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河北省张家口市赤城县第三中学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docx

上传人:a199****6536 文档编号:3282842 上传时间:2024-06-28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15.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张家口市赤城县第三中学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河北省张家口市赤城县第三中学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河北省张家口市赤城县第三中学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河北省张家口市赤城县第三中学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河北省张家口市赤城县第三中学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河北省张家口市赤城县第三中学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养活吕润霞公公和驴,究竟谁养活谁,这个问题不宜早下结论。天麻麻亮的时候,公公就起来了。公公起来的第一件事就是挂起驴圈的布帘打开驴圈的门。驴可还没起来哩,四仰八叉地躺着。见是公公进来,便会打个响鼻骨碌了起来,站在一旁有些迫不及待。公公先是把驴昨夜吃剩的草秸清扫到旁边,再把背篓里剩下的拌了面食的草料倒进光溜溜的土槽。驴便大口大口咀嚼起来。公公接着铲起散乱一地的驴粪蛋,扫净驴圈的每一个旮旯包括驴蹄子下面。那被驴尿浸湿了的地方就洒了细碎的土,再匀匀地铺开。公公挑着两篓子驴粪压进

2、地头回来,婆婆的罐罐茶已经咕嘟咕嘟叫了半天。公公没牙,一颗牙也没。公公三十来岁的时候,常常牙疼,村里有好心的,让他噙一噙麝香。公公听那好心人的主意,却把一嘴牙全给毁掉了。因此,尽管婆婆煎的油饼酥软酥软的,公公也得用他磨光了的牙床就着茶水,才能够把一个油饼囫囵进去。日头半杆子高了,公公给驴新拌了一背篓草料,就开始清扫驴的二院子。二院子与里圈连在一起。清扫干净了,草料填好了,公公拉出驴拴在明槽上,又会重新打扫一遍早晨刚扫过的里圈。给驴饮水以前是个愁事。山上水少,井里一次连水带泥吊不上半桶,人吃都成问题,公公只好到弯沟里去挑泉水。让公公到弯沟里去挑水可真是件危险的事。一是弯沟的路太难走,地势陡峭,更

3、何况公公的腰也有毛病,而且还很严重。也是三十几岁的光景吧,农业社里背麻袋,一麻袋玉米背到半山的时候,公公脚下一哧溜就跌倒了,瞬间就把腰给闪了。闪了腰的公公再也没有直起过身,从此成了弓字形。可以想象,弓字形的公公到弯沟里去挑水,有多悬啊。现在好多了,硖里的女婿前年给公公的大门前打了眼水窖,弓字形的公公再也不用到弯沟里去挑水了。中午饮了驴,伺候驴的事,算是告一段落。下午三四点的时候,公公又会为他的驴忙活开了,无非还是:拌料,扫圈,饮水。直到天黑把驴再关进里圈去。如此累计,就可以估算了:一天里,公公有大半天的时间在伺候他的驴。隔三岔五的,还要给驴铡草。别的人家摊子大农活多,养两三头牲口,还有铡草机。

4、公公和婆婆用的仍旧是老铡刀。老两口一人送草一人铡草,折腾大半天才能为驴铡够三五天的草料。不管是送草还是铡草,公公都是那个不变的弓字形。一起一蹲,一弯一直,都是在为难公公。为难是为难,公公可从没说过一句为难的话。公公常埋怨的一句话是:你这个驴么,咋就越吃越瘦了!公公就是想不通,他自个儿胖不了是因为大半辈子吃稀烂饭的缘故,牙口好好的驴,怎么尽吃好料不长膘呢,莫非是地里的活干得太少了?说实话,公公的驴是干活少了些。公公和驴一共种了四亩地。四亩地分成了四坨:一坨种胡麻,一坨种洋芋,一坨种玉米,最大的一坨种麦子。除了老两口自己吃,主要供给城里的儿子儿媳,说是乡下土坊炸的油香,自家种的洋芋和玉米新鲜。公公

5、婆婆加上城里的儿子一家,一年统共也吃不了多少粮油和蔬菜。如此说来,这四亩地,可种可不种。问题是,公公不舍,公公非种不可。这四亩地,公公的驴先前是和下庄亲房的一头乳牛一起耕种的。乳牛后来做了妈妈,就不跟别的牲口搭伙了。随后,公公的驴就有失业的意思了。硖里的女婿家有两头大乳牛。不管种啥,只要女婿牵来他家的大乳牛,呼啦啦半天就将事情弄得利利落落的。公公种不了地,公公依然是个庄稼人;驴不耕种,驴毕竟是养活人的牲口。问题大概就在这里:驴不养活人,反倒让人养活驴。所以,这驴继续存在的可能性就变得危险了。不定哪一天城里的儿子发话,让公公老两口到城里生活,可怎么办?公公就这样守着他的驴。守着驴就像守着根据地,

6、即使时间长了去城里看孙子,也是老两口轮流着去,说牲口是离不了人的。公公总是不肯随儿子从山里出来,最根本的,是因为他一直在坚持,要在山里,养活他的驴。就像当初,驴养活了他们一家。(有删改)4.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章写公公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挂起驴圈的布帘打开驴圈的门,反映了公公对驴的用心照料,也刻画出公公勤劳质朴的形象。B. 文章用补叙的手法写公公三十几岁的时候因挑水闪了腰,是对后文写“不管是送草还是铡草,公公都是那个不变的弓字形”做出了解释说明。C. 文章通过细节描写表现了中国传统家庭伦理观在农村的传承,如公公种地除了自己吃,主要供给城里的儿子儿媳;女

7、婿会给公公的大门前打了眼水窖,让公公再也不用到弯沟里去挑水。D. 本文语言平实质朴,极富生活气息,为读者呈现出农村朴实本真的生活状态,更好地表现了文章的主题。5. 文末说“他一直在坚持”,请结合全文,谈谈你对“坚持”的理解。6. 文章开头作者为什么说公公和驴谁养活谁是一个“问题”,并且还“不宜早下结论”?请作简要分析。参考答案:4. B 5. (1)公公坚持要在山里生活,自己耕种土地,养活自己的驴。(2)这也是公公对自己的生活方式以及脚下这片土地的坚守。 6. (1)从文章内容来看,不仅是公公养活了驴,驴也养活了公公,这的确是一个“不宜早下结论”的问题。(2)文章开头就这样写,暗示了本文的主题

8、:农村人与牲口的关系与其说是主仆,毋庸说是家人。家人之间没有谁养活谁的话,而是彼此依靠,不可割舍。这恰是农村人朴素情感的最好呈现。(3)从文章的结构来说,作者在把这句话放在开头,引发了读者的思考,激起了读者的阅读兴趣。4.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对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综合赏析能力。答题时要求明确具体的考核的要点,然后结合文章内容判断正误,B项,“公公三十几岁的时候因背麻袋而闪了腰”,这一部分内容运用的手法是插叙,不是补叙。5.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理解关键词语的含义。根据语境,可以从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两个角度分析,表层上,从语境“公公总是不肯随儿子从山里出来,最根本的,是因为他一直在坚持,

9、要在山里,养活他的驴”,可见公公的“坚持”是指要在山里生活,自己耕种土地,养活自己的驴。深层含义可以联系本文的主旨是想表达农村朴实本真的生活状态,可见深层含义可以理解是指公公对自己的生活方式以及脚下这片土地的坚守。6.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分析作品情节结构安排技巧。做这题首先要看句子的位置,文章开头第一段就写“公公和驴,究竟谁养活谁,这个问题不宜早下结论”,就可以思考单独一段在开头出现如果不是引出下文,为下文内容做铺垫,很可能是总领全文,点明主旨的;然后通读全文,可以发现全文内容不仅写了是公公养活了驴,而且还写了驴也养活了公公,所以这的确是一个“不宜早下结论”的问题。根据这个可以分

10、析农村人与牲口之间相互依存的亲密关系,暗示了本文的主题,这恰是农村人朴素情感的最好呈现。接着可以从结构安排的效果角度分析,“公公和驴,究竟谁养活谁,这个问题不宜早下结论”出现在开头,读者首先回想到底是谁养活谁呢,从而能够引发了读者的思考,激起了读者的阅读兴趣。点睛:理解文章内容,分析作品情节结构安排技巧,首先要简单的概括该情节,然后从内容、结构、效果三个方面分析作用,内容上主要是在人物的塑造和主旨的表达上体现,结构上注意前后的照应、情节的推进,还要注意一些手法,比如对比、衬托、抑扬等,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草堂岁月里的杜甫 冯至 上元元年(760)开春,杜甫在亲

11、友的帮助下,开始筹划建造草堂。地址选在城郭西郊的浣花溪畔,这里环境清幽,尘事不杂,杜甫十分满意,作卜居诗以唱心中之乐,反映出作者久经动荡得以安宁之后的恬静安适的心境。杜甫有一位表弟此时在成都府任司马,听说杜甫要在西郊建造草堂,便走过来看他,还送了些钱。杜甫十分感激,作诗酬谢。关于草堂的建造过程,杜甫无诗记录,我们所见到的是他忙着写诗向各地友人索求各种树苗以美化草堂环境。 另外,他还不辞劳苦亲自去石笋街果园坊的徐卿家要果木苗,不管黄梅绿李,是果木树都要。这自然是为了装点草堂,同时也有以果备荒的打算,他是挨过饿的人,曾用野果充填过饥肠,深知它们的重要,“高秋总馈贫人食,来岁还舒满眼花。”(题桃树)

12、桃可果腹,花可娱人,这就是他对果木树的整体审美。花果树木之外,他还向友人索要日用家什。可以想见,他当时安家伊始,支锅立灶,盆碗瓢勺,所需家什向人索取者一定不少,只是没有件件入诗罢了。 这年春末,草堂盖成,树木栽好,老杜坐在院中,有滋有味地欣赏起来了。他赞美它所面临的青青郊野,赞美遮日吟风的桤林茂叶与和烟滴露的笼竹翠梢,欣喜鸟来暂息,燕来定巢。细想起来,这些风物不过是寻常农舍之景,却招来如此赞叹,这从反面使我们认识到他的生活境遇已落到十分可怜的地步。他在秦州山野寻找栖居之地的苦况,他长途跋涉于险山急流、危栈古道的种种艰难,成为他乐此茅宅的生活和感情基础。定居草堂的初期,杜甫的心情获得了片刻的宁静

13、,写了不少颇具安恬情味的田园诗,如江村诗写村居景物和情事最相融洽:“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自去自来堂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此诗比较典型地反映出作者初居草堂时的心境。然而这种心境是以“故人供禄米”为条件的,他没有任何经济来源,全靠故人的周济,一旦故人稍怠,立刻就会陷入困境。他们偶有接济失时,杜甫的生活就成问题。定居草堂之后,杜甫生活安顿下来,开始游览成都古迹,并与一些风雅人士交往。 他曾瞻仰过武侯祠,作蜀相诗,对诸葛亮一生的磊落功绩做出高度的评价,为其未能收复中原完成统一大业而痛洒千秋之泪。此诗虽为吊古,却有伤今之意。当

14、时战乱尚未平息,山河破碎,宇内烟腾,于此国事维艰之际,是多么需要有一位武侯这样的贤相来主持国政!此外,诗中写他羡慕诸葛亮的得遇明主,也含有不满于肃宗的意思,他素怀匡时济世的远大志向,却被冷落与排挤,这种不平之气隐隐透于诗中。 游览古迹的同时,杜甫还交结了一些风雅人士。还有一个邻居是黄四娘,她家院子里种着成畦的花木,春天一到,万紫千红,杜甫曾去观赏,写出的诗作江畔独步寻花声娇色丽,充满无限生机。杜甫与江村农家关系也很密切,农人时常送给他一些蔬菜,他也常把种植的草药赠予他们。在与农民的接触中,他对农民的纯朴心性有了深入的理解,他出乎意料地在农家茅舍里找到了寻觅许久的赤诚之心,在不通文墨的农民身上读

15、到了自己的生活信条。这使他感到在茫茫人世间自己的归宿还是与农民的茅舍相杂为好。代宗即位后,曾召杜甫回京补京兆功曹参军,他没有赴任,想来与此不无关系。 (选自冯至杜甫传,有删改) 相关链接:草堂在暮春时节落成了这是760年,中原没有恢复,关内闹着严重的灾荒,杜甫却结束了他四年流徙的生活。在这里得到一个栖身的处所。他离开了兵戈扰攘、动荡不安的大世界,如今暂得休息,于是自然界中的一切都引起他的羡慕。他在这时期写了不少歌咏自然的诗。我们把这类的诗句和759年在洛阳道上与秦州道上的诗相比,意境上有多么大的一个悬殊!难道杜甫自己的生活刚刚有了着落,便陶醉在自然的春光里,忘却了人民的痛苦与国家的灾难了吗?(

16、冯至杜甫传,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中、晚唐诗人如张籍、白居易、元稹、杜荀鹤、曹邺、皮日休均受杜诗影响。杜甫开创“即事名篇”的新乐府诗,描写民生疾苦,下启中唐新乐府运动。韩愈诗气势雄壮、沉雄博大、奇险生硬、拗折艰涩、喜以文为诗,乃受杜诗影响。李商隐诗浓丽沉郁、气象高远、造语精工,亦受杜诗影响。 宋代孙仅读杜工部诗集序说:“孟郊得其气焰,张籍得其简丽,姚合得其清雅,贾岛得其奇僻,杜牧、薛能得其豪健,陆龟蒙得其赡博。”杜甫的现实主义创作精神,自白居易后,影响了皮日休、曹邺、聂夷中、杜荀鹤等人的创作,从而形成一个现实主义诗派,在晚唐的诗坛上独领风骚。(维基百科)(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

17、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A.在建造草堂时,除了亲友的主动帮助,杜甫也忙着向各地亲友“索求”“花果树木”、“日用家什”,以至于无暇写诗记录草堂的建造过程。B.“桃可果腹,花可娱人,这就是他对果木树的整体审美”,这表明杜甫即使在“曾用野果充填过饥肠”的时候,审美观也依然是现实主义的。C.草堂岁月里,全靠故人接济的经济条件也没有能阻挡杜甫对寻常农舍之景的赞叹,他写了不少田园诗来表达暂得栖身之所时的安适心境。D.离开了兵戈扰攘、动荡不安的中原和关内,坐在建好的清幽的草堂院内,杜甫过起了有滋有味的闲适生活,回京做官的机会也因此放弃了。E.杜甫总是关注身边的现实生活,笔下的诗篇也大都如实地记录了

18、自己的亲身经历和真实的心灵感受,草堂岁月里写下的诗章也依然如此。(2)杜甫的“草堂”是在什么情况下建起来的?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3)材料特意评点了草堂建好后杜甫写的江村和蜀相,这样写从内容上说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4)草堂岁月里的杜甫真的“陶醉在自然的春光里,忘却了人民的痛苦与国家的灾难了吗” ?杜甫的现实主义诗歌在哪些方面影响了后世的诗人?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8分)。窗体顶端参考答案:(1)答C给3分,答E给2分,答D给1分;答A、B不给分。解析.A“以至于无暇”错误;B“在曾用野果充填过饥肠的时候”表述的时间错误,这种认识是在草堂建成后;D“因此”的表述不合

19、文意。 (2)公元760年暮春时节,在中原没有恢复、关内闹着严重的灾荒的时候,杜甫结束了他四年流徙的生活,在成都建成了一个栖身的处所草堂。上元元年(760)开春,杜甫在亲友的帮助下,地址选定了城郭西郊环境清幽的浣花溪畔,开始筹划建造草堂。建造草堂所需一切,有的是亲友赠送表弟送了些钱,有的是杜甫索求的他向友人索求了各种树苗、果木苗及所需家什。(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解析 作答本题,首先要找准答题区域,然后根据文本内容进行归纳整合。本题所涉及的信息主要集中在前两段及相关链接部分,可从社会背景与诗人的经历以及建造的具体情况方面考虑作答。(是社会背景和杜甫的经历,是建造的具体情况) (3)表现杜甫此时

20、生活的暂时安定状态。离开了兵戈扰攘、动荡不安的大世界,结束了流徙的生活,生活中的一切都引起他的诗兴。表现杜甫苦中作乐的现实处境和“心情获得了片刻的宁静”的心境。因为时刻记着“人民的痛苦与国家的灾难”,素怀匡时济世的远大志向,所以杜甫诗中不时流露出在国事维艰之际被冷落被排挤的不平之气。(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解析 解答本题,可从刻画杜甫的“形”和“神”,即经历和情感两个方面作答。从“形”的方面来说,便于表现杜甫此时的生活状态和诗情;从“神”的方面来说,可从苦中作乐、心中不平两个方面考虑作答。 (4)第一问:观点一:杜甫并没有“陶醉”、“忘却”。理由:他欣赏、赞叹农舍之景,只是他心灵寻得片刻宁静的

21、表现,在并不丰裕的物质生活条件下能够如此,正是杜甫热爱生活、关注现实的体现。从这一时期的杜诗中,读者看到的是杜甫平静心境后的报国无门的悲慨。(观点1分,理由3分,言之成理即可)观点二:杜甫暂时“陶醉”、“忘却”了。理由:草堂建成后,杜甫开始“有滋有味”欣赏草堂风物,写了不少颇具安恬情味的田园诗。“定居草堂之后,杜甫生活安顿下来,开始游览成都古迹,并与一些风雅人士交往。”“杜甫与江村农家关系也很密切。”(观点1分,理由3分,言之成理即可)第二问:影响:内容上,杜甫开创的“即事名篇”的新乐府诗,描写民生疾苦,富于现实主义精神,开启了中唐的新乐府运动。艺术表现形式上,中晚唐写实诗人白居易、韩愈、李商

22、隐、元稹、孟郊等的诗风、文风都有杜甫诗歌风格的影子。(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解析:第一问,答没有“陶醉”、“忘却”或暂时“陶醉”、 “忘却”都可。选择没有“陶醉”、“忘却”作答,一要说明欣赏、赞美农舍之景与关注现实的关系,二要指明这时的诗作仍然以报国无门的悲慨为内容。选择暂时“陶醉”、“忘却”,可从欣赏草堂风物、与风雅人士交往两个方面作答。第二问,要注意文章最后的“相关链接”,可从开创新乐府运动、反映民间疾苦和表现形式对后世写实诗人的影响等方面考虑。3.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小小说在我国其实原来就有,外国也有。但由于中国近些年来小小说比较流行,读者面很广,于是才把“小小说”当成一个新的概念。这

23、个概念包含一些什么内容,值得探索。 小小说并非单指短小的小说。短小,只是它的外部特征。小小说仍然可以看作是短篇小说的一个分支。短篇小说的一般特征,小小说都是应该具备的。但是小小说和短篇小说在本质上既相近,又有所区别。小小说是短小的,从里到外都是小的。小小说作者所发现、所思索、所表现的只能是生活的一个小小的片断。这个片断是别人没有表现过、没有思索过、没有发现过的。最重要的是发现。发现,必然就伴随着思索,并寻找合适的表现形式。文学创作都需要发现,但是小小说的作者更需要有“慧眼”,因为引起小小说作者注意的,往往是平常人易于忽略的小事。这种小事必须是天生得来的一块小小说的材料。这样的材料并非俯拾皆是。

24、小小说材料的获得往往带有偶然性,邂逅相逢,不期而遇。并且,往往要储存一段时间,作者才能大致弄清楚这件小事的意义。写小小说确实需要一点“禅机”。 小小说虽然不大可能有十分深刻的思想,但可以有一点哲理,不过不能在里面进行完整的哲学的思辨(中篇小说、长篇小说可以)。小小说的特点是思想清浅。半亩方塘,一湾溪水,浅而不露。小小说应当有一定程度的朦胧性。“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一篇小小说发表了,创作过程并未结束。作者还可以继续想下去,读者也愿意和作者一起继续想下去。这样,读者才能既得到欣赏的快感,也得到思考的快感。追求,就意味着还没有达到。追求是作者的事,也是读者的事。小小说不需要过多的热情,大喊大叫

25、,指手画脚,是会叫读者厌烦的。小小说的作者对于他所发现的生活片断,最好超然一些,保持一个客观者的态度,尽可能地不动声色。小小说总是有个态度的,但是要尽量收敛。可以对一个人表示欣赏,但不能夸成一朵花;可以对一件事加以讽刺,但不辛辣。小小说作者需要的是聪明、安静、亲切。 小小说是一串鲜樱桃,一枝带露的白兰花,本色、天然。小小说不是压缩饼干、脱水蔬莱,不能把一个短篇小说拧干了水分,紧压在一个小小的篇幅里,变成一篇小小说。小小说不能写得很干、很紧、很局促。越是篇幅有限,越要从容不迫。小小说自成一体,所以也叫“微型小说”。小小说就像咫幅盆景,可以仿宏伟之自然。小小说就像宋人在扇子上画龙舟竞渡图一样,用笔

26、虽极工细,但是一定要留出很大的空白,不能挤得满满的。空白,是小小说的特点。可以说,小小说是空白的艺术。中国画也讲究“计白当黑”。因为注意“留白”,小小说的天地便很宽余了。所谓“留白”,简单直截地说,就是少写。应该在写的时候就控制住自己的笔,每琢磨一句都要想一想这样才能做到句有余味,篇有余意。 小幅的画尤其要讲究“笔墨情趣”,小小说也需要精当的语言。古人论诗时说,七言绝句就像二十八个贤人容不下一个粗人。写小小说也应如此。小小说最好不要有评书气、相声气,不要用一种半文不白的轻佻的语言。小小说当有幽默感,但又不是游戏文章。小小说不宜用奇僻险怪的句子,如宋人所说的“恶硬语”。小小说的语言要朴素、平易,

27、但有韵致。4. “小小说”又可以称为_。5. 第段中的“慧眼”在文中的含义是_。6. 下列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 小小说也包含人物、情节、环境等要素。B. 小小说也能包含完整的哲学的思辨。C. 小小说应对客观事物保持收敛态度。D. 小小说的题材应该储存一段时间。7. 第段中“二十八个贤人容不下一个粗人”在文中的作用是_。8. 作者在第段中写道“因为注意留白,小小说的天地便很宽余了”。请以莫泊桑的项链或欧亨利的最后的常春藤叶为例,简述“留白”手法的妙用。参考答案:4. 微型小说 5. 能发现“天生得来”的、“平常人易于忽略”的小事 6. B 7. 生动形象地说明小小说的语言应该精当雅致 8

28、. 欧亨利的最后的常春藤叶中,作者并未正面描述贝尔曼用生命画出那片藤叶的场景,体现了一种留白艺术。作者采取先抑后扬的手法,前面处处写他的不修边幅,写他的潦倒不得志,甚至是他的粗野。唯一能够透露老贝尔曼实际上担心琼珊的是那句看似不经意的话,“他们在那儿担心地撇着窗外的常春藤”之后,作者在没有一句交代贝尔曼的话。只写苏和琼珊的对话,以及琼珊对生命鼓起了勇气,最后才写出老贝尔曼因画叶子得病而死。用一个长长的留白,空出老贝尔曼的活动,给了读者更大的想象空间,从而有了更为宽阔的审美想象空间。【4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含义的能力,这类题目答题时一般要认真审题,明确考查的具体概念及要求。

29、本题所考查的概念是“小小说”,题干要求答出“小小说”的另外说法,结合文章第四段中“小小说自成一体,所以也叫微型小说”,可概括出“小小说”又可以称为“微型小说”。【5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含义的能力,这类题目答题时一般要认真审题,确定题目考查的是哪一个概念,然后仔细阅读原文,找到此概念所在位置,结合上下文来分析。本题所考查的概念是“慧眼”,信息在文章的第二段,作者说“小小说的作者更需要有慧眼”,下文接着进行了解释,即“因为引起小小说作者注意的,往往是平常人易于忽略的小事。这种小事必须是天生得来的一块小小说的材料”,据此可概括出“慧眼”就是能发现天生得来的、平常人易于忽略的小事

30、。6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找出文章中相对应的语句,注意将选项转述内容与原文内容逐一比对,寻找细微的差别确定答案。B项,“也能包含完整的哲学的思辨”错误,选项对应信息在原文第三段,原文为“小小说虽然不大可能有十分深刻的思想,但可以有一点哲理,不过不能在里面进行完整的哲学的思辨(中篇小说、长篇小说可以)”,由此可知,小小说不能包含完整的哲学思辨。故选B项。【7题详解】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分析论证方法和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目的具体要求。本题要求答出第五段中“二十八个贤人容不下一个粗人”在文中的作用

31、,可结合上下文进行分析。第五段中作者说“七言绝句就像二十八个贤人容不下一个粗人”,意思是说写七言绝句讲究语言精当,上文为“小小说也需要精当的语言”,下文为“写小小说也应如此”,结合上下文可知,作者说“二十八个贤人容不下一个粗人”,实际上是为了说明写小小说也要讲究语言精当。【8题详解】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需要认真审题,明确考查的具体要求。本题要求以莫泊桑的项链或欧亨利的最后的常春藤叶为例,简述“留白”手法的妙用,解答时首先要仔细阅读文本,理解“留白”的含义,然后思考项链或最后的常春藤叶中有哪些地方使用了“留白”手

32、法,选择其中一处进行分析,组织答案。由文本第四段“小小说的天地便很宽余了”“简单直截地说,就是少写”“这样才能做到句有余味,篇有余意”,可分析出,“留白”是指作者在叙述过程中,对某些情况不做明白的交代,而有意地留下空白,让读者去猜,去想象,使作品留有余味。莫泊桑的项链或欧亨利的最后的常春藤叶都运用了留白的手法,如项链中女主人公玛蒂尔德知道项链是假的之后有什么反应,作者没有写出来,留给读者去想象;最后的常春藤叶中贝尔曼是如何画出常春藤叶的,没有写出来,也是“留白”的手法,考生选择一处分析即可。注意组织答案时要先指出“留白”之处,再分析。【点睛】第3小题考核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

33、要找出文章中相对应的语句,注意将选项转述内容与原文内容逐一相对。概念不能随意扩大或缩小,因果、前后关系不能颠倒。同时还要注意选项肢之间的比较,如果选项中有内容矛盾的选项必有一错。注意叙述角度和表达方式的转换。分辨可能与必然、必然与或然、未然与已然、全称与特称。推断不夸大不缩小,不无中生有。二、 古代诗文阅读(35分,共3题)4. 参考答案:5.C 6.B 7.D 8.D5. 课内文段阅读。本大题共8小题,共34分。太尉始为泾州刺史时,汾阳王以副元帅居蒲,王子晞为尚书,领行营节度使,寓军邠州,纵士卒无赖。邠人偷嗜暴恶者,率以货窜名军伍中,则肆志,吏不得问。日群行丐取于市,不嗛,辄奋击,折人手足,

34、椎釜鬲瓮盎盈道上,袒臂徐去,至撞杀孕妇人。邠宁节度使白孝德以王故,戚不敢言。 太尉自州以状白府,愿计事。至则曰:“天子以生人付公理,公见人被暴害,因恬然,且大乱,若何?”孝德曰:“愿奉教。”太尉曰:“某为泾州,甚适,少事。今不忍人无寇暴死,以乱天子边事。公诚以都虞候命某者,能为公已乱,使公之人不得害。”孝德曰:“幸甚!如太尉请!” 既署一月,晞军士十七人入市取酒,又以刃刺酒翁、坏酿器,酒流沟中。太尉列卒取十七人,皆断头注槊上,植市门外。晞一营大噪,尽甲。孝德震恐,召太尉,曰:“将奈何?”太尉曰:“无伤也,请辞于军。”孝德使数十人从太尉,太尉尽辞去。解佩刀,选老躄者一人持马,至晞门下。甲者出,太

35、尉笑且入,曰:“杀一老卒,何甲也?吾戴吾头来矣。”甲者愕。因谕曰:“尚书固负若属耶?副元帅固负若属耶?奈何欲以乱败郭氏?为白尚书,出听我言。”晞出见太尉,太尉曰:“副元帅勋塞天地,当务始终。今尚书恣卒为暴,暴且乱,乱天子边,欲谁归罪?罪且及副元帅。今邠人恶子弟以货窜名军籍中,杀害人,如是不止,几日不大乱?大乱由尚书出,人皆曰:尚书倚副元帅,不戢士。然则郭氏功名其与存者几何?” 言未毕,晞再拜曰:“公幸教晞以道,恩甚大,愿奉军以从。”顾叱左右曰:“皆解甲,散还火伍中,敢哗者死。”太尉曰:“吾未晡食,请假设草具。”既食,曰:“吾疾作,愿留宿门下。”命持马者去旦日来遂卧军中晞不解衣戒候卒击柝卫太尉旦

36、俱至孝德所谢不能请改过邠州由是无祸。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率以货窜名军伍中 率:率领 B公诚以都虞候命某者,能为公已乱 已:已经 C罪且及副元帅 及:牵连 D吾疾作,愿留宿门下 作:工作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 )A邠宁节度使白孝德以王故,戚不敢言 太尉自州以状白府,愿计事B公见人被暴害,因恬然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C既署一月,晞军士十七人入市取酒 既来之,则安之 D罪且及副元帅 不出,火且尽 7下列各句中全都能表现段太尉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一项是 (3分) ( )公诚以都虞候命某者,能为公已乱,使公之人

37、不得害 太尉列卒取十七人,皆断头注槊上,植市门外 副元帅勋塞天地,当务始终 皆解甲,散还火伍中,敢哗者死 杀一老卒,何甲也?吾戴吾头来矣 A B C D 8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 )A汾阳王的副元帅驻扎在蒲州时,郭晞做尚书,放纵手下士卒作违法乱纪的事,邠宁节度使白孝德心中忧虑而不敢说。 B太尉看到这种情况,主动向白孝德请缨,暂代节度使的职位,为白孝德制止祸乱,并保证不使白的人受到牵连。 C太尉斩杀十七个暴卒后,郭晞军营中一时大噪,士兵们都披上了盔甲准备报仇,段太尉非常从容地准备到郭晞军营中加以说服。 D终于说服了郭晞,并留宿在郭晞的军营中,第二天一起到白孝德处表示改过,白孝

38、德非常感激。 第卷 综合题( 126分 )三古诗文表述题(共25分)9断句与翻译(1)用“/”为画横线的句子断句。(3分)命持马者去旦日来遂卧军中晞不解衣戒候卒击柝卫太尉旦俱至孝德所谢不能请改过邠州由是无祸。(2)翻译下面文段(7分)副元帅勋塞天地,当务始终。今尚书恣卒为暴,暴且乱,乱天子边,欲谁归罪?罪且及副元帅。今邠人恶子弟以货窜名军籍中,杀害人,如是不止,几日不大乱?译: 参考答案:5C略6. 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小题甲且负下未易居,下流多谤议。仆以口语遇遭此祸,重为乡党所笑,以污辱先人,亦何面目复上父母之丘墓乎?虽累百世,垢弥甚耳!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

39、。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身直为闺阁之臣,宁得自引深藏于岩穴邪?故且从俗浮沉,与时俯仰,以通其狂惑。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无乃与仆之私心剌谬乎?今虽欲自雕琢,曼辞以自饰,无益,于俗不信,适足取辱耳。要之死日,然后是非乃定。书不能悉意,故略陈固陋。(节选自司马迁报任安书).乙于是论次其文。七年而太史公遭李陵之祸,幽于缧绁。乃喟然而叹曰:“是余之罪也夫!是余之罪也夫!身毁不用矣!”退而深惟曰:“夫诗、书隐约者,欲遂其志之思也,昔西伯拘羑里,演周易;孔子厄陈、蔡,作春秋;屈原放逐,著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而论兵法;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

40、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也,故述往事,思来者。”于是卒述陶唐以来,至于麟止,自黄帝始。(节选自司马迁太史公自序)14.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虽累百世,垢弥甚耳 垢:耻辱B. 今虽欲自雕琢 雕琢:修饰,美化C. 论次其文 次:次序D. 孔子厄陈、蔡 厄:遭受困厄15.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 仆以口语遇遭此祸 以通其狂惑B. 退而深惟曰 孙子膑脚,而论兵法C. 然后是非乃定 乃喟然而叹曰D. 重为乡党所笑 此人皆意有所郁结16. 下列选项中对选文的理解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 “书”是一种文体。这里“书”指书信,本文是司马迁写给

41、其友人任安的一封回信,情感任意挥洒,不受羁绊,如江海波涛,汹涌澎湃。B. 甲文融叙事和抒情于一体,当情浓事切之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是以肠一日而九回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既是叙述又是抒情,使人读之唏嘘。C. 甲文向任安表述沉痛羞辱的心情,并陈说作者对余生的看法。“浮沉”“俯仰”“狂惑”词语,表达了司马迁的消极、悔恨、妥协,是现实压迫之后的情感折射。D. 乙文略述司马迁的处境、情感与心志,可与报任安书中“草创未就,会遭此祸”“退论书策以舒其愤”等内容映照,文字精微,思想深沉。17. 翻译划线的句子(1)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无乃与仆之私心剌谬乎?(2)夫诗、书隐约者,欲遂其志之思也。参考答案

42、:14. C 15. B 16. C 17. (1)如今少卿竟然教导我推贤进士,恐怕和我个人的想法相违背吧? (2)诗、书含义隐微而言辞简约,是作者想要表达他们内心的想法。14.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C项 “ 次”:编次,编纂。句意是:于是开始论述编次所得文献和材料。15.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对文言虚词的理解能力。B都是连词,表承接。A介词,因为 / 连词,表目的。C副词,才 / 连词,于是。D表被动,被 / 助词,所字结构。16.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C项“消极、悔恨、妥协”有误,此处是寓悲愤于自贬。17.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句子的翻译能力。第一

43、句:“乃”竟然;教以推贤进士:状语后置句;无乃乎:固定句式,恐怕吧;“剌谬”违背。第二句:隐约:含义隐微而言辞简约;“遂”:实现;“思”:想法。点睛:文言文翻译一定要直译,一般不允许意译,要字字落实,忠实于原文。.答题技巧先将句子中的每个字都落实为现代汉语的解释,同时注意平时学习过程中强调的重点实词、重点虚词、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语、词类活用,重点句式、特殊语气在句中有没有体现,这些是重点的得分点,需要将得分点翻译出来。翻译个别字的最常用方法就是把古汉语中常用的单音节词换成现代汉语中常见的双音节词,人名地名等专用名词不要翻译,无须自作聪明。再将这些字连成句,要求符合现代人说话习惯“达”。连字成句

44、时注意尽量少改就少改,该补的一定要补出来,该调整顺序的也要落实。使一句话完整通顺。个别字词实在无法说通,试试看是否是通假或者活用。参考译文:乙三、 语言文字运用(20分,共4题)7. 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传统文化中的各个成分,在其发生的时候,是应运而生的,在历史上起过积极作用。及至 ,它们或者与时俱进,演化出新的内容与形式;或者 ,化为明日黄花。也有的播迁他邦,重振雄风;也有的 ,未老而先亡。但是,不管它们内容的深浅,作用的大小,时间的久暂,空间的广狭,只要它们存在过,便都是传统文化。A. 物换星移 抱残守缺 白驹过隙B. 物换星移 坚如磐石 昙花一现C. 时过境迁

45、 坚如磐石 白驹过隙D. 时过境迁 抱残守缺 昙花一现参考答案:D【考点定位】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技巧点拨】成语的错误类型主要有内涵不明,感情色彩失当、对象错类和不合语法,考核的重点是望文生义、对象错配和褒贬失当,这就要求在平时的成语积累中找到成语的关键,记忆含义的同时还要记忆用法,如词义的褒贬、适用的对象、语法功能,在答题时首先明确句子要表达的意思,然后分析成语的内涵,看是否恰当。总之不但要加强成语的意思的积累,还要注意用法的积累。8.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别里科夫的悲剧,不仅是19世纪末沙皇统治下的众多的保守的知识分子的悲剧,更是他个人的悲剧。B.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