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河北省秦皇岛市耀华中学2021年高三语文月考试题含解析.docx

上传人:快乐****生活 文档编号:3282889 上传时间:2024-06-28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150.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秦皇岛市耀华中学2021年高三语文月考试题含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河北省秦皇岛市耀华中学2021年高三语文月考试题含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河北省秦皇岛市耀华中学2021年高三语文月考试题含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河北省秦皇岛市耀华中学2021年高三语文月考试题含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河北省秦皇岛市耀华中学2021年高三语文月考试题含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河北省秦皇岛市耀华中学2021年高三语文月考试题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唐朝的韭菜李汉荣“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梁。”一千多年前,那个雨夜里的春韭,被杜甫保鲜在一首诗里,至今仍散发着清香。诗为五言,句子精短,与韭菜精致的模样很般配。我觉得,韭菜是自然的五言诗,五言诗是文化的韭莱。我读过的唐诗,涉及写蔬菜或韭菜的,几乎都是五言,很少有七言或更长的句式。这很可能是因为,面对这娇小、精致的可爱植物,唤起了诗人们细腻、爱怜的情思,用五言这精致的样式,表现这精美的植物,是很相宜的。这也似乎说明,在唐朝,韭莱,以及众多蔬菜,都是天然、本来的长相和品性。蔬菜嘛,

2、就该是朴素本分的样子,安静单纯的样子,露水盈盈的样子。这样子,才叫蔬菜。假若杜甫老哥来到现代,来到我们的蔬莱地里,他一定十分惊讶:这是蔬菜吗?这不是一片杂木林吗?芹菜已疯长成灌木;莴苣正演化成芭蕉;葱虽然暂时还没变成芦苇,但已有了芦苇的个头;土豆已膨胀成杜甫喝汤用过的大土瓷碗;韭菜呢,五言诗的韭莱哪去了呢?这又高又胖、模样粗糙、神情张狂的另类灌木,是韭菜吗?一千多年没见,出落成这样子了?杜甫老哥啊,你少见多怪了。一切都在变,菜地如何不变?假如你走进我们的文化菜地看看,你又如何不被惊呆?别摇头嘛,老哥。别的,你暂且别看,就看看那被你视为“千古事”的文章,就看看你一生钟情、“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诗吧

3、。如今,一个写手随便就日产万言,短篇不过夜,中篇不过周,长篇不过月,一年制造十几部长篇,不难嘛,只需喝几杯咖啡,吸几口香烟,猛敲键盘,快速码字,滚滚泡沫就席卷世界的沙滩;写诗,稀松平常事,手起键响,键响诗成,一日千行,何难?回车键频频按,诗,就像那工业废水、生活污水滔滔滚滚源源不断,注入我们古老的奄奄一-息的江河荒滩。你语不惊人死不休,呕心沥血一生,才写了一千来首,字数不够一个中篇,还不及写手们一天的产量。杜老啊。你太低产了。这下,我得赶快告诉杜甫原委,不然老先生会被吓傻的。就这么一个诗圣,被我们吓傻了,我们对不起万古千秋。是这样的,杜甫老哥:你在蔬菜地里看见的那硕大的、张狂的、疯长的、妖艳的

4、、粗壮的灌木形状的蔬菜,都是服用化肥、农药、增红素、增绿素、増高素、拉长素、膨胀素等等市场激素催生出来的。你问:好吃吗?有营养吗?我如实回答你:不妤吃,营养很少,毒性很大,垃圾食物而已。你在文化菜地(其实那是文化工业流水线)看见的那泡沫翻腾的泡沫文化,那废水汹涌的废诗,也是服用化肥、农药、增红素、增绿素、增高素、拉长素、膨胀素等等市场激素大批量疯长出来的。你问:好吃吗?有营养吗?我如实回答你:不好吃,营养很少,基本是废物。垃圾食物而已。杜甫一脸茫然,摇着头,迷惑不解地走了。和杜甫一样,唐朝的韭菜,包括那雨夜里的韭菜,没见过的世面太多了,没见过农药,没见过化肥,没见过增红素、增绿素、增白素、増高

5、素、拉长素、膨胀素,只见过露水、月光、荷锄的农人,见过蜜蜂、蝴蝶、毛毛虫,见过低飞的燕子和莱地上空款款飞过的黄鹂、喜鹊、斑鸠、白鹭。韭菜何其有幸,在那个温暖的春夜,韭菜,用它质朴、醇正的清香,接待了诗人和他的诗。唐朝的土地上,生长着清清爽爽的蔬菜,生长着清清爽爽的诗。你且看那韭菜朴素安详地,一根一根地,在露水和清风里,认真地排列着自己,把自己排列成诗。(选自散文选刊,有删改)4.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 “被杜甫保鲜在一首诗里”一句中,“保鲜”一词形象生动,主要说明了杜甫的诗歌流传一千多年仍然具有旺盛的生命力。B. 韭菜娇小、精致,可能唤起诗人细膩、爱怜

6、的情感,而五言诗是精致的诗歌形式,用五言诗描写精美的韭菜,是非常合适的。C. 杜甫之所以“一脸茫然,摇着头,迷惑不解地走了”,是因为他理解不了现在的人们为什么要生产垃圾食品和创作垃圾文化。D. 文章运用了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不同人称的运用既丰富了文章的叙事手段,有助于思想感情的表达,又使文章显得亲切。5. 请赏析下面句子的表达效果。朴素安详地,一根一根地,在露水和清风里,认真地排列着自己,把自己排列成诗。6. 请结合全文,探讨作者的写作意图。参考答案:4. A 5. 运用了拟人、比喻的修辞,形象生动地写出唐朝的韭菜清清爽爽、自然本真的生长状态,表达了作者对唐朝的韭菜的赞美之情。 6. 在文中,

7、作者把唐朝的韭菜、杜甫对诗歌创作的态度和如今的韭菜、今人对文学的创作态度进行了对比,抨击了今人急功近利、轻浮急躁的心态,表达了作者对回归自然、回归本真、回归纯朴的呼唤。【4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文学作品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主要涉及词语含义、艺术手法、内容情感等。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通读全文,整体感知结构,然后根据议论抒情的语句明确主旨,关注手法 。本题A项,“保鲜”一词“主要说明了杜甫的诗歌流传一千多年仍然具有旺盛的生命力”错,理解词语含义必须把句子放在文章具体语境中来辨析,通过对具体句子前后句含义的分析,来弄清所问语句的含义。原文“一千多年前,那个雨夜里的春韭,被杜甫保鲜在一首诗

8、里,至今仍散发着清香”,可见这句话的说明对象是韭菜,而非杜甫的诗歌,“保鲜”一词是说韭菜原本的形象被生动地保留下了来。故选A。【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重要语句的含义及作用的基本能力。这是一道考查赏析表达技巧的题目,此类题目的解题思路是先指出所用表达手法,再结合文本内容具体分析,最后点出其表达效果。如果运用了修辞手法,一定要指出用的是何种手法,并分析其表达效果。在回答这一类问题时,主要从这样三步来回答:第一步,指出语言特色(如运用了什么技巧、什么特殊句式等);第二步,对这种特色进行阐释;第三步,指出其表达效果。“朴素安详地,一根一根地,在露水和清风里,认真地排列着自己,把自己排列成诗”“

9、朴素安详”“认真地排列着自己”运用拟人手法;“把自己排列成诗”运用比喻手法。这一句极其形象鲜明的写出唐朝韭菜的独特特点,“露水”“清风”“诗”等意象又衬托出韭菜的清爽、自然纯真的本性,表达了作者对韭菜的深情讴歌和无限赞美之情。【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探究作者创作意图的基本能力。创作意图,即作者想要表达的主题、内容和思想。对作家写作意图的理解可以通过作品本身,也可以通过作家所生存的社会和文化情境来认识。本题的创作意图可以通过作者对杜甫诗中的“韭菜”的情感态度以及对“杜甫创作诗歌”的情感态度来分析。并且文中主要是借助对比手法来表现的。“面对这娇小、精致的可爱植物,唤起了诗人们细腻、爱怜的情思,用五

10、言这精致的样式,表现这精美的植物,是很相宜的”“你且看那韭菜朴素安详地,一根一根地,在露水和清风里,认真地排列着自己,把自己排列成诗”,作者在本文中对韭菜保持一种极其崇高的礼赞,韭菜是自然物的一种象征,表示的是一种朴素纯真,代表心态的平和、内心的纯正,充满正能量;而如今的蔬菜却是“芹菜已疯长成灌木;莴苣正演化成芭蕉;葱虽然暂时还没变成芦苇,但已有了芦苇的个头;土豆已膨胀成杜甫喝汤用过的大土瓷碗”,因为它们都是“服用化肥、农药、增红素、增绿素、増高素、拉长素、膨胀素等等市场激素催生出来的”,也就是速成的,作者表达了对现代蔬菜的态度“不妤吃,营养很少,毒性很大,垃圾食物而已”。对“杜甫的创作态度”

11、,作者是肯定的,他说“你语不惊人死不休,呕心沥血一生,才写了一千来首,字数不够一个中篇,还不及写手们一天的产量”,这是反语,表达了对当今文人创作态度的否定,“如今,一个写手随便就日产万言,短篇不过夜,中篇不过周,长篇不过月,一年制造十几部长篇,不难嘛,只需喝几杯咖啡,吸几口香烟,猛敲键盘,快速码字,滚滚泡沫就席卷世界的沙滩;写诗,稀松平常事,手起键响,键响诗成,一日千行,何难?”由这些对比,我们不难看出作者的创作意图:当今文坛有着一种浮躁、急功近利之风,缺少一种安静写作的状态。作者借韭菜这样的一种完整表达,实际上是抒发自我内心的追求,表明自己想要回归自然、向往静谧生活的情感态度。2. 阅读下文

12、,完成各题。凝固在穿岩山的时光张雄文小车像只负重的岩鹰,缓缓盘旋而上,将雪峰山深处亘古沉默的幽绿一层层抛在脚下。一路陪伴我们的是盛夏里一场粗犷的雨。雨点似乎窥伺漫山油油绿意已久,忘情倾泻而来,清脆如金石相扣,将山脚统溪河野性的轰响稀释得若有若无,像天外渺远的钟磬声。这是有着世居深山更深处乡民特质的雨,淳朴而大气,敦厚而好客。从我们一行钻入雪峰山,抵近统溪河河岸,望见穿岩山眉梢时,它们便紧随而行,似乎生恐浓荫如盖的莽莽丛林凉意不够,怠慢了远道而来的我们。我依旧汗意涔涔,却都是穿岩山壁立悬崖惊出的冷汗。小车蓦地停在了山腰人工凿出的一处平地,我弓腰钻出车门,长吁一口气。抬头,一座静默的古寨跃入眼眸。

13、“枫香瑶寨”几个大字将银色的雨幕染成温婉的金黄。古寨木墙黑瓦,松木的清香扑鼻而来;门楼上三层屋檐清俊雅致,弯翘欲飞。我脑海里蓦地闪过许多镜头:白发长髯的瑶王率领族人避居于此,山高林老,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时耕时猎,怡然自乐。似乎为了印证这些我从纸上得来的印象,刚近寨门,山歌乍起,一排五彩民族服饰的窈窕女子笑靥烂漫,端着大碗酒肉拦在了门口,“瑶王”迎了上来。他是一个真正的雪峰之子,穿岩山国家森林公园的规划设计者,也是我神交多时的好友。他穿着随意,憨厚而儒雅,淡淡的微笑里漫溢古朴的书卷气,绝不似一个久居深山的“山人”,而像是一个大学校园中寻常可见的学者。豆大的雨点还在倾情挥洒,“瑶王”陪我重新钻入

14、雨幕,前往右上角的一处泳池。古树参天而立,枝叶交错,几乎将雨水隔绝在十几米外的头顶。路边偶尔开出一点豁口,簇拥几丛翠竹,竹林尽处有一块长条形窄狭菜地,生长着辣椒、茄子、丝瓜、苦瓜。“瑶王”笑笑说,我种的。我不好意思开口,心里却默念,晚餐要有点这地里的菜肴才好。泳池是削平一座不宽的山峰而建,山泉从林间岩石罅隙注入。三五游客或仰或俯,搏浪其间,趣味盎然,全然不顾头顶淋漓的雨水。栏杆围就的池边下方,便是深不见底的山谷。谷底升腾出一团团乳白色的云雾,将泳池裹在一种神秘的氤氲里,令人疑心误入王母娘娘的瑶池。一行人凭栏徘徊,远望,微笑,默叹。我也感慨着“瑶王”的奇思妙想,给森林公园增添了一处奇景。暮色在依

15、旧酣畅的雨水中四合时,一行人离开瑶寨,进了穿岩山山腰一座隐在竹荫深处的木屋。廊檐下竹香馥郁的灯光里,几个人靠着古拙原始的桌椅团团围坐。风声鸣响于竹梢,微雨滴答在台阶,四望漆黑,除了风雨声,没有半点尘世浸染的杂音,宁静如上古的岁月。我们也犹如穿越回那时的竹篱茅舍。晚餐端上来了。果然有“瑶王”自种的辣椒、苦瓜。我一时笑逐颜开。“瑶王”淡然一笑,取过一壶颜色有些浑浊的自酿乡酒,说,别小看这酒,最多只能喝三杯。借着酒,一旁陪坐的当地友人说,穿岩山森林公园解决了大山深处十万人的就业与脱贫问题,往昔千里外出的民工潮悄然回流,空心村重新鸡鸣犬吠。所有民居,都是在森林公园协助下新建或维修。他们还为乡民们提供了

16、工作,现在乡民们已经全部脱贫。廊檐外风雨潇潇,不觉已过三杯。“瑶王”聊起了雪峰山深处的先贤辞海主编舒新城,眼里满是景慕与神往。我一页页翻阅他影印出版的舒新城与现代名人书信集,忽然觉得眼前这位山间高士,还是一位达则兼济天下的真正儒者。他有一部长篇小说的草稿,至今不肯出版,说还要锤炼锤炼。我想,他真正的传世之作其实已赫然问世,这部书写在大山之巅的大著,将被雪峰山的乡民们藏之名山,传诸后世而不朽。夜已深,雨点还在敲击着竹叶。我辗转于床,蓦然想起了郑板桥的诗句:“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身为父母官的郑板桥,也只能望着暗夜里的屋顶想想而已。(选自光明日报2018年9月7日 14版,有删改)9.

17、 第段在语言运用上很有特点,请加以赏析。10. 第段和第段是如何塑造“瑶王”形象的?请加以分析。11. 第段画线句的环境描写有何作用?请加以分析。12. 结尾段提及郑板桥,对文章主旨的表达有何作用?参考答案:9. 善用词语,生动准确,如“粗犷”、“倾泻”刻画雨的大、猛、急,“钻入”写车进入大山,生动准确;巧用修辞,生动形象,如“窥伺”、“忘情”、“淳朴而大气,敦厚而好客”等,采用拟人手法将雨点人格化。(其他如“眉梢”、“紧随而行”、“生恐”、“怠慢”等也可分析。) 10. 以“我”的想象来侧面烘托(渲染、铺垫)瑶王;正面介绍、描写瑶王;以“我”的视角来写瑶王;描绘出一个古朴、儒雅的隐居者形象。

18、 11. 描写了夜晚木屋周围的风雨声,以声衬静,营造了一种宁静的氛围,表达了作者对这种环境的陶醉。 12. 本段写郑板桥作为父母官关心民间疾苦,却无力改变,与瑶王规划设计森林公园带动当地百姓脱贫对比,表达了对瑶王的赞美。(或,对当下社会和谐、人们生活幸福的由衷赞叹。)【9题详解】试题分析:此题考查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可仔细审题,明确考查的具体要求。本题要求赏析第段在语言运用上的特点,考生需要仔细阅读第段,结合内容,从用词特点、修辞手法等角度进行分析。第段从内容上来看,重点写的是旅途遇到雨的情景。从用词来看,作者善于运用动词和形容词,如,写雨大而猛

19、,没有直接说,而用了形容词“粗犷”和动词“倾泄”,生动准确地传达出人对雨的感受,也让读者真切可感;而动词“钻入”更是写出山之大,车之小,以及车行之快,生动准确。从修辞手法来看,作者写雨却用了很多写人的词语,如“陪伴”“粗犷”“窥伺”“忘情”“淳朴而大气,敦厚而好客”“眉梢”“紧随而行”“生恐”“怠慢”等,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赋予雨以人的品格,写出了雨大,雨的范围广,既生动又形象。【10题详解】试题分析:此题考查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分析作品表现手法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考查的是哪一个形象。本题考查的是形象是“瑶王”,信息区间在文章的第段和第段,考生可仔细阅读这两段,从正面描写和

20、侧面描写两个角度进行分析。第段中瑶王并没有出场,只写了作者想象中的瑶王形象,属于对瑶王的侧面描写,为下文瑶王出场起到了烘托和铺垫的作用。第段通过作者的所见对瑶王进行了正面描,“他穿着随意,憨厚而儒雅,淡淡的微笑里漫溢古朴的书卷气”,展现出瑶王儒雅、古朴的特点;而“绝不似一个久居深山的山人”,则通过作者的感受,点明了瑶王是一个隐居者形象。【11题详解】试题分析:分析作品的表现手法,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考查的具体要求。本题要求答出第段画线句环境描写的作用,解答时需要从内容、手法、情感等角度进行分析。从内容上来看,画线句子写的夜晚“

21、我们”在木屋中听到的木屋之外的“风雨声”。从手法上来看,“风声鸣响于竹梢”“微雨滴答在台阶”是写声音,但除此之外“没有半点尘世浸染的杂音”,世界是“宁静”的,可见,画线句子运用了以声衬静的手法,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再结合下文“我们也犹如穿越回那时的竹篱茅舍”,可知画线句子表达的是作者的陶醉之情。【12题详解】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分析作品的表现手法,探讨作者创作意图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考查的具体要求。本题要求分析结尾段提及郑板桥对文章主旨的表达作用,解答时需要仔细阅读尾段,明确文章是如何提到郑板桥的,引用了郑板桥哪些诗句,这些诗句表达了什么情感,再结合上文,从人物形象塑造、

22、主题表达等角度进行分析。本文尾段引用了郑板桥诗句“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在衙门里休息的时候,听见竹叶萧萧作响,仿佛听见了百姓啼饥号寒的怨声,充分体现了诗人身在官衙心系百姓的情怀。然而本文作者却说郑板桥“也只能望着暗夜里的屋顶想想而已”,也就是说郑板桥是无力改变百姓疾苦的。结合上文来看,上文作者写了“穿岩山国家森林公园的规划设计者”瑶王带领“乡民们已经全部脱贫”,这样,郑板桥的有心无力与瑶王的成功形成了对比,就起到了突出瑶王形象、赞美瑶王的作用,也可说是赞美了当下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突出了文章主题。【点睛】第2小题考查塑造人物的手法,塑造人物的方法有正面描写(肖像描写

23、、心理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细节描写)和侧面描写(借助次要人物衬托主要人物、借助环境描写烘托人物)。其作用分别为:肖像、神态、动作描写:更好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及性格特征;语言描写: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促进故事情节的发展;描摹人物的语态,使形象刻画栩栩如生、跃然纸上。心理描写:直接表现人物思想和内在情感(矛盾/焦虑/担心/喜悦/兴奋等),表现人物思想品质,刻画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细节描写:更细腻地展示人物某一特征;侧面描写:揭示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人物的身份、地位等,衬托突出人物的精神品质等。本题解答时要注意找出文中的正侧面描写,逐一分析。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

24、4)题侯仁之:行走天下,守望大地赵婀娜在北大师生中,流传着这样一则关于侯仁之暮年的故事:1999年冬夜的一晚,狮子座流星雨爆发,为寻找开阔的观看地带,一些北大师生自发聚集到未名湖南岸、慈济寺遗址旁。这里,一位拄着拐杖的老人,已静静地仰望天空多时。当得知老先生就是已88岁高龄的侯仁之,师生们自发地围拢到先生周围,听他讲夜空的广袤、流星的璀璨,还有有关燕园、北京的那些人、那些事半个多世纪前,侯仁之从燕京大学毕业后留校,担任历史系主任顾颉刚的助手。周末,他经常到海淀周围考察,为课程作准备。一天,侯仁之来到玉泉山西侧,看到一堵墙上面有凿过的石水槽,感到很奇怪,就沿着墙的方向向前走,一直走到西山碧云寺、

25、卧佛寺,发现那里也有水槽。他推想,这可能是过去的引水槽。经过进一步考察,他发现水流到了颐和园昆明湖,又顺着流到北京城里去。年轻时的这个发现,为他日后从北京的水源入手研究北京的历史地理,找到了第一手资料。当时中国还没有现代的历史地理学,但从那时起,侯仁之的研究兴趣和方向已经从传统的沿革地理渐渐向现代意义的历史地理学发生转变。1946年,侯仁之学术历程的转折点。这一年他来到英国利物浦大学留学,先后师从于利物浦大学地理系的创办人罗士培教授和英国现代历史地理学最重要的奠基者和建设者达比。达比对历史地理学的理解是,现代地理景观的空间特征不是一下子形成的,而是经过长期的自然和人来改造的。达比的学术思想对侯

26、仁之影响很大。1949年,获得哲学博士学位的侯仁之回到了燕京大学。此时他在学术思想上已完成质的飞跃打破传统沿革地理学的桎梏,创立中国现代的历史地理学。1950年,侯仁之发表中国沿革地理课程商榷,标志着他对历史地理学在理论认识上的成熟,也标志着他和中国传统沿革地理学在思想上的决裂。在这篇文章中,侯仁之写道:“照我所了解的,以往各大学中关于中国沿革地理的讲授,主要是讨论中国历代疆域的消长和地方行政区划的演变,这些问题在一个专修中国历史的学生看来,也许是重要的,但除此之外,在和地理有关系的方面,有没有比这个更重要的问题呢?”尽管文章很短,但却影响深远,从此,一个新的、科学的历史地理学逐步建立。侯仁之

27、有多个美誉,有人称他为“活北京”,有人赞他为“北京史的巨擘”,而更多的人熟知他,是因为他是“我国申遗第一人”。1980年春,侯仁之接受了美国和加拿大几所学校的讲学邀请,在远渡重洋之时,他还肩负着一个特殊使命应美国匹兹堡大学师生的强求,带去两块中国城砖。侯仁之有些纳闷,两块寻常的城砖,北京的小胡同、大杂院里常能见到。为什么会引起外国学者强烈的兴趣?一边是视为寻常物,一边却被视为宝贝,城砖的不同际遇令侯仁之陷入沉思。在美国考察期间,侯仁之第一次听说国际上有个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尽管当时公约诞生已10多年,但在国内还很少有人知道它的存在。回国后,一刻不停歇,侯仁之以全国政协委员的身份起草提案

28、:“建议我国尽早参加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并准备争取参加世界遗产委员会”,获得通过。不久之后,中国终于成为“世界遗产公约”缔约国。1987年,故宫、长城、周口店北京人遗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一批成功入选的世界遗产。侯仁之也因此成为中国“申遗”第一人。有关侯仁之,还有许多故事,有关他的淡泊名利、宁静致远。有关他的求学经历、赤子之心。晚年,先生长居燕园。95岁之前,燕园的师生还能经常看见先生的身影。近些年来,先生已久卧病榻。如今,尽管先生已驾鹤西去,但先生之风,山高水长。如未名湖畔那尊石碑,提醒着后人,爱脚下一方土地,珍视一段历史和过往,不能让一座城市失去记忆 (节

29、选自2013年10月24日人民日报)(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5分) A侯仁之在燕京大学毕业后,担任历史系主任顾颉刚的助手。在一个周末,他在玉泉山西侧发现了流向北京的引水槽。B侯仁之发表中国沿革地理课程商榷一文,表明他完成了学术思想上质的飞跃,创立了中国现代历史地理学,标志着他对历史地理学在理论认识上的成熟。C侯仁之在英国利物浦大学留学时,利物浦大学地理系的创办人以及现代历史地理学最重要的奠基人和建设者达比教授对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D侯仁之应邀到美国和加拿大讲学时,接触到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之后积极努力,终于使我国成为“世界遗产公约”缔约国。E

30、本文攫取了侯仁之人生的若干片段,描写他热爱祖国,坚持自己的思想,不断求学进取和为国家作出巨大贡献的事迹,体现了一位学者的伟大人格和奉献精神。(2)侯仁之是怎样打开中国“历史地理学研究大门”的?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6分) _(3)侯仁之有哪些美好的精神品质?请简要分析和概括。(6分)_(4)为什么侯仁之被称为“我国申遗第一人”?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理解。(8分)_参考答案:(1)答D给3分,答E给2分,答A给1分。(A当时对水槽的作用只是推想。B根据原文第7、8段信息,侯仁之“完成了学术思想上质的飞跃,创立了中国现代历史地理学”应是他留学回到燕京大学之时。C根据原文第6段信息,利物浦大学地理系的

31、创办人是罗士培。)(2)师从顾颉刚教授,开始了学术研究的新领域。对北京玉泉山西侧水槽的观察,成为他研究北京水源的第一手资料。在英国利物浦大学留学时,受到罗士培、达比的影响;回到燕京大学时完成思想飞跃,打破传统的桎梏。发表中国沿革地理课程商榷,建立历史地理科学。(答对三点即可给满分)(3)观察细致,具有探索精神。发现玉泉山上的石水槽,推想这是过去的引水槽,由此发现了北京城的水源。打破常规,具有创新精神。在思想上打破了传统沿革地理学桎梏,创立了现代历史地理学。情系祖国,具有爱国精神。为城市建设和中国“申遗”等作出了巨大贡献。和蔼可亲,知识渊博。与师生一起观看流星雨,和他们讲述北京的那些人、事。(答

32、对三点即可给满分)(4)国内很少人知道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时,侯仁之第一次了解这个公约。外国人对中国寻常城砖感兴趣,引起他沉思。侯之仁以全国正协委员的身份,为中国尽早参加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提案呼吁,并为我国加入这个公约而多方奔走,使中国终于成为“世界遗产公约”的缔约国。1987年起,中国故宫、长城、周口店北京人遗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侯仁之应记首功。(每答对一点给2分)二、 古代诗文阅读(35分,共3题)4.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冯立,同州冯翊人也。有武艺,略涉书记,隐太子建成引为翊卫车骑将军,托以心膂。建成被诛,其左右多逃散,立叹曰:“岂有生受其恩而死逃其难

33、!”于是率兵犯玄武门,苦战久之,杀屯营将军敬君弘。谓其徒曰:微以报太子矣!遂解兵遁于野。俄而来请罪。太宗数之曰:“汝在东宫,潜为间构,阻我骨肉,汝罪一也。昨日复出兵来战,杀伤我将士,汝罪二也。何以逃死!”对曰:“出身事主,期之效命,当职之日,无所顾惮。”因伏地歔欷,悲不自胜。太宗慰勉之。立归,谓所亲曰:“逢莫大之恩,幸而获济,终当以死奉答。”未几,突厥至便桥。立率数百骑与虏战于咸阳,杀获甚众。太宗闻而嘉叹,拜广州都督。前后作牧者,多以黩货为蛮夷所患,由是数怨叛。立到,不营产业,衣食取给而已。尝至贪泉,叹曰:“此吴隐之所酌泉也。饮一杯水,何足道哉!吾当汲而为食,岂止一杯耶,安能易吾性乎!”遂毕饮

34、而去。在职数年,甚有惠政,卒于官。(选自旧唐书忠义传)【注】隐太子建成:李建成为唐高祖李渊长子。其弟李世民即位后,追赠为 “隐太子”。 贪泉:据晋书吴隐之传记载,广州城外二十里外有水曰贪泉,人饮其水起贪心,即廉士亦贪。17. 写出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1)太宗数之曰 (2)潜为间构(3)拜广州都督 (4)安能易吾性乎18. 下列选项中句式不同于其它三句的一项是( )A. 隐太子建成引为翊卫车骑将军,托以心膂。 B. 立率数百骑与虏战于咸阳C. 前后作牧者,多以黩货为蛮夷所患 D.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19. 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1)岂有生受其恩而死逃其难! (2)立到,不营产业,衣食取

35、给而已。20. 引文第一段主要表现了冯立的品格。21. 作者描绘冯立在贪泉前的言行其用意是:_。参考答案:17. (1)列举的罪状 (2)挑拨离间 (3)授予官职 (4)使改变 18. C 19. (1)哪里有一生受其恩惠,而在他遭难时逃走的道理!(2)冯立到了之后,不贪钱财,取足衣食之用罢了。 20. 知恩图报 21. 冯立经过贪泉,发表一番感慨,并大饮一顿才离去,是以吴隐之作对比,更加突出冯立的清廉之志同时也表现了他憨直不拘小节的性格。点睛:被动句是指主语与谓语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受害者,而不是主动者、实施者。常见的形式:用“为”表被动;用“被”表被动

36、;用“见”表被动;用“于”表被动。19.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言语句翻译。(1)“恩”译为恩惠,“而”表示转折关系,反问句式注意。(2)“立”指冯立,“不营产业”译为不贪图钱财,“而已”译为罢了。20.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本信息筛选。结合主要内容,如“逢莫大之恩,幸而获济,终当以死奉答”可知,主要是知恩图报。21.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意分析。描绘冯立在贪泉前的言行的用意,以吴隐之作对比,突出冯立的清廉之志。译文一冯立,同州冯翊人。身怀武艺,偶尔也做做抄抄写写的事务,隐太子李建成引荐为护卫将军,将身家性命托付给他。太子被杀后,太子左右侍从全都逃跑离散了。冯立感慨地说:“哪里有一生

37、受其恩惠,而在他遭难时逃走的道理!”于是率领士兵攻打玄武门,一番苦战,杀了将军敬君。然后对他手下说:“稍稍可以报答太子了。”于是放下武器逃跑到野外。不久又回来请罪。太宗训斥他道:“你离间我兄弟,阻隔我手足之情,你罪过之一;发兵攻打玄武门,杀死我的将领,你罪过之二,怎么能免于死呢?”冯立回答说:“委身侍奉主子,只图为主子效命,该为主子而战的时候,就没有考虑那么多了。”于是痛哭流涕,悲不能已。太宗宽敕了他,冯立回去后,对他的亲友说:“受此不杀之莫大恩惠,有朝一日当以死相报。”不久突厥攻到便桥。冯立率领数百人奋力作战,斩杀俘虏了很多敌人。太宗大为嘉赏,派冯立往南海任广州都督。他的前任后任多为贪财之徒

38、,当地少数民族对他们颇为厌恶,曾多次反叛。冯立到了之后,不贪钱财,取足衣食之用而已。他曾到贪泉,在那里感慨地说“这就是吴隐之饮过的贪泉吧。只饮一杯有什么好夸耀的?我要用它来做饭吃,怎能只是一杯,就能改变我的品性!”于是大饮一顿方才离。在那里任职几年,有很好的政绩,后死于任职期间。5. 参考答案:3D(就,趋,这里指到任)4D(都是介词,在;A介词,用/介词,凭借;B承接连词,不译/代词,你;C代词,他/语气副词,一定,可要)5C(唐伯虎乡试时,主考官是梁储,程敏政不是主考官;梁程二人叹赏唐伯虎的文章是在梁储还朝以后)6. 参考答案:101112CAC13答:正反对比论证。第二段以齐桓公、楚庄王

39、审察传言的两个正例与吴王、智伯不察传言的两个反例形成对比,从而证明对于传言一定要审察的观点(或答举例论证,用寓言故事说理。)14(1)这是愚蠢的人犯大错误的原因啊。 (2)(舜)就让重黎把夔从民间选拔出来推荐给朝廷。 (3)遵循着事物的规律和人的情理,用这种方法来审察自己所听到的传闻,就可以得到真实的情况了。三、 语言文字运用(20分,共4题)7.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刚到城市打工,张福一脸憨厚,浑身透着庄户人所特有的硁硁之愚,他的质朴单纯,让城里人心里也不由生出爱护之意。读过乡关何处,书中许多“小人物”在特殊年代的命运起伏令人唏嘘,忍不住发点议论,也算一得之愚,不吐不

40、快。传销把目标锁定在了容易被人们忽视的老年人群体,在他们的忽悠下,许多老人落得千金买骨,一辈子的积蓄付之流水。彤彤长得文文弱弱,性格却相当固执,不管什么事,除非被人驳到体无完肤,不然她一定会执拗地纠结到底,绝不改变。走出校园,算是踏出了进入社会的第一步,多彩的生活,错综的人事,要担当的责任,让我们目迷五色,不知如何应对。吴冠中晚年思谋画风变革,用大量色块堆叠的画面来表现生活。繁杂的世界,经他的眼便能着手成春,呈现缤纷色彩。A. B. C. D. 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本题考查成语的辨析和修改。本题要求选择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此题可以用排除

41、法。“硁硁之愚”:浅陋而又固执的样子。坚持自己看法的谦词,不能用于“张福”。错误。“一得之愚”:指自己对某件事的一点看法,谦辞。使用正确,排除A项、D项。“千金买骨”:比喻求贤若渴。望文生义,错误。“体无完肤”:形容遍体都是伤。也比喻理由全部被驳倒,或被批评、责骂得很厉害。语境中取的是“比喻理由全部被驳倒”的意思。正确。排除B项 。“目迷五色”:形容颜色既多又杂,因而看不清。比喻事物措综复杂,不易分辨清楚。语境中取其比喻义。正确。“着手成春”:比喻医术高明,刚一动手病情就好转了。曲解词义,不合语境。错误。点睛:分析成语可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要分辨成语的语义,有的成语有表层意和深层意,切忌望文生

42、义。要分清成语的适用范围和对象。要分清成语的感情色彩。要识别成语与其他词语的搭配。比如说修饰语与中心与不搭配,动词与宾语不搭配等。要分析成语使用是否符合逻辑。成语使用的“不合逻辑”主要表现是自相矛盾。成语使用要仔细分析语境。还可以用排除法做成语题。8.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清朝名臣谢济世,一生四次被诬告,三次入狱,两次被罢免官职,一次充军,其经历之坎坷,令人不忍卒读。韩国同意美国在其领土布置“萨德”反导系统,无疑火中取栗,这样做定会使自己成为大国博弈的牺牲品。冰岛已成为本届欧洲杯当仁不让的黑马,要知道,他们在最后两场比赛中战胜的奥地利队和英格兰队都是世界强队。他是我国历史

43、上著名的学者,但相关史书并没有留下有关他的详细记载,人们只能从前人的闲言碎语中了解他。那里地处热带,白天太阳灼人,街上不见人影;夜市则灯火通明,人声鼎沸,货架和地摊上,物品琳琅满目。他们用年轻的生命换取新中国温暖的阳光,自己却在黑暗中心甘情愿地忍受着百般折磨直至献出生命,他们死得其所。A. B. C. D. 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词语成语的运用。题中,不忍卒读:指文章写得凄惨悲苦,令人心酸,不忍读完;在句中形容“谢济世经历坎坷”属于用错对象;火中取栗:比喻冒着危险给别人出力,自己却上了大当,一无所得;也指冒险行事,使自己蒙受损失;符合句“使自己成为大国博弈的牺牲品”的语境;当仁不让:指

44、遇到应该做的事,积极主动去做,不退让;不符合句“冰岛是黑马”的语境;闲言碎语:指和正事无关的话,在人背后说长道短,说些搬弄是非的话,是贬义词;在句中属于褒贬误用;人声鼎沸:比喻人声十分嘈杂,就像鼎里的水沸腾起来一样;符合句“夜市”的对比语境;死得其所:形容死得有意义,有价值;在句中使用正确。点睛:对于成语题,第一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等。第二,辨析色彩。包括词语的感情色彩跟语体色彩。第三,辨析用法。包括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方面。解答成语题,第一、逐字解释成语,运用成语结构特点把握成语大意,但要注意不能望文生义;第二、注意成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

45、体色彩;第三、要注意成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弄清所用成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第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9.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很多人一般认为,地震发生后,没有坍塌的地方就没有问题了。但地震造成的影响、不稳定的效应,_。汶川、芦山地震发生后,关于龙门山断裂带潜在滑坡点的识别,是一项长期的过程。岩质滑坡突发性强、隐蔽性强,_。对潜在岩质滑坡点的识别,目前无法通过简单的遥感技术、卫星图片等完成,而是需要长期的研究。过以现

46、有科学技术,对岩质滑坡预警也并非完全无计可施。目前可采用声发射或微震技术用于岩质滑坡灾害点监测,这是针对岩石在变形破裂过程中产生的声学信号进行监测的技术,_,往往对大面积、大范围的地质灾害高发区难以全面覆盖。参考答案:其实是长期存在的 往往难于预警 但需要较高的成本【详解】此题考核学生运用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能力,以情境补写的方式出现,答题时注意语意和结构上前后文的照应,以及语意的提示,如第空根据前文“但地震造成的影响、不稳定的效应”和后文“是一项长期的过程”可知应该填写“其实是长期存在的”,第空根据后面的“目前无法通过简单的遥感技术、卫星图片等完成”可知应该填写“往往难于预警”;第空根据后文“往往对大面积、大范围的地质灾害高发区难以全面覆盖”可知应该填写“但需要较高的成本”。10. 好的广告词,除了写作技巧外,还包含着广告人的营销意识。请分别指出下面两则广告词用语的特点,并作简要分析。我太满意,我太太满意,我太太太满意。房地产公司广告词您的健康是天大的事情。“天大”制药广告词参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