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湖南省长沙市耀邦中学2021年高二语文测试题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打完这盘台球(法国)都德仗已经打了两天。这些兵士是在倾盆大而之下,背上背着背包度过这一宵的,因此都疲惫不堪。可是你看已经长长的三个钟点了,就任凭他们手扶着枪,在大道的积水滩里,被雨水渗透的田野烂泥里挨受着入骨的寒气。那几尊大她,炮口向着丛林,好象在窥视什么东西;掩蔽起来的机枪牢牢瞄着天际,一切都准备齐全,只待进攻。总司令部却迟迟不下命令。总司令部并不远,就是这座路易十三式的古堡,被而洗过的红砖在半山坡的矮树丛中闪闪发着光,平整的绿色漫草地央在两行盛开的盆花之间;小水池像一面镜
2、子似的展开着,天鹅在里面游泳;一个极大的飞檐翘角的家禽窝的顶下,金黄色的野鸡和孔雀向树叶发着尖锐的鸣声,扑打着翅膀,开了屏;马在马厩里憩着。几个传令官或马弁穿着军便服在厨房附近摆来摆去,穿着红裤子的园丁拿着耙子在大庭院里安国地松散沙土。饭厅的窗户都面临大门石阶开着,从窗口望进去,可以看见杯盘狼藉的饭桌:拔去塞子的酒瓶,暗淡无光的空酒杯,都憔悴地留在弄皱了的台布上。在隔壁屋子里,发出说话的语声、笑声、台球的滚动声、互相碰杯声。原来元帅正在打他那盘台球,元帅一打上台球,天塌下来他都不管,世上更没有任何东西可以阻碍他把这盒球打完。打台球嘛!这是这位伟大军人的癖好。他站在那里,严肃得跟身临战场一样,穿
3、着军礼服,胸前挂满了勋章,眼睛冒火,两颧通红;宴会,赌兴,酒意都催得他劲头十足。他的副官们众星捧月似地围着他,殷勤恭顺,他每打一球,他们便钦佩叹赏得五体投地。跟元帅打台球的对手是一位参谋本部的矮小的大尉,他是打台球的第一把能手,能够把世界上的所有元帅打个落花流水,可是他懂得和他的长官之间应该保持一种表示敬意的距离,他留着神不要打赢,可也不要输得太容易。他正是一位人们称为有前途的军官。“留神!小伙子!元帅已有了十五分,你是十分。应该照这样对付到底;对你的晋级来说,这比在外边跟那些人一起,让淹没大地的泉涌似的雨水浇着,用处大得多。”这大尉就这样心里默念着。这盘球打得真精彩。象牙球滚来滚去,互相挨身
4、擦过,两色交错着。突然,天上闪过一发炮弹的火光。一阵隆隆的响声震得玻璃颤动。大家都吓了一跳,焦虑地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只有元帅什么也没看见,什么也没听见;他哈腰歪在台子上,正在琢磨一杆子“嘬球”的绝妙效果。这是他的拿手好戏,嘬球的效果!看!又是一片火光,紧跟着又是一片。大炮一发跟着一发,一发比一发快。副官们都奔到窗口。莫非普鲁士人真的进攻了?“让他们攻吧!”元帅拿粉块擦着球杆头说,“该你啦,大尉。”这时候骚乱更厉害了。大炮的震撼声中,还夹杂着机枪的哒哒声,排枪的连续不断的响声。从一片一片的浅草地里,升起一大片镶着黑边的红云。花园的尽头全部被照得通红。总司令部里开始惊慌起来。传令兵骑着马如飞地跑
5、来。大家都要求见元帅。可元帅是见不着的。我不是对你们说过,没有任何东西可以阻碍他打完他那盘球吗?“该你了,大尉。”不过大尉有点心不在焉了。到底还是年纪太轻!你看他忘记了他玩的花样,连着打了两杆子好球,几乎要赢这盘球。这回,元帅可怒不可遏了,脸上显出惊奇和愤怒。正在这时,一匹跑得四蹄翻飞的马奔到了院子里。一个满身是泥的副官不顾卫兵的拦阻,一跳闯上了石阶:“元帅!元帅!”元帅无名火有八丈高,脸红得跟鸡冠一样,出现在窗口,手里还拿着球杆:“有什么事?这成何体统?难道这儿没有卫兵了?”“可是,元帅啊”“好吧回头再说等我的命令,真他妈的!”窗子又使劲地关上了。等他的命令!那些可怜人,正是在等候啊!没有人
6、明白为什么待在那里毫无动作。一点办法没有。他们在等候命令不过,死是无须等候命令的,于是这些人就整百整百地死去。从他们张开的伤口里,不声不响地流着法国的忠贞之血台球室里,也异常紧张:元帅又领了先;可是那个小个儿大尉象狮子似地抵抗着。十七分!十八分!十九分!几乎来不及记分了。战争的声音越来越近。元帅只差一分了。炮弹已打到花园里。有一颗竟在水池上空爆炸了。镜面似的水四分五裂,一只天鹅在卷成漩涡的一大堆带血的羽毛里慌慌张张地游着。这是最后一声炮。现在是一片沉寂。没有别的声响,只有雨点落在灌木上的声音,小土山下隐约的鼓声;在渗透雨水的路上还有一种有如羊群狂奔的踏步声军队是完全垮了。元帅打赢了他那盘球。(
7、有删改)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小说开头采用拟人手法描写大炮和机枪,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法军军队的严阵以待,渲染出一种紧张的战前氛围,和司令部的轻松享乐氛围构成鲜明对比。B. 士兵们整装待发却得不到命令,指挥官们本应指挥作战却在举行宴会、纵情娱乐,小说多处设置对比,揭示出法军失败的根本原因,表达了作者的愤恨之情。C. 大尉陪着元帅打台球,他球技高超却在开始时有意落后,反映了这个军官投机钻营的心理:后来他却连着打了几杆好球想赢,又反映了他年轻气盛的一面。D. 小说使用了全知视角,采用第三人称来讲述故事,这使得叙述故事不受时空限制并能够深入小说人物内心,
8、拉开了作品和读者之间距离,更显客观。8. 小说以“打完这盘台球”为题,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9. 小说多次写到天鹅、野鸡、孔雀、马等动物,各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参考答案:7. C 8. 标题交代了小说的主要事件,情节的发展、主题的表现都与元帅打台球有关;标题与小说开篇描写战争场景形成反差,制造悬念,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标题有利于刻画人物形象,元帅在敌人疯狂进攻时仍执意打完台球,表现出法军元帅沉溺享乐、玩忽职守的特点;标题蕴含着强烈的讽刺意味,元帅赢了台球却输了战争,小说充满强烈的讽刺意味。 9. 第一次写鹅、野鸡、孔雀、马这些美丽可爱的动物,营造了和平宁静的氛围,和前线的紧张气氛形成鲜明
9、对比,突出了司令部大战前的安逸享乐;第二次写敌人进攻后动物们的表现,它们受到炮火惊吓而焦躁不安,显示战火已经迫近,从侧面表现出形势更为紧迫,故事情节进一步发展;最后借动物们的悲惨命运凸显了战争的惨烈,预示了法军的惨败结局;作者借此对昏庸无能的法军指挥阶层进行了无情地批判,揭示了主题。【7题详解】本题考查分析鉴赏作品的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立足考查“内容和艺术特色”,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C选项“又反映了他年轻气盛的一面”错,他连着打了几杆好球,并不是为了想赢得比赛,而是想不要输
10、的太容易,以显示出元帅的球技高超,已达到阿谀逢迎讨好巴结的目的。故选C。【8题详解】本题考查探究文章标题意蕴的能力。解答时可从以下五个角度分析:一是思考标题的表层含义和在文中的含义;二是思考题目是否点明写作对象的特点或写作内容;三是思考题目是否表达作者主观的感情和态度;四是思考题目是否揭示文章的主旨或哲理;五是思考题目是不是文章的线索。从文章线索上看,“打完这盘台球”贯穿全文,文章的线索。从艺术效果上看,“打完这盘台球” 与小说开篇描写战争场景形成反差,制造悬念,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在人物刻画方面,“可元帅是见不着的。我不是对你们说过,没有任何东西可以阻碍他打完他那盘球吗?”可见法军元帅沉溺享
11、乐、玩忽职守的特点,丰富了人物形象。“军队是完全垮了。元帅打赢了他那盘球。”由此可见标题标题蕴含着强烈的讽刺意味。【9题详解】本题考查了鉴赏小说中形象的作用的能力。小说中物象的基本作用有:突出人物性格,揭示深化主题。反复出现,串起相关情节,从而成为全文的线索,兼有使结构更加严谨的作用。衬托环境,或者具有象征意义。分析物像的作用,首先要结合文本内容具体分析物象的作用,由原文“小水池像-面镜子似的展开着,天鹅在里面游泳;一个极大的飞檐翘角的家禽窝的顶下,金黄色的野鸡和孔雀向树叶发着尖锐的鸣声,扑打着翅膀,开了屏;马在马厩里憩着。几个传令官或马弁穿着军便服在厨房附近摆来摆去,穿着红裤子的园丁拿着耙子
12、在大庭院里安闲地松散沙土。”可知第一次写鹅、野鸡、孔雀、马这些美丽可爱的动物,营造了和平宁静的氛围,和前线的紧张气氛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司令部大战前的安逸享乐;由文章“花园的尽头全部被照得通红,孔雀、野鸡害了怕,在窝里大声鸣叫;那些阿拉伯马闻着了火药味,在马厩尽头直尥蹶子。总司令部里开始惊慌起来。传令兵骑着马如飞地跑来。”可知第二次写敌人进攻后动物们的表现,它们受到炮火惊吓而焦躁不安,显示战火已经迫近,从侧面表现出形势更为紧迫,故事情节进一步发展;由文章“镜面似的水四分五裂,一只天鹅在卷成漩涡的一大堆带血的羽毛里慌慌张张地游着。这是最后一声炮。现在是一片沉寂。没有别的声响,只有雨点落在灌木上的
13、声音,小土山下隐约的鼓声;在渗透雨水的路上还有一种有如羊群狂奔的踏步声军队是完全垮了。”可知最后借动物们的悲惨命运凸显了战争的惨烈,预示了法军的惨败结局;从而解释了主题。.【点睛】有的作品的标题,直接点出了作者所写作的对象。解答时要特别关注其对象的特点,探究作者为何写这一对象。有的则在对象前添加了修饰性或者限制性词语,组成偏正结构的标题。解答时,更要注意对象前面的修饰语,同时结合文章内容仔细揣摩其内在的意蕴,明确作者的观点和态度。有些标题是以句子为标题的,它常常就是作者表达的主旨或揭示的哲理,在这些标题中要特别注意表达感情的词语,这些词语往往是作者对对象的主体特征或内在感情的一种概括,要结合文
14、章内容准确理解其含义。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如今,甲骨文手机表情包已经成为斗图圈的“新宠”。意蕴深远的传统文化符号竟与“神马、有木有”等网络流行词产生了一系列“化学反应”。设计者将几何化的甲骨文字转化成更加直观形象的动物,再配上时尚的网络用语,整组表情就像是一套可爱的甲骨文动态识字卡片,这套表情包的设计者陈楠说:“甲骨文的设计与推广应该是结合当下的,活化的,不希望把它塑造成高深莫测拒人千里的文化符号。”的确,甲骨文是现存中国王朝时期最古老的一种成熟文字,但现代人理解和接受甲骨文有点困难,甚至根本无法识别。一方面是丰富灿烂的文化资源,一方面是古老文化和现代阅读方式之间存在的隔膜,如何打
15、通这个文化隔膜,是传统文化复兴传承的关键。这就要求文化工作者要善于将古老的文化精神、文化精髓,与现代人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思维方式紧密结合,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来解读古老文化,用现代化的手段诠释传统经典,激活人们对传统价值的认同感、文化发展的使命感。在网络时代,本来高冷的甲骨文有了萌萌的表情包,深受网友们的欢迎,已然给我们带来一种启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古老的“甲骨文”不仅可以带来经济红利,也可以带来文化红利。语言是一种资源,这是新时代人们对语言传播和发展规律探究的新认识。比如,在传统观点看来,作为一种古老的语言文字,甲骨文离普通大众的生活似乎很远,但是,借由先进的
16、网络技术手段和运作方式,这种古老的语言文字也可以被重新开发和利用,进而转化为一种沟通和交流的网络资源。事实上,通过对语言资源加工处理,已经在诸多领域创造出了丰厚的经济红利,如:词典编纂、语言翻译、语言信息检索、语音识别和语音合成、语言广告设计、命名、书法当然,推广传统文化需要借助新型技术手段,以年轻人喜欢的方式,实现完美的现代“穿越”。不仅“甲骨文表情包”,从“萌萌哒”的故宫文创,到文化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再到文化综艺国家宝藏近年来,传统文化不断与年轻人的接受方式实现“嫁接”,原本躺在博物馆中高冷的“小众文化”,也有了一定的温度和热度,真正走进了大众的生活和视野,为传统文化的推广和传承带来了
17、附加值。“甲骨文表情包”的走红说明,让优秀的传统文化深入普通大众,重新焕发出活力,只是缺一个契机,需要借助新的传播方式,让其重新绽放出生机。当然,传统文化创新发展并非易事,既需要建立在对传统文化扎扎实实的研究基础之上,也需要对大众文化的传播规律、方式和媒介有深入的了解。现代科技是传统文化创新的催化剂,让传统文化具备生命力,就需要努力寻找到文化科技创新的“痛点”,力求达到最有效的融合方式。唯有这样,古老的语言文字、文化的创新才会拥有更加精彩的未来。(摘编自董晓波、胡波甲骨文表情包让传统文化“活”起来)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几何化的甲骨文字转化成直观形象的动物,再
18、配上网络用语,就不显得高深莫测。B. 复兴传承传统文化的关键,就是要打通古老文化和现代阅读方式之间存在的隔膜。C.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丰厚的经济红利大于文化红利。D. 推广传统文化要借助新技术手段,以年轻人喜欢的方式,实现完美的现代“穿越”。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章用甲骨文表情包走红引出如何让优秀的传统文化重新焕发生命活力的问题。B. 文章从古老的文化精髓和现代化科技运用两方面阐释了如何创新发展传统文化。C. 文章用甲骨文可被重新开发利用的事实论证了“语言是一种资源”这一观点。D. 文章运用举例论证,结合社会现实,说明传统文化创新可借助
19、现代科技。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 “甲骨文表情包”成斗图新宠,得益于传统文化符号与网络流行词结合的化学反应。B. 只要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来解读古老文化,就会激活人们对传统价值的认同感。C. 经典咏流传诗词大会等“小众文化”为传统文化的推广传承带来了附加值。D. 人们抓住了文化科技创新的“痛点”,使古老文字文化的创新迎来了更精彩的未来。参考答案:1. C 2. B 3. A【1题详解】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语句以及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时,一般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圈画出选项与原文不相符的内容,再联系前后文根
20、据语境重点分析比较这些内容,选出与原文内容不相符的一项即可。本题中,C项,“丰厚的经济红利大于文化红利”,曲解文意。根据原文“古老的甲骨文不仅可以带来经济红利,也可以带来文化红利”和原文最后一段可知,文章重点是传统文化的推广和传承,并不是看重传统文化的转变与创新会带来多少经济红利。故选C。【2题详解】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梳理文章的内容,圈出每段的中心句,把握文章的观点、论据,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本题中,B项“文章从古老的文化精髓
21、和现代化科技运用两方面阐释了如何创新发展传统文化”错误,原文为“用现代化的手段诠释传统经典”“现代科技是传统文化创新的催化剂”,文章主要从现代科技的角度阐释如何创新发展传统文化,没有涉及从古老的文化精髓方面阐释如何创新发展传统文化。故选B。【3题详解】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侧重根据文意进行推断。解答此类题目,应先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这是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
22、,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改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本题中,B项表述过于绝对,原文为“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来解读古老文化,用现代化的手段诠释传统经典,激活人们对传统价值的认同感、文化发展的使命感”,喜闻乐见的形式还须结合现代化的手段。C项,经典咏流传诗词大会不属于“小众文化”。D项,“人们抓住了文化科技创新的痛点”错,原文“现代科技是传统文化创新的催化剂,让传统文化具备生命力,就需要努力寻找到文化科技创新的痛点”,可见“痛点”尚在寻找中。故选A。【点睛】解答此类题时,首先需审清题干,在理解题干的基础上,通过“圈点勾画”的方式在原文中标注选项的具体位置,然后认真比对选项
23、与原文表述的差异,“去同存异”,通过排除法筛选出正确答案。另外,需要注意试题中经常会设置“强加因果”、“曲解文意”、“无中生有”、“偷换概念”、“以偏概全”、“表述绝对”等陷阱,这就要求在答题时需要细心对比选项与原文,找出二者之间细微的差别。3.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问题。诗经原来是诗,不是“经”,这在咱们今天是很明确的。但在封建社会里,诗三百篇却被尊为“经”,统治阶级拿它来做封建教化的工具。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诗三百篇是一种配乐演唱的乐歌。这些乐歌一方面用于祭祀、宴会和各种典礼,当作仪式的一部分 或娱乐宾主的节目。另一方面则用于政治、外交及其他社会生活,当作表情达意的工具,其作用和平常的语言
24、差不多,当然它更加曲折动人。例如周代有一种“献诗陈志”的做法,当一些人看到国君或者同僚做了什么好事或坏事,就做一首诗献给他们,达到颂美或者讽谏的目的。还有人由于个人遭受冤屈或不幸,也往往通过诗来发泄和申诉。应该说明,“献诗陈志”是要通过乐工的演唱来献给君上或同僚的,所以卿士“献诗”总和“瞽献曲”或“瞍赋”、“矇诵”并提。在人民群众的生活里,诗歌也常用于表情达意,例如诗经?邶风?新台和诗经?秦风?黄鸟等,都是针对具体的现实问题而发的。古代史传中还有一些不在三百篇之内的“徒歌”,例如左传?宣公二年记载宋国将军华元被郑国人捉了去,后来逃回来,人民讥笑这位败军之将,做了一个歌儿对他唱。这样的歌,从性质
25、上说和“献诗陈志”没有什么分别。不过士大夫献诗,是特地做了给乐工唱的;庶人的作品则先是在社会上流传,给采访诗歌的人收集去了,才配上乐曲,达到统治阶级的耳中。在外交宴会等场合,宾主各方往往通过“赋诗”来表达愿望和态度。“赋诗”时点出现成的诗篇,叫乐工们演唱,通过诗歌的问答,了解彼此的立场,这就叫“赋诗言志”。这种“赋诗”往往不管原作本身的内容和意义,仅仅是把赋诗者的观点和愿望寄托在诗中某几句之上,来作比喻或暗示,所以是一种典型的断章取义。左传?襄公二十六年记晋侯为了卫国一个叛臣的缘故,把卫侯羁押起来,齐侯和郑伯到晋国去说情,郑国的子展就赋诗经?郑风?将仲子一诗。将仲子本来是一首爱情诗,这当中有“
26、人之多言,亦可畏也”的话,是说女的爱着男的,又怕旁人说闲话;子展却借用来说,晋侯纵然有理由,但“人言可畏”,别人看来总是为了一个叛臣。诗三百篇到了孔子的时代,由于新声代替古乐,造成了诗与乐的分家,诗也就由乐歌逐渐变为纯粹的语言艺术了,“赋诗”、“献曲”也不大见到了。诗三百篇在社会上的实际用途缩小了,封建士大夫就逐渐把诗的意义和封建教化的原则联系起来。比如公孙丑问,伐檀诗中,为什么君子不耕而食?孟子回答道:“国君用了他,就得到安富尊荣;子弟信从他,就学会孝悌忠信。君子不劳而食,还有谁比他功劳更大呢?”封建统治阶级就是这样“以意逆志”,最后把诗尊为“经”。直到五四运动以后,这部伟大的诗集才冲开了各
27、种乌烟瘴气,在思想和艺术上放射出夺目的光辉。(摘编自中华书局“知识丛书”金开诚诗经)15下列关于原文第一、二两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经中的作品原来是普通的诗歌,并没有深刻的含意,但是封建统治阶级却把它尊为经典,用它来做封建教化的工具。B在春秋中叶以前,诗三百篇曾经作为一种配乐演唱的乐歌,成为祭祀、宴会和各种典礼的一部分仪式或娱乐宾主的节目。C所谓“献诗陈志”,一种情况是指卿士通过贡献诗歌,向国君或同僚陈述自己的心意,以达到颂美或者讽谏的目的。 D在古籍记载中,卿士“献诗”经常和“瞽献曲”、“矇诵”等一起出现,是因为卿士做诗以后,总是通过乐工的演唱来呈献。1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
28、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的政治、外交和其他社会生活中,诗经被当作表情达意的工具,往往能收到平常语言所无法达到的效果。B上古时候,人民群众的作品如果给采访诗歌的人收集去了,就可能进入诗三百篇中,不然则仍然是没有曲调的“徒歌”。C古人在“赋诗言志”时采用的都是现成的诗篇,其含意大家都清楚,所以能够通过诗歌的来回问答,了解彼此的立场。D孟子解释伐檀说,君子使国君得到安富尊荣,使子弟学会孝悌忠信,所以君子可以不劳而食。这就曲解了诗经的原意。参考答案:15A16B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二、 古代诗文阅读(35分,共3题)4. 阅读两则材料,完成
29、小题。材料一: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材料二: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材料三: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论语里仁 材料四:孟子曰:“亲之过大而不怨,是愈疏也:亲之过小而怨,是不可矶也。愈疏,不孝也:不可矶,亦不孝也。” 孟子告子下【注】 几::轻微,婉转。 劳,操劳。矶:激怒。21. 结合第一、二则材料,概括出 “孝”的本质。22. 结合第三、四则材料,简要分析孔孟关于“孝”的主张。参考答案:21. 敬爱的态度情感。 22. 孔子认为子女不能对父母有怨恨,即使父母有
30、过错,即使劝说无效,都不能怨恨。其强调的是对父母“孝”的绝对性。孟子认为子女对父母可以有怨恨,认为有大错时,子女的怨恨就是孝的表现。孟子认为“孝”有主次轻重之别,特定情况下,可违而并非盲从。【21题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内容的理解和概括的能力。题干问的是:结合第一、二则材料,概括出 “孝”的本质。孝”的核心精神是敬。赡养父母,不只是满足父母的物质生活,更要心存敬意;规劝父母,要言辞婉转,即便父母不听不能心存怨恨。孔子说:“有个良好的态度是难以做到的事情。逢到了需要做的事情,晚辈要把父母要做的事情做了;有了好吃的,要让父母去享用,难道就把这些当做了孝吗?”根据以上对材料一和材料二的理解,是从敬
31、爱的态度上去诠释“孝”的核心和精神的。【22题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根据对材料内容的理解可知,孟子对此事的解释,这里不作任何评价。问题在于,当孟子对于诸种孝行而作出轻重主次的分辨时,他就表达了一种新的孝行理念,即面对父母,子女可以依据孝之最高价值而作出“可违”的决断。这就否定了孔子孝道中父母权威的绝对性,否定了子女因为孝行的约束而作盲目地服从,而主张孝行并非简单的行为,其中贯穿着“理”的核心价值:子女对父母的真正的爱心。因此,当学生请问父母有过而子女有怨是否违背孝道时,孟子回答:“亲之过大而不怨,是愈疏也;亲之过小而怨,是不可磯也。愈疏,不孝也;不可磯,亦不孝也。”(
32、告子下P278)父母有过,要分是大过还是小过。小过而子女有怨,则为不孝;如果是大过,则子女非但可以怨,还应当向父母指出。因为怨,则表示子女对理的坚持;指出则是子女对父母的爱护。如果不怨不告,孟子说,那就是视父母为路人,为保护自己而坐视父母的过错,不是真正敬爱父母的态度。【点睛】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首先对文章进行层次的划分,找到文章论述从几个方面着眼,然后概括段意,根据段意概括中心。注意重点关注各段的段首和段尾句以及文章的靠头和结尾的句子,从这些段落或语句中提取关键的词语作答。参考译文:材料一:游问孝,孔说:.现所称孝说,能够奉养父母。跟犬马都能豢养,没敬重跟圈养犬马区别呢。材料二:子夏请
33、教孝的问题。孔子说:“有个良好的态度是难以做到的事情。逢到了需要做的事情,晚辈要把父母要做的事情做了;有了好吃的,要让父母去享用,难道就把这些当做了孝吗?”材料三:孔子说:“侍奉父母,如果他们要干错事,就要和颜悦色、轻言细语地劝说。如果他们不愿听从自己的意见,还是要恭恭敬敬,但不能违背道理,为他们操劳,也不要怨恨。”材料四:父母犯了大的过失,子女若不去抱怨,不去劝阻,则表示关系更加疏远,那是子女不孝;父母有了微小的过失,子女若执意批评,斤斤计较,也是不孝。为什么呢?因为父母如果犯了大错,你不去劝阻,让父母一路错下去,说不定最后酿成大错,成为危害社会的人,那时候就悔之已晚了;但是父母如果有了小错
34、,你就不要劝了,人谁没有小错呢,小错也要劝,家庭就变得像学校一样了,孩子变成老师,父母整天战战兢兢的,生怕犯什么错,影响亲子关系的和谐;相反,如果孩子有了小错,父母也像老师一样严厉对待,家就不像家了。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题。注:将7-10题的答案写于答题卡C处方框内】暴方子传俞樾暴方子,名式昭,河南滑县人。祖名大儒,字超亭,官江西知县。方子以巡检指省江苏,补平望司巡检。刻苦自厉,非其分所应得,一钱不取。虽其母不能具甘旨,妻子无论也。时谭叙初中丞以苏藩护理巡抚,禁博禁妓禁食鸦片烟。方子平日不以此为利,文到奉行,诸弊竞绝。谭公嘉之,举荐贤守令数人,方子与焉,诏军机处存记。会以母忧去官
35、。免丧复至江苏,补吴县甪头司巡检。清操愈厉,曰:“吾母在尚尔,今岂为妻孥计温饱哉!”甪头司驻太湖西山。方子布衣芒屩,徜徉山水间。遇先贤祠墓,每刻石表识之。又访求山中遗老诗文集,刻以行世。公事之暇,好读史,史记、两汉、三国志、晋书皆卒业。然性傲岸,喜凌上,坐是失上官意,竞劾去之。官罢后,饔飧不继,山中人争以米馈,未匝月,得米百馀石,柴薪膜菜称是。山中有秦散之者,为作林屋山民馈米图。及归滑,贫益甚。光绪二十年,倭事起,湘抚吴清卿中丞自请督师。方子喜曰:“伟哉此举,吾愿从之。”谒中丞于津门。中丞吴人也,见之大喜,拜疏言:“臣前丁忧家居,即闻甪头巡检暴式昭坚持节操,以不善事上官被劾,深以为惜。请开复其
36、官,交臣差遣。”得旨:准留营差遣,俟有微劳,即行开复。方子乃从中丞出山海关。奉檄至塞外买马,往返千里,不私一钱。中丞叹曰:“此人若为牧令,政绩必有可观矣!”其明年,感疾,卒于关外,年仅三十馀,闻者深惜之。【注】指省:清代捐纳制,没有补授实缺的官员,不等吏部抽签分发,而由自己出钱,指定到某省去听候委用。 甪l头:地名,在江苏吴县东。 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会以母忧去官 会:适逢B吾母在尚尔 尔:这样C每刻石表识之 识:认识D俟有微劳,即行开复 俟:等到 8下列句子中,全部表现暴方子廉洁的一组是( )(3分)非其分所应得,一钱不取方子平日不以此为利,文到奉行举荐
37、贤守令数人然性傲岸,喜凌上未匝月,得米百馀石,柴薪膎菜称是奉檄至塞外买马,往返千里,不私一钱A B C D 9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暴方子严于律己。他到江苏听候委用,补员为平望司巡检,但他生活俭朴,就连他的母亲也不能享受到美味。B暴方子在世三十多年,担任过一任知县,两任巡检,其间曾因冒犯上司被免官。光绪二十年,追随吴清卿去抗倭。C在苏州,暴方子常常穿着布衣踏着草鞋游览太湖西山;在公事之余,喜欢读史书,史记等史书他都已通读。D吴清卿对暴方子的廉洁非常赞赏,认为他如果担任牧令,政绩一定有可观的地方。可惜第二年方子就因病去世了。 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38、(6分)(1)虽其母不能具甘旨,妻子无论也。(3分) (2)坐是失上官意,竟劾去之。(3分) 参考答案:参考译文(一) 暴方子,名式昭,河南滑县人。他的祖父名大儒,字超亭,曾经担任江西知县。方子凭借巡检的官职到江苏听候委用,补员为平望司巡检。他刻苦严格要求自己,不是他本分内应得的钱财,一钱不取。即使是他的母亲也不能享受到美味,更不要说他的妻子儿女了。当时谭叙初中丞凭着苏藩的官职处理巡抚的事务,禁止赌博嫖娼禁食鸦片烟。方子平日不从中获取利益,上级公文到了(他)认真奉行,几项弊端最终都根除了。谭公嘉许他,举荐几个有才能的守令,方子也在其中,皇上已经下诏军机处存档记载。适逢方子因为要为母亲服丧便辞了
39、官。服丧期满后又来到江苏,补员为吴县甪头司巡检。清白的操守越发坚定,说:“我的母亲在世的时候我尚且如此,现在难道会为妻子儿女的温饱之事而考虑吗?”略6.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9-22题。(16分)(裴)仁基少骁武,便弓马。平陈之役,以亲卫从征,先登陷阵,拜仪同,赐物千段。以本官领汉王谅府亲信。谅反,仁基苦谏见囚。谅败,超拜护军。李密据洛口,帝令仁基为河南道讨捕大使,据武牢拒密。仁基见强寇在前,士卒劳弊,所得军资,即用分赏。监军御史萧怀静止之,众咸怒怀静。怀静又阴持仁基长短,欲有奏劾。仁基惧,杀怀静,以其众归密,密以为河东郡公。其子行俨,骁勇善战,密复以为绛郡公,甚相委昵。 王世充以东都食尽
40、,悉众诣偃师,求决战。密与诸将计。仁基曰:“世充尽锐而至,洛下必虚。可分兵守其要路,令不得东;简精兵三万,傍河西出,以逼东都。世充却还,我且按甲。世充重出,我又逼之。如此,则我有余力,彼劳奔命。兵法所谓彼出我归,彼归我出,数战以疲之,多方以误之者也。”密曰:“公知其一,不知其二。东都兵马有三不可当:器械精,一也;决计而来,二也;食尽求斗,三也。我按兵蓄力以观其弊,彼求斗不得,欲走无路。不过十日,世充之首可悬于麾下。” 单雄信等诸将轻世充,皆请战。仁基苦争不得。密难违诸将言,战,遂大败。仁基为世充所虏。世充以仁基父子并骁勇,深礼之,以兄女妻行俨,及僭尊号,署仁基为礼部尚书,行俨为左辅大将军。行俨
41、每战,所当皆披靡,号万人敌。世充惮其威名,颇加猜防。仁基知之,甚不自安,遂与世充所署尚书左丞宇文儒童、尚食直长陈谦、秘书丞崔德本等谋,令陈谦于上食之际,持匕首劫世充,行俨以兵应之,事定,然后辅越王侗。事临发,将军张童儿告之,俱为世充所杀。 (节选自北史裴仁基传)1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便弓马 便:擅长。 B超拜护军 超:越级提升。C简精兵三万 简:挑选。 D以逼东都 逼:逼迫。2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组是A以其众归密 忧其智之所不能 B王世充以东都食尽 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C所得军资 纵一苇之所如 D我且按甲 彼且恶乎待哉2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
42、,不正确的一项是A裴仁基为激励士气,把军用物资分赏给部下,却遭萧怀静制止,这使两人的矛盾激化,并最终导致后者被杀,裴仁基本人叛变。B面对王世充的进攻,裴仁基和李密在战术上各有己见,但单雄信等将领支持李密,坚决反对裴仁基的主张,结果因轻敌冒进带来大败。C裴仁基父子在战败被俘后,凭借自身的骁勇善战,依然享有很高的名望,但由于得不到王世充的真正信任,便企图劫持王世充而效力于越王。D根据文本,可以看出裴仁基性格的多面性:他遇事会“苦谏”“苦争”,不隐瞒自己的观点;另一方面,他也会因他人的猜忌而采取极端手段。2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7分)(1)谅反,仁基苦谏见囚。(3分)译文:_(2)怀静又
43、阴持仁基长短,欲有奏劾。(4分)译文:_参考答案:19D 20D 21B22(1)(3分)(汉王)谅谋反,裴仁基竭力劝谏却被囚禁。译出大意给1分,“反”译为“谋反”给1分,“见囚”译为“被囚禁”给1分。(2)(3分)萧怀静又暗中抓住裴仁基的把柄,想要上奏章揭发。译出大意给1分,“阴”译为“暗中”给1分,“长短”译为“把柄”(或“短处”)给1分,“奏劾”译为“上奏章揭发”(或“上奏弹劾”)给1分。略三、 语言文字运用(20分,共4题)7. 根据所给材料的内容,在下面画线处补写恰当的句子。要求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语句通顺。不得照抄材料,每句不超过20个字。(6分)材料:司马迁史记记载:“
44、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晋代王嘉在拾遗记中说:“神农采峻岭之铜,以为器。”如果这些史料可靠,则我们祖先大约在5000年前就开始使用铜器了。但是,考古学家一直没有发掘到可以确证是夏代之前的铜器。因此,这些记载还只能视为传说。早在传说中的远古时期, 。从传世文献记载来看,我国在夏代之前就已进入铜器时代,但是, 。上个世纪50年代,考古工作者在河南偃师二里头一带发掘出了不少青铜器。经鉴定,这批青铜器的制作年代距离现在3 500多年,这个时间大概是夏晚期。它们出土的地点正好是古书中所说的夏代开采铜矿之地,因此,可以确信, 。参考答案:我们的祖先就开始采掘铜矿,铸造铜器了这却一直没有得到考古发掘的
45、证实我国至迟在夏晚期就已经开始使用铜器了首先要准确理解所给材料的基本意思:我们的祖先很早就开始采掘铜矿、铸造铜器,尽管没有得到考古证实。再研读下面文段的内容,这是一段表述更严谨的论述类文字,是材料内容的扩展和延伸。据此,根据连贯的要求可以补写出相关语句。每句2分【解析】8. 某社区制作“纪念改革开放30年”的大型展板,展板以图文结合的形式反映30年来百姓生活衣食住行各方面的变化。请你为这期展板写一段按语。要求用一种修辞手法,语意连贯,有文采。(4分)按语:_参考答案:示例:时代见证发展,改革改变生活从粗茶淡饭到“绿色有机”食品,从单调的蓝工装到炫目的“时装潮”,从泥瓦房到高楼大厦,从骑自行车到开私家车,改革开放30年,是百姓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变化的三十年。略9. 将下列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合乎逻辑的一段话,将序号填入横线处。(2分)世世代代有多少人从这里走过,曾经发生过多少故事。一片云,一朵花,一排杨树,漫天的风沙是他们忠实的朋友。敦煌,这个有着二千多年历史的西北边陲城市,曾经辉煌,也曾经被遗忘。几十年过去改变的是他们的容颜,不变的是他们手中的画笔和永久的坚持。敦煌见证着这一切,敦煌石窟记载了这一切。这些敦煌石窟艺术的保卫者,选择这里的原因,是他们心