任用,有所作为。D陆玩去世后,因其对朝廷有辅佐创业之功,死后备极哀荣,不仅能够陪葬先帝,而且朝廷还特地设置机构以保卫其墓地。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寻而王导、郗鉴、庾亮相继而薨,朝野咸以为三良既没,国家殄瘁。(5分) (2)后疾甚,上表曰:“臣年向中寿,穷极宠荣,终身归全,将复何恨!”(5分) 参考答案:4.B(知,通“智”,明智,有见识。)5.D(这是一道文化常识题,“领”是兼任的意思。)6.A(“陆玩等全部属吏予以囚禁,后经温峤营救得以释放”错,原文为“提议免冠禁锢但并未成为事实”。)7.(1)不久王导、郗鉴、庾亮相继去世,朝廷内外都认为三位贤良去世之后,国家人才就匮乏了(或“国家就困顿了”)(寻、咸、既、没、殄瘁)(2)后来陆玩病重,就上表说:“我已年近中寿,享尽了皇帝的宠爱和富责荣华,能最终保全自身,还有什么可遗憾的呢!”(疾、甚、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