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福建省泉州市惠安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语文期末试题含解析.docx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3282436 上传时间:2024-06-28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泉州市惠安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语文期末试题含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福建省泉州市惠安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语文期末试题含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福建省泉州市惠安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语文期末试题含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福建省泉州市惠安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语文期末试题含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福建省泉州市惠安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语文期末试题含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福建省泉州市惠安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语文期末试题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信息时代更需经典阅读信息时代为我们提供了获取信息的便利,世界变得既立体又平面。所谓立体,是指信息的丰富性使我们很容易较为全面地了解事物,使我们处在一个与世界的立体联系之中;所谓平面,是指大家处于同一个平面上,凌驾于人们之上的权威似乎在逐渐消逝。对于年轻人来讲,这似乎是一个无所不能的时代,也应该是一个幸福的时代。然而,事实似乎并非如此,普遍的焦虑弥漫在年轻人中间:我想知道一切,我也似乎能够知道一切,但却不知道我应该知道什么。这使年轻的朋友们感受到了前辈们从未有过的

2、恐慌。网络信息与传统出版业最大的不同,是前者较少受到社会理性的约束和过滤。网络上,越具有个人色彩的东西就越具有吸引力,越容易受到追捧,这样的东西有很大几率是“脾气”,而不是具有深厚时代文化内容的个性。阅读上的羊群效应使人产生从众心理,很多青年人在潜意识里以为通过这种“海量”阅读就可以产生知识和智慧,就可以建立“三观”,但最终,他们得到的却只有空虚和焦虑。这时候,基础阅读或者叫经典阅读的重要性就显现出来了。经典是什么,经典就是永不过时的东西,它是人类按照自己的根本利益共同选择下来的文明成果,是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的文化基础。经典阅读,会在潜移默化中让人习得珍贵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尤其是在童

3、年、少年和青年时期。比如读四大名著,孩子首先会为故事所吸引,而这些故事本身,都深深镌刻着中国人在漫长历史过程中总结出来的思维模式和价值观念。故事的演进,会帮助孩子们辨别正邪、建立是非观念,也使他们从中感受到扶危济困、除暴安良的快乐和坚忍不拔的精神,燃起追求正义的热情等等,而这些,都是生活的精神原动力。如果说小说主要作用于人的思维方式,诗词则直接作用于人的情感模式。比如小儿皆可诵的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春光美好,生命美好,不能因贪睡而错过,对春光的珍爱与对生命的珍惜已拆解不开,春光与生命,时代与生活是如此让人爱恋,以致使人们不愿放弃片刻的光阴;诗中即使含有一丝

4、丝的伤感,也立刻在这种青春的情绪中蒸腾为对生活与生命的深情感受。爱读这些诗的孩子,一定是热爱生活的。打个比方,经典阅读带来的思维模式和情感模式,就像是我们大脑的最佳操作系统。越早安装越好,任何时候安装都不算晚。有了这个操作系统,我们就能更从容地面对海量的信息,摆脱喧哗和浮躁,消除恐惧和焦虑,在令人眼花缭乱的世界里沉静下来,知道哪些是要选择的,哪些是可以忽略的,世界因此会变得更加真实和有意义。 (2014年3月19日人民日报)1下列对“经典阅读”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经典阅读又叫基础阅读,在信息时代下重要性突显,它是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的文化基础。B.经典阅读可以让人们在潜移默化

5、中习得珍贵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尤其在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C.经典阅读带来的思维模式和情感模式,就像大脑的最佳操作系统,任何时候安装都不算晚,但一定是越早安装越好。D.经典阅读作用于人的思维和情感模式,从而能让人们摆脱喧哗和浮躁,消除恐惧和焦虑,在令人眼花缭乱的世界里沉静下来。2.下列有关“信息时代对年轻人的影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信息时代为我们提供了获取信息的便利,使我们处在一个与世界的立体联系之中,使凌驾于人们之上的权威在逐渐消逝。B.信息时代下,普遍的焦虑弥漫在年轻人中间,使他们感受到了前辈们从未有过的恐慌。C.网络上,越具有个人色彩的东西就越具有吸引力,越容易受到追捧,所以这

6、不是具有深厚时代文化内容的个性,而很可能是“脾气”。D.阅读上的羊群效应使人产生从众心理,很多青年人通过网络上的“海量”阅读就可以产生知识和智慧,建立“三观”。3.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A.对于年轻人来讲,信息时代应该是一个幸福的时代,因为这似乎是一个无所不能的时代。B.热爱生活的人一定爱读春晓,他们会把一丝丝的伤感蒸腾为对生清与生命的深情感受。C.网络信息较少受到社会理性的约束和过滤,很多年轻人最终从网络中得到的只有空虚和焦虑。D.经典阅读中小说主要作用于人的思维方式,诗词直接作用于人的情感模式,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参考答案:1.A(偷换概念。经典是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的文

7、化基础,不是经典阅读)2.B(A项原文说的是“似乎在逐渐消失”;C项强加因果;D项原文说的是“很多青年人在潜意识里以为”,并不是事实。)3.C(A项强加因果;B项逻辑错误,原文是“爱读这些诗的孩子,一定是热爱生活的”;D项“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属于无中生有。)2. 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雪 画王海椿兖州城外农庄有个书生叫柳应寒。柳应寒家贫,仕途又颇不得意。自恃画得一手好画,却无人赏识。常自怨自叹,恨无知音。一日,他歇息田垄,迎面走来个书生,长得白白净净,眉含英气。书生见他满面忧郁,便坐下和他攀谈。柳应寒向书生诉说功名不就的苦恼,书生好言相劝

8、,句句都说在他心坎上。知己难求,他遂邀书生到寒舍小坐。柳应寒弄了两个小菜,欲去买酒,书生说不用了,从腰间摸出一个葫芦,斟起酒来,顿时香气扑鼻,令人生津。应寒从没喝过如此佳酿,遂开怀畅饮。席间得知书生姓白名如雪,生于富豪之家,因不忍家父严管,负气离家。应寒说:“为兄若不嫌我家贫寒,就此住下如何?”白如雪说:“好。”两人畅饮之时,门外飘起雪花。白如雪赞:“好雪!”便磨墨展纸,画了几幅松、竹、梅图。运笔之时,应寒已知书生功底非同小可,泼墨大胆,非常人所为。可如雪搁笔之后,应寒看来看去总觉得几幅画少了一种气韵。在他愣神之时,白如雪已跨出门外,从雪地抓了个雪团回来,放到白瓷碗中,用口一呵,顷刻,雪团融化

9、成水。白如雪净了笔,蘸上雪水,在画上圈圈点点、任意挥洒,几幅画上立时雪花片片,静中有动。雪梅、雪松、雪竹,顿时有了神韵。“真是神来之笔、神来之笔!为兄莫非神人也。”柳应寒赞叹。白如雪说:“这有何难,你也能画。只不过你平时不知个中诀窍罢了。”便叫应寒试试,应寒将信将疑,摸过纸笔,效仿起来,果真不假,清水落到纸上便成了飞雪。翌日,白如雪嘱柳应寒将画皆以他的名义拿去卖。柳应寒说:“这样不妥吧?”如雪道:“我只求活得逍遥自在,名利于我无用,而你需摆脱眼下处境。”应寒也就不再推辞,他来到集市,将画悬于一店铺壁,顷时就围拢了许多人,赞不绝口,争相购买。应寒得了好些银两,很是欣喜。便又买了好酒好菜,回家和如

10、雪畅饮起来。之后,他乘着酒兴又作了好多雪景图,如雪也在一旁连连赞好。他将画拿到集市,又被人抢购一空。此后,两人常在一起交流画艺,柳应寒大有长进,很快就和白如雪齐肩了。柳应寒的名气渐渐大了起来。他的雪景画一时被商贾名流争相收藏。钦差大臣李相亭巡视兖州,闻应寒画名,特意召见。柳应寒当场表演画艺,所画雪荷,甚得李相亭赏识。古人画荷,要么是夏日艳荷,要么是秋日残荷,他却画冬日之荷。冬荷也是残荷,可他笔下之荷,泼墨淋漓酣畅,深浅层次皆以用墨浓淡分之。荷叶虽萎,衬以雪景,并无丝毫萧条败落之气。莲梗裹雪,更显荷之冰清玉洁。整个画面只有黑白二色,一方朱印又使画面免去冷清压抑之感,生动异常。得知他仍无功名,李相

11、亭便封他一个小官,在县衙混口饭吃。得知此讯,白如雪也甚是为他高兴。后来,兖州县令擢升,得李相亭引荐,柳应寒被封为一县之主。当上县令后,柳应寒就很少回去和白如雪叙谈了,只是时常托人捎些银子回去。一天,一个衙役跑到大堂,对柳应寒说:“大人,有一人在街头卖画,全是仿你的画风,有损大人声誉,请查访。”柳应寒从官轿下来,发现卖画者竟是白如雪。他说:“哎呀,原是白兄,缺钱花向我说一声不就行了,何苦出来卖画呢?”白如雪道:“我卖画又不是为钱,只是找个乐儿。”柳应寒叫他快收了画摊,跟他到县衙叙叙,白如雪怎么也不应。柳应寒很是不悦,只好打道回府。一连几日,白如雪都来县城卖画。这天,来了几个衙役,二话不说将白如雪

12、的画摊踢翻了,说他冒仿县太爷手笔,骗取钱财,不容白如雪分辩,就将白如雪绑了押回县衙,打进监狱。不几日,兖州降了一场大雪。柳应寒在府上独自畅饮,乘着酒兴,作了一幅瑞雪丰年图:座座村落,尽披银装,柴门红灯,玉树雪墙,一片祥和之气,隐喻皇恩浩荡,恩泽山河。柳应寒摇头晃脑自我欣赏一番,甚是满意,当下差人冒雪送往京城,希望得到皇上赏识。皇上听说兖州县令画界名流柳应寒雪天送来雪画,很是高兴。可待他展开画轴,不禁气得胡须直抖。原来,此画哪有什么雪景,却见幢幢茅舍,腐草凄凄,秃树枯枝,显得万般荒凉。分明是讥讽当今皇上昏庸无能。是日,柳应寒正在备案,忽觉脖子一阵冰凉,他觉得好生蹊跷。一抬头,满堂飘着雪花。再细看

13、,雪花却是从他所作的几幅雪画上飘落,顷刻之间,几幅画上的雪已然落尽,萧索之气令他不寒而栗!蓦地,他想起自己献给皇上的那幅瑞雪图,不禁惊出一身冷汗(选自微型小说)(1) 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农庄书生柳应寒画艺虽佳,只是因自己家贫仕途又不顺,所以所作之画无人赏识,常常是愁眉苦脸。B出身富豪之家的白如雪因与柳应寒有着相似的遭遇,所以跟柳应寒话语投机,答应在柳家住下,这为故事向前发展做好了铺垫。 C白如雪作画是即兴大胆,巧妙地借用了门外雪花,使得画面顿增气韵,让人感叹颇具神来之笔,这也助推了情节的继续发展。 D白如雪在柳应寒当上县令之后很少回来与自己叙怀,心生怨意,

14、于是故意连续几日到县城卖画,以损毁县令柳应寒的名声。E县令柳应寒在雪后乘着酒兴所作的瑞雪丰年图,献给皇上之后却画面大变,这使得小说陡增悬念,也表现了作者对柳应寒的一种谴责。(2)请从柳应寒人生的不同阶段概括出他的性格特点。(6分)(3)请试着拟写一副对联来概括小说情节发展。(6分)(4)人们常说:“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由此来谈一谈你对小说标题作用的认识。(8分)参考答案:(1)E, 3分; C, 2分;A,1分(A“画艺虽佳”不太符合原文,原文说“自恃画得一手好画”;B二人并无相似的遭遇;D心生怨意,故意损毁之说错)(2)(6分。意思接近即可)(未走上仕途时)小有画艺,但自怨自艾,热衷功名;

15、(走上仕途之后)轻视友情,更讨好献媚,自毁前程。(3)(6分。格式2分,内容4分)困窘时遇如雪作画当县令,得意日害旧交献画毁前程(4)(8分)“雪画”作为标题在小说中起到了线索(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柳应寒的人生起伏变化皆源于“雪画”。(2分)因雪画柳应寒得到白如雪的帮助提高了自己的画艺和名气,也因此得到钦差大臣的提携,走上了仕途;(3分)因雪画(白如雪进县城卖画)而使得柳应寒想要借献雪画给皇上却遭命运作弄,自毁前程。(3分。也可谈及对柳应寒的谴责)略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外婆的世界李 娟我是在我妈开始种葵花那一年决定辞职的,并提前把外婆送到乡下由我妈照顾。之前外婆大部分时候跟着我在

16、阿勒泰市生活。在阿勒泰时,我白天上班,她一个人在家。每天下班回家,一进小区,远远就看见外婆趴在阳台上眼巴巴地朝小区大门方向张望。她一看到我,赶紧高高挥手。后来我买了一只小奶狗陪她(就是赛虎)。于是每天回家,一进小区,远远就看见一人一狗趴在阳台上眼巴巴地张望。我觉得外婆最终不是死于病痛与衰老的,而是死于等待。每到周六周日,只要不加班我都带她出去闲逛。逛公园的绿化带,逛超市,逛商场。阿勒泰对于她是怎样的存在呢?每到那时,她被我收拾得浑身干干净净,头发梳得一丝不苟。一手牵着我,一手拄杖,在人群中慢吞吞地走啊走啊,四面张望。每次逛完回到家,她累得一屁股坐到床上,一边解外套扣子,一边嚷嚷:“累死老子了,

17、老子二回再也不出去了。”可到了第二天,就望着窗外蓝天幽幽道:“老子好久没出去了”那时候,我好恨自己没有时间,好恨自己的贫穷。我哄她:“明天就出去。”却想要流泪。除此之外,大部时间她总是糊里糊涂的,总是不知身处何地。常常每天早上一起床就收拾行李,说要回家。还老是向邻居打听火车站怎么走。但她不知道阿勒泰还没通火车。她只知道火车是唯一的希望,火车意味着最坚定的离开。在过去漫长的一生里,只有火车带她走过的路最长,去的地方最远。只有火车能令她摆脱一切困境,仿佛火车是她最后的依靠。每天她趴在阳台上目送我上班而去,回到空空的房间开始想象火车之旅,那是她生命之末的最大激情。她在激情中睡去,醒来又趴到阳台上。直

18、到视野中出现我下班的身影。她已经不知时间是怎么回事了。她已经不知命运是怎么回事了。她总是趁我上班时,自己拖着行李悄悄跑下楼。她走丢过两次,一次被邻居送回来,还有一次我在菜市场找到她。那时,她站在那里,白发纷乱,惊慌失措。当她看到我后,瞬间怒意勃发。似乎正是我置她于此处境地。但却没有冲我发脾气,只是愤怒地絮絮讲诉刚才的遭遇。有一次我回家,发现门把手上拴了根破布,以为是邻居小孩子恶作剧,就解开扔了。第二天回家,发现又给系了一根。后来又发现单元门上也系得有。原来,每次她偷偷出门回家,都认不出我们的单元门,不记得我家的楼层。对她来说,小区的房子统统一模一样,这个城市犹如迷宫。于是她便做上记号。这几块破

19、布,是她为适应异乡生活所付出的最大努力。我当着她的面,把门上的碎布拆掉,没收了她的钥匙。她破口大骂。又哭喊着要回四川,深更半夜地拖着行李就走。我筋疲力尽,灰心丧气。第二天我上班时就把她反锁在家里。她开不了门,在门内绝望地号啕大哭。我抹着眼泪下楼。心想,我一定要赚很多钱,总有一天一定要带外婆离开这里。那是我二十五岁时最宏大最迫切的愿望。我突然意识到自己介入她的世界太深。她已经没有同路人了。她早已迷路。她在迷途中慢慢向死亡靠拢,慢慢与死亡和解。我却只知一味拉扯她,不负责地同死亡争夺她。我离她多远啊,我离她,比死亡离她还要远。我和她生活在一起,终日在她的时光边缘徘徊。奇异的,难以想象地孤独着的时光。

20、如蚕茧中的时光。我不该去试探这蚕茧,不该一次又一次干扰她的迷境。以世俗的,自私的情爱。每天我下班回家,走上三楼,她拄着拐棍准时出现在楼梯口。那是我今生今世所能拥有的最隆重的迎接。每天一到那个时刻,她艰难地从她的世界中抽身而出。在她的世界之外,她放不下的只有我和赛虎了。我便依仗她对我的爱意,抓牢她仅剩的清明,拼命摇晃她,挽留她。向她百般承诺,只要她不死,我就带她回四川,坐火车回,坐汽车回,坐飞机回。想尽一切办法回。回去吃甘蔗,吃凉粉,吃一切她思念的食物,见一切她思念的旧人但是我做不到。我妈把外婆接走那一天,我送她们去客运站,再回到空旷安静的出租屋,看到门把手上又被系了一块破布。终于痛哭出声。我就

21、是一个骗子,一个欲望大于能力的骗子。而被欺骗的外婆,拄着拐棍站在楼梯口等待。她脆弱不堪,她的愿望也脆弱不堪。我根本支撑不了她,拐棍也支撑不了她。其实我早就隐隐意识到了,唯有死亡能令她展翅高飞。7. 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章用朴实自然的文字写了“外婆”在阿勒泰跟随“我”生活的一段经历,写出了“外婆”的特点。B. 文章从动作、神态、语言等角度描写“外婆”,尤其从语言描写中,读者就能感受到一个四川老太太的特点。C. 外婆在门把手上拴破布,是为了辨认自己的家,“我”当着她的面拆掉破布条,是因为破布条影响了小区的美观。D. “我”承诺要带“外婆”回家,但“我”没有

22、完成自己的承诺,对此“我”感到深深的歉疚,在外婆离开后痛哭出声。8. 理解文章中划线的句子。(1)我觉得外婆最终不是死于病痛与衰老的,而是死于等待。(2)我突然意识到自己介入她的世界太深。9. 阅读文章概括外婆的世界是一个怎样的世界。参考答案:7. C 8. (1)外婆每天等待我的回来,写出了外婆内心的孤独,前后对比写出外婆的生活中只有等待我的回来,这比病痛和死亡更折磨她(2)她的生活完全由我安排,她已经没有了自己的生活,完全和她以往的生存环境脱离,失去了家乡、失去了同伴,甚至生死也由我来安排,表达了作者深深的自责之情。 9. (1)外婆的世界是孤独的世界,每天只有我和赛虎相伴,总想着到外面走

23、一走、看一看。(2)外婆期盼着回到家乡,回到属于自己的生活,那里有她熟悉的人和熟悉的生活。(3)外婆的世界是一个由生走向死的自然过程,谁也无法阻止,谁也不能让她停留。【7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散文类阅读的选择题,主要考核对文意、主旨、结构、人物形象等的分析、理解,这些是命题者的设题点,做题时在读懂文章的基础上,尤其要注意分析备选答案在文意、主旨、情感、人物的性格或心理等方面的表述是否得当,表达特色方面的判断是否恰当。本题中C项,错在“是因为破布条影响了小区的美观”。我拆掉布条并不是为了小区的美观,而是不想让外婆出去,怕她走丢。故选C。【8

24、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品味文章语言内涵的能力。“理解句子”包括三层次意思:表层意义,即字面意义。句内意义,即句子的语境意义(临时意义)。句外意义(言外之意),即言在此而意在彼而产生的意义。句子含意题的解题思路:1、分析句子的切入点:从分析句子的修辞手法入手;从句子中的重要词语入手;从分析句子的结构入手;从分析句子在文中的位置入手。首先回归文本,找到划线句子,看该句所写的对象,看有无使用技巧,圈出关键词语,然后结合具体的语境分析內涵。本题需要考生找到设题的区域,结合上下文的内容,联系设题句子的手法才能品味句子的含义。第(1)句含意的理解要抓住“孤独”一词,结合文中对外婆的叙述和描写,

25、“她一个人在家。每天下班回家,一进小区,远远就看见外婆趴在阳台上眼巴巴地朝小区大门方向张望。她一看到我,赶紧高高挥手。”“后来每天回家,一进小区,远远就看见一人一狗趴在阳台上眼巴巴地张望。”“她在激情中睡去,醒来又趴到阳台上。直到视野中出现我下班的身影。”“难以想象地孤独着的时光。如蚕茧中的时光。我不该去试探这蚕茧,不该一次又一次干扰她的迷境。以世俗的,自私的情爱。”“每天我下班回家,走上三楼,她拄着拐棍准时出现在楼梯口。”这些叙述中可以看到外婆每天等待我的回来,她内心异常孤独,外婆的生活中只有等待我的回来,这比病痛和死亡更折磨她。所以说作者认为,与其说外婆是死于病痛与衰老,倒不如说她是死于孤

26、独的等待。”第(2)句含意的理解要“自己介入她的世界太深”来理解。文中说“我当着她的面,把门上的碎布拆掉,没收了她的钥匙。第二天我上班时就把她反锁在家里。她开不了门,在门内绝望地号啕大哭。”“我和她生活在一起,终日在她的时光边缘徘徊。奇异的,难以想象地孤独着的时光。如蚕茧中的时光。我不该去试探这蚕茧,不该一次又一次干扰她的迷境。以世俗的,自私的情爱。”这表明外婆的生活完全被我安排。“她已经没有同路人了。她早已迷路。她在迷途中慢慢向死亡靠拢,慢慢与死亡和解。我却只知一味拉扯她,不负责地同死亡争夺她。”她已经没有了自己的生活,完全和她以往的生存环境脱离,失去了家乡、失去了同伴,甚至生死也由我来安排

27、,表达了作者深深的自责。【9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欣赏作品的人物的内心世界的能力。分析人物内心首先应结合文中对人物的叙述性的语句,根据小说中描写这个人物的言行举止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抒情的语句提取或概括。文中说,“她一个人在家。每天下班回家,一进小区,远远就看见外婆趴在阳台上眼巴巴地朝小区大门方向张望。她一看到我,赶紧高高挥手。”“后来每天回家,一进小区,远远就看见一人一狗趴在阳台上眼巴巴地张望。”“到了第二天,就望着窗外蓝天幽幽道:老子好久没出去了”这表明外婆的世界是孤独的,每天只有“我”和赛虎相伴,总想着到外面走走看看。“常常每天早上一起床就收拾行李,说要回家。还老是向邻居打听火车站

28、怎么走。”“她总是趁我上班时,自己拖着行李悄悄跑下楼。”“我就带她回四川,坐火车回,坐汽车回,坐飞机回。想尽一切办法回。回去吃甘蔗,吃凉粉,吃一切她思念的食物,见一切她思念的旧人”外婆期盼着回到家乡,回到属于自己的生活,那里有她熟悉的人和熟悉的生活。“她已经没有同路人了。她早已迷路。她在迷途中慢慢向死亡靠拢,慢慢与死亡和解。”外婆的世界是一个由生走向死的自然过程,谁也无法阻止,谁也不能让她停留。本题从以上三个方面回答即可。【点睛】理解重要句子的含义,其方法是:摘录法。就是选摘原文原句来作答。浓缩法。在原文中找到相应的语句,按照题目规定的字数,将其“浓缩”为合乎规范的句子作为答案。改写法。依据题

29、目,将原文中的某个或几个句子,作点改动,使其合乎答题的要求。拼接法。将分散在文章各处的某些句子,有机地拼接融合在一起。活译法。指含有比喻的句子,可有抓与喻体相似的方法。分析法:对于分析句子层次、分析某个句子的作用和分析文章层次、分析某种写法的意义的试题,回答时,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自拟答案。二、 古代诗文阅读(35分,共3题)4. 文言文阅读沈有容,字士弘,宣城人。幼走马击剑,好兵略。举万历七年武乡试。蓟辽总督梁梦龙见而异之,用为昌平千总。复受知总督张佳胤,调蓟镇东路,辖南兵后营。十二年秋,朵颜长昂以三千骑犯刘家口。有容夜半率健卒二十九人迎击,身中二矢,斩首六级,寇退乃还,由是知名。十四年从李

30、成梁出塞,抵可可毋林,斩馘多。明年再出,亦有功。成梁攻北关,有容陷阵,马再易再毙,卒拔其城。从宋应昌援朝鲜,乞归。日本封事坏,福建巡抚金学曾欲用奇捣其穴,起有容守浯屿、铜山。二十九年,倭掠诸寨,有容击败之。倭据东番。有容守石湖,谋尽歼之,以二十一舟出海,遇风,存十四舟。过彭湖,与倭遇,格杀数人,纵火沈其六舟,斩首十五级,夺还男妇三百七十余人。倭遂去东番,海上息肩者十年。捷闻,文武将吏悉叙功,有容赉白金而已。三十二年七月,西洋红毛番长韦麻郎驾三大艘至彭湖,求互市,税使高寀召之也。有容白当事自请往谕见麻郎指陈利害麻郎悟呼寀使者索还所赂寀金扬帆去。由浙江游击调天津,迁温处参将,罢归。四十四年,倭犯福

31、建。巡抚黄承元请特设水师,起有容统之,擒倭东沙。泰昌元年,辽事棘,始设山东副总兵,驻登州,以命有容。八月,毛文龙有镇江之捷。诏有容统水师万,偕天津水师直抵镇江策应。有容叹曰“率一旅之师,当方张之敌,吾知其不克济也”无何,镇江果失,水师遂不进。明年,广宁覆,辽民走避诸岛,日望登师救援。朗先下令,敢渡一人者斩。有容争之,立命数十艘往,获济者数万人。时金、复、盖三卫俱空无人,有欲据守金州者。有容言金州孤悬海外,登州、皮岛俱远隔大洋,声援不及,不可守。迨文龙取金州,未几复失。四年,有容以年老乞骸骨,归,卒。(选自明史沈有容传,有删改)13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有容白当事/自请往

32、谕/见麻郎/指陈利害/麻郎悟/呼寀使者/索还所赂寀金/扬帆去B有容白/当事自请往谕见麻郎/指陈利害/麻郎悟/呼寀使者索/还所赂寀金/扬帆去C有容白当事/自请往谕/见麻郎/指陈利害/麻郎悟呼/寀使者索还所赂寀金/扬帆去D有容白当事/自请往谕见麻郎/指陈利害/麻郎悟/呼寀使者索还所赂/寀金扬帆去1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乡试”是古代科举的地方考试,又称“大比”。一般在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B“倭”指倭寇。是指元末到明中叶在朝鲜和我国沿海抢劫骚扰的日本海盗。C“海外”与古代的“海内”相对,“海内”指国内,“海外”则古今同义,指国外。D“乞骸骨”意思为请求使骸

33、骨归葬故乡,指古代官吏因年老请求退职回家。1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沈有容热爱军事。他从小就会骑马击剑,后考中武生乡试,梁梦龙、张佳胤都赏器重他,让他担任要职。B沈有容作战勇猛指挥夺取刘家口的战斗中,他身先士卒,虽身中两箭,但仍斩首六级,等敌人退走了才回来。C沈有容有计谋。他曾想用奇兵攻打倭寇的巢穴,可惜福建巡抚金学曾不按他的计划行事,导致部队攻打失败。D沈有容爱护百姓。郎先发布禁令不让人去救百姓时,他表示反对并下令让几十艘船开往各岛,从而使数万人获救。1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倭遂去东番,海上息肩者十年。捷闻,文武将吏悉叙功,有容赉白金而已。

34、(2)无何,镇江果失,水师遂不进。明年,广宁覆,辽民走避诸岛,日望登师救援。参考答案:13A14C15C 16(1)倭寇于是离开东番,海上平息了十年。捷报上达,文官武将们都论功受赏,有容只是受赏白银而已。(2)没有多久,镇江果然丢失了,水师就不再前进。第二年,广宁失守,辽民逃往各岛避难,每日盼望登州的部队救援。13试题分析:根据句子结构,“有容白当事”一句中,“当事”做“白”的宾语,中间不能断开,可排除B项;“悟”与“呼”表示两种行为,前者是“麻郎醒悟”,语意已经完整,后者则是“叫来高寀的使者”,语意完整,故中间要断开,可排除C项;“索还”指“讨要”,中间不能断开,“所赂寀金”意为“贿赂高寀的

35、金钱”,语意完整,中间不能断开,可排除D项。【考点定位】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名师点睛】对于文言断句类型的题目,不要急于答题,应当先诵读这个篇段,通过诵读,力求对全文的内容有个大体的了解,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处,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找虚词、察对话 、依总分 、据修辞 、对称 、反复、辨句式。抓虚词看位置:“夫、惟、盖、凡、窃、请、敬”等发语词和表敬副词,经常放在句首;句首的语气词“其、盖、唯、盍、夫、且夫、若夫”等前面可断句,常用于句首的相对独立的叹词,如嗟夫、嗟乎、呜呼等,前后都可断句;有些常用在句首的关联词,如“苟”“纵

36、”“是故”“于是”“向使”“然而”“无论”“至若”“是以”“继而”“纵使”“然则”等前面大多可以断句;常在句首的时间词,如“顷之”“向之”“未几”“已而”“斯须”“既而”“俄而”等,也可以帮助断句。“乎、哉、也、矣、欤、焉”等语气词经常放在句尾;句末语气词“也、矣、耶、哉、乎、焉、兮、耳、而已”等后面可断句。“以、于、为、而、则”等连词经常放在句中。(2)对话、引文标志: 文言文的对话、引文常常用“曰”、“云”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第一次对话出现人名,以后就用“曰”而省略主语。14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学常识的能力。古代文化常识包括古代文化中天文、历法、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

37、等。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本题C项文中的“海外”指远离内陆的地方,不是指国外。【考点定位】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名师点睛】海外的古意和现在大致相仿,也是指国境以外、外国的意思。古代传说我国疆土四面环海,故称国境之内为海内,国境之外就称为海外。辞源“四海”条注:古人以为中国周围皆是海,所以把中国叫做海内,把外国叫做海外。战国策?秦策一:“今欲并天下,凌万乘,诎辞国,制海内。”史记?高祖本纪:“威加海内兮归故乡。”由此可推断,”海外“在古代也是外国或者国境之外的意思。等平时需要注意积累。15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

38、内容的理解。C项由原文“日本封事坏,福建巡抚金学曾欲用奇捣其穴,起有容守浯屿、铜山”可知,“想用奇兵”的是福建巡抚金学曾,这里对象有误;且“福建巡抚金学曾不按他的计划行事”于文无据。【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名师点睛】这道题目是概括归纳文章内容。解答此类题的方法是: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在阅读题目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所谓读全,就是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谓读准,就是要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只有对题干作全面、准确的分析理解,才能准确地答题。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

39、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C项由原文“日本封事坏,福建巡抚金学曾欲用奇捣其穴,起有容守浯屿、铜山”可知,“想用奇兵”的是福建巡抚金学曾,这里对象有误;且“福建巡抚金学曾不按他的计划行事”于文无据。16试题分析:主要重点词语的翻译:(1)“去”:离开;“息肩”:平息;“赉”:赏赐。(2)“无何”:没有多久;“明年”:第二年;“走避”:逃走躲避;“日”:名词用作状语,每天。【考点定位】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名师点睛】文言翻译是文言文考的必考的内容,翻译注意

40、直译,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如此题中的“谨”“申”“不然”等实词,同时注意一些特殊的文言现象,如词类的活用和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的翻译,还要注意翻译完之后一定要注意对句子进行必要的整理,使句意通顺。【参考译文】沈有容,字士弘,宣城人。幼时就会骑马击剑,爱好用兵的谋略。万历七年考中武生乡试。蓟辽总督梁梦龙看见他认为他不是平凡之人,任用他为昌平的千总。又受到总督张佳胤的赏识,调到蓟镇的东路军,管辖南方士兵的后营。十二年秋天,朵颜长昂带领三千骑兵侵犯刘家口。有容半夜

41、率领二十九名勇猛的士兵迎击,身中两箭,斩首六级,贼寇退走了才回来,由此知名。十四年跟随李成梁出塞,抵达可可毋林,斩杀敌人无数。次年再次出塞,也有功劳。成梁攻打北关,有容冲入敌阵,坐骑一再更换一再死去,最后攻下了那座城。随从宋应昌支援朝鲜,要求回来。分封日本的事情失败,福建巡抚金学曾想用奇兵攻打他们的巢穴,启用有容防守浯屿、铜山。二十九年,倭寇劫掠各村寨,有容打败了他们。倭寇占据东番。有容防守石湖,计划全部歼灭他们,带了二十一条船出海,遇到风,存下十四条船。经过澎湖,与倭寇相遇,打死数人,放火烧沉他们六条船,斩首十五级,夺回男女三百七十多人。倭寇于是离开东番,海上平息了十年。捷报上达,文官武将们

42、都论功受赏,有容只是受赏白银而已。三十二年七月,西洋的红毛番酋长韦麻郎驾驶三艘大船到澎湖,要求互通贸易,他们是征收商税的使臣高寀召来的。有容告诉当权的人,自己请求前往劝说他们。见到麻郎,指明陈述利害关系。麻郎醒悟,叫来高寀的使者,讨回贿赂高寀的金钱,扬帆而去。从浙江游击将军任上调到天津,又调任温、处参军,被罢免回家。四十四年,倭寇侵犯福建。巡抚黄承元请求特别设立水师,起用有容统领,在东沙擒获倭寇。泰昌元年,辽东事务棘手,朝廷开始设立山东副总兵,驻守登州,就任命有容担任这个职务。八月,毛文龙在镇江打了胜仗。诏令有容统帅水师万人,偕同天津的水师直达镇江策应。有容叹息说:“率领一支部队,去抵抗正嚣张

43、的敌人,我知道那是不可能成功的。”没有多久,镇江果然丢失了,水师就不再前进。次年,广宁失守,辽民逃往各岛避难,每日盼望登州的部队救援。朗先下令,敢摆渡一个人过来的斩首。有容反对,立即命令几十艘船开往各岛,几万人获得了救援。当时金、复、盖三卫都空虚没有人,有人要据守金州。有容说金州孤立地远处海外,登州、皮岛都与它远隔大海,声援不到,不可据守。等到文龙取得金州,没有多久又丢失了。四年,有容因为年老请求退休,回到家中,去世。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题。陈宗礼,字立之。少贫力学,袁甫为江东提点刑狱,宗礼往问学焉。淳祜四年,举进士。调邵武军判官,入为国子正,迁太学博士、国子监丞,转秘书省著作佐

44、郎入对,言火不循轨。帝以星变为忧,宗礼曰:“上天示戒,在陛下修德布政以回天意。”又曰:“天下方事于利欲之中,士大夫奔竞趋利,惟至公可以遏之。”兼考功郎官,迁尚左郎官兼右司。时丁大全拄国柄,以言为讳宗礼叹曰:“此可一日居乎!”陛对,言:“愿为宗社大计,毋但为仓廪府库之小计,愿得天下四海之心,毋但得左右便嬖戚畹之心;愿寄腹心于忠良,毋但寄耳目于卑近;愿四通入选以来正人,毋但旁蹊曲迳以引贪浊”拜太常少卿,迁秘书监。以监察御史虞虑言追两官,送永州居住。景定四年,拜侍御史。迁刑部尚书,以起居舍人曹孝庆言罢度宗即位,兼侍讲,拜殿中侍御史。疏言:“恭俭之德自上躬始,清白之规自宫禁始,左右之言利者必斥,蹊隧之

45、私献者必诛。”以诗进讲,固奏:“帝王举动,无微不显,古人所以贵于慎独也。”权礼部侍郎兼给事中。进读孝宗圣训,因奏:“安危治乱,常起于一念虑之间,念虑少差,祸乱随见天下之乱,未有不起于微而成于著。”又言:“不以私意害公法,乃国家之福。”帝曰;“孝宗家法,惟赏善罚恶为尤谨。”宗礼言:“有功不赏,有罪不罚,虽尧舜不能治天下,信不可不谨也。” 迁礼部侍郎,以老乞退,帝曰:“岂朕不足与有为耶?”以华文阁直学士知隆兴府,再辞。逾年,依旧职任广东经略安抚使兼知广州,加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寻兼权参知政事。疏奏:“国所以立,曰天命人心。因其警而加敬畏,天命未有不可回也,因其未坠而加绥定,人心来尝不可回也。

46、”卒官,遗表上,赠开府仪同三司、盱江郡侯,谥文定。 (选自宋史列传第一百八十)注:火不循轨;火星不遵循轨道追:追削。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时丁大全擅国柄 擅;专权B左右之言利者必斥 斥:责备C信不可不谨也 谨:慎重D因其未坠而加绥定 绥:安抚9、下列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属于表现陈宗礼“委婉讽谏”的一组是此可一日居乎 愿寄腹心于忠良,毋但寄耳目于卑近 帝王举动,无微不显,古人所以贵于慎独也 不以私意害公法,乃国家之福 上天示戒,在陛下修德布政以回天意 天下之乱,未有不起于微而成于著A B C D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陈宗礼年轻时家中贫困,刻苦读书,在袁甫任江东提点刑狱的时候,陈宗礼曾前往向他讨教学问。B陈宗礼有两次被免官的经历,第一次是因为监察御史虞虑的弹劾,第二次是因为起居舍人曹孝庆的弹劾。C陈宗礼有两次辞官的经历,第一次是在升任礼部侍郎的时候,他借口年老乞求退职,不过没有被皇帝批准。D陈宗礼从淳祐四年考中进士后便调任邵武军判官。此后一直居于官位,最后也是在任上去世的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天下方事于利欲之中,士大夫奔竞趋利,惟至公可以遏之。 (2)帝王举动,无微不显,古人所以贵于慎独也。 (3)安危治乱,常起于一念虑之间,念虑少差,祸乱随见。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