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江苏省无锡市华庄职业高级中学2020年高一语文模拟试卷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京剧,城市的一条文化经脉 尚长荣京剧艺术,其诞生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了。1790年,江南安徽戏班应召进京为乾隆皇帝祝寿,从此在北京、天津安顿下来。经过十几年的演变,成为一个由汉剧、徽剧、秦腔、昆曲、京腔和民间曲艺综合而成的崭新剧种。它以西皮、二黄为主,字正腔圆,当时人们根据这一新兴剧种的唱腔,直呼其名为:西皮二黄。西皮二黄第一次进入上海是在1867年,当时引得全城轰动,市民争相观看,一睹为快。京剧这一称谓也正是来自上海,1876年,
2、上海申报正式刊出京剧之名,意思是来自北京的戏剧剧种,从此这一称谓取代了“西皮二黄”而一直沿用到今天。随着京津名家谭鑫培、四大名旦、四大须生相继到上海演出,上海本地同样涌现出大量的名角。其中周信芳先生成为当仁不让的领军人物。正是他使上海成为海派京剧的发祥地,与北方京剧形成双峰并立的良性竞争局面。北京、上海南北呼应,开启了长达近百年的京剧鼎盛时期。与许多戏剧剧种相比,京剧的历史并不长,究竟是什么原因令它成为国剧、国粹呢?成为民族文化的代表性艺术,中华民族的象征之一呢?首先,京剧吸收、汇聚、熔铸了众多地方戏曲乃至其他各类艺术的精华,可谓融众家之长于一身,集中华艺术之大成,拥有博大深厚的历史积淀和文化
3、底蕴。这种兼收并蓄,融汇创造的精神正是京剧始终保持活力、不断发展壮大的重要基因。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京剧既由多个地方剧种升华而来,又以深厚的思想性和精湛的艺术性回馈地方剧种,使许多地方剧种得到滋养和提高。从而推动了整个中华民族戏曲艺术的多样化进步和繁荣。其次,京剧云集了众多大师级人物以及他们用心血浇铸的大量经典作品,在数量上远远超过了其他剧种。其三,由于京剧的艺术语汇突破了地域的限制,于是能够通行全国。凭借精湛的演艺和优秀的剧目,拥有最广泛的观众群体和最深厚的群众基础。其四,京剧得到了城市的有力支撑和推动,它发源、酝酿于农村,诞生、成熟于北京,兴盛、繁荣于上海。正是城市强大的辐射性与集中性,使京剧
4、得以极大地拓展生存的空间,赢得上升的高度,获得长足的发展。仅以上海而言,这座城市不但为京剧定了名,更为京剧的舞台艺术、演出市场、评论理论等诸多方面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支撑作用。我们很难想象一个从未进过大型都市的剧种,其艺术能够得到长足的提升,其市场能够得到充分的拓展,其影响能具有如此广博的知名度和深远的影响力。另一方面,京剧的繁荣也使城市文化得到极大的丰富,使城市精神得到了足够的升华,城市的力量推动了京剧的成长,京剧的魅力塑造了城市的文化。因此,京剧与城市的关系是血脉相连、无法拆解的。如果将城市比做一个健康的、不断成长的人,那么建筑便是它的骨骼和身躯,版图便是它的肌肉,科学技术、生产水平和市
5、民社会生活水平便是它的血液。而支持、承载它的则是一条条文化经脉。京剧艺术正是一条永恒跳动的经脉,它的搏动牵动了中国的历史、中国的文学、中国的各类艺术,它与其它千万经脉一起构成了整个城市,整个民族强大的精神网络。没有京剧的精神网络,没有文化的经脉,一个城市再怎么高耸,再怎么庞大,也只能是一个缺乏智慧、没有活力的躯壳。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1.关于“京剧”的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 A.京剧原名叫西皮二黄,因为它以西皮、二黄唱腔为主,字正腔圆;到了 上海后改叫京剧,意思是来自北京的戏剧剧种。B.北京、上海南北呼应,同为京剧的发祥地,开启了中国长达近百年的京剧鼎盛时期。C.京剧
6、200多年前发源于北京,经过十几年的演变,成为一个由徽剧、 汉剧、昆曲、秦腔、京腔和民间曲艺综合而成的崭新的剧种。D.京剧是中国的国剧、国粹,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和文化的代表性艺术。2.对于京剧和城市的关系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A.城市强大的辐射性与集中性,使京剧得以极大地拓展生存的空间,赢得上升的高度,获得长足的发展,并且为京剧的舞台艺术、演出市场、评论理论等诸多方面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支撑作用。 B.京剧艺术同其它艺术一起形成了永恒跳动的经脉、构成了整个城市、整个民族强大的精神网络。 C.一个城市如果没有京剧的精神网络,没有文化的经脉,无论它再怎么高 耸,再怎么庞大,
7、也只能是一个缺乏智慧、没有活力的躯壳。D.首先京剧的繁荣极大地丰富了城市文化,升华了城市精神,其次城市的 力量推动了京剧的成长,它们是血脉相连、无法拆解的。3.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A.兼收并蓄、融汇创造的精神是京剧这一拥有博大深厚的历史积淀和文化底蕴的剧种始终保持活力,不断发展壮大的重要基因。B.京剧超过了其它剧种成为国粹,是因为历史上京津名家谭鑫培、四大名旦、四大须生和上海的周信芳等众多大师级人物用自己的心血浇铸了大量的经典作品。C.京剧是多个地方剧种的升华,又以深厚的思想性和精湛的艺术性回馈地方剧种,从而推动了整个中华民族戏曲艺术的多样化进步和繁荣。D.突破地域
8、限制的艺术词汇,精湛的演艺和优秀的剧目,使京剧拥有了最广泛的观众群体和最深厚的群众基础,因而能够在全国通行。参考答案:1.(3分)A (B项上海是海派京剧的发祥地,C项京剧发源于农村, D项京剧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之一)2.(3分)D 从起源上说先有城市(文化),后有京剧。原文有“是京 剧得到了城市的有力支撑和推动”的表述,所以选项“首先,其 次”错。3.(3分)B 是原因之一而非全部。略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的试题古井台刘心武那天彻底拆掉了那个古井台。它在新修成的高速路出口外头。那里要修建一个新的加油站。拆古井台的当口,从那边村里,来了个白髯老翁。没有人陪他来,他自己拄着拐棍来的。他移动得
9、很慢,但他腰板很直,走到那些忙着拆井台的外乡工人旁边,他开口说话,可没人听他的,他明知没人听,却仍站在那里说。他说他生在光绪三十三年,也就是1907年,到现在刚好一百年。这口古井在他出生前就有了。井旁原来有座小庙,庙门外好大一棵古槐,夏天满树槐花,那口井里的水好甜,槐花掉进井里,人们用桶打起水来,就连那槐花一起喝一百年了啊!到如今,这古井台,我们不难想象,在他生命流程里,嵌进了多少风云变幻、悲欢歌哭!在他三十岁的时候,井旁那座庙烧了,只剩一座庙门架子,再后来,那残余的庙门也没了,他六十岁的时候,那棵古槐被伐了,再后来,井也枯了,但这井还有仙气,每到夏天,井壁上就长出叫不出名的香草,长长的叶片蹿
10、出井口,老远就能看见一丛翠绿,闻见缕缕奇特的甜香 百岁老人看着那口古井彻底地被拆掉。井台周边的石板被撬起,扔成一堆。那井口很特别,是用整石雕成的,形状颇像一顶去掉顶盖的草帽,老人说,那是一绝,当年井水最旺的时候,常常会高出地面,这周边高耸的井口石,总能把水拦住不让溢出,祖上的石工手艺多好啊,你看这石料虽粗,算不得什么汉白玉,可是周边凿得多么圆,这么多年过去,看上去还那么顺眼、润心!拆井的外地民工终于跟老人搭了几句话,他们说这井口石确实古怪,搬动起来很重,砸也砸不碎,恐怕只好埋到加油站的地基里去了。老人双手叠放在拐棍顶端,平静地站在那里。他见识过太多的世道变迁。前面公路上不时飙过各种牌子型号的小
11、轿车。一群穿校服的中学生从镇里放学回村,都骑着新式自行车,其中一个认出了他来,高声呼唤:“太爷爷!”他喉咙里发出一声微弱的呼应:“小兔崽子!”那“小兔崽子”很鬼,他爹更鬼。他爹不仅知道这太爷爷当年常在井台上说书,构成大槐树下一道风景,而且还知道这太爷爷那几十年没淘汰的大躺柜里,还藏有被老鼠啃过、蠹虫吃过的线装旧书,几次动员太爷爷把那旧书拿出来晒太阳。头年夏天,太爷爷终于同意把书取出来晒太阳了,却忽然来了陌生人,说是从潘家园古董市场来的,太爷爷就知道是“小兔崽子”他爹,“好一个蔫坏的兔崽子”,把那陌生人勾了来,太爷爷都没让人家进屋坐,几句不咸不淡的话把人家连同“兔崽子”们给让出了他家院门。其实“
12、兔崽子”们全是好意。但太爷爷自有他的一份道理。“到该拆的时候,就让你们拆吧!”百岁老人拄着拐棍慢慢离开了那正被用土彻底填埋的古井。加油站很快建起来了。是国际一体化格局的形态,无论在美国,在西欧,还是在尼日利亚或者澳大利亚高速公路出口外头,加油站全仿佛一个模子刻出来的。现在都时兴附设24小时便利店,里头的饮料、饼干、巧克力乃至钥匙链,全都雷同。来加油的和给加油的,没有人知道、记得那里曾经有过那样的一座古井台。但是,在那加油站不远的别墅区,里头一栋最大的别墅,那天开了一个“派对”,豪华车停满了临时车位,每一位或一对、一组客人走进那足有一个篮球场大的客厅,眼球马上会被一角的装置艺术吸引,有的就不由得
13、“哇噻”一声顶棚上的一组射灯照射着铺敷着蓝丝绒的不规则高底座,上面是有着真实土壤和蕨草的隐形大托盘,托盘里是整石凿刻出的古井帽,旁边立着一只绝对够年头的高耳竹箍的木水桶。这栋开“派对”的别墅,离那个村子那个百岁老人放那旧躺柜的村屋,相距不到两千米。当别墅主人正让赞叹的来宾们猜他从哪里淘换到那个绝对古雅的古井帽时,百岁老人正倚着炕上的被褥垛,沉浸在似梦非梦的种种情景中。而“蔫坏的兔崽子”,则正在另一院落的麻将桌边,夸张地炫耀他如何没有通过潘家园的人,就把那个古井帽卖出了一个好价钱。(选自西安晚报)19文中为什么用大量的笔墨来交代百岁老人的经历?(4分)答:_20“到该拆的时候,就让你们拆吧!”一
14、句蕴涵了百岁老人怎样的感情?(4分)答:_21文中许多地方用了照应的手法,请找出三处。(6分)答:_22古井台在文中有何象征意义?文章最后一段写了老人、别墅主人和“蔫坏的兔崽子”,从中可以看出他们对古井的态度如何?(7分)答:_参考答案:19.通过百岁老人的双眼来写古井的历史变迁,突出古井台的悠久历史和古井台的独特性。20.既有对古井台的眷恋不舍,又因为知道这是社会发展不可阻挡的潮流而感到无奈。21.第一段写“要修建一个新的加油站”与倒数第三段“加油站很快建起来了”照应。第四、五段对井口“特别”“古怪”的描写与倒数第一、二段人们对“绝对古雅的古井帽”的赞叹与描写形成照应。“蔫坏的兔崽子”想卖老
15、人的线装书与把古井帽卖出了一个好价格形成照应。22. (1)古井台象征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2)文章最后一段写出了三类人的态度:老人是眷恋,怀念;别墅主人是炫耀;“蔫坏的兔崽子”是出卖,毁坏。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25题(共8分) 时间永是流驶,街市依旧太平,有限的几个生命,在中国是不算什么的,至多,不过供无恶意的闲人以饭后的谈资,或者给有恶意的闲人作“流言”的种子。至于此外的深的意义,我总觉得很寥寥,因为这实在不过是徒手的请愿。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 然而既然有了血痕了,当然不觉要扩大。至少,也当浸
16、渍了亲族,师友,爱人的心,纵使时光流驶,洗成绯红,也会在微漠的悲哀中永存微笑的和蔼的旧影。陶潜说过,“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倘能如此,这也就够了。 我已经说过: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但这回却很有几点出于我的意外。一是当局者竟会这样地凶残,一是流言家竟至如此之下劣,一是中国的女性临难竟能如是之从容。 我目睹中国女子的办事,是始于去年的,虽然是少数,但看那干练坚决,百折不回的气概,曾经屡次为之感叹。至于这一回在弹雨中互相救助,虽殒身不恤的事实,则更足为中国女子的勇毅,虽遭阴谋秘计,压抑至数千年,而终于没有消亡的明证了。倘要寻求这一次死伤者对于将来的意义
17、,意义就在此罢。 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 呜呼,我说不出话,但以此记念刘和珍君!23.文中划线词语“无恶意的闲人”和“有恶意的闲人”分别作何理解?(2分)24.你认为第段“煤的形成”“大量的木材”分别比喻什么?(2分)25第段开头强调指出“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有什么作用?试作简要的分析。(4分)参考答案:23.“无恶意的闲人”指一般庸俗的市民。“有恶意的闲人”指陈西滢之流。(2分)24. “煤的形成”比喻人类血战前行的历史。“大量的木材”比喻付出的极大的代价。(2分)25与下文构成转折,突出当局者和流言家比“我”想象得要坏,而
18、中国女性临难从容更是超出于我的想象,表明鲁迅以一分为二的态度看待“中国人”。(每句1分,共4分)二、 古代诗文阅读(35分,共3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介子推不言禄晋侯赏从亡者,介子推不言禄,禄亦弗及。 推曰:“献公之子九人,唯君在矣。惠、怀无亲,外内弃之。天未绝晋,必将有主。主晋祀者,非君而谁?天实置之,而二三子以为己力,不亦诬乎?窃人之财,犹谓之盗,况贪天之功,以为己力乎?下义其罪,上赏其奸,上下相蒙,难与处矣。”其母曰:“盍亦求之?以死,谁怼?”对曰:“尤而效之,罪又甚焉。且出怨言,不食其食。”其母曰:“亦使知之,若何?”对曰:“言,身之文也。身将隐,焉用文之?是求显也。
19、”其母曰:“能女是乎?与汝偕隐。”遂隐而死。 晋文公求之不获,以绵上为之田,曰:“以志吾过,且旌善人。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尤而效之,罪又甚焉 尤:指责B盍亦求之 盍:何不C以志吾过,且旌善人 旌:表彰D下义其罪,上赏其奸 义:正义7下列对“介子推不言禄”一事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介子推和母亲一起隐居,母亲死后,他才接受了晋侯赏给他的绵上之田。B介子推不满于上下相蒙的现状,并在与其母的交流之后,隐居而死。C“介子推不言禄”一事表现了“介子推”“介子推的母亲”的高洁品质。D晋侯在介子推死后,已经有悔改之意。8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尤而效
20、之,罪又甚焉 焉用亡郑以陪邻B而二三子以为己力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C且出怨言,不食其食 吾其还也D以绵上为之田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二、9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1分)(1) 介子推不言禄,禄亦弗及。(5分)(2) 窃人之财,犹谓之盗,况贪天之功,以为己力乎(6分)参考答案:6 D 7 A 8 D 9: (1)介子推不去要求禄位,于是封赏也没有给他 (2)偷窃别人的财物,还被人称为强盗;何况是贪天之功,把它当做是自己的功劳呢略5. 阅读下面课内文言文,完成79题。(6分,每小题2分)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复为
21、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既至秦,持千金之资币物,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嘉为先言于秦王曰:“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不敢兴兵以拒大王,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恐惧不敢自陈,谨斩樊於期头,及献燕之督亢之地图,函封,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唯大王命之。”秦王闻之,大喜。乃朝服,设九宾,见燕使者咸阳宫。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
22、匕首见。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恐急,剑坚,故不可立拔。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不得上。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是时,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秦王方还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左右乃曰:“王负剑!王负剑!”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提秦王,不中,中柱。秦王复击轲,被八创。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7、对下列各句中加
23、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持千金之资币物币:礼品B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 遗:给予、赠送C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 谢:感谢D图穷而匕首见 穷:穷尽8、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荆轲“精忠报国”的一组句子是() (2分)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提秦王,不中,中柱秦王复击轲,被八创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A BC D9、下列对送别场面内容的理解不合文意的一项是() (2分)A太子及宾客“皆白衣冠以送之”,是为了与荆轲永诀,激励他冒死行刺
24、,不负重托。B文中的音乐描写,渲染了凄凉的气氛。C三个“皆”字写出全体送行者的强烈反应,烘托了送行场面的壮烈气氛。D整个送行场面的描写,有主有次,有景有情,虽不足百字,却感人肺腑,撼人心魄。参考答案:7.C解析:这里的“谢”是“谢罪、道歉”的意思。8.B解析:虽是荆轲刺秦王的举动,但这里看不出他的“精忠报国”。是秦王反击荆轲的举动。9.B解析:渲染的应是悲壮的气氛。6. 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文,完成7-9题。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
25、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用法和意义与“辞曰:”的“辞”相同的是()A朝辞白帝彩云间B辞不达意C不辞辛苦D停数日,辞去8下列句中与“是寡人之过也”中的“是”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觉今是而昨非B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C是天下之大贼也D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9.上文所表现出来的郑伯的思想性格:10、翻译下列句子(10分)(1)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4分)(2)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3分)(3)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3分)参考答案:7.C (A项 辞别 B项 言辞
26、 D项 告别)8.C指示代词 是寡人之过也 这是我的过错啊 (A项 对 B项 中的“于是”相当于现代汉语中表示承接的词。 D项判断动词)9. 从善如流,礼贤下士 (意思对即可)10.(1)作战,要靠勇气。第一次击鼓能振作士气,第二次击鼓时士气就衰弱了,第三次击鼓士气就衰竭了。(2)晋侯和秦伯围攻郑国,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并且从属于晋国的同时又从属于楚国。(3)我早先没有重用您,现在危急之中求您,这是我的过错啊。略三、 语言文字运用(20分,共4题)7.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 个字。人在入睡后磨牙,医学上称为“磨牙症”
27、。_,但成年人也不少见。该病表现为下颌不由自主地上下左右及前后运动,发出“吱吱”的磨牙声,这时虽然别人听得清清楚楚,_。引起夜间磨牙的根本原因是大脑皮层支配颌骨运动区的一部分细胞不正常兴奋,进而导致三叉神经功能紊乱。_,当咀嚼肌进入非正常活动状态时,就产生磨牙。参考答案:磨牙症虽多见于儿童 而磨牙者自己却浑然不知 三叉神经支配着人体的咀嚼肌试题分析:处,由“但成年人也不少见”可知横线处所填语句应与其构成转折关系,写出相反句意即可。处,“虽然”领起转折关系从句,在 横线处写出与“别人听得清清楚楚”相反的句意即可,注意不能缺少关联词。处,上文说“三叉神经功能紊乱”,下文说“咀嚼肌进入非正常活动状态
28、”,不难看出二者是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处于中间横线处所填的语句能表明此二者关系即可。8. 下面文字中画线处都有语病,请加以修改。(5分)安徽省艺术节是我省规模最高、规格最大的综合性文化艺术盛会,三年一届,今年是第九届。马鞍山中国李白诗歌节是多年来马鞍山市精心打造的文化名片,已成为展示马鞍山市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成就的重要平台。今年,联合举办的双节成为安徽省艺术节办节方式上的一次新尝试。艺术节本着艺术性与群众性相统一为原则,前后历时一个半月,共举办了多项文化活动和各类演出,真正办成了艺术的盛会、人民的节日。序号修改参考答案:改为“规模最大、规格最高”;“多年来”调至“马鞍山市”后;“联合举办的双节”
29、改为“双节的联合举办”;“本着为原则”改为“本着的原则”;删除“和各类演出”。9. 下面是亚洲奥林匹克理事会设计的亚运会总会徽,请写出该会徽的构图要素及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50字)(6分)参考答案:会徽由环绕着的动态感十足的龙、鹰和中央放射光芒的太阳构成主图案,下方则是奥运五环。(3分)龙代表东方巨龙中国,鹰代表阿拉伯国家,二者共同象征亚洲;五环寓意团结、合作;太阳寓意亚运会蓬勃发展。(3分)10. 岭南中学高三(5)班的张华同学,2012年12月3日下午在学校足球场捡到一个黑色的小背包,里面有现金217元(其中一张是一百元的,两张是五十元的),一支德国凌美(LAMY)狩猎(
30、Safari)系列磨砂黑色钢笔,一本韩国UMI复古软皮质蓝色封面笔记本,以及一串用博友牌钥匙扣串在一起的五把钥匙。为了尽快找到失主,请你以张华的名义拟写招领启事正文,张华的联系电话为:138138。要求:不超过80字(含标点符号,电话号码占两格)。(6分)参考答案:(6分)【本人于12月3日下午(1分)在足球场(1分)捡到一个黑色小背包(1分),内有现金、钢笔、笔记本、钥匙等物品(1分)。请失主尽快与高三(5)班张华联系(1分),电话138138(1分)。】略六、写作(60分,共1题)11. 根据要求作文。请以“遇见”为题,写一篇文章。自选角度,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参考答案:遇见乍暖还寒
31、时,漫步在拆迁的废墟中,沉浸于一片苍凉,不经意间,脆弱的心便揣着一分期待。晚冬之际,万事万物依旧蛰伏在某一个昏暗的角落,醉于温柔梦乡。遍地枯枝腐叶中,尽是枯黄,没有丝毫绿意,没有生命应有的活力。生命,似乎在述说着衰败后的悲壮。废墟下,不知掩埋了曾经多少的欢声笑语、绿意盎然。默然前行,期待可以遇见什么,以慰藉满是创伤的心灵。但,似乎一切的一切都在湮灭,除了枯黄。失望之余,不经意间瞥到几点绿意,一座坍塌的墙角下,似乎有什么绿色从土里冒了出来。快步上前,揣着希望,或许,那就是我所期待的一次遇见。近了,终于看清了其面貌几株废墟下的小草。纤弱的身躯随风摆动,似乎仍然在畏惧着严寒,但始终不倒。嫩绿的两片叶
32、子轻轻舒展,似乎在给世界一次热情的拥抱。与周围的枯黄相衬,衬托着它的绿,那是怎样的一种绿呵,不似成长后的深青,没有其成熟。亦不似枯萎前的惨绿,没有其颓败。纯粹的一种淡绿,不掺杂任何颜色,以出生时最原始的形态降临这尚未苏醒的世间。那是一种最为勇敢的绿意,是一切出生时的希望。即使它并不成熟,但它枯黄下的一抹绿意,是世间最美的惊艳!北风呼啸,任凭风刃击落在身上,也顽强地咬紧地面,即使摇摆,却也不倒,那是一种大无畏的精神支柱。此刻,在恶劣中起伏,也如舞姿,在绝望之人的心中,演绎着属于自己的一番绚烂。这是最美的时刻。“如何让你遇见我,在我最美的时刻,我在佛前苦苦求了五百年,求他与我结一段情缘。”或许草与
33、我便是这一段情缘,在我最失意的时候,遇见了草的一番绚烂。在凄凉的绝境中,无论何时,都不会缺少另一扇门的希望。成败,只在于是否拥有一次美丽的遇见,鼓舞着我们,为我们扬起驶出苦海厄境的风帆。遇见或渺小或大至无边,却总会改变人的心境,给予我们精神的泉源。或许这不是初春的第一株青草、第一分绿意盎然,但废墟下的顽强,废墟下的生命的希望,废墟下的无限生长,终究洋溢着成功的渴望。如何让你遇见我,在我最美的时刻遇见,最美的时刻!遇见,人生的转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这是一则命题作文,首先解读命题。“遇见”意思是“遇到,碰到”。考生可以给“遇见”添加主语或宾语,如“遇见”谁,“遇见”的对象
34、可以是一个具体的人,可以是熟悉的人,应可以是陌生人,甚至是历史人物、名著人物、影视剧中的人物等等。接着就要思考,“遇见”时发生了哪些事,这些事对自己产生了怎样的影响,给自己带来什么收获。从立意上来看,考生可以在“遇见”中凸显“爱”“成长”这两大主题,将这两个方向具体化。如遇见一位善解人意的老师,他不仅性格和蔼,而且乐于助人,帮自己克服了自卑心理,并提高了学习成绩。这就是师之爱。写作时,集中一两件事写两者之间的关系通过人物刻画和细节描写来突出中心。如在旅途中遇到了一位好心的叔叔。当汽车在半路抛锚时,对方出现了,帮自己和妈妈换好轮胎,并对旅行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议,这是“遇见”的陌生人的爱。写作时,可
35、以采用对比手法,前面的几个路人都冷漠对之,唯有这位叔叔主动上前帮忙,而且十分热心,让自己感到了温暖。如在阅读中遇到了自己崇拜的人物,像李白、杜甫、岳飞、诸葛亮以及文天祥等,这些人物的身上都闪现着夺目的光芒。行文时,可集中写一个历史人物,也可以点带面,通过几个人物来反映一个主题,像爱国、忠诚等。如在电视荧屏上遇到触动心扉的对方,使精神受到鼓舞,使情操得到陶冶,遇见的对象可以是一个平凡的工人,却在“挑战吉尼斯”的舞台上大放异彩;遇见的对象可以是一个普通的职员,却通过努力成了“草根明星”;遇见的对象可以是一种珍贵的动物,却遭到了人类的迫害这里遇见的对象是一种泛指,可以是人,可以是物,可以是身边的亲人
36、朋友,也可以是书中的人物,考生可以结合自身经历加以确定,选好切入点,写出遇见后的非同一般的感受题干在体裁上没有限制,可以写议论文,也可以写记叙文或散文,如写记叙文,在写作中要注意所叙之事必须真实感人,把握好感情基调,主题要积极向上,注意在行文中将一些真实细腻的情感生动细腻地描写出来;要叙议结合,在叙事中恰当地穿插抒情议论,深化主题。【点睛】作为命题作文,要充分吸取题目中的隐含信息,确定文章的写作走向。命题人往往通过题面中的某个字词或字词之间的某种关系,向考生展示一些信息,我们要认真地领会和推敲。敲定一定的质,即文题点示考生应表达怎样的旨意,抒发何种感情,从而形成哪种走向的文面氛围。如“让我欢乐
37、让我忧”,可见文中应是写既让自己欢乐,又让自己忧愁的事情。框定一定的量,即对出现在笔下的这篇作文中的人与事、情与理、时与空的量,作出某种限定:或一人或多人,或一事或数事,或瞬间或久远等等。要切中题旨文意,暗合命题要求。命题人总是从新课程标准出发,紧扣教材,巧拟文题,从某个角度去测试考生的认识能力、表达能力、应变能力。为此,我们必须整体揣摩出命题人的意图,把握作文的主题选材范围、结构等,以利正确定向下笔。正中自己的生活储存,突出个人感受最深的材料。众所周知,我们只有写自己熟悉的人,记自己熟悉的事,谈自己熟悉的问题,才能有话可说,有情可抒,有感可发,才能写出内容充实、重点突出的好文章来。为此,我们一定要把文题与自己熟悉的内容对接,正中自己的生活储存,把作文引入得心应手、挥洒自如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