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DB5305∕T 112-2023 保油杂1号生产技术规程.pdf

上传人:yanghao****63.com 文档编号:328723 上传时间:2023-08-16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746.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5305∕T 112-2023 保油杂1号生产技术规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DB5305∕T 112-2023 保油杂1号生产技术规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DB5305∕T 112-2023 保油杂1号生产技术规程.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DB5305∕T 112-2023 保油杂1号生产技术规程.pdf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DB5305∕T 112-2023 保油杂1号生产技术规程.pdf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ICS 65.020 CCS B 21 DB5305 保山市地方标准 DB 5305/T 1122023 保油杂 1 号生产技术规程 2023-07-10 发布2023-08-01 实施保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5305/T 1122023 I 前 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保山市农业农村局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保山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施甸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杜新雄、牛文武、杨光学、蒋丽、杨和团、谢艳芬、

2、张建军、张朝雪、李银周、杨智舟。DB5305/T 1122023 1 保油杂 1 号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保油杂 1 号的术语和定义、品种选育、特征特性、产量表现、种植区划及主要栽培技术。本文件适用于保油杂 1 号的品种鉴别及大田生产。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4407.2 经济作物种子 油菜类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3、NY/T 525 有机肥料 NY/T 2239 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 油菜 DB 5305/T 40.5 保山市优质油菜生产技术综合标准 第 5 部分:优质油菜生产技术 DB 5305/T 40.6 保山市优质油菜生产技术综合标准 第 6 部分:油菜苔 3 术语和定义 3.1 保油杂 1 号 保油杂 1 号是以隐性核不育三系不育系 270ABb 为母本,恢复系 387 为父本杂交组配而成的隐性核不育油蔬两用杂交油菜新品种。由保山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和云南农地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共同选育而成。于 2016 年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编号:滇审(油菜)2016003 号。

4、2017 年通过国家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2020 年通过扩大适宜种植区域补登记,编号:GDP 油菜(2017)530224号。4 特征特性 4.1 植物学特性 4.1.1 农艺性状 幼苗半直立。株型紧凑,分枝力强。叶色淡绿,有裂片,裂片数量少,叶缘弱,长度中,宽度中,叶柄长度中。开(初)花期晚,花瓣相对位置分离,花瓣浅黄色。植株主茎蜡粉少,主茎花青甙显色(颜色)弱,总长度中。角果果身长度中,果喙长度中,姿态上举。籽粒千粒重中,颜色褐色。DB5305/T 1122023 2 4.1.2 经济性状 有效分枝10.5枝,单株有效角果数388.6角,每角粒数22.1粒,千粒重3.9 g,单株生产力2

5、5.2 g。4.2 生物学特性 4.2.1 生育期 长江上游(云南、贵州、陕西、重庆和四川)冬油菜秋播区平均生育期193 d,长江中游(甘肃、河南、湖北、湖南和江西)冬油菜秋播区平均生育期205 d。4.2.2 抗性 中感菌核病,感病毒病,抗白锈病,感根肿病。抗倒伏,耐旱渍性强,抗寒性强。4.3 品质特性 芥酸含量:0.2%,硫苷含量:29.28 mol/g(饼),含油量:40.95%。5 种植区划 5.1 适应区域 适宜云南省海拔 11002000 m,年平均气温 1420,年平均降雨量 9001800 mm 的油菜产区及长江上、中游相似气候条件的秋播油菜产区种植。5.2 产地环境质量 5.

6、2.1 土壤环境质量 土壤环境质量应符合GB 15618的规定。5.2.2 环境空气质量 环境空气质量应符合GB 3095的规定。5.2.3 灌溉水质量 灌溉水质量应符合GB 5084的规定。6 主要栽培技术 6.1 播前准备 6.1.1 种子质量 种子质量应符合GB 4407.2的规定。6.1.2 种子处理 播种前晒种1 d2 d,采用30%噻虫嗪悬浮种衣剂2025倍液拌种防治蚜虫,晾干后播种。6.2 育苗移栽 DB5305/T 1122023 3 6.2.1 苗床整理 苗床与大田比为1:2025,选择无污染源、集中连片、土壤肥沃、通风向阳、排灌方便、交通便利,12年未种过十字花科作物且以往

7、未发生过根肿病的地块。深耕耙细后开墒,耕层深度10 cm15 cm,墒宽120 cm150 cm,沟宽30 cm35 cm,沟深15 cm20 cm。6.2.2 底肥 苗床每 667 m2 施充分腐熟的有机肥1 000 kg1 200 kg,氮肥(N)4.5kg,磷肥(P)4.5kg,钾肥(K)4.5kg,硼肥(B)0.11 kg,浅锄3 cm5 与土层充分混合。6.2.3 播种 6.2.3.1 播种期 9月上旬10月上旬播种。6.2.3.2 播种方法 按每667 m2大田用种量50 g60 g 播种,每 m2苗床播种1.5 g2.0 g,采用播种器定量播种或人工分两次撒播,用细土盖种1 cm

8、2 cm。6.2.4 苗期管理 6.2.4.1 水分管理 播种后要浇透水,苗床干及时浇水。6.2.4.2 间苗 第一次间苗在齐苗后第1片真叶期进行,做到苗不挤苗;第二次间苗在第2片真叶时进行,做到苗不搭叶;第三次间苗在3 叶1心时进行,留苗120株/m2左右。6.2.4.3 追肥 4叶期前施苗肥12次,每次每 667 m2苗床施氮肥(N)1.4 kg1.8 kg兑水100 kg浇施;4叶期后控制肥水;移栽前7 d 施送嫁肥,667 m2用氮肥(N)1.4 kg兑水100 kg浇施。6.2.5 育壮苗 植株矮健紧凑,苗高20 cm30 cm,幼茎直立,节短密,根颈粗短,无弯脚、扭曲现象,叶色深绿

9、,叶柄短,绿叶57片,叶丛密集,根系发达,无病虫,苗龄适中,整齐一致,清秀无病虫害的适龄壮苗。6.2.6 起苗移栽 移栽应选择叶片、植株大小均匀的壮苗。移栽时为减轻根系损伤,要先浇透水,待土壤湿润后起苗,起苗时注意剔除弱苗、病苗、高脚苗、老苗、无根苗,随起随栽。6.2.7 移栽期 苗齡25 d30 d,10月上旬10月下旬移栽。6.2.8 浇施苗肥 DB5305/T 1122023 4 移栽时667 m2用水溶性肥(15-15-15)12 kg浇定根水时兑水浇施。6.3 直播 6.3.1 整地 整地时先清除田间杂草、秸秆等杂物,翻犁耙细,开沟理墒,墒宽2.0 m2.5 m,沟深0.2 m0.3

10、 m、沟宽0.4 m,做到墒面土细平整,沟沟相通,能灌能排。6.3.2 播种 10 月上、中旬打塘直播。6.3.3 密度 每667 m2 播种量200 g,每塘播种1015粒,34片真叶时间苗、定苗,每塘留苗23株,每667 m2基本苗0.81.2万株。6.3.4 田间管理 按照DB 5305/T 40.5的规定执行。6.3.5 采苔 按照DB 5305/T 40.6的规定执行。6.3.6 收获 6.3.6.1 收获期 全田有2/3的角果呈黄绿色,籽粒呈固有颜色时收获为宜。晴天早、晚空气湿度大,角果不易爆裂时收获最好。6.3.6.2 收获技术 6.3.6.2.1 一段式直接收获技术 成熟期喷施化学干燥剂(立收油)后,5 d7 d直接用联合收割机收获籽粒。6.3.6.2.2 两段式收获 在全田有80%90%的角果变黄,人工或机械收割堆放,铺晒5 d7 d后,选晴天用机械脱粒收获。6.3.7 贮藏 籽粒收获后及时晾晒至含水量低于8%,精选后仓贮藏,注意通风、防潮、防虫、防鼠。_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农业/农作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